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18年幼儿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心理学》模拟试题及答案(3)】买个幼师资格证3000.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2018年幼儿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心理学》模拟试题及答案(3)】买个幼师资格证3000.doc(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1【2018年幼儿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心理学模拟试题及答案(3)】买个幼师资格证3000教师资格证网权威发布2016年幼儿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心理学模拟试题及答案(3),更多2016年幼儿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心理学模拟试题及答案(3)相关信息请访问教师资格考试网。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1.偶发记忆现象2.再造想象3.注意的转移能力4.移情5.自尊二、填空题(每空格1分,共20分)6.儿童发展的特点包括_、_、_。7.注意作为复杂的心理活动,其功能有_、_、_和监督功能。8.儿童早期依恋形成和发展的阶段有:_、_、_、_。9.我国师幼关系划分为_、_、_、_。10.道德心理成分包括
2、_、_、_。11.由于言语活动的表现形式各有不同,而可分为_、_、_。三、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请把正确选项填在括号内)12.各种躯体系统功能的变化,大脑与神经系统的变化与发展是( )。A.生理发展B.认知发展C.社会性发展D.文化性发展13.父母与婴儿之间相互影响的一种基本途径是( )。A.知觉B.嗅觉C.味觉D.触觉14.当我们说到“天安门”时,虽然天安门不在眼前,但我们的头脑中会出现天安门的形象,这属于( )。A.想象B.表象C.感觉D.思维15.( )是指儿童通过表情推测他人内部心理状态的能力。A.社会参照B.表情识别C.移情D.依恋16.儿童最初的思维是( )。A.以直接思维为
3、主B.以具体思维为主C.以逻辑思维为主D.以抽象思维为主17.( )是伴随道德认知产生的,是由人的道德需要是否得以实现而引起的内心体验。A.道德认知B.道德情感C.道德践行D.道德行为18.同一时间能把握的对象数量称为( )。A.注意的时间B.注意的稳定性c.注意的广度D.注意的转移能力19.游戏时,一个幼儿尽管拥有游戏所需的玩具材料,但如果同伴拒绝与其共同游戏他会很不快乐。这是因为他们的( )没有得到满足。A.生理需要B.安全和保障的需要C.求知的需要D.交往和友爱的需要20.( )是个体最早表现出来的个性心理特征,是一个人个性和社会性发展的基础。A.个性B.气质C.能力D.性格21.在整个
4、幼儿期,( )是孩子使用的句型中最基本的句型。A.单词句B.电报式句子C.简单陈述句D.复合句四、判断说明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先判断正误,对错误的请简要说明理由)22.幼儿的大脑发育标志着幼儿认识水平的提高。23.良好的触摸对婴儿的情感起着重要的作用。24.幼儿很容易受到自己的情绪影响,但不能够自我调节。25.34岁的儿童主要是“自我中心语言”。26.对待攻击性强的孩子的唯一办法就是严厉的惩罚。五、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30分)27.儿童注意的发展对儿童成长的意义。28.简述依恋的特征。29.简述师幼关系的价值。30.简述道德心理结构的发展特点。31.简述儿童能力发展的一般趋势。32.简
5、述学前儿童想象发展的基本特点。六、论述题(每题10分,共20分)33.在实践中如何提高幼儿的言语能力?34.国外有媒体指出,中国的小孩越来越不会玩了。他们发现,中国的父母总是希望自己的孩子穿着干干净净,不允许他们做那些可能会使衣服弄脏的游戏。同时,中国很多的年轻父母觉得游戏对于孩子的成长意义不大,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应该花更多的时间来学习画画、英语、钢琴等。请结合游戏对成长的作用分析这些父母的做法。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1.偶发记忆现象:是指当要求幼儿记住某样东西时,他往往记住的是和这件东西一起出现的其他东西。2.再造想象:是根据语言或非语言如图画等的描述,在头脑
6、中形成相应新形象的过程。3.注意的转移能力:有意识地将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的能力。4.移情:是指儿童在觉察他人情绪反应时体验到的与他人共有的情绪反应。5.自尊:是一个个体的价值判断,它表达了个体对自己所持的态度。二、填空题(每空格1分,共20分)6.发展的基础性、发展的递进性、发展的易感性7.选择功能、保持功能、调节功能8.前依恋期、依恋关系建立期、依恋关系明确期、互惠关系的形成期9.严厉型、灌输型、开放学习型、民主型10.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行为11.口头言语、书面言语、内部言语三、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请把正确选项填在括号内)12.A 13.D 14.B 15.B 1
7、6.A 17.B 18.C 19.D 20.B 21.C四、判断说明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先判断正误,对错误的请简要说明理由)22.错误,幼儿的思维发展标志着幼儿认识水平的提高。23.对。24.错误,幼儿能够自我调节。25.对。26.错误,不当的惩罚会加剧孩子的攻击性。五、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30分)27.答:(1)注意是心理活动的积极维护者,是高质量认知活动的捍卫者。(2)注意对儿童心理活动发展有功能性意义。28.答:(1)依恋关系是依恋双方情感交融的关系,但有一方表现出更为依赖。(2)依恋者寻求与依恋对象的身体亲近和目光追随。(3)依恋关系可以提供安全感和自我效能感。(4)依恋还具有
8、传递性和稳定性。29.答:(1)对儿童的学习及其对早教中心、幼儿园以及学校的适应发挥着重要作用。(2)对儿童社会性,特别是自我的发展具有极大的作用。(3)对儿童的亲子关系、同伴关系产生一定影响。30.答:(1)发展趋势的循序性和统一性。(2)发展水平的差异性。(3)发展切入点的多端性。31.答:(1)操作能力最早表现,并逐步发展。(2)身体运动能力不断发展。(3)言语能力在儿童期发展迅速。(4)各种特殊能力逐渐展现。32.答:(1)学前儿童的有意想象逐渐得到发展,但主要还是无意想象。(2)学前儿童在再造想象的基础上,逐渐发展创造想象。(3)想象从完全脱离现实到合乎客观逻辑。六、论述题(每题10
9、分,共20分)33.答:(1)有目的、有计划的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是发展幼儿言语能力的重要途径。 在幼儿园的语言活动中,要求幼儿发音正确,用词恰当,句子完整,表达清楚、连贯,并及时帮助幼儿纠正语音,好的给予鼓励、表扬;要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调动幼儿说话的积极性,并给予反复练习的机会,以及做出良好的示范,促进幼儿语言的发展和言语的规范化。 (2)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提供幼儿交往的机会。生活是语言的源泉,而良好的语言环境,是指要丰富幼儿的生活内容。因此,要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幼儿广泛地认识周围环境,扩大眼界,丰富知识面,增长词汇。同时,要提供他们更多的交往机会,尤其是和小朋友的交往,并重视幼儿在交
10、往中用词准确和说完整的句子。当孩子“见多识广”时,语言自然也就丰富了。(3)把言语活动贯穿于幼儿的一日活动之中。幼儿园专门的语言活动时间是有限的,教师还应在日常生活中来培养幼儿的言语能力。教师可以组织幼儿收听广播、看电视、阅读图书、朗读文学作品等活动来丰富和积累文学语言;在一日生活中,通过随时的观察、交谈等来获得大量的感性认识,并同时复习、巩固和运用在专门的语言活动中所学过的词汇和句式,更多地学习新的词汇,学会用清楚、正确、完整、连贯的语言描述周围事物,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愿望。(4)教师良好的言语榜样。(5)注重个别教育。由于每个幼儿的个性特征和智力水平都存在差异,言语的积极性和驾驭语言的能力也
11、不一样。因此,教师在教育活动及日常生活中,不可忽视对幼儿的个别教育。如:对言语能力较强的,可向他们提出更高的要求,让他们完成一些有一定难度的言语交往任务;对言语能力较差的幼儿,教师要主动亲近和关心他们,有意识地和他们交谈,鼓励他们大胆说话,表达自己的要求、愿望,叙述自己喜闻乐见的事,给予他们更多的语言实践机会,从而提高他们的言语水平。34.答:本题实质上让我们回答游戏的作用(1)游戏是满足儿童需要的一种基本的活动方式。到了幼儿期,由于动作和语言的发展,生活范围的扩大,独立性的增强,对周围的事物有强烈的兴趣,产生了渴望参加成人的某些社会实践活动的强烈愿望。但是幼儿年龄小,受知识、经验、能力等的限
12、制,不可能真正像成人一样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这也就是说,幼儿参加成人社会实践活动的需要与从事这些活动的知识经验和能力水平不足之间发生了矛盾,而游戏是解决这个矛盾最好的方法。(2)游戏是促进幼儿认知发展的强有力工具。游戏是幼儿认识世界的一种手段,是促进其认知发展的强有力的工具。游戏中蕴涵着大量的学习。例如,儿童在搭积木、玩沙等建筑游戏中,能够认识各种建筑材料、各种物体的性质和特点,获得初步的物理经验,认识到只有把大积木放在下面,小积木放在上面,“楼房”才能站稳。游戏时,儿童的各种感官都要参加,从而促进了感知能力的发展。游戏以想象为前提,同时又不断增进想象的目的性,并促使它朝着创造想象的方向发展。(
13、3)游戏有助于儿童去自我中心。幼儿在游戏中总是以角色自居,力图像扮演的人物那样行动,要做到这一点,幼儿必须站在所扮演的人物的角度上,去想象其可能的行为。因此,在游戏中幼儿逐渐学会站在他人角度考虑问题,有利于儿童去自我中心。(4)游戏有利于培养儿童的自制力。由于游戏对幼儿有巨大的吸引力,因此比较容易激励他们克服困难,努力达到一定的目的,从而锻炼了幼儿的意志。马努依连科的实验发现:幼儿在游戏条件下(哨兵站岗)坚持站立不动的时间,远远超过仅仅按照成人的要求而站立的时间。游戏是一种不带任何强制性的活动,但并不意味着儿童在游戏中可以随心所欲,他们的行为必须受游戏规则的约束。这种约束不是外加的,而是一种自我监督、自我调节。因此,游戏有利于培养幼儿的自制力和自觉纪律。因此,这些父母的做法是不正确的。 点击免费试听>>>点击免费试听>>> 点击免费试听>>> 第 8 页 共 8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