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信贷风险与防范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商业银行信贷风险与防范研究.doc(6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商业银行信贷风险与防范研究.精品文档.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题目: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与防范研究 中国矿业大学徐海学院毕业论文任务书毕业论文题目:商业银行信贷风险与防范研究毕业论文主要内容和要求:主要内容:论文应了解选题的背景与意义,对国内外商业银行信贷风险与防范的文献进行系统梳理,阐述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理论基础,调查实习商业银行的信贷业务及信贷风险现状,揭示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防范存在的问题,对商业银行信贷风险与防范进行理论研究和案例分析。要求充分运用会计专业知识,结合实际,有针对性、先进性、实用性和创新性,有一定的理论研究价值和实际应用价值。具体要
2、求:(1)论点科学,论据充分,结构合理,逻辑性强;(2)结合实际,分析全面,计算正确;(3)论文字数应25000字;(4)参考文献应为近三五年资料,不得少于30篇;(5)论文书写排版应规范;(6)中文摘要字数大于400字,并译成英文。院长签字: 指导教师签字:郑 重 声 明本人所呈交的毕业论文,是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成果。所有数据、图片资料真实可靠。尽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毕业设计的研究成果不包含他人享有著作权的内容。对本论文所涉及的研究工作做出贡献的其他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的方式标明。本论文属于原创。本毕业论文的知识产权归属于培养单位。本人签名: 日期
3、: 中国矿业大学徐海学院毕业论文指导教师评阅书指导教师评语(基础理论及基本技能的掌握;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研究内容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方法;取得的主要成果及创新点;工作态度及工作量;总体评价及建议成绩;存在问题;是否同意答辩等):陈晔同学的学位论文以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为背景,研究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与防范对商业银行业绩的影响,选题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论文对国内外学者研究商业银行信贷风险与防范的文献进行了系统梳理,阐述了信贷风险的特征,并对信贷风险的相关理论基础进行了回顾,为案例研究奠定理论框架。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实习单位苏州银行的信贷案例,分析了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现状和成因,以
4、及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防范的现状与防范方面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加强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防范的措施:(1)加强风险管理,促进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2)提高银行自身对风险和政策变化的预测能力;(3)建立和完善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预警机制;(4)分散贷款行业、客户及区域,化解贷款集中风险;(5)建立合理的贷款定价机制;(6)密切关注中央银行的“窗口指导”。该生在论文写作过程中态度端正,积极与指导教师沟通,并能按照指导教师的要求认真修改论文,表现出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和熟练地运用所学理论与知识的技能,具备较强的独立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论文研究思路清楚,结构严谨,层次分明,观点明确,论据充足结论合理。论文
5、写作工作量饱满,格式规范、符合要求。同意该生参加论文答辩。成 绩: 指导教师签字: 年 月 日中国矿业大学徐海学院毕业设计评阅教师评阅书评阅教师评语(选题的意义;基础理论及基本技能的掌握;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工作量的大小;取得的主要成果及创新点;写作的规范程度;总体评价及建议成绩;存在问题;是否同意答辩等):成 绩: 评阅教师签字: 年 月 日中国矿业大学徐海学院毕业论文答辩及综合成绩答 辩 情 况提 出 问 题回 答 问 题正 确基本正确有一般性错误有原则性错误没有回答答辩委员会评语及建议成绩:答辩委员会主任签字: 年 月 日学院领导小组综合评定成绩:学院领导小组负责人: 年
6、 月 日摘 要在我国商业银行现行的各种风险中,信贷风险仍是主要风险。信贷市场份额的多少,管理水平的高低、风险控制能力的强弱,将直接关系到各行核心竞争力的高低和战略目标的实现。这些都使得信贷风险管理业已成为商业银行所面临的首要的战略问题。论文对国内外学者研究商业银行信贷风险与防范的文献进行了系统梳理,阐述了信贷风险的特征,并对信贷风险的相关理论基础进行了回顾,为案例研究奠定理论框架。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实习单位苏州银行的信贷案例,分析了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现状和成因,以及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防范的现状与防范方面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加强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防范的措施:商业银行要发展为现代商业银行,必
7、须加强风险管理,促进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提高银行自身对风险和政策变化的预测能力,建立和完善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预警机制,分散贷款行业、客户及区域,化解贷款集中风险,建立合理的贷款定价机制,密切关注中央银行的“窗口指导”,即先进的管理理念、完善的组织结构、规范的业务流程、全面的管理内容、有效的管理技术和严密的操作系统。将信贷风险和防范控制前移,使信贷风险的管理贯穿信贷业务的整个流程,进而降低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形成。关键词: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防范AbstractCommercial banks and other enterprises is to pursue the profit maximi
8、zation is the ultimate business goal. The various risks in Chinas commercial banks in the credit risk is the main risk, because, after a considerable period of time, in our country the indirect financing dominated financial system has notfundamentally changed circumstances, deposit and loan business
9、 is still the main business of the commercial banks in China, is the fundamental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the main assets, credit assets is the Commercial Bank of our country, it is also a major source of income. All these make the credit risk management has become theimportant strategic problem fac
10、ed by commercial banks.The system combs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scholars to the study of commercial bank credit risk and prevention literature, expounds the features ofcredit risk, and the related theory of credit risk are reviewed, lays the theoretical framework for the case study. On the basis of
11、 theoretical analysis,combined with the practice unit - Suzhou bank credit case, analys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causes of the credit risk of commercial banks, and credit risk of commercial bank status and prevent problems. Finally, proposed measures to strengthen risk prevention of commercial ba
12、nk credit: commercial banks will develop into the modern commercial bank, must strengthen riskmanagement, and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ommercial banks,improving the ability to predict the banks own risk and policy changes, the establishment and improvement of credit risk early-warning
13、 mechanism of commercial banks, and regional dispersion loan industry, customer, loanconcentration risk, establish reasonable loan pricing mechanism, pay close attention to the central banks window guidance, namely advanced management idea, perfect organization structure, standardize business proces
14、s, overall management content, effective management and strictoperating system. The credit risk and prevention control forward, the entire process of the management of credit risk through the credit business, and reduce the formation of bad loans of commercial banks.Keywords:Commercial Bank; Credit
15、risk; Precaution目 录1 绪论11.1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11.1.1研究背景11.1.2研究意义21.2国内外文献综述31.2.1国外研究现状31.2.2国内研究现状41.2.3国内外研究述评61.3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71.3.1研究内容71.3.2研究方法72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理论概述82.1相关概念界定82.1.1商业银行82.1.2信贷82.1.3信贷风险92.2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分类92.3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特征103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现状及其成因分析123.1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现状分析123.1.1不良贷款占比偏高,潜在信贷风险大123.1.2资金运营渠道单一,面临的风
16、险集中133.1.3信贷资产日趋集中,信贷风险增大143.1.4产能过剩严重,潜在引发信贷新风险153.2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成因分析153.2.1宏观经济形势的影响153.2.2企业风险的影响163.2.3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水平有待提高173.2.4政府融资平台信贷风险逐渐增大173.2.5贷款结构不合理,信贷风险集中程度高184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防范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194.1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防范现状194.1.1化解金融风险194.1.2加快金融改革步伐194.1.3规范信贷资产的财务考核机制,真实体现信贷资产状况194.2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防范存在的问题204.2.1信贷管理组织结构不合
17、理,管理机制不健全21 4.2.2内部控制体系不健全,风险管理组织结构不完善214.2.3客户信贷信息管理系统和信用评估机制不够完善215 苏州银行信贷风险防范案例研究225.1苏州银行概况225.2苏州银行风险管理策略及具体措施225.2.1苏州银行风险管理策略225.2.2苏州银行信贷风险防范具体措施225.3吴江市富圣化纤有限公司贷款调查阶段风险防范245.3.1借款人基本情况245.3.2贷款企业所属行业、主要竞争优势、产品销售情况分析255.3.3企业贷款申请情况275.4吴江市富圣化纤有限公司贷中审批阶段风险防范275.4.1借款人与银行业务关系275.4.2财务情况分析285.4
18、.3贷款担保分析325.4.4还款来源分析365.4.5授信可信性及风险因素分析365.4.6授信结论375.5吴江市富圣化纤有限公司贷后管理阶段风险防范385.5.1授信额度的使用385.5.2借款人的贷后义务385.5.3借款人在贷后所需注意事项386 加强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防范的策略396.1加强风险管理,促进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396.2提高银行自身对风险和政策变化的预测能力396.3建立和完善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预警机制396.4分散贷款行业、客户及区域,化解贷款集中风险406.5建立合理的贷款定价机制406.6密切关注中央银行的“窗口指导”40参考文献41英文原文43中文译文49致 谢5
19、31 绪论1.1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1.1.1研究背景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金融危机还未平息,2010年欧洲的希腊、冰岛等国家又爆发了债务危机,一时间全球经济跌入冰点,并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在低位徘徊,而银行业也遭到了严重打击。美国、挪威等许多西方国家的商业银行由于应对不力而经营恶化,有些西方商业银行甚至面临倒闭的风险。在全球经济持续低迷、中国经济面临放缓的形势下,中国银行业顶住了这个压力。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司长盛松成出席发布会并表示,2013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76.63万亿元,同比增长13.9%。人民币贷款余额71.90万亿元,同比增长14.1%,比上年末低0.9个百分点。全年
20、人民币贷款增加8.89万亿元,同比多增6879亿元。外币贷款余额7769亿美元,同比增长13.7%,全年外币贷款增加935亿美元。并且随着经济的逐步复苏,贷款需求将会更加强烈。可以合理预期,我国银行业未来的发展势头依然强劲。但是,由于我国的经济目前处于调整减速、结构转型阶段,企业偿债能力薄弱,银行的不良贷款增多,信贷风险有增加的趋势。此外,作为未来很长一段时间拉动经济增长的引擎,城镇化本身是大势所趋,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但是以多快的速度,怎样的方式进行,以及如何避免负面影响,有待经济发展的实践检验。城镇化是银行业高速发展的一个契机,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和配套措施需要银行资金的支持,但很显然的是
21、高速泡沫化的城镇化不利于银行稳定增长。2013年银行机构卷入的金融案例再呈上升趋势,且受困于我国经济发展形势的趋缓和局部地区的恶性金融事件,如钢贸事件、非法集资事件的扰动,后期案防工作依然严峻,尤其随着银行业务结构的不断创新和演进,零售业务操作风险案件的发生也日益与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密切相关,各风险领域的边界也日益模糊,经常会出现互为因果的现象,因此预判后期操作风险的趋势,应站在银行立场上,从大的风险角度去观察,这样才会更有现实意义和前瞻性。通过一直以来银联信对零售业务操作风险的持续跟踪,我们总结出零售业务各领域高发的操作案件类型各有不同。例如个人存款领域案例主要集中在存款挪用、违
22、规揽储、柜台失误等方面;个人贷款领域主要集中在个人、小企业主的按揭骗贷案和车贷骗贷案以及银行违规放贷案等方面;个人理财领域主要集中在理财资金诈骗腾挪、理财业务误导销售、理财产品销售飞单等方面能够掌控各业务条线操作案发方式及特点,对症下药进行风控完善,将对银行将大有裨益。信贷风险是商业银行贷款的信用风险,是商业银行面临的最古老的金融风险。信贷风险是指银行在信贷活动中预期收益不能实现的可能性。它不仅指由于借款者违约不能如期偿还贷款而使银行承担的实际的违约风险,而且指由于借款者还款能力下降或信用等级降低而使银行面临的潜在违约风险。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主要是信贷风险,而信贷风险管理存在的不足会导致银行的
23、国际竞争力下降,同时给银行的发展造成很大的障碍。伴随金融行业的持续改革发展与市场开放管理,各类银行机构逐步强化了危机管理意识,并通过上市经营提升自身实力,力争跻身国际行列。然而由于我国银行系统利润来源以存贷息差为核心,信贷资产质量总体水平有限,存在一定不良贷款率以及有限的资本充足率。因此,应当科学强化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全面促进银行系统改革,提升其综合发展水平。我国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在给金融行业创设广泛发展机遇的同时也令各类风险因素逐步显现。为此,我国商业银行应强化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抑制其不良影响。1.1.2研究意义在我国金融体系中,随着金融行业的改革不断深入,城市商业银行逐渐薪露头角并迅速发
24、展,在我国金融体系中的地位不断上升。城市商业银行承担着支持地方经济发展、为中小企业和小微企业融资的重担,也使我国金融业改革也走上了“双轨制”的道路。通过引进城市商业银行,能有效打破既有的国有银行框架,推动我国金融业的进一步改革。因此,城市商业银行的持续发展,有利于促进银行业的改革开放,有利于提高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也有利于发展地方经济、服务小微企业。而对于目前国内城市商业银行来说,尽管自股份制改革以来,其在加强内部治理、外部监管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其自身的定位和规模限制,可能会为了实现利润的高速发展和规模的快速扩张而疏忽了信贷基本信息的审核和内部的监管,其信贷风险比外资大银行以及国有
25、四大银行可谓有过之而无不及。例如,齐鲁银行是山东第一家城商行,成立于1996年,经过近几年的激进式发展,其银行总资产和存款贷款总量翻了20倍。而这种跨越式的速度,几乎是全国大部分城市商业银行近几年发展的真实写照。2013年2月,惊动全国的齐鲁银行骗贷案尘埃落定,齐鲁银行在此次案件中被骗贷超过101亿元,直接经济损失超过20多亿元。此案的影响尚未褪去,温州银行某一支行又发生一起严重骗贷案,由于银行内部控制失效导致正常的信贷审核程序出现漏洞,银行信贷员内外勾结,累计骗贷超过1600万。因此,未来一段时间既是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机遇期,也是其风险重点防范管理期。一方面,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前景光
26、明,另一方面,发展中的城市商业银行其信贷风险与日俱增。导致信贷风险的因素很多,相比于政策性因素、经济运行周期因素等宏观因素,不健全的内部控制是银行信贷风险产生的最重要原因,也是银行能够采取措施进行防范的最重要着力点。因此,遵循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框架和我国银行业内部控制制度,从建立健全银行内部控制体系的角度研究银行信贷风险的解决方案,极其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1.2国内外文献综述1.2.1国外研究现状由于国外对该领域的研究较早,因此理论成果也较多,现按照时间的顺序将主要研究成果和具有代表性的专家归纳如下:Fitzpatrick1(1932)比较研究了破产企业与非破产企业的财务比率,发现破产企业在财务
27、比率方面较差。Macmillan2(1936)制作完成了一份企业调研报告,其中提到企业融资会面临“资金缺口”的问题,同时指出,企业所需的资本规模如果低于25万英镑,企业在市场上将很难获得融资。Altman3(1968)的建立了信用评分中的具有多变量的分辩模型Z评分模型,运用多变量分析法判别研究了美国66家制造企业经营状况,因为模型所具备的较强判别能力,很快即成为了度量企业风险的主流方法。Myers和Majluf4(1984)提出了融资次序理论,该理论就信息对企业融资结构和融资次序所能够造成的影响予以强调,提出了不同的融资方式都具有各自的信息约束前提条件,同时也传递不同的信号给投资者,这些信号将
28、影响企业的融资成本和企业市场价值。Bester5(1985)认为,银行在决定贷款合同时一般有高价值的抵押品和低利率组合和低价值的抵押品和高利率组合两种选择,高风险企业一般将会选择低价值抵押品和高利率这一组合的贷款合同。Petersen6(1994)对1987年美国的小企业历史数据进行了归纳,总结出了“关系型融资理论”,该理论认为银行与需要贷款企业通过长期往来,在这一过程中是非常有可能、有机会对企业内部信息获得更多的资料与更多了解的,同时通过获得内部信息来克服或降低信息不对称情况的发生。Berger和Udall7(1998)分析了银行业的集中化对企业融资的影响,并得出如下结论:当银行向小企业发放
29、贷款时倾向于选择信息比较敏感的关系型驱动方式进行贷款;同时,当银行在对大企业发放贷款时比较倾向于选择交易驱动的方式进行贷款。Carroll8(2007)就防范企业信贷风险的组织架构提出了安排,即客户经理按照地域分布,信用风险部、贷款复合部和审计委员会等按照职能分类,分工负责的一个架构模式。1.2.2国内研究现状国内对于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研究起步较晚,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但是已经在诸多方面取得了进展,在理论研究上也取得了突破,本文着重就国内的研究情况进行介绍。(1)企业形成信贷风险的原因李志赞9(2002)在银行结构与企业融资中认为,单一的融资渠道状况是不利于分散金融风险的。单一
30、的融资渠道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市场中的风险意识,使市场对金融风险的调节能力减弱。同时,他还认为我国金融市场的问题在于因为社会信用度较低,企业直接进行融资难度比较大,企业信贷风险已经对银行风险己构成了显著影响。迟存国10(2004)在解决企业贷款难与防范银行信贷风险问题的思考中认为,大多数商业银行仅仅注重抵押物的价值,而对企业自身的经营状况和第一还款来源重视程度远远不够;同时抵押物处理起来比较复杂,有可能随市场的波动而泛值,这种思维的误区存在着很大的片面性。高建11(2005)在我国企业财务风险及其防范中认为,很多企业在发展初期都会遇到资金难题,因此,在经营模式上往往采取挂靠合作的方式,现阶段固定
31、资产所有权不明确的问题还在很大程度上存在;同时,由于固定资产积累较少,当面临抵押物有限时,由于抵押标的价值减值时很难达到银行需要增加抵押价值的要求,增加了抵押物不足值的风险。孙酷12(2006)在银行企业信贷风险控制研究中认为,我国在信用体系方面还不是十分完善,违约者要付出的成本低。王宪全13(2006)在试论商业银行贷款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中认为,在金融市场中,银行所面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将给其带来巨大的风险;但是王斌全指出,管理不规范,内部制机不足等问题还普遍存在于企业当中,由于贷款资金的使用随意性较大,给银行贷款增加了风险。岳志强14(2008)在城市商业银行对企业贷款风险研究中认为,我
32、国企业由于信息内部化、运营方式封闭以及社会公众信用度较低等因素的存在,加之业主往往凭借自己的经验对市场进行判断,管理意识不强,内部缺乏控制制度,都会给城市商业银行对企业的信贷监管带来闲难。(2)企业信贷风险控制杨凤娟15(2004)在发达国家解决企业融资难的举措及借鉴中认为,如果银行与企业建立了良好的互动关系,那么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风险将会被有效降低。研究指出,信息不对称之所以能够产生,主要是因为银行不是十分了解企业的经营管理状况,当企业与商业银行一旦形成了长期稳定的关系,问题就能迎刃而解。马蔚华16(2009)在现代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管理一文中对事前防范着重进行了强调,并指出银行在风险管理时应
33、加强分析和归纳。王琪17(2008)在商业银行信贷财务风险的控制措施探讨中指出,商业银行要重视资产价值的真实性、自身注重按照审慎会计原则,在贷款的会计处理上充分考虑可能发生的损失,真实反映贷款的实际价值。在有计划预提普通风险准备金的基础上,针对具体贷款风险提取专项呆账准备金,以便在实际风险损失发生时有能力自担风险;通过企业提供的财务表,也按照审慎会计原则,尽可能的发现企业经营风险。(3)信贷风险管理徐杰18(2004)在当前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因素分析中研究了我国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影响因素。严太华19(2007)在我国银行信贷扩张问题研究中指出,商业银行面临的设传统最基本的风险形式是倍用风险,并建
34、议度量非对称信息下的商业银行信用风险。颜继荣等20(2006)在商业银行对企业贷款风险防范措施中认为,对银行客户经理和信贷审批人员加强培养,建立与企业长期稳定合作,根据企业需求和经营特点提供不同种类和期限的贷款以及采用多样化的担保方式来分散和弱化风险是防范商业银行企业贷款风险的有力举措。黎荣舟21(2005)在规避道德风险的信贷风险决策合同模型分析中,针对信贷风险中的道德风险问题,研究了风险类型合并于非合并两种情况下的道德风险规避方法,并设计了信贷风险决策合同。王磊22(2006)发现个人消费信贷业务已成为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的主要组成部分,但是我国的个人信贷风险和隐患还是很大。主要表现在征信系统
35、、银行管理、相关法律不健全等原因。王思23(2011)认为虽然我国的商业银行在2005年后纷纷在内控制度上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我国商业银行在内控方面仍然存在着较大的缺陷。原因主要表现在尚未建立或者实施有效的信贷责任追究制度、信贷风险内部控制缺乏独立性等。1.2.3国内外研究述评我国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具有其自身的特殊性,成因多样,现有的数学模型难以全部包含所有的制约因素,创新的工具也难以适用于各种具体多变的情况,银行的信贷风险对银行来说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即:银行与信贷风险同在,这样信贷风险就必然有其产生的客观基础和存在的必然条件,银行的信贷业务是伴随着风险的,是在风险中求收益,在风险中求
36、发展,挑战与机遇共存。只有认识信贷风险存在的客观性,才能认识它、研究它,进而采取有效的策略防止它、控制它,以确保信贷业务的顺利进行。1.3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1.3.1研究内容(1) 介绍了目前我国银行业的发展趋势和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现状和信贷风险水平,为后面的信贷风险研究做铺塾。(2) 通过文献回顾和总结国内外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理论和内部控制理论的理论研究及其最新研究方向,得出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现状及其成因分析,为深入剖析商业银行信贷风险中出现的问题、找出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出现问题的原因和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打好理论基础。(3) 对商业银行信贷风险进行界定,得出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防范现状及其存在的问
37、题。同时理论联系实际,找出苏州银行在信贷风险及防范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并对苏州银行信贷风险防范有效性不足的原因进行分析。(4) 结合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为提升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防范水平提出可行的方案。1.3.2研究方法在研究方法的运用上,本文立足于经济学基本理论,从不同角度对城市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及防范进行了研究,具体来说:(1)规范分析。本文在商业银行的界定、信贷及信贷风险的概念、信贷风险的分类、信贷风险的特征的论述中大量用到了规范分析的方法,为后面的行文奠定理论基础。(2)调查分析。为了获得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实际资料,笔者去往苏州银行进行了短期的实习,学习了苏州银行信
38、贷风险管理的规章制度和人事设置,并与负责风险管理的相关部门领导和员工进行了交流和沟通,以尽可能多地了解到信贷风险及防范在现实中的运用情况。(3)对比分析。本文介绍了了商业银行关于信贷风险和内部控制的理论研究,也分析了苏州银行关于信贷风险的实际案例,对比得出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及防范的发展方向。2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理论概述2.1相关概念界定2.1.1商业银行根据商业法可知:商业银行是指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设立的,吸收公众存款、发放贷款,办理结算业务的企业法人。商业银行具有企业的普遍属性,以营利为目的,追逐利润最大化。它也是经营货币的特殊企业。之所以特殊,是因为它不同
39、于一般工商企业,它经营的是充当一般等价物的货币,通过货币资金的营运获取利润与其它金融企业相比,商业银行的显著特点就是吸收公众存款。由此可知商业银行在一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特殊地位。首先,它是经济活动的中枢和纽带。商业银行的贷款业务可以帮助个人、家庭、工商企业,社会组织和政府融通资金。它的结算业务加速了货币资金周转,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率;它的存款业务直接影响,并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客户的经营活动,影响一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变化;它的代理等中间业务既为客户提供便利,又帮助客户创造新的财富。其次是金融体系的主体和基础,从世界各国金融体系的历史演变过程看,商业银行是金融主体的初始和最基本形式,中央银行和其
40、它各类金融企业都是在商业银行发展到一定阶段和程度后从中派生而来的。此外,从机构数量,从业人员和资产规模来看,商业银行基本都处于各国金融体系的主体地位。2.1.2信贷信贷即信用贷款,是指以借款人的信誉发放的贷款,借款人不需要提供担保。其特征就是债务人无需提供抵押品或第三方担保仅凭自己的信誉就能取得贷款,并引以借款人信用程度作为还款保证的。这种信用贷款是我国银行长期以来的主要放款方式。由于这种贷款方式风险较大,一般要对借款方的经济效益、经营管理水平、发展前景等情况进行详细的考察,以降低风险。2.1.3信贷风险作为重要的国有资产,追求利润最大化是我国商业银行运营的重要目标之一。但在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目
41、标之前,更重要的是维护资产及负债的安全性24。流动性与安全性紧密相关联,因此,商业银行的经济原则可以归结为就是在安全性与盈利性之间进行平衡决策。信贷风险的含义为借款人不能依合同约定按时按量地偿还贷款的本金、利息或违反合同中约定的其他条款(例如把贷款挪作他用),导致贷款人的资金损失。2.2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分类信贷风险的类型可以从总体上划分为市场性风险和非市场性风险两类。市场性风险主要来自企业(借款人)的生产和销售风险(即借款人在商品的生产和销售过程中,由市场条件和生产技术等因素变动而引起的风险;非市场风险主要指自然和社会风险。自然风险是指由于自然因素使借款人蒙受经济损失无法偿还信贷本息的风险;
42、社会风险是指由于个人或团体在社会上的行为引起的风险。根据导致信贷资产损失的风险事件的不同,信贷资产一般分为下面几种类型:(1)操作风险入市承诺的兑现使得我国金融市场的对外开放度不断提高,本土商业银行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这对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基于本土商业银行产权缺位、内部控制机制缺乏,流程设计失当等因素所造成的操作风险日益凸显。根据巴塞尔委员会在协议第段所给的定义,操作风险是指由不完善或有问题的内部程序、人员及系统或外部事件所造成损失的风险。操作风险依据风险成因又可细分为两类一类是操作失败或失误风险,包括人员风险、流程风险和技术风险等,另一类是操作策略风险,指在应对外部事件或外
43、部环境时,如政治、税收、监管、政府、社会、市场竞争等,由于采取了不适当的策略而导致损失的风险。前者主要与内部控制效率或管理质量有关,又称为内部风险后者主要与外部事件有关,又称为外部事件或外部依存风险。(2)担保风险信贷担保只是发放信贷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发放信贷的充分条件。目前,商业银行对信贷担保还存在一种错误认识,即过于看重信贷担保的作用,认为只要有信贷担保就可以发放信贷。信贷担保只是分散了信贷风险,提供了一种补偿功能,但它不能改变借款人的信用状况,也不能保证足额偿还信贷,因此不能从根本上消除信贷风险。缺乏判断抵押品评估机构评估资格和识别评估结论准确与否的标准。对于是由银行还是由借款人聘用评估机
44、构、聘用具有什么资格的评估机构、如何考核评估机构的资信状况、如何判定评估机构的评估结论是否准确等没有明确要求。实际情况是评估机构基本上是由借款人聘用,支付评估费用,受聘的评估机构往往考虑借款人的要求,高估抵押物价值,银行只要看到评估机构的评估报告后就予以认可,造成大多抵押物价值高估,银行处置抵押物时,要么抵押物有价无市,要么清算价值大大低于账面价值。另外也没有判断抵押物变现能力的标准。造成实际工作中无法判断抵押物是否为市场所接受,接受程度如何。(3)道德风险道德风险是委托人与代理人签约后,在履行过程中由于信息不对称导致具有信息优势的一方有可能为实现其自身利益最大化,采取不利于他人的行动,侵占他
45、人的利益,从而造成他人损失的可能性。商业银行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存在着多层次和多方面的委托代理关系,因此由于信息不对称所导致的道德风险在商业银行的经营过程中也就不可避免地产生和客观存在。我国商业银行的主要利润来源仍然是信贷业务,信贷业务的道德风险问题也成为近年来商业银行风险防范的研究重点。2.3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特征信贷风险的特征是信贷风险机制的内在表现,熟知并认识信贷风险的特征,有助于银行建立并完善有效的风险防范机制,减少信贷风险,增加银行收益。银行的信贷风险具有以下五方面的特征:(1)信贷风险的客观性和普遍性。信贷风险具有普遍性和客观存在性,它是商品经济的产物。企业等经济主体要进行经营活动,
46、就必须要有所需的资金做基础,这实际上也是一个资源配置的过程,根据经营生产地效率或者潜在效率来分配资源。信贷活动的经济基础是社会化的商品生产和流通,信贷资金运动与社会再生过程是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借款人在经济活动中发生借贷关系,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随时有可能出现亏损,甚至破产倒闭,这就有可能造成银行信贷风险损失。所以说只要有经济活动,就会有经济风险,有经济风险就有可能导致信贷风险的产生,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更不会存在完全无风险的信贷关系。(2)信贷风险的偶然性和不确定性。由于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经济活动有很大的偶然性和不确定性,例如,自然灾害、意外事故、决策失误、经营不善、政策调整、市场需求变化、政局不稳、社会不安定等,都可能给经济活动带来风险损失,而信贷关系发生后,在整个资源配置的链条中并非所有的变量都可测可控,所以这些风险往往以偶然的时间、地点、形式出现,影响最初的收益预期,使人难以琢磨,难以准确判断,从而造成信贷风险的不确定性和偶然性。(3)信贷风险的多变性。信贷风险的多变性,就是指信贷风险的各个变量因素,因时间、地点、条件的变化,使原有的风险发生的范围、程序、频率和形式等发生相应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