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池流域资源与环境承载力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滇池流域资源与环境承载力研究.doc(10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滇池流域资源与环境承载力研究.精品文档.滇池流域资源与环境承载力研究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昆明市环境科学研究所2004年8月30日报告编制单位: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昆明市环境科学研究所责任篇姓名单位负责陈吉宁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项目负责和树庄昆明市环境科学研究所项目负责温宗国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报告编写孙傅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报告编写杜斌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报告编写徐怡蕾昆明市环境科学研究所报告编写目 录1总论11.1研究背景11.2研究意义21.3研究范围21.4研究的技术方案41.4.1研究内容41.4.2技术路线5
2、2滇池流域资源与环境承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62.1城镇人口演变62.1.1流域人口变化62.1.2人口水环境系统的压力响应82.2产业与水资源环境系统的压力响应102.2.1资源与环境压力响应指标的比较102.2.2产业发展问题的识别132.2.3主导产业的战略评价132.3水质变化152.3.1滇池水质动态评估152.3.2滇池水体富营养化评价172.3.3滇池水体主要控制污染物的识别182.4社会行为192.4.1居民的生活与排污方式192.4.2居民环境保护意识222.5小结233滇池流域资源与环境承载力分析253.1土地承载力分析253.1.1生态因子的选择263.1.2各评价因子等级的
3、划分263.1.3土地生态适宜度的综合评价283.1.4各行政区人口发展容量评估303.1.5建成区人口发展容量与土地利用的潜力323.2水环境容许排放量分析323.2.1滇池水体的自净能力323.2.2滇池湖滨带的净化能力383.2.3滇池流域排污系统的处理能力423.2.4滇池流域水环境承载力情景分析463.3水资源的承载能力483.3.1水资源总量分析493.3.2用水现状的分析503.3.3水资源供需平衡现状分析523.3.4未来供水和需水的情景设计533.3.5未来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663.4生态承载力分析703.4.1生态承载力综述703.4.2生态足迹分析法的内涵723.4.3计
4、算结果分析823.4.4关于生态足迹计算结果的分析及建议863.5滇池流域资源与环境承载力的风险分析883.5.1滇池流域水环境承载力估算的风险分析893.5.2滇池流域水资源平衡的风险分析923.6小结944结论与建议954.1结论954.2建议96附 录97附录一 滇池流域工业企业分类情况97附录二 国外经济方面的行业归类99附录三 经济统计中行业分类方法1011 总论1.1 研究背景滇池流域既是昆明市目前的主要社会经济活动区,又是昆明市未来发展的重要空间资源,也是全国重点保护流域之一。滇池流域总面积2920km2,占昆明市市域面积的13.8%,分布有五华、盘龙、西山、官渡四区和呈贡、晋宁
5、、嵩明三县的38个乡镇。2000年流域内国内生产总值约占昆明市的80%,人口316万(包括流动人口约50万),约占全市的54%。滇池流域的发展对于云南省和昆明市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滇池流域既是昆明市主要社会经济活动区,又是昆明市未来发展的重要空间。滇池是维系滇池盆地生态平衡的核心,是支撑昆明市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生态基础。目前,滇池流域可持续发展的主要资源条件土地、水源、森林和地下矿藏诸因素中,城市用地、水资源供需矛盾最为突出;在主要环境条件水、空气、土壤诸因素中,以滇池为主体的流域水环境污染最严重。土地、滇池污染与水资源问题已成为严重制约流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近二十年来,随着流域经
6、济的快速发展,土地资源供需矛盾十分突出。滇池流域适于农业、工业、交通和城市开发的土地资源约为700 km2。十分有限。当前土地利用的压力主要来自城市建设,建成区以平均每年2.8 km2的速度增长,与农业等用地造成显著矛盾。由于现有土地资源量是不可增加的,如何合理地利用土地资源,恰当地安排各种用地规模,成为我们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其次,由于滇池水体的富营养化日趋严重,使昆明市的城市发展和城市品位的提高受到严重的制约。大量污染物的排放,对滇池流域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压力。2000年,进入滇池的污水量为2.4亿m3,化学需氧量为41950吨、总氮为10850吨、总磷为1320吨。其中生活污水1.81
7、亿m3,约占污水总量的75%。由于大量污水排入滇池,带来了严重的生态破坏问题。滇池污染已成为昆明市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的最大障碍之一。第三,随着城市人口和国民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滇池流域水资源已无法支撑其需要,不得不靠外流域引水和提高循环利用率来维持平衡。目前人均水资源量已低于极缺乏地区水平,并在继续走低,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滇池流域的城市水源主要取自松华坝、滇池、大河、柴河、宝象河、沙朗水库。当前正在建设的有掌鸠河水库,远期可能还要到清水海和金沙江调水。由于城市人口的增加和经济规模的扩大使用水量的进一步增大,加之水污染等带来的压力使得供水日趋紧张。土地资源、水环境以及水资源,已成为滇池
8、流域诸多资源环境要素中制约流域社会、经济发展的控制性因素。在此背景下,提出本项目。1.2 研究意义本项目提出资源环境承载力的问题,旨在为流域的城市规模、水污染控制设施规模、水资源最大需求提供决策依据。同时对城市发展模式、污染控制方式、水资源利用模式提出参考。1.3 研究范围滇池流域总面积2920km2,占昆明市市域面积的13.8%,分布了五华、盘龙两城区和西山、官渡、呈贡、晋宁、嵩明五个区县的38个乡镇。本研究以环滇池区域为重点,把整个流域划分为若干个亚流域独立进行计算,然后进行整合处理。亚流域的划分主要考虑自然地理条件,使之满足封闭流域的要求,并尽量保持与行政区域的重合,方便计算结果的应用。
9、整个流域被划分为28个亚流域,结果见图 11(A),图 11(B)为基于行政区域的流域经济功能和片区划分(五个区见表 11)。(A)亚流域划分(B)片区划分图 11 滇池流域亚流域划分与排污分区表 11 滇池流域资源与环境承载力研究边界分区分区名称包含的乡级行政区滇池北岸(含主城区)大哨乡、龙泉镇、茨坝镇、马街镇、金马镇、六甲乡、小河乡、阿拉彝族乡、联盟镇、关上镇、福海乡、白邑乡、双龙乡、前卫镇、黑林铺镇、双哨乡、大板桥镇、五华区、盘龙区呈贡片区龙城镇、大渔乡、七甸乡、龙街乡、吴家营乡、洛羊镇、矣六乡滇池西岸(含海口区)海口镇、碧鸡镇昆阳片区古城镇、中和乡、宝峰乡、昆阳镇晋宁片区晋宁镇、六街乡
10、、化乐乡、新街乡、上蒜乡、马金铺乡注:以上所指的西山区、晋宁县、海口镇均只包括属于滇池流域内的范围。1.4 研究的技术方案1.4.1 研究内容(1)土地资源本课题所说的土地资源,是指滇池流域可供农业、工业、交通和城市开发的土地资源。生态适宜和较适宜的土地为上述用地展的资源极限。其中城市用地和耕地是总量中的重点满足的部分。(2)滇池的环境容量滇池是流域内主城区、工农业的水源地,景观水体,小气候调节阀。其中最高功能是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根据国家标准,应按最高功能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进行保护。滇池作为环境水体,其环境容量的极限,就是不破坏城市集中式水源地的功能的情况下,所能接受的污染物的最大值。在
11、本研究的分析过程中假定,环滇池生态保护规划(文本)的目标可以得到实现,滇池最终水质达到国家地表水III类水质标准。(3)水资源水资源的主要消费用途考虑生活用水、工业用水、农业用水和生态用水。滇池流域的人均水资源约为250m3,属于严重缺水地区。当总需求量与总的供给能力相等时,即可认为达到了水资源极限。本项目对整个流域的用水和跨流域调水的前提下设计了多种情景,开展不同人口规模和用水效率下的情景分析,通过比较提出相对合理的水资源需求量。通过上述三个方面的研究,确定滇池流域所能容纳的最大城市人口规模和的水资源需求量。1.4.2 技术路线(1)极限值的确定方法l 城市土地资源量,依照昆明市土地管理部门
12、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以及环滇池生态规划的土地生态适宜性分析结果,在保护耕地的条件下,确定范围和规模。l 水资源量是逐年动态变化的,本研究主要以当地水利部门提供的研究结果为准,分析不同人口规模下的水资源供需平衡,重点考虑极限人口下的情况。l 采用数学模型,按III类水质目标来测算环境容量的极限,反推到污染物的.入湖总量,就是水环境容量。在既定的水环境容量下,不同的污染控制方式,容许的最大污染物产生量也不同。(2)情景分析方法不同发展阶段和规模对环境条件的要求l 该方法主要用于水资源承载力和水环境最大容许污染物产生量的分析。由于考虑到滇池流域目前一方面水资源比较短缺,但同时用水效率低下,随着经济和技
13、术的发展以及调水工程的实施,水资源的承载力有可能出现多种情况。l 同样,考虑到滇池流域生态环境的综合整治(比如,污水处理的手段、规模),将对滇池的水环境和当地的生态环境带来不同的压力,滇池容许的最大污染物产生量也可以因此而出现多种情形。l 无论未来滇池是否仍作为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其外海都按现阶段的III类水的水质要求衡量,以适应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2 滇池流域资源与环境承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2.1 城镇人口演变2.1.1 流域人口变化1990年滇池流域的总人口约为220.65万人,并在随后10多年的持续增长。2000年已达到256.27万人(表 21)。除此之外,还有大约60万的流动人
14、口,即2000年滇池流域支撑的总人口约为316万人,约占昆明市的54%。但当年滇池流域流域内国内生产总值约占昆明市的80%,它的发展对于昆明市具有决定性的地位和作用。表 21 滇池流域人口总数的变化(单位:万人)年份19911992199319941995人口224.454227.138230.452233.496235.66年份19961997199819992000人口238.876242.502246.328251.074256.27滇池流域内各个地区的人口分布不均衡,经济发达地区人口集中,人口密度以五华、盘龙区最高(2000年)。市镇人口总数约占总人口的76%,非农业人口占61%。其中
15、,呈贡、晋宁、嵩明三个区的城市化进程发展缓慢。表 22 2000年滇池流域人口的分区组成(单位:万人)行政区年末总人口非农业人口城镇人口官渡57.9733.0741.31呈贡15.263.147.59晋宁26.585.1410.78西山33.2920.5427.05嵩明33.33.6617.88五华45.545.545.5盘龙44.3744.3744.37滇池流域256.27155.42194.48滇池流域人口通过消费,造成对土地和水资源的压力。同时所排放的污水对滇池造成压力。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用地和用水总量会逐步上升,人均消费量也会有所增加。由于各地土地及水资源条件、文化背景的不同,即
16、使是发展水平相近的地区和城市,城市人均资源消费量有一定的差别。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人口的增加,总排污量将增加。发展导致有限水资源量、土地资源量、滇池水环境的压力。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却会越来越高,相应的治理技术、支付能力也在不断提高。在此情况下,流域管理面临双重压力。城市人口的分布是可变的。随着滇池流域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因受就业机会、生活条件等因素的驱使,人口会向城市集中。但是,城市的人口布局是可以引导控制的,通过城市规划,基础设施建设,城市人口管理等手段,可以引导流域人口合理布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滇池流域的消费方式会发生变化。以水资源消费为例,以前
17、传统的旱厕是不消耗水的,但存在卫生条件差的问题。西方发展起来的水冲厕所,有效解决了厕所卫生问题,却带来了环境污染问题,而且加大了水资源的供应压力。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有关报告认为,西方发明的这种水资源消费方式对于绝大多数人口众多,水资源短缺,急需发展经济的第三世界国家是不适用的。目前,在美国、德国、瑞典等许多发达国家,都提出了新的既能有效解决卫生问题、又不增加环境和水资源负担的生活用水消费方式。这些方法和思想应该在城镇化过程系统地规划和实施,以便减缓当前流域内严峻的资源与环境的压力。2.1.2 人口水环境系统的压力响应图 21表明了近十年来水体水质与人口的关系。分析结果表明,CODMn排放量并没
18、有随人口的增加而增加,这说明近几年滇池治理在有机污染物的控制上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然而,TN和TP的浓度随人口的增长而不断增加,正相关明显(尤其是TN的增长迅速),这表明假如维持当前人口增长速度和污染控制手段,滇池水体的富营养化将继续恶化。图 21 滇池水体质量(草海)与昆明人口规模的关系19952000年间,滇池流域的入湖污水量增加了30%,主要污染物的排放量呈上升趋势(见图 22和图 23),其中:CODcr排放量增加49.9%,TN排放量增加57.6%,TP排放量增加45.5%。生活污水量在总排放量中的比例也在上升,从1995年的73%增加到75%。图 22 滇池流域污水和COD排放量图
19、23 滇池流域TN和TP排放量通过对各类污染源的各污染物的负荷分析表明:城市生活源是COD、TN和TP负荷增加的主要原因,而且在各种污染物排放量中的贡献最大。2000年生活污染源所排放的CODcr、TN和TP负荷分别占滇池流域排放总负荷的52%、53.6%和69%,排放总量分别为32494吨、9835吨和796吨。2.2 产业与水资源环境系统的压力响应2.2.1 资源与环境压力响应指标的比较(1) 工业耗水水平与用水重复利用率表 332的数据表明,2001年取水量最大的是能源(电力、蒸汽、热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占94%)和化工(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占70.3%)行业,分别占总耗水量的68.4%
20、和11.3 %,食品行业位居第三位(烟草行业占有77.5%),占总耗水量的6.6%。单位产值耗水强度最高的是能源行业,234.6m3/万元,其次为化工行业40.7 m3/万元;耗水强度最小的为冶金行业4.2 m3/万元。2000年滇池流域的耗水强度为78m3/万元产值,远高于1996年的青岛(16.2),合肥(28.6),西安(33.0),天津(38.2),上海(49.5)等城市水平,是美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的4-8倍。图 24表明,滇池流域用水重复利用率最高的为化工行业,达90.8%,其次为建材,达82.8%。通过同全国平均水平(1999年)的比较,滇池流域的能源、食品、医药、冶金和机电等大部
21、分产业在2000年的水重复利用率要低于全国1999年的平均水平,仅化工和建材行业略高。2001年滇池流域工业用水总的重复利用率为66.8%,低于北京(89.5%),天津(73.7%),上海(76.1%),大连(81.4%),青岛(80.2%),沈阳(71.8%),广州(74.0%)等城市,只相当于发达国家20世纪70年代水平,同发达国家(90%以上)的现状相比仍有很大差距。图 24 滇池流域工业耗水强度与重复利用率同全国水平的比较(2) 工业废水与污染物排放水平2001年滇池流域废水排放量最大的为化工行业,占工业废水排放总量的35%。其次为轻纺和能源行业,分别占废水排放总量的17%和15%。废
22、水排放强度最高的为化工行业(21.71吨/万元),其次为轻纺行业(12.38吨/万元)。冶金和烟草行业废水排放强度较小(见表 23)。表 23 滇池流域2001年各行业的工业废水排放情况行业编号行业工业总产值(亿元)废水排放量(万吨)废水排放强度(吨/万元)1能源26.53234.88.852食品14.3868.34.753烟草106.23101.60.964轻纺21.52266.412.385化工25.26548.321.716医药25.2894.93.757建材13.9822.71.628冶金44.9215.70.359机电74.69212.62.85合计352.791565.34.44资
23、料来源:昆明市环保局,工业企业排污申报登记资料(1999-2001)。产业排放的主要污染物(COD、TN和TP)分析结果(见表 24)表明:COD排放量最大的为轻纺、化工行业。COD排放强度最大的为轻纺(84.64吨/亿元)和化工(49.18吨/亿元)行业。TN排放量最大的为医药、能源、食品行业;排放强度依次为食品、医药、能源。TP排放量最大、排放强度最高的为食品、能源、医药和化工行业。图 25 滇池流域工业污水排放强度同全国平均水平的比较表 24 滇池流域产业发展污染物排放及其单位产值排放强度的比较行业编号行业名称COD排放量(吨)TN排放量(吨)TP排放量(吨)COD排放强度(吨/亿元)T
24、N排放强度(吨/亿元)TP排放强度(吨/亿元)1能源55.766.252.642.100.240.102食品154.413.805.4910.740.260.383烟草207.053.630.741.950.030.014轻纺1821.542.720.4584.640.130.025化工1242.301.231.3449.180.050.056医药132.486.422.445.240.250.107建材7.010.000.000.500.000.008冶金3.141.730.000.070.040.009机电141.552.500.281.900.030.00合计3765.2428.1613
25、.3910.670.080.04资料来源:昆明市环保局,工业企业排污申报登记资料(1999-2001)。2.2.2 产业发展问题的识别根据产业发展对资源与环境系统的压力响应关系,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可以判断:滇池流域产业发展的总体水平较低,目前尚未走出“高资源投入,高废物排放”的粗放型增长阶段,需要通过提高生产要素的生产率来驱动未来产业的发展。依靠资源、能源的高投入、高消耗为特征的传统的粗放型经济增长,不仅造成区域产业结构的趋同化,使生产成本上升,经济效益和竞争力低下,而且大量地消耗和占有生态环境容量,削弱环境支持系统对发展的承载能力,加剧环境与发展之间的矛盾。2.2.3 主导产业的战略评价
26、支柱行业构成一个地区产业体系的主体,提供大部分的国民收入,是整个国民经济的支柱。通常,主导行业和支柱行业通称为战略行业。主导行业通常表现为在经济发展的某一阶段对工业结构和经济发展起着较强带动作用的工业部门。从滇池流域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出发,为提升地区经济的竞争力,滇池流域的未来主导行业应具有:技术新,竞争能力较强(区位商高),物资和能源消耗低,污染排放强度,附加价值高的特点。根据上面的分析,研究着重考虑食品、烟草、医药、冶金、能源、轻纺、机电、建材、化工等九大行业的评价。采用如下评价指标体系:第一大类遵循工业可持续发展原则,主要是生产性指标,评价具有相对比较优势的行业,其特
27、点是数值越大越好。包括:工业生产率(增加值,万元/人年); 区位商;产值增长速度(%);水的重复利用率(%)。第二大类为遵循生态保护原则,主要是消耗性指标。考虑到主导行业在经济中的重要性和特殊性,主导行业的发展应当考虑到环境保护,应当优先选择自然资源消耗较少和污染排放较少的产业。其特点是数值越小越好,包括:耗水强度(吨/万元);污水排放强度(吨/万元);能耗强度(吨标准煤/万元);废气排放强度(亿m3/万元);固体废弃物排放强度(吨/万元)。通过计算滇池流域九个行业20002001年各个指标的值(见表 25),并将这9项指标同全国对应行业的平均值进行比较,根据评分标准按19的分级进行打分,根据
28、各行业综合得分的高低顺序可判断滇池流域的工业发展方向。表 25 滇池流域主要工业的指标与全国平均水平的比较评价指标能源食品烟草轻纺化工医药建材冶金机电工业生产率(万元/人年)滇池流域102.2100.42.73.513.33.47.93.2全国8.58.743.75.18.58.85.47.17.2得分7.01.09.04.02.08.05.06.03.0产值增长速度(%)滇池流域1511.55.23.66.617.7-9.56.517.7全国4.39.116.811.85.714.68.616.115.9得分9.08.02.52.56.07.01.04.05.0水的重复利用率(%)滇池流域4
29、6.639.734.447.890.858.682.86960全国64.64532.737.678.173.652.481.468.2得分1.04.56.08.07.02.09.03.04.5耗水强度(吨/万元)滇池流域873.231.215.542.2113.324.234.813.520.8全国754.744.96.898.9119.343.240.6117.314.4得分1.05.08.03.02.06.04.09.07.0污水排放强度(吨/万元)滇池流域73.312.31.3157.254.48.411.62.88.3全国62.536.42.3100.761.832.622.259.9
30、10.5得分2.04.09.01.03.06.55.08.06.5能耗强度(吨标煤/万元)滇池流域5.750.150.070.160.780.50.540.140.04全国2.430.460.410.530.522.062.713.310.31得分1.03.07.04.02.05.06.09.08.0废气排放强度(亿m3/万元)滇池流域12.80.50.24.6170.461.223.20.2全国8.90.60.30.920.511.26.20.4得分4.06.07.55.03.09.01.02.07.5固废排放强度(吨/万元)滇池流域00.00100.0280.0020.0060.0020.
31、0030.001全国0.5840.0110.0020.0070.020.0050.0420.0590.003得分8.56.58.51.04.52.04.53.06.5区位商滇池流域1.4560.5316.740.120.913.291.651.200.59得分6.02.09.01.04.08.07.05.03.0根据表 25中各相关指标的评价值,可以得出滇池流域九大行业的得分排序。通过加权平均得到9个行业的加权均值,根据得分均值的大小就可以判断各行业今后的调整方向(见表 26)。从综合评价值可以看出,如果不采用加权均值,除了烟草行业外各行业的得分值都比较接近,这也说明滇池流域缺乏优势产业。表
32、26 滇池流域主导工业的综合评价结果评价指标烟草医药机电冶金建材能源食品化工轻纺工业生产率9.08.03.06.05.07.01.02.04.0产值增长速度2.57.05.04.01.09.08.06.02.5水的重复利用率6.02.04.53.09.01.04.57.08.0耗水强度8.06.07.09.04.01.05.02.03.0污水排放强度9.06.56.58.05.02.04.03.01.0能耗强度7.05.08.09.06.01.03.02.04.0废气排放强度7.59.07.52.01.04.06.03.05.0固废排放强度8.52.06.53.04.58.56.54.51.0
33、区位商9.08.03.05.07.06.02.04.01.0得分均值7.45.95.75.44.74.44.43.73.3发展前景排序123456678发展政策优先优先重点重点鼓励鼓励鼓励限制限制2.3 水质变化2.3.1 滇池水质动态评估滇池的主要环境问题是快速恶化的全湖富营养化和生态系统的破坏。20世纪60年代,滇池水质类水质,近2030年来,滇池水质下降了23个等级,草海异常富营养化,局部沼泽化,外海严重富营养化,出现全湖水质劣类的严重状况。2000年,草海水质为劣类,主要污染物为高锰酸盐指数(CODMn)、总氮(TN)、总磷(TP),超标率分别为25%、100%、100%,其年均值超标
34、倍数分别为0.3、16.0、16.7倍。外海水质为劣类,高锰酸盐指数、总氮、总磷,超标率分别为8.3%、100%、100%,总氮、总磷年均值超标倍数分别为5.5和9.9倍。1991年至2001年主要监测点的污染物浓度变化趋势(见图 26、图 27和图 28)表明,虽然草海CODMn指数呈明显下降趋势,变幅为32.9%,但TN和TP仍呈上升趋势,变幅分别为74.2%和18.1%。外海CODMn指数下降,变幅18.3%,TN 和TP的变化幅度则不大。图 26 滇池1991-2001年间CODMn指数年际变化图 27 滇池1991-2001年间TN指数年际变化图 28 滇池1991-2001年间TP
35、指数年际变化数据来源:昆明市环境科学研究所。2.3.2 滇池水体富营养化评价选用叶绿素a、总磷、总氮和透明度作为评价指标来评估滇池水体的富营养化水平。表 27总结了滇池水体2000年1月至6月在不同监测点六次观测的平均值和范围,为便于后面的讨论,氨氮、高锰酸盐指数和生化需氧量等指标也列入其中。表 27 滇池富营养化部分指标监测结果监测指标透明度(m)高锰酸盐指数(mg/l)生化需氧量(mg/l)氨氮(mg/l)总氮(mg/l)总磷(mg/l)叶绿素a (mg/l)草海0.46(0.20.8) 8.01(5.913.4) 12.95(8.218.8) 3.92(3.310.2) 9.99 (5.
36、713.3)0.85 (0.51.3)0.18(0.030.4)外海0.53 (0.30.9)5.75 (1.810.3)7.85(2.111.5) 0.12(0.070.47) 2.89 (1.34.8)0.27 (0.10.4)0.15(0.020.3)注:括号内为监测指标的范围采用国家环保总局颁布的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HZB 11999)中关于控制湖泊水库富营养化的特定项目评价标准(如表 28),对滇池湖泊富营养化水平进行评价。其中的I类、II类、III类、IV类、V类标准大致相当于湖泊贫营养、中营养、中富营养、富营养和重富营养状况。表 28 湖泊富营养化评价标准透明度(m)总氮(mg
37、/l)总磷(mg/l)叶绿素a (mg/l)营养水平I类标准150.040.0020.001贫II类标准40.150.010.004中III类标准2.50.30.0250.010中富IV类标准1.50.70.060.030富V类标准0.51.20.120.065重富对照表 27和表 28可知,滇池水体各富营养化指标的情况如表 29。表 29 滇池水体富营养化评价结果(用超V类的倍数表示)透明度总氮总磷叶绿素a 草海平均(-0.6 0.5)7.32(2.8 10.1)6.08(2.9 10)1.77(-0.6 4.4)外海平均0.06(-0.5 0.7)1.41(0.05 3.0)1.25(-0
38、.3 2.4)1.31(-3.1 4.1)注:“”表示指标未超V类;括号内数据为滇池各监测点的指标的超标倍数范围。由表 29可以看出,不论外海还是草海,其富营养化程度都相当严重,所选四个指标均处于重富营养化的状况。因此,滇池水体整体处于重富营养化状况。2.3.3 滇池水体主要控制污染物的识别以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作为评价标准,由表 27的数据可计算所选部分指标超V类标准的程度(见表 210)。表 210 滇池水体部分指标超V类的情况(以超V类的倍数表示)高锰酸盐指数生化需氧量氨氮草海平均(-0.6 -0.1)0.3(-0.2 0.9)0.96(0.7 4.1)外海平均
39、(-0.9 -0.3)(-0.8 0.15)(-1.0 -1.8)注:“”表示指标未超V类;括号内数据为滇池各监测点的指标的超标倍数范围由表 29和表2-5可知,所选7项指标中TN、TP超标最为严重。草海的超标倍数分别为7.32和6.08,外海的超标倍数分别为1.41和1.25;其次为叶绿素a,其在草海和外海的超标倍数分别为1.77和1.31。而叶绿素a超标又是氮磷超标导致的后果。因此,依据水质指标超标的程度可判断滇池水体主要控制污染物为总氮和总磷。2.4 社会行为2.4.1 居民的生活与排污方式居民生活方式包括了人们的生活观念、生活态度、价值取向以及行为习惯。就滇池流域的城市生活方式而言,可
40、按不同社区,即:城市社区、城乡结合部与郊区社区三种类型来分析。这三种类型的社区的生活方式的特点、过程和结果也不尽相同,对土地、水资源的依赖、对滇池的影响也不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活方式会改变,会带来其它方面的改变。(1) 城市社区城市居民对土地的需求主要是生活(工作)和公共空间。随着经济发达程度的提高,人均占有的空间越来越大。由于受人口的限制,传统文化的影响,各国各地区的城市人均用地差别很大。我国的城市土地资源有限,所以客观上限制了城市人均空间的扩展。实际管理中,按规划部门的相关定额执行,没有过多的弹性。城市居民生活对水资源的依赖主要是满足冲厕、沐浴、洗衣和厨房的需要。据实际观察,冲厕约占
41、水量的三分之一,沐浴约占水量的三分之一,洗衣和厨房用水约占水量的三分之一。但是从污染物的排放量看,85%以上的有机物、氮磷污染物都来自厕所,其中氮磷主要来自尿液。城市居民的用水主要是由自来水满足,用后随即转化为污水。污水排入河道,加上河道水,污水量大增,加大了污水处理的量,加大了处理支出。通过中水回用,解决冲厕所、洗车、公共绿地浇灌问题,可以减少约三分之一的水资源消耗,减少相应数量的污水入湖量。城市居民是主要的生活污染排放者,城市居民的粪便是主要的污染物。中水政策可以减少水资源消耗量、污水入湖量三分之一。(2) 城乡结合部在城乡结合部社区里,除了原有村民外,大部分是流动人口。这里的人既保留了部
42、分农村的生活方式,又具有都市生活特征,具有双重性。该区域居民已基本丧失耕地,对土地的需求主要是生活和公共空间。丧失耕地以后,许多居民以出租房屋谋生。这类社区里的居民生活方式实际上是处于城市化过程中。普遍使用自来水,已开始拥有诸如抽水马桶、洗衣机、淋浴或盆浴等现代化家庭设施,但社区的配套设施与管理不完善,缺乏配套完善的化粪池、公共下水道体系。社区里污水乱排,垃圾乱丢现象普遍存在。整个昆明市建成区的外围,沿张官营旧货市场附近、南过境高架桥沿线、黄土坡立交桥周围、菊花立交桥四周、大树营立交桥周边,形成一个脏乱圈。该区域原来是昆明市的近郊,基础设施差。在城郊结合部地区,144个调查对象中有2/3的地方存在乱堆的生活垃圾,超过一半的地方有疏于管理的污水沟,许多地方的下水道常常就是一些没有任何遮盖的明沟(表 211)。该区域最大的问题是化粪池、下水道不完备。随着水冲厕的普及,问题还会加剧。但是如果在城市改造过程中加以弥补,污染问题将会降到城市正常水平。表 211 城郊结合部污染源情况 n=144污染源个案数%乱堆的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