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歧视及其政策规制研究.doc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17250728 上传时间:2022-05-22 格式:DOC 页数:43 大小:31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歧视及其政策规制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歧视及其政策规制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歧视及其政策规制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歧视及其政策规制研究.doc(4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歧视及其政策规制研究.精品文档.目 录第一章 绪 论11.1 选题背景与意义2 1.1.1 研究背景2 1.1.2 研究意义31.2 文献综述4 1.2.1 国内研究现状4 1.2.2 国外研究现状7 1.2.3 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81.3 研究主要内容、方法和创新点9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9 1.3.2 研究的主要方法10 1.3.3 创新点10第二章 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歧视及其基本理论概述112.1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11 2.1.1 歧视、就业歧视11 2.1.2 规制、政策规制11 2.1.3 政府规制的一般

2、理论122.2 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歧视的本质与类型13 2.2.1 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歧视的本质13 2.2.2 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歧视的类型14 2.2.3 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歧视的社会危害15第三章 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歧视的现状及问题成因183.1 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歧视现状18 3.1.1 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歧视概况18 3.1.2 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歧视存在的问题193.2 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歧视问题成因21 3.2.1 政府就业服务不到位21 3.2.2 宏观经济不景气22 3.2.3 就业结构不合理23 3.2.4 用人单位观念陈旧24第四章 规制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歧视的政策建议2

3、64.1 政策建议的原则26 4.1.1 依法原则26 4.1.2 实效原则274.2 具体的政策建议28 4.2.1 深化政府体制改革,转变政策职能28 4.2.2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宏观经济环境29 4.2.3 健全就业政策,改善就业体制结构30 4.2.4 完善相关法律,消除社会歧视30 4.2.5 民办高校自身的完善31结 论.34参考文献 .37致 谢.38 摘 要 近年来,随着民办高校的逐步发展壮大,已经成为高等教育事业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高校的扩招与高校毕业生数量的不断增加,给大学生的就业带来了诸多问题,特别是作为民办高校的大学生因受到社会和用人单位歧视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其就

4、业压力和就业形势尤为严峻,有相当一部分民办高校大学生一就业就面临失业,就业状况和形势不容乐观。加强对就业歧视现状和政策规制的研究,无疑对于保障大学生的就业平等权益,避免人才浪费,促进民办高等教育健康发展,保持社会和谐稳定具有积极的理论和现实指导意义。 本文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对国内外民办高校的就业状况进行了比较和分析,深入研究了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歧视的现状与成因,表现为政府就业服务不到位;宏观经济不景气;就业结构不合理;用人单位观念陈旧。规制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歧视的政策建议,需要从政府机制、宏观经济发展、就业政策和法律制度四方面着手,深化政府体制改革,转变政策职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宏观经

5、济环境;健全的就业政策,改善就业体制结构;完善相关的法律,消除社会歧视。此外,民办高校也应充分发挥自身灵活性的优势,敏锐洞察市场和对接用人单位就业需求,及时调整专业和课程结构,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降低就业歧视几率,实现民办高校大学生顺利就业。关键词:民办高校;就业歧视;政策建议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private colleges, it has become an indispensable important power in higher education. The enrollment expansion

6、and the rising number of college graduates bring many problems to college students and employing units result in austerity of the employment pressures and the employment situations , meanwhile a number of private college students face unemployment while employing along with bad employment status and

7、 situation .Undoutedly,strengthening the studies on employment discrimination situations and policy regulations, which will be positive theoretical and realistic significance in protecting the employment equal rights, avoiding the talents waste , promoting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private higher e

8、ducation and maintaining social harmony and stability. The article compares and analyzes the employment situations of domestic and foreign private universities from the view of history and reality,gives a deep research on the present situations and the causes,which represents:lack in governments emp

9、loyment service; depression in macro-economy; unresonable employment structure; obsolete employer concept.Regulaitons on employment discrimination should be raised from the four aspects:deepen government reforms, change government functions;change economic development modes,optimizemacro-economy env

10、iroment;perfect employment policies,improve employment structures; complete the related laws, eliminate society discriminations.In addition, it should give full play to the flexibility advantages ,meet the employment demands and discern markets, adjust the professional and the course structure tieml

11、y, improve employment competence,reduce the chances,and finally achieve the smooth employment .Key Words:Private universities;employment discrimination;policies and suggestions 第一章 绪 论 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都是社会关心的热点问题,大学生的就业与社会的经济发展息息相关,也就是说,人力资源只有达到最佳配置,才能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相反,如果大学生的就业出现问题,不能得到保障,将会给社会带来巨大的压

12、力和冲击。目前,我国民办高校大学生的就业普遍存在一些问题,特别是民办高校大学生在社会上受到就业歧视,对此政府和社会引发高度关注。因此,笔者就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歧视及其政策规制的深入探讨和研究提出了一些看法和建议。 从就业形势来看, 就业歧视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不少大学生在求职的过程中因为身高、性别、身体、年龄等等诸多原因受到歧视。尤其是民办高校大学生的就业并不乐观,有不少大学生反映,在就业过程中因学历文凭来自民办高校而屡屡受挫。由于民办学校的办学历史较短,蕴含的文化积淀较少,社会美誉度和认可度较低,而公办学校在人们心中早已根深蒂固,因此,从思维定势上社会难免会对民办高校存在某些偏见和否定

13、,用人单位往往更倾向和青睐于公办学校的学生,对民办高校的学生贴上“非正规院校”的标签1,更有甚者明文规定不招民办高校学生。在每年的政府、社会和高校举办大型招聘会现场,可以看到很多用人单位特别注重毕业生的“来源”和“品牌”,很多企业、用人单位往往针对公办学校尤其是来自于名牌学校的招聘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岗位,对毕业于“985”和“211”大学的学生更是情有独钟。经过走访一些大型企业招聘方负责人,他们认为民办学校的学生理论知识缺失,实际操作能力不强,缺乏社会竞争力和公信力,社会评价不高。另外,政府部门和相关教育管理部门对民办高校的就业宏观指导不够,缺乏有效积极引导,舆论宣传有失公允,导致一些民办高校学

14、生就业的负面影响扩大化。庆幸的是,随着大学生就业歧视问题影响的扩大,政府部门和有关教育管理部门对大学生就业特别是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歧视问题已经引起了高度重视,并在某些方面做出了一些积极尝试和努力,力争缓解和改善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歧视的情况。为了促进民办教育的发展,我国早在2002年便出台了民办教育促进法,使我国民办高校在校生的数量在6年时间里翻了10倍,高校数量也增长了近5倍。 针对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歧视和就业过程中存在的不公平因素,国内外社会各界已对此做出了相应的研究和探索,从各自研究的视角提出了一些改善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歧视的建议。从政府和政策的视角分析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歧视问题,深入剖析

15、和探寻促进民办高等教育持续稳健发展的途径,进而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对策,缓解劳动力市场的紧张局面,使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合理的应用2,具有前瞻性重大意义和实践性深远影响。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1.1.1 研究背景 在民办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过程中,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则是检验民办高校教育质量和可持续发展重要尺度之一。目前我国大部分民办高校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遭遇了就业歧视,在公务员招考、企事业单位竞聘、创业扶持等多方面存在诸多不合理限制和歧视,这对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造成了新的障碍,是对我国社会和家庭在民办高等教育方面大量投入的否定,是对数十万民办高校毕业大学生数年寒窗苦读的偏见,是对社会生产力的巨大

16、浪费。根据统计,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上,招聘广告中大约有60%以上还有不同程度的就业歧视,在求职过程中有大约19.2%的求职者反映受到用人单位的各种歧视3。当前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非常严峻,大学毕业生与社会需求的关系存在不协调,由供不应求变成了供大于求或近于饱和的动态平衡。民办大学生就业的市场化,使得人力资源的投资在当代社会发展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高校毕业生作为国家宝贵的科技人力资源,其投资收益远远超过自然资源和资本资源,是宝贵的第一资源。 鉴于历史的原因和政府体制机制的缺失,加之人们受陈旧的经济和政治观念的影响,民办高校和普通高校竞争的不公平因素日益凸显。随着民办高校规模的扩大和社会

17、知名度的增加,社会对民办高校的歧视和偏见已有所改观,在民办高校的入学选择和教育投入上已日趋理性,但仍然不乏一些社会舆论对民办高校存有消极和抵制情绪,认同感和成就感缺失,在心理上不能将民办学校和公办学校一视同仁,甚至有的人提出是否有必要发展民办教育,是否符合教育社会主义的发展4。正是由于对民办高校的思想认识不一致,社会对民办高校的歧视也就屡见不鲜,从而也就直接影响了民办高校毕业生的就业。 高校大学生就业问题备受关注,也是教育界和整个社会的热门话题。因为扩招,高校毕业生的人数每年也随着增加,因此也就产生了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这也影响了高等教育的发展。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运行的效率影响着高校毕业生

18、的就业,因此要保持高效率,就应该有一个公平的就业竞争环境和规则。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歧视问题较为严重,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歧视及其政策规制的研究应运而生。1.1.2 研究意义 高等教育扩招使高等教育思想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高等教育正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高等教育的投入大幅度增长,高等教育开始形成产业化,成为国民经济的新兴优势产业。大学生就业困难对高等教育的发展却产生了负面影响。根据人力资源筛选理论,教育成了划分劳动力市场的一个重要标志和依据。就业能促进国民经济的增长,在于它将人们分配到各种不同的劳动力市场,而接受高等教育的高校毕业生却面临着就业困难的问题,会制约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在一定程度

19、上,就业歧视使部门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深入了解和掌握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诉求,开展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歧视的研究,具有重大理论参考价值和实际意义。 1、对于高校毕业生市场具有理论和现实指导意义。就业歧视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并且致力解决的问题,高校毕业生市场作为劳动力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解决就业歧视问题,也是社会发展的需求。就业歧视现象使毕业生资源得不到优化配置,使毕业生不能充分就业,因此造成了人才资源的浪费,对于国家、社会和家庭也是一种损失5。高校毕业生市场作为高校毕业生人才配置的一个重要手段,应该以公平竞争为前提。 2、对于提高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具有理论和现实的意义。就业问题对于民办大学来说,尤

20、其重要,它与学生的前途、生源的好坏息息相关,影响着办学声誉及学校的生存。民办高校是民办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年来呈现出一个高速发展的势头。因用人单位根深蒂固的用人思想观念使民办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受到制约。一些用人单位在招聘时甚至规定必须是“正规院校高校毕业生”6,这是对民办高校毕业生的排斥,将民办高校毕业生拒之门外。在专业需求相同的情况下,用人单位的首选是学校的知名度。在这一点上,民办高校不能与同等学力教育的公办大学相比。 3、对于帮助民办高校大学生树立正确就业观,提升就业质量具有重要意义。衡量一个学校就业指导好坏的一个重要指标:毕业生就业的质量数量及就业生的层次,就业指导工作的好

21、坏也是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因此要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及毕业生就业观、择业观的指导,帮助民办高校毕业生顺利毕业,重塑民办高校新形象,提高民办高校就业的核心竞争力,为学生深造和就业创造有利条件,针对民办高校毕业生的情况,采取一些有力措施,改善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歧视的状况,促使中国民办高校质量进一步提升。1.2 文献综述1.2.1 国内研究现状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颁布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出现了新的发展态势:截至2011年底,全国民办高校已达到1400多所,比2010年增加16所,在校学生人数达到500万,比2010年增加33万人。但民办高校的发展却呈现出两极分化之势,一部分民办高校注

22、重内涵建设,办学规模实力日益雄厚,发展良好,但另一部分高校却因经营不善、体制不合理、办学缺乏特色而没落。 质量是民办高校发展好坏的关键,要提高民办高校的发展,必须抓民办高校的质量,而衡量民办高校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民办高校大学生的就业率7,只有民办高校持续稳定发展,才能拉动民办高校大学生顺利就业,培养的学生才具实力和竞争力。目前我国民办高校的发展还存在诸多问题,而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歧视问题是困扰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的瓶颈,社会和舆论广泛关注,国内理论界对此问题的探讨和研究也呈增多的态势。 我国的民办高校不同于外国的私立高校,因此,对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歧视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国内,其研究重点和内

23、容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一)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歧视的概念研究 任何研究都源自于概念,对就业歧视的研究也不例外。国内学者从不同的层面、不同的角度对此也作了大量的研究。关于就业歧视的概念,早在1958年就业和职业歧视公约的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我国加入国际劳工组织就作了定义,简单地说,“基于种族、肤色、性别、宗教、政治见解、民族血统或社会出身等原因,具有取消或损害就业或职业机会均等或待遇平等作用的任何区别、排斥或优惠视为歧视。”1958年就业和职业歧视公约中对就业歧视这个概念包含了三个方面的含义:1、在求职和在职的过程中, 用人单位若采取在法律上禁止的对当事人有差别的对待,从而对当事人就业和职业的

24、机会平等造成损害,这样的行为一般认定为歧视。2、一些主要的领域法律禁止歧视,如种族、民族、宗教、性别、社会出身等8。3.如果用人单位处于工作岗位的内在客观需要,就不算歧视,如一些繁重的体力劳动活只能由男性干得来,只招男性,这就不算就业歧视。 (二)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歧视的现状研究 我国宪法规定:“人人生来平等”,对于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歧视问题,社会上引起了不少的关注,在2008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比较全面的对公平就业进行了规定:“用人单位招用人员、职业中介机构从事职业中介活动,应当向劳动者提供平等的就业机会和公平的就业条件,不得实施就业歧视。”意味着用人单位不能因为学历,

25、而对劳动者有区别的对待,而应该提供同等的就业机会。平等就业权是劳动权和平等权共同派生的一个权利,综合了生存权和发展权的基本人权特征,是一项具有社会性的重要权利。我国宪法第33条也有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宪法第5条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要求每个公民都享有平等的就业权9。如李薇薇主编的禁止就业歧视;周伟主编的禁止就业歧视的法律制度与中国的现实;蔡定剑主编的中国就业歧视的现状及反歧视对策研究等著作对就业歧视的现状和内容作了归纳和概括。我国为了促进就业,还颁布了就业促进法,消除就业过程中的一些不明确的就业歧视,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目前,鉴于我

26、国就业过程中的就业歧视问题的炽热化,一部反就业歧视法已亟需建立,以促进就业公平公正。 (三)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歧视的原因研究民办高校大学生为什么在就业和职业的过程中,被用人单位歧视?基于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歧视的原因研究,也引起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主要存在着以下一些问题:(1)民办高校的生源质量较差。民办高校学生来源多样,生源质量较差,生源质量决定了教学质量,而教学质量决定了社会的认可程度,民办高校为了获得生存,追求数量,因此,民办高校很难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发展的局面。社会对民办高校的认可度比较低,一些学生即使选择了民办高校也有着自卑感,在就业的时候表现得很不自信,这些增加了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的

27、风险10。(2)用人单位对民办高校毕业生的歧视。很多用人招聘单位都喜欢去一些知名度比较高的普通高校尤其是名牌高校招生,民办高校的毕业生却很迷茫,很多民办高校毕业生并不能像其他高校那样直接从校园招聘中签下工作,而是奔波在人才市场。(3)民办高校的就业领域不宽,就业层次不高。大部分民办高校毕业生集中在民营企业、私人企业,进入国有企事业单位的也不能升为正式员工,而是实行聘用制。民办高校的很多专业倾向于技能化,因此在就业领域方面,相对公办院校要窄,民办高校专业面向市场化,专业实用性较强,其就业领域一般为服务行业、技能行业,以及日常行政工作,很难向管理层或者更高更深的就业领域发展,就业领域制约着民办高校

28、的知名度11。 (四)消除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歧视的措施研究 目前,针对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歧视的问题,社会上也对此作了细致的研究,认为要消除民办高校大学生的就业歧视,要采取以下的措施:(1)提高教学质量,“知识改变命运”,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让到民办高校的每个学生都能学到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只有把自己的基础打好了,才能真正的走出去。(2)加大学校的宣传力度,只有提高学校的知名度,营造更有利的社会环境,才能更好地为学生的就业铺好路,让民办高校大学生更容易找到工作。(3)提高学生的自身素质,就业的主体是学生本身,只有提高学生的自身素质,才能让用人单位刮目相看,给用人单位塑造良好的形象。在就业市场上,

29、实行毕业生与企业的双向选择,因此良好的民办高校毕业生形象能够使企业更加容易接受高校毕业生,注意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培养,注重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和职业技能的训练,为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打造一个良好的就业平台和创造有利的条件。1.2.2 国外研究现状 基于社会历史原因,西方社会对就业歧视问题的研究起步较早,西方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经济学、法学等多学科不同视角均对歧视问题进行了大量深入而有益的探索。关于劳动力市场上的歧视问题,较为系统的研究始于19世纪中期,但并没有形成完整理论框架,当代经济学家对歧视问题的分析最早起源于贝克尔的模型。到目前,具有代表性的几种理论是:贝克尔(1957年)的完全竞争市场歧

30、视理论,第一个建立起解释歧视经济效应模型;修罗(Thurow.1969),伯格曼(Begmann.B.1971),布莱克和丹等(Black.Dan.H.1995)为代表的非完全性竞争歧视理论,埃格勒和克思为代表的统计性歧视理论等,国际社会对就业歧视的界定至今仍是国外学者研究的重点问题。在国外一些相关的法律文献中,对“就业歧视”早有明确的界定。国际劳公大会在1958年通过的(就业和歧视)公约就对就业歧视有明确的界定12。(就业和歧视)是一部重要的专门反就业歧视的国际公约,体现了人权和公平正义,即“根据种族、肤色、性别、宗教、政治观点、民族血统或社会出身做出的任何区别、排斥、优惠,其结果是剥夺或损

31、害在就业和职业上的机会或待遇上的不平等。”除此之外,在国际上还有一些反就业歧视的法律文件,如消除一些形式种族歧视国际公约,是一部完整的反种族歧视的法律文件;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进一步确认公民享有平等权利的原则;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从性别歧视出发维护女性权益的单性法律文件13。国际上的这些反就业歧视文件是为了促进公民拥有平等就业的权利,然而,民办高校大学生的就业歧视问题目前在国内外都没有充分的法律法规文件来阐述和规制。先以美国私立学校的发展为例。加州理工学院是美国乃至全世界最“牛”的研究型大学之一,其实力与麻省理工不相上下,号称招收全世界最好的天才学生;南加州大学时经营状况最好、学费

32、最高的私立大学,有富豪子弟乐园的名声。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属于公立的加州大学系统,对本区居民收取的学费低廉,学术口碑也很好。美国的私立大学与中国的民办大学的一个不同之处在于,它没有过分依赖于学生的学费,这样更能体现美国私立大学的独立性,而是通过其他一些途径来增加资金的来源,在美国,捐助学校可以地税,从社会的投资和回报来获取资金来源,这样既可以引起社会的关注,又拥有更多的资金,从而是私立大学发展越来越独立。我国民办高校却因过度依赖学生的学费,这也是社会不能充分信赖民办高校的因素,间接导致民办高校大学生遭遇就业歧视。 其次,法国政府对私立学校的态度一直是大力支持、严格管理。私立学校为法国社会提供了良

33、好的公益服务,成为国家教育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相对更自由的办学机制,将家长视作“客户”、对其更负责的准商业操作规则,使私立学校对公立学校构成了有力的竞争。政府对我国民办高校的支持还远远不够,这也是本文对规制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歧视提出政策性建议的原因。 最后,韩国民办高校有法可依。韩国的私立学校存在于从小学到各类学院和大学的各个教育阶段,大学中的80%是民办大学。民办大学资金主要依赖于学费、中央政府和各区域给予的支持及学校财团。为了进行整顿,韩国政府1963年颁布了私立学校法,规定民办高校一定要保持公共性,并对民办高校的资金运营和财政支配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和支持。对于目前我国民办高校大学生的

34、就业歧视,应该制定一些相应的法律法规,做到有法可循。1.2.3 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党的十七大提出,在今后我国要加快优化产业结构、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从主要依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转变,把各类人才及时输送到现代化建设的各个领域,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持。由于高校扩招和民办高校的增加,高校毕业生数量不断增加,如在2010年,我国普通高校毕业生630万人,与2009年相比,增加了19万人14,出现了供过于求的状况,使高校毕业生在就业方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基于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歧视的情况,通过相关文章和法律法规梳理,他们认为,当前

35、的大学生就业歧视问题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第一,对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歧视的概念进行了深入的研究。1958年就业和职业歧视公约有一层明确的含义:在求职和职业的过程中, 用人单位若采取在法律上禁止的对当事人有差别的对待,从而对当事人就业和职业的机会平等造成损害,这样的行为一般认定为歧视。民办高校大学生受到歧视,属于学历歧视,也属于就业歧视。第二,对民办高校大学生受到就业歧视进行了原因的研究。要消除民办高校大学生的就业歧视问题,首先应找到受歧视的根源。民办高校大学生为什么会受到就业歧视,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关键问题。只有找出问题的原因,才能对症下药,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最后,对民办高校大学生受到就

36、业歧视进行了措施的研究。解决民办高校大学生的就业歧视问题,才是社会最关心的问题。 鉴于以往的研究发现,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大学生就业歧视问题从理论层面进行了深入探讨,是具有积极意义的,但相关文章在论述和探讨大学生就业歧视问题时,也存在一些疏漏和不足:第一,民办高校自身独立性不强。在这方面,我们应该以美国为榜样,美国的私立大学不发“学生财”,不过分依赖学生的学费,而是通过其他的方式增加学校的经费,来维持学校的发展,以增强民办高校的独立性和稳定性。第二,民办高校开放性不强。我国民办高校应该加强开放性,法国在这方面就是个很好的例子,欢迎家长和社会各界人士提意见和建议,促进学校与社会的交流。第三,无

37、法可依。对于就业歧视,虽然社会在呼吁国家颁布反就业歧视法,但是却还没有落到实处。借鉴韩国政府做法,对于民办高校大学生的就业歧视能做到有法可依,通过法律法规来消除民办高校大学生受歧视的现象,将更有说服力和执行力。 因此,本文对于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歧视现象,拟从以下几方面做一些新的尝试:首先,从政府和社会的重大关切出发,通过政府体制、经济发展方式、就业体制结构、法律制度、高校自身五方面的机制探索来弥补现有研究在机制体制构建上的不足,视野更为开放,立足点更为高远;其次,将政府规制理念引入就业歧视现象研究中,凸显政府、宏观经济、政策制度在缓解和消除大学生就业歧视方面的重要作用和地位;再次,试图通过理论

38、联系实际,从政治学和法学的角度来阐述规制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歧视的政策建议,也体现了研究视角的创新与独特。1.3 研究主要内容、方法和创新点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本文的研究内容有: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歧视的基本理论,包括民办高校大学毕业生就业歧视的本质、类型及危害;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歧视的现状及成因,包括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歧视的概况和成因;规制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歧视的政策建议。 1.3.2 研究的主要方法本文的研究方法:第一、文献研究法。通过各类学术数据库,查阅国内外就业歧视相关研究情况。第二、比较研究法。就业歧视理论起源于国外,中国有自身特殊的国情,因此对比国内外的就业歧视理论研究,探寻适

39、合中国国情的反就业歧视政策,尤其是在民办高校当前在反就业歧视方面的政策。第三、多学科研究法。就业歧视研究涉及的学科较为广泛,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等都能够提供研究视角。政治学主要从公平角度考虑,经济学从成本、效率、市场等方面着手,法学主要是定位相关法律制度的及完善,社会学突出社会就业观念的转变等方面。1.3.3 创新点近些年来,随着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越来越困难,关于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歧视的文献也随之增多,这些文献虽然对民办高校大学生受到就业歧视的原因作了很细的研究,但是大多都是从民办高校本身出发,提出的建议也没有从根本上改善民办高校大学生受就业歧视的窘况。本文的创新点在于从社会就业体制、就业结

40、构、相关法律体系这些方面来剖析民办高校大学生受到就业歧视的原因,并对规制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歧视提出了有建设性的政策建议。民办高校大学生受到就业歧视,应该引起政府的高度重视,只有政府对民办高校给予大力支持,加大对其的投入,才能从根本上改变民办高校大学生受就业歧视的情况。 第二章 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歧视及其基本理论概述2.1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1 歧视、就业歧视 所谓歧视,简言之,指不平等地看待。歧视的概念,尽管其字面含义人们可以予以感知,但是对其内涵与外延目前还尚存争议。对此,笔者借鉴了联合国111号公约中对“歧视”下的一个较为规范的定义:基于种族、肤色、性别、宗教、政治观点、民族、血

41、统或社会出身与工作要求及工作能力无关的原因对劳动者直接的或者间接的所作的区别,排斥或优惠;其结果是取消或有损于在就业或职业上的机会均等或待遇平等,从而构成歧视15。 对于就业歧视,相关组织将其作了以下定义: 第一,有关成员在同雇主代表组织和工人代表组织,如果这种组织存在,以及其他有关机构磋商后可能确定其效果为取消或损害就业或职业方面的机会平等或待遇平等的其他区别、排斥或特惠。第二,基于特殊工作本身的要求的任何区别、排斥或特惠,不能视为歧视。国际劳工组织订立的关于劳工标准公约,其主要内容是要求在就业、培训和工作条件方面消除基于种族、性别、肤色、宗教、政治信念、民族血统或社会出身等各种歧视。已有1

42、40多个国家批准执行了这项公约,但中国并没有批准执行第111号公约。劳动经济学的学者往往将歧视与劳动生产率联系起来。他们认为就业歧视是指具有相同生产率特征的工人仅仅因为他们所属的人口群体不同而受到不同的待遇,或者说是在劳动力市场上对工人与劳动生产率无关的个人特征的评价。并认为歧视通常有三种明显的形式:就业歧视、工资歧视和职业歧视。国内的许多学者赞同这种分类,并且将其引入至中国的劳动力研究中。2.1.2 规制、政策规制 规制作为具体的制度安排,是“政府对经济行为的管理或制约”,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以矫正和改善市场机制内在的问题为目的,政府干预和干涉经济主体(特别是企业)活动的行为,“包容了市场经

43、济条件下政府几乎所有的旨在克服广义市场失败现象的法律制度以及以法律为基础的对微观经济活动进行某种干预、限制或约束的行为”16。 政策规制是指政府根据相应的规则对微观主体行为实行的一种干预,是公共政策的一种形式,即通过设立政府职能部门来管理(不是直接由政府所有)经济活动。通过对抗性的立法程序而不是毫无约束的市场力量来协调产生于现代产业经济中的经济冲突。政策规制是社会管理的方式,它存在于极端的政府所有制(government ownership)和自由放任的市场之间,它发生于当立法者相信市场失灵发生时,当立法管理试图形成能够带来经济的和社会合意的结果的社会力量时,它出现在以资本主义和市场取向的经济

44、为标志的社会中。它反映了在“一个混合经济”中,经济决策一部分是由私人商业做出的,另一部分是由公共政府官员做出的。规制政策的目的是实现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其规制包括对商业行为的经济规制和社会规制。在经济规制中,政府授予特许经营权或许可证,允许个人、企业从事商业,控制价格,批准投资决策,执行保险和安全权规则。在社会规制中,政府保护那些在政治、经济中处于弱势地位的实体。这样的规制试图保护消费者远离危险产品,保护环境免遭产业行为的危害及小集团免受歧视性商业实践的危害17。 2.1.3 政府规制的一般理论 政府规制又称政府管制、政府监管,都有共同的涵义,即政府运用公共权力,通过制定一定的规则,对个人和组

45、织的行为进行限制与调控。政府监管指的是政府对市场与社会的监管,即政府的外部监管,也就是广义上的政府监管,而不包括政府对于自身的监管,它的手段包括经济性监管和社会性监管18。 所谓经济性监管,是指通过制定特定产业的进入、定价、融资以及信息发布等政策对主体行为进行有效的调整,以达到避免出现竞争主体过多或过少而引起过度竞争或竞争不足,造成资源浪费或者配置低效率,妨碍社会生产效率和服务供给的公正、稳定。社会性监管,主要针对外部不经济和内部不经济,前者是市场交易双方在交易时,会产生一种由第三方或社会全体支付的成本。像环境污染,自然资源的掠夺性和枯竭性开采等19。政府因此必须对交易主体进行准入、设定标准和

46、收费等方面的监管。后者是交易双方在交易过程中,一方控制信息但不向另一方完全公开,由此造成的非合约成本由信息不足方承担。比如说假劣药品的制售、隐瞒工作场所的安全卫生隐患等。所以,政府要进行准入、标准以及信息披露等方面的监管20。2.2 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歧视的本质与类型2.2.1 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歧视的本质 歧视的存在,本质在于复杂多元的就业形势下形成的用人单位和求职者两者之间的利益博弈。民办高校大学生的就业歧视,其根源在于对民办高校的学历歧视,社会对民办高校的学历持摒弃和否定的态度21,换句话说,也就是在就业市场上民办高校的学生不能与其他普通高校的学生一样处于同一起跑线上,不能参与公平竞争。

47、在专业相同和能力均等的情况下,用人单位将优先录取全日制普通高校的学生,而民办高校的学生在就业市场上受到了歧视和不公平待遇。民办高校就业歧视本质体现在很多方面,民办高校遭遇“寒流”的主要原因是受到歧视,甚至被质疑“民办高校学历有用么”22。当前,随着社会的进步和观念的改变,人们对民办高校的态度已有所转变,看待学历和能力将更为理性,认为能力比学历更为重要,但仍有一些用人单位把学历摆在首位,在招聘毕业生时,把学历作为毕业生录取的重要通行证,而民办高校毕业生在这方面处于劣势,甚至因为学历是民办高校,在筛选简历的时候就被用人单位淘汰。在百度网上“博士生遭遇第一学历歧视”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23,第一学历是民办高校的博士生,在求职过程中连入围笔试的资格都没有,因为第一学历不是211而屡屡受挫。一位民办高校大学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