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解题技巧.doc

上传人:be****23 文档编号:16991481 上传时间:2022-05-2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解题技巧.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精品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解题技巧.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品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解题技巧.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解题技巧.doc(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解题技巧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解题技巧 一、整体把握,不究细处。先粗读文章,了解文章讲的是什么事件(几件事、事与事之间的联系),涉及的人物(几个人,人与人之间是什么关系)、作者对人物与事件是怎样的态度,做到心里有数,对于不理解的词暂且先不作深究。 二、细读理解,审题析文。尽可能仔细搜索文中信息,关注文后的注释、题干的表述、选择题的选项,尤其是选择题的选项,综合阅读一下对理解原文大有裨益。根据题目找到文中相关阐述,先易后难。 三、细细品味,重点突破。怎样来突破难点呢? 整体把握上下联系因为句子在语段中是互证、互补、互释的关系。如2007年高考文言辨析“文武之道一也”一句,如果只从字

2、面上去看,很可能翻译为“古代文士和武将的成功道路只有一条”。但是细细把握文章,全文谈的是文以处世之才为标准,武以料敌之智为标准,文才武将对国家的作用,而“道”并非是成功的道路,还可以解释为规律,这样,全句应解释为“文、武的规律是一致的”。 积累实词迁移课外 首先,我们要大量积累课内的实词虚词,学好课内的文言文,这是本,是关键,也能使我们面对陌生的文言文,能够进行知识的迁移。 借助字形推测意义汉字大部分是形声字,形旁表意,声旁表读音,从字的形旁就可以推测字义。如2007年文言文第一语段中的“赡于文辞”的“赡”,我们了解的是“赡养”之意,但在文中翻不通,不可能“用文辞来自赡养自己”,联系上文“博涉

3、书记”,再看“赡”字,由“贝”字旁组成,与财富的多少有关,这样就可以推断出“富于文辞”。 借助语境、引申义推测如07高考中翻译“不矜小节”句中的“矜”字意义,我们的教材中有“怜悯”之意,“凡在故老,犹蒙矜育”陈情表;有“夸耀,自夸”之意,如“虫翘然矜鸣,似报主知”促织;有“戟柄”之意,“锄耰棘矜,非銛于钩戟长铩也”过秦论,但都讲不通,但我们通过语境,了解到下文“默语无常,时人或谓之狂生”,不注重小节,而被别人称为“狂生”,由此可以推断,此处的“矜”应解释为“注重”。 利用成语俗语推测成语绝大多数都来源于古诗文,其中许多虚词的含义与用法和文言文中完全相同。根据这一特点,利用自己熟悉的成语来推断文言虚词含义,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好办法。如“急急乎唯进修是求”中“是”的意义和用法,就可根据我们熟悉的成语“唯命是从”“唯利是图”来推断,应该是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利用文言句法推测 文言中排比句、对偶句较多,其中位置对称的词语一般词性相同,词义则相近或者相对相反。如“无苗时采则实而沉,有苗时采则虚而浮”,“实”与“虚”相对,“沉”与“浮”相对,意思就显得明白了。 阅读文言文的关键,一句话,抓好课本,扎实基础。 第 3 页 共 3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