液氯汽车罐车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范例.doc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17255686 上传时间:2022-05-22 格式:DOC 页数:64 大小:20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液氯汽车罐车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范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液氯汽车罐车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范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液氯汽车罐车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范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液氯汽车罐车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范例.doc(6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液氯汽车罐车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范例.精品文档.液氯汽车罐车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范例液氯汽车罐车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范例YZ02062009目 录1 总 则1.1 编制目的1.2 编制依据1.3 适用范围1.4 工作原则2 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及职责2.1 应急救援组织机构2.2 应急救援指挥人员岗位职责2.3 相关操作岗位职责3 单位资源和安全状况分析3.1 单位概况3.2 安全状况分析3.3 应急救援资源4 危险辨识与灾害后果预测4.1 液氯罐车危险源辨识4.2 灾害后果预测5 预警和预防机制5.1 预警机制5.2 预防机制6 应急响应6.1 内部报告程

2、序6.2 外部报告程序6.3 事故监控措施6.4 人员疏散与安置原则6.5 事故现场的警戒要求6.6 应急救援中的医疗、卫生服务措施和程序6.7 保护应急救援人员安全的准备和规定6.8 处理公共关系和求助程序7 应急技术和现场处置措施7.1 判断事故扩展趋势所需的检测装备7.2 救援装备7.3 应急作业技术7.4 紧急上报8 现场恢复8.1 撤离救援和宣布应急救援结束程序8.2 重新进入和人群返回程序8.3 现场清理和设施基本恢复要求8.4 受影响区域的连续检测要求9 保障措施9.1 通信与信息保障9.2 应急队伍保障9.3 应急物资装备保障9.4 应急救援专家组9.5 经费保障9.6 应急救

3、援培训9.7 预案(演习)演练9.8 其他保障10 预案编制、管理和更新10.1 预案编制一般步骤10.2 预案编制的格式要求10.3 应急预制的制订与发布10.4 预案的演练和更新10.5 法律、法规和标准目录10.6 预案上报10.7 监督检查11 事故调查11.1 事故现场的保护11.2 事故调查的一般工作程序11.3 情况调查11.4 资料调查11.5 现场调查12 附则12.1 名词术语12.2 预案的实施和生效时间12.3 制定与解释13 附件13.1 相关的图表13.2 外部机构通信联络表13.3 重点设备事故救援方案附录A 液氯特性附录B 液氯汽车罐车应急救援预案案例附录C H

4、G/T 202012007带压密封技术规范1 总则1.1 编制目的为了规范液氯汽车罐车事故应急预案的编制工作,促进企业提升应对液氯汽车罐车事故的能力,及时控制和消除事故的危害,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维护人民生命安全和社会稳定,特制定本指南。1.2 编制依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和特种设备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规定等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制定本指南。1.3 适用范围本指南适用于指导企业编制液氯汽车罐车事故专项应急救援预案,也适用于基层技术人员进行应急工作时借鉴和参考。1.4 工作原则

5、1.4.1 以人为本,安全第一。始终把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认真做好预防事故工作,切实加强员工和应急救援人员的安全防护,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灾难造成的伤亡和财产损失。1.4.2 积极应对,立足自救。努力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体系,准备充分的应急资源,落实各级岗位职责,做到人人清楚事故特征、类型、原因和危害程度,遇到突发事件时,能够及时迅速采取正确措施,积极应对、立足自救。1.4.3 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在组长统一领导下,负责指挥、协调处理突发事故灾难应急救援工作,有关部门和各班组按照各自职责和权限,负责事故灾难的应急管理和现场应急处置工作。1.4.4 依靠科学,依法

6、规范。遵循科学原理,充分发挥专家的作用,实现科学民主决策。依靠科技进步,不断改进和完善应急救援的方法、装备、设施和手段,依法规范应急救援工作,确保预案的科学性、权威性和可操作性。1.4.5 预防为主,平战结合。坚持事故应急与预防工作相结合。加强重大危险源管理,做好事故预防、预测、预警和预报工作。做好应对事故的思想准备、预案准备、物资和经费准备、工作准备,加强培训演练,做到常备不懈。将日常管理工作和应急救援工作相结合,搞好宣传教育,提高全体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救援技能。2 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及职责2.1 应急救援组织机构运输单位须成立应急救援组织机构(见图1),组织机构由总指挥、应急办公(值班)室

7、、现场指挥部、专家技术组组成。指挥部下设抢险救灾组、通信联络组、警戒保卫组、医疗救护组、后勤保障组、善后工作组等部门,其中总指挥应由单位的主要责任人担任。发生紧急事件时,现场指挥部在总指挥的领导下,有序开展应急救援。图1 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图2.2 应急救援指挥人员岗位职责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应由企业法人或委托法人担任组长,组员应由技术、安全、保卫、生产(运输)等部门负责人组成。其主要职责为:(1)组织制定液氯汽车罐车应急救援预案;(2)负责人员和资源的配备,应急救援队伍的调动和指挥;(3)确定现场总指挥;(4)协调事故现场有关工作;(5)批准应急救援预案的启动和终止;(6)负责事故信息的上报工作;

8、(7)负责保护事故现场及相关物证、资料。(8)组织应急救援预案的演练;(9)接受政府的指令和调动。2.3 相关操作岗位职责2.3.1 应急救援办公室应急救援办公室为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的常设机构,须有专人负责和24小时值守,配有专用直线电话。其主要职责为:(1)负责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的日常管理工作;(2)监督和检查各应急救援组的资源配备和装备状态;(3)事故报告记录;(4)在事故状态下接受现场总指挥的指令。2.3.2 现场指挥人员(1)全面负责事故现场工作;(2)指挥应急救援队伍,实施抢险救灾和救援的行动;(3)协调事故现场有关工作;(4)向事故发生地的有关部门和使用注册登记的质量技术监督行政部门报

9、告,以及向事故现场周边单位通报事故情况,必要时向当地政府、上级部门和有关单位发出救援请求;(5)保护事故现场。2.3.3 警戒保卫组警戒保卫组应由公安、企业相关警戒保卫等人员组成,并接受现场总指挥的领导,其主要职责为:(1)根据应急救援预案的警戒区域要求和规定设立警戒区,负责事故现场的警戒保卫;(2)疏散警戒区内的无关人员;(3)维持治安、交通秩序;(4)协助医疗救护组转移受伤人员。2.3.4 抢险救灾组抢险救灾组应由专业安全技术、消防、环境检测、罐车作业员(驾驶员、押运员)、堵漏抢险等人员组成,其主要职责为:(1)负责查明事故的性质、影响范围及可能继续造成后果;(2)负责现场救火和环境动态检

10、测;(3)根据事故情况,制定堵漏、灭火、导液等抢险技术方案;(4)实施经现场总指挥批准的抢险技术方案,如抢险堵漏的技术方案等,以排除险情;(5)实施事故现场的受伤人员救援和物资转移。2.3.5 医疗救护组医疗救护组由企业的医疗卫生所、事故发生地的急救中心和化学救援等专业人员组成,其主要职责为:(1)制定液氯中毒现场医疗救治方案;(2)负责现场中毒等受伤人员的医疗救治。2.3.6 通信联络组(1)建立有效的通信网络;(2)保障救援通信联络和对外通信联络的畅通。2.3.7 后勤保障组(1)提供如正压式呼吸器、防化服、烧碱、液氯回收装置(储罐、罐车或罐式集装箱)等抢险救援用物资及装备;(2)堵漏用的

11、专用工具、物资及装备;(3)应急救援用车辆;(4)应急救援用资金;(5)应急救援用物质来源明细表和联系人、联系方式。2.3.8 善后工作组(1)负责现场恢复工作,在指挥部确定现场已无人身危险的情况下,组织抢修人员对现场其他危险设施、损坏设备进行排险抢险或抢修,尽快恢复正常生产;(2)负责事故伤亡人员及其家属的安抚、抚恤和理赔等工作;(3)罐车、设备、厂房以及周围建筑物等损坏后的保险和赔偿处理等。3 单位资源和安全状况分析3.1 单位概况3.1.1 使用单位概况企业概况应包括性质、隶属关系、地理位置、占地面积、周边人口密度与数量、纵横距离及周边交通环境状况等,以及周围建筑物性质(民居、工矿企业、

12、易燃易爆场所、有毒有害环境、重要基础设施),与周围建筑物的位置(距离),需绘制企业地理位置地图等内容,以备事故发生时,供应急救援行动使用。3.1.2 运输道路概况运输道路概况应至少包括途经的城市、村庄、公路等级、桥梁、重要基础设施、涵洞、学校等重要基础设施,以及与其位置距离等,需绘制道路线路图等内容,以备事故发生时,供应急救援行动使用。3.1.3 装卸单位概况装卸单位性质、地理位置、占地面积、周边人口密度与数量、纵横距离及周边交通环境状况等,以及周围建筑物性质(民居、工矿企业、易燃易爆场所、有毒有害环境、重要基础设施),与周围建筑物的位置(距离),需绘制装卸单位地理位置图。3.1.4 绘制企业

13、地理位置地图、道路线路图、装卸单位地理位置图等,至少应包括占地面积、周边人口密度分布、交通环境状态等、周边建筑物位置距离等内容,以备事故发生时,供应急救援行动使用。3.1.5 使用单位所在地、运输道路及装卸单位所在地的气象、环境等资料。3.2 安全状况分析3.2.1 需依据TSG R70012004压力容器定期检验规则要求和规定,定期对罐车安全状态进行检测和分析,罐体安全状况评定等级为45级的液氯罐车禁止使用。(1)罐车检验结论和存在的问题。(2)罐车及其安全附件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状况。(3)罐车投用以来出现问题的记载。3.2.2 运输单位根据液氯罐车的罐体、特种设备检验意见书的意见、汽车底盘

14、的安全状况,以及预测危险源、危险目标、可能发生事故的类别及危害程度等。3.2.3 应有液氯罐车总图、罐体图、管路图和主要技术参数数据,主要技术参数数据至少应包括下列内容:(1)罐体的设计压力和设计温度;(2)罐体的最高工作压力和工作温度;(3)罐体几何容积和有效容积;(4)管路图;(5)安全附件型号、参数等;(6)罐车最大装载量;(7)罐车满载时的最大总质量;(8)罐车外形尺寸。3.3 应急救援资源3.3.1 至少应有下列的应急救援装备和物资:(1)干粉、1121、二氧化碳等灭火机和灭火剂、水带、消防水幕、消防喷林装置、消防泵等消防器材;(2)中和用强碱如氢氧化钠等; (3)隔离式防毒面具、正

15、压式呼吸器;(4)有毒气体检测仪、风向仪;(5)警戒带(绳)等警戒用器材;(6)安全帽、护目镜、全封闭防化服、防冻橡胶手套、不产生火花工作鞋、防护隔热服、避火服等;(7)专用外封式、捆绑式充气堵漏工具、专用法兰堵漏夹具、封堵用木锲等能应对各种泄漏所需的堵漏工夹具和设备、适用液氯介质的密封胶;(8)化学救援车、特种救援车、汽车吊和专用吊索、救护车、消防车等应急救援车辆;(9)通信联络及保障设备;(10)回收液氯用储罐、罐车或罐式集装箱;(11)抽液泵;(12)应急照明设备;(13)应急救援资金。3.3.2 应急救援人员至少包括现场总指挥、能处理事故的安全技术或专家、消防罐车作业(驾驶员、押运员)

16、、堵漏抢险、警戒保卫、医疗救护、环境检测和通信联络保障等人员。3.3.3 企业应根据自身条件和应急救援预案的要求,对需要的资源进行补充和集成。3.3.4 对不具备条件的资源,企业应根据应急救援预案的要求,与具备相应条件单位或专业救援部门签订应急救援救助协议,落实相关应急救援救助方案。4 危险辨识与灾害后果预测4.1 液氯罐车危险源辨识(1)罐体自身缺陷引起罐体破损,导致装卸和运输中液氯介质的泄漏等安全事故的发生。(2)罐体安全附件如安全阀、紧急切断装置、液位计等失效,导致液氯介质泄漏。(3)液氯罐车在装卸过程中,装卸用输液管的脱落和破裂,导致液氯介质泄漏。(4)交通事故如翻车、撞车,以及违章驶

17、入限高区域内等,引发液氯罐车的罐体破损,安全阀、压力表、液位计和装卸阀等损坏,导致液氯介质泄漏。(5)罐体受到热源影响(如汽车罐车燃烧),引起罐体压力升高,造成罐体爆炸或安全阀开启,导致液氯介质泄漏。4.2 灾害后果预测4.2.1 危险特性液氯按GB 12268危险货物品表的规定,属于第2.3类有毒气体,强氧化性,具有助燃和刺激性,气体为黄绿色,液化后淡黄色油状液体。(1)氯气的体积膨胀系数较大,满量充装液氯的钢瓶,在(060)范围内,液氯温度每升高1,其压力升高约(0.871.42)MPa,因而液氯气瓶超装极易发生爆炸。(2)氯本身不燃烧,但可助燃,一般可燃物大都能在氯气中燃烧,一般易燃物质

18、或蒸汽也能与氯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氯气能与许多化学品如乙炔、松节油、乙醚、氨、燃料气、烃类、氢气、金属粉末等发生猛烈反应而引起爆炸或生成爆炸性物质。(3)对大部分金属和非金属都有腐蚀性。(4)与氮化合物如氨等生成高爆性之三氯化氮(NCl3),是一种剧烈的爆炸物,自燃爆炸点95,在热水中易分解,在冷水中不溶,在空气中易挥发、不稳定,在气相中浓度达到(56)%(V /V)时,有潜在的爆炸危险。60时受震动或在超声波条件下,易发生分解性爆炸,与油脂或有机物等接触也可以发生爆炸。4.2.2 健康危害(1)侵入途径:吸入。(2)健康危害:对眼、呼吸道黏膜有刺激作用。(3)急性中毒:轻度者有流泪、咳嗽、咳

19、少量痰、胸闷,出现气管炎的表现;中度中毒发生支气管肺炎或间质性肺水肿,病人除有上述症状的加重外,出现呼吸困难、轻度紫绀等;重者发生肺水肿、昏迷和休克,可出现气胸、纵隔气肿等并发症。吸入极高浓度的氯气,可引起迷走神经反射性心跳骤停或喉头痉挛而发生“电击样”死亡。皮肤接触液氯或高浓度氯,在暴露部位可有灼伤或急性皮炎。(4)慢性影响:长期低浓度接触,可引起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可引起职业性痤疮及牙齿酸蚀症。(5)液态氯蒸发时要吸收大量的热,接触液氯可引起严重冻伤。(6)氯气浓度与对人体产生的效应见表1。4.2.3 环境危害对植物、禽兽、具有不同程度的破坏作用。表1氯气浓度效应(0.23.5)

20、ppm闻到气味(可产生一定的耐受性)(13 )ppm轻微的黏膜刺激,可忍受1h(515 )ppm中度上呼吸道刺激30 ppm立即产生胸堵、呼吸困难、咳嗽、恶心呕吐(4060) ppm中毒性肺炎和肺水肿430 ppm30min以上死亡1000 ppm数分钟内死亡5 预警和预防机制5.1 预警机制5.1.1 一级预警液氯罐车罐体的管路、紧急切断阀、接头、装卸软管、装卸阀门、管路等由于长期磨损等原因,造成液氯介质轻微泄漏,并且采取措施可以得到有效控制和消除的,定为一级预警。5.1.2 二级预警指人为责任原因或其他外因,导致罐体、安全阀、液位计、压力表、导静电装置、紧急切断装置、阀门、装卸软管、管路等

21、设备的破损或失灵,引发液氯介质泄漏,并且采取有效措施后能得到控制的,定为二级预警。5.1.3 三级预警指人为责任原因或自身原因,导致罐体、安全阀、液位计、压力表、导静电装置、阀门、装卸软管、管路等失效严重,引发大量液氯介质泄漏,现场人员无法处置,对社区和人群极易造成重大伤害的事故或造成一定的社会影响,定为三级预警。5.2 预防机制5.2.1 安全管理制度和岗位安全责任制度5.2.1.1 液氯罐车运输单位必须建立和严格执行液氯罐车安全管理制度,其内容至少包括充装、运输、卸液(气)、采购、变更、报废等环节。5.2.1.2 液氯罐车运输单位必须建立和严格执行各级人员的岗位责任制度,且至少包括企业负责

22、人、主管经理或队长、调度员、罐车作业人员(驾驶员、押运员)、设备员、汽车修理等人员岗位安全责任制度。(1)企业负责人主要职责:全面负责企业安全工作,监督企业各级人员严格执行国家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负责建立和执行企业规章制度。(2)主管经理或队长主要职责:负责对罐车作业人员(驾驶员、押运员)及修理人员等职工进行安全技术教育和考核等工作,建立液氯罐车的技术档案,监督有关人员执行有关管理制度,定期或不定期对液氯罐车安全、定期保养等工作进行检查,安全前提下完成运输任务。(3)调度员主要职责:除正常安排运输任务人外,在每次运输前,检查罐车作业人员执行安全运输卡制度情况,以及宣传有关安全岗位责任制度。(4

23、)设备员、修理人员主要职责:负责罐体安全附件修理、罐车底盘或走行部分的定期保养管理,保证液氯罐车不带病运输。(5)罐车作业人员(驾驶员、押运员)主要职责:严格执行交通安全法和企业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安全行驶、规范操作。5.2.2 设立专门机构或专(兼)职人员液氯罐车运输单位根据自身资源,设立专门机构和专(兼)管理人员,一般应设立主管经理室、调度室(或队长领导的运输调度室)、车管科(或设备科)、修理部门(或修理厂)。5.2.3 定期分析液氯罐车安全状况,完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5.2.3.1 运输单位应定期分析液氯罐车的罐体、汽车底盘或走行部分的安全状况,预测危险源、危险目标及可能发生事故的类别及危

24、害程度。5.2.3.2 运输单位根据液氯罐车的罐体、特种设备检验意见书的意见、汽车底盘的安全状况,以及预测危险源、危险目标、可能发生事故的类别及危害程度等,并在应急救援预案中提出相应的技术措施,以完善应急救援预案。5.2.3.3 罐体的安全状况应按TSG R70012004压力容器定期检验规则进行评定,罐体安全状况评定等级为45级的液氯罐车禁止使用。5.2.3.4 每辆液氯罐车必须配备安全运输卡二份,隔离式防毒面具或正压式呼吸器二套,其中正压式呼吸器至少一套。安全运输卡的内容至少应包括液氯特性,应急救援措施、注意事项以及应急联系电话等,安全运输卡应张贴在罐车驾驶室内的醒目位置。5.2.3.5

25、装运液氯介质的罐式集装箱应设置用于存放应急救援文件的文件筒。5.2.4 使用登记、定期检验(保养)制度液氯罐车运输单位,必须建立和严格执行液氯罐车的使用登记、定期检验(保养)等安全管理制度。5.2.5 日常检查制度液氯罐车运输单位,必须建立和严格执行液氯罐车日常安全检查制度。5.2.5 消除事故隐患制度液氯罐车运输单位,必须建立和严格执行消除事故隐患制度,并明确规定存在安全隐患的液氯罐车不允许使用的要求。5.2.6 作业人员培训考核、持证上岗制度液氯罐车运输单位必须建立和严格执行驾驶员、押运员、带压堵漏人员、安全阀维修等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的培训制度,驾驶员、押运员带压堵漏人员、安全阀维修等特种设

26、备作业人员,必须取得罐车使用注册登记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颁发的如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等上岗操作证,驾驶员还应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驾驶执照。6 应急响应6.1 内部报告程序6.1.1 液氯罐车发生事故后,车辆的作业人员(驾驶员、押运员)应佩带好防毒服和正压式空气呼吸器,关闭罐体进出口阀门。其中一人应立即向企业应急救援办公室报告,另一人应在事故现场进行监控。6.1.2 报告内容(1)事故发生地点;(2)事故类型(如泄漏、燃烧、翻车、车辆损伤等);(3)装运液氯罐车的总吨位,装运液氯介质的质量;(4)有无人员伤亡情况;(5)周围环境情况(如建筑物性质、交通、人流等);(6)影响范围;(7)报告人姓名。

27、6.1.3 当企业应急救援办公室接到除罐车作业人员或有关部门以外人员的事故报告时,应至少询问下列内容:(1)事故发生地;(2)事故类型;(3)事故设备总吨位,装运介质的质量;(4)有无人员伤亡情况;(5)周围环境情况(如有无易燃易爆危险品、建筑物性质、交通、人流等);(6)可能影响的范围;(7)报告人姓名和联系方式。6.1.4 企业应急救援办公室接到事故报告和确认事故后,应立即向企业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成员报告。6.1.5 应急救援领导小组长根据事故等级,分析事故发展趋势后,确定启动应急救援预案,任命现场总指挥,并按应急救援预案的要求,组织实施应急救援行动。6.2 外部报告程序6.2.1 事故确认

28、后,运输单位应根据事故等级和事故地点应分别向事故发生地的110、119、120、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安全生产监察、环境保护等有关部门及应急中心报告事故情况,异地的罐车还应向使用注册登记的质量技术监督行政部门报告。6.2.2 运输途中发生事故时,罐车作业人员(驾驶员、押运员)除了向企业应急救援办公室报告外,同时还应向事故发生地的110、119、120、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安全生产监察等政府有关部门报告,异地的罐车还应向使用注册登记的质量技术监督行政部门报告。6.3 事故监控措施救援抢险组应采用有毒气体浓度检测仪和风向仪对事故现场进行动态检测和监控,并根据检测数据来判断事故是否得到了有效控制,

29、是否存在有扩大的趋势,且及时有关数据和发展趋势报现场总指挥。6.4 人员疏散与安置原则6.4.1 事故发生时应按应急救援预案的规定和要求,应及时疏散事故现场和危险区域内的无关人员。当预测事故有扩大趋势,并对周围建筑物(如民居区、商店、学校、工矿企业等)造成影响时,应立即请求政府有关部门请求启动上级应急救援预案,同时请求相关企业增援,并按应急救援预案的要求和规定,将转移的人员安置至安全场所。6.4.2 如液氯罐车在运输途中发生事故时,应立即请求事故发生地的政府启动应急救援预案,由公安等有关部门负责将事故现场和危险区域内的无关人员及时疏散,特别做好人员聚集区(如居住区、商店、学校、工矿企业等)的疏

30、散工作,并按应急救援预案的要求和规定,将转移的人员安置至安全场所。6.4.3 人员疏散时,应向事故现场上风区转移。下风区人员需佩带好正压式空气呼吸器。6.5 事故现场的警戒要求6.5.1 液氯罐车一旦出现小泄漏的防护参考距离:初始隔离圆周距离(半径)300m,下风向防护距离(白天)2500m、(晚上)6000m。需要封锁相关交通路口,设立相关警示标志。6.5.2 救援抢险组到达后,根据地形、风向、风速、事故液氯罐车内液氯储量、泄漏程度、以及周边道路、重要设施、建筑情况和人员密集程度等,以及应急救援技术方案对警戒区域的要求和规定,对泄漏影响范围进行评估。在专家的指导下迅速标出事故现场危险区和安全

31、区,并根据现场情况和事故发展趋势,随时扩大警戒区域。6.5.3 现场总指挥下达设立警戒指令后,有警戒保卫组设置警戒范围和实施交通管制。危险区和安全区应有明显警戒标志,并应有有毒等警戒标志。6.5.4 警戒保卫人员应防止无关人员进入和接近警戒区,并执行24小时专人值守。6.5.5 除公安、消防人员外,其他警戒保卫人员,以及抢险人员、医疗人员等参与应急救援行动人员,须有标明其身份的明显标志。6.5.6 当液氯罐车在运输中发生事故,警戒区周边必须实行交通管制。6.5.7 救援指挥部应设置在上风处,救援物资尽可能靠近事故现场。6.5.8 当事故完全消除,事故现场勘查完毕,由现场总指挥下达取消警戒区的指

32、令后,方可取消警戒区。6.6 应急救援中医疗、卫生服务措施和程序6.6.1 当事故现场有中毒等受伤人员,救援人员首先应将受伤人员移至上风处的安全区内,由医护等专业人员进行救治。6.6.2 受伤人员经现场医护等专业人员救护后,应尽快转入医院进行治疗。6.6.3 对吸氯中毒者,救援抢险人员应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后进入现场,迅速将其转移到无氯气污染的安全地点静卧,且按以下要求采取相应措施: (1)对吸氯中毒者的衣裤、钮扣及裤带松开,使其呼吸畅通,如衣服上吸附了氯气,为防止第二次污染,应及时更换衣服,如有可能,给予输氧;(2)对于呼吸停止者,实行人工呼吸;(3)液氯冲入眼睛内,可用大量清水冲洗,如有可能,

33、用3%硼酸水冲洗,冲洗时间在25min以上,直至将眼睛内的氯冲洗干净;(4)对冻伤者,首先脱去被污染的衣服,然后用大量清水冻伤处,冻伤部位至少用清水冲洗15min以上,且在24h内在患处涂上药膏,然后用医用纱布包扎。6.7 保护应急救援人员安全的准备和规定6.7.1 应急救援人员进入危险区前,必须穿戴(携)好个人防护装备和救生器材。现场总指挥应指定一名抢险救援人员为现场组长。6.7.2 进行抢险救援的人员必须少而精,但不允许少于二名。6.7.3 抢险救援人员的个人装备至少应配备正压式呼吸器、全封闭防化服、防冻手套、不产生火花工作鞋、通信工具,以及抢险用器材和装备等。6.7.4 救援人员应能熟练

34、应用自救措施和互救措施,进入事故现场前首先应辨别风向,下风区、低洼区和沟渠附近不准停留。6.7.5 救援人员离开时,现场组长应清点救援人员人数,防止人员遗漏。6.8 处理公共关系和救助程序6.8.1 应急过程中,应有政府有关部门或应急救援领导小组长及时通知向事故发生地附近的企业、学校等有关单位和公众,通报事故的情况,并及时做好警戒和疏散工作。6.8.2 媒体报道应按政府的有关规定执行。6.8.3 当事故有扩大趋势或现有措施无法消除事故,以及液氯罐车公路运输中发生事故时,应迅速报警,请求事故发生地政府有关部门或已经协商的其他企业的应急救援队伍进行应急救援。7 应急技术和现场处置措施7.1 判断事

35、故扩展趋势所需的检测装备应急救援人员应配备有毒气体浓度探测仪和风向仪,测定罐体内的液氯是否泄漏和风向,并根据事故状态,以及应急救援技术方案对警戒区域的要求和规定,迅速划定危险区和安全区。相关检测装备和方法有:(1)便携式气体检测仪器:定电位电解式。(2)常用快速化学分析方法:荧光黄检测管法、联苯胺指示纸法(万本太主编: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与处理处置技术)。(3)气体速测管(北京劳保所产品、德国德尔格公司产品)。7.2 救援装备7.2.1 通信设备应采用无线电通信设备。7.2.2 消防装备和器材:消防车、消防水幕、消防水炮、消防喷淋装置、各种型号的干粉、二氧化碳灭火器、应急照明设备等。7.

36、2.3 中和用强碱如氢氧化钠等、回收液氯的储罐、汽车罐车或罐式集装箱、抽液泵。 7.2.4 正压式空气呼吸器、全封闭防化服、防护隔热服、避火服、防冻衬纱橡胶手套、隔离式防毒面具等。7.2.5 吊车、有毒气体浓度测试仪、风向仪、不同规格带压堵漏卡具、夹具、高压注胶枪、手动高压油泵、防火花的专业施工工具、防爆电筒、适用液氯介质的密封胶若干。7.2.6 化学救援车、特种救援车、医疗救护车、汽车吊及专用吊索等应急救援车辆。7.2.7 (23)小苏打溶液或1%硫酸钠溶液、(12)%麻黄素或(23)%普鲁卡因+0.1%肾上腺素溶液等常用救护药品7.3 应急作业技术7.3.1 一般原则7.3.1.1 应急处

37、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7.3.1.2 在救援抢险时,应关闭下水道,沙袋封堵沟渠。在消防水中加入苏打粉或氢氧化钠等碱性物质,形成(1015)消防水,消防喷淋系统以喷雾形式或带架水枪以开花的形式,对准泄漏处喷射并形成水幕,防止和减少氯气向四周排放,禁止用水直接冲击泄漏液氯或泄漏源,防止液氯向下水道、通风系统和密闭性空间扩散。7.3.1.3 在当无法堵漏时,对泄漏的液氯可用沙袋或泥土筑堤拦截,或开挖沟坑导流、蓄积,可采用氢氧化钠等强碱进行中和处置;或采用储罐、汽车罐车或罐式集装箱等将液氯回收。7.3.2 液氯泄漏处理7.3.2.1 液氯泄漏需用强碱

38、中和,如氢氧化钠等。7.3.2.2 处理处置1t液氯需要氢氧化钠(100%)1.5t。若用30%氢氧化钠溶液配制溶液,处置1t氯气需要5t的30%氢氧化钠溶液。73.2.3 禁止用水直接冲击泄漏物或泄漏源,设置隔离沟防止泄漏物向下水道、通风系统及密闭空间扩散。7.3.3 氯气泄漏处理7.3.3.1 罐壁发生泄漏造成氯气外泄,泄漏量不大而又无法堵漏时,可将氯气导入(1015)%氢氧化钠溶液中中和处理。7.3.3.2 在泄漏点上风位置,用带架水枪以开花形式和固定式喷雾水枪对准泄漏点喷射,用苏打粉或其他碱性物质如(1015)%氢氧化钠溶液的消防水幕进行氯气隔断,吸收有毒气体,防止和减少有毒气体向空中

39、排放。7.3.4 罐体和管道的泄漏处置7.3.4.1 当罐体开裂尺寸较大而又无法止漏时,实际已有液氯泄漏,对已外泄漏液氯对首先应按7.3.2要求处理。7.3.4.2 当罐体开裂尺寸较大而又无法止漏时,实际已有氯气泄漏,对已外泄漏氯气对首先应按7.3.3要求处理。7.3.4.3 当罐体开裂尺寸较大而又无法止漏时,对泄漏的液氯可用沙袋或泥土筑堤拦截,或开挖沟坑导流、蓄积。并且,应迅速将罐内液氯导入储罐或汽车罐车、罐式集装箱。7.3.4.4 器具堵漏(1)管道壁发生泄漏,又不能关阀止漏时,可使用不同形状的堵漏垫、堵漏楔、堵漏胶、堵漏带等器具实施封堵。(2)微孔泄漏可以用螺丝钉加粘合剂旋入孔内的办法封

40、堵。 (3)罐壁撕裂泄漏可以用充气袋、充气垫等专用器具从外部包裹堵漏。(4)带压管道泄漏可用捆绑式充气堵漏袋,或使用金属外壳内衬橡胶垫等专用器具施行堵漏。 7.3.5 安全附件损坏如安全阀碰坏后造成的液氯泄漏时,可采用卡箍法(专用工具)等临时带压堵漏方法进行封堵。7.3.6 附件损坏处置阀门、法兰盘或法兰垫片损坏发生泄漏,可用不同型号的法兰夹具并注射密封胶的方法实施封堵,也可采用专门阀门堵漏工具实施封堵。7.3.7 装卸软管的脱落、破裂处置立即关闭上游的阀门,利用液氯罐车上的紧急切断装置阻止泄漏。7.3.8 翻车处置(1)液氯罐车翻车时,首先应确定是否有泄漏。如无泄漏,应用二部吊车进行起吊扶正

41、,然后将液氯罐车移至安全处。(2)起吊人员应有相应的专业,起吊用吊索应用帆布包裹钢丝绳的铠装吊索。(3)对于吊车起吊能力不足时,应将先发生事故的液氯罐车内的介质置换至备用的空液氯罐车内,然后再进行起吊扶正。7.3.9 液氯罐车发生火灾处置(1)当液氯罐车发生火灾时,应急救援人员首先应进行灭火,并对罐体喷淋降温。(2)消防人员必须佩戴防毒面具(全面罩)和正压式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可用雾状水、泡沫、干粉灭火。(3)消灭火源和降温后,再进行堵漏或扶正。堵漏和扶正按以上要求进行。7.4 紧急上报当事故向不利方面发展时,由现场总指挥迅速向上级部门报告,并提出请求支援和启动上级应急救援

42、预案的要求,同时积极采取措施防止事故扩大。8 现场恢复8.1 撤离救援和宣布应急救援结束程序现场总指挥应根据各相关救援部门的报告,确认事故已经得到控制,可能产生的次生事故隐患得到清除,现场的安全和环境恢复正常,也就是一般因泄漏已经止漏、火灾已经熄灭、受伤人员及中毒人员已经抢救完毕,空气中液氯含量已经正常。经政府主管部门许可,由总指挥宣布结束应急救援行动,并撤离应急救援人员。8.2 重新进入和人群返回程序一般在现场勘测和清理完毕,并宣布应急救援行动结束后,方可允许人群陆续返回。8.3 现场清理和设施基本恢复要求液氯罐车已经撤离现场,移至安全地方,残余火星已经熄灭,空气中液氯含量已经正常,现场清理

43、已经完毕。8.4 受影响区域的连续检测要求一般应在事故处理现场,在一定的时间内(24小时)留12人监督现场是否有异常情况,并继续测定空气中液氯含量情况。9 保障措施9.1 通信与信息保障9.1.1 明确与应急工作相关联的单位或人员的通信联系方式和方法,并提供备用方案。9.1.2 建立信息通信系统及维护方案。9.1.3 保障报警、通信器材完好,保证信息渠道24小时畅通。9.2 应急队伍保障明确各类应急响应的人力资源,包括专业应急队伍、兼职应急队伍的组织与保障方案。明确本企业各专业应急队伍及负责人的通信联络方式,要求附人员联络表。9.3 应急物资装备保障应急救援设备、设施与物资应予列表并做到:(1

44、)应急救援设备、设施与物资,只得在应急救援或救援演练时使用,不得挪作它用。(2)保管救援设备人要责任心强、接受过相应的专业培训、熟悉与之相关法规。(3)救援设备存放地点应通风良好,方便应急时快捷有效拿取、放置方式正确。(4)定期检查救援设备完好情况,检验其安全性能,损坏、质量出现问题或过期应立即报废,及时更换、添置。(5)备有常用急救治疗药品。(6)每年初编制救援装备和物品的更新、充实计划,经费上予以保证,年底总结、改进。9.4 应急救援专家组建立各类专业人才库,根据实际需要聘请专家、学者组成专家组,为事故的应急处置提供决策性意见和建议;参与事故的灾害评估、灾情分析;必要时参加事故的应急处置工

45、作。9.5 经费保障 在编制预案时应当明确应急所需专项经费来源,规定使用范围和管理监督措施,保障应急状态时应急经费及时到位。9.6 应急救援培训9.6.1 研究制定培训计划及落实的措施和应急人员的素质、能力要求。工作人员应按国家相关规定持证上岗。9.6.2 事故案例教育,每3个月组织工作人员学习国内外近期发生的事故案例以及其他单位的经验教训。9.6.3 进行全员培训,提高应急意识、自我保护意识和参与救援意识。做到:(1)人员发生变动时,对人员应及时培训应急救援知识;发生安全员换岗、轮休等情况时应及时补充应急知识,保证在岗应急救援力量。(2)加强对工作人员预防、避险、避灾、自救、互救等安全知识的教育培训,定期组织预案的学习,进行全员培训,提高应急意识、自我保护能力,落实、改进参与救援的措施。9.7 预案(演习)演练9.7.1 应急预案演练的计划、组织实施要求。9.7.2 检验应急行动与预案的符合性,应急预案的有效性和缺陷的评估。9.7.3 每年进行一次演练,并结合实际,不断完善预案。9.7.4 演练时,应当设置标识并事先告知演练范围的人员。9.8 其他保障需要请求援助的外部机构和组织的名单和联络方式。根据本单位应急工作需求而确定的其他相关保障措施(如:交通运输保障、治安保障、技术保障、医疗保障、后勤保障等)。10 预案编制、管理和更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