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高层住宅土方开挖及基坑支护施工专项方案_secret.doc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17244456 上传时间:2022-05-22 格式:DOC 页数:94 大小:6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杭州市高层住宅土方开挖及基坑支护施工专项方案_secret.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4页
杭州市高层住宅土方开挖及基坑支护施工专项方案_secret.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杭州市高层住宅土方开挖及基坑支护施工专项方案_secret.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杭州市高层住宅土方开挖及基坑支护施工专项方案_secret.doc(9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杭州市高层住宅土方开挖及基坑支护施工专项方案_secret.精品文档.目 录一、 工程概况1.1工程概况1.2周围环境条件1.3场地内工程地质条件1.4不良地质情况1.5地基土物理力学指标1.6场内地下水情况二、编制依据三、基坑围护设计情况3.1基坑围护设计方案3.2基坑降水方案四、施工部署4.1总体部署4.2项目班子组织和管理4.3施工准备工作4.4水平与垂直运输方案4.5施工机械配备和劳动力组织4.6基坑施工用电计算4.7材料供应和管理4.8基坑总体施工顺序4.9施工进度计划4.10施工总平面布置五、本基坑工程难点和重点六、施工方案和技术

2、措施6.1钻孔灌注桩施工6.2水泥搅拌桩施工6.3钢格构柱施工6.4压顶梁、内支撑施工6.5传力带施工6.6支撑的拆除6.7土方开挖方案七、基坑工程监测7.1设计要求的施工监测7.2施工单位的检测措施7.3专业资质监测单位监测措施八、基坑支护应急措施8.1土方开挖的危险源8.2土方开挖的应急措施8.3应急预案的启动8.4应急抢险救援措施九、工程质量保证措施9.1质量管理结构9.2施工准备阶段的质量管理9.3施工阶段的质量管理十、施工进度10.1工期分析10.2工期保证措施十一、安全生产保证措施十二、安全文明保证措施一、工程概况1.1工程概况 “xx村“xx村”改造农居安置房 II 标 段”位于

3、xx省xx市xx路与xx路交汇处,总建筑面积约59837平方米,其中6#楼建筑面积15992平方米,7#楼建筑面积17161平方米,8#楼建筑面积11395平方米,10#楼建筑面积1120平方米,本单位施工的地下室为2#地下室,建筑面积14088平方米;6#、7#楼为地上22层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檐高63.7米,8#楼为地上18层框架-剪力墙结构,10#楼为地上2层框架结构,建筑檐高为8.9米,2#地下室为地下2层。工程桩采用钻孔灌注桩,桩径有600、650、850三种,围护桩也采用钻孔灌注桩,桩径有700、800两种,持力层为-1圆砾层岩(桩端进入持力层2米),工程桩有效长度约37米,围护

4、桩有效长度约19米,沿基坑外围采用600水泥搅拌桩做止水帷幕,长度平均约12米。本地下室自然地面标高为-0.600米,底板底标高为-10.05m(含垫层30cm,余同),承台底标高-11.65m;主楼浅区底板底标高-3.750-4.880m,承台底-5.00-6.030m,设计标高承台底标高为-5.00-11.00m,设计开挖深度4.4010.05m。该工程建设单位为“xx市下城区多层农居建设管理中心”,由“xx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设计,“xx工程监理有限公司”监理,xx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施工。1.2周围环境条件 本工程施工场地狭小,土方开挖及材料堆场布置比较困难,且距离用地红线比较近,周边环境条

5、件复杂,两边临路,一边临河。具体环境如下:1)、场地东侧是xx路。xx路道路边线距离建筑红线约3.2米,该道路下面分布有电力管线、自来水管等管线,距离建筑红线约5.47米,埋深约12米,路面有路灯分布。2)、场地南侧为xx路,道路边线到建筑物约3.5米,该道路下面分布有煤气管线、电缆、自来水管线,距离建筑红线约79米,埋深约12米,路面有路灯,且沿xx路跨上塘河桥梁距离基坑最近约30米,桥梁下部有直径1m的自来水管。3)、场地西侧为上塘河,河面宽4247米左右,其水位比场地自然地面低约1m,河流走向为西南方向,建筑红线到河道上坎线约26.9米,河边与拟建建筑物之间为施工绿化带。1.3场地内工程

6、地质条件 根据本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显示:勘察场地所在地貌单位属于冲海积累平原,场地用地现状为民宅,已拆除,地势较为平坦。1.4不良地质情况 本地下室主楼浅区底板与深区底板间存在较大高差,6#楼与二层地下室承台底高差4.22米,8#楼与二层地下室承台底高差6米。 基坑浅区部以杂填土、淤泥质粘土为主,下部及基底主要为淤泥质粘土,土质情况较差,-1层淤泥质土地含水率和孔隙比较大,力学性能差,易引起基坑底涌、流变;基础底均位于该层,土方开挖后极易出现坑底土体隆起现象。该层对基坑稳定和变形控制极为不利。1.5地基土物理力学指标涉及基坑支护工程的土层自上而下有:、杂填土:灰褐色,稍湿,松散。以碎石为主,

7、含建筑及生活垃圾,部分地段表层为混凝土。全场分布,层厚1.205.50m。-1、粉质粘土:灰黄色,软塑流塑。切面光滑,稍有光泽,无摇震反应,见铁锰质斑点,韧性及干强度较高。局部缺失,层厚03.60m。-2、粉质粘土:灰灰黄色,稍密状。切面稍粗糙,无光泽,稍有摇震反应,见铁锰质斑点,韧性及干强度中等。局部分布,层厚03.10m。-1、淤泥质粘土:切面较光滑,油脂光泽,含腐殖质,见腐烂木屑,韧性高,干强度高。全场分布,层厚3.5015.70m。-2、粉质粘土:灰灰黄色,软塑流塑。切面较光滑,油脂光泽,无摇震反应,含铁锰质氧化斑,偶见粉土薄层,韧性及干强度高。局部分布,层厚09.20m。-1、粉质粘

8、土:灰黄色,硬可塑,切面较为光滑,具油脂光泽,无摇震反应,含 铁锰质氧化斑,韧性及干强度较高。全场分布,层厚5.7019.50m。土层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层号岩土名称含水率(%)天然重度(KN/m3)孔隙比压缩系数(Mpa-1)承载力特征值(kPa)粘聚力(kPa)内摩擦角(度)杂填土/(18)/(10)(8.0)-1粉质粘土33.518.70.9480.4710026.3(20)9.8-2粉质粘土28.919.30.8090.271001820.1(15)-1淤泥质粘土46.617.51.3090.986518.7(12)9-2粉质粘土30.519.10.8600.35100(14)(10)-1

9、粉质粘土29.119.40.8320.2920034.315.8注:力学指标为固结快剪指标,( )为经验值。1.6场内地下水情况 整个基坑地下水为孔隙潜水,土层渗透性不大。基坑西侧靠近上塘河,上塘河水位在地面下1m,河宽约40m,河流距离基坑最近约20m左右。根据地质勘查报告本场地土层渗透性较差,整个基坑的周边的地下水对本基坑的影响不大,基坑采用常规的明排水即可。二、编制依据三塘xx村改造农居安置房二标基坑围护施工及土方开挖方案编制依据主要有以下技术图纸及文件。1、xx省工程物探勘察院提供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2、xx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提供的本工程总平面图;3、xx市勘测设计研究院提供的工程基坑

10、围护设计(修改稿);4、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5、该工程周围地下管线及邻近建筑基础图;6、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7、建筑基坑工程技术规范(YB9258-97);8、xx省标准建筑基坑工程技术规程(DB33/T1008-2000);9、其它有关规范、规程;三、 基坑围护设计概况3.1基坑围护设计方案 结合本工程的特点和已有施工经验,按照“安全、经济、施工方便”的设计原则,充分利用基坑周边环境特点,本工程采用钻孔桩外加二道内支撑结合外侧水泥土搅拌桩止水明沟排水的方案。即本工程基坑采用排桩加内支撑的支护形式:排桩为钻孔灌注桩,

11、设二道现浇钢筋砼内支撑,采用对撑结合角撑布置形式,采用一排和两排水泥搅拌桩止水及防挤土。在沿基坑竖向设置二道水平方向钢筋混凝土支撑,第一道支撑顶面标高为-1.900m,压顶梁设置在四周围护桩上,竖向支撑采用钢构立柱,利用工程桩或新增立柱桩,在支撑间增设连系杆件。浅区地下室为一道支撑。第二道支撑顶面标高为-6.700m,第二道支撑的围檩也与灌注桩相连,剥开原钻孔灌注的混凝土保护层,采用2222200分别与围护桩纵筋满焊搭接,焊接长度不小于250,以作连接第2道支撑的围檩。竖向支撑采用钢构立柱,利用工程桩和新增立柱桩,在支撑间增设连系杆件。坑内的钢筋混凝土支撑系统的竖向立柱桩大部分利用工程桩,竖向

12、立柱的上部采用格构式井字形钢构架,缀板与角钢的焊接为围焊。井字钢构架顶部伸入钢筋混凝土水平支撑400或采取其他锚固措施。电梯井深坑部位经业主、监理、设计、施工单位协商,决定采用600单管高压旋喷桩。内支撑的立柱桩为新打800直径钻孔灌注桩和利用工程桩,上部采用格构式井字形钢构架,构架顶部伸入支撑400,下部锚入灌注桩2000。待基础底板及传力带混凝土强度达到80%设计强度后,拆除第二道支撑;地下一层楼板施工结束且混凝土强度达到80%设计强度,传力带混凝土强度达80%后,拆除第一道支撑。3.2基坑降水方案根据勘察报告,土层渗透系数较小,基坑外采用明沟排水,基坑内采用集水井排水。四、施工部署4.1

13、总体部署本工程基坑开挖主要的流程为:基坑两侧水泥搅拌桩施工及局部水泥搅拌桩被动区加固钻孔灌注桩土方开挖区域用大功率水泵预降水土方开挖第一层、凿桩及第一道钢筋混凝土支撑(压顶梁)施工支撑养护开挖第二层土方及第二道钢筋混凝土支撑及围檩施工支撑养护开挖第三层土方及坑内设置排水沟地下室底板及承台施工、传力带换撑构件施工基础底板及传力带混凝土强度达到80%强度后,拆除第二道支撑依次进行支撑拆除。结合该工程的场地位置及现场实际情况,基坑土方开挖施工部署为:支撑部位开挖及支撑施工按照支撑平面布置图分割为五块面积大致相等的施工作业面,第二道支撑完成后基坑底部按照后浇带也划分为5个施工段。4.2项目班子组织和管

14、理基坑围护、土方开挖组织通讯录序号姓名职务联系方式备注1项目经理总负责2项目副经理现场调度3技术负责人技术负责4施工员现场负责5安全员安全负责6土方班组泥工班长土方开挖组织机构网4.3施工准备工作1. 组织施工人员进场做准备工作,对场地障碍物及地下障碍物进行全面清理,了解附近地下管道埋设情况,同时必须采取有效的安全监控措施。2. 根据场布及施工要求,确定作业工段,作业流程、材料堆场、搅拌站、制作场,布设好场区内的宣传牌,管理制度牌以及安全警示标志、消防设施等。3. 组织施工机械进场:按施工要求进行组装调试,并按施工顺序就位,采购各类工程需用材料,按有关规定进行堆放。4. 根据施工图纸进行内支撑

15、结构放样,并经过有关单位的检验复核,并及时办理复核签证手续。4.4水平与垂直运输方案 本工程共布置QTZ60塔式起重机3台,其中6#楼南侧1台。7#楼南侧一台。8#楼南侧1台。基础采用4根800钻孔灌注桩安装塔机,锚入4根钢立柱,(锚入桩内深度2.5米),端部露出车库底板面板1.45m,塔机在围护压顶梁及第一道支撑梁完成后并在第二道支撑梁施工前安装,塔身高度控制在24米以下,土方开挖时塔机停止作业,切断电源,有专人负责指挥,用小型挖机沿钢立柱四周匀称开挖,人工配合修土,并随时观测塔身垂直度,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挖机,严禁碰撞立柱桩。 运土采用自卸式25吨载重汽车水平运土,坑底采用人工配合PC10

16、0挖机驳土,修土。4.5施工机械设备和劳动力组织4.5.1、挖土机械及出土路基板的准备:随着各区域的全面开挖,高峰时,需PC200挖机2台,PC100挖机2台,按要求有序增加。4.5.2、劳动力组织钢筋工:25人混凝土工:20人凿桩工:25人电焊工:10人机电工:5人后勤杂工:10人挖土机司机:6人运土汽车司机:20人基底清土人员:25人施工调度指挥人员:6人标高观测控制:4人机械设备投入量见下表序号机械或设备名称规格型号数量国别产地制造年份定额功率(Kw)生产能力备注1高压冲洗泵泵6台xx20062满足2污水泵12台xx20043满足3空压破碎机8台xx20043满足4增压泵2台xx2006

17、3满足5挖土机PC2002台日本2003满足6挖土机PC1002台日本2003满足7钢筋切断机QJ40-11山西20057.5满足8钢筋弯曲机WJ40-11江西200252.8满足9钢筋对焊机UN-1001上海200510.0满足10塔 吊QTZ63B2200235满足11台 锯MJ-2632四川20032.2满足12压 刨MY-1002四川20031.8满足13电焊机交流2上海200820满足14插入振动设备8套xx20082满足154.6基坑施工用电计算按照地下室施工用电专项方案进行基坑的用电布置,能够满足高峰期间的施工用电,具体详见临时用电专项方案。4.7材料的供应和管理测量单位所用的经

18、纬仪、水准仪及控制质量检测设备经过鉴定合格,在使用周期内的计量器具按二级计量标准进行计量检测控制。钢筋进场即要验收质保书,进场的钢筋和成型钢筋,必须建立挂牌制度,按规格、钢种分别堆放,并做好材料进场记录及原材复试,接头试验,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水泥进场必须具有质量证明文件,使用前应复核其品种、标号、出厂日期,使用的水泥必须具有水泥准用证,并经复试合格后方可使用。商品砼进场须验收质量证明书,检测砼的坍落度及和易性等,现场试验员要按规定做好试块及养护工作(试块养护:水中203),试块上必须注明构件编号、部位、砼标号、施工日期等便于检查,并按时送实验室试验。材料员应认真把好原材料关,不合格材料不得使

19、用,原材料到现场要提供质保书,并通知技术人员和试验室按规定进行原材料试验工作。4.8基坑的总体施工顺序1、 按基坑围护设计意图及现场场地实际情况:现6、7#楼桩基工程基本施工完毕,砼强度已达设计要求的80%,且基坑监测单位已按要求布置好监测点,因此首先进行1区域土方第一层施工,挖至-2.8米。然后进行冠梁和支撑施工,同时布置监测点,修正边坡和排水沟砌筑。依次施工2、3、4、5区块的第一层土方及支撑,其它配套按1区顺序进行。待支撑和冠梁强度达80%以后再分批、分层、对称、均匀开挖第二层土方,开挖至第二道支撑梁底。然后进行腰梁和第二道支撑梁的施工。待腰梁和支撑强度达设计要求值(80%)以后,再分批

20、、分层、对称、均匀开挖第三层土方至坑底,底板底垫层土方,地梁承台位置土方采用小型挖机翻土及人工开挖结合塔吊运输方式进行,最后进行垫层及砖胎膜的施工。地梁、承台及底板钢筋绑扎完成且验收后,开始浇筑底板,并按设计要求施工换撑构件,待换撑构件达设计要求强度后拆除第二道支撑。然后施工二层地下室,换撑构件与地下室施工同步进行,。待地下室二层换撑构件达设计要求强度后拆除第一道支撑;第一道支撑拆除后施工一层地下室,在地下室一层各区块施工完成后立即进行侧壁防水施工,然后进行土方回填。2、 按大基坑小开挖原则,整个基坑划分为五个施工段,支撑梁施工时土方开挖按照支撑布置划分为五个施工段,底板第三层土方开挖按照底板

21、后浇带布置划分为五个施工段,便于基坑垫层及砖胎膜、底板的施工。区段中间修筑施工便道,因受场地条件和基坑的支撑布置制约,所以施工便道的设置原则为a、尽量避开支撑梁位置b、离出口大门最近。-2.80m以上土方开挖随着开挖的推进及时调整临时车道。-2.80m以下出土便道按1:31:5的坡度设置成缓坡,第一道和第二道支撑中间设置二条运土坡道。3、因基坑浅区部以杂填土、淤泥质粘土为主,下部及基底主要为淤泥质粘土,土质情况较差,-1层淤泥质土地含水率和孔隙比较大,力学性能差,易引起基坑底涌、流变;基础底均位于该层,土方开挖后极易出现坑底土体隆起现象。克服施工人员进坑施工造成坑底土质软化、液化,挖至坑底铺2

22、00厚碎石或砼块料,然后再施工砼垫层;并且对于下翻梁部位及承台部位按1:1放坡挖土(砖胎膜操作面为300mm),克服因淤泥质土的坍塌造成砖模变形;并在砖模施工后立即按设计要求回填。4、由于出土口大部分在基坑东侧,为减少坑内运土路程,减少对工程桩的影响。汽车坡道坡度1:31:5,其上填500厚的建筑垃圾,并在进入基坑处遇支撑位置铺设路基板以利汽车通行。(所有施工道路遇支撑位置均铺设路基板,严禁路基板直接压在支撑梁上)。1) 1、2、3区出土道路为A通道号大门,4、5区出土道路为B通道、号大门。经由xx路运出。2) 据现状,在土方工程施工前必须做好围墙及道路的日常观测,并由专人负责,发现异常情况及

23、时上报监理、业主、设计进行协调处理。3) 由于受场地限制,所有土方均外运。土方开挖分段进行,挖土的平面分段示意图(略)。4) 土分层:主要分三层。第一层开挖至支撑底下20cm,第二层挖土至-7.7m,第三层为挖至基坑底,基底的20cm土方均为人工开挖。5) 混凝土全部采用商品混凝土。桩采用混凝土运输车直接入导管浇注,压顶梁、支撑采用汽车泵浇注,局部翻斗车运输浇注和固定泵浇筑;垫层采用固定泵和汽车泵浇注,地下室底板采用拖式混凝土固定泵浇注。4.9施工进度计划1、平整场地,清除障碍物,查清地下管线走向,钻孔桩和搅拌桩施工,A、B出土便道施工;2、布置沉降观测点、布置测斜管;(基坑检测由业主另行委托

24、)3、开挖第一层土方至第一道支撑梁底部下20cm,施工冠梁和支撑,修正边坡,砌筑排水沟;4、待支撑及冠梁强度达设计要求后开挖第二层土方至第二道支撑梁底;施工腰梁和第二道支撑;5、待第二道支撑及腰梁强度达设计要求后开挖第三层土方至坑底;6、底板垫层土方开挖,承台、地梁人工挖土,修土;7、浇筑底板、换撑施工;8、拆除第二道支撑;9、地下室二层施工,换撑施工;10、拆除第一道支撑;11、地下室一层施工;12、外墙防水、土方回填。土方各层开挖及支持施工进度安排详见进度计划表,按现场实际需要可能需及时进行调整。4.10施工总平面布置1、基坑开挖、地下室施工阶段的现场平面布置图。对于基坑周边临时施工荷载较

25、大的部位,如钢筋加工堆放场地,塔吊布置位置,混凝土泵车停放位置等,按设计意见不采取补强措施,平时加强观测,特殊情况另行处理。2、施工道路及坡道设置: 1)、施工道路平面布置图 主干道道路宽5.36.4米,采用临时砼道路。2)、坡道设置 : 本工程采用多层段流水作业,基坑开设二个二层的施工坡道,采用坑内外相结合的方法,A号坡道基坑内长约30米, 坡度1:5,宽度5米;B号坡道基坑内长30米,坡道基层素土压实,用500厚建筑垃圾填筑。坡道设置处围护压顶梁上增加1m厚的覆土保护层。土方开挖完成后,即挖除基坑内坡道,开挖时应将坡道分段削平。挖机下卧,防止挖机倾覆过大。 3 、临时边坡的控制:根据地质资

26、料,基坑内土层为粉质粘土,临时边坡高差要求适当控制。4、空车与重车交会,施工道路按单车道设置,空车与重车交会在直道上,严禁坡道上交会。5、重车外出冲洗的地点,分别设置在三个出口处。6、工人上下基坑的通道,用架子钢管、脚手板搭设斜道,坡度1:1.5,并在中间设置1.5米宽平台。五、本基坑工程难点和重点1、由于本工程6#,7#楼先施工,临A通道距离较小,土方开挖深度较深,因而对基坑围护的可靠性要求较高,土方开挖时必须加强围护结构的监测,制定相应的应急措施,确保基坑周边围护结构和道路的安全。2、由于本工程采用钻孔灌注桩,而开挖土层处于粉质粘土层且厚度较大,对于机械开挖的分层放坡及车辆道路和走向必须有

27、合理可靠的计划安排,避免工程桩由于土体挤压扰动而产生偏移等现象的产生。3、由于本工程所处地理位置周边均为低洼、河道,开挖期间又正值xx地区雨季,故对降排水要有切实有效的方案。4、由于本工程总体工期较短,对于土方工期也不例外,而土方开挖总量较大,故应制定详细的机械、人员、车辆、道路等可行性方案。 5、由于本工程两个坑中坑落差较大,基底和电梯井底落差有2.6米,因此对挖土机械的施工带来较大不便,部分采用人工挖土时,安全防护措施极为重要,指定切实可行的安全防护措施。六、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6.1钻孔灌注桩施工6.1.1钻孔灌注桩施工方案(一)、成孔1、测量根据桩位设计图纸和测量基准控制点,采用极坐标法

28、(使用全站仪)放出桩位,待开挖后,再进行复核。2、钻机就位(1)、钻机就位时场地要平整,机台木放置稳妥,确保在钻进过程中不发生倾斜、移动。(2)、钻机就位后必须仔细调整,使钻机底座水平,使天车中心、磨盘中心、桩位中心在同一垂线上。(3)、就位后,进行复测,使磨盘中心与桩位中心偏差不大于20mm; 并测量钻机底座高程,作为钻进、灌注砼测量时的依据。3、钻具检查(1)、采用带护圈的三翼钻头,钻尖成4560,翼与垂线倾角1520;钻头直径比钻孔直径小20mm,在砂土层钻进时采用疏齿刀片。(2)、对水龙头、钻杆、锁接头逐一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调整,弯曲的钻杆要立即更换。(3)、对泥浆泵、砂石泵、高压皮管

29、、排浆管进行试机检查,发现问题,立即调整。4、钻进(1)、开孔扶正钢丝绳要绷紧,使主动钻杆不产生大的晃动,防止钻孔倾斜。(2)、钻进A、在1-1杂填土层和1-2素填土层钻进时,采用粘土造浆(添加高塑性粘土或膨润土)。泥浆比重控制1.301.50,转速控制在70r/min左右,钻压控制在35KN。B、在2、3、5粘土层钻进时,采用原土造浆。泥浆比重控制1.201.30,转速控制在120r/min左右,钻压控制在5KN左右。(3)、终孔条件达到设计桩底,全孔通孔顺畅,中间没有遇到阻力,表明孔垂直度良好,垂直度偏差0.5%。(4)、泥浆选用a、泥浆性能要求达到:粘度: 20S左右比重: 1.201.

30、30g/cm3PH值: 78含砂率: 10%b、施工中要经常测量泥浆性能粘度与比重,每桩应测12次。含砂率每桩测一次。c、泥浆的粘度与比重,应经常调整。钻进时孔口返出的优质泥浆保存起来,调制好,作为注入泥浆使用。性能差的泥浆和沉渣及时排除。(5)、钻进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事故处理a、孔斜。可能钻进过程中就发现孔斜,此时应检查钻塔是否倾斜,地层是否遇到软硬不均,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将钻头提到孔斜以上部位,再慢转速(42r/min)、慢进尺(1m/h2 m/h), 扫孔纠正。b、缩颈。在3-2粘质粉土、3-1、3-3、3-4层淤泥质粘土钻进时,可能出现缩颈、孔壁塌方,此时应加大泥浆比重,进行反复扫

31、孔,直到缩颈现象排除。(6)、清孔。第一次清孔采用正循环,视孔底沉渣厚度、泥浆比重而定,如果沉渣超过500mm,返出泥浆比重1.35,注入泥浆比重控制在1.10左右,清孔时间约半小时,当孔底沉渣降到50mm以下,返出泥浆比重降至1.20左右时,第一次清孔即可结束。(7)、认真填好班报表,做到准确、仔细、清楚。(二)、钢筋笼、钢构柱制作与安装1、钢筋笼、钢构柱制作(1)、钢筋笼、钢构柱制作前,应先检查钢筋种类、规格是否符合制作要求,钢筋数量规格、出厂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是否齐全,试验和焊接试验报告是否达到要求。钢材的试验按国家规范及xx市的有关规定执行。及时报验,经同意后方可使用。(2)、工程桩

32、钢筋笼、钢构柱的规格、焊接方法和焊条的规格,根据施工图纸和国家规范的要求。(3)、钢筋笼、钢构柱制作及偏差控制要求a、主筋与主筋采用对焊连结;箍筋与主筋采用点焊连结,每隔1根主筋点焊一处。加强箍与主筋搭结处全部点焊。b、钢筋笼制作偏差控制在下列范围:主筋间距: 10mm;箍筋间距: 20mm;钢筋笼直径: 10mm;钢筋笼长度: 50mm。(4)、钢筋笼自检:每根桩制作好的钢筋笼,按制作要求和成孔深度、桩顶标高和桩直径全面自检一遍。主筋、箍筋、加强箍筋的直径、长度是否符合图纸要求,对焊与点焊是否符合规范要求。(5)、钢筋笼的放置:做好的钢筋笼必须放在地面平整、与桩机运行不矛盾又便于吊装的地方。

33、2、钢筋笼、钢构柱安装(1)、两段钢筋笼连结部位放置砼垫块。D600的桩放3块。砼垫块直径100mm,小孔直径20mm,厚50mm。(2)、两段钢筋笼连结时,采用单面焊,焊接长度15d(d为钢筋直径), 接头错开,同一横断面钢筋接头数量不得多于50%,接头断面与断面之间的净距不小于35d,且不小于500mm。焊缝宽度为0.7d,厚度不小于0.3d。(3)、下钢筋笼、钢构柱时,要对准孔位,吊直扶稳,缓缓下沉,避免碰撞孔壁,下放时遇到阻力,应提升钢筋笼、钢构柱,调整位子后再下沉,如果多次调整位置仍沉不下,应将钢筋笼、钢构柱吊出孔口,检查原因,如果是钢筋、钢构柱笼严重变形,应修复钢筋笼、钢构柱,如果

34、是孔斜、缩颈等原因,应进行扫孔清孔处理,再放钢筋笼、钢构柱。(4)、桩顶至孔口,采用212吊筋将钢筋笼、钢构柱固定,保证钢筋笼、钢构柱上顶标高与设计标高偏差控制规范规定。(三)、成桩作业1、再次清孔(1)、根据本工程的桩型及地质条件,再次清孔采用正循环。(2)、清孔的时间根据孔底沉渣而定,当孔底沉渣50mm(支撑桩应100mm)、泥浆比重1.20时,清孔即可结束。(3)、清孔完毕至灌注水下砼时间,严格控制在半小时以内。如果超过半小时,应重新清孔。2、灌注水下砼(1)、导管长度应计算准确,导管底离孔底约500mm。使用219mm灌注导管,“O”密封圈,接头内外螺纹擦扶干净,上机油,拧紧。记录每节

35、导管长度。并在料斗口处放入一铁包隔水。商品砼灌注前,应测塌落度,达到要求方可灌注。砼试块有专职人员制作,每根桩做一组。(2)、初灌量控制在1m3左右。(3)、导管上、下活动控制在1m左右。(4)、灌注中,及时卸管,使导管埋入砼中最长宜不大于6m,最小宜不小于2m。(5)、暂停灌注时间不宜超过0.5小时,在暂停前应先卸管,将导管埋入砼中深度控制在2.0m左右。(6)、砼面上升到接近桩顶时,一定要仔细测量,严格控制,使加灌长度控制在设计要求范围以内。(7)、认真填好班报表,做到准确、仔细、清楚。6.2水泥搅拌桩施工一、定位测量1、止水帷幕由互相搭接150或200mm的单排和双排600mm水泥搅拌桩

36、组成。搅拌桩中心线距围护钻孔灌注桩中心线650700mm,相邻两桩中心间距为1000或1100mm。2、坑内被动区土体加固、坑中坑重力式围护采用互相搭接150mm的单管600mm高压旋喷桩。3、搅拌桩中心线由全站仪测量,其误差5mm。4、桩位中心在桩开打之前定好,其误差10mm。5、钻孔就位机台木放置稳妥,确保在钻进过程中不发生倾斜;就位后仔细调整,使钻头中心与桩位中心偏差20mm,钻杆与地面垂直度=9000.50。二、施工工艺流程搅拌桩成桩工艺采用 “二次喷浆、四次搅拌”工艺。施工工艺流程如下:1、就位深层搅拌桩机开行到达指定桩位、对中。当地面起伏不平时应注意调整机架的垂直度。2、预拌下沉深

37、层搅拌机运转正常后,启动搅拌机电机,放松起重机钢丝绳,使搅拌机沿导向架切土下沉,下沉速度控制在0.60.8m/min左右,可由电机的电流监测表控制。工作电流不应大于10A。如遇硬粘土下沉速度太慢,可以输浆系统适当补给清水以利钻进。3、制备水泥浆深层搅拌机预拌下沉到一定深度后,开始拌制水泥浆,待压浆时倾入集料斗中。浆液水灰比为0.5,水泥掺合比15%(有效桩长以上部分掺量为7%),掺水泥质量的0.2%的木质素黄酸钙。水泥采用3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4、提升喷浆搅拌深层搅拌机下沉到达设计深度后,开启灰浆泵将水泥浆压入地基中,此后边喷浆、边旋转、边提升深层搅拌机,直至设计桩顶标高。此时应注意喷浆速

38、率与提升速度相协调,以确保水泥浆沿桩长均匀分布。搅拌提升速度一般应控制在0.8m/min。5、沉钻喷浆复搅采用“二次喷浆、四次搅拌”工艺,再次沉钻进行复搅,复搅下沉速度应适当控制,此时仍应注意喷浆的均匀性。每次喷浆量控制在单桩总喷浆量的50%,使水泥浆沿全桩分布均匀。6、重复提升搅拌边旋转、边提升,重复搅拌至桩顶标高,并将钻头提出地面,以便移机施工新的桩体,至此,完成一根桩的施工。7、移位开行深层搅拌桩机至新的桩位,重复上述步骤,进行下一根桩的施工。8、清洗当一施工段成桩完成后,应即时进行清洗。清洗时向集料斗中注入适量清水,开启灰浆泵,将全部管道中的残存水泥浆冲洗干净并将附于搅拌头上的土清洗干

39、净。三、深层搅拌桩施工要点(一)、正确使用机械1、深层搅拌机(1)、当搅拌机的入土切削和提升搅拌负荷太大、电动机工作电流超过额定时,应降低提升或下降速度或适当补给水泥浆。万一发生卡钻、停转现象,应立即切断钻机电源,将搅拌机强制提出地面重新启动,不得在土中启动。(2)、电网电压低于350v时,应暂停施工以保护电机。(3)、搅拌桩机架行走时必须路基平整、行走稳定。2、灰浆泵及灰浆管路(1)、布置灰浆制备系统应合理,水平泵送距离不宜过大,确保注浆压力。(2)、泵送灰浆前,管路应保持潮湿,以利输浆。(3)、水泥浆内不得有硬结块,以免吸入泵内损坏缸体,在集料斗上部加细筛过滤。(4)、泵口压力应保持在0.

40、40.6MPa,防止压力过高或过小。(5)、每根桩灰浆将压完时,应向集料斗内注入适量清水,以压送管内残留灰浆。每日完工后必须彻底清洗灰浆管路,严防水泥浆结块。(6)、灰浆泵及灰浆管路应定期拆开清洗。(二)、质量控制1、抄平放线施工前应平整场地,并测量施工范围内的自然地面标高,放出水泥搅拌桩位置的灰线,确定桩位。本场地有旧的地基基础,为了保证止水帷幕的完整性,在水泥搅拌桩施工前,按设计要求进行换土。在铺设好道轨或滚管后,应测出桩机底盘标高,以此确定搅拌桩机悬吊提升及下降的起讫位置,控制桩顶、桩底标高。2、样槽开挖由于水泥土墙是由水泥土桩密排(隔栅型)布置的,桩的密度很大,施工中会出现较大涌土现象

41、,即在施工桩位处土体涌出高于原地面,一般会高出1/81/15桩长。这为桩顶标高控制带来麻烦。因此在水泥土墙施工前应先在成桩施工范围开挖一定深度的样槽,样槽宽度可比水泥土墙宽增加300500mm,深度0.8m左右。3、机架垂直度控制机架垂直度是决定成桩垂直度的关键。因此必须严格控制,垂直度偏差应控制在0.5%以内(被动区加固的水泥搅拌桩控制在1%以内)。4、水泥浆制备水泥应采用新鲜、不受潮、无结块的合格水泥,拌制时应注意控制搅拌时间、水灰比及外掺剂的掺量,严格称量下料。5、工艺试桩在施工前应做工艺试桩,通过试桩,熟悉施工区的土质状况,确定施工工艺参数,如:钻进深度、灰浆配合比、喷浆下沉及提升速度

42、、喷浆速率、喷浆压力及钻进状况等。6、成桩施工(1)、控制下沉及提升速度一般预搅下沉的速度应控制在0.8m/min,喷浆提升速度不宜大于0.8m/min,重复搅拌升降可控制在0.60.8m/min。(2)、严格控制喷浆速率与预喷浆提升(或下沉)速度之间的关系确保水泥浆沿全桩长均匀分布,并保证在提升开始同时注浆,控制好喷浆速率与提升(下沉)速率的关系是十分重要的。喷浆和搅拌提升速度的误差不得大于0.1m/min。(3)、防止断桩施工中发生意外中断注浆或提升过快现象,应立即暂停施工,重新下钻至停浆面或少浆桩段以下0.5m的位置,重新注浆提升,保证桩身完整,防止断桩。(4)、临桩施工连续的水泥土相邻

43、施工的时间间隔一般不应超过24h,因故停歇时间超过24h,应采取补桩或在后施工桩中增加水泥掺量(可增加20%30%)、补桩及注浆等措施。前后施工桩体成错位搭接形式,有利桩体稳定及止水效果。(5)、钻头及搅拌叶检查经常性、制度性地检查搅拌叶磨损情况,当发生过大磨损时,应及时更换或修补钻头,钻头直径偏差应不超过3%。对叶片注浆式搅拌头,应经常检查注浆孔是否阻塞;对中心注浆管的搅拌头应检查球阀工况,使其正常喷浆。8、成桩记录施工过程中必须及时做好成桩记录,不得事后补记或事前先记,成桩记录应反映真实施工状况。成桩记录主要内容包括:水泥浆配合比、供浆状况、搅拌机下沉及提升时间,注浆时间、停浆时间等。6.

44、3钢格构柱施工6.3.1立柱桩施工流程:立柱桩施工工艺流程图如下所示:下放钢筋笼场地平整桩位放样检查垂直度、保持中心位置钻进成孔测量孔深、桩径、沉渣厚度,泥浆各项指标终孔钢筋笼验收合格格构柱验收合格格构柱与钢筋笼连接整体下放用二经纬仪双向观测控制安装格构柱校正架并精确定位格构柱与校正架牢固焊接下导管,安装注浆管二次清孔,泥浆及沉渣指标合格混凝土凝固后拆除校正架,拔出护筒检查格构柱的位置,及时校正灌注水下砼6.3.2立柱桩施工程序:1桩口周围地平硬化(行车道板或钢板);2桩位放样;3钻进成孔;4钻孔到位后,测定孔深、孔径、沉渣厚度、泥浆各项指标;5下放钢筋笼,至笼顶第一道环箍处用横杠固定;6岸边段格构柱插入钢筋笼中2m,不包括锚入承台钢筋长度,保证格构柱垂直居中后将笼顶主筋与格构柱牢固焊接。7起吊,格构柱与钢筋笼整体下放距设计位置50cm左右,用横杠固定;8安装格构柱校正架,校正架精确定位并固定;9调整格构柱居中到位,固定在校正架上;10下放导管,进行二次清孔,达到灌注要求时,安装注浆管。 11灌注混凝土,混凝土灌注完毕拔出导管;12待混凝土灌注完12小时后拆除格构柱校正架,拔出护口管;6.4压顶梁、内支撑施工1. 支撑系统概述:围护桩顶的压顶梁、坑内水平支撑及围檩均采用现浇钢筋砼结构,砼强度等级为C30。2、施工中要做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