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原理图设计ppt课件.pptx

上传人:春哥&#****71; 文档编号:16976695 上传时间:2022-05-20 格式:PPTX 页数:34 大小:3.9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3章原理图设计ppt课件.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第3章原理图设计ppt课件.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3章原理图设计ppt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3章原理图设计ppt课件.pptx(3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3章原理图设计第第3 3章章 原理图设计原理图设计3.1 3.1 元件库管理元件库管理 在向原理图中放置元件之前,必须先将该元件所在的元件库载入系统。如果一次载入过多的元件库,将会占用较多的系统资源,同时也会降低应用程序的执行效率。所以,最好的做法是只载入必要且常用的元件库,其他特殊的元件库在需要时再载入。一般在放置元件时,经常需要在元件库中查找需要放置的元件,所以需要进行元件库的相关操作。 3.1.1 3.1.1 浏览元件库浏览元件库 浏览元件库可以执行【设计】【浏览库】命令,系统将弹出元件库管理器。在元件库管理器中,用户可以装载新的元件库、查找元件、放置元件等。(1)查找元件 元件库管理

2、器为用户提供了查找元件的工具。即在元件库管理器中,单击【搜索】按钮,系统将弹出查找元件库对话框。(2)搜索元件单击搜索按钮,Altium Designer就会在指定的目录中进行搜索。(3)找到元件(4)放置元件查找到需要的元件后,可以将该元件所在的元件库直接装载到元件库管理器中。高级查找元件库对话框高级查找元件库对话框查找元件库查找元件库的结果显示的结果显示简单查找元件库对话框简单查找元件库对话框元件库管理器元件库管理器3.1.2 3.1.2 装载元件库装载元件库 单击Libraries按钮,系统将弹出装载/卸载元件库对话框,通过此对话框就可以装载或卸载元件库。启动装载/卸载元件库对话框也可以

3、直接执行【设计】【添加/移除库】命令,另外在放置元件过程中也可以启动该对话框。在该对话框中,可以看到有三个选项卡。 可用库选项卡:显示当前项目的SCH元件库。 已安装选项卡:显示已经安装的SCH元件库,一般情况下,如果要装载外部的元件库,则在该选项卡中操作。 搜索路径选项卡:显示搜索的路径,即如果在当前安装的元件库中没有需要的封装元件,则可以按照路径进行搜索。 装载/卸载元件库的操作方法如下: 1)使用【向下移动】和【向上移动】按钮,可以使在列表中选中的元件库上移或下移,以便在元件库管理器中显示在最顶端还是最末端。 2)选中列表中某一个元件库后,单击【移除】按钮则可将该元件库移去。 3)如果要

4、添加一个新的元件库,则可以单击【安装】按钮,系统将弹出如图3-6所示的打开元件库对话框,用户可以选取需要装载的元件库。 4)单击【关闭】按钮,完成该元件库的装载或卸载操作。将所需要的元件库添加到当前编辑环境中后,元件库的详细列表将显示在元件库管理器中。3.2 3.2 放置元件放置元件3.2.1 3.2.1 放置元件的方法放置元件的方法1通过输入元件名来选取元件如果确切知道元件的编号名称,最方便的做法是通过菜单命令【放置】【元件】打开放置元件对话框。(1)选择元件库单击浏览按钮 ,系统将弹出浏览元件库对话框,在该对话框中,用户可以选择需要放置的元件的库。(2)选择元件选择了元件库后,可以在“元件

5、名”列表中选择需要的元件,在预览框中可以查看元件图形。(3)输入流水号选择了元件后单击【确定】按钮,系统返回到对话框,此时可以在“指定者”编辑框中输入当前元件的流水序号(例如U1)。注意:无论是单张或多张图的设计,都绝对不允许两个元件具有相同的流水序号。(4)元件注释在元件编辑框中可以输入该元件的注释,在封装框中显示了元件的封装类型。2从元件库管理器的元件列表中选取另外一种选取元件的方法是直接从元件列表中选取,该操作必须通过设计库管理器窗口的元件库管理列表来进行。下面以示例讲述如何从元件库管理面板中再选取一个LED元件。如果从元件库管理器中选中该元件,再放置到原理图中的话,则流水号为“U?”,

6、用户可以单击【Tab】键进入元件属性对话框设置流水号。如果不再继续放置元件,则可以单击鼠标右键结束该命令的操作。从元件库管理器中选择元件从元件库管理器中选择元件3.2.2 3.2.2 使用工具栏放置元件使用工具栏放置元件用户不仅可以使用元件库来实现放置元件,系统还提供了一些常用的元件,这些元件可以使用Utilities工具栏的常用元件子菜单来选择装载。常用元件子菜单如图3-9所示。图3-9 常用元件子菜单常用元件子菜单为用户提供了常用规格的电阻、电容、与非门、寄存器等元件,用户可以很方便地选择绘制这些元件。放置这些元件的操作与前面所讲的元件放置操作类似,只要选中了某元件后,就可以使用鼠标进行放

7、置操作。3.3 3.3 编辑元件编辑元件3.3.1 3.3.1 编辑元件属性编辑元件属性执行【编辑】执行【编辑】【改变】命令来实现【改变】命令来实现(1)Properties(属性)操作框(2)库链接 在该编辑框中,可以选择设置元件库名称和设计单元的ID。(3)Sub-Design Links在该编辑框中,可以输入一个连接到当前原理图元件的子设计项目。子设计项目可以是一个可编程的逻辑元件,或者是一张子原理图。(4)Graphical 属性操作框该操作框显示了当前元件的图形信息,包括图形位置、旋转角度、填充颜色、线条颜色、引脚颜色以及是否镜像处理等。 (5)元件参数(Parameters)其中包

8、括一些与元件特性相关的参数,用户也可以添加新的参数和规则。(6)元件的模型列表(Models)其中包括一些与元件相关的封装类型、三维模块和仿真模型,用户也可以添加新的模型。3.3.2 3.3.2 设置元件的封装设置元件的封装1)在Models编辑框中,单击Add按钮,系统会弹出如图3-13所示的对话框,在该对话框的下拉列表中,选择Footprint模式。图图3-13添加新的模型对话框添加新的模型对话框2)单击图3-16所示的OK按钮,系统将弹出如图3-17所示的PCB Model对话框,在该对话框中可以设置PCB封装的属性。在Name编辑框中可以输入封装名,Description编辑框可以输入

9、封装的描述。 单击Browse按钮可以选择封装类型,系统弹出如图3-18所示的对话框,此时可以选择封装类型,然后单击OK按钮即可,如果当前没有装载需要的元件封装库,则可以装载一个元件库,或单击Find按钮进行查找。如果查找到所需要的元件封装的话,封装名会显示在如图3-14所示的对话框中,然后可以选择其中一个元件所对应的封装即可。3.3.3 3.3.3 设置仿真属性设置仿真属性1)在Models编辑框中,单击Add按钮,系统会弹出如图3-15所示的对话框,在该对话框的下拉列表中,选择Simulation模式。2)单击图3-16中的OK按钮,系统将弹出如图3-16所示的Sim Model对话框,在

10、该对话框中可以设置仿真模型的属性。3)设置好仿真属性后,单击OK按钮即可完成仿真模型属性的添加。图图3-14 PCB Model对话框对话框图图3-15 浏览封装库对话框浏览封装库对话框图图3-16 Sim Model对话框对话框3.3.4 3.3.4 编辑元件参数的属性编辑元件参数的属性 如果在元件的某一参数上双击鼠标左键,则会打开一个针对该参数属性的对话框。例如在显示文字D1上双击,由于它是Designator流水序号属性,所以出现对应的Parameter Properties(参数属性)对话框,如图3-17所示。 可以通过此对话框设置其流水序号名称(Name框);参数值、参数值的可见性以

11、及是否锁定;X轴和Y轴的坐标(位置 X及位置Y编辑框)、旋转角度(Orientation选择框)、组件的颜色(Color框)、组件的字体(Font框)等更为细致的控制特性。 如果单击Change按钮,则系统会弹出一个字体设置对话框,可以对对象的字体进行设置,不过这只对于选中的是文本才有效。图图3-17 Parameter Properties(参数属性)对话框(参数属性)对话框3.4 3.4 元件位置的调整元件位置的调整元件位置的调整实际上就是利用各种命令将元件移动到工作平面上所需要的位置,并将元件旋转为所需要的方向。一般在放置元件时,每个元件的位置只是估计的,在进行原理图布线前还需要对元件的

12、位置进行调整。下面以图3-18为例说明如何调整元件的位置。图图3-1 放置了一些元件的图纸放置了一些元件的图纸 3.4.1 3.4.1 对象的选取对象的选取1直接选取对象2.主工具栏里的选取工具3菜单中的选取命令3.4.2 3.4.2 元件的移动元件的移动1)拖动。2)移动。3)移动选择和拖动选择。4)移到前面。5)旋转选择。6)移到最上面。7)移到上面。技巧:当然,也可以直接按住鼠标左键,然后拖动鼠标直接实现对象的移动。3.4.3 3.4.3 单个元件的移动单个元件的移动1)选中目标。2)移动目标。3.4.4 3.4.4 多个元件的移动多个元件的移动1选中多个元件(1)逐次选中多个元件(2)

13、同时选中多个元件2移动选中的多个元件另外,可以执行菜单命令【编辑】、【移到】【移动选择】来实现元件的移动操作。3.4.5 3.4.5 元件的旋转元件的旋转 1)在元件所在位置单击鼠标左键选中单个元件,并按住鼠标左键不放。 2)单击【空格】键,就可以让元件以90旋转,这样就可以实现图形元件的旋转。3.4.6 3.4.6 取消元件的选取取消元件的选取1)执行【编辑】【取消选中】【内部区域】后,先将鼠标光标移动到目标区的左上角,单击鼠标左键,然后将光标移到目标区域的右下角,再单击鼠标左键,确定了一个选框,就会将选框中所包含元件的选中状态取消。2)执行【编辑】【取消选中】【外部区域】命令后,操作同上,

14、结果是保留选择框中的状态,而将选择框外所包含元件的选中状态取消。3)执行【编辑】【取消选中】【所有打开的当前文件】命令,可取消当前文档中所有元件的选中状态。4)执行【编辑】【取消选中】【所有打开的文件】命令,可取消所有已打开文档中所有元件的选中状态。5)【切换选择】。切换式地取消元件的选中状态。执行该命令后,光标 变成十字状,在某一元件上单击鼠标,则元件的选中状态被取消。3.4.7 3.4.7 复制粘贴元件复制粘贴元件1)复制。执行【编辑】【复制】命令,将选取的元件作为副本,放入剪贴板中。2)剪切。执行【编辑】【剪切】命令,将选取的元件直接移入剪贴板中,同时原理图上的被选元件被删除。3)粘贴。

15、执行【编辑】【粘贴】命令,将剪贴板里的内容作为副本,复制到原理图中。 这些命令也可以在主工具栏中选择执行。另外系统还提供了功能热键来实现剪贴操作。 复制命令:Ctrl+C键。 剪切命令:Ctrl+X键。 粘贴命令:Ctrl+V键。3.4.8 3.4.8 元件的删除元件的删除 当图形中的某个元件不需要或错误时,可以对其进行删除。删除元件可以使用【编辑】菜单中的两个删除命令,即清除和删除命令。清除命令的功能是删除已选取的元件。执行清除命令之前需要选取元件,执行清除命令之后,已选取的元件立刻被删除。 删除命令的功能也是删除元件,只是执行删除命令之前不需要选取元件,执行删除命令之后,光标变成十字状,将

16、光标移到所要删除的元件上单击鼠标,即可删除元件。 另外一种删除元件的方法是:使用鼠标左键单击元件,选中元件后,元件周围会出现虚框,按【Del】键即可实现删除。 3.5 3.5 元件的排列和对齐元件的排列和对齐1元件左对齐元件左对齐1)执行【编辑】【选择】【内部区域】命令,选取元件。2)此时光标变为十字状,移动光标到所要排列、对齐的元件的某个角,单击鼠标左键,然后拉开虚框以包容这四个元件,再单击鼠标左键可选中虚框包含的元件。3)执行【编辑】【对齐】【左对齐】命令也可以从Utilities工具栏的对齐命令菜单中选择该命令4)选中U1A、U2、U3、U4元件,执行了左对齐命令后,这四个元件的排列结果

17、如图3-33所示。可以看到,随机分布的四个元件的最左边处于同一条直线上。注意:如果所选取的元件是水平放置的,执行此命令会造成元件重叠。图图3-33 左对齐的元件左对齐的元件2.元件右对齐元件右对齐右对齐与左对齐操作一样,只需要选择元件后,执行【编辑】【对齐】【右对齐】命令。3.元件元件按水平中心线按水平中心线对齐对齐选择需要对齐的元件后,执行【编辑】【对齐】【水平中心对齐】命令即可实现使选取的元件按水平中心线对齐。4元件水平平铺选择需要对齐的元件后,执行【编辑】【对齐】【水平分布】命令。5元件顶端对齐选择需要对齐的元件后,执行【编辑】【对齐】【顶对齐】命令。6元件底端对齐选择需要对齐的元件后,

18、执行【编辑】【对齐】【底对齐】命令。7元件按垂直中心线对齐选择需要对齐的元件后,执行【编辑】【对齐】【垂直中心对齐】命令。8元件垂直均布选择需要对齐的元件后,执行【编辑】【对齐】【垂直分布】命令9同时进行综合排列或对齐上面介绍的几种方法,一次只能作一种操作,如果要同时进行两种不同的排列或对齐操作,可以使用对齐排列对象对话框来进行。1)执行【编辑】【选择】【内部区域】命令,选取元件。2)执行【编辑】【对齐】【对齐】命令。3)执行该命令后,将显示对齐 、排列对象对话框,如图3-35所示。该对话框可以用来进行综合排列或对齐设置。图图3-35 元件对齐设置对话框元件对齐设置对话框该对话框分为两部分,分

19、别为水平排列选项(Horizontal 对齐ment)和垂直排列选项(Vertical 对齐ment)。 1)水平排列(Horizontal 对齐ment)选项有: 不改变。不改变位置。 居左。全部靠左边对齐。 居中。全部靠中间对齐。 居右。全部靠右边对齐。 平均分布。 2)垂直排列(Vertical 对齐ment)选项有: 不改变。不改变位置。 置顶。全部靠顶端对齐。 居中。全部靠中间对齐。 置底。全部靠底端对齐。 平均分布。 3.6 3.6 放置电源与接地元件放置电源与接地元件电源和接地元件可以使用实用工具栏中的电源及接地子菜单上对应的命令来选取,如图3-36所示,该子菜单位于实用工具栏中

20、。图图3-36 电源及接地子菜单电源及接地子菜单3.7 3.7 连接线路连接线路执行【放置】【线】命令将编辑状态切换到连线模式,此时鼠标指针的形状也会由空心箭头变为大十字。这时只需将鼠标指针指向预拉线的一端,单击鼠标左键,就会出现一个可以随鼠标指针移动的预拉线,当鼠标指针移动到连线的转弯点时,每单击鼠标左键一次可以定位一次转弯。当拖动虚线到元件的引脚上并单击鼠标左键时,就可以连接到该元件的引脚上。当单击鼠标右键可以终止该次连线,但是还处于连线状态,可以继续连接新的连线。若想将编辑状态切回到待命模式,可单击鼠标右键两次或按下【Esc】键。图图3-39 电路绘制工具栏电路绘制工具栏当预拉线的指针移

21、动到一个可建立电气连接的点时(通常是元件的引脚或先前已拉好的连线),十字指针会变成红色,并且中心将出现一个黑点,如图3-40所示,提示在当前状态下单击鼠标左键就会形成一个有效的电气连接。图图3-40 连接线路连接线路3.8 3.8 手动放置节点手动放置节点执行菜单命令【放置】【手工节点】,将编辑状态切换到放置节点模式,此时鼠标指针会由空心箭头变为大十字,并且中间还有一个小圆点。这时,只需将鼠标指针指向欲放置节点的位置上,然后单击鼠标左键即可。要将编辑状态切换回待命模式,可单击鼠标右键或按下【Esc】键3.9 3.9 更新元件流水号更新元件流水号执行【工具】执行【工具】【注释】【注释】1设置标注

22、更新方式2更新操作3备份更新前的元件流水号,执行【工具】【返回注释】命令4复位元件流水号,执行【工具】【复位标号】命令5直接更新流水号,执行【工具】【静态注释】命令6强制更新流水号,执行【工具】【标注所有器件】命令3.10 3.10 绘制原理图的基本图元绘制原理图的基本图元(1)利用原理图的布线工具栏()利用原理图的布线工具栏(Wiring Tools)该方法直接用鼠标单击绘制原理图工具栏中的各个按钮,以选择合适的工具。表4-1介绍了原理图工具栏各个按钮的功能。(2)利用菜单命令)利用菜单命令选择Place菜单下的各命令,这些选项与上面绘制原理图工具栏上的各个按钮相互对应。只要选取相应的菜单命

23、令就可以绘制原理图了。3.10.1 3.10.1 画导线画导线 1画导线画导线步骤步骤执行【放置】【导线】命令。1)将光标移到所画导线的起点,单击鼠标左键,再将光标移动到下一点或导线终点,再单击一下鼠标左键,即可绘制出一条导线。以该点为新的起点,继续移动光标,绘制第二条导线。2)如果要绘制不连续的导线,则可以在完成前一条导线后,单击鼠标右键或按ESC键,然后将光标移动到新导线的起点,单击鼠标左键,再按前面的步骤绘制另一条导线。 3)画完所有导线后,连续单击鼠标右键两次,即可结束画导线状态,光标由十字形状变成箭头形状。2导线属性对话框的导线属性对话框的设置设置在画导线状态下,按【Tab】键,即可

24、打开导线属性对话框,进而进行导线设置。(1)导线宽度设置 线宽项用于设置导线的宽度,单击线宽项右边的下拉式箭头则可打开一下拉式列表,列表中有四项选择,即Smallest、Small、Medium和Large,分别对应最细、细、中和粗导线。(2)颜色设置 颜色项用于设置导线的颜色。3.10.2 3.10.2 画总线画总线执行命令【放置】【总线】,然后在图形屏幕上绘制数据总线,绘制的位置可以根据要求确定,如果位置不合适,还可以手动调整。 3.10.3 3.10.3 画总线出入端口画总线出入端口 1画总线出入端口步骤执行画总线出入端口命令PlaceBus Entry,光标变成十字状,并且上面有一段4

25、5或135的线,表示系统处于画总线出入端口状态。1)将光标移到所要放置总线出入端口的位置,光标上出现一个圆点,表示移到了合适的放置位置,单击鼠标左键可完成一个总线出入端口的放置。2)画完所有总线出入端口后,单击鼠标右键,即可退出画总线出入端口状态,光标由十字形状变成箭头形状。 在绘制原理图的过程中按空格键,总线出入端口的方向将逆时针旋转90;按X键总线出入端口左右翻转;按Y键总线出入端口上下翻转。 2总线出入端口属性对话框的设置在放置总线出入端口状态下,按【Tab】键,即可进入总线出入端口属性对话框。 3.10.4 3.10.4 设置网络名称设置网络名称 1放置网络名称(放置网络名称(Net

26、Label)的步骤)的步骤 1)执行放置网络名称的命令【放置】【网络标签】。 2)执行放置网络名称命令后,将光标移到放置网络名称的导线或总线上,光标上产生一个小圆点,表示光标已捕捉到该导线,单击鼠标即可正确放置一个网络名称。3)将光标移到其他需要放置网络名称的位置,继续放置网络名称。单击鼠标右键可结束放置网络名称状态。 2设置网络名称(Net Label)属性对话框在放置网络名称的状态下,如果要编辑所要放置的网络名称,按【Tab】键即可打开网络名称属性对话框。1)颜色操作项用来设置网络名称的颜色。2)网络编辑框设置网络的名称,也可以单击其右边下拉按钮选择一个网络名称。3)位置X和Y设置项设置网

27、络名称所放位置的X坐标值和Y坐标值。4)方位设置项设置网络名称放置的方向。将鼠标放置在角度位置,则会显示一个下拉按钮,单击下拉按钮即可打开下拉列表,其中包括四个选项0 Degrees、90 Degrees、180 Degrees和270 Degrees,分别表示网络名称的放置方向为0、90、180和270。5)字体设置项设置所要放置文字的字体,单击Change后出现设置字体对话框。 3.10.5 3.10.5 放置输入输出端口放置输入输出端口 1放置输入输出端口的步骤放置输入输出端口的步骤 在执行输入输出端口命令【放置】【端口】后光标变成十字状,并且在其上面出现一个输入输出端口的图标,在合适的

28、位置,光标上会出现一个圆点,表示此处有电气连接点。单击鼠标即可定位输入输出端口的一端,移动鼠标使输入输出端口的大小合适,再单击鼠标,即可完成一个输入输出端口的放置。单击鼠标右键,即可结束放置输入输出端口状态。2设置输入输出端口设置输入输出端口在放置输入输出端口状态下,按【Tab】键,即可开启对话框。 1)命名编辑框定义I/O端口的名称,具有相同名称的I/O端口的线路在电气上是连接在一起的。图中的名称默认值为Port 2)端口外形的设定(Style),I/O端口的外形一共有8种 3)设置端口的电气特性(I/O Type),设置端口的电气特性也就是对端口的I/O类型设置,它会为电气法则测试(ERC

29、)提供依据。例如,当两个同属Input输入类型的端口连接在一起的时候,电气法则测试时,会产生错误报告。端口的类型设置有以下四种: Unspecified。未指明或不确定。 Output。输出端口型。 Input。输入端口型。 Bidirectional。双向型。4)线束类型(Harness Type)。当一个端口连接到和线束连接器相连的信号线束时则该连接器的线束类型会自动显示。5)设置端口的形式(对齐ment)。端口的形式共有三种:Center、Left和Right。3.10.6 3.10.6 放置线束连接器放置线束连接器 1)执行放置线束连接器的命令。执行菜单命令【放置】【线束】【线束连接器

30、】 2)执行该命令后,光标变为十字状,此时光标处就带着线束连接器符号。3)放置了线束连接器后,在线束连接器上双击鼠标左键,或者在放置线束连接器时按【Tab】键,此时就可以设置线束连接器的属性。 3.10.9 3.10.9 放置线束连接器端口放置线束连接器端口 1放置线束连接器端口放置线束连接器端口 1)执行菜单命令【放置】【线束】【线束入口】 2)执行该命令后,光标变成十字状,此时光标处就带着线束连接器端口符号,线束连接器出入端口是灰色的。 3)放置了线束连接器端口后,在线束连接器的某个端口上双击鼠标左键,或者在放置线束连接器端口时按【Tab】键,此时就可以设置线束连接器端口的属性。 2设置线

31、束连接器端口的类型设置线束连接器端口的类型放置了线束连接器和其出入端口后,可以为出入端口定义线束类型。 3.10.10 3.10.10 放置信号线束放置信号线束1)执行菜单命令【放置】【信束】【信号信束】。2)执行该命令后,光标变成十字状。然后将光标移动到需要连接信号线束的端口处,与连接信号导线的操作方法类似。3)添加了信号线束后,在信号线束上双击鼠标左键,或者在放置信号线束时按【Tab】键,此时就可以设置信号线束的属性。3.11 3.11 绘制绘制图形图形3.11.1 3.11.1 绘图绘图工具栏工具栏通过【放置】通过【放置】【绘图工具】【绘图工具】菜单找到菜单找到绘图工具栏上各按钮所对应的

32、命令。绘图工具栏上各按钮所对应的命令。3.11.2 3.11.2 绘制直线绘制直线绘制直线可通过执行菜单命令【放置】【绘图工具】【直线】,在绘制直线模式下,将大十字指针符号移动到直线的起点,单击鼠标左键,然后移动鼠标,屏幕上会出现一条随鼠标指针移动的预拉线。单击鼠标右键一次或按【Esc】键一次,则返回到画直线模式,但并没有退出。如果还处于绘制直线模式下,则可以继续绘制下一条直线,直到双击鼠标右键或按两次【Esc】键退出绘制状态。3.11.3 3.11.3 绘制多边形绘制多边形1)执行菜单命令【放置】【绘图工具】【多变形】2)绘制多边形3)编辑多边形属性在绘制多边形的过程中按下【Tab】键,或是

33、在已绘制好的多边形上双击鼠标左键3.11.4 3.11.4 绘制圆弧与椭圆弧绘制圆弧与椭圆弧1)执行绘制圆弧与椭圆弧命令绘制圆线可通过菜单命令【放置】【绘图工具】【圆弧】,将编辑模式切换到绘制圆弧模式。绘制椭圆弧可使用菜单命令【放置】【绘图工具】【椭圆弧】。2)绘制图形绘制圆弧和椭圆弧的操作方式类似。3)编辑图形属性在绘制圆弧或椭圆弧的过程中按下【Tab】键,或者单击已绘制好的圆线或椭圆弧,可打开其“属性”对话框。3.11.5 3.11.5 放置注释文字放置注释文字1)执行放置注释文字命令要在绘图页上加上注释文字(Text String),可以通过执行菜单命令【放置】【文本字符串】将编辑模式切

34、换到放置注释文字模式。2)放置注释文字执行此命令后,鼠标指针旁边会多出一个大十字和一个虚线框,在想放置注释文字的位置单击鼠标左键,绘图页面中就会出现一个名为“Text”的字串,并进入下一次操作过程。3)编辑注释文字如果在完成放置动作之前按下【Tab】键,或者直接在“Text”字串上双击鼠标左键,即可打开Annotation(注释文字属性)对话框3.11.6 3.11.6 放置文本框放置文本框(1)执行放置文本框命令通过菜单命令 【放置】【文本框】将编辑状态切换到放置文本框模式。(2)放置文本框执行放置文本框命令后,鼠标指针旁边会多出一个大十字符号,在需要放置文本框的一个边角处单击鼠标左键,然后

35、移动鼠标就可以在屏幕上看到一个虚线的预拉框,用鼠标左键单击该预拉框的对角位置,就结束了当前文本框的放置过程,并自动进入下一个放置过程。(3)编辑文本框如果在完成放置文本框的动作之前按下【Tab】键,或者直接用鼠标左键双击文本框,就会打开“文本框”属性对话框。3.11.7 3.11.7 绘制矩形绘制矩形(1)执行绘制矩形命令绘制直角矩形可通过菜单命令【放置】【绘图工具】【矩形】绘制圆角矩形可通过菜单命令【放置】【绘图工具】【圆角矩形】(2)绘制矩形(3)编辑修改矩形属性 在绘制矩形的过程中按下【Tab】键(1)执行绘制饼图命令所谓饼图(Pie Charts)就是有缺口的圆形。若要绘制饼图,可通过

36、菜单命令【放置】【绘图工具】【饼园】(2)绘制饼图(3)编辑饼图在绘制饼图过程中按下【Tab】键,或者直接用鼠标左键双击已绘制好的饼图3.11.8 3.11.8 绘制圆与椭圆绘制圆与椭圆(1)执行绘制椭圆或圆命令绘制椭圆(Ellipse),可通过菜单命令【放置】【绘图工具】【椭圆】(2)绘制圆与椭圆(3)编辑图形属性在绘制椭圆形的过程中按下【Tab】键,或是直接用鼠标左键双击已绘制好的椭圆形3.11.9 3.11.9 绘制饼图绘制饼图3.12 3.12 生成原理图的报表生成原理图的报表3.12.1 3.12.1 网络表网络表1Altium Designer网络表格式2生成网络表1)执行【设计】

37、【工程的网络表】【Protel】命令。然后系统就会生成一个.NET文件。2)从项目管理器列表的Generated中,选择并双击Netlist Files中所产生的网络表文件,系统将进入Altium Designer的文本编辑器,并打开该.NET文件,3.12.2 3.12.2 元件列表元件列表1)打开原理图文件,执行【报告】【Bill of Material】命令。2)执行该命令后,系统会弹出材料表窗口,在此窗口可以看到原理图的元件列表。3)可以在Export Options(输出选项)操作框的File Format(文件格式)列表中选择输出文本类型,包括Excel格式(.xls)、CSV格式

38、、PDF格式、文本文件格式(.txt)、网页格式以及XML文件格式。4)单击Export按钮,系统会弹出一个提示生成输出文件的对话框,此时可以命名需要输出的文件名,然后单击OK按钮即可生成所选择文件格式的BOM文件。生成的.xls格式的BOM文件。5)输出了BOM文件后,就可以单击OK按钮结束操作。上机实训上机实训:绘制绘制“串联稳压电源串联稳压电源”原理图,如图原理图,如图3-87所示。所示。图3-87 串联稳压电源原理图【操作要求】(1)建好的“串联稳压电源.PrjPCB”工程文件,设置好图纸参数的“原理图.SchDoc”原理图文件。(2)放置元件T1、D1、D2、DW1、C1、R1、R2、R3、R5、R4、Q1、Q2、J1。(3)参照串联稳压电源原理图,调整元器件的位置。(4)进行原理图元件的连线。(5)放置电源和接地符号。(6)放置端口L和N。(7)保存画好的原理图文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大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