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模板】桩及基础钢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模板】桩及基础钢筋.doc(3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计算模板】桩及基础钢筋.精品文档.【计算模板】桩及基础钢筋 第14章 桩及基础钢筋计算 单击新增构件向导,弹出“构件向导选择”对话框,鲁班钢筋支持较多类型的桩及基础,通过变通使用或是组合使用各种类型的构件,对于非标准设计的各种桩、基础均能通过鲁班钢筋软件自动计算。 14.1 桩 14.1.1 预制桩>整桩 在“构件向导选择”对话框中,单击选中“桩>预制桩>整桩”,单击确定;进入到“构件属性”对话框(详见第七章7.2节构件属性),设置好参数后单击下一步(N)按钮;进入到“预制桩/整根桩属性”对话框,如图14.1示。 图14.
2、1 (一)参数讲解 (1)吊钩钢筋参数 系统值设置>>(A):单击后弹出“桩系统值”对话框,如图14.2a示,“吊钩最小锚脚长度(直径)”指吊钩简图的参数B值,“吊钩最小弯折长度(直径)”指吊钩简图的参数C值;在输入框中填入数值如“15”,表示其长度为吊钩直径的15倍,图14.2b为吊钩钢筋的简图。 吊钩宽度JGW:为数值格式,如“60”,则简图参数A=3.14*60/2=94mm; 吊钩伸出高度JGH:为数值格式,如“60”,指吊钩外露在桩外面的高度; 吊钩钢筋RJGGJ:格式为“根数级别直径”,如“2A18”,表示2根一级钢直径18,如图14.2c示; 吊钩长度L=A+B*2+
3、C*2+弯钩增加长度=(3.14*吊钩宽度JGW/2)+(桩高度HH-保护层*1+吊钩伸出高度J 9-1 GH-吊钩宽度JGW/2)*2+Max吊钩最小弯折长度*吊钩直径;吊钩最小锚脚长度*吊钩直径-(桩高度HH-保护层*1)*2+弯钩增加长度;设JGW=60,HH=350,保护层=35,JGH=60,最小弯折长度=15,锚脚长度=40,为180度弯钩,吊钩直径=18,则吊钩长度L=(3.14*60/2)+(350-35+60-60/2)*2+Max15*18;40*18-(350-35)*2+2*6.25*18=94+345*2+Max270;405*2+225=1819mm。 图14.2a
4、 图14.2b 图14.2c (2)截面参数 选择桩截面类型>>(J):单击后弹出“选择平剖面类型”对话框,目前支持两种类型;类型2有两种箍筋,一种为简图编码4209的矩形箍筋,一种为简图编码4213的菱形箍筋;选择后自动回到“预制桩/整根桩属性”对话框,并且右方蓝色区域自动更新截面类型。 桩宽度BB、桩高度HH:格式为数值,如“350”,按照施工图输入即可。 上部纵筋、下部纵筋、腰部纵筋:格式为“根数级别直径”;如腰部纵筋设为“4B20”,表示在桩四个边的中间位置处均有纵筋1B20,其长度L=桩身长LN4-负筋离桩顶长LZ+弯钩增加长度+搭接长度,即腰部纵筋不伸进桩尖;上、下部纵
5、筋一般为桩的四角钢筋,其长度L=B+A=(桩身长LN4-负筋离桩顶长LZ)+A( A= (桩高度HH-保护层)+(桩尖长LN7-保护层) ) +弯钩增加长度+搭接长度,即上、下部纵筋要伸到桩尖位置处。 (3)网片参数 网片:在桩顶部允许设置两种类型的网片(参数名称及类型初始为WP-1、WP-2),在桩尖的根部允许设置一种网片(参数名称及类型初始为WP3);单击参数名称“WP-X”(X为18),弹出“选择并修改网片”对话框,如图14.3示。在“选择网片”列表框中单击选择某种类型的网片,其右方蓝色区域自动更新为当前类型的网片图形,单击绿色的数据可修改网片的钢筋参数或尺寸,钢筋参数格式为“根数类型直
6、径”,如“8B12”;WP-1、WP-4网片还需要输入“向下弯折长度”,为数值型,如“350”;如图14.4a、14.4b、14.4c、14.4d、14.4e、14.4f、14.4g示。 图14.3 图14.4a 9-2 图14.4b、 图14.4c、 图14.4d、 图14.4e、 图14.4f 图14.4g 网片数:单击“网片数=”之后的绿色数据,输入网片数量,比如桩尖根部有2个网片,将参数WPNUM2填为“2”即可。 网片的长度计算:对照网片图形的尺寸标注,(对于类型WP-1、WP-4要加上“向下弯折长度”; 红色的BB指在“桩截面类型”图形中输入的参数桩宽度BB,红色的HH指在“桩截面
7、类型”图形中输入的参数桩高度HH,红色的数据是不可以修改的;)最后加上弯钩增加长度即可。 (4)桩尖钢筋 RZJGJ桩尖钢筋:格式为“根数级别直径”,如1A18; LMJ2锚筋2长:输入数值,如“1400”,指桩尖钢筋的直段长度,不含弯钩。如图,桩尖钢筋为1根一级直径18的钢筋,长度=1400+2*6.25d=1625mm。 (5)补强钢筋 RBQGJ补强钢筋:如图14.1示,格式为“根数级别直径”,如4A12; LBQ补强钢筋长(mm):输入数值,如“1200”,指补强钢筋的直段长度,不含弯钩。如图14.1示,补强钢筋为4根一级直径12的钢筋,长度=1200+2*6.25d=1350mm。
8、(6)箍筋及其他尺寸参数 LZ负筋离桩顶长:输入数值,如“70”;桩的上部纵筋、下部纵筋长度=LN4-LZ+桩尖端部的弯折段长,腰部纵筋=LN4-LZ; LN1桩顶网片段长(mm):输入数值,如“320”;由于此范围设置了桩顶网片,不再设置箍筋; LN2左加密区1(mm)、LN3左加密区2(mm)、LN5右加密区2(mm)、LN6右加密区1(mm):输入数值,表示加密区箍筋的设置范围,用于计算箍筋的根数,如分别为280、1000、1000、280,本例箍筋 9-3 根数分别为(280-退50)/50=4.6=5根、1000/100=10根、10根、5根; LN7桩尖长(mm):输入数值,用于计
9、算桩尖箍筋的根数,也是计算桩上部纵筋、下部纵筋长度的必要参数之一;本例桩尖箍筋根数=300/100=3根; LN4桩身长(mm):输入数值,用LN4减去LN1、LN2、LN3、LN5、LN6之后再计算桩非加密区箍筋的根数,本例=(10000-320-280-1000-1000-280)/200=35.6=36根;同时也是计算桩上部纵筋、下部纵筋、腰部纵筋长度的必要参数之一; PJ2左加密区1箍筋、PJ3左加密区2箍筋、PJ4非加密区箍筋、PJ5右加密区2箍筋、PJ6右加密区1箍筋、PJ7桩尖箍筋:所有箍筋参数格式均为“级别直径间距”,如“A8100”;(提醒:桩构件在目前版本中无法识别格式“级
10、别直径-间距”如A8-100,将不会计算箍筋)。 (二)实例分析 以软件初始数据为例进行分析,以加深您对参数、计算公式的理解,透彻理解参数意义及计算公式之后,您变通使用各种构件时将得心应手。 采用软件默认参数,得到桩钢筋的“钢筋列表栏”中的数据如表14.1示: 表14.1 上部纵筋2B20、下部纵筋2B20:L=LN4-LZ+桩尖弯折+DJ=(10000-70)+300+搭接1*53.2*d=9930+300+1064=11294mm; 腰部纵筋2B20:L=LN4-LZ+DJ=(10000-70)+搭接1*53.2*d=9930+1064=10994mm;(搭接长度取值由“构件属性”对话框确
11、定); 9-4 桩尖钢筋1B25:L=LMJ2=1270mm; 吊钩钢筋2A18:L= A+B*2+C*2+弯钩增加长度=(3.14*吊钩宽度JGW/2)+(桩高度HH-保护层*1+吊钩伸出高度JGH-吊钩宽度JGW/2)*2+Max吊钩最小弯折长度*吊钩直径;吊钩最小锚脚长度*吊钩直径-(桩高度HH-保护层*1)*2+弯钩增加长度=3.14*60/2+(350-35+60-60/2)*2+Max(15*18;30d-350+35)*2+2*6.25*18=94+345*2+Max(270;225)*2+225=1549mm; 补强钢筋4B14:L=补强钢筋长LBQ=1000mm; 桩顶网片W
12、P-1的横向6A8:L=A+B+C=(350-50+17*2)+300+300=334+300+300=934mm;请注意对照“选择并修改网片”对话框,纵向6A8同横向; 桩顶网片WP-2的横向6A8:L=A=350-50+10*2+2*6.25d=420mm;根数N=(6根/每网片)*(3个网片)=18根;请注意对照“选择并修改网片”对话框,纵向6A8同横向; 桩尖网片WP-3的横向4A8:L=A=(350-120+30*2)+2*6.25d=390mm;请注意对照“选择并修改网片”对话框,纵向4A8同横向; 左加密区1箍筋A850:N=(左加密区1长LN2-退50)/间距=(280-50)
13、/50=4.6=5根(四舍五入,由“构件属性”对话框中的参数确定);右加密区1箍筋A850:N=(LN6-50)/间距=(280-50)/50=4.6=5根; 左加密区2箍筋A8100:N=(左加密区2长LN3)/间距=(1000)/100=10根; 右加密区2箍筋A8100:N=(右加密区2长LN5)/间距=(1000)/100=10根; 非加密区箍筋A8200:N=(桩身长LN4-LN1-LN2-LN3-LN5-LN6)/间距=(10000-320-280-1000-1000-280)/200=35.6=36根; 桩身部分箍筋长度L=(截面宽350-保护层35*2+箍筋直径8*2)+ (截
14、面高350-保护层35*2+箍筋直径*2)*2+25d=(296+296)*2+200=1384mm; 桩尖箍筋A8100:根数N=(LN7桩尖长-保护层)/间距=(300-35)/100=2.65=3根;(注意:当(LN7-保护层)>=箍筋间距时,才计算桩尖箍筋);三根箍筋长度按比例计算分别为L1=1076、L2=768、L3=460。 14.1.2 预制桩>接桩 当预制桩较长时,由于受运输设备、打桩设备的条件限制而分段预制,最后通过锚接、电焊接桩或硫磺胶泥接桩等方法整合为整桩。 在“构件向导选择”对话框中,单击选择“桩>预制桩>接桩>锚接法”,单击确定按钮,进
15、入到“构件属性”,设置好相关属性单击下一步进入图形参数中;单击左上方的白色列表框中的“上段 中段 下段”,即可在各段桩间切换,较大的蓝色区域将自动更新显示对应图形,各段图形如图14.5示。 图14.5 图形参数与“整桩”构件相比,仅多出锚筋、锚筋长度、中段数量三个参数,其余均相同;格式分别为“根数级别直径”、“数值(mm)”、“整数值(段)”;如果该桩仅由两段构成,则中段数量=0。 “接桩>焊接法”构件与“接桩>锚接法”构件相比,前者没有锚筋、锚筋长度两个参数、并且仅上 9-5 段的左端、下段的右端处允许设置网片,从图示在中可以看出两者的各段端部处的箍筋布置范围不相同,除此之外均相
16、同,不再赘述。 另外须手工计算电焊接桩所用的钢板或角钢,本构件不包含;硫磺胶泥接桩的钢筋用“接桩>焊接法”构件进行计算,但须另外计价“硫磺胶泥”。 14.1.3 现浇桩>人工挖孔灌注桩 在“构件向导选择”对话框中,单击选择“桩>现浇桩>人工挖孔灌注桩”,单击确定按钮,进入到“构件属性”,设置好相关属性单击下一步进入图形参数,如图14.6示。 图14.6 (一)参数详解 1桩剖面图 锚入基础长度LMG:通长主筋及加强主筋伸出桩顶外部分的长度,为数值型(mm),如“700”; 加强主筋伸入长度LN1:加强主筋伸入砼桩内部分的长度;加强主筋长度L=LN1+LMG+弯钩增加长+
17、搭接长度; 通长主筋伸入长度LN:通长主筋伸入砼桩内部分的长度,同时也是计算螺旋箍筋长度、加强环箍筋根数的必要参数;通长主筋长度L=LN+LMG+弯钩增加长+搭接长度; 通长主筋RFJ1、加强主筋RFJ2:加强主筋较短、其长度LN1不会影响到桩箍筋的计算;格式为“根数级别直径”,如4B20; 螺旋箍筋加密区长度LJM:螺旋箍筋在挖孔桩上半端一般均加密,格式为数值型(mm),如3600; 螺旋箍筋RG1:格式为“级别直径加密区间距/非加密区间距”,如A8150/200; 加强环箍筋RG2:格式为“级别直径排距”,如B121500;加强环箍筋的设置方法一般应在“结构设计说明”或“基础设计说明”中查
18、找; 系统值设置:在本版本中无意义。 2桩护壁图 桩内壁宽LBB:护壁内径,为数值型(mm),如600; 9-6 护壁宽LBB1:护壁厚度,为数值型(mm),如150;此时护壁外径=LBB+2*LBB1=600+2*150=900; 护壁筋离护壁段顶高度LH1、伸入下一段护壁的长度LH2:为数值型(mm),如100或150; 护壁段高LH:为数值型(mm),如1000; 护壁纵筋RHBJ:格式为“根数级别直径”,如14A12;如果图纸标注为“A12200”格式,可按下式进行转换:3.14*(护壁外径-保护层*2)/间距+1=3.14*(900-35*2)/200+1=14根,即输入“14A12
19、”即可; 护壁段数量HBNUM:为整数型,=护壁总高度/护壁段高LH,如8;请用户特别注意,由于护壁段数在图纸上一般不会标注,很多用户经常会忘记输入这个非常重要的参数;并且由于室外自然地坪标高的影响,挖桩时还没有开挖基础土方,所以“护壁总高度”与图示的护壁高度会有较大出入;软件对此参数进行了“截整”处理,如0.9=0,8.4=8,8.9=8; 加强箍筋在主筋内侧、护壁环筋在主筋内侧:默认为非选中,即箍筋在主筋的外侧;请根据实际情况用左键单击进行选择; 选择螺旋箍筋类型:单击按钮后弹出如下对话框,对桩截面进行单击选择;选择后右方的加强箍筋及护壁环箍筋图示随之更新; 3加强箍筋及护壁箍筋截面图 焊
20、(搭)接接头长(mm)LDJ1、搭接长度(mm)LDJ2:分别为加强箍筋和护壁箍筋的搭(焊)接长度,为数值型,如300; 护壁环箍筋RHBGUJ:格式为“级别直径排距”,如A10200; 如果桩截面为类型2,则还有如下2个参数: 矩形段边长LR1、矩形段边长LR2:分别为加强箍筋、护壁箍筋的矩形段长度,为数值型,如300。 (二)实例分析 单击新增构件向导,在“构件向导选择”对话框中,单击选中“桩>现浇桩>人工挖孔灌注桩”,单击确定;进入到“构件属性”对话框,单击下一步(N)按钮;进入到“现浇桩/灌注桩属性”对话框,采用默认参数,单击完成按钮,挖孔桩钢筋便提交到主界面中的“钢筋列表
21、栏”中,报表14.2如下: 表14.2 通长主筋4B20:L=锚入基础长度LMG+通长主筋伸入长度LN+弯钩增长+搭接长=1000+10000+0+1*0=11000(二级钢末端无弯钩、电渣焊时搭接为0); 加强主筋2B20:L=锚入基础长度LMG+加强主筋伸入长度LN1+弯钩增长+搭接长=1000+6000+0+0*0=7000; 9-7 加强箍筋A102000:N=通长主筋伸入长度LN/间距+1=10000/2000+1=6根;L=3.14*(桩内壁宽LBB-保护层*2+通长主筋直径*2)+加强箍筋的搭或焊接接头长LDJ1=3.14*(500-35*2+20*2)+0=1476(加强箍筋端
22、部末端均不设弯钩);如果选择了“加强箍筋在主筋内侧”,则L=3.1415*(500-35*2-20*2)+0=1225 螺旋箍筋A10200/300:箍筋起始平圈A=桩内壁宽LBB-保护层*2+通长主筋直径*2;下端加密区长度B=0(软件默认螺旋箍筋下部没有加密区);中部非加密区长度C=通长主筋伸入长度LN-加密区总长=10000-(0+4000)=6000;上端加密区长度D=变量LJM=4000;E、F分别为非加密区间距、加密区间距,E=300、F=300;字母AF意义请参照钢筋图形及钢筋参数栏,计算公式详钢筋列表中的公式列;单个弯钩增长统一取值5d; 提示:软件默认该螺旋箍筋下部没有加密区
23、,如果遇到下部有加密区时该如何变通处理呢?至少有两种方法可以处理:如果只考虑量的准确性而不考虑实际翻样,可以设置螺旋箍筋加密区长度LJM=上部加密区长度+下部加密区长度;如果为实际翻样,请在提交钢筋后在钢筋列表中手工修改B、D参数,并且使参数C=LN-B-D即可。 护壁纵筋5A12:L=护壁段高LH-护壁筋离护壁段顶高度LH1+伸入下一段护壁的长度LH2+弯钩增长+搭焊长=1000-100+100+0+0=1000;N=根数*护壁段数量=5*10=50; 护壁环筋A10200:N=(护壁段高LH/间距+1)*护壁段数=(1000/200+1)*10=60根;L=3.14*(桩内壁宽LBB+护壁
24、宽LBB1*2-保护层*2+护壁纵筋直径*2)+护壁箍筋的搭接接头长LDJ2+弯钩增加长=3.14*(500+200*2-35*2+12*2)+0+2*12.5d=2933;如果单击选择了“护壁环筋在主筋内侧,则L=3.1415*(500+200*2-35*2-12*2)+0+2*12.5d=3782 如果桩为截面类型2,则加强箍筋、护壁环筋长度在圆形的基础上,再加上矩形段长LR*2即可。 14.1.4 现浇桩>灌注桩 一般灌注桩与人工挖孔灌注桩相比,前者没有护壁,即没有护筋主筋及护壁环箍筋,LBB参数代表桩径,其余均与人工挖孔灌注桩相同。 14.2 基础工程 在“构件向导选择”对话框中
25、,可看出软件支持的基础类型。 14.2.1 基础/独立基础/矩形承台 在“构件向导选择”对话框中,单击选择“基础/独立基础/矩形承台”,并单击确定,进入到“构件属性”对话框,设置相关属性后单击下一步,进入到图形参数设置窗体中,如图14.7a示承台A(在X、Y、Z三方向上均为箍筋),单击布筋选择可切换到承台B,如图14.7b示(上下部筋、腰筋平行于承台长方向,箍筋沿长方向布置)或承台C,如图14.7c示(承台顶部平面及底部平面均设置双向钢筋,呈网片)。 9-8 图14.7a 图 14.7b 图14.7c 由于矩形承台的参数较为简单,并且本软件提供了非常直观的图示,故本节仅作实例分析,见表14.3
26、、14.4、14.5。 (一)矩形承台A类型 表14.3 X方向箍筋RX B20200:N=(承台长度LEN-保护层*2)/间距+1=(3000-35*2)/200+1=15.65=16根(四合五入,下同);L=(承台宽度WID-保护层*2+该箍筋直径*2)+(承台高HEI-底面保护层厚度BHH1-顶面保护层厚度BHH2+该箍筋直径*2)*2+箍筋增加长25d+搭接长=(2000-35*2+20*2)+(1500-35-35+20*2)*2+25d+0*53.2d=(1970+1470)*2+500+0=7380;(“保护层”指在“构件属性”中设置的“受力钢筋保护层厚度”,下同) Y方向箍筋R
27、Y B20200:N=(承台宽度WID-保护层*2)/间距+1=(2000-35*2)/200+1=10.65=11根;L= (承台长度LEN-保护层*2+该箍筋直径*2)+(承台高HEI-底面保护层厚度BHH1-顶面保护层厚度BHH2+该箍筋直径*2)*2+箍筋增加长25d+搭接长=(3000-35*2+20*2)+(1500-35-35+20*2)*2+25d+1*53.2d=(2970+1470)*2+500+1064=10444; Z方向箍筋RZ B20200:N=(承台高度HEI-底面保护层厚度BHH1-顶面保护层厚度BHH2)/间距+1=(15 9-9 00-35-35)/200+
28、1=8.15=8根;L=(承台长度LEN-保护层*2+该箍筋直径*2)+(承台宽度WID-保护层*2+该箍筋直径*2)*2+箍筋增加长25d+搭接长=(3000-35*2+20*2)+(2000-35*2+20*2)*2+25d+1*53.2d=(2970+1970)*2+500+1064=11444。 (二)矩形承台B类型 表14.4 上部筋SBJ 4B20:L=(承台长度LEN-保护层*2)+(上部钢筋弯折长度SWZ*2)+弯钩增长+搭接长=2930+15d*2+0+0=3530; 下部筋XBJ 4B20:L=(承台长度LEN-保护层*2)+(下部钢筋弯折长度XWZ*2)+弯钩增长+搭接长
29、=2930+15d*2+0+0=3530; 注:参数上部钢筋最小弯折SWZ=0,则表示弯折长度为上部筋与下部筋的间距=承台高1500-保护层35*2+上部筋直径20*2=1470;而下部钢筋最小弯折XWZ=0, 则表示弯折长度=0,即不弯折。 腰筋YJ 4B20:L=(承台长度LEN-保护层*2)+弯钩增长+搭接长=2930+0+0=2930; 箍筋GJ1 10A10200:格式为肢数类型直径排距;如果输入肢数少于2时,默认按照双肢箍计算;其算法依据的条件为“相等交错,主筋根数为偶数”,如图,若遇到其他特殊情况,请在钢筋表格中手工修改“箍筋宽度B值”即可;L=箍筋宽度B+(承台高HEI-底面保
30、护层厚度BHH1-顶面保护层厚度BHH2+该箍筋直径*2)*2+箍筋增加长25d+搭接长=1101+(1500-35-35+10*2)*2+25d+0*43.4d=(1101+1450)*2+250+0=5352;其中:箍筋宽度B=(承台宽度WID-保护层*2-单根主筋直径)/(箍筋肢数-1)*(箍筋肢数/ 2)+单根主筋直径+该箍筋直径*2=(2000-35*2-20)/(10-1)*(10/2)+20+10*2=1101;图中PJ1=(2000-35*2-20)/(10-1);N=(承台长度LEN-保护层*2)/间距+1*箍筋肢数/2=(3000-35*2)/200+1*10/2=80根;
31、 承台拉筋SJ A10200:L=(承台宽度WID-保护层*2+该拉筋直径*2)+弯钩增长+搭接=(2000-35*2+10*2)+2*6.25d+0=2075;N=(承台长度LEN-保护层*2)/间距+1*腰筋根数/2=(3000-35*2)/200+1*4/2=16*2=32根;从根数计算式可以看出,2根腰筋对应一个拉筋,没有腰筋就没有拉筋。 (三)矩形承台C 图中右上角的“按规范”指的是该图左边所写的技术规范,在“按规范”前打勾表示按所写规范配筋,默认不打勾。 一问一答: 问:独立基础的边长大于一定数值后,钢筋的计算方法有什么不同? 答:当独立基础的边长>=3000mm时(除基础支
32、承在柱上外),操作者可以把受力钢筋的长度减为0.9B(边长)交错布置,用户只需在图形操作界面上面的按规范前打勾即可。 9-10 表14.5 上部横向筋R1 B20200:L=(承台长度CD-保护层*2)+弯钩增长+搭接长=(800-35*2)+0+0*53.2d=730;N=(承台宽度KD-保护层*2)/间距+1=4根; 上部纵向筋R2 B20200:L=(承台宽度KD-保护层*2)+弯钩增长+搭接长=(700-35*2)+0+0*53.2d=630;N=(承台长度CD-保护层*2)/间距+1=(800-35*2)/200+1=5根; 下部横向筋R4下部纵向筋R3算法同上部筋。 构件“现浇柱下
33、单独基础”与“矩形承台C类型”的区别:前者仅有下部钢筋,后者同时拥有下部钢筋及上部钢筋;如果我们将后者的上部钢筋均设置为0,此时与前者功能完全相同。 14.2.2 基础/独立基础/三桩承台 (一)参数详解,如图14.8示 图14.8 图14.9 统计平均值:该选项默认为勾选状态,如果用于实际翻样,请取消选择; 直角边:该选项默认为取消状态,勾选时如图14.9所示; 纵向分布钢筋R1横向分布钢筋R2:格式为“级别直径排距”,如A12150;R1+R2钢筋在承台底部形成满布的网格钢筋; 桩间连接筋R3、R4、R5:为承台顶部桩间连接筋,格式为“根数类型直径”或“根数类型直径排距”,如“5A12”或
34、“5A12100”,前者表示钢筋对称布置于桩中心连线左右,后者表示钢筋从保护层开始向内依次布置; 底桩间连接筋R6、R7、R8:为承台底部桩间连接筋,格式及意义同顶部桩间连接筋; 各标注尺寸:本软件提供的图示非常直观,按照施工图及参数描述输入即可。 9-11 (二)实例分析 为清楚地分析每一根钢筋的算法,取消选择“统计平均值”、“角边”,其他参数采用默认数据,单击完成按钮,钢筋便提交到钢筋表格中。由于为二级钢,即弯钩增加长度为0;钢筋单长均<定尺长度,即没有搭接长度,计算式中不再另行说明。 R1横向分布筋 1:序号13钢筋共=(承台边长WID2-保护层)/200+1=(500-35)/2
35、00+1=3根,设下部短斜边与水平底边形成锐夹角为,则tg =承台边长WID2/承台边长LEN3=500/500=1,知=45度;L1=(承台边长LEN1+保护层/tg *2)-保护层*2=(2000+35/1*2)-35*2=2000;L2=(承台边长LEN1+保护层/tg *2+间距*1/tg*2)-保护层*2=(2000+35/1*2+200/1*2)-35*2=2400;L3=(承台边长LEN1+保护层/tg *2+间距*2/tg*2)-保护层*2=(2000+35/1*2+200*2/1*2)-35*2=2800; R1横向分布筋 2:序号413钢筋共=(承台边长WID1-保护层)/
36、200=(2000-35)/200+1=10根,设上部斜边与水平线形成锐夹角为,则tg=承台边长WID1/(承台边长LEN1+LEN3*2-LEN2)/2=2000/(2000+500*2-650)/2=2000/1175=1.7021;L4=(承台边长LEN1+LEN3*2-135/1.7021*2)-保护层*2=(2000+500*2-79.31*2)-35*2=2771mm;式中135=保护层35+间距*(4-1)-承台边长WID2=35+200*(4-1) 500,即考虑横向钢筋从承台底处开始往上均布,当前钢筋为第4根钢筋;相邻钢筋单根长度差值=间距/tg*2=200/1.7021*2
37、=235mm;所以L5=L4-235*1=2536,L6=L5-235=2301,?,L13=L4-235*(总根数-1)=2771-235*(10-1)=656mm。 R2纵向分布筋1:序号14钢筋,N=(承台边长LEN2/2/间距)*2对称=650/2/200=2*2对称=4根,以对称线左右出100开始对称布置;L=承台边长WID1+WID2-保护层*2=2000+500-35*2=2430。 R2纵向分布筋2:序号1517钢筋,N=(承台边长LEN1-LEN2)/2/间距*2对称=(2000-650)/2/200*2=3根*2=6根;L15=承台总高2500-175/0.5875-70=
38、2132,式中175=100+200*(3-1)-650/2,是从中线开始布置的第3根钢筋,0.5875=tg=1175/2000;相邻钢筋单根长度差值=间距/tg*1边渐变=200/0.5875*1=340mm;所以L16=L15-340=1792,L17=L15-340=1452。 从分析过程可以看到,如果用手工计算三桩承台的钢筋,将非常繁琐,非常容易出错,所以造价人员计算三桩钢筋时多数采用平均值估计法;而采用本软件,“快、准”得到了很好的体现;读者可参照前面的分析方法自行分析,“相邻钢筋单根长度差值”是计算渐变钢筋的重要参数。 14.2.3基础/独立基础/五桩承台(十字形承台) 图14.
39、10 9-12 (一)参数详解,如图14.8示 水平(横向)分布筋R1、垂直(纵向)分布筋R2:格式为“级别直径间距”,本例R1=A10150、R2=A12200; 桩间连接钢筋R3、桩间连接钢筋R4:格式为“级别直径间距”,本例横向R3=B14150、纵向R4=B16200;目前该构件不支持“根数级别直径”的格式,您可用公式转换:间距=(构件宽度-保护层*2)/(根数-1),如横向R3标注为4B14,则间距=(边长BIN1600-35*2)/(4-1)=177,参数输入为“B14177”即可;或者输入“B14任意间距”,提交钢筋之后在钢筋表格中修改其根数即可。 承台长度LEN、承台宽度WID
40、:输入数值即可,本例LEN=5000,WID=6000; 边长BIN1、边长BIN2:输入数值即可,本例BIN1=600,BIN2=500。 (二)实例分析 表14.6 水平分布筋1 A10150:N=(BIN1-保护层*2)/间距+1=(600-35*2)/150+1=4.53=5根(四舍五入,下同),L=(LEN-保护层*2)+弯钩增长+搭长=(5000-35*2)+2*6.25d+0*43.4d=5055; 水平分布筋2 A10150:N=(WID-BIN1)/间距=(6000-600)/150=36根,L=(BIN2-保护层*2)+弯钩增长+搭长=(500-35*2)+2*6.25d+
41、0*43.4d=555; 垂直分布筋1 A12200:N=(BIN2-保护层*2)/间距+1=(500-35*2)/200+1=3.15=3根,L=(WID-保护层* 2)+弯钩增长+搭长=(6000-35*2)+2*6.25d+0*43.4d=6080; 垂直分布筋2 A12200:N=(LEN-BIN2)/间距=(5000-500)/200=23根,L=(BIN1-保护层*2)+弯钩增长+搭长=(600-35*2)+2*6.25d+0*43.4d=680; 桩间连接筋R3 B14150:N=(BIN1-保护层*2)/间距+1=(600-35*2)/150+1=4.53=5根,L=(LEN-
42、保护层*2)+弯钩增长+搭长=(5000-35*2)+0+0*53.2d=4930; 桩间连接筋R4 B16200:N=(BIN2-保护层*2)/间距+1=(500-35*2)/200+1=3.15=3根,L=(WID-保护层*2)+弯钩增长+搭长=(6000-35*2)+0+0*53.2d=5930。 14.2.4基础/独立基础/杯形基础 9-13 图14.11 如图14.11示,由于软件提供了实时的参数描述,即使是初级用户,输入参数根本不是问题,只要您记住,必须逐一填写所有绿色的数据。 表14.7 基础横向筋、纵向筋B20200:同矩形承台C的算法; 杯口内箍筋A8:杯口内上方箍筋宽=截面
43、长度JMC+75*2+保护层*2+箍筋直径*2+杯壁加强筋直径*2=400+150+35*2+8*2+6.5*2=649;箍筋高=截面宽度JMK+75*2+保护层*2+箍筋直径*2+杯壁加强筋直径*2=300+150+35*2+8*2+6.5*2=549; 杯口内箍筋A8:杯口内下方箍筋宽=截面长度JMC+50*2+(杯深500-杯壁加强深度300)/杯深500*(75-50)*2+保护层*2+箍筋直径*2+杯壁加强筋直径*2=400+100+20杯斜口向上调整值,按同比原理+35*2+8*2+6.5*2=619;箍筋高=截面宽度JMK+50*2+20+保护层*2+箍筋直径*2+杯壁加强筋直径
44、*2=300+100+20+35*2+8*2+6.5*2=519; 杯口外箍筋A8:箍筋宽=截面长度JMC+75*2+杯壁长*2-保护层*2=400+150+500*2-35*2=1480;箍筋高=截面宽度JMK+75*2+杯壁宽*2-保护层*2=300+150+400*2-35*2=1180; 横向杯壁加强钢筋:N=(截面宽300+75*2+保护层35*2)/200*2=3根*2=6根;L=(杯壁长500-保护层35*2)+300+2*6.25*d=811; 9-14 纵向杯壁加强钢筋:N=(截面宽400+75*2+保护层35*2)/200*2=4根*2=8根;L=(杯壁长400-保护层35*2)+300+2*6.25*d=711。 加强钢筋弯折JD=90度+tg(25/500)=92.86=93度。 14.2.5 异形承台C(图形板) 笔者在实际工作中,遇到过异形的独立基础,剖面图同矩形承台C,但其平面形状为异形,如图14.12所示,绝大部分同类软件无法自动计算此类型的承台。 -1 图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