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港大铲湾港区集装箱码头一期建区口岸大楼陆域形成工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深圳港大铲湾港区集装箱码头一期建区口岸大楼陆域形成工程.doc(10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深圳港大铲湾港区集装箱码头一期建区口岸大楼陆域形成工程.精品文档.深圳港大铲湾港区集装箱码头一期建区口岸大楼陆域形成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目 录第1篇.编制说明与编制依据31.1. 编制说明31.2. 编制依据3第2篇.工程概况42.1. 工程概况42.2. 主要工程数量表42.3. 陆域形成技术要求52.4. 陆域形成平面布置5第3篇.施工总体安排6第4篇.主要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案74.1. 抛石挤淤74.1.1. 抛石挤淤74.1.2. 爆破挤淤74.2. 强夯及振动碾压84.2.1. 施工工艺84.2.2. 施工方法94.2.2.1. 施工准备
2、94.2.2.2. 强夯试验104.2.2.3. 强夯施工114.2.2.4. 施工质量保证措施144.2.2.5. 施工安全管理措施154.3. 防渗措施164.3.1. 施工工艺164.3.2. 施工方法174.3.2.1. 测量放线174.3.2.2. 场区处理174.3.2.3. 土工膜的铺设184.3.2.4. 质量保证措施184.4. 回填砂194.5. 施工质量监测及检测工作194.6. 原材料技术要求204.7. 其他要求和建议20第5篇.设备人员动员周期进场计划和设备人员材料运到施工现场的方法225.1. 设备、人员动员周期进场计划225.1.1. 计划编制的依据225.1.
3、2. 计划编制的原则225.1.3. 设备人员动员周期进场计划225.2. 设备、人员、材料运到施工现场的方法235.2.1. 设备运到施工现场的方法235.2.2. 人员到现场的施工方法235.2.3. 材料进入现场的方法24第6篇.工程质量保证体系与措施及工期保证措施256.1. 施工质量目标256.2. 质量方针、目标256.3. 质量保证体系266.3.1. 质量保证体系266.3.2. 质量控制点的控制286.4. 工程质量保证措施306.4.1. 施工过程质量控制306.4.2. 质量保证措施346.5. 工期保证的措施366.5.1. 工期目标366.5.2. 工期保证措施36第
4、7篇.雨季施工的工作安排407.1. 防汛抗洪的准备工作407.2. 雨季施工措施41第8篇.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措施438.1. 安全生产措施438.1.1. 安全目标438.1.2. 安全生产措施438.2. 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措施468.2.1. 文明施工468.2.2. 环境保护措施48第1篇. 编制说明与编制依据1.1. 编制说明本施工组织设计是根据由深圳市大铲湾港口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发出的深圳港大铲湾港区集装箱码头一期建区口岸大楼陆域形成工程项目施工招标文件和施工图设计内容的要求,在对现场进行了实地考察的基础上,对工程特点进行了认真的分析,结合本公司现有的机械、人员技术力量以及对相关工
5、程的施工经验而编写的。1.2. 编制依据本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依据有:1. 深圳市大铲湾港口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提供的深圳港大铲湾港区集装箱码头一期建区口岸大楼陆域形成工程项目的施工招标文件、2. 中交水运规划设计院提供的施工图纸。3.有关的施工技术规范;4.现场踏勘、标前会的有关资料和设计介绍;5.近年来本公司在有关软基处理的施工经验、施工力量和设备能力。第2篇. 工程概况2.1. 工程概况深圳港大铲湾港区集装箱码头一期建区口岸大楼陆域形成工程项目是由深圳市政府批准,实行公开招标。工程名称:深圳港大铲湾港区集装箱码头一期建区口岸大楼陆域形成工程;建设地点:位于大铲湾口西南侧;施工范围:开成陆域及路
6、堤处理,内容包括:直接抛石挤淤或爆破挤淤形成辅三路和辅七路围堤,并进行强夯碾压处理,场地内回填砂形成陆域、振动碾压等。施工过程的第三方监测和检测内容不在本施工范围内,由业主另行委托。质量要求:达到与本工程有关的施工及验收规范质量合格标准;工期要求:2006年2月24日开工,2006年5月14日竣工,施工总工期80日历天,以实际开工令为准。2.2. 主要工程数量表表2-1 主要工程量一览表序号项 目单位工程量1辅三路抛开山石挤淤(含土量小于30%)m399243.532辅七路抛开山石挤淤(含土量小于30%)m384937.843抛石堤内坡铺防渗土工膜m24723.614强夯500tm,17点内/
7、100m2,点夯1215击;200tm普夯;表层200KN振动碾压m215592.545开山土石补填料(含土量小于30%)及补填m38185.806场地回填砂及200KN振动碾压m335877.812.3. 陆域形成技术要求回填砂区域:交工面标高3.00m;辅三路:交工面标高为5.87m,回弹模量60MPa,压实度90%,地基承载力120KPa;辅七路:交工面标高为5.87m,回弹模量60MPa,压实度90%,地基承载力120Kpa。2.4. 陆域形成平面布置陆域形成面积为32677.21m2,其中:回填砂区域共17084.67m2;抛填挤淤区(铺三路和辅七路)共15592.54m2。施工顺序
8、:宜先进行辅三路抛石挤淤,再进行辅七路的抛石挤淤,闭合之后进行回填砂区域的施工。第3篇. 施工总体安排根据本工程现场条件和不同的地基处理方法,将本标段划分为5个施工时段:第一时段为设备、人工、机械的进场及临时设施的施工;第二时段为辅三路及辅七路抛石挤淤施工(在此阶段拆除原西海堤挡墙);第三时段为强夯施工;第四时段为抛石堤内坡铺防渗土工膜;第五时段为场地回填砂及200KN振动碾压施工。原则上,五个施工时段可根据各平面施工段的进度不同允许时段叉。第4篇. 主要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案4.1. 抛石挤淤根据现有勘察资料辅三路和辅七路采用抛石挤淤。现场遇必要情况时,经设计同意后,局部区域可采用爆破挤淤措施。
9、4.1.1. 抛石挤淤(1) 大面积施工前,选取一块具有代表性的区域作为实验区进行抛填以检测抛填挤淤的效果;(2) 抛填应采取全新面推进法施工;(3) 抛填应连续进行,以防隆起的淤泥晒干或重塑后,影响抛填挤淤的效果;(4) 在大面积在施工过程中采用探地雷达或钻孔等措施进行跟踪检测,以便及时发现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5) 为了保证抛填挤的效果,必要时可采取以下两种措施:用高压水枪冲散部分隆起的淤泥包,形成卸荷槽;在抛填区的前沿增加抛填料的高度,俗称“石舌”。(6) 外坡应采用碎石在抛石坡面上按1:1的坡度整平,允许偏差为100mm。4.1.2. 爆破挤淤(1) 按必要的抛填宽度和高度进行抛填;
10、(2) 当进尺达到设计值后,在堤头前泥中埋药爆炸;(3) 爆后补抛并继续向前抛填推进,达到设计进尺后,再次埋药爆炸,“抛填爆炸抛填”循环进行,直至达到设计堤长;(4) 堤身向前延伸一定长度后,进行两侧爆填处理(侧爆),侧爆一次处理长度,可视工程具体情况而定;(5) 侧爆处理完成后,再进行外侧坡角爆夯,确保外侧平台的厚度、密实度和稳定。如因淤泥包较高、坡脚无覆盖水而不能进行爆夯,则将炸药埋入堤外侧泥中,再进行一次爆填处理;(6) 外坡应采用碎石在抛石坡面上按1:1的坡度整平,允许偏差为100mm。4.2. 强夯及振动碾压4.2.1. 施工工艺辅三路和辅七路抛石挤淤形成后,进行强夯施工。施工工艺要
11、求:(1)点夯夯锤直径取1.41.6m,夯锤重量采用2025t,每点夯击1215次。点夯 2遍,夯击能量为5000kj,最后平均两击平均夯沉量80mm;点夯之后均安排一次普夯,夯击能量为1500kj,要求夯印搭接,其搭接的部分不小于锤底面积的1/4;(2)当基坑深度大于2m时,向夯坑内及时回填开山石料,夯沉补料最大粒径应300mm,含泥量10%;(3)强夯施工时,施工顺序要求先中间、后两边,以利于淤泥挤出;(4)强夯完毕应对表层土采用激振力为200400KN的振动压路机振动碾压处理,碾压58遍,直至无轮迹,达到压实度要求为止,碾压时应随时检验是否有“弹簧”现象,以便及时进行必要的处理;(5)施
12、工过程中应有专门人负责夯点放线、落距、锤重、各夯点夯击次数及夯沉量等项的检测与检查工作;(6)强夯施工前应进行试夯,以验证强夯的夯点击数、夯点间距以及夯遍间歇时间等参数;(7)地基处理碾压后交工面标高要求详见图纸1-05001-DCW1S-F9-DJ-02。4.2.2. 施工方法4.2.2.1. 施工准备(1)测量放样:首先对测量仪器进行校正,确保仪器精确度,对监理工程师提供的测量控制点进行复核,准确无误后,埋设控制网。测放抛填道路中心轴线,每20米一桩。根据设计抛填宽度测放边线,测量仪器采用全站仪。(2)排除积水、清理抛填范围内的杂物,布置纵横间距1515m方格网,配合监理工程师现场探查方格
13、网内有无障碍物,逐方格网检查做有无标记,交设计单位裁决,变更确认批复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3)组织抛填施工机具及施工人员等进场。4.2.2.2. 强夯试验1、试夯步骤按设计要求的间距布置夯点,对夯点编号,设立标志,标明夯击顺序试夯区场地平整及场地标高测量夯机就位,夯锤对准夯击中心测量并记录夯锤顶标高起吊夯锤至预定高度开始下一阵夯击测量夯锤顶标高,计算单击夯沉量,累计击数单击夯沉量100cm?累计夯沉量100cm的击数是第二击?是否全部夯完?整理试夯资料,进行试夯结果分析,确定收锤标准完成一阵夯击?重新测放夯位夯坑喂料脱钩落锤、夯击累计阵数采用间隔跳打,从路中心轴线向两侧夯击下一夯点平整场
14、地,测量标高NYYNYNNY结束该点夯击满夯地基加固测试强夯试夯程序设计(见下图)2、强夯试夯需采集的试验数据(1)确定夯机机型,包括夯击能、锤径、锤重、落距等;(2)夯前夯后的场地标高:每20米一个断面,每断面测三点;(3)测量夯前夯后试验区周边标高;(4)记录每个夯点的夯击阵数,每个夯点点的夯击数及最后两击的夯沉量;(5)记录每击的夯沉量,测定每个夯点的累计夯沉量;3、试夯数据处理(1)统计同一间距夯点的总夯击数,总阵数,求出平均夯击数和平均夯击阵数,从而得出不同间距的夯击数及收锤标准,综合考虑确定强夯的收锤标准。(2)分析桩长与累计夯沉量的关系,确定其变动范围,为指导施工提供参考依据。(
15、3)分析静载试验得出的地基承载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4)根据夯前夯后的标高,计算平均夯沉量,得出置换深度。4.2.2.3. 强夯施工1、施工准备(1)测量放样:以监理工程师提供的测量控制点为基准点,在不受强夯施工影响位置设置施工用临时测量控制点,并进行保护,并根据设计图纸提供的坐标数据和夯点布置方式,采用全站仪测放道路强夯区的中心轴线和边线,布设夯点,并核对夯点的准确性;(2)准备施工机具及辅助设备进场;(3)强夯作业区设立警告标志,严禁无关人员进入施工区,保证作业安全。2、施工作业方法(1)施工机具选用履带式起重机作为重锤的起吊设备,普夯用20T夯机,最大起吊高度20米,每台夯机配自动脱钩装
16、置。点夯夯锤采用钢铸,锤重为10吨,锤底直径为1m。(2)点夯夯点布设:按设计要求的正方形网格布设点位,并进行夯位复合,夯位偏差不应超过5cm,并以夯点为中心 1:1画出每个夯点的外轮廓线。 点夯参照施工图。 夯点顺序:点夯时从路中心轴线起,分别向两侧的夯点夯击,同时为减少在强夯施工过程中,地面出现过大的隆起时,同一排的夯点采用间隔跳打法。分阵夯击:对夯点进行了若干击数的夯击后,夯坑深度约等于锤高时,作为一阵,暂停夯击。每击夯击能控制在2000KN.m。夯击过程中要检查夯击的准确性。 喂料:一阵夯击结束后,用反铲挖掘机进行夯坑喂料,夯坑喂料应略低于夯坑四周。喂料时,严禁从未强夯区域或距正在施工
17、夯点10米以内的已夯区范围内挖取石料来填充夯坑,夯坑填筑可以距正在施工夯点10米以外的已强夯区挖取,且整个场地的挖料厚度应均匀,以保证垫层厚度的均匀性。喂料完成后,重新测放夯位,开始下一阵的夯击。夯沉量测量:每阵夯击前测量锤顶标高,每夯夯完后,要用水准仪测量锤顶标高,不得以目测代替,点夯结束后,计算总的夯沉量。收锤:每个夯点一次夯完,按设计及试夯时确定的收锤标准收锤。详细记录每一夯点夯击过程的全部资料。(3)普夯铺填垫层:点夯完成后,测量场地标高,再进行普夯。夯点布置:按5米间距正方形布置普夯点,设立标志、编号、标明夯击顺序。夯击:采用直径1米、重15吨的圆盘形夯锤,夯击从路中心线开始依次向两
18、侧推进,每点夯七击,锤印搭接面积小于一半的锤底面积,夯击能为4000KN6000 KN。记录夯击全过程,测量夯后标高。(4)强夯工序质量检验及施工监测普夯结束后,按设计及规范要求的频数和方法对强夯地基进行质量检测,检测不合格的部分,按设计及规范规定进行补夯等技术处理,直至合格为止。强夯施工完成后,组织工程监测组,按规定的密度和要求埋设沉降观测设备,按规定的频率和要求进行观测。4.2.2.4. 施工质量保证措施(1)严格按设计及规范要求组织试夯,确定收锤标准,并严格按试夯确定的施工作业程序及收锤标准控制施工。(2)配备先进的强夯施工设备和具有丰富强夯施工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加强对施工过程的质量控
19、制,发现质量问题及时予以补救。(3)合理把握抛石厚度,严格控制抛填石料的粒径级配及含泥量,不合格的石料不准进场。(4)石料抛填的过程中,及时挖除挤出的淤泥,保证填石厚度的均匀。(5)派专人检查核对夯点的夯击情况,杜绝漏夯和少夯。(6)严格按规定的夯击能、击数、夯沉量控制每个夯点、每遍、每阵的夯击,并作详细的施工记录。(7)抛填的块石表面做成2的泛水,必要时修临时排水沟,保证施工面的排水畅顺,夯击施工过程中及时回填夯坑并排干夯坑中的积水,保证夯击效果。(8)施工过程中发现有异常情况,及时向监理工程师报告,并组织有关人员分析原因,确定处理措施后,再行施工。(9)夯击过程对强夯区周边隆起的淤泥挖除卸
20、载,减少隆起淤泥对强夯作业的反压作用。(10)夯锤底设上下贯通的通气孔,锤体的四周设导气槽,以减弱夯击时的气垫作用,消除重锤起吊时的真空吸力,提高夯击效果。(11)强夯时,夯锤中心一定要与夯点中心重合,夯锤必须平稳落地,如发现夯锤偏心要及时调整。(12)尽量避免在雨天施工。雨后将场内雨水排干晾晒后,方可施工。4.2.2.5. 施工安全管理措施(1)坚持起重吊装工持证上岗的制度,严禁无证操作,并严格按有关规定的安全操作规程进行强夯起重作业,不得违章操作;(2)现场施工的每台强夯机设立专人指挥强夯作业,并统一指挥联络信号;(3)设置施工安全警戒区和警示标志,划定安全警戒线,必要时对施工现场进行圈围
21、,使作业区与周围环境隔离,减少对施工的干扰;(4)施工现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并设专人看护施工现场,及时将闲杂人员清除出场;(5)每天开工作业前责令机修人员对施工作业机械的安全保障系统及装置,进行全面检查,清除故障,减小不安全因素;并定期对施工作业机械进行维修、保养,使其始终处于良好的工况;(6)两个相邻的作业班组,在平面上的布置保持必要的安全距离,防止作业班组间的相互干扰,引发安全事故的发生;(7)在夯坑喂料时,略低于夯坑四周,以防止再次夯击时,小块石头飞溅伤人;(8)实施可靠的起重臂架防倾覆措施,防止臂架卸重夯击时的摆动和倾斜;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控制起重臂架起拔角,并经常检查其是否超出了安全允
22、许的范围,一经发现要及时纠正;(9)施工作业过程中,起重臂架下严禁站人,吊钩未下降到地面停稳,不得派人上前操作挂锤;(10)在供电线路附近进行夯击作业时,要同有关方面联系,做好作业期间的停电准备工作,并采取可行的安全措施。4.3. 防渗措施4.3.1. 施工工艺为保证回填区域在施工过程和吹填过程中的干地条件,在抛石表面覆盖经编复合土工膜,施工要求如下:(1) 铺设经编复合土工膜之前应先用碎石在抛石坡面上找平,平整度要求为100mm;(2) 经编复合土工膜连接宽度要求:工厂粘结,粘结宽度0.1m;现场搭接,搭接宽度1.00m。(3) 为方便施工和减少工程量,建议工厂粘结为68m幅宽厚再现场铺设。
23、现场也可根据施工情况决定工厂粘结的宽度,应尽量减少现场搭接的工程量。(4) 经编复合土工膜2.0m,应用袋装砂压入淤泥中,上端1.5m,埋入堤体。(5) 经编复合土工膜铺设后,应立即用袋装砂压住,尤其是搭接位置处,防止渗漏过大和吹填过程中将其破坏;(6) 按照1-05001-DCW1S-F9-DJ-02的防渗线,应将抛石堤和土堤挖开,铺设经编复合土工膜后回填粘土。(7) 为防止渗漏,抛石堤和土堤应开挖至抛石层底,底宽1.0m。4.3.2. 施工方法复合土工膜铺设时采用双排线重叠,用“T”字形缝合连接,土工膜的铺设方向与其上的砂垫层铺设方向一致,并应超前30m左右。土工膜要平整无破损,铺设前,清
24、除易刺破土工膜的杂物。土工膜采用双排线折叠缝合法连接制作,接缝处缝合总宽度不小于30cm,缝合成的大块土工膜规格为30m宽、130m长,相邻土工膜之间用搭接法相连,搭接宽度不小于1.0m。4.3.2.1. 测量放线按设计边界坐标,用索佳SET2100全站仪测放出本标段施工区域的边界线,设置显著桩位标志。按设计图纸提供的有关数据测放出盲沟、集水井的位置。4.3.2.2. 场区处理1、人工清除施工场区内易刺破土工膜的杂物。2、填平坑洼。3、修整淤泥表面,使其坡度不大于1:20。4.3.2.3. 土工膜的铺设1、土工膜使用前送专门的质检单位进行撕裂强度、顶破强度等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2、土工膜采用
25、人工铺设,在驻地按设计尺寸缝合好并卷成卷后用车拉到现场。缝合采用手提式电动缝纫机按设计要求将小块土工膜缝合成30m50m的大块土工膜。缝合连接采用双排线折叠法,折叠缝合总宽度不大于30m。3、大块土布采用人工摊铺的方式进行摊铺。铺设方向垂直于场区纵向。4、土工膜铺设呈鳞片状,即后一块土工膜压在前一块土工膜之下,大块土工膜搭接宽度不小于1.0m。铺好土工膜后,周边用砂袋叠压固定,并在中间压砂袋定位。5、铺设前计算好土工膜长、宽及搭接位置,应尽量避免土工膜在盲沟交汇处搭接,如在交汇处搭接,用双层土工膜加强。6、土工膜搭接长度为1.0米。7、为使土工膜不皱折、起拱,整捆土工膜向前推进时要紧贴清理后的
26、地面,发现皱折、起拱要及时返工。8、土工膜铺设好后,为防止土工膜老化,应及时填筑砂垫层,土工膜铺设与砂垫层填筑之间的时间间隔不超过10天。4.3.2.4. 质量保证措施1、严格控制基底面的平整度,保证基底的地面坡度起伏达到设计要求,并按要求对基底进行清理、整平。2、严格控制土工膜的质量,坚持按监理工程师要求的材料检验要求进行原材料的抽样送检,不合格的材料不准进场。3、修建临时土工膜仓库,防止土工膜暴晒老化。4、严格控制土工膜的缝合宽度及搭接长度,使之满足设计要求。4.4. 回填砂回填砂主要作用为后续施工的工作垫层,采用中粗砂回填,施工要求如下:(1) 在原泥面上铺设砂垫层至标高3.5m,并保证
27、厚度不小于标高2.0m,形成工作垫层;(2) 抛石挤淤处的淤泥包应清除至标高1.50m,再按上述要求铺设砂垫层;(3) 回填砂垫层过程应注意避免出现淤泥包,建议采用吹填方式回填。(4) 回填至设计标高后,对砂垫层表层采用激振力为200KN的振动压路机振动碾压处理,碾压58遍,直至无轮迹为止。4.5. 施工质量监测及检测工作为保证地基处理过程和施工结束时能达到设计要求,必须进行以下施工监测与检测。1、高程测量对于每个区必须进行10m*10m网格高程测量,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必须测量的高程计有:(1) 砂垫层顶面;(2) 强夯前后地面高程(3) 对表层碾压处理后交工面高程。2、静载荷试验(抛石挤淤区
28、)当整平交工面后,进行静载荷试验,共2组,承载板1.5m*1.5m。有关试验要求按港口地质勘察规范(JTJ240-97)执行。3、压实度试验(抛石挤淤区)采用挖坑灌砂法测试压实度,共4组,每组3个测点。测试方法详见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JTJ059-95)执行。4、回弹模量试验(抛石挤淤区)采用承载板测定土基回弹模量,共4组。测试方法详见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JTJ059-95)执行。4.6. 原材料技术要求(1)砂垫层技术要求:宜采用含泥量不大于5%的中粗砂。(2)抛石挤淤技术要求:含泥量不大于30%石料。(3)经编复合土工膜:为高强涤纶丝涂覆PVC后复合无纺布,单位面积质量400g
29、/m2;抗拉强度(纵、横)400KN/m;伸长率(纵、横)30%;垂直渗透系数9.99*10-11cm/s。4.7. 其他要求和建议1、虽然设置了经编复合土工膜进行防渗,但由于土工膜搭接的接缝和抛石堤、土堤外侧的地下水渗漏,场地仍需要设置必要的临时排水设施。必要时,可用淤泥或粘土对抛石堤和土堤内侧进行回填密封;2、在砂垫层上进行回填前,应拆除原西海堤挡墙,以避免其对西海堤强夯处理产生不利影响。3、在砂垫层以上的回填料,应采用分层碾压的方式进行回填。4、分层碾压至设计标高至少30天后,方可实施面层的施工。5、整个陆域形成工程应在吹填前完成,避免由于吹填影响场地回填。第5篇. 设备人员动员周期进场
30、计划和设备人员材料运到施工现场的方法5.1. 设备、人员动员周期进场计划5.1.1. 计划编制的依据 一、招标文件规定的工期要求;二、深圳市南山区深圳港大铲湾港区集装箱码头一期建区口岸大楼陆域形成工程总体施工组织方案;三、施工总体进度计划和网络控制计划;四、分项工程施工方案和施工顺序。5.1.2. 计划编制的原则一、为实现合同目标、高速、优质建成用户满意的建筑产品。二、满足施工期间交通维护,文明施工的原则。三、设备、人员、材料等资源的投入,满足关键工序施工,确保合同工期的原则。5.1.3. 设备人员动员周期进场计划关于设备、人员动员进场周期的大致安排,详见机械设备进退场时间计划表和主要施工人员
31、动员周期计划表,现将有关事项说明如下:一、设备、人员动员周期计划,根据本工程任务量大小,以及我们对该工程的施工总体进度计划和施工顺序安排等综合因素编制而成。二、本计划的起始时间为2006年2月24日,终止时间是2006年5月14日,具体进场时间既考虑了工程本身实际需要,又适当留有余地。三、实施过程中,如监理工程师对设备人员的进退场安排存在异议,我们将随时按照临理工程师的意见进行调整。5.2. 设备、人员、材料运到施工现场的方法5.2.1. 设备运到施工现场的方法根据机械设备进退场时间的安排,对于可以上路行驶的机械。如洒水车、土石方运输车辆,在规定的时间内指定专业驾驶员驾驶到施工现场。大型机械设
32、备,如履带式插板机、压路机、推土机采用平板汽车运送到场,用汽车吊机辅助装卸,考虑到白天市区交通较为繁忙,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尽可能安排在夜间运输,小型机械设备用汽车运载到场,在运输过程中,遵守城市交通规则,切实保证运输安全。5.2.2. 人员到现场的施工方法所有施工人员按动员周期计划自行到岗,安排在工地旁搭建的临时驻地房内居住,所需生活用品、办公用品等用汽车运输到场。5.2.3. 材料进入现场的方法木材以及砂、石、土料等材料,均在深圳市当地采购,根据工程进展情况逐步分批运至现场,土工膜向有信誉的专业厂家订购。在施工现场设置临时材料仓库,保持适量库存,随时满足施工生产需要。第6篇. 工程质量保证
33、体系与措施及工期保证措施6.1. 施工质量目标本公司历来坚持“精心施工,规范管理、信守合同,顾客满意”的工程质量方针。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中,我们保持“以质创誉,以优取胜,以质兴业”的原则,严格管理,强调以精品作龙头产品开拓,占领市场。本公司制定了本工程的总体质量目标为优质工程。为确保优质工程,本公司建立了以ISO9002质量管理体系为基础的质量保证体系以及完善的质量管理制度,并采取科学的质量管理手段,制定了有效的质量管理措施。6.2. 质量方针、目标 本公司的质量管理严格按ISO9002质量体系运行,质量方针是:“精心施工、规范管理、信守合同、顾客满意”。质量目标:(1)建立满足GBT19002
34、:94一1SO9002:94标准要求体系运行的有效性和适宜性。(2)进度和成本必须服从质量,各种资源分配向质量倾斜。(3)不合格的原材料不使用,不合格的半成品不转序,不合格的工程不交付使用。(4)工程质量指标:竣工工程合格率100:分项工程一次验收优良率100,优质率95,分部工程优良率100,单位工程优质率100。为确保该工程的质量和进度,本公司将严格执行ISO9002质量管理体系,落实本公司内部各项质量管理制度,根据工程施工条件,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本公司将此工程列为本公司重点工程项目,在物力、人力和财力上给予最大的支持。本工程质量目标:保证优质工程,工程项目优良率达100。6.3. 质量
35、保证体系6.3.1. 质量保证体系一、质量保证体系所有质保行为标准按本公司己建立的满足1SO9002:94质量手册、质量程序文件及有关的作业指导书。二、质量检查组织机构根据工程工作量大、工期紧,技术要求高的特点,建立与工程管理相适应的严密的质量检查组织机构,成立软基处理工程质量管理领导小组,由项目技术负责人(总工程师)担任领导小组组长,由质检工程师担任领导小组副组长,小组成员下设三级质量检查机构,由质检部和质保部设立质检组,作为全工程质量管理。质量检查和质量监控的日常专职执行机构,质检组由4名专业工程师组成,为了强化施工工序管理,在统一监控的基础上实施专业监控,将质检的主要力量配置在各专业施工
36、队伍里。根据各专业的工作性质及工作量,每一施工队伍分别配置了23名专职质检员,施工队专职质检员业务上归属质检组直接管理。班组则规定施工组长为兼职质检员,负责工序完工自检。从而形成了一级领导,三级检查,工序重点控制,层层把关的管理格局。各级质检机构落实了明确的工作内容和岗位职责,质检机构之间既明确分工,又密切合作,组织上为实现优质目标,争创样板创造了先决条件。三、技术管理网络本公司建立了以项目经理领导实行,技术负责人负责的技术管理网络,严格执行公司颁发的各项施工技术管理方法,建立技术人员、各部长的技术负责制,贯彻执行国家和上级颁发的有关标准和技术规范。同时本公司也制定了严格的技术质量管理制度。四
37、、质量检查程序在各项工程开工前,现场技术部门要向施工员。技术员及全体工人进行技术交底,明确规范要求,要认真熟悉设计文件,掌握设计意图,并在业主。监理工程师的协调下,各质检部门共同配合,严格把好质量关。整个施工均按照各项工程施工规范进行常规检测,并提供施工原始记录。特殊部位和隐蔽工程在自检合格的基础上待业主、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再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认真做好施工日志,将日常工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作详细的记录以便及时解决工艺上出现的各种问题,并作为工程竣工移交资料的一部分。向监理工程师填交质量验收通知单前,本公司组织三级验收,流程图如下:公司验收项目部质检部检查验收班组自检 合格 合格班组返工、
38、总结监理工程师验收 不合格 不合格 合格6.3.2. 质量控制点的控制一、顾客要求的质量控制点控制在各项工程开工前,先会同设计部门和甲方进行图纸会审,作好图纸会审记录。如要求检查工序做好记录,并在完成该工作之前通知甲方。在未进行检查之前,绝不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二、监理工程师要求的质量控制点的控制每一道工序在自检完成之后都要会同监理工程师对此工序进行检查,没有监理工程师的书面同意不能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严格按照工程程序,配合监理工程师验收。三、分项工程质量控制1、主要分项工程开工前,项目部将材料、设备和人员进场情况及施工工艺向监理工程师报告,经监理工程师同意后才开工。2、上一道工序施工完成
39、,经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签认后我们才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3、在施工过程中,我们随时接受监理工程师及其委派人员对材料、工艺流程和操作的检查,不合格的,按监理工程师的指令进行返工。四、对隐蔽工程质量控制点的控制隐蔽工程属于特殊工序,它对工程的质量影响很大。我们对每项隐蔽工程都严格把好质量关,在经质检人员检验判定合格并签署隐蔽工程自检记录后,填写隐蔽工程验收申请单,在覆盖前48小时通知业主代表。设计代表和监理工程师参加验收,经签字认可后才能转入下一道工序,施工过程严格控制,使每一道工序都要满足规范要求。五、试验与检验的控制试验试件按技术标准的要求送到具备相应资质等级的检验单位进行试验或检验,并及时将
40、试验或检验结果提交监理工程师审查。6.4. 工程质量保证措施6.4.1. 施工过程质量控制一、计划控制1、项目部将按工程施工总计划编制季度、月度作业计划,保证工程有计划地进行施工作业。2、项目部将对照工程实际生产统计对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并根据工程进度情况调整计划,必要时调整资源配置,采取各种措施来保证工程按计划实施,确保工程进度受控。二、工序控制1、项目部将为工序作业提供适宜的条件,包括符合规定要求的生产工具、设备、材料和合格的操作人员及适当的安全、环保。工作环境条件。2、工序操作严格按有关操作规范、标准和作业指导书及施工组织设计等的要求进行,不得违反规程操作。3、工序操作人员根据需要对
41、施工过程中的工艺控制参数 进行监控,并对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工程控制参数(如含水量、沉降等)进行监控。4、为提高及改进工序操作人员的技术技能,工程部将会同人事部制定明确的技艺评定准则,并据此对操作人员的技能进行评定,从而通过使用合格的操作人员来提高和保证工程质量。5、技术负责人将组织工程、机材、质检等部,对关键工序的施工方案和设备能力进行评定,以确保使用的工艺、设备能满足工程质量要求,这种评定必要时邀请本公司有关职能部门及有关专家参加。6、每一工序开工前,技术负责人都向作业班组的有关人员进行技术交底(书面和口头),明确技术要求。质量控制标准和检查方法。7、作业班组负责人将对使用材料和转序产品的标识
42、、规格进行检查,防止误用。在施工过程中按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性程序(QP0801)对原材料。中间产品的标识进行控制。8、作业班组将按规定的操作规程、技术要求。作业指导书精心施工。9、工序质量将通过自检。互检进行控制,操作人员进行自检,下一道工序作业班组对上一道工序质量进行互检,分项工程负责人进行复检。三、材料控制1、 负责编制物资采购计划,并组织有关部门对供应商进行评价及控制;负责采购物资的质量监督及验收。2、机材部负责组织,质保部和工程部进行调查、评价选择合格供应商,评价的内容包括:(1)评价供应商的技术能力是否满足工程所要求的技术规范标准;(2)评价供应商的供应能力是否能做到按时供应,满足工程
43、需要;评价方法包括:(1)对供应商的供应能力。技术能力和质保体系进行评价。(2)对采购物资的技术资料进行评价。(3)对采购物资的检验和试验结果进行评价。(4)对供应商的供应历史业绩和信誉进行评价。经评价批准合格供应商后,材料组将其编制成合格“供应商名单”,为采购材料时采用。3、工程所用材料,项目部按照设计和技术标准的要求采购、运输、检验和保管。4、所有用于工程的材料。设备都有产品合格证书,工程材料具备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材料检验单位出具的材质证书或试验报告。5、在材料和设备进场时,项目部将通知监理工程师参加验收。在监理工程师检验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四、设备控制目的:对施工机械设备的保管使用。维
44、修保养、报废等作出规定,以确保施工机械设备处于良好状态,技术性能满足施工要求。1、主要施工机械设备操作人员必须经过操作培训考核,取得合格证后方可上机操作。小型机械设备、手动机具的操作人员,应在熟练操作员的指导下才能上机操作。2、严格执行施工机械设备安全使用的操作规程、正确操作、使用施工机械设备。主要施工机械设备实行定人、定机、定岗的“三定制度”,对多人操作,多班作业的施工机械设备设固定机长,建立机长负责制。3、操作人员应保持施工机械设备完好,使其在良好的状态下使用。五、变更控制和记录管理1、变更控制(1)对业主提出的设计变更项目部将按设计变更控制程序(QPO903)的要求及时将变更文件分至有关
45、人员,并按设计变更要求调整或重新制定施工方案组织施工。(2)因项目施工不能或无法满足设计要求,项目部将向业主提出设计变更申请,并提出变更方案和有关计算控制资料,经业主批准后按设计变更执行,申请变更不影响工程的质量和性能。(3)因客观环境出现与设计不符情况,项目部将以书面形式将情况反映给业主和设计单位,由业主和设计单位研究变更方案,并按设计变更执行。2、记录管理目的:通过质量记录的控制,为证明工程质量符合规定的要求和质量体系运行的有效性提供客观的证据。(1)永久性和长期保存的质量记录采用相应专业评定标准规定的其它统一格式的表格填写。(2)质量记录的书写字迹清晰,限用钢笔或签字笔书写,若书写有错允
46、许修改,但不得涂改,修改处必须签署姓名和日期。(3)对有关工程进度、质量检验、隐蔽工程、试验报告、障碍物拆除以及所有影响工程进度、质量的原始记录、照片、录像以及材料。设备的来源资料等进行妥善保存。6.4.2. 质量保证措施为确保工程质量,达到优质工程的目标,项目经理部根据本公司多年工程的施工管理经验,对该工程技术和质量管理,采取以下多方面的保证措施。一、为了保证施工质量和工期,本公司将该工程列为本公司的重点工程,充分调动本公司的技术力量和设备以保证工程顺利施工。二、成立在技术负责人直接领导下的质检部、试验部。专职质检员,对施工中的各个工序进行自检、互检、专检三结合,强化工序质量,上道工序不合格的,严禁下道工序施工,并接受监理工程师的监督和检查。三、实行“每周一报”制,即每周向监理工程师汇报本周的工作情况和下周的工作安排。四、在施工前,必须编写各分部分项实施性施工组织计划,由本公司总工室组织,项目技术负责人负责编写。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