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课堂五步三查基本操作及说明(共14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效课堂五步三查基本操作及说明(共14页).doc(1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 “五步三查”高效课堂教学普适性模式基本操作及说明 中国教师报全国教师培训基地 张海晨 “五步三查” 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在指导区域课改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推进效果,受到专家与一线教师的一致好评。对于不同区域、不同学段(小学、初中、高中)以及不同学科等都有着广泛的课堂建设指导意义,因此具有普适性。“五步三查”课堂教学模式在步骤命名、环节设计和操作的基本流程上力求简单易记、简便易学,方便一线教师掌握和运用。并尽可能从方法和规律的角度来指导教师付诸教学实践,在实际课堂操作中体悟新课改理念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落实,很好地解决了新课程理念“顶天入地”的问题。第一部分 “五步三查”模式
2、基本结构说明一、“五步”:指课堂环节五个基本步骤。1.第一步:独学;2.第二步:对学、群学;3.第三步:组内小展示;4.第四步:班内大展示;5.第五步:整理学案,达标测评。(二)三查:指课堂上的三次关键性的学情调查。1.一查:在学生独学时;2.二查:在组内小展示时;3.三查:在整理学案,达标测评时。第二部分 “五步三查”基本操作详解一、第一步:独学。“独学”指学生个体学习而言。在独学环节开始之前,通常要进行对上节课有关知识的反馈检查和新课的导入。(一)检查反馈:从检查内容和检查对象上要注意分层次,并重点关注C层次学生(即潜能生)。是否需要检查或者检查哪些内容和哪些学生可依照上节课学案整理过程中
3、和达标测评过程中暴露的问题或学习组长反馈上来的情况而定。检查最好以爬黑板方式进行。(二)新课导入:导入虽然不作为课堂的一个基本步骤来看待,但它是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正如德国教育家阿道尔夫第斯多惠所言:“教学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所以导入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激发学习动力、调整学习状态、创设学习情境、建构知识系统等方面。导入新课后要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三)独学所有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的学习,都一定是自主学习。只有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得到了激发和提高,才会有主动性和创造性。所以教师要高度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而“独学”是针对学习的个体而言的,其字面意思是指学生的独立学习,但并不能
4、表明是自主学习,我们更为关注的是学生的独立自主学习。只有这样其学习效果才能达到最佳。高效课堂下的学生独学,以导学案为抓手,以问题为主线,并运用双色笔就独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做好标注,带入对学、群学中解决。 1. 独学对学生的基本要求: 纪律要求。高效课堂一般不做硬性的纪律要求,以不影响别人的学习为宜。人的心灵只有处在高度自由的状态中,才有可能是思维敏锐的、活跃的,才有可能具备创造力。当然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来讲有一个学习习惯养成的问题,这一点可以作为课堂评价的一项来引导促进。 另外,对于独学在家庭中完成的情况,往往由于部分学生学习自觉性不强,导致独学效果不佳。遇到这种情况也可以通过有效地课堂学习评
5、价和小组建设来引导促进,加强管理。 问题入手:对照导学案,自己查阅教材或其他文本资料,自主解决导学案中的问题。独学解决的问题一般是导学案中的基础类题目,要求人人过关的题目。这就要求教师在编制导学案时要分层次设计各类题目。 双色笔标注:对于经过独学未能自主解决的问题,用双色笔做好标注,以便带着这些问题通过对学、群学来解决; 向组长汇报。当独学环节完成后要及时告知本组学习组长,由组长向老师报告独学进展情况,便于教师掌握时间。一旦学生的这种学习习惯养成之后,学习时间和学习进程便可以自我控制,这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第一步。2.独学对教师的基本要求:关注学习状态。在独学阶段,教师最重要的任务就是高度关注
6、各小组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状态。“境由心造,相随心生”。真正的入情入境的独学行为,大多表现为茅塞顿开、豁然开朗、悠然心会、深得吾心;表现为怦然心动、浮想联翩、百感交集、妙不可言;表现为心灵的共鸣和思维的共振;表现为内心的澄明与视界的敞亮。所以教师在巡视时应留心观察学生独学的状态是否投入,是否入情入境,入心入神。而高效课堂上之所以学生自主学习状态普遍较佳的原因之一,是后面的展示环节所创设的学习情境更好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内驱力,以便更好地展示自我,为小组争光。从这一点来讲,展示不是最终目的,而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高效学习的一种有效手段。尊重个体差异,不搞“一刀切”、“齐步走”。教师要明白,对待同样一个导
7、学案,由于学生个体的差异,每个学生独学的时间有快有慢,独学所完成的内容也有多有少,这一点是不能回避的客观事实,教师要尊重这种差异,搞好分层学习,分层达标,不搞“一刀切”、“齐步走”。适时点拨指导。考虑到学段的特点和自学能力的差异,教师可以在独学过程中对个别学生尤其是后进生进行学法的指导、点拨。但尽量通过导学案来体现学法指导,以减少对学生独学的干扰和学生对教师的依赖。点评小结。通过巡查把握学情,在独学环节完成时,可以就学生独学的状态对各组进行即时性点评。达到激励、引导、提高的目的。二、 第二步:对学、群学。“对学”指两名同等学习程度学生的合作学习;“群学”指小组内不同程度学生的合作学习或具体指“
8、学习对子”间帮扶学习。“学习对子”是指学习小组内相邻层次学生相互结成对子,进行学习帮扶,以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学习共同体。对学、群学环节仍然是以解决问题为主线。(一) 对学生的要求:1.先对学。首先通过同层次学生的对学力求解决独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2.后群学。以学习小组为组织单位,由学习组长组织成员对照导学案开展有效的合作、探究、对子帮扶,真正实现“兵教兵、兵强兵、兵练兵”。3.深入探究。对学、群学的过程,既是解决独学中存在问题的过程,也是发现新问题、探究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的过程。从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这一点同传统教学截然不同,在教师的传统观念里往往是教得学生
9、没有问题才算成功。正是这种错误的观念导致了学生缺乏问题意识。“创造始于问题”、“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没有问题才是最大的问题,才是最可怕的事情。所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尤为重要。(二) 对教师的要求:基本上同独学环节的要求。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要做好小组学习问题的跟踪调查,并做好必要的问题记录。三、第三步和第四步:组内小展示和班内大展示。(一)小展示和大展示的区别。“小展示”指小组内由学习组长组织的展示,组员将学习成果在小组内进行展示汇报;“大展示”指小组在全班进行展示汇报,一般由教师组织,当然也可以由学生代表组织。二者的区别在于展示的范围不同、问题的共性度不同和内容的层次不同。小展示的目的是
10、一方面展示对学、群学的学习成果,另一方面暴露对学、群学中尚未解决的问题,并由学习组长将学习成果或暴露问题汇报给老师,便于教师把握学情,进行大展示。(二)对学生的要求1.展示的基本要求展示要体现“四性”。展示绝不是对导学案上问题答案的重复性讲解。学生已经解决的问题不需要进行展示,无论是组内小展示还是班内大展示一定是“提升”。为此要突出展示的“四性”:即问题性、层次性、互动性、创生性。问题性:所谓问题性展示是指从展示的内容上来讲,要展示共性度高的问题,或者易错点、重点、难点、焦点等问题。一般在大展示环节不展示导学案中比较基础的内容,这些内容已经在小展示或者之前的学生独学、对学或者群学中解决完成。层
11、次性。所谓层次性展示是指从展示的分工上来讲。要避免精英展示,增强小组成员的参与度。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尽可能提供展示的机会,满足个体需要,增强自信心,强化团队合作意识与集体意识。比如在分工上可以有人负责解题步骤或基本思路、有的负责解题方法和疑难解析、有的负责规律总结和问题拓展等等。互动性:所谓互动性展示是指从展示的方式上来讲,要体现出师生、生生的交往。教学的本质就是交往,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过程。可以是疑难求助、质疑对抗、文本批判、合作表演、诗歌朗诵等等多种形式的互动交流。创生性:所谓创生性展示是指从展示的价值体现上来讲,包括学习的方法总结、规律探寻、学习的新发现、新思考、新感悟或新的成果展示等
12、。这样就避免了展示不高效的情况,也真正体现出展示环节的必要性。这种生成既有预设中的生成,也有课堂即时性的生成,无论哪种生成我们追求的是有效的生成,而不是漫无边际、脱离主题的生成。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是充满了生活性、生成性和生命性的课堂。一堂课缺乏没有预设是不负责任的课,若没有动态生成,这堂课一定是不精彩的课堂,更不会有“生命的狂欢”和心灵的震撼。2. 展示行为常规要求 聚焦问题 准备动作要快、静、齐。减少准备的时间。无论是展示者,还是听展者,都要迅速进入状态; 聚焦时要避免学生“平行站位”,要有层次,保证每个学生都能站在最佳位置,不影响听课。 班额较大的班级,由于受空间限制,尽可能减少无谓的走动
13、,前面的同学要做到不遮挡后面同学的视线。对展示学生的要求展示者提前进入预定位置,上组展示评价完,自己迅速到位,不耽误时间。展示者面向全体同学,讲解时要用教杆等必要教具,侧身讲解。做好展示的导入,结语及组间过渡。展示者准备要充分,对展示内容要熟知,鼓励拓展性展示,不做无效展示,要把展示内容组织成展讲语,展示时尽量脱稿或半脱稿,切忌照本宣科。展示者声音洪亮,语言流畅、规范,切忌啰嗦,准确把握展讲时间,避免拖泥带水,浪费时间。展示者要充分运用展示艺术,善于运用肢体语言,根据学科特点,说、学、演、唱,书写、描绘淋漓尽致,达到既传授知识又感染人的效果。板书要迅速、工整规范,合理运用双色笔,板面设计要合理
14、、规范、美观。为了节省时间,板书一般可以放在群学或者小展示时进行。对听展者的要求站位合理,前后由低到高,保证全员观看、听展。坐要端正,不能伏案托腮;站要直立,不能抱膀搭肩,要做到拥而不挤。认真倾听,听展时要闭口,切忌中间插嘴,私下议论,嘲讽取笑。听展者要根据展示及师生补充点拨随时记录,不放过每一个难点、疑点,做好即时性巩固及导学案整理。展示中的质疑对抗展示环节中,在展示者展示完后,听展者如有疑问要及时提出自己的观点,其他同学可以进一步质疑对抗。质疑对抗要针对问题,避免不必要的争论。听展者主动质疑、补充要做到有抢有让,彰显个性,语言规范,简明扼要。 进行对抗质疑时无需举手,可直接起立发表自己的观
15、点。 展示中的评价听展者在补充评价时,要用第二人称,目视被评价者,切忌将征询的目光投向老师。不做重复、无意义评价,要积极发现优点,中肯指出不足,语言规范、简明扼要。大胆鼓励个性化、创新性的观点表露。“水尝无华,相荡乃生涟漪;石本无火,相击才生灵光”。要营造“百家争鸣”的学习氛围,达到质疑对抗、文本批判、个性解读、创新生成的目的。 被点评同学要认真对待他人评价,及时改进。(三)对教师的要求教师的主导作用和课堂教学机智(教学机智不是指传统教学中的课堂驾驭能力)将在展示环节受到严峻的考验。这是考量教师综合素质的最关键环节。好教师的主导作用就像学记中所言:“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
16、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也”,这个表达比较贴切。概括地讲,我认为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追问、点拨、引导、启发和评价上。而不是讲解、讲授上。正像叶圣陶先生所言:“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1.学情调查。组内小展示时,进行第二次学情调查,调查的方式可以是教师巡视指导和学习组长的反馈。教师就小展示暴露出来的问题和小组备展的内容,灵活调整预设的时间安排。确定大展示的内容、时间,组织全班进行大展示。2.适时引导点拨。大展示过程中,学生往往探究不够深入,停留在浅层次的表达上,或者迂回不前的质疑对抗甚至偏离主题的拓展延伸上,尤其是对于小学生而言这类现象更为普遍。这就要
17、求教师要研究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适时追问、点拨、启发、引导,让学生“跳一跳能摘到桃子”,自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师在这一环节易犯的错误是缺乏耐心和等待,容易“抢权夺位”,即过早地抢学生的话语权,夺学生的主体地位,走入传统教学的惯性里去。原本即将到来的精彩生成往往被“扼杀”在萌芽状态里。3.即时性评价。教师及时评价各小组同学展示的情况,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内驱力。学生在互动过程中也可以进行即时性点评。 4.备课预设很重要。教师通过这一环节的亲身体验,能够感受到课前的预设非常重要。在备课中要针对有关问题作相关的预案准备,预设有可能出现的情况,尽量做到心中有数,以便能应对突如其来的问题。即使
18、这样,也同样会出现一些悬而未决的问题,这些都是很正常的现象。正是由于这些问题的存在,才更好地促使学生去探究知识的奥秘,去体验学习过程的乐趣。作为教师也不再是“学富五车、才高八斗”的讲坛圣人,真正回到学生中间,成为学生学习的共同体,成为学生平等中的首席。真正的师生关系和教学关系也因此得以建立。四、第五步:整理学案,达标测评。通过前面的小组学习与展示,学生整理学案而后教师组织达标测评。(一)对学生的要求1. 整理学案。主要包括对疑难问题的整理、个性化重难点、生成性知识整理、知识系统梳理(画知识树或知识纲目),将这些内容整理在纠错本或者导学案的设定位置,并就重点内容用好双色笔标记。学案整理一方面是为
19、了课堂上问题、生成等有价值知识的落实,另一方面是方便学生以后的复习。2.对子检查。结为对子的两名同学相互检查,狠抓重难点、疑点的落实。尤其是双色笔标注的问题的落实。3.学习反思或学后记。让学生养成学思结合的好习惯,在反思中不断感悟,不断提升。(二)对教师的要求1.组织达标测评。教师根据导学案最后的测试题(也可以临时添加题目)组织小对子、小组长检查或抽测。题目的设计上要体现分层次的原则,按照基础题、提高题、拓展题,要简而精。达标测试检查的形式灵活多样,教师可以组织小组长之间互查、小组长检查或是抽查部分学生,但最终要达到把握学情,了解每一名学生的学习情况,尤其关注潜能生。这也是对下一节课反馈检查的
20、主要依据。2.学情调查。教师要了解整节课学生掌握的情况,分析不同层次学生存在的薄弱环节,并在导学案的设定位置做好记录,作为下节课课前反馈和单元测试的依据。第三部分 说明一、高度重视导学案的编写。导学案不同于传统教学中的教案,导学案的编写要求更高。它直接服务于学生,服务于不同层次的每一个学生,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学生个体差异的学习要求,教师主导作用的体现,课堂学习是否高效等,导学案起了关键作用,因此要特别重视导学案的编写。教师要保证充分的备课时间,最好以集体备课的形式来研究编制导学案。尤其注意在问题的设计上要体现“知识问题化,问题探究化,探究层次化”,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做好分层目标,分层学习,
21、分层训练,分层达标。通常可将问题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为“基础题”(基础在线),主要指本节课的基础知识。力求全体学生在利用导学案“独学”文本的基础上全部解决;第二层次为“提升题”或叫“拔高题”,这类题目在知识上和能力上都有所提升,力求中等以上程度的学生在利用导学案“独学”基础上全部解决;第三层次为“拓展题”,这类题目有更强的综合性和难度,并与生活实践相对接。力求学有余力的学生在利用导学案“独学”基础上能基本解决。在学生对照导学案“独学”的基础上,通过“对学”、“群学”解决存在的疑难问题。二、正确认识高效课堂的一般性操作模式。这是基于高效课堂一般模式下按照一课时的内容来设计的。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学
22、段、学科、课型、学习内容的难易度、学校作息时间安排的不同,在导学案的设计上就要有所调整,在课堂环节上也不一定执行“五步”的环节,根据需要做相应调整。1.预习课型:应侧重于学生独学、对学、群学的环节,教师做好相应的小组学习辅导,并作好反馈评价;2.展示提升课型:一般这种课型之前已经进行了预习,完成了独学、对学和群学环节。所以以展示提升为主,并做好反馈评价;3.单元(或课时)巩固提升课,在导学案的设计上应由侧重于“学”转向侧重于“练”,由关注知识的分支转向更多地关注知识系统的梳理和方法规律的总结,同时在问题的设计上要强化新课教学时学生的易错点,从而才能达到“单元清,人人清”。在课堂环节上就要侧重达
23、标反馈,并做必要的展示。 所以,无论哪种课型都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而不是将各个环节完全割裂开来,教学内容只有用多种形式呈现时,才能使学习更高效,这是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三、各环节时间问题。由于科目、文本内容和学情不同,各环节时间很难确定。只能作一般性的预设,就一课时的内容而言:导入新课、明确目标3-4分钟;独学7-8分钟;对学、群学5分钟;展示(含小展示、大展示及准备时间)25分钟;整理学案、达标测评5分钟。具体情况视课堂实际作相应调整。四、要重视预习、展示、反馈。预习、展示、反馈是高效课堂上最关键的三个环节,当然也可以是三个课型。究竟作为课堂的三个环节还是作为三个课型,要视课堂内
24、容与学情、学时而定。预习是关键,我们主张预习不好进入展示环节或者展示课一定是失败的,低效的。展示是提升,展示不是为展示而展示,它是基于自学(独学、对学、群学)基础上的拓展和延伸。反馈是保证。反馈是对教与学质量的检验,是过程性的评价和指导。通过反馈找问题,找差距,促整改,保质量。五、高效课堂的课堂管理与评价。与传统课堂不同的是,高效课堂的管理与评价发生了很大的转移,由原来对学生个体的管理转向对学习小组的管理。这里学习小组的建设与管理、评价就显得尤为重要。高效课堂的评价,有着相配套的评价体系,是高效课堂顺利推行的有力支撑。六、高效课堂是系统工程。高效课堂不单纯是课堂教学的改革,不单是课堂技术层面的
25、改革,如果单就技术层面去改革,最终会导致失败。高效课堂是个系统工程,带来了理念、教学、组织、管理、评价、文化等一系列的改革。所以老师要通过在“做中学”、“学中研”、“研中做”,达到教学做合一。学校要站在系统论的角度,围绕高效课堂整体建构并实施这一系统工程。七、高效课堂的去模式化问题。我们主张高效课堂的实施应经历“临帖入贴出贴破贴”的阶段。通过“临帖”,规范和矫正教师的教学行为,转变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从这个角度讲,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是推行初期阶段必须经历的一个过程,且不可以教学是个性化的艺术为由而否定模式在这个阶段推行的必要性,否则要走很多弯路,导致课改不彻底,
26、不成功。待“固模过关”后,学校可以结合本校情况形成学校或学科课堂教学特色。第四部分 “五步三查”模式的效能分析综上述,“五步三查”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概括地讲有六个支撑:导学案是学生学习的“路线图”;小组合作学习定成败;独学、对学、群学是学生学习的基本方法;学情调查是教学起点;展示、反馈、评价是基本手段;达标测评是学习效果的基本保证。“五步三查”教学模式成功地实现了五个转变即:1.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解决了因材施教、分层学习的问题,实现了学生由集体化、无个性、个体式学习向多样化、个性化、合作式学习的转变;2.以独学、对学、群学的具体学习方式来达到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有效性,实现由传统的以“教
27、”为中心的被动性学习(讲堂)向以“学”为中心的主动性(学堂)的转变;3.以“导学案”为学生学习的“路线图”,突出强调学生的学,实现由传统课堂上教师的 “教案”向新课堂学生“学案”的转变; 4.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学习单元的学生展示和多元化反馈评价的手段来有效促进了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实现把学习的权力真正向学生“移交”的转变;5.在基于“相信学生、解放学生、依靠学生、发展学生”的高效课堂理念下,利用有效的学习机制和教学手段,创设高效的学习氛围,彻底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实现了学生由“苦学”、“厌学”向“乐学”、“创学”(创造性学习)的转变。另外,教师在运用“五步三查”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进行课堂教学时,深刻体会到这样的课堂不仅仅是教学,而是教育。在具有生活性、开放性、生成性的课堂环境里,课堂即社会,蕴含着自主、合作、沟通、竞争、创造、自由、批判、挑战等等,这些都是一个人一生发展不可或缺的宝贵品质。专心-专注-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