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浅析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浅析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doc(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浅析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语文教学是一项复杂的具有高度技艺的工程,是教师在遵循教学规律的基础上,根据特定的教学条件和特定教学对象所进行的艺术创造。既然是一项创造,那么语文教学本身就具有了对学生进行心灵创造的特质,即德育的性质。小学语文教学与德育渗透是一个统一的过程,两者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教师应以教材为主线,在课内外阅读中、写作中、作业批改中渗透积极健康的德育思想。同时,在课外,巩固正确的德育思想,以日常生活为范例,以丰富的活动为动力,推动德育教育。在语文学科教学与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中,语文教师将德育教育渗透在语文教学的全过程中,才不会使德育成为空泛的口头说教,从而更好地促进语文
2、知识的学习,使语文学科教学和思想品德教育实现水乳交融,齐头并进。因此,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如何在教学中抓住契机渗透德育教育,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谈谈自己的想法。 一、学无止境,是德育的源泉 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自己就要有一桶水。这是人们通常对教师提出的要求。处于知识经济飞速发展时代的学生们,在知识的来源渠道、知识的种类范围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方面,都与以往不同。这就要求教师在不断的更新教育观念、端正教育思想的前提下,不断的加深自我学习,使自己具有一桶源源不断的活水。正如教育家夸美纽斯所说:教师的任务是用自己的榜样来诱导学生,这就要求教师不但要有广博坚实的专业知识功底,而且要不断地充实和拓展。 二、
3、为人师表,德育的基础 教师应注意自身的穿着打扮、言谈举止,给学生树立好榜样。要细心发掘德育工作和学科教学的最佳结合点,并在备课的同时注意将二者融为一体,都可以让学生得到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科知识的学习,为学科知识的吸收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法国文学家罗曼罗兰说过:要播洒阳光到别人心中,总得自己心中有阳光。教师只有人格完美,对学生的心灵才有感召作用。教师的人格是内在的,但内在的人格光辉总会向外显露出来,产生非凡的魅力。相对于空洞的道德理论说教,教师自身的人格魅力则具有更强的说服力,起到更生动、更形象的榜样作用。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说明凡是教
4、师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应该做到;凡是要求学生不能做的,自己先坚决不做。处处为学生做榜样,事事做出表率,在工作、人际关系上能严于律已,以身作则,才能达到为人师表的目的,才能在学生中树立威信。亲其师,信其道,才能收到不令而行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爱每一个学生,德育的准则 爱,包容了教师工作的所有内涵。一个人最崇高的爱是爱别人,一个教师最崇高的爱是全心去爱每一个学生,这也是师爱的准则。在教育工作中,教师要把信任和期待的目光洒向每一位学生,把关爱倾注于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之中,善于倾听学生的意见和呼声,和学生广交朋友,多开展谈心活动,与学生进行思想和情感上的交流,用爱去赢得一切学生的信赖。金凤凰可爱,
5、丑小鸭更需要阳光。多给他们一份爱心,一声赞美,一个微笑,竭力寻找他们的优点,出自真心地去赞扬、去鼓励他们。为他们提供更多体验成功的机会,让他们扬起自信的风帆。 四、认真研究学生,德育的出发点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任何教学活动的开展都离不开他们的参与、互动。德育也如此。品德素质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该以教师的宣教代替学生的德育实践。应该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与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体验德育魅力。只有珍视、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我们的德育工作才能被学生接受,才能达到教育培养的目的。因为,如今的孩子,要么是独生子女,在家庭中地
6、位优越,深得父辈的宠爱,缺乏对他人的关爱、给予与奉献的精神、意志薄弱,承受不起挫折等;要么知识面广、生活经验丰富、叛逆心强、容易与教师唱反调这些,都给我们的教育工作到来了一定的难度,如果我们不认真分析、研究学生,区别对待,不能结合课文内容适时开展德育工作,那我们的语文教学就是不成功的,就没有达到育人的目的。 五、正确处理好德育与语文教学之间的关系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不仅要让学生获得最基本的语文知识素养,还要从中受到思想品德教育。这是语文学科的性质与地位决定的,是社会、国家赋与语文教师的历史使命。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要点到为止,不能影响语文教学。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除了要正确把握好教材,找准德
7、育切入点;还要认真研究教材,处理好德育与语文教学两者之间的关系,不能主次不分,本末倒置。语文教学毕竟语文素养的提高才是主旋律、主产品。德育仅仅是语文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也绝不能少的衍生品。所以在教学实践中,只有正确处理好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才不至于喧宾夺主。也就是说,教师在具体操作中,不能把德育看作归纳文章的主题的程式,轻描淡写地带过,也不能像分析文章一样,深入细致。正确的做法是: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抓住关键,引导学生分析文章最能感动自己、震撼自己的语言文字,从中加深体会,产生共鸣,在潜移默化中教育学生、影响学生、塑造学生。通过突出文章中的闪光点,使学生发现其光辉,且深切地感悟到其道理的正确或精神的可贵,让他们把这些精神的种子撒播到自己的心田。如在教学再见了,亲人这一课时,教师除了要说明作者是如何选择材料来体现、突出中朝两国人民比山高、比海深的共产国际主义友谊的,还要让学生在学习课文知识的同时受到这方面的教育。 总之,语文教学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教育的内容,只要我们教师努力寻找,恰如其分地把二者结合起来,以社会为课堂,讲课中自然渗透德育教育,努力做到教书与育人的统一,知识性与思想性的统一,知与行的统一,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在语文素养提高的同时,思想道德素质也得到提高。第 5 页 共 5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