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语文古代文言文常识知识点大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语文古代文言文常识知识点大全.doc(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语文古代文言文常识知识点大全语文古代文言文常识知识点大全 国雄1147由 分享 时间:2021-04-23 00:13:42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的掌握语文文言文的内容,也为了让同学们深入了解古代文言文的常识,小编在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语文古代文言文常识知识点大全,供大家学习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语文古代文言文常识知识点大全一、通假字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说,通“悦”,愉快,高兴。论语十则2、女知之乎女,通“汝”,人称代词,你(你知道怎样教导别人吗)。论语十则3、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知通“智”,智慧。谁说你知道的事情多呢两小儿辩日4、担中肉尽,止有剩骨。止通“只”。狼5
2、、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坐”通“座”,座位。他先在家里拿根绳子量好自己脚的尺寸,就把量好的尺寸放在自己的座位上了郑人买履6、出门看火伴“火”通“伙”,伙伴。木兰诗7、才美不外见“见”通“现”,出现。马说8、河曲智叟亡以应“亡”通“无”愚公移山9、小惠未偏,民弗从也。偏通“遍”,遍及,普遍。曹刿论战10、一切乌有。乌通“无”,没有。山市二、古今异义。1、绝境古义:与世隔绝的地方。今义:无出路的境地。例句: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桃花源记)2、交通古义:交错相通。今义:主要用于称各种运输和邮电事业。例句: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桃花源记)3、穷古义:穷尽。
3、今义:经济贫困。例句:复前行,欲穷其林。(桃花源记)4、鲜美古义:鲜艳美丽。今义:指(食物)味道好。例句: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桃花源记)5、布衣古义:平民。今义:棉布衣服。例句: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出师表)7、可以古义:可以凭借。今义:对某事表赞同。例句:可以一战,战则请从。(曹刿论战)8、开张古义:扩大。今义:开业(多指商业部门)。例句:诚宜开张圣听(出师表)9、涕古义:泪。今义:鼻涕。例句: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出师表)10、兵古义:兵器。今义:士兵。例句:兵甲已足(出师表)12、池古义:护城河。今义:小水塘、池塘。例句: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 孟子 二章)14、走古义:
4、“跑”的意思。今义:行走。例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扁鹊见蔡桓公)15、汤古义:热水。今义:菜或面做的稀状食物。例句:及其日中如探汤(两小儿辩日)16、去古义:离开。今义:到去例句: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两小儿辩日)17、再古义:第二次。今义:又一次。例句: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三、常见文言虚词归纳总结。【之的用法】1、“之”作代词的用法最多。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代词,指学过的知识2、“之”作动词送孟浩然之广陵是动词“到”3、“之”作结构助词“的”例如:圣人之道。4、“之”起调节音节作用,不译例如:久之,目似瞑。【其的用法】1、代词,指“他、她、它(们)的”例如:欲知其轻重,指“它
5、的”,大象。2、“其”用在句首,表示希望、祈使、疑问等语气。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第一个“其”,表反问语气,可译作“难道”;第二个“其”,表推测语气,可译作“恐怕”。【而的用法】用作连词,连结词与词,短语与短语,句子与句子,表示前后两部分的并列、承接、转折、等关系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但是,表转接)2、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表并列)3、温故而知新。(然后,表承接)【常见的语气词】一般放在句尾,表陈述、疑问、感叹等,常见的有“也,矣、乎、耶、邪”。1、此画斗牛也也,也用在句末,语气词,译作“呀”2、谬矣,矣:语气词,了3、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乎,语气词,吗四、文言文语句的翻译。翻
6、译时既要字句对应,又要根据需要进行必要的调整,使译文完整、准确、得体。文言文翻译的方法一般有:留。即保留人名、地名、官名或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词语。补。即补充单音词为双音词,或补出省略成分等。删。即删除不需要译出的虚词等。换。即用意思相同的现代汉语词替换古汉语词。调。即调整词序或语序,使之合乎现代汉语习惯。语文古代文言文学习方法1、多读:不仅要读课本,而且要读读本,可能的话,尽可能阅读一些文言作品,扩大自己的视野。2、多背:意思是指,凡是老师要求背诵的课文,最好能一字不落的 把它背诵下来。倘若你可以坚持到底,那么你就自然掌握了古人的用语习惯和遣词造句的方法,文言文的能力就自然而然地提高起来。3
7、、多练:是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的捷径之一,不仅要认真完成课后训练,而且要多做相关的字词句的分类训练,以拓展视野,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语文古代文言文学习技巧1、课前预习,除了结合脚注疏通文意之外,还应当进行详细的圈点勾画,结合语境,反复揣摩,找出自己暂时还无法理解的东西,对那些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地方,一定要加倍注意。当然,有条件的话,还应当搜集相关的资料,以备不时之需。在预习的时候,千万别忘记了反复诵读课文,如果有时间,还可以将不懂的地方制作成问题卡片,以便上课时及时与老师交流或互动,切忌不懂装懂。2、课后复习,不仅可以巩固学习成果,而且还可以加深理解,触类旁通,培养自己的迁移能力。因此,同学们一定不要贪图省事儿,要是上课听听就了事,那么,你就有可能到头来,自己什么也得不到!语文古代文言文常识知识点大全第 5 页 共 5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