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题库答案第二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题库答案第二章.docx(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品名师归纳总结1、 阅读以下材料,并回答有关问题。材料 1:人的视觉感官有感觉外界物体的光和颜色的功能。可见光的波长范畴一般是380-780 微米,称为可见光谱。在可见光谱范畴内,不同波长的辐射使人感觉到不同的颜色,一般来说,700 为红色, 580 为黄色, 510 为绿色, 470 为蓝色, 400为紫色。材料 2:蚂蚁具有和我们不同的眼睛,它们能观察我们看不见的光线。但是在我们看不见的这些光线方面,我们比的成就比蚂蚁大得多。我们能够证明蚂蚁看得见我们所看不见的东西,而且这种证明只是以我们的眼睛所造成的知觉为基础,这就说明人的眼睛所造成的特别构造并不是人的熟悉的确定界限。依据唯物辩证熟悉
2、论的相关原理和方法分析材料1 、2。 答案要点 :1) 马克思主义熟悉论是以实践为基础的能动的反映论,第一它坚持熟悉论的唯物主义反映论路线, 认为客观事物存在于人的客观之外,世界是可知的,熟悉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同唯心主义熟悉论和不行知论相对立,同时,它认为人的熟悉过程是一个具有能动性、制造性的冲突运动过程,在认识过程中,主体对客体信息具有能动的挑选和重构作用,同旧唯物主义熟悉论的消极、直观、被动的反映论存在着原就的区分。对客体信息的挑选和重构不仅表现在理性熟悉过程中,也表现在感性熟悉过程中。考题以视觉的形成说明白这一点。人的熟悉过程第一是形成感性熟悉,在感性熟悉中第一产生的是各种感觉,猎
3、取信息量最大的视觉是人的感觉之一。人熟悉事物,就要猎取足够、真实的客体信息,并对客体信息进行加工、改造、挑选、变换和组织。第一是通过感官并借助于感官工具, 把客体的物理、化学等形式表现出来的实物形状的信息 如此题不同光波的光 转化为能被人的感官接受的关于客体特点的信息,从而产生各种感觉 如此题的视觉 ,形成感性熟悉。客体信息丰富而复杂,人不行能也没有必要吸取全部信息,只能吸取对于形成客体直观映象和内在本质所必需和必要的信息,这就要对客体信息进行挑选,人的感官实际上是信息过滤器。人的感官的生理阈限的自然局限性也打算只能挑选某些客体信息 如此题讲的人的视觉器官只能在可 见光的波长范畴内进行反映。当
4、然人可以利用熟悉工具延长、放大自己的感官, 突破自然的挑选阈限,但熟悉工具在肯定条件下也有自身的局限性和挑选性。但应指出,无论是人的感官的生理阈限,仍是熟悉工具的局限,却不是人的熟悉才能的界限,由于科学技术的迅猛进展,更先进的熟悉工具的制造创造,将不断打破这种局限,不断提高人的熟悉才能。在此基础上,人脑的思维活动仍要对感性信息进行能动的加工、挑选、重构,从而形成理性熟悉,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由此可见,人的视觉器官在可见光谱范畴内,不同波长的辐射使人感觉到不同的颜色,这种现象说明人的感觉中包含着对客体信息的挑选、加工和转换。2)任何动物只能依靠本能去接触外部世界,而人类却可以通过实践明白并依据
5、自身的需要去能动的改造世界。蚂蚁能观察人类所看不见的光线,这是蚂蚁所具有的本能。从人类的本能来看,眼睛所能看到的东西虽然有限,甚至连蚂蚁也不如。但人类可以在改造世界的科学活动中,制造出世界上原来并不存在的太空探测仪、高能加速器、显微镜等科学仪器,大大的拓展人类的视野,看到人的视力所看不到的极远或极其微小的东西。以上事实证明白人眼的特别构造不是人的熟悉的确定界限,人类对客观物质世界的熟悉,其主要来源不是人类的自然本能,而是人类的实践。2、阅读以下材料,并回答有关问题。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名师归纳总结秦穆公见伯乐年事已高,请伯乐举荐继任者,伯乐说九方皋可堪此任,九方皋奉穆公之命外出
6、找马,三月后复命说,马已找到。穆公问:何马也.九方皋答道:是一匹黄色的公马。穆公派人去取马,取马人回报说是一匹黑色的母马。穆公不悦,批评伯乐道:你举荐的那位相马者连马的黄黑公母都辨论不清,怎能鉴 别马的好坏了 .伯乐答道:“如皋之所观,天机也。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内而忘其外。见其所见,不见其所不见。视其所视,而遗其所不视。如皋之相者,乃有 贵乎马者也。”马至,果千里之马。伯乐之子把伯乐写的相马经读得烂熟。相马经上说,千里马是额头隆起,双眼突出,蹄如摞起的酒曲块。他依据书上绘出的各种图形,与他所见到的一一加以对比。结果:他找到一只癞蛤蟆。请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分析回答以下问题:(1)九方皋
7、相马方法的高明之处何在.(2)伯乐之子 “相马 ”失败的主要缘由是什么. 答案要点 :1 九方皋相马方法的高明之外在于区分粗精、真伪、表里、内外,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抓住事物的本质。区分事物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抓住事物的主要方面。伯乐之子“相马 ”失败的主要缘由是把相马经当作教条,脱离实际,从本本动身,生搬硬套。3、阅读以下材料,并回答有关问题。闻一多有一次给同学上课,他走上讲台,先在黑板上写了一道算术题:2 十5=. 同学们疑问不解。然而闻先生却执意要问:2+5=. 同学们于是回答:“等 于 7嘛. ”闻先生说:“不错。在数学领域里2+5=7 ,这是天经的义的颠扑不破的。但 是,
8、在艺术领域里,2+5=10 000也是可能的。”他拿出一幅题为万里驰骋的图画叫同学们观赏,只见画面上突出的画了两匹奔马,在这两匹奔马后面,又错落有致、大小不一的画了五匹马,这五匹马后面便是很多影影绰绰的黑点点了。闻先生指着画说:“从整个画面的形象看,只有前后七匹马,然而,凡是看过这幅画的人,都会感到这里有万马奔腾,这莫非不是2+5=10 000吗.” 运用熟悉论相关原理分析以下问题:(1)既然在数学领域2+5=7是颠扑不破的,为什么在艺术领域2+5=10 000也是可能的 .(2)在熟悉活动中,正确处理理性与非理性的关系对科学创新有何重要意义.【答案要点】 1 在人的熟悉过程中,除了有理性因素
9、的作用外,仍有非理性因素的参加。非理性因素是指人的情感、意志以及以非规律形式显现的幻想、想象、直觉、灵感等。非理性因素对熟悉活动能起到动力、诱导、激发等作用。 在艺术活动中, 由于人的熟悉活动中的想象等非理性因素的作用,使 2 5 10000成为可能。 4 分2 马克思主义哲学既确定理性因素在熟悉活动中的主导作用,强调非理性因素要受理性因素的制约, 同时也承认非理性因素的重要作用。科学需要创新才能进展,科学创新是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进行科学创新既要有严密的规律思维才能,对实际问题进行严格的理性分析和规律论证。仍要具有科学的自信心和科学的怀疑精神,具有坚强不拔的意志力,敢于想象,
10、用于探究,打破陈规,突破前人的成果及思维模式。4、阅读以下材料,并回答有关问题。成仿吾是我国无产阶级革命家,马克思主义理论家、训练家,他是由“文化人”成为 “革命人 ”的典型之一。成仿吾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了.作家丁玲在未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名师归纳总结跟他谋面之前,曾产生过一系列的“合抱负象 ” : “在文学上,他主见浪漫主义,制造社最早就是这样主见的。他是从日本留学回来的,肯定是洋气,很潇洒,因为曾见过一些傲气十足的诗人,趾高气扬,高谈阔论。他在国外学军械制造,或 许是庄重庄重之人。他在黄埔军官学校担任教官,肯定有一种军人气概。他曾经 跟鲁迅进行过革命文学队伍内部的文学论争,
11、写过火气很重的文章,是不是有点张飞李逵式气质了.”后来,丁玲在陕北见到成仿吾时,第一个感觉就是“我想象的全错了 ”。原先成仿吾是一个“土里土气、老实巴交的一般人”,一个敬重别人、热忱、虚心、公平待人的人。丁玲非常懊悔:“为什么我单单忽视了他是一 个经过长征的革命干部、红军战士、一个正派忠厚的共产党员了.” 另据老红军杨定华回忆说,在长征中见到的成仿吾完全是士兵的打扮:破旧的棉军衣,斜挎干粮袋,手持着一枝手杖。杨定华说,成仿吾在红军高校当政治教员。有人说出他的名字,但谁也不知道他是文学家。请运用马克思主义熟悉论基本原理加以分析,丁玲对成仿吾的“合抱负象 ” 为什么 “全错了 ”. 答案要点 :
12、1 丁玲对成仿吾的 合抱负象 之所以发生错误,一是他对成仿吾的熟悉缺乏直接体会。二是占有材料不全。三是没有抓住反映成仿吾品行的主要事实。他从已有观念动身进行推论。因而他的想象缺乏客观的现实基础,势必造成他对成仿吾的想象与实际脱节。5、阅读以下材料,并回答有关问题。材料 1:恩格斯指出:“就一切可能看出,我们仍差不多处在人类历史的开端,而将来订正我们的错误的后代,大致比我们可能常常以极为轻视的态度订正其熟悉错误的前代要多得多。” “科学史就是把这种谬误逐步排除或是更换为新的、但终归是比较不荒诞谬误的历史。” 材料 2:波普尔认为:“衡量一种理论的科学位置是它的可证伪性或可反对性或检验性 。 ”
13、“我所想到的科学学问增长并不是指观看的积存,而是指不断推翻一种科学理论。由另一种更好的或者更合乎要求的理论取而代之。” “科学史也像人类思想史一样, 只不过是一些靠不住的梦幻史、 顽固不化史、错误史。但科学却是这样一种少有的 或许是唯独的 人类活动,有了错误可以系统加以批判,并且仍往往可以准时改正。 ” 材料 3:正值相对论得到全世界的称誉时,爱因斯坦冷静的说:“假如引力势场不能使光谱线向红端位移,广义相对论就站不住脚。”从“它推出的很多结论中,只要有一个被证明是错误的,它就必需被抛弃。” 请回答:(1)材料 1 、2、3 在科学理论进展问题上的共同观点是什么.(2)比较材料1 和 2,指出恩
14、格斯和波普尔对科学进展的不同熟悉。 答案要点 :1 恩格斯、波普尔和爱因斯坦分别从不同角度说明白科学进展过程中真理与谬误的冲突,指出科学是一个不断发觉真理、检验真理、修正错误、进展真理的过程。2 恩格斯与波普尔的不同在于,波普尔把科学可能错误、可以被否证作为科学的最本质的特点,把科学史简洁归结为一种理论推翻另一种理论的历史,没有重视被推翻理论其中可能包含的合理性因素,这是一种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名师归纳总结简洁的否定过程。恩格斯就辩证的熟悉这一问题。在承认任何今日看来是正确的东西都包含着明天可能发 现是错误的同时,强调科学史是一个在真理与谬误的斗争中,不断证明真理,克服谬误、进
15、展真理的历程。6、阅读以下材料,并回答有关问题材料 1:“生而知之者上也 ”、 “良知良能 ”、 “人之能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材料 2:“行高于知 ”、 “不闻不如闻之,闻之不如见之,见之不如知之,知也不如行之。学无于行而止矣”。材料 3:“科学虽明,惟人类之事仍不能悉先知之而后行知之也,其不知而行之事,仍较于知而后行为尤多也。且人类之进步,皆韧于不知而行者也,此自然之理就,而不以科学之创造为之变易者也。” 请回答:1 )材料 1、2、3 各是什么样的知行观?(2)材料 2 与 3 的观点有什么异同? 答案要点 :(1 )材料 1 是唯心主义的知先行后观,材料2 是唯物主义的行先知后观。材料3 是唯物主义的行先知后、行易知难观。(2)材料 2 与 3 的相同之处都是 “行先知后 ”观。不同之处在于:材料2 是纯思辨的观点。材料3 用近代自然科学学问、科学技术进展史来说明知行学说。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