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板的配筋计算课设.doc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17244059 上传时间:2022-05-22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88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梁板的配筋计算课设.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梁板的配筋计算课设.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梁板的配筋计算课设.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梁板的配筋计算课设.doc(1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梁板的配筋计算课设.精品文档.混凝土课程设计 学生姓名: xxx 学 号: xxxxxxxxx 所在学院: 专 业: 指导教师: 2015年01月目录1、 计划任务书2、 现浇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计算书3、 次梁的设计4、 主梁的设计5、混凝土板的验算 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1 设计任务书1.1设计资料1.1.1某民用建筑楼面如附图所示,底层层高H(从基础顶面到楼面的距离),计算高度取H0=H,楼面均布活荷载标准值qk。1.1.2楼面面层为20mm厚水泥砂浆抹面(=20 kN/m3),板底为15 mm厚石灰砂浆粉刷(=17 kN

2、/m3)。混凝土容重为25 kN/m3。1.1.3材料:混凝土:C30;钢 筋 :受力筋采用HRB400、箍筋采用HPB300。1.2设计要求1.2.1 按单向板肋梁楼盖的要求对楼面梁板进行结构布置。1.2.2 对板、次梁、主梁分别进行受力分析、计算及配筋;完成设计计算书一份。1.2.3 绘制楼盖施工图(2号图纸两张),内容包括: 楼盖平面布置图;板、次梁配筋施工图。(1张) 主梁设计弯矩包络图、抵抗弯矩图及配筋施工图;施工说明。(1张)注:图纸采用交通工程学院课程设计标准图签; 计算书应包括标准封面、目录、设计任务书、设计计算完整过程,并装订成册。1.3 分组 楼盖平面尺寸如附图,具体尺寸按

3、下面分组:学号:1、5、9、13号:A=36m,B=18 m, qk=5.5kN/m2 ,层高H=5m;学号:2、6、10、14号:A=30m,B=24m, qk=6.5kN/m2,层高H=5.5m ;学号:3、7、11、15号:A=36m,B=21.6m, qk=5kN/m2 ,层高H=5m;学号:4、8 、12、16号 : A=30m,B=18m, qk=6kN/m2 。层高H=5.5m。1.4 参考资料1. GB50010-2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2. GB50009-201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S.3. 相关课本1.5 附图2 计算书 选择柱截面尺寸为400 mm400 mm,楼面

4、活荷载为qk=5kN/m2 ,楼面采用20 mm厚水泥砂浆面层,板底为15 mm厚石灰砂浆粉刷。2.1 结构平面设计图 根据图1-1所示的柱网布置,选取主梁横向布置,次梁纵向布置的结构平面布置方案如图1-2所示。主梁的跨度为7200 mm,间距为6000 mm,次梁的跨度为6000 mm,间距为2400 mm。 板厚的确定:=60mm,按构造要求,民用建筑楼板的最小厚度为60 mm 。故取板厚=60 mm。 次梁:根据经验,多跨连续次梁的截面高度 333.33500 mm并且 = 240 mm故取 =450 mm截面宽度 mm取 =200 mm主梁:根据经验,多跨连续主梁的截面高度 514.2

5、8900 mm并且 =480 mm故取 =700 mm截面宽度 =233.33350 mm取 =300 mm 图2-1 单向板肋梁楼盖结构平面图2.2板的设计(按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的方法计算)2.2.1 荷载计算 20 mm厚水泥砂浆面层:200.02=0.400 ; 60 mm厚现浇钢筋混凝土板:250.06=1.500 15 mm 厚石灰砂浆抹底: 170.015=0.255 恒荷载标准值: 活荷载标准值: 根据规范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的规定,荷载设计值为 =1.2 2.155+1.45.000=9.586 =1.352.655+1.40.75.000=8.484

6、取=9.586 。2.2.2计算简图及计算跨度 取1 m宽板带作为计算单元,各跨的计算跨度为: =(2400120100)+=2210 mm =(2400120100)+=2240 mm取较小值 =2210 mm 中间跨:=2400-200=2200 mm 边跨与中间跨的计算跨度相差 故可按等跨连续板计算内力。板的计算简图如图2-2所示。 图2-2 板的计算简图2.2.3 内力计算各截面的弯矩计算见表2-1 表2-1 板的弯矩计算截面边跨中第一内支座中间跨度中间支座弯矩系数1/111/111/161/144.264.262.893.312.2.4正截面承载力计算。板采用的是HRB400级,混凝

7、土为C30。 正截面承载力计算见表2-2 表2-2 板的正截面承载力计算截面边跨中第一内支座中间跨中中间支座在平面图上的位置轴间轴间轴间轴间轴间轴间M/(kNm)4.264.262.890.82.893.310.83.310.1990.1990.1270.1020.1450.1160.8880.8880.9320.9460.9210.938(mm)333.15333.15216.09170.31249.58196.04选用钢筋实际配筋面积./mm403403265265314265 验算配筋率:满足最小配筋率要求。2.3 次梁的设计(按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的方法计算)2.3.1 荷载计算。 板传

8、来的恒载 : 次梁自重: 次梁粉刷抹灰: 恒荷载标准值: 活荷载标准值: 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的规定,荷载设计值为 取2.3.2 计算跨度及计算简图 主梁截面宽度为b=300 mm,次梁在墙上的支撑长度=250 mm 边跨按以下两项中取较小值确定 =(6000150120)+=5855 mm =1.025(6000150120)=5873.25 mm取较小值 =5855 mm边跨与中间跨的计算跨度相差 故可按等跨连续板计算内力。板的计算简图如图2-3所示。 图2-3 次梁的计算简图3.3内力计算。次梁的内力计算见表2-3和表2-4 表2-3 次梁的弯矩计算截面边跨中第

9、一内支座中间跨度中间支座弯矩系数1/111/111/161/14截面边跨中第一内支座中间跨度中间支座79.7276.9751.0458.33 表2-4 次梁的剪力计算截面A支座B支座左B支座右C支座剪力系数0.450.60.550.5565.9687.9579.4979.492.3.4正截面承载力计算。次梁跨中截面按T形截面计算,翼缘宽度按规范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的规定取用。 边跨: =5855/3=1952 mm =200+2180=2380 mm取较小值 =1952 mm中间跨:=5700/3=1900 mm =200+2200 mm取较小值 =1900 mm 砼C

10、30: ,; 受力钢筋HRB400:; 箍筋HPB300: 跨中截面T型截面类型判断: =45040=410 mm =1.014.3195260(410)= 636.43 kN/m74.02 kN/m故次梁截面跨中按第一类T型截面计算。 次梁的支座截面按矩形截面计算。 各截面均只按一排筋布置,正截面承载力计算过程见表2-5。表2-5 次梁正截面承载力计算截面边跨中B支座中间跨中中间支座M/(kNm) 79.72 76.97 51.04 58.33或b/mm195220019002000.01580.1460.01050.1150.01590.550.1580.350.01060.550.123

11、0.350.9920.9210.9950.939(mm)505.50516.03325.88397.70选用钢筋316220216218实际配筋面积/mm603628402509 验算配筋率:=0.2%200450=180 mmV 截面满足要求/(kN)kNV V 按最小配箍率配箍箍筋直径和肢数8 双肢/mm250.3=100.6250.3=100.6250.3=100.6250.3=100.6/(mm)237实际间距/mm223200200200配筋率 =100.6/(200200)=0.25%注:上表中A支座处的剪力,规范规定:仅对高度的梁当满足上式时,允许采用无腹筋梁而不设置箍筋,对其他

12、情况,虽然满足上式,仍应按构造要求配置箍筋。2.4 主梁的计算(按弹性理论计算)2.4.1 荷载计算 主梁自重实际为均布荷载,但此荷载值与次梁传来的集中荷载相比很小,为简化计算,将主梁自重等效为集中荷载,其作用点与次梁的位置相同。即采用就近集中的方法,把集中荷载作用点两边的主梁自重集中荷载作用点,主梁视为仅承受集中荷载的梁。次梁传来的恒荷载:7.326.0=43.92 kN主梁的自重:kN梁侧抹灰:kN恒荷载标准值:kN活荷载标准值:kN恒荷载设计值:kN或荷载设计值:kN2.4.2 计算跨度以及计算简图 主梁按连续梁计算,端部支撑在砌墙上,支撑长度为370mm,中间支撑在 400mm400m

13、m的混凝土柱上,其各跨的计算长度为:中间跨:mm边跨:mm mm取较小值 =7252mm跨度差:(72527200)/7200=0.72%350.6kN/m属于第一类T型截面。2.4.3.3.2 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按弹性理论计算连续梁内力时,中间跨的计算跨度取为支座中心线间的距离,故所求的支座弯矩和支座剪力都是指支座中心线的,而实际上正截面受弯承载力和斜截面受剪承载力的控制截面在支座边缘,计算配筋时,应将其换算到截面边缘,主梁正截面承载力计算见表2-9。 表2-9 主梁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截面边跨中B支座中间跨中M/(kNm)306.74 351.26205.59 59.79(kN)199.

14、870.4/2=39.98(kNm)306.74 391.24205.59 59.790.0220.2450.0150.0040.022=0.550.286=0.550.015=0.550.004=0.550.9890.8570.9920.998(mm)1346.12078.9899.5260.0选用钢筋 实际配筋面积/mm 152321731089509配筋率 0.73%1.03%0.52%0.24% 根据规范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规定,纵向受力钢筋的最小配筋率为0.2%和 中的较大值,即0.2%。表中的配筋满足要求。2.4.3.3.3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主梁斜截面受剪

15、承载力计算见表1-10。根据规范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规定,该次梁中箍筋的最大间距为250mm。2.4.3.3.4 主梁吊筋计算。由次梁传给主梁的集中荷载为 F=1.253.29+1.472=157.5 kN/m 次梁传给主梁的全部集中荷载中,应扣除主梁自重部分,因为这部分是假定为集中荷载的,实际为均布荷载。若集中荷载全部由吊梁承担,则 mm选用216(402)。 表2-10 主梁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截面A支座B支座左B支座右V/kN134.56219.93199.87/(kN)kNV 截面满足要求/(kN) kN/mkN/m按最小配箍率配箍箍筋直径和肢数 双肢219.8

16、1000+1.25270250.3610250=302.6kN(mm2)000弯起钢筋根据上式计算VVcs,因此按计算不需要配置弯起钢筋;但可按构造要求配置弯起钢筋。实配弯起钢筋面积/(mm2)配筋率 注:上表中A支座处的剪力,规范规定:仅对高度的梁当满足上式时,允许采用无腹筋梁而不设置箍筋,对其他情况,虽然满足上式,仍应按构造要求配置箍筋。2.5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裂缝和挠度计算2.5.1板的裂缝和挠度验算 恒荷载标准值:kN/m 活荷载标准值:kN/m。2.5.2.1.1由荷载标准值计算板的内力,计算值如表1-11所示。 表1-11 板的弯矩计算截面边跨中第一内支座中间跨中中间支座弯矩系数

17、1/11-1/111/16-1/14 3.18-3.182.16-2.472.5.2.1.2 板的宽度裂缝验算 对于受弯构件,按照荷载标准组合并考虑长期作用影响的最大裂缝宽度(单位:mm)可按照下列公式计算:根据规范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规定,保护层厚度mm。,。要求。,钢筋的相对粘结系数,查得.0。要求。 表1-12 板的裂缝宽度验算表项次边跨中第一内支座中间跨中中间支座轴间轴间轴间轴间3.18-3.182.160.82.16-2.47-0.82.474034032652653142659.259.258888(mm)40000400004000040000400004

18、00000.0100.0100.00660.010.00660.010.00790.010.00660.01(Nmm)151.52151.52162.83130.26157.22149.040.4390.4390.4850.3320.4630.4281121121021021021020.0740.0740.08060.0440.0740.065 * 0.8是为了考虑四辩与梁整体连接的中间区域单向板拱的有利作用而取的折减系数 从表中可以看出,最大裂缝宽度均小于最大裂缝宽度限值从此看出板的裂缝宽度满足正常使用要求。2.5.1.3 板的挠度验算 当板厚不小于/40时,且满足混凝土设计规范规定的板的最小厚度要求时,可不做挠度验算。该板厚60mm,满足此要求,故可不做挠度验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