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论概览(第二版) 第五章ppt课件(完整版).pptx

上传人:春哥&#****71; 文档编号:16893246 上传时间:2022-05-19 格式:PPTX 页数:37 大小:523.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方文论概览(第二版) 第五章ppt课件(完整版).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西方文论概览(第二版) 第五章ppt课件(完整版).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西方文论概览(第二版) 第五章ppt课件(完整版).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方文论概览(第二版) 第五章ppt课件(完整版).pptx(3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西方文论概览(第二版) 第五章ppt课件(完整版)第二编启蒙主义至现实主义时代第五第五章章 启蒙启蒙主义时代主义时代第一节 启蒙时代的现代诠释学雏形 第二节 启蒙时代文论的哲学基础第三节 狄德罗与莱辛本章概要 第一节从启蒙主义时代以个人经验为前提的理性话语出发,通过塞姆勒主张 “历时性阅读”的释经学思想,介绍启蒙主义与现代诠释学的关联。 第二节通过两个方面讨论启蒙主义文论的哲学基础。第一个方面是介绍从洛克、贝克莱到休谟的经验主义认识论批判,从而分析这种基于感性经验的理性和自主性如何会导致后世对理性的质疑。第二个方面是介绍 “自然法学派”的主要观点,并描述西方文化从文艺复兴时代肯定个人的感性权利

2、、世纪肯定个人的理性权利到世纪将个体理性作为制度的出发点之发展过程。 第三节分别介绍狄德罗和莱辛所代表的世纪文论成就,并在此基础上对启蒙主义的理性做出总体评价。第一节启蒙时代的现代诠释学雏形一、启蒙话语与传统释经学的张力 所谓启蒙运动的影响,波及哲学、文学、语言、艺术、宗教、政治,在时间上持续 了近一个世纪,即大约从年开始至世纪末结束。启蒙主义思想家们对各种问题的具体 看法不尽相同,唯一的共同点可能在于:他们都试图摆脱人类思想中的非理性偏见和迷信,将 人类社会从封建束缚、政治专制、宗教禁锢中解放出来。这一宏大任务的基础,是对人类能力 的全然自信。 曾在世纪年代流亡法国的俄国思想家科耶夫 ( )

3、,对启蒙运动做 过一种极其形象的评价:“普遍化了的拉摩的侄儿这就是启蒙运动。” 当代西方思想界确实越来越倾向于严厉地批判启蒙主义运动。一、启蒙话语与传统释经学的张力 与世纪 (如笛卡尔)强调 “内在观念”的 “理性”相比,启蒙时代的 “理性”带有明 显的经验色彩。从而 “个人”在宗教改革以来逐步被确认的 “感性权利”和 “理性权利”,至 此汇合为一种对象化的延伸,即 “个人”成为制度的出发点。这样, 圣经关于上帝与人类 “立约”的描写全然成为一个遥远的神话。在现实的世界上,一切 “契约”的基础都是独立的 个人,一切 “契约”的签订都在人与人之间进行;国家、社会、道德,都只能作如是理解。一、启蒙

4、话语与传统释经学的张力 起源于基督教释经学的一切文本诠释,在此必须面对一种根本性的困难:一方面似乎是代 表 “意义”的上帝创造了理解 “意义”的个人,另一方面却是 “理解”的语境被个人化了,或 者说 “意义”被 “理解化”了。因此启蒙主义的话语使一种对立格外鲜明地凸显出来:一方是 “文本”和 “意义本身”(比如作为权威文本的 圣经),另一方面则是 “读者”以及由读者作 为主体的阅读活动。这正是从 “自主性”导致 “哲学向诠释学转变”的必然结果。 在这样的背景下,敬虔派运动 ( )开始在欧陆产生广泛的影响。二、塞姆勒的 “历时性阅读” 试图从另一条路径上协调启蒙语境与文本诠释的,还有德国的新教神

5、学家塞姆勒。 塞姆勒并没有详细描述文本诠释的方法,他只是提出:传统诠释活动的基础必须彻底改变。 因为即使以 圣经的文本为特定对象,诠释也不能仅仅是证明某种教义,而应当是对文本本 身进行真正的批判式读解。 这样,任何一种诠释也不可能幻想或期待 “共时性的文本理解” ,而只能是 “历时性的文本阅读”。 所谓 “历时性阅读”亦即塞姆勒的 “历史批判性诠释”,其最基本的原则在于:诠释者 必须意识到自己 “与文本之间的历史间隔”。而一旦在这种 “历史间隔”的基础上运用 “普遍的诠释学原则”,便可以清晰地意识到 “文本”与 “读者”的张力。第二节启蒙时代文论的哲学基础一、从 “经验的理性”回到 “怀疑”

6、要进一步读解世纪启蒙主义文论,首先应当建立的 “问题意识”必然关系到 “理性” 对世纪与世纪欧洲人的不同含义,即:作为同样崇尚理性的思想者,世纪代表人物所 说的 “理性”究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种理性的世界观为现代西方文论提供了什么样的背 景?“经验的理性”在何种意义上进一步张扬了个人的自主性,乃至成为当代人批判 “现代性”和 “主观主义的客观主义”之主要标靶? 塔纳斯 西方心灵的激情一书提 到:“启蒙运动是从一种史无前例的、对人类理性的确信开始的。科学在解释自然界方面取得 的成功,以两种方式影响了哲学的进路:()把人类知识的基础植根于心灵及其与物质世界的 接触;()把哲学引向对人类心灵的分析

7、。” 这种主体与客体的对应以及对主体心理的关注, 其实也正是启蒙主义之后的西方文论重心。其基础被认为是世纪末期英国哲学家洛克及其 人类理解论(),笛卡尔、斯宾诺莎和培根则为之提供了思想的铺垫。一、从 “经验的理性”回到 “怀疑” 如前所述,笛卡尔是以怀疑的方式开始思考的,即怀疑所有的事物,包括自己的感觉、理 解和外部世界的实在性,直到追寻出一种可以确定的基础,于是有著名的命题 “我思故我在”。 斯宾诺莎被视为 “泛神论者”,却又不同于后来强调诗性想象的浪漫 主义泛神论,而是从笛卡尔的理性前提出发。但是他认为 “我思故我在”只是 “自证为真” ( ),“唯一的本体” ( )仍然有待论说。 在培根

8、看来,阻碍知识发展的陈规陋见已成为种种 “思想的 偶像”( ),而要获取真正的知识,就必须打破这些偏见、局限、众声喧哗和思维惯性所造成的偶像。一、从 “经验的理性”回到 “怀疑” 与笛卡尔 侧重 “内在性”的理性分析完全不同,洛克试图将世纪对 “内在观念”的理性主义信仰转 换为一种经验主义的原则。 洛克不得不对 “第一性的质”和 “第二性的质”加以区分。前者是物 体自身的性质 (如重量、形状),或可称 “对象”;后者是人对物体的主观经验 (如色、香、 味),亦即 “印象”。正是由于这样的 “质”是确定的,所以人类的科学认识才成为可能,科学 认识的结论才具有一定的可靠性。 也许在洛克看来,通过这

9、一区分,“经验理性”的基础就可以更加稳固,“经验理性”的认 识就可以免遭怀疑。但是贝克莱 ( ,)并不相信这一点,并且尖锐 地指出了洛克的漏洞。 一、从 “经验的理性”回到 “怀疑” 贝克莱认为:无论 “第一性的质”还是 “第二性的质”,实际上都是人类心灵对于 “质” 的感觉,所以它们最终的体现不过是心灵当中的 “观念”。而 “观念”是否能真正代表它所表 达的物质对象,甚至是否能真正相似于该对象,在 “经验理性”中都不可能有最后的定论。那 么进而言之,与这些 “观念”相对应的物质世界是否真正存在,也是无法肯定的。这就是说: “经验”只能形成 “观念”而不能证明 “实在”;如果不能在 “经验”之

10、外找到其他正当的基 础,人类的一切经验性认识就仅仅是心灵化的,却并不一定反映了客观的现实。一、从 “经验的理性”回到 “怀疑” 总之,通过“经验”所了解的世界,其实不过是证据不足的假设:“除去心灵的感知,任何观念或者对象都 不存在。” 洛克试图从 “经验”为理性认识提供辩护理由,结果却被贝克莱用 “经验”消解 掉了。 不过作为一位主教,贝克莱更需要从 “经验”走向信仰,而不是彻底的怀疑。所以他最终 要论证的,是个别心灵之上的 “普遍心灵”上帝。一、从 “经验的理性”回到 “怀疑” 休谟的起始性论题是对 “印象”()与 “观念”()的区分。这恰好处于洛 克和贝克莱之间:他必须越过洛克的 “对象”

11、,因为那已被贝克莱证明为 “观念”;他也必须撇 开贝克莱的 “观念”,因为它所归属的上帝仍然是 “经验的理性”无法证实的。这样,感觉印 象被确定为认识的基础:“印象先于观念”。这一出发点似乎比贝克莱更加 “经验”,但是它 对 “经验理性”和 “既有真理”的否定却是毁灭性的。 根据休谟的论证,“感觉印象”是个别、散乱的;之所以可以从 “感觉印象”达成被人类 假定为 “真理”的知识,仅仅是因为我们在 “感觉印象”之上强加了心灵自身的秩序。 在怀疑情绪日趋普遍的世纪,休谟的论题或许已不会耸人听闻,但是当时的人们大概 正如康德那样处于 “理性独断论的沉迷”(),休谟的怀疑确实相当可怕。一、从 “经验的

12、理性”回到 “怀疑” 最为有趣的是,以休谟等人为代表的经验主义认识论批判,本来似乎是要将 已经在自然科学研究中获得成功的 “经验”方法推广到 “人”的研究领域,结果却是在不断推 翻经验科学的客观确定性。 上述思路中的休谟,要比洛克和贝克莱彻底得多。对于他,所有规律、真理、实体甚至上 帝,都是理性所虚构的信念,而绝不是必然的。对于他, “真理的标准”一旦从 “理念”转移 到 “经验”,便也意味着真理内容的彻底相对化、或然化。在休谟之后,西方人曾经拥有的一 切 “真理”,都不得不面临重新检点。世纪以来 “怀疑”和 “否定”的普遍情绪,正是以此 为枢纽。二、从 “理性的设定”到 “合理化” 就正面的

13、价值而论,宗教改革以后真正为近代西方人提供了一种新的世界观的,被认为是 “自然法学派”的思想,如:斯宾诺莎 (伦理学)、霍布斯 (利维坦)、洛克 (人类理解 论)、孟德斯鸠 (论法的精神)和卢梭 (社会契约论)等。这正是启蒙主义文论的哲学基 础。 所谓 “自然法”( )其实就是 “理性”。按照自然法学派的看法,人类的自然状 态、自然处境和自然权利是一种相互关联的逻辑前提;同样基于这种逻辑前提的不同个人,要 在群体中与他人相处,便会通过相互制约达成一定的理性约束;这种理性的约束就是人与人的 “契约”,就是 “自然的律法”,也就是一切传统、道德、社会制度的基础。 关于 “个人”的逻辑预设显然并没有

14、充分的根据,因此 “自然法学派”的思想家对于个 人的界说有时甚至完全相反。比如霍布斯将人的自然状态设想为相互敌对,洛克则认为自然 的人应当是平等地享有各种权利。“自然法学派”作为一个思想的整体,也许只是在一个基 本问题上相互呼应,即人类从自然状态向 “公民社会”的发展,必须取道于理性的社会 契约。二、从 “理性的设定”到 “合理化” 霍布斯认为:“自然律是理性所发现的一般法则”,它 “禁止人们去做损毁自己生命或 者剥夺自己生命手段的事情,并禁止人们不去做自己认为最有利于生命保全的事情” 。 洛克也曾说:“理性,也就是自然法,教导着有意遵从理性的全人类:人们既然都是平等 的和独立的,任何人就不得

15、侵害他人的人生、健康、自由或者财产。” 这实际上是说:基于自然状态的人,为了自己的最大利益和利益的稳定性,必然会合乎理 性地与他人达成利益的平衡和相互的妥协,所以每一个个人都参与了社会契约的缔结,所谓国 家也就是每一个个人相互结成的理性共同体。“自然法学派”的这些思想,显然是力图更加贴近古代式的 “和谐”。二、从 “理性的设定”到 “合理化” 启蒙主义时代的文论在经验理性的基础之上,形成了一种对于 “环境”因 素的特别关注。在这条线索上,英国经验主义传统已经从方法论 (培根)、认识论 (洛克)、伦 理学与政治学 (霍布斯)方面对 “环境”加以强调;法国人则是从社会学的角度 (爱尔维修、 霍尔巴

16、赫)提出 “人是环境的产物”以及所谓的 “地理环境决定论”(孟德斯鸠)。二、从 “理性的设定”到 “合理化” 阅读启蒙主义思想家的著作,我们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即他们都兼通哲学、文学和美 学。但是另一方面,也有论者认为并不存在一种严格意义上的启蒙主义文论,就文论史而言,这段时期的文艺思想多被称作世纪文论。换句话说,这一时期的文艺思想更多地显现为承 前启后的过渡,却未必形成了独立的内容。 比如韦勒克就曾说:“世纪中叶至世纪年 代的文学批评史是十分明确地提出我们现今仍然尚未解决的批评上的所有基本问题的时期。它 是从古代继承下来并在、世纪的意法两国得到发展和定为古典的新古典主义批评的庞大 体系逐渐

17、解体,而酿成世纪早期浪漫主义运动的种种新运动竞相涌现的时代。” 的确,当 真实、虚构、想象、灵感、天才、趣味、教化等一系列问题都得到明确的讨论时,它们往往只 是以新的形式重述古典主义的思想。第三节 狄德罗与莱辛一、狄德罗 狄德罗的文论著作内容丰富,分别涉及了美的分析、戏剧理论和艺术理论,包括他所撰写 的百科全书条目 “美之根源及性质的哲学研究”,还有 论戏剧诗 关于 私生子的谈话 演员奇谈画论 沙龙随笔等。就其主要观点而言,可以大体分为 “美在关系”学说、 论 “文学的教化作用”、论 “文学的真实性”、论 “人物与环境”以及关于 “创造和虚构”的 讨论。一、狄德罗 “美在关系”的命题见于狄德罗

18、为百科全书撰写的 “论美”条目,即 “美之根源及性质的 哲学研究”。他认为以往一切关于 “美”的定义,只有用 “关系”的范畴才能涵盖。 他所谓的 “关系”分为四种: 第一,个别事物内部的自身关系,即比例、对称等形式因素; 第二,事物 之间的相对关系,即就不同对象之比较而言的美或者不美; 第三,个别事物与整体、与环境之 间的关系,即在特定环境之下的美或者不美; 第四,对象与主体意识之间的关系,即最终的美 或者不美在于审美主体的感受。 这四种关系就对象之于主体、对象之于环境的依赖性,做出了 相当独到的分析。一、狄德罗 与 “美在关系”的命题相应,狄德罗认为艺术真实的三种标准亦在于生理与物理的规律、

19、 社会生活的规律、精神生活的规律。质言之,这三种规律正是分别指向艺术活动的对象、环境 和主体。三者各自的规律及其构成的关系,便也决定了文学的真实与否。 另外,狄德罗还提出 “戏剧的基础是历史的艺术”。这并不仅仅是说戏剧是一种 “时 间性的”叙事艺术,在狄德罗看来,“人们曾把诗和绘画相比但是把历史和诗相比可能更 有益、更富有真实性” 。从 “真实”的角度将 “诗”与 “历史”相比,狄德罗显然是要在亚里 士多德的意义上重申 “艺术真实”的实质,即 “诗里的真实是一回事,哲学里的真实又是一回 事” 。一、狄德罗 关于 “文学的教化作用”,狄德罗提出了建立 “严肃剧”的主张。“严肃剧”针对从英国传 入

20、的 “感伤剧”而言。狄德罗声称这是介于悲剧和喜剧之间的一个 “中间剧种”。其基本含义 包括两层:第一是指 “以美德和责任为对象”的 “严肃喜剧”;第二是指描写小人物和家庭不 幸的 “家庭悲剧”。 狄德罗对这种戏剧的教化作用寄寓着厚望。一、狄德罗 关于 “人物与环境”的讨论,狄德罗的看法非常明确: “把人物刻画得好,他怎么会不获得成功?可是人物性格要根据情境来决定。”“真正 的对比是人物性格和情境之间的对比。” “人物的境遇愈棘手、愈不幸,他们的性格就愈容易确定。考虑到你的人物所要度过 的小时是他们一生中最动荡、最严酷的时刻,你就可以把他们安置在尽可能大的困境 之中。情境要有力地激动人心,并使之

21、与人物的性格发生冲突使一个人不破坏别人的 意图就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 虽然这里仍然可以辨认出一些新古典主义的色彩 (比如 “小时”),但是从根本上说, 狄德罗首先侧重的还是 “环境”对 “人”的规定性。一、狄德罗 关于 “人物与环境”的讨论,狄德罗的看法非常明确: “把人物刻画得好,他怎么会不获得成功?可是人物性格要根据情境来决定。”“真正 的对比是人物性格和情境之间的对比。” “人物的境遇愈棘手、愈不幸,他们的性格就愈容易确定。考虑到你的人物所要度过 的小时是他们一生中最动荡、最严酷的时刻,你就可以把他们安置在尽可能大的困境 之中。情境要有力地激动人心,并使之与人物的性格发生冲突使一个人不

22、破坏别人的 意图就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 虽然这里仍然可以辨认出一些新古典主义的色彩 (比如 “小时”),但是从根本上说, 狄德罗首先侧重的还是 “环境”对 “人”的规定性。一、狄德罗 狄德罗所谓的 “喜剧”当然是指他的 “严肃喜剧”。然而他所提到的喜剧诗人的地位 “就 跟全能的上帝在自然界中的地位一样。从事创造的是他,他可以无中生有”等等,则让我们不 能不想到中世纪神学家对 “创造”和 “摹仿上帝”的论述。 狄德罗涉及了各种艺术问题,不过在韦勒克看来:将狄德罗当作一位批评家来讨论,是一 个茫无头绪的题目。这首先是因为他兴趣过于广泛,更重要的则是其早年和后期的著作存在着 明显的不同,甚至自相矛

23、盾。因此韦勒克认为,要系统地总结狄德罗的观点几乎是不可 能的。一、狄德罗 其实,在狄德罗文艺思想中存在的种种矛盾可能不仅是气质和个性所致,也是其时代精神 的结果。比如启蒙运动本身的内在矛盾,似乎使表现情感的文学艺术必须服从理性的要求。因 此,在艺术真实与想象和虚构、个人创作与道德教化、人物性格与普遍人性,古代经典与现代 趣味等方面,启蒙思想家都显得犹豫不定。在很大程度上,这些矛盾也表现为理性与情感之间 的冲突。在世纪许多思想家和批评家那里,实际上都可以找到类似的情况,较为明显的例 子包括卢梭、约翰逊、温克尔曼、莱辛、歌德和席勒等。这一点,是了解启蒙时代文艺思想时 需要留意的。二、莱辛 莱辛 (

24、 ,)的主要文论著作就是著名的 拉奥孔和汉堡剧评。拉奥孔直接针对温克尔曼出版于年 古代艺术史,其副标题即为 “论 画与诗的界限,兼论 古代艺术史的若干观点”。 莱辛则进一步讨论雕塑、绘画与诗的基本差异。按照他的分析,“画和诗无论是从摹仿的对象 来看,还是从摹仿的方式来看,都有区别”。简单地说,这区别就在于雕塑和绘画没有时间的维度, 诗却能表现时间中的动作。前者长于形象在空间中的铺展,后者长于事件在时间里的延伸。 雕塑和绘画 “可以摹仿动作,但只能通过暗示并以形体为手段”,所以要去表现 “最富孕 育性的顷刻”。 诗可以描绘形体,但也是要 “通过暗示并以动作为手段”,因此诗歌 “对形体性的对象之

25、描述格外简洁”。二、莱辛 同启蒙时代所有艺术理论一样,莱辛的 拉奥孔也需要从当时的现实政治角度加以理 解。如朱光潜在 拉奥孔译后记中已经指出的,莱辛要求变革现实的世界观必然不满意节制 和静穆的理想,不满意与现实妥协的静态的人生观。 莱辛关于诗 画界限的理论只影响到少部分批评家,比如席勒在 素朴的诗与感伤的诗 之中对空间艺术和时间艺术的区别。莱辛的探讨之所以同温克尔曼相对立,是因为他将艺术 的基本特征视为摹仿,而 “真”的追求又被视为这种摹仿艺术之根本。但是关于时间中的动作与静态表达之间的关系,现代西方艺术提出了诸多挑战和问题。所以在一些当代研究者看来, 莱辛的主要价值,仅仅是 “强调了任何艺术

26、媒介都有其独特的局限性和可能性”。二、莱辛 对莱辛的评价较高的研究者,则认为莱辛诗 画理论的最重要思想,是在于将画的最高标 准视为 “美”,而将诗的最高标准视为 “真”。这样,莱辛在 “摹仿说”线索上的意义,便被更 多地凸显。 值得注意的是,莱辛论诗之 “真”的概念,仍然是布瓦洛和狄德罗都曾使用的 “逼真”, 如 “诗特别要产生逼真的幻觉”等等。在这一意义上,他的讨论可能必然暗示着 “诗高于画” 的潜台词,正如他自己所说:“生活高出图画有多么远,诗人在这里也就高出画家多么远。二、莱辛 莱辛的 汉堡剧评,是他担任汉堡民族剧院之艺术顾问时,为其第一年演出的出戏撰 写的篇评论。汉堡剧评是对狄德罗文论

27、主张的全面呼应,其理论形态也极为相似。比 如莱辛不仅针对古典主义戏剧提出了建立 “市民剧”的呼唤,而且也像狄德罗的 “严肃剧”一 样,直指文学的社会功用。另外,莱辛同样将他对 “环境”的关注落实于 “情境”理论,认为 文学所应当展现的,就是 “每一个具有特定性格的人在特定的情境中将要做什么”。三、对启蒙主义 “理性”的简单评价 在世纪的启蒙主义运动中, “理性”同样是一面高扬的旗帜。但是与世纪相比,其 中有至关重要的两点不同。 第一,启蒙思想家对 “理性”的确认,已不是笛卡尔那种对于 “内在观念”的理性主义信 仰,而是在洛克经验主义哲学的基础上,从个人的感觉经验重建真理的体系。 第二,如果说世

28、纪的法国最典型地体现了以 “理性”的规范理顺个人和社会的信仰, 从而 “理性”的绝对性实际上与专制主义制度相呼应,那么世纪的启蒙主义者正是要反抗 这种荒谬的结果。可惜的是,他们将这结果重新推上 “理性的法庭”,试图让它们 “为自己的 存在作辩护,或者放弃存在的权利”,他们的后人却看到:这只是达成了一种个人与社会之间 相对合理化的互制,只是改变了上述荒谬结果的存在方式,问题本身仍然没有解决。三、对启蒙主义 “理性”的简单评价 也许可以粗略地说:前文所述的世纪,主要是通过 “理性”的要求去克服意志和私欲, 结果是个人归顺于社会以成全封建式的个人与群体的和谐;而世纪的西方人则希望 “个体 本位”超越

29、外在的权威,以便在资产阶级的 “国家”神话中实现个人与社会的合理化互制。后 者对前者的冲击相当有力,然而 “合理化”一旦成立,个体的理性就已经受制于 “合理化”本 身。所以像 劳伦斯这样的作家,竟也会推导出 “民主野蛮”之类的骇世惊俗之论。 根据他的 “理性”思考,结论是极端荒谬的:如果连不平等、不博爱的自由都没有,哪里还有 什么自由?三、对启蒙主义 “理性”的简单评价 “理性”的种种演化和多义,使思想者逐渐领悟到这样一个问题:最需要用 “理性”加以 反抗的,或许并不是外在的对象,而正是 “理性”本身的异己性。 简单说,世纪 “理性”内涵的种种变化或可用与的区别加以体 会。后世 “非理性主义”()所否定的,从来不是的精神能力,而是所包含的对象化秩序。 另外还应当注意到:就 “理性”或者 “个人与社会的合理化互制”所能蕴涵的可能性而 言,启蒙时代的文论似乎还未能充分反映 “理性”观念的转变。更多体现 “个人”意识的文论 思想,被推延到德国古典美学和浪漫主义的时代。章末总结【关键概念】 历时性、共时性、敬虔派、读者与文本的历史间隔、自然法学派、合理化、经验理性、美 在关系、严肃剧、情境、空间艺术与时间艺术、最富孕育性的瞬间 【思考题】 什么是 “历时性”和 “共时性”? “空间艺术”与 “时间艺术”主要是指什么? 什么是 “自然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大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