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历史备课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历史备课教案.doc(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历史备课教案情感价值观:通过对新文化运动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是中国资产阶级为打破封建束缚而在思想文化上开展的启蒙运动,是反封建旧文化的斗争。它动摇了封建正统治地位,在社会上掀起一股思想潮流,弘扬民主和科学,为五四运动爆发作了思想准备,在国内外产生巨大的影响。通过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事迹的介绍与分析,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以及为拯救国家、改造社会不断追求真理的精神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准备游戏的内容,希望对你们优秀帮助,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历史备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识记:新文化运动兴起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过程中的基础
2、知识,如新青年的创办、新文化运动的“三提倡,三反对”等;(2)理解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和发展;民主与科学的主要含义;(3)通过对新文化运动兴起背景的分析,引导学生理解政治、经济与思想文化的辩证关系。(4)探究在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中,新文化运动对于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2、过程与方法:(1)以历史人物和重要历史地名、刊物为话题,联系讲解,史料分析,帮助学生理解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开展讨论、辩论等教学活动,提高学生表达、探究的能力,培养“论丛史出”的历史学科素养。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使学生掌握新文化运动是先进的中国人为振兴中华、改造黑暗的旧中国而进行的新的探
3、索。(2)中国要富强,必须要提倡民主与科学。在学习中感受新文化运动中主要代表人物在反封建斗争中表现出的无畏的探求真理的精神,激发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使命感。(3)引导学生学会用辩证的观点和多元价值观看待东西方文化。三、教学重难点重点: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原因和主要内容难点:新文化运动的评价四、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谈话法,讲述法。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出示表格1840年1912年中国思想界向西方学习的历程,复习上节课内容,由此提问:以上各派的救国方案结局如何?我们从中能得到哪些启示?先进的中国人继续思想文化方面的探索由此掀起了新文化运动。新课讲授: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问题1:结合以下图
4、片材料思考新文化运动在经济、政治、思想方面兴起的背景分别是什么?师:多媒体展示三组老照片由学生归纳背景生:经济方面:民族资本主义有了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实行民主政治。(根本原因)政治方面:一方面,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另一方面,窃国大盗袁世凯则加紧复辟帝制活动,废除临时约法,实行独裁统治。思想方面:一方面,辛亥革命后,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等思想得到进一步传播,袁世凯为复辟帝制在思想文化领域掀起一股尊孔复古的逆流。(直接原因)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概况师:问提2:多媒体显示从以下几个方面归纳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概况(兴起标志、代表人物、指导思想、主要阵地、活动基地)生:(1)兴起的标志:191
5、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从第二卷开始,青年杂志改名为新青年。(2)主要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3)指导思想:民主与科学(4)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新青年(5)新文化运动的活动基地:北京大学此处介绍北大发展历史和蔡元培的办学方针“思想自由、兼容并包”3、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师:问题3:新文化运动开展后提出了哪些内容?生:1、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愚昧和迷信。师: 提问:什么是民主?什么是科学?为什么只有民主和科学才能救中国?生:德先生:民主。指民主思想和民主政治。赛先生:科学,主要是指近代自然科学法则和科学精神。(教师讲解:制度落后,即封建专制制度,给中国带来严重的危害,
6、如阻碍社会进步、箝制思想、造成中国的落伍等等。科学技术不发达,迷信思想盛行。历代封建统治者大搞封建迷信,给广大人民带上封建的精神枷锁,进行的精神奴役。)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历史备课教案二郯城县第二中学 岳德亮一、教材分析(一)课标要求: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讨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简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史实,认识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意义。(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识记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主要阵地、代表人物、旗帜、活动基地。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究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以及马克思主义的传入、传播的历史意义。2、过程与方法:(1
7、)围绕“思想解放、探索救国”这一主题,通过“新旧碰撞风云起”、“破旧与立新铸国魂”、“十月惊雷现曙光”三个环节,引导学生学习和探究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内容和影响。 (2)引导学生通过对材料的分析和解读得出结论,做到论从史出,以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分析材料的能力。(3)设计一些问题交给学生讨论,让学生在探究、交流、讨论中形成认识,学会合作学习,并能以此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新文化运动所倡导的民主与科学的内涵和意义的学习与探究,使学生认识民主与科学、马克思主义的的传播对于改造中国的积极影响,并使学生进一步明确,作为中国未来存在和发展的重要途径
8、,对民主和科学的追求,也是个人健全人格,形成正确道德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主要体现,以此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同时通过新文化运动中先进中国人为救国而勇于探索的史实的学习,培养学生树立为中华民族复兴而勇于担当努力学习的理想。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本课重点: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本课难点: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四)教学方法1、教法:注重史料教学,力争论从史出;创设情景,巧妙设问、引导和点拨。2、学法:自主学习、探究和合作学习相结合(五)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六)课时安排1课时二、教学过程:课前打出幻灯片:本课标题第15课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播放歌曲最美的歌献给你的旋律。【设计意图】渲染气
9、氛,提前调动学生的情绪,为新课讲授做铺垫。(一)导入新课:亲爱的同学们,我们来回顾一下近代以来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探索救国的脚步,然后播放幻灯片,说明辛亥革命后,思想解放依然继续,探索救国还在前行。展示课题: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设计意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利用激昂的旋律、熟悉的图片、激情的语言进行课堂导入,可以渲染气氛,引出本课的主题,激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产生进一步探究的强烈愿望。 (二)新课讲授:教师:有人这样说:“新文化运动是几个青年凭空造出来的”,是这样的吗?我们通过第一个篇章“新旧碰撞风云起”来找到答案一、“新旧碰撞风云起”看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教师:请同学阅读教材第一段
10、,结合大屏幕上的图片概括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发生的新变化。 学生:教师:这些新变化是否意味着中国就能实现富强吗?请同学们看一段视频,从中概括民国初年中国的社会的政治思想逆流。学生:教师:从视频中可以看出, “作为共和国大总统的袁世凯,却也大搞帝制复辟和尊孔复古”,这种倒行逆施,资产阶级会答应吗,他们又会如何的选择呢,于是在新与旧的碰撞中一场风云席卷而来,新文化运动应运而生。教师:我们先走进1915年的新文化运动,来明确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概况,同学们自主学习课本72页第二段明确大屏幕上的表格教师:介绍一本激情洋溢的刊物,一所激情四射的学校,一群激情飞扬的人物,感悟他们如此年轻却已经站在时代的前沿,敢
11、于担当。【设计意图】通过阅读教材和观看视频,让学生在比较中,更直观、生动地了解辛亥革命后的新旧思想的碰撞和严酷的社会现实,从而理解新文化运动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通过介绍新青年杂志、北京大学和新文化运动的斗士来明确新文化运动的阵地、基地和青年敢于担当的精神。 二、破旧与立新树国魂 看新文化运动的内容、作用教师:请同学们快速阅读教材73页,从宏观上把握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学生活动后,展示幻灯片“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我们从不同的视角来理解新文化运动的内涵1、国家的角度:共和之殇教师:共和政体名存实亡,主要是什么思想未清除?那新文化运动人士又是如何回答的呢?材料一 “国人等欲脱蒙昧时代当以科学
12、与人权(即民主)并重。” 敬告青年材料二 “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新青年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历史备课教案三教学准备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识记新文化运动兴起如新青年的创办、新文化运动的“四提倡,四反对”等;新文化运动的历史进步性;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过程中的基础知识。(2)理解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和发展;民主与科学的主要含义。(3)通过对新文化运动兴起背景的分析,引导学生理解政治、经济与思想文化的辩证关系。(4)探究在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中,新文化运动对于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探究马克思主义传
13、入中国和在中国传播的原因和基本情况 。2 过程与方法:.(1) 以历史人物和重要历史地名、刊物为话题,联系讲解,史料分析,帮助学生理解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2)开展讨论、辩论等教学活动,提高学生表达、探究的能力,培养“论丛史出”的历史学科素养。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时期的文字和图片资料比较丰富的,在教学时适当进行补充,引导学生从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出发,联系具体内容,分析新文化运动的作用及影响。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2 教学难点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及全面评价;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的原因。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图片北大钟
14、声,20世纪初的北大可以看见这样的画面,这些先生们都是校长蔡元培请来的,你认识谁?当时的北京大学各种思想都占有一席之地,北大不仅包容了拖着长辫的旧学代表,更包容了接受新文化、新思想的进步青年教师。正是后者,在百年前掀起了一场改造国民性的思想解放运动,书写了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这场运动即新文化运动。2 新知介绍一、新文化运动(19151921年):新文化运动是近代中国第三次思想解放运动,起于1915年新青年的创办,下限三说,一说1921年,一说1923年,一说1927年,笔者取1921年说(中国共产党成立)。一般认为,1918年是其分水岭,前期是反对封建旧文化,宣传资产阶级新文化,后期是以宣传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为主。1、背景:(1)政治上:列强加紧侵略中国:如1915年与日本正式签订民四条约,以二十一条为基础,是对中国主权的严重侵犯。袁世凯复辟帝制:19151916年,建立君主立宪制,反对者政治上有护国运动,思想上有新文化运动。军阀割据混战:1916年袁世凯去世,北洋军阀分裂,地方军阀崛起,进入军阀混战时期。以上这种政治局面,外有侵略加剧,内有帝制复辟、军阀混战割据,中国的先进分子力图改变,寻找新的出路。(2)经济上:民资进一步发展(“黄金时代”),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要求实行真正的民主政治。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历史备课教案第 9 页 共 9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