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07第七章 会计计量原理[1]教学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本科)07第七章 会计计量原理[1]教学ppt课件.ppt(5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本科)本科)07第七章第七章 会计计量原理会计计量原理1教学教学ppt课件课件会计学原理第七章会计计量原理2第第7章章 会计计量原理会计计量原理会计学原理第七章会计计量原理3本章内容本章内容l1. 1. 会计计量与计量属性会计计量与计量属性l2. 2. 资产计价资产计价l3. 3. 收益决定收益决定Contents会计学原理第七章会计计量原理4学习目标学习目标l掌握掌握F会计计量属性的内容会计计量属性的内容F债权、存货、固定资产计量的基本方法债权、存货、固定资产计量的基本方法F利润的计量方法利润的计量方法l理解理解F会计计量的含义会计计量的含义F会计计量方法选择对会计信息的影响会计计量方法选
2、择对会计信息的影响会计学原理第七章会计计量原理5关键概念关键概念l 会计计量会计计量l 资产计价资产计价l 收益计量收益计量l 计量属性计量属性l 历史成本历史成本l 现行市价现行市价l 现行成本现行成本l 可变现净值可变现净值l 现值现值l 公允价值公允价值l 坏账坏账l 永续盘存制永续盘存制l 定期盘存制定期盘存制Key termsl 先进先出法先进先出法l 后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l 加权平均法加权平均法l 个别计价法个别计价法l 折旧折旧l 平均折旧法平均折旧法l 加速折旧法加速折旧法l 直线法直线法l 工作量法工作量法l 年数总和法年数总和法l 双倍余额抵减法双倍余额抵减法l 交易法交易
3、法l 净资产法净资产法会计学原理第七章会计计量原理61. 会计计量与计量属性会计计量与计量属性l1.1 1.1 会计计量的含义与类型会计计量的含义与类型l1.2 1.2 会计计量属性会计计量属性会计学原理第七章会计计量原理71.1 会计计量的含义与类型会计计量的含义与类型l含义含义F会计计量(会计计量(measurement)是为了将符合确认条)是为了将符合确认条件的会计要素进行记录和报告而确定其金额的过件的会计要素进行记录和报告而确定其金额的过程程l类型类型F初始计量初始计量F后续计量后续计量会计学原理第七章会计计量原理81.2 会计计量属性会计计量属性l 历史成本历史成本F 历史成本(历史
4、成本(historical cost),又称),又称“实际成本实际成本”,就是为了取得某项资产并使其达到可供使,就是为了取得某项资产并使其达到可供使用状态所实际支付的现金或者其他等价物用状态所实际支付的现金或者其他等价物l 现行成本现行成本F 现行成本(现行成本(current cost)又称)又称“重置成本重置成本”或或“现时投入成本现时投入成本”,是指按照当前的市场条件,是指按照当前的市场条件,重新取得同样一项资产所需支付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金额,重新取得同样一项资产所需支付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金额l 现行市价现行市价F 现行市价(现行市价(current market value)是指处于正
5、常经营活动中的企业出售资产的市场价格,即)是指处于正常经营活动中的企业出售资产的市场价格,即企业资产的变现价值企业资产的变现价值l 可变现净值可变现净值F 可变现净值(可变现净值(net realizable value)是指资产在企业正常经营过程中可实现的未来现金流入)是指资产在企业正常经营过程中可实现的未来现金流入扣除相应现金流出后的净额,也就是资产的销售价格减去在销售过程中支付的各种税费后的扣除相应现金流出后的净额,也就是资产的销售价格减去在销售过程中支付的各种税费后的金额金额l 现值现值F 现值是现值是“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present value of futu
6、re cash flows)的简称,是指对未)的简称,是指对未来现金流量以恰当的折现率进行折现后的价值,是考虑货币时间价值因素等的一种计量属性来现金流量以恰当的折现率进行折现后的价值,是考虑货币时间价值因素等的一种计量属性l 公允价值公允价值F 公允价值(公允价值(fair value)即)即“公平价格公平价格”之意,是指之意,是指资产和负债按照市场参与者在计量日发生资产和负债按照市场参与者在计量日发生的有序交易中,出售资产所能收到或者转移负债所需支付的价格的有序交易中,出售资产所能收到或者转移负债所需支付的价格会计学原理第七章会计计量原理92. 资产计价资产计价l2.1 2.1 应收账款计价
7、应收账款计价l2.2 2.2 存货计价存货计价l2.3 2.3 固定资产计价固定资产计价会计学原理第七章会计计量原理102.1 应收账款计价应收账款计价l应收账款计价的原因应收账款计价的原因F坏账(坏账(bad debts):企业无法收回的应收账款):企业无法收回的应收账款F对可能发生的坏账进行估计,从而可以向信息使用者对可能发生的坏账进行估计,从而可以向信息使用者提供更为相关的会计信息提供更为相关的会计信息l应收账款计价的目的应收账款计价的目的F合理确定应收账款的可收回金额,即应收账款的合理确定应收账款的可收回金额,即应收账款的“净净额额”F计算应收账款净额的公式计算应收账款净额的公式w 应
8、收账款净额应收账款账面数坏账损失应收账款净额应收账款账面数坏账损失l应收账款计价的方法应收账款计价的方法F余额百分比法、赊销净额百分比法和账龄分析法等余额百分比法、赊销净额百分比法和账龄分析法等会计学原理第七章会计计量原理11余额百分比法余额百分比法l含义含义F余额百分比法是指以应收账款的余额为基础来估余额百分比法是指以应收账款的余额为基础来估计坏账损失的一种方法计坏账损失的一种方法l计量公式计量公式F坏账损失数坏账损失数 应收账款期末账面余额应收账款期末账面余额坏账率坏账率l理论依据理论依据F欠款越多,坏账越多欠款越多,坏账越多会计学原理第七章会计计量原理12赊销净额百分比法赊销净额百分比法
9、l含义含义F赊销净额百分比法是指以企业某期的产品赊销额赊销净额百分比法是指以企业某期的产品赊销额为基础来估计坏账损失的一种方法为基础来估计坏账损失的一种方法l计算公式计算公式F坏账损失数坏账损失数=当期赊销净额当期赊销净额坏账率坏账率l理论依据理论依据F赊销越多,坏账越多赊销越多,坏账越多会计学原理第七章会计计量原理13账龄分析法账龄分析法l含义含义F账龄分析法是指,根据企业应收账款的欠款时间账龄分析法是指,根据企业应收账款的欠款时间长短(即长短(即“账龄账龄”),为不同欠款时间的应收账),为不同欠款时间的应收账款确定不同的坏账率,从而据以计算坏账损失的款确定不同的坏账率,从而据以计算坏账损失
10、的一种方法一种方法l计算公式计算公式F坏账损失数坏账损失数 = 不同欠款期限的应收账款余额不同欠款期限的应收账款余额相应的相应的坏账率坏账率l理论依据理论依据F欠款时间越长,坏账率越高欠款时间越长,坏账率越高F欠款时间越短,坏账率越低欠款时间越短,坏账率越低会计学原理第七章会计计量原理142.2 存货计价存货计价l2.2.1 2.2.1 取得存货的计量取得存货的计量l2.2.2 2.2.2 期末存货与发出存货的计量期末存货与发出存货的计量会计学原理第七章会计计量原理152.2.1 取得存货的计量取得存货的计量l外购材料实际成本的确定外购材料实际成本的确定F成本构成成本构成w 买价买价 材料的购
11、买价格,即购货发票上注明的材料交易价格材料的购买价格,即购货发票上注明的材料交易价格w 采购费用采购费用 企业在材料采购过程中支付的运费、装卸费、途中保险费、材料入库前企业在材料采购过程中支付的运费、装卸费、途中保险费、材料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等的挑选整理费等F基本原则基本原则 w 直接费用直接费用 直接计入各种材料的采购成本直接计入各种材料的采购成本w 间接费用间接费用 分配计入各种材料的采购成本分配计入各种材料的采购成本会计学原理第七章会计计量原理162.2.1 取得存货的计量取得存货的计量l生产产品实际成本的确定生产产品实际成本的确定F成本构成成本构成w 直接材料直接材料w 直接人工直接人
12、工w 制造费用制造费用F基本原则基本原则w 直接费用直接费用 直接计入该种产品的生产成本直接计入该种产品的生产成本w 间接费用间接费用 分配计入相关产品的生产成本分配计入相关产品的生产成本 分配标准分配标准 与制造费用的发生具有“显著关系”的项目会计学原理第七章会计计量原理172.2.2 期末存货与发出存货的计量期末存货与发出存货的计量l存货盘存制度存货盘存制度F含义含义w 确定企业在某一时日(如期末)存货持有数量的方法确定企业在某一时日(如期末)存货持有数量的方法F方法方法w 永续盘存制永续盘存制w 定期盘存制定期盘存制会计学原理第七章会计计量原理18永续盘存制永续盘存制l含义含义F永续盘存
13、制(永续盘存制(perpetual inventory system),),也称也称“账面盘存制账面盘存制”,它是通过设置存货(如材,它是通过设置存货(如材料、产成品或商品等)明细账户,逐日或逐笔记料、产成品或商品等)明细账户,逐日或逐笔记录存货的收入、发出和结存数量的方法录存货的收入、发出和结存数量的方法l存货结存数量计算公式存货结存数量计算公式F期初存货本期收入期初存货本期收入本期发出期末存货本期发出期末存货l优点优点F能加强对存货的控制与管理能加强对存货的控制与管理会计学原理第七章会计计量原理19定期盘存制定期盘存制l含义含义F定期盘存制(定期盘存制(periodic inventory
14、 system),也),也称称“实地盘存制实地盘存制”,它是指通过现场(实地)对,它是指通过现场(实地)对实物存货实物进行盘点,确定存货的结存数量,实物存货实物进行盘点,确定存货的结存数量,并据以计算发出存货数量的方法并据以计算发出存货数量的方法l存货结存数量计算公式存货结存数量计算公式F期初存货本期收入期初存货本期收入期末存货本期发出期末存货本期发出l优点优点F简化核算工作量简化核算工作量会计学原理第七章会计计量原理20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l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主要有个别计价法、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主要有个别计价法、先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先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加权平
15、均法会计学原理第七章会计计量原理21个别计价法个别计价法l个别计价法(个别计价法(specific identification specific identification methodmethod)亦称个别认定法、具体辨认法、)亦称个别认定法、具体辨认法、分批实际法,其特征是注重所发出存货具分批实际法,其特征是注重所发出存货具体项目的实物流转与成本流转之间的联系体项目的实物流转与成本流转之间的联系,逐一辨认各批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所属,逐一辨认各批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所属的购进批别或生产批别,分别按其购入或的购进批别或生产批别,分别按其购入或生产时所确定的单位成本计算各批发出存生产时所确定的
16、单位成本计算各批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的成本货和期末存货的成本l个别计价法仅适用于种类数量较少、单位个别计价法仅适用于种类数量较少、单位价值较高的存货计价价值较高的存货计价会计学原理第七章会计计量原理22先进先出法先进先出法l先进先出法(先进先出法(first-in,first-out method,FIFO),),是以先购入的存货应先发出(销是以先购入的存货应先发出(销售或耗用)这样一种存货实物流转假设为售或耗用)这样一种存货实物流转假设为前提,对发出存货进行计价前提,对发出存货进行计价l采用这种方法,先购入的存货成本在后购采用这种方法,先购入的存货成本在后购入存货成本之前转出,据此确定发出存货
17、入存货成本之前转出,据此确定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的成本和期末存货的成本会计学原理第七章会计计量原理23后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l后进先出后进先出法(法(last-in,first-out method,LIFO)是在假定后取得的存货先行发出()是在假定后取得的存货先行发出(耗用或销售)的条件下对存货价值进行计耗用或销售)的条件下对存货价值进行计量的方法量的方法l这种方法与先进先出法正好相反,其发出这种方法与先进先出法正好相反,其发出存货总是最新取得的存货,而其期末持有存货总是最新取得的存货,而其期末持有存货总是由最早取得的存货所组成存货总是由最早取得的存货所组成l我国与我国与IASB已不允许采用已不
18、允许采用这种方法!这种方法!会计学原理第七章会计计量原理24加权平均法加权平均法l 加权平均加权平均法(法(average method)是把存货的可用成本平均分)是把存货的可用成本平均分配于所有存货单位量,即按存货的平均单位成本计算期末持有配于所有存货单位量,即按存货的平均单位成本计算期末持有存货及本期发出存货价值的方法存货及本期发出存货价值的方法l 如果采用永续盘存制度,则需要在每次取得新的存货时,均计如果采用永续盘存制度,则需要在每次取得新的存货时,均计算一次加权平均单位成本。相对于定期盘存制下的加权平均,算一次加权平均单位成本。相对于定期盘存制下的加权平均,这种方法又称作这种方法又称作
19、“移动加权平均法移动加权平均法”(moving average method),而定期盘存制下的加权平均法通常又被称作),而定期盘存制下的加权平均法通常又被称作“月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末一次加权平均法法”l 计算公式:计算公式:加权平均加权平均单位成本单位成本=本期可耗(可售)存货总成本本期可耗(可售)存货总成本本期可耗(可售)存货总数量本期可耗(可售)存货总数量=期初存货成本期初存货成本本期购入存货成本本期购入存货成本期初存货数量本期购入存货数量期初存货数量本期购入存货数量本期耗用或销售的存货成本本期耗用或销售的存货成本=本期耗用或销售的存货数量本期耗用或销售的存货数量加权平均单位成本加权平均单
20、位成本期末存货成本期末存货成本=期末存货数量期末存货数量加权平均单位成本加权平均单位成本会计学原理第七章会计计量原理25存货发出计价方法举例存货发出计价方法举例l 朝阳公司朝阳公司20162016年年1010月甲种商品采用永续盘存制进月甲种商品采用永续盘存制进行会计核算(假设月终一次结转成本)。有关资行会计核算(假设月终一次结转成本)。有关资料如下:料如下:F10月月1日期初结存日期初结存200件,单价件,单价6元元w 1010月月4 4日出售日出售4040件,售价件,售价1212元元F10月月8日购入日购入200件,单价件,单价7元元w 1010月月1515日出售日出售8080件,售价件,售
21、价1212元元F10月月18日购入日购入200件,单价件,单价8元元w 1010月月2525日出售日出售240240件,售价件,售价1212元元l 要求:分别按先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加权平要求:分别按先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计算甲商品均法计算甲商品1010月份的销货成本、月末库存以月份的销货成本、月末库存以及销货毛利。及销货毛利。会计学原理第七章会计计量原理262016年年摘摘 要要收收 入入发发 出出结结 存存月月日日数量数量单价单价金额金额数量数量单价单价金额金额数量数量单价单价金额金额101期初结存期初结存200612004销售销售40624016069608购入购入2007
22、140016020067236015销售销售8064808020067188018购入购入2008160080200200678348025销售销售80160671600402007818801031本期合计及本期合计及结存结存400300036023202401880可售成本可售成本=200=2006+2006+2007+2007+2008=42008=4200(元)(元)销售成本销售成本=40=406 680806 6(80806 61601607 7)2320 2320 (元)(元)期末成本期末成本=4200=4200232023201880 1880 (元)(元)销货毛利销货毛利404
23、01212808012122402401212432043202320232020002000(元)(元)FIFO会计学原理第七章会计计量原理272016年年摘摘 要要收收 入入发发 出出结结 存存月月日日数量数量单价单价金额金额数量数量单价单价金额金额数量数量单价单价金额金额101期初结存期初结存200612004销售销售40624016069608购入购入2007140016020067236015销售销售80756016012067180018购入购入20081600160120200678340025销售销售40200781880160806715201031本期合计及结本期合计及结存
24、存400300036026802401520可售成本可售成本=200=2006+2006+2007+2007+2008=42008=4200(元)(元)销售成本销售成本=40=406 680807 7(40407 72002008 8)2680 2680 (元)(元)期末成本期末成本=4200=4200268026801520 1520 (元)(元)销货毛利销货毛利432043202680268016401640(元)(元)LIFO会计学原理第七章会计计量原理28加权平均法加权平均法2016年年摘摘 要要收收 入入发发 出出结结 存存月月日日数量数量单价单价金额金额数量数量单价单价金额金额数量
25、数量单价单价金额金额101期初结存期初结存200612004销售销售401608购入购入2007140036015销售销售8028018购入购入2008160048025销售销售2402401031本期合计及结本期合计及结存存40030003607252024071680加权平均单位成本加权平均单位成本=(200620072008)/ (200200200)=7(元(元/件)件)期末持有存货成本期末持有存货成本=2407=1 680(元)(元)本期耗用或销售商品成本本期耗用或销售商品成本=3607=2 520(元)(元)销货毛利销货毛利432025201800(元)(元)会计学原理第七章会计计
26、量原理29不同存货计价方法的计量结果不同存货计价方法的计量结果 计量结果计量结果及影响及影响计量方法计量方法计量结果计量结果销货收入销货收入毛毛 利利本期可供销售本期可供销售商品总成本商品总成本本期销售本期销售商品成本商品成本期末持有期末持有存货成本存货成本个别计价法个别计价法4 2002 4801 7204 3201 840先进先出法先进先出法4 2002 3201 8804 3202 000加权平均法加权平均法4 2002 5201 6804 3201 800后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4 2002 6801 5204 3201 640会计学原理第七章会计计量原理30物价持续上涨情况下存货计价方法
27、物价持续上涨情况下存货计价方法选择对会计信息的影响选择对会计信息的影响 信息类别信息类别计量方法计量方法收入收入(销货收入)(销货收入)费用费用(销货成本)(销货成本)利润利润(销货毛利)(销货毛利)资产资产(期末存货)(期末存货)先进先出法先进先出法无影响无影响最低最低最高最高最高最高加权平均法加权平均法无影响无影响居中居中居中居中居中居中后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无影响无影响最高最高最低最低最低最低会计学原理第七章会计计量原理312.3 固定资产计价固定资产计价l2.3.1 2.3.1 固定资产原始价值的计量固定资产原始价值的计量l2.3.2 2.3.2 固定资产折旧价值的计量固定资产折旧价值的
28、计量会计学原理第七章会计计量原理322.3.1 固定资产原始价值的计量固定资产原始价值的计量l固定资产的含义固定资产的含义F企业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企业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的有形资产持有的,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的有形资产l固定资产的特点固定资产的特点F持有目的:使用,而非销售持有目的:使用,而非销售F使用期限较长使用期限较长F有形资产有形资产l固定资产计价模式固定资产计价模式F固定资产净值固定资产净值=固定资产原价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原价累计折旧会计学原理第七章会计计量原理332.3.1 固定资产原始价值的计量固定资产原始价值
29、的计量l固定资产原始价值的构成固定资产原始价值的构成F企业为购建某项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企业为购建某项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一切合理的、必要的支出所发生的一切合理的、必要的支出F买价、运输费、保险费、包装费、安装费、缴纳买价、运输费、保险费、包装费、安装费、缴纳的税金的税金会计学原理第七章会计计量原理342.3.2 固定资产折旧价值的计量固定资产折旧价值的计量l 固定资产折旧的含义固定资产折旧的含义F固定资产折旧(固定资产折旧(depreciation)是指在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内,)是指在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内,按照确定的方法对固定资产价值进行系统的分摊按照确定的方法对固定
30、资产价值进行系统的分摊l 影响固定资产折旧的因素影响固定资产折旧的因素F固定资产折旧价值的大小,主要受到固定资产原始价值、预计净固定资产折旧价值的大小,主要受到固定资产原始价值、预计净残值和预计使用寿命三个因素的影响残值和预计使用寿命三个因素的影响l 固定资产折旧的方法固定资产折旧的方法F通常可以归为平均折旧法和加速折旧法两大类通常可以归为平均折旧法和加速折旧法两大类w 平均折旧法(平均折旧法(average depreciation method)是指在特定的折旧分配)是指在特定的折旧分配依据下,所计算出的折旧额是均匀的依据下,所计算出的折旧额是均匀的平均折旧法主要有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等平
31、均折旧法主要有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等w 加速折旧法(加速折旧法(accelerated depreciation method)时,在使用固定资产)时,在使用固定资产的初期计提折旧较多,以后逐年减少的初期计提折旧较多,以后逐年减少加速折旧法主要有年数总和法、双倍余额递减法等加速折旧法主要有年数总和法、双倍余额递减法等会计学原理第七章会计计量原理35年限平均法年限平均法l年限平均法也称年限平均法也称“直线法直线法”(straight-line method),是指将固定资产),是指将固定资产的实际成本平的实际成本平均地分配于各个会计期间(使用年限)的均地分配于各个会计期间(使用年限)的方法方法会
32、计学原理第七章会计计量原理36年限平均法年限平均法固定资产固定资产年折旧额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预计净残值预计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年限固定资产固定资产月折旧额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年折旧额12固定资产固定资产年折旧率年折旧率=年折旧额年折旧额原始价值原始价值固定资产固定资产月折旧率月折旧率=月折旧额月折旧额原始价值原始价值=年折旧率年折旧率12会计学原理第七章会计计量原理37工作量法工作量法l工作量法(工作量法(units of production method)是指)是指将固定资产的可折旧总额平均地分将固定资产的可折旧总额平均地分配于每个单位工作量(如产量、工
33、时等)配于每个单位工作量(如产量、工时等)的方法的方法会计学原理第七章会计计量原理38工作量法工作量法固定资产原值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预计净残值预计的工作量总数预计的工作量总数=单位工作单位工作量折旧额量折旧额月折旧额月折旧额 =月工作量月工作量单位工作单位工作量折旧额量折旧额年折旧额年折旧额 =年工作量年工作量单位工作单位工作量折旧额量折旧额会计学原理第七章会计计量原理39年数总和法年数总和法l年数年数总和法(总和法(sum-of-the-years-digits method),),亦称变率递减法,属于加速折亦称变率递减法,属于加速折旧法的一种,是以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年限旧法的一种,是以固
34、定资产预计使用年限的各年数字之和为分母,以年数各个数字的各年数字之和为分母,以年数各个数字的相反顺序作为分子所形成的变动折旧率的相反顺序作为分子所形成的变动折旧率,乘以固定资产应计提折旧总额来计算折,乘以固定资产应计提折旧总额来计算折旧额的一种方法旧额的一种方法会计学原理第七章会计计量原理40年数总和法年数总和法尚可使用年数尚可使用年数预计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年限1)2=年折旧率年折旧率某年折旧额某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该年折旧率该年折旧率不变不变逐年递减逐年递减逐年递减逐年递减会计学原理第七章会计计量原理41双倍余额递减法双倍余
35、额递减法l双倍双倍余额递减法(余额递减法(double declining method)也)也属于加速折旧法,是以年限平属于加速折旧法,是以年限平均法下年折旧率的两倍为固定的折旧率,均法下年折旧率的两倍为固定的折旧率,按照固定资产账面净值计算各年折旧数额按照固定资产账面净值计算各年折旧数额的一种折旧方法的一种折旧方法会计学原理第七章会计计量原理42双倍余额递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固定资产年初账面净值固定资产年初账面净值折旧率折旧率=年折旧额年折旧额年折旧率年折旧率 =2预计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年限逐年递减逐年递减不变不变逐年递减逐年递减会计学原理第七章会计计量原理43固定资产折旧方法举例固定资产折旧
36、方法举例l资料:资料:F某设备原价为某设备原价为30 000元,预计使用元,预计使用5年,预计净残年,预计净残值值3 000元。元。l要求:要求:F分别按照年限平均法、年数总和法、双倍余额递分别按照年限平均法、年数总和法、双倍余额递减法计算该设备使用期间内各年的折旧额减法计算该设备使用期间内各年的折旧额会计学原理第七章会计计量原理44年数总和法年数总和法年数年数折旧基数折旧基数折旧率折旧率年折旧额年折旧额累计折旧累计折旧1(300003000)5/159 0009 0002(300003000)4/157 20016 2003(300003000)3/155 40021 6004(300003
37、000)2/153 60025 2005(300003000)1/151 80027 000会计学原理第七章会计计量原理45双倍余额递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年数折旧基数折旧基数折旧率折旧率年折旧额年折旧额累计折旧累计折旧1(30 0000)30 0004012 00012 0002(3000012 000)18 000407 20019 2003(30 00019 200)10 800404 32023 5204(30 00023 5203000)3 4801 74025 26053 4801 74027 000双倍余额递减法下,在最后两年将剩余的可折旧额(账面双倍余额递减法下,在最后两年将剩
38、余的可折旧额(账面净值预计净残值)平均分摊。净值预计净残值)平均分摊。会计学原理第七章会计计量原理46不同折旧方法所计算的折旧费用不同折旧方法所计算的折旧费用折旧方法折旧方法第一年第一年第二年第二年第三年第三年第四年第四年第五年第五年合计合计年限平均法年限平均法5 4005 4005 4005 4005 40027 000年数总和法年数总和法9 0007 2005 4003 6001 80027 000双倍余额递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12 0007 2004 3201 7401 74027 000会计学原理第七章会计计量原理47不同折旧方法对会计信息的影响不同折旧方法对会计信息的影响第第1年年第第
39、2年年第第3年年第第4年年第第5年年加速加速折旧折旧折旧费折旧费 多多 少少利润利润 少少 多多资产资产 低低 高高折旧方法折旧方法 折旧费用折旧费用 固定资产净值固定资产净值 利润利润 影响影响影响影响 会计学原理第七章会计计量原理483. 收益决定收益决定l3.1 3.1 收益决定的两种基本模式收益决定的两种基本模式l3.2 3.2 我国企业计算利润的方法我国企业计算利润的方法会计学原理第七章会计计量原理493.1 收益决定的两种基本模式收益决定的两种基本模式l 交易法计量模式交易法计量模式 F根据企业在特定会计期间实现收入与其相关费用来计算当期根据企业在特定会计期间实现收入与其相关费用来
40、计算当期收益(利润)收益(利润)w 当期收入当期收入 当期费用,净收益(利润)当期费用,净收益(利润)w 当期收入当期收入 期初净资产,净收益(利润)期初净资产,净收益(利润)w 期末净资产期末净资产 期初净资产,亏损期初净资产,亏损w 基本模型基本模型 :利润(收益):利润(收益) = = 期末净资产期末净资产 期初净资产期初净资产 会计学原理第七章会计计量原理503.2 我国企业计算利润的方法我国企业计算利润的方法l计算步骤计算步骤F营业利润营业利润 w 营业利润营业利润= = 营业收入营业收入 营业成本营业成本 营业税金及附加营业税金及附加 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投资收益允价值变动收益投资收益F利润总额利润总额 w 利润总额利润总额 = = 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F净利润净利润 w 净利润净利润 = = 利润总额利润总额 所得税费用所得税费用会计学原理第七章会计计量原理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