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体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校体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ppt(6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1,学校体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华南师范大学 卢元镇,2,报告主要内容,素质与素质的构成素质问题的严重性素质教育概述身体素质与身体素质教育体育素质教育重于身体素质教育体育素质教育正在发生的变革当前体育教育改革中几个需要明确的概念,3,一、素质与素质的构成,(一)对素质的理解素质即个体身体的、政治的、思想的、道德的、专业的和心理的一系列基本特点和品质的综合。,4,人的素质对于一个人的一生而言具有稳定的作用,因为人的素质包括了他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等基本的内容。所以人的素质可以决定他的基本政治倾向、生活态度和行为规范,并由此决定他在社会分层中的地位。因此,一个民族整体的素质的高低,也可以
2、决定国家的命运与前途。,5,人的素质又是一种可以长期发挥作用个人品质。人们习得的知识、技术常常可以因长期不使用而逐渐消退,而且随着知识信息的爆炸性发展,人们的知识技术是永远也不能满足的。而素质给人形成的求知欲望和掌握知识技术的本领却可以长期发展作用。,6,(二)素质的构成,人的素质大致由身体、智力、心理(人格)、道德和社会角色5个层面构成。身体素质,包括人的体力、经历、耐力、毅力等生命指标。,7,智力素质指科学文化技术素质,是后天习得的一种能力。智力素质决定人的活动效率及其目标达成。这些智力因素,如文化教育水平、科学知识水平、技术技能等在现代社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直接影响其他各方面的素质的发展
3、。在知识经济时代,人们创造财富更倚重智力,往往会因此而忽视其他素质的提高,特别是身体素质的发展。,8,人格素质是推动个体和群体乃至民族发展的那些积极的、富有活力的特质。任何民族或国民都不是也不可能由病态的人格来推动历史的进步。人格是由民族传统文化教化和社会规范共同影响产生的结果。,9,在中国当前出现巨大社会变迁的时代,道德素质是最需要关注的一种特质,道德素质所包含的道德倾向、道德责任、道德气质和道德风气正在发生着剧烈的变化。今天我们在评价一些人的素质的时候,说的某人素质差实际上往往指的就是他的道德素质不高。,10,角色素质指的是一个人在家庭或社会上扮演的角色成功与否的达成程度。包括角色规范、角
4、色认同、角色适应、角色整合等方面的素质。角色素质影响到社会机能的正常发挥和社会机体的正常运转,因此角色素质在人的素质的构成中处于极其重要的高层位置。,11,我们可以将身体素质和智力素质称之为基础素质,将人格素质、道德素质和角色素质称之为深层素质。,12,基础素质相对较为客观,随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与之相适应的可变性;而深层素质则具有较强的主观性,在变化过程中则出现复杂性、多样性和不可预测性。,13,二、素质问题的严重性,在中国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人的素质的问题日益突出。社会现代化与人的素质之间的巨大差距,已经成为影响现代化进程的主要障碍之一。,14,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以下几
5、个:,(一)传统社会形成的国民素质与现代社会的要求存在差距(二)开放社会与人的素质的差距(三)教育的长期欠帐是造成国民素质低下的一个重要原因(四)社会道德和法治约束的软弱无力是造成国民素质不高的重要原因,15,三、素质教育概述,(一)对素质教育的理解素质教育是以促进学生身心发展为目的,以提高国民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劳动技术、身体心理素质为宗旨的一种基础教育。,16,素质教育是提高人的自然素质和社会素质的一种教育。人的素质不是自发形成的,而应是有目的的教育培养的结果。素质教育是通过科学的、有目的的教育实践活动,全面地、系统地、极大地发展和完善人与生俱有的素质,使人的先天潜能和后天个性获得最大程
6、度的完善与发展,从而形成社会和国家所需要的不同素质与品格。,17,素质教育的意义是十分深远的。素质教育符合当今世界教育改革的基本潮流,有助于贯彻全面教育的方针,深化了我国教育的目的,同时有助于克服教育理论与实践中的某些片面性。,18,素质教育是对教育本质深化理解的结果,是教育从社会本位向人本位发展的必然结果。,19,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的教育改革先后提出了加强双基教育、智能教育、非智力因素、教书育人、成功教育、快乐教育、和谐教育的口号,大多是在学校教学层面上解决问题,回归到素质教育上来才真正接触到我国教育问题的要害。,20,(二)素质教育的基本性质,全体性 普遍性发展性全面性,21,(三)素
7、质教育的梯次结构,素质教育是终身进行的,但在不同阶段有其不同的内容与方法,因此是分梯次的。,22,23,四、身体素质与身体素质教育,(一)身体素质的概念身体素质在运动训练领域被狭义的解释为运动能力。健康理论认为身体素质是对人的基本健康状况的评价,接近“体质”的概念。人口学、社会学则认为身体素质是人的基本生命条件,是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物质基础。,24,(二)身体素质教育在我国长期被忽视的原因,1中国传统文化的儒家文化历来轻视体力活动,更将身体素质教育长期排斥在教育之外。2进入现代社会以后,人们的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越来越多的生产工具和生活器具代替了人的肌肉活动,人们的运
8、动能力正在逐渐退化,使得人们忽视了自身的身体素质的重要性。,25,3当前中国“应试教育”造成教育价值观念的严重偏差,使教育者和家长在急功近利思想左右下放弃学生的身体素质教育。4大量独生子女生活在极其优裕的家庭环境之中,缺少吃苦的教育与训练,好吃懒做,轻视体力劳动与体育活动。,26,5学校体育改革严重滞后,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忽视学生的兴趣爱好,教学手段单调枯燥,对学生体育成绩的考核和升学加试体育都还存在一些理论与实践问题。,27,(三)忽视身体素质教育的严重恶果,1由于忽视身体素质教育,中国青少年儿童体质状况的下降的状况十分严重。2由于学生长期不能得到应有的游戏教育、体育教育、运动教育、娱乐
9、教娱,影响了学生心理的健康发育,在心理压力加大时无法排解,自杀、弑杀同学、老师和家长的事件屡有发生。,28,3.体育中体育社团活动薄弱,集体活动减少,对学生的行为规范培养极其不利,学生竞争性、协作精神下降,依赖性的增长。4.青少年身体的弱化必定削弱民族的阳刚之气,加剧了男学生的“女性化”,以及因独生子女家庭造成的种种人格错位。,29,五、体育素质教育重于 身体素质教育,(一)体育教育在基础素质教育中的地位体育教育是学生获得健康身体素质的基本手段体育教育是学生获得“学会生存”各种知识技能的必要途径,30,(二)体育教育在深层素质教育中的地位,1. 体育教育有助于培养市场经济的健全人格竞争平等民主
10、协作情感体验科学态度,31,2体育道德有助于学生进入道德、法治社会3体育教育是塑造新时代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32,六、体育素质教育正在发生的变革,(一)体育教育的背景发生的变化 1社会经济背景 社会的物质财富和时间财富迅速增加; 社会的流动加快,社会分层鲜明,学生和家长的升学要求更加强烈;,33,2教育背景终身教育、学习化社会的形成; 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教育资源严重不足的问题加剧; 学校之间的差异加大,一批民办贵族学校出现,家庭择校倾向加大;学生之间的差别加大,个性化趋势明显,学生受兴趣支配的情况更为严重。,34,3卫生背景居民膳食结构、疾病谱与死亡谱正在发生变化;社会健康价值观念提升。,
11、35,4文化背景外来文化的进入、融合与冲突;多元文化格局的形成;科技文化的渗透。,36,5哲学背景人的主体意识加强;人文精神被社会普遍接受;休闲思想应运而生。,37,(二)体育素质教育应包含的内容,珍惜生命教育 促进健康教育 休闲娱乐教育 运动技能教育 体育道德教育 体育审美教育 体育社团教育,38,(三)大学体育素质教育不可选择的前提,1基础教育未能为大学教育提供良好的体育基础环境;2大学扩招后体育资源进一步稀缺;3高校自主办学时机尚不成熟,39,七、当前体育教育改革中几个 需要明确的概念,在当前进行的这场以“课程标准”为核心的大中小学体育教学改革中,明显暴露出理论准备不足的种种问题。 必须
12、为当前这场仓促启动的,以“课程标准”为核心的教学改革寻求理论立足点,否则这场改革仍然难逃“名存实亡”的厄运。,40,20余年来,在教育领域(包括体育教育)推行了多项冠以“改革”名义的运动,多以“一实验就成功,一推广便失败”收场,其根源就在于不重视基础理论研究,而盲从地跟着口号走,盲目扩大应用范围。,41,(一)健康,体育与健康关系含混。它们之间是从属关系,还是并列关系?是手段与目的的关系,还是目的与原则的关系?一直在理论上没有分辨清楚。,42,(二)运动(竞技体育),“运动”在体育教学中的地位问题。课程标准实验推行之初,运动受到强烈的排斥,认为学生体质与健康状况下降祸根在于运动技术的学习,甚至
13、有“将竞技运动彻底赶出学校” 、“竞技体育与学校体育必须分道扬镳”的偏激理论。而现在则把“运动技能”和“运动参与”列为课程标准的两项目标,可见理论波动之大。,43,竞技体育之所以应该成为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因为它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竞技体育对人的教育,对人的社会化,对个性的发展和培养更有着积极的作用。,44,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以后,因文化而获致的高雅,以及经常出现的因文化而导致的畸形,使人类脱离自然。在人们与自然疏远的过程中,受损失最大的是人体运动,或者更明确的说,就是能运动的人,其结果造成人的片面和非协调发展。而竞技体育能够使人的身体和精神全部参加运动,充分体验到人体运动的乐趣,培养人们在从
14、事工作时竭尽全力进取的习惯。,45,有人对竞技体育进入学校存有“引狼入室”似的担心,其实这是多虑的。竞技体育有三个不同的层次:第一、商业竞技体育,在我国亦称职业体育。第二、组织化的竞技体育。我国的优秀运动队、运动学校、业余体校、厂矿企业和高等学校办的高水平的运动队,也都属于这一类。第三、非正规竞技体育,指参加者为了娱乐健身而进行的游戏性的身体活动。,46,这三类竞技体育目的和组织形式大相径庭,但项目、方法、手段是相近的。在基础教育阶段的学校体育中不引进第一、第二类的功利目的,吸收第二类的某些组织方法,在学生中成立体育俱乐部或协会,大力开展第三类竞技体育活动,应该是可行的。,47,在体育课上传授
15、技术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任务,就是发展学生的运动技能。我们不是要把学生培养成运动员,但是要提高他们身体活动的技能,使他们具备更高的掌握各种技术(包括生活技术、劳动技术、军事技术等)的能力。,48,我们必须寻求一条与国际体育教育相近的,又具有中国特色的新的出路。我们要从军国民体育的阴影中解脱出来,汲取自然主义体育注重“人”的因素的合理内核,保留前前苏联体育教育思想中注重“社会”的基本内核,在学校体育(包括在体育教学中)给竞技体育留出一席之地。,49,这段话的操作含义是:要注重运动技能的教育,而不要取实用主义的观点去削弱它。在有条件的学校,高年级的班次可以提倡开设专项运动课。要探讨在大中小学校建立运动
16、俱乐部的可行性。要把竞技体育的价值观念的教育渗透进体育教育之中。归还学生平等参加竞技体育的权利。摸索出一套既能达到健身目的,又有竞技性的活动方法教材体系。,50,世界性的教育革命正在迅猛地发展,各种体育思想也正在走向成熟。终身体育的观念、“大体育”的观念、主动体育的思想、“学会生存与关心”的教育思想,都在为我国学校体育提供着充沛的营养,为竞技体育与学校体育的进一步融合创造良好的思想条件。在这一方向上的努力终究会结出硕果的,因为这是符合文明发展潮流的。,51,(三)学生的主体性,人们习惯称“主导论”为传统教育思想,与此对立的称之为现代教育思想。后者始终注重在实际生活中学习和对实际生活适应能力的培
17、养,而不看重基本知识的掌握和思维的训练。它更多地把教育对象看成自我发展者,而不强调他们是教育工作者施教的对象。它主张通过生活的教育,而不强调系统知识教育和完整教材的传授,它强调儿童的自我发展,反对教育者给予更多的作用。我们就称后者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52,这种思想是由美国教育家杜威倡导的。他针对当时学校制度、课程、教学方法的旧传统,以及一些形式主义的做法,提出了“儿童中心论”。这一理论确曾有过积极的社会意义。他在批判旧教育消极地对待儿童时,提出要把教育的重心从教科书、教师或任何别的地方转移到儿童身上来,他自称这种重心的转移叫做“哥白尼式的革命”。,53,近一个世纪来,打着现代派教育
18、思想旗号的西方教育家,把杜威的理论又大大加以发挥。他们认为“在20世纪的教室里,有一个从教学到教育的运动。”“学校从教学到教育过程的变化是一个赋予人性的过程,它把教学的重心从教材移向学生。教学主要在于发展学生的能力”。,54,然而,这一派理论在实践中也暴露出了弱点。由于推行这种课堂气氛宽松,师生关系随便,教材内容缺乏系统性,教学内容与方法迁就、迎合学生兴趣的教学,导致了大中小学的教学质量严重下降,影响了社会各类人才,特别是高科技人才的培养,也给学生的道德、纪律、法制教育带来许多问题。由于过分的放纵,青少年的犯罪问题严重威胁到了教育和社会。,55,这种教育思想在我国30年代曾提倡过一阵,在提倡素
19、质教育的时代又重新活跃起来,目前与“教师主导论”同时并存于学校体育界。,56,面对两种不同观点和认识,正确的态度应该是博采众长,兼收并蓄。要根据中国的国情,将两种教育思想中的合理部分取过来,经过我们的加工改造,为我所用。为此,谈几点建议:,57,1要考虑到我国教育的文化背景与西方国家是不同的。2我国教育水平(包括体育教育水平)和整个社会的文化素质还不高,社会承受教育任务的能力也不是很强的。3体育教学的特点为“主导论”和“主体论”的合理运用提供了良好的条件。,58,目前,体育教学中有两种倾向:一种是主张规范化、整齐化,注重队列队形和课堂纪律,强调系统教材教学,希望恢复50年代模式。这种倾向往往出
20、现一些形式主义的做法,学生的热情和积极性受到压抑,失去童真和户外活动应有的欢乐,这种木偶式的教学,决不是我们所期望的;,59,另一种则是“放羊式”教学,体育课全然放任自流。这两种倾向各执一端,都违背了“主导论”或“主体论”的初衷,都是有害的。,60,(四)体育兴趣,是通过体育教学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还是迁就和满足学生已有的体育兴趣?这个问题不解决,难免要再次陷入“儿童中心论”,而这毕竟是一种有偏颇的理论。,61,由于过去我们有相当一部分教材,技术比较复杂,难度较大,而且教学要求过高过细,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由于身体素质较差,在教学中跟不上进度,达不到教学要求,久而久之,这些学生就失去了对体育学
21、习的兴趣,甚至产生了厌学情绪。,62,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学校体育界针对这一情况,在“寓教于乐”思想的启示下,有人开展了趣味教学、男拳女舞、音乐进课堂等教改实验。就在这种背景下,日本的“快乐体育”,通过各种渠道传入我国,因而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我国广泛传播。与此同时,在我国也有学者提出了“愉快体育”、“和乐体育”等主张,并进行了实验研究,同样取得了积极和成果。,63,应该看到,学习既是学生的权利,也是学生的义务,体育作为一门课程,和数理化一样,作为学生你喜欢得学,你不喜欢也得学。在体育课程教学中,我们应当考虑学生的兴趣,但不可能样样都能让所有的学生感兴趣,体育学习和锻炼不是看文艺表演,不可能总是那样轻松愉快的。勤学苦练、吃苦耐劳,不仅是体育学习和锻炼的需要,更是培养学生心理素质与社会适应能力的需要。,64,体育教育是否需要考虑国家意志的问题。体育教育对国家的国防、生产劳动、民族体质具有重要的影响,是否应该体现国家意志是一个非常值得重视的问题。,65,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