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季氏将伐颛臾】季氏将伐颛臾中心论点.doc

上传人:be****23 文档编号:17034873 上传时间:2022-05-2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季氏将伐颛臾】季氏将伐颛臾中心论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21【季氏将伐颛臾】季氏将伐颛臾中心论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季氏将伐颛臾】季氏将伐颛臾中心论点.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季氏将伐颛臾】季氏将伐颛臾中心论点.doc(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1【季氏将伐颛臾】季氏将伐颛臾中心论点季氏将伐颛臾教学目标 1.理解孔子“修文德以来远人”的政治主张。 2.了解语录体的论述方式。 3.了解本文语言高度精炼的特点。教学重点 实词、诵读。教学课时 两课时。预习安排 1.仔细阅读这篇课文和注释。 2.朗读课文一遍,不会读的字在字边注音。 3.回答下边的问题: 孔子反对伐颛臾有哪些理由?他所说的“远人”是指什么人?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由旧课导入新课。 1.要求学生从初中课文论语六章任选两章背诵。 2.让学生将该课与本课作比较,谈谈初步印象。 (篇幅大小不一,内容不同。)二、论语简介。 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

2、行的记录。班固汉书艺文志说:“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论语的内容很广泛,涉及哲学、政治、教育、时事等方面。全书共20篇,后人用每篇首句中的两个字做篇名;每一篇又分若干章,章的长短不一(短的只有一句话,长的达数百字,如季氏将伐颛臾),前后章之间不一定有什么联系,有些章还有重出现象,可见它是一个片断的集合体,并非出自一人之手。 论语记录孔子的言论大致上有四种体式:(1)用“子曰”开头直录其言论,可称格言体,如“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君子乎?”(2)先指出问者和问题,再录孔子的回答,可称答问体,如“子贡问曰:

3、“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3)跟特定的对象展开谈话,超出一问一答的模式,可称对话体,如孔见师冕。(4)就一件事比较详细地阐述自己的意见,可称议事体,如季氏将伐颛臾这一章。三、孔子简介。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是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的先祖原是宋国的贵族,在一场政治斗争中失败后逃到鲁国,但到孔子出生的时候,已下降为平民。孔子年轻时因家境贫寒给季氏做过委吏(管理粮仓)和司职吏(管理性畜),工作得很出色。孔子很注重学习,相传他曾问礼于老聃,学乐于苌弘,学琴于师襄。50岁以前

4、,他的大部分时间用于聚徒讲学,也从事政治活动,去过齐国。50岁那年,鲁定公任命他为中都宰。56岁那年由大司寇(主管司法)行摄相事,但为时不长,被迫辞职。后又周游宋、卫、陈、蔡、齐、楚等国,为时14年,终不见用。回到鲁国后致力于教育和整理古代.文献,又将鲁史官所记春秋加以删修,成为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他的弟子相传先后有三千人,最著名的有颜回、子贡、季路(子路)、冉有、曾参等。他又是私人讲学风气的开创者,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四、解题要点。 季氏伐颛臾一事,是在“陪臣执国政”的鲁国的特殊背景下发生的。“陪臣”指的是孟孙氏、叔孙氏、季孙氏三家。他们的先祖即庆父、叔牙和季友都是鲁桓公(

5、前771-前694在位)的儿子、鲁庄公(前693前662在位)的弟弟,号称“三桓”。到孔子这时,“三桓”执鲁国国政已达一百六七十年之久。在这一百多年间,公室(鲁君)和私室(三桓)之间的主要斗争有:鲁宣公十五年(前594)针对三家分地扩展颁布了“税亩”制度;鲁襄公十一年(前562)三家“作三军,三分公室,各有其一”;鲁昭公二十五年(前517)欲诛季,三桓联合进攻,昭公被迫逃亡。这斗争一直继续到战国初年,史记鲁周公世家说:“悼公之时,三桓胜,鲁如小侯,卑于三桓之家。” 季氏将伐颛臾一事,不见经传。后世注家以为是子路、冉有向季氏转达了孔子的意见,季氏懼祸而止。史记孔子世家载:“仲由为季氏宰”在定公十

6、三年(前497);季康子召冉有在鲁哀公三年(前492),其时子路随孔子在陈。至于二人何时同为季氏家臣,则不得而知。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载有季康子向孔子询问季路、冉有才能的事,也不著年代。据推测当在鲁哀公初年。 孔子一贯反对“陪臣执国政”,对三桓的指责在论语中就有许多记载。五、诵读第1段。1.注疏(可据所列条目提问,下同)“季氏将伐颛臾”: 本章属议事体,开篇便说事。一句带过。“伐”,有旗鼓之谓。旗鼓声罪,而颛臾无罪,由此引出孔子的评论。“见”():引见。“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有事”,喑寓“伐”字。季氏贪其土地,欲灭而取之。“求,无乃尔是过与”: 冉求为季氏聚敛,尤用事。论语先进:“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尔是过”,即“过尔”。全句应译为“这恐怕要责怪你吧”,课本注释误。“以为东蒙主”: 言颛臾乃先王封国,故不可伐。“以为”,“以之为”的省文。主,死人或神的牌位,引申为主祭人。蒙山在鲁之东,故曰东蒙。“在邦域之中”:言不必伐。鲁封地七百里,颛臾在其中。“社稷之臣”: 言非季氏所当伐。“社稷”,指公室即鲁君。当时四分鲁国,季氏取其二,孟孙、叔孙各有其一,只有颛臾这个附庸之国尚为公臣。“何以伐为”: 照应本段起句。“为”,语末助词,无义。“何以”,就是“以何”,凭什么(理由)。板书 (略,见教材)2.第 5 页 共 5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