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七夕节习俗】.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七夕节习俗】.doc(2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1【七夕节习俗】中国七夕节与西方圣瓦伦丁节、阿多尼斯节文化习俗比较第35卷第4期通化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Vol354Jul20142014年7月JOURLOFTOHUORMLUIVERSITY中国七夕节与西方圣瓦伦丁节、阿多尼斯节文化习俗比较汪保忠(1中央民族大学,北京,2100081;2平顶山学院,平顶山467000) 摘要:七夕因为牛郎织女传说的广泛流传而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寄托着痴情男女的美好愿望。男女鹊桥相会,佳期不再,欢愉苦短,往往被一些民俗学者误会成中国的情人节,但其实并非西方情人节可比,七夕具有非常深厚的文化因素。二者有不同的文化渊源,经过不同的文化选择与文化过
2、滤,考诸希腊神话,其阿多尼斯节却与七夕庶几近之。通过中西文学与文化的比较与探寻,阐释了七夕与阿多尼斯节在文化习俗上的诸多相似之处以及与圣瓦伦丁节的显著差异。关键词:七夕节;圣瓦伦丁节;阿多尼斯节;妇女节;情人节中图分类号:04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1008774穴2014雪04005104牛郎织女传说是中国民间四大传说之一,与白蛇传、孟姜女、梁山伯与祝英台一起在民间流传千年而广为人知。牛郎织女凄美的爱情故事传说,引起世世代代人们的同情,学者历来对此研究热情不减,大多认为牛郎织女传说是“孕育时间最久,产生时代最早,最集中而典型地反映中华民族社会、经济、文化的特征。”1也正因为流传久远,影响地域广
3、泛,2008年1月被收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遗产名录”。传说中,牛郎织女被天河阻隔,每年七月七日鹊桥相会,这留给人世间无限遐想,因此才有七夕这个传统节日。风月无边,历代风骚之士多有吟咏,自诗经以来,以七夕为题的诗词歌赋不胜枚举。据考证,全唐诗有54位诗人82首诗歌,全宋词有62位诗人108首词作,均以七夕为歌吟对象。2文化是民族的血脉,七夕与端午、中秋、春节、元宵早已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成为中华民俗的历史记忆。收稿日期:2014051作者简介:汪保忠(16)河南信阳人,在读博士,平顶山学院文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比较文学与文化研究。基金项目:20142015年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
4、资助supportedby“theFundamentalResearchFundsfortheen-tralUniversities”。项目编号:Z2014042 但是近年有民俗学者把七夕盲目比附2月14日西方情人节,在笔者看来是捕风捉影的,缺乏学理上的依据。一、中国七夕渊源考牛郎织女传说最早是源于星相的解释,即关于银河两岸的牛郎、织女这两个星座的来源作神话学解释。这个问题学界没有什么争议,论述基本一致。一般认为,牛郎织女传说起源于上古之世,大约在殷周之际就已经初步具有大概的故事轮廓。初民蒙昧,天真烂漫,多所幻想,学者多倾向于将此一时代,即诗经时代的牛郎织女划归为星宿神话。根据研究,最早记载牛
5、郎织女传说的,是西周时期。诗经小雅大东云:“维天有汉,监亦有光。跂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报章。皖彼牵牛,不以服箱。”但是,大东是严肃整饬之诗,还不允许有闲情逸致来穿插浪漫的男女情爱,至少是隐约、含蓄、温情脉通化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脉的优雅,过于浓烈、热情奔放不符合诗经编订者孔子的审美标准。后历经秦皇汉武,以至三国、魏晋南北朝,牛郎、织女这两个星座已经逐渐人格化为夫妇,而关于牛郎织女这两个星座的神话已经逐渐演变成了传说。虽然民间文学研究者把神话与传说区分得很清楚,但实际上牛郎织女是神话还是传说严格来说,区分意义并不大。南北朝时代任昉的述异记里说:“大河之东,有美女丽人,乃天帝之
6、子,机杼女工,年年劳役,织成云雾绢缣之衣,辛苦殊无欢悦,容貌不暇整理,天帝怜其独处,嫁与河西牵牛为妻,自此即废织紝之功,贪欢不归。帝怒,责归河东,一年一度相会。”讲述的就是这个千古流传的爱情故事。农历七月七日,最早成为双星节、双七节,自汉代起就成为七夕节、乞巧节。到了唐宋之际,又称为女儿节、少女节。至此,牛郎织女传说及七夕风俗,都发展得成熟且基本定型了。有学者认为,七夕就性质而言,应该是中国的女儿节。368对此观点,笔者甚表赞同,七夕应该是女儿节而非情人节,随着牛郎织女爱情故事的日趋完善,七夕节已成为普遍的节日。七夕在千百年的流传中,女子乞巧是最主要的民俗活动。虽然作为经典爱情故事的李(隆基)
7、、杨(玉环)之爱,有一定说服力,“七夕乞巧,长生盟誓”在民间影响深远,涉及爱情主题,但是杨妃的目的仍然是“今乃七夕之期,陈设瓜果,特向天孙乞巧”。明代传奇长生殿里七夕之夜香案供奉的是“金盘种豆”等物品,杨妃的目的仍在于祈求子嗣。生育子嗣、延续生命是女性的使命,这与爱情是迥然有别的。因此,不能单纯把七夕比拟为西方的圣瓦伦丁节4166。我们看看七夕的民俗流变。晋葛洪西京杂记卷一记载了汉代七夕风俗:“汉采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俱以习之。”5386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也言之凿凿,“七月七日为牵牛织女聚会之夜。是夕,人家妇人结彩楼,穿七孔针,或以金银等为针,陈瓜果于庭中以乞巧。”644唐代开元
8、天宝遗事记载:“宫中以锦结成楼殿,高百尺,上可以胜数人,陈以瓜果酒炙,设坐具,以祀牛、女二星。嫔妃各以九孔针、五色线,向月穿之,过者为得巧之候”。78两宋之际,周密武林旧事、吕希哲岁时杂记也多有记载。清代七夕风俗在日本文献清俗纪闻也历历在目:“七月七日称为巧日,在露台放置桌子,以点心鲜果七种、针七根、线七条向牵牛织女二星上供。幼女等于夜半拜星,并用线穿入上供之针,称为穿针乞巧”。842民国文献中华全国风俗志也大致情节相似,“七夕,人家盛瓜果酒肴与庭中或楼台之上,谈牛女渡河事。妇女对月穿针,为之乞巧。或以小合盛蜘蛛,次早观其结网疏密,以为得巧者多寡。”508这些文献说明,自古至今,七夕之夜,人间
9、女子希望天上的织女吃了人间女子的瓜果,自己能够像她一样智慧和灵巧,故称为“乞巧”。107正如陈勤建先生所言:“文化生命基因是与有型物质的生物生命基因相异的独特生命元素:它虽然是无形的,却溶化在人的生命里,并不经意地流露在人们的言行中。”1166因此,我们不能简单把七夕因为牛郎织女的爱情传说就等同于西方圣瓦伦丁节。探赜索隐,穷神知化,其实七夕内涵极其博大,远非瓦伦丁节那么简单。二、西方圣瓦伦丁节及其风俗我们知道,古希腊罗马文化和希伯来基督教圣经文化是西方文化的两大源头,即所谓“二希传统”。但是,基督教在非犹太教地区传教开始是受到极端排斥和抵制的。罗马历代君王多次对基督徒进行了极其血腥的清洗与迫害
10、。只是到了公元313年,受到基督教徒支持才登上君主宝座的君士坦丁,在米兰与东罗马帝国的皇帝利西尼乌斯共同颁发了一个敕令,即著名的米兰敕令,才使得基督教在经受了250年的迫害之后,终于在罗马帝国获得了合法地位。而在这之前,做一名基督教徒是很危险的,而瓦伦丁就是早期的基督教徒之一。公元270年,基督教还没有取得合法地位。因此,做一名基督教传教士并无中世纪的神圣地位与无限荣光。瓦伦丁在传教过程中,带头反对对基督教徒的迫害而被罗马统治者关进监狱。虽然遭受牢狱之灾和肉体鞭挞之苦,在监狱中,瓦伦丁却治好了典狱长女儿双目失聪的眼疾,也得到这位女子的悉心关照与爱慕。但愈是这样,愈加使残暴的统治者惊恐不已,本来
11、就惊恐于基督教传播扰乱民众的精神信仰,因此惨无人道地将瓦伦丁枭首示众。临刑前夕,即将付出生命代价的瓦伦丁给典狱长女儿写了一封情深意长的书简,诉诸生离死别之情。受刑当天,典狱长女儿无力扭转情人的悲惨结局,便在瓦伦丁墓前种上红色鲜花,以寄托自己无尽的哀思和依依难舍的深情。这一天为2月14日,从此,西方就把2月14日约定俗成地称之为情人节,即圣瓦伦丁节中国七夕节与西方圣瓦伦丁节、阿多尼斯节文化习俗比较汪保忠ValentinesDay。从此,情人节开始在西方广为流传。但在不同时代,圣瓦伦丁节的习俗有所不同。英国维多利亚女王时期的情人节习俗颇为独特:情人节这一天,青年男女将一株含苞待放的花枝移植于新鲜的
12、花盆,花名的首字母必须与这对情人姓名的首字母吻合。几天后,如果并蒂花开,争奇斗艳,便是“执子之手,与之偕老”;如果相背吐蕊,那就是“一朝天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了。今天的情人节,情人之间送玫瑰花、巧克力等礼物,互相表达爱慕之情已经使其成为大众化的节日,由于西方文化的强势影响,普通民众也多参与到这个西方节日中来了。但是应该看到,西方节日富有宗教色彩,节日的文化内涵比较单一,普通大众只是借以点缀生活的平庸,增加情趣,再加上商业文化的炒作,遮蔽了原来节日文化的神圣光芒。三、西方阿多尼斯节及近似七夕的理由分析希腊神话中,阿多尼斯节是一个女性的节日,是西方女性为了纪念如花似玉的美男子,植物神阿多尼斯
13、donis而举办的。阿多尼斯是希腊神话中传说的美少年,于树身爆裂中诞生。因他长得精致俊俏,风姿绰约,宛如天使,一天爱与美之神阿佛洛狄忒(即罗马神话中的维纳斯)驾着天鹅车来到阿多尼斯身边向他倾诉相思爱慕之情。阿多尼斯酷爱打猎,每天都和阿佛洛狄忒在苍翠欲滴、如诗如画的山林里狩猎,在泉水淙淙的溪边休息,他们漫游四方,过着神仙眷侣的逍遥生活。一天,女神预感到要大祸临头,她极力劝说阿多尼斯不要去打猎,但他执意要去,结果被野猪咬伤并致死。“也许是被嫉妒的阿瑞斯杀死,阿瑞斯变作野猪模样伺机杀死了他的情敌。”12475爱神本与战神阿瑞斯情投意合,现在移情别恋,当然可能招致战神的报复而引来杀身之祸。失去阿多尼斯
14、的爱神异常悲痛,她怕尸体在灼热的阳光下暴晒,损坏阿多尼斯的形象,就将尸体化成一朵鲜红的海葵。强烈的伤心之痛使爱神整天对着海葵流泪,此举感动了冥王哈得斯,允许已入冥土的阿多尼斯在每年中有6个月回到大地与爱神欢会。后来阿多尼斯成了植物和美之神,每年死而复生,永远年轻,青春永驻,容颜不老。1350在古希腊,每年春季举行阿多尼斯节。在游人如织、举国狂欢的节日里,男女青年格外兴奋,春情荡漾,野外欢聚,纵酒作歌。人们在节日的第一天无比伤心地哀悼他的逝去,第二天便欢呼庆祝他的复活重生,抬起阿多尼斯和阿佛洛狄忒的神像游走四方,迷狂,放浪形骸。“人们用清水洗净这位已故神祗的雕像,涂上香膏,裹以红袍,然后对着雕像
15、诵唱挽歌,雕像前香烟缭绕,似乎要刺激他的休眠的知觉从死亡的长眠中苏醒过来。”12474在叙利亚,“女孩子们年复一年地悲悼他的死亡,这时属于他的花朵,红色的秋牡丹(传说秋牡丹的颜色由阿多尼斯的鲜血染红)在黎巴嫩的杉树中开着花,红红的河水流入大海,每当海风拂岸的时候,河水沿着青蓝的地中海的曲折海岸像一根蜿蜒的深红条带。”14318在纪念阿多尼斯时,“男女青年到树林里去,砍一棵小因果树或一根因果树枝。他们胜利地把它背回家来,又跳舞、又唱歌、又打鼓,把它种在村里广场的当中,并奉献祭品;第二天早上,男女青年手挽着手,围着因果树站成一个大圆圈,跳舞,树上装点着一些彩色的布条和谷草编的假手镯假手链。”124
16、6我们比较一下中国七夕,他们在很多方面有相似的风俗。周密武林旧事记载:“七夕节物,多尚果食。妇人女子,至夜对月穿针,饾饤杯盘,饮酒为乐,谓之乞巧。小儿女多衣荷叶”。至于阿多尼斯节时希腊人在屋顶凉台上布置的阿多尼斯花园,自然是乞求植物神阿多尼斯保佑植物生长。弗雷泽在金枝中这样描述,“把种子种在潮湿的沙地上,叶子发芽时露出一种淡黄色或樱草色。到了节日那天,女孩拔出大麦苗,放在篮子里,带到广场上去,毕恭毕敬地匍匐在地把它放在卡马树面前。”1247中国七夕也有“种生”的习俗,“种生”又称之“生花盆”。宋代人吕希哲岁时杂记记载可为其佐证:“京师每前七夕十日,以水渍绿豆或豌豆,日一二回易水,牙渐长至五、六
17、寸许,其苗能自立,则置小盆中。至乞巧,可长尺许,谓之生花盆儿。”东西方女子节情节如此相似,并不能简单理解为巧合,是一种典型的文化精神的“遥契”。四、七夕不同于圣瓦伦丁节的原因分析笔者考诸文献,结合民俗,觉得有以下理由:(一)风俗及内涵不同。圣瓦伦丁节为送人玫瑰、谈情说爱之时,并非夫妻久别重逢。七夕在中国民间是乞巧,女子希望心灵手巧。客观的讲,牛郎织女传说只是凄美感人,并不是人们世俗观念里期盼的完美爱情。银河阻隔,男女遥遥相见不得亲,引起人们同情通化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是正常的,如果是世俗爱情的长相厮守,可能得不到如许响应。七夕最早与爱情并无关系,七月入秋,繁华落尽,万物萧条,“无端落木
18、萧萧下”,是伤感哀愁的季节。七夕与西方圣瓦伦丁节在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上有很大区别。七夕节本来是未婚女子乞巧,男性不参与其中。圣瓦伦丁节未婚、已婚均可参与其中,男性、女性也不加限制。(二)节庆活动不同,人文关怀差异巨大。圣瓦伦丁节使万物复苏,青年男女尽情满足自己的精神与情感需要,彰显西方个人主义传统。有宋代“上元日”时欧阳修“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的旖旎情致。据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记载,当时繁华的开封,“青楼画阁”、“绣户珠帘”,处处是“柳陌花衢”、“茶坊酒肆”。或者如暮春三月,也就是中国南方少数民族过的节日“三月三”,那是风情摇曳的日子。“江南草长,群莺乱飞”,青年男女相约郊游以致两情相悦,似乎也
19、情有可原。但七夕时值瓜果成熟之时,源于神话的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缺少娱乐色彩。(三)文化传统不同。七夕是中国传统文化农耕文明的反映,男耕女织,躬守田园。七夕风俗是一种活态民间文化,古代中国本来不具备情人节的伦理基础,男女授受不亲是儒家先圣的教化大义。西方自古希腊以来,就有人文主义的传统,提倡人性。即使是神,也是“神人同形同性”,也像人一样具有爱恨情仇。孔子评论诗经“一言以蔽之,思无邪”。汉代毛诗序对诗经里面关雎之类的爱情,也作了符合儒家经典的阐释,后代一直奉为圭臬。东西方民族文化的根基不同,不必强行攀比。七夕不是苗、瑶、布依等热情奔放的少数民族节日,是汉民族的文化传统节日,尽管寄寓美好,但也不是
20、情人相会。(四)伦理与世俗规范不同。情人节西方人送玫瑰花,中国没有西方意义上的情人节,但情人之间有送别互赠礼物,据诗经郑风溱洧记载:“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以芍药”。至于“芍药之诗,佳人之歌”,江淹别赋优美如斯:“春草碧色,春水绿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光阴往来,与子之别,思心徘徊”。这都是可靠的文献,但出于中国正统文化的压制,在中国古代谈情说爱是非常奢侈的事情,诗庄词媚,士大夫的个人情调只是在低俗的词曲里唱唱而已,比如欧阳修、柳永等诗词名家均可作如是观。基于以上分析,笔者认为因牛郎织女而成的七夕节,不可盲目比附为中国的圣瓦伦丁节(情人节),实际上是中国的阿多尼斯节(女子节)。陶立璠先生在为赵
21、逵夫主流与分流牛女传说与七夕风俗传播与分化研究所作的序中也说过大致类似的话。七夕节是传统民俗的延续,但将牛女传说视为纯爱情故事,将七夕节定位为中国的情人节,这是极其荒谬的,是对文化遗产的蔑视,也是对牛女传说和七夕文化产生与传播历史的无知。参考文献:1赵逵夫先周历史与牵牛传说J人文杂志,200穴1雪2张玉璞,曹瑞娟“七夕”题材诗歌源流考J聊城大学学报,2005穴1雪3程蔷,董乃斌唐帝国的精神文明民俗与文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64清洪昇日竹村则行,康保成笺注长生殿笺注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5武文中国民俗学古典文献辑论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6梁宗懔荆楚岁时记M长沙:岳麓书社,18
22、67五代王裕仁等撰,丁如明辑校开元天宝遗事十种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858日中川忠英编,方克等译清俗纪闻M北京:中华书局,2006胡朴安,编中华全国风俗志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810胡怀琛民国文存中国寓言与神话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311陈勤建文艺民俗学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12英弗雷泽,徐育新等译金枝M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1813韩金淑姬世界50大神话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014英弗雷泽,徐育新,汪培基,张泽石译金枝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6(责任编辑:章永林)中国七夕节与西方圣瓦伦丁节、阿多尼斯节文化习俗比较作者: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
23、卷(期):汪保忠中央民族大学,北京 100081; 平顶山学院,平顶山 467000通化师范学院学报Journal of Tonghua Normal University2014(7) 引用本文格式:汪保忠 中国七夕节与西方圣瓦伦丁节、阿多尼斯节文化习俗比较期刊论文-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14(7)传统习俗春节、元宵节、圣诞节、端午节、七夕节的由来春节的来历春节的来历有一种传说,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触角,凶猛异常。“年”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这天,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兽的伤害。有一年除夕,从村外来了个乞讨的老人
24、。乡亲们一片匆忙恐慌景象,只有村东头一位老婆婆给了老人些食物,并劝他快上山躲避“年”兽,那老人捋髯笑道:“婆婆若让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年兽撵走。”老婆婆仍然继续劝说,乞讨老人笑而不语。 半夜时分,“年”兽闯进村。它发现村里气氛与往年不同:村东头老婆婆家,门贴大红纸,屋内烛火通明。“年”兽浑身一抖,怪叫了一声。将近门口时,院内突然传来“砰砰啪啪”的炸响声,“年”浑身战栗,再不敢往前凑了。原来,“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这时,婆婆的家门大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大惊失色,狼狈逃蹿了。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难回来的人们见村里安然无恙十分惊奇。这时,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赶忙向乡
25、亲们述说了乞讨老人的许诺。这件事很快在周围村里传开了,人们都知道了驱赶“年”兽的办法。(客家人的传说)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这风俗越传越广,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端午节的由来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
26、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佩戴香囊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元宵节的由来传说在很久以前,凶禽猛兽很多,四处伤害人和牲畜,人们就组织起来去打它们, 有一只神鸟困为迷路而降落人间,却意外的被不知情的猎人给射死了。天帝知道后十分震怒,立即传旨,下令让天兵于正月十五日到人间放火,把人间的人畜财产通通烧死。 天帝的女儿心地善良,不忍心看百姓无辜受难,就冒着生命的危险,偷偷驾着祥云来到人间,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人们。众人听说了这个消息,有如头上响了一个焦雷。吓得不知如何是好,过了好久,才有个老人家想出个法子,他说:“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
27、日这三天,每户人家都在家里张灯结彩、点响爆竹、 燃放烟火。这样一来,天帝就会以为人们都被烧死了。”大家听了都点头称 是,便分头准备去了。到了正月十五这天晚上,天帝往下一看,发觉人间一片红光,响声震天,连续三个夜晚都是如此,以为是大火燃烧的火焰,以中大快。人们就这样保住了自己的生命及财产。为了纪念这次成功,从此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户户都悬挂灯笼,放烟火来纪念这个日子。 圣诞节每年12月25日是全世界大多数基督徒纪念耶稣诞生的日子。 教会开始并无圣诞节,约在耶稣升天后百余年内才有。据说:第一个圣诞节是在公元138年,由罗马主教圣克里门倡议举行。而教会史载第一个圣诞节则在公元336年。由于圣经未明记耶
28、稣生于何时,故各地圣诞节日期各异。直到公元440年,才由罗马教廷定12月25日为圣诞节。公元1607年,世界各地教会领袖在伯利恒聚会,进一步予以确定,从此世界大多数的基督徒均以12月25日为圣诞节。其实哪一天并不要紧,重要的是应该知道它是为纪念救主耶稣降生。 由于圣经记载耶稣生于夜间,故传统称12月24日夜为在圣诞节人们会准备圣诞树,给朋友和心爱的人准备圣诞节礼物并在圣诞夜放在他们的帽子里面,还会和朋友们一起唱圣诞歌,制作圣诞卡片,和家人朋友在圣诞树下一起吃圣诞大餐等。总之,圣诞节是个象征着美好的日子! 感恩节的习俗每逢感恩节这一天,美国举国上下热闹非凡,人们按照习俗前往教堂做感恩祈祷,城乡市
29、镇到处举行化装游行、戏剧表演和体育比赛等,学校和商店也都按规定放假休息。孩子们还模仿当年印第安人的模样穿上离奇古怪的服装,画上脸谱或戴上面具到街上唱歌、吹喇叭。散居在他乡外地的家人也会回家过节,一家人团团围坐在一起,大嚼美味火鸡。同时,好客的美国人也忘不掉这一天邀请好友、单身汉或远离家乡的入共度佳节。从18世纪起,美国就开始出现一种给贫穷人家送一篮子食物的风俗。当时有一群年轻妇女想在一年中选一天专门做善事,认为选定感恩节是最恰当不过的。所以感恩节一到,她们就装上满满一篮食物亲自送到穷人家。这件事远近传闻,不久就有许多人学着她们的样子做起来。总统放生火鸡仪式每年一度的总统放生火鸡仪式始于1947
30、年杜鲁门总统当政时期,但实际上这个传统仪式可以追溯到美国内战林肯总统当政的时期。1863年的一天,林肯的儿子泰德突然闯入内阁会议请求赦免一只名叫杰克的宠物火鸡,因为这只被送进白宫的火鸡,即将成为人们的圣诞节大餐。 七夕节的传说七夕节始终和牛郎织女的传说相连,这是一个很美丽,千古流传的爱情故事,是我国四大民间爱情传说之一。相传在很早以前,南阳城西牛家庄里有个聪明、忠厚的小伙子,父母早亡,只好跟着哥哥嫂子度日,嫂子马氏为人狠毒,经常虐待他,逼他干很多的活,一年秋天,嫂子逼他去放牛,给他九头牛,却让他等有了十头牛时才能回家,牛郎无奈只好赶着牛出了村。一天,天上的织女和诸仙女一起下凡游戏,在河里洗澡,
31、牛郎在老牛的帮助下认识了织女,二人互生情意,后来织女便偷偷下凡,来到人间,做了牛郎的妻子。织女还把从天上带来的天蚕分给大家,并教大家养蚕,抽丝,织出又光又亮的绸缎。牛郎和织女结婚后,男耕女织,情深意重,他们生了一男一女两个孩子,一家人生活得很幸福。但是好景不长,这事很快便让天帝知道,王母娘娘亲自下凡来,强行把织女带回天上,恩爱夫妻被拆散。牛郎上天无路,还是老牛告诉牛郎,在它死后,可以用它的皮做成鞋,穿着就可以上天。牛郎按照老牛的话做了,穿上牛皮做的鞋,拉着自己的儿女,一起腾云驾雾上天去追织女,眼见就要追到了,岂知王母娘娘拔下头上的金簪一挥,一道波涛汹涌的天河就出现了,牛郎和织女被隔在两岸,只能
32、相对哭泣流泪。他们的忠贞爱情感动了喜鹊,千万只喜鹊飞来,搭成鹊桥,让牛郎织女走上鹊桥相会,王母娘娘对此也无奈,只好允许两人在每年七月七日于鹊桥相会。后来,每到农历七月初七,相传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日子,姑娘们就会来到花前月下,抬头仰望星空,寻找银河两边的牛郎星和织女星,希望能看到他们一年一度的相会,乞求上天能让自己能象织女那样心灵手巧,祈祷自己能有如意称心的美满婚姻,由此形成了七夕节。关于七夕节关于七夕节 七做一回夕乞巧,这个节日起源于汉代,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这便是我们于古代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的关于乞巧的记载。后来的唐宋诗词中,妇女乞巧也
33、被屡屡提及,唐朝王建有诗说“阑珊星斗缀珠光,七夕宫娥乞巧忙”。据开元天宝遗事载:唐太宗与妃子每逢七夕在清宫夜宴,宫女们各自乞巧。魏晋南北朝时,随着牛郎织女爱情故事的日趋完善,七夕已成为普遍的节日,节俗活动日臻丰富多彩,而“乞巧”之举则成为最为普遍的节俗活动。荆楚岁时记一书中描述此俗云:“七月七日,为牵牛、织女聚会之夜。是夕,妇人结彩楼,穿七孔针,或以金银等为针,陈瓜果于庭中以乞巧”。更为有趣的是,由于魏晋文化的繁荣,此时的登楼晒衣改为了登楼晒书。隋唐是七夕节大发展的时期,虽然其习俗基本上和魏晋相同,但其规模和盛况远远超过了前朝。比如七夕期间以锦彩结成楼殿,“嫔妃穿针,动清商之曲,宴乐达旦”的场
34、景,在隋唐演义等文学作品中可以窥见一斑。特别是吟咏七夕的诗篇更比比皆是,仅全唐诗中就有仅千首。比如崔颢诗云:“长安城中月如练,家家此夜执针线。仙裙玉佩空自如,天上人间不相见。”祖咏同题诗亦云:“闺女求天女,更阑意未阑。玉庭开粉席,罗袖捧金盘。向月穿针易,临风整线难。不知谁得巧,明旦试相看。”宋元之际,七夕乞巧相当隆重,京城中还设有专卖乞巧物品的市场,世人称为乞巧市。宋罗烨、金盈之辑醉翁谈录说:“七夕,潘楼前买卖乞巧物。自七月一日,车马嗔咽,至七夕前三日,车马不通行,相次壅遏,不复得出,至夜方散。”在这里,从乞巧市购买乞巧物的盛况,就可以推知当时七夕乞巧节的热闹景象。人们从七月初一就开始办置乞巧
35、物品,乞巧市上车水马龙、人流如潮,到了临近七夕的时日、乞巧市上简直成了人的海洋,车马难行,观其风情,似乎不亚于最盛大的节日-春节,说明乞巧节是古人最为喜欢的节日之一。明清时期,七夕做为最重要的民间年节之一,可谓精彩纷呈。据记载,明代七夕时,民家“女子以碗水暴月下,各自投小针浮之水面,徐视水底月影,或散如花,动如云,细如线,粗如椎,因此卜女之巧”。清代,七夕的主要活动则是家家陈瓜果等食品和焚香于庭,用以祭祀牵牛郎、织女二星乞巧。时至今日,七夕仍是一个富有浪漫色彩的传统节日。但不少习俗活动已弱化或消失,惟有象征忠贞爱情的牛郎织女的传说,一直流传民间,故有人称七夕节是“中国的情人节”。 一个人的七夕
36、节一 个 人 的 七 夕 节写给孤独的女孩如果爱一个人,你就去漠视他,去伤害他,去折磨他,那样你可以看到你的感情和他的感情;如果你恨一个人,你就去对他好,去关心去帮助,去走进他心。然后在翻脸无情的把他当做空气视而不见,过去的好与不好,全部都当没有。让他失落,让他艰难,让他无助也让他疼却难以说出;如果一个人可爱,不用你用金山银山去填满他的生命,只给他你仅有的真心,让他真的知道你不是演戏;如果一个人可恨,不用希望他贫困,也不用希望他潦倒,只要让他面对一段刻骨铭心的生命记忆,然后无情地让他知道物是人非,虽然还是那个世界,还是那个人,却已经天涯咫尺,咫尺天涯! 今天,是个幸福的日子,情人们可以尽情的炫
37、耀自我的幸福;今天是个伤感的日子,失意的人会更加的面对失意。今天,真的奇妙,一个素不相识的网友把我误当做她倾诉的好友,和我聊起了她的伤心爱情,很伤心也很沮丧我和她说:“每个人的生命里都有一段爱情,一段刻骨铭心的记忆,忘不掉不是不想忘,而不记得也不是真的能忘记。用你的宽容去无声地羞辱他吧,过好你的生活。做美丽的、尊严的自己,会有懂你的,爱你的人走进你的人生!”流泪不是说我无能,失意不是说我认输,如果生活用这样一场失意教会我选择人生、读懂人性、明白爱情,那么这个失意还有这次伤感是值得的,虽然心碎,虽然痛楚,但明天我们会以另一个姿态重新出现,而奋斗自强的人生即便失意也会是独一无二的精彩!离开我的人,
38、不要用你轻视的笑伤害曾经爱过的我,我也不会因为你的伤害而一无所有。我有的,你没有,你有的,我都有,但我的真心你永远不会再有!七夕节吃什么七夕节吃什么七夕是中国传统的情人节,我们在追赶西方节日的时候也不能忽视中国的传统节日,我觉着中国的传统节日更具有节日的气息,因为我们是土生土长的中国人,在七夕节是有着古老的神话传说的,我和男朋友最重视中国的情人节,我们在情节人这天都要好好计划一下,去哪儿玩儿,吃什么。 因为我们都是汉语言文学毕业的,所有有很高的文化素养,我们了解节日的由来,我们总是在吃完饭后,谈论一下,争论一下,挺有意思的,每次都是她让着我。可能真的是我们共同的兴趣爱好。在即将到来的七夕节,我
39、们准备先去平遥古城玩儿两天,在古城领略一下古城的文化,熏陶一下情操。因为我们是在石家庄,所以我们提前转车到了太原,在太原男朋友参军的地方故地重游一次,毕竟这也是我们青春的地方。我们走过好多地方,故地重游好像别有一番风味,我们都很感叹,时光飞快。在下午的时候我们辗转来到平遥古城, 因为事先定好旅店,店主在车站接我们,我们挺顺利的到达了古城,我们在古城选择的是土炕,因为很有农村风味,我们住这还是很习惯的。晚上的时候我们浪漫的坐在古城上看星空,我告诉他哪个是北斗七星,哪个是织女星,我们都觉着很快乐。我们在星空下拥抱偎依,这可能也是我们过得最浪漫的一个情人节,比起烛光晚餐更温馨浪漫。最后男朋友,在口袋
40、掏出一个戒指,还说以我之名,冠你之指,一生相伴,一生相随。我都没想到。我真是被感动到了。七夕节,我觉着很快乐。不管今后遇到什么,我们都会一起面对。前途的道路我们一起。我们携手面对我们的明天。 七夕节的对联上联:乞巧;下联:化生。上联:郭公果膺寿考;下联:杨妃私语长生。上联:桥填闻噪鹊;下联:河渡眷牵牛。上联:好语到来,云軿星驾;下联:巧思乞到,瓜果几筵。上联:云汉秋高,凉生七夕;下联:天街夜永,光耀双星。上联:织女牛郎,阅尽此间春色去;下联:卧龙凤雏,借得银河鹊桥来。上联:一水相隔,往日牛郎常拭泪;下联:七夕已至,今宵织女欲过桥。上联:一双木偶,左男右女心相印;下联:两个恋人,你意我情爱永恒。
41、上联:两地相隔,往日牛郎常拭泪;下联:七夕已至,今宵织女要停工。上联:情人节里无情人,奈何都是无情人;下联:相思夜中有相思,怎说全部有相思。上联:疏星残梦,梭影瑶池,缕缕相思天河畔;下联:澹月长空,秋期银汉,年年聚散此宵中。上联:他乡逢七夕,惆怅佳期又一年,愿天上人间,占得欢娱,年年今夜;下联:离人伤两地,缱绻柔情直半载,待梦里水乡,偷取浮生,日日良宵。上联:云遮雾掩九重天,天有情,伉俪同携手;一座鹊桥,比翼流连,喜前尘共卿千般梦;下联:鸟静风鸣三更月,月无光,依人独倚窗;两行清泪,暗自嗟叹,忆往昔与君几多欢。上联:二董孰为凭,孝行通天,谊笃情深,缘结三生,休论是是非非,青史失传佳话在;下联:
42、七仙人所爱,精诚动地,心灵手巧,傔成千匹,漫说真真假假,人民乐道口碑存。上联:临东岳,眺西海,叹中庸。仰北斗,忆南国,告上苍,前情怎堪?下世化云,泪流成海;下联:寻紫陌,俯绿野,迷红尘。望蓝天,误黄泉,若白头,青春何在?橙阳似血,心痛如尘。七夕节怎么过七夕节怎么过 情人节有每年的2月14日是西方情人节与每年的农历七月初七的中国情人节,又称为中国的七夕节。情侣们往往在这一天互赠礼物来度过这样浪漫的一天,以此来表达心中的爱意。那么你的七夕节怎么过呢? 七夕节怎么过 1.给爱情发证书想给经营了多年的爱情一个鉴定?或者想给刚刚牵手的你们爱的鼓励?为自己颁发一张爱情证书,向全世界人宣扬你们浓浓的爱吧!
43、“爱情证书”大小和款式如同一般获奖证书,上面写着甜言蜜语。 2.朱古力和玫瑰花想要过一个浪漫的情人节,那么鲜花和巧克力一定是必不可少的浪漫元素。虽然说玫瑰花会凋谢,但是能够收到一大束玫瑰花还是能瞬间融化女孩子的心!所以这一天男生就请“浪费”一下吧,给她买上一大束火红的玫瑰花,铺点浪漫的气氛。再献上一盒精致可口的巧克力,让甜蜜永驻心里。 3.单膝跪下求婚情人节正是求婚的浪漫节日,如果两个人早已情投意合,那就单膝跪下勇敢向她求婚吧。挑选一枚最有意义的求婚戒指,例如乐维斯,每位男士定制均需实名制,寓意“一生一世不离不弃”。能够跟心爱的人白头偕老,便是最幸福浪漫的事情。 4.快闪活动当天晚上七点,召集
44、情侣们在大广场上集合,八点半人最多的时候音乐响起,快闪情侣们开始相拥kiss,不限姿势,可以搞怪、可以卖萌,只求亮点,切记,接吻的动作一定要定格,保持到音乐结束哦。音乐戛然而止那一刻,快闪结束,快闪情侣立刻散入人群。 5.浪漫晚餐两个人一起做饭也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可以先两个人像一对夫妇一样去超市选购食材,再回来一起做饭。等到一桌饭菜完成,坐在餐桌旁边一定更有幸福感。这时候点上蜡烛,倒上红酒,播放一首轻音乐,浪漫气息早已悄悄弥漫开来。当然,如果两个人都不会做饭,那就去一家浪漫的餐厅,享受两个人的浪漫时光也是可以哦。 6.游乐园如果没有时间,那就带她去游乐园吧!充满笑声的游乐园里,到处都是快乐的气息。情人节带她去做上幸福摩天轮吧!传说中摩天轮的每个格子里都装满了幸福,而当格子上升到最高点时,离天空最近,这时候可以向天使许愿。只要在最高点时拥抱接吻的情人就能够永远在一起 7. 游乐园情人节,带上心爱的她一起“私奔”吧!旅行最重要的要有一颗所走就走的决心,还要一个陪同的爱人。两个人一起去旅游胜地,感受新鲜的空气投入在自然的怀抱。在旅行中,人的心情也会不知不觉变好。让这次旅行成为彼此最浪漫的回忆 第 26 页 共 2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