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生猪饲养管理与疾病防治措施探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生猪饲养管理与疾病防治措施探讨.doc(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生猪饲养管理与疾病防治措施探讨生猪饲养管理与疾病防治措施探讨 1.生猪饲养管理 1.1饲养管理的基本原则是搞好 三抓 即 (1)抓五定:一是定位,猪具有 吃、拉、住 三角定位的规范行为,初入栏的生猪一定要注意调教和利用;二是定时,保证按时喂养;三是定量,保质按量饲喂生猪,不能让强者过饱,弱者挨饿;四是定温,要注意防寒保暖;五是定质,饲料质量一定要稳定,不时常更换饲料品种,并保持饲料新鲜、营养全面。 (2)抓三改:改喂单一饲料为分多阶段的全价配合饲料,以满足猪不同生长、生理阶段的营养需要,充分发挥猪的生长潜能;改喂稀料为湿料,即手抓成团不流水、松手即散开,以利于提高生猪采食量和咀嚼;不要让猪喂养
2、的体重超 标,而是选择适当就可以出栏:一般90 110公斤出栏为宜。 (3)抓 两分 :即 分群管理,分栏饲养 ,根据性别、年龄、体重、强弱和生产用途合理分群、分栏。成年公猪、怀孕后期母猪及哺乳母猪宜单栏饲养,断奶母猪、空怀母猪可小群饲养;仔猪和肉猪饲养密度要适宜。 日常管理要精心、细致,尽量避免猪发生应激反应。饲喂全价日粮,注意合理配比维生素和微量元素,饲料更换要有12周的过渡期;养猪场要使用清洁卫生的饮水,饲料原料和饮用水源不许存在工业污染;保健、治疗时,合理选择药物,不得使用容易产生免疫抑制的药物,如氯霉素类药物、四环素类药物、地塞米松等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等,疫苗接种期间更要注意合理用药;
3、控制好饲养密度,生产场区不得过于拥挤,保持良好的通风与卫生条件;在高温炎热容易出现热应激的季节,或在进行去势、转群时,应提前在猪饲料中添加抗应激物质,如电解多维、维生素C、维生素B12、延胡索酸、柠檬酸、碳酸氢钠等。 2.生猪不同生长期发病特点 2.1仔猪阶段发病特点 2.2猪育肥阶段的发病特点 猪育肥阶段是生长的另一关键阶段。因为在此阶段,猪以最快速度生长,各种疾病也随之而来。与保育猪相比较而言,生长育肥猪的抵抗力要强一些,一般情况下,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低,但无论是常见多发的传染病、寄生虫病,还是代谢病、中毒病,都是各种规模猪舍必须重视的问题,虽然这些疾病造成的急性损失不大,但由于生长缓慢,
4、饲料转化率降低,最终大幅度增加生产成本。因此,在育肥猪阶段,各种防治措施必须落到实处。 在猪的育肥阶段,大多数寄生虫病、传染病、代谢病及中毒病等常在育肥阶段感染或发病,且发病率远远超出仔猪阶段,对养猪业构成极大威胁,因此每个猪舍必须重视疾病防治措施。 3.生猪疾病流行现状 3.1传染病流行 目前,对于生猪养殖业危害最大的是以传染病为主要,并且每年新的传染病还在持续增长,例如近几年新出现的传染病有:副猪嗜血杆菌病、猪繁殖和呼吸障碍综合征、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猪增生性肠炎及猪圆环病毒型感染、猪副红细胞体病等。 3.2 传统疫病流行的非典型化 如原来在我国较多猪场出现的猪肺疫、猪丹毒、猪气喘病、猪传染
5、性萎缩性鼻炎及猪伪狂犬病、猪流行性乙型脑炎、猪链球菌病、猪瘟等,随着科技的进步免疫预防用生物制品的大范围应用,在某种程度上,对疫病的控制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是随着我国规模化养殖场或养殖公司的不断增多,养猪的单位群体数量也在不断增大,畜禽及产品流通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也在不断加速,重复免疫或盲目免疫及抗体监测手段和监测方法与群体规模不相适应的矛盾凸显出来,加上动物保健药品中大量复方制剂的普及使用等等,结果导致猪群中原有临床典型症状逐渐消失,不具有典型症状,为此给诊断带来了困难。 3.3细菌性疾病控制难度加大 生猪养殖户,为避免生猪流行病的大规模发生,带来重大经济损失,所以大部分养猪生产者在饲养猪的整
6、个过程中都大量施用抗生素类药物,意图达到用药物控制预防。但是往往适得其反,抗生素类药物食用过多后,许多细菌产生了抗药性,一旦细菌性疾病发生后,对病原作药物敏感性试验时,无药可选。所以生产中出现了不论单纯使用哪一种抗生素或抗菌素均无效或效果不明显的现象,药物治疗成本高,但治愈率却很低,最终直接或间接的降低了生猪养殖的经济效益。 3.4多病原感染 3.5系统性病变 如猪的饲养从乳仔猪的消化系统的腹泻性疾病综合征,到生长猪的呼吸系统的呼吸道疾病综合征、生长育肥猪的高热性疾病综合征及母猪繁殖障碍性疾病综合征等等。系统性病变综合征的出现,往往体现了养殖场地的外界大环境、圈舍内的小气候、人为的免疫干扰、动
7、物营养等与多病原的共同致病性的综合性结果。 4.防治措施 4.1预防控制 对生猪疾病做好免疫措施:对所有生猪用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灭活疫苗进行免疫。用法用量:颈部皮下或肌肉注射。因地因场制宜.对未发生过猪瘟的猪场。随着母源抗体的减少,乳猪长到35日龄左右时.母源抗体的水平已达不到保护乳猪抗猪瘟的程度,据此。乳猪应在35日龄第一次免疫注射猪瘟脾淋苗,65日龄时再进行第二次免疫。 4.2对仔猪进行防护管理 衡量一个猪舍养殖效益的重要指标就是仔猪阶段的生长发育速度,尤其是断奶时的成活率及断奶窝重。因此,有必要加强仔猪阶段的饲养管理,减少仔猪疾病的发生,保证仔猪在生后6h内吃上足够的初乳,以获得大量的母源抗体,减少腹泻以及猪瘟等其他疾病的发生。 (下转第48页) (上接第38页)4.3传染病防治措施 5.结束语 总之,生猪的疾病很多,要有效控制不同阶段的猪病,不能只靠疫苗和药物,必须加强生物安全管理和改善饲养管理,对环境,饲料,饮水供应等的管理应细致,并在各个阶段都尽量实行全进全出。 科第 5 页 共 5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