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青团社区部工作总结.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共青团社区部工作总结.doc(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共青团社区部工作总结去年社区部在团市委书记室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和团十六大精神以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党政中心工作以创新为动力以实践为途径致力于服务大局、服务青年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扎实工作有力地推进社区、青年文明号、机关线团组织建设团结和带领广大团员青年紧紧围绕党的中心工作为温州的“两创”事业、温州共青团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一、素质建设不断提升在“三个代表”与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紧紧围绕市两委与团市委的中心工作以工作为目标、提升自身素质为途径通过学习不断加强素质建设。部室工作注重在日常的知识积累认真学习相关文件精神特别是团的有关文件;把握好培训机会多向兄弟单位取经参加团中央、省
2、团校的培训以更好的服务社区部工作。以复评文明机关为契机完善、理顺部室工作创建文明部室。二、社区团工作不断推进1、进一步健全组织网络扩大了对青年的有效覆盖。各级团组织按照“区域覆盖、条块结合、块为中心、多点辐射”的总体要求对社区团的组织网络建设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分别采取独立建团、联合建团、挂靠建团、行业建团等多种形式建立团组织构建起了跨行业、跨层次、跨部门的社区青年组织网络。同时还积极培育扶持各类青年社团建设并在社区中开展了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2、稳步推进“百城万店无假货”活动为公民提供一个良好的消费环境。在销售单位中“青年文明号”与“百城万店无假货”活动相结合以优质产品保障销售以青年的优质服务来
3、提升销售。通过“百城万店无假货”活动使经营者更好的认识到诚信经营的重要性也是为广大的青年创业者创造一个发展的好环境、机遇。在温州市委宣传部的牵头下重新认定市级“百城万店无假货”活动示范单位30家20_年度第五批市级“百城万店无假货”活动示范单位10家。3、推进“网络超市”社区建设。在团中央的领导下、省青工部的指导下利用全国网络统一平台率先在鹿城、_、龙湾三区开展了5个社区的“网络超市”试点工作。利用网络的优势把共青团的思想传递给青年把青年的思想汇聚到组织里。通过互动把广大青年更加紧密的联系到一起。在社区建设中充分发挥青年俊才的才干为建设和谐社区、和谐社会作出贡献。三、青年文明号活动不断深化1、
4、进一步理顺“青年文明号”的管理体制。举办市级青年文明号负责人培训班三期采用总量控制、提高质量的原则采取定性考核和定量考核相结合的办法营造争先创优的良好氛围。完善培养、考核、评定、奖励机制积极做好青年文明号争创单位的检查工作。目前全市拥有“青年文明号”全国级31家(20_年新增三家)、省级392家(20_年新创29家)、累计市级以上超1000家基本覆盖了所有的窗口行业并拓展到重点工程、工业企业、党政机关等青年文明号的创建活动在我市稳步发展。 2、深化开展青年文明号、市级机关团组织开展深入社区2+1工程结对进社区活动。组织市直机关团员青年及青年文明号创建集体与一个社区结对活动。活动从去年以来按照“
5、条块结合、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建共驻”的原则着力加强社区基层组织建设推动社区青少年工作。为社区送书、送戏、送电影建立“青年文明号书屋”。开展各类咨询、讲座、宣传百余次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四、市直机关团的工作不断加强1、抓好理论学习。过去的一年市直机关各级团组织始终把学习十七大会议精神及作为首要任务通过机关例会、学习讨论、报告会、专题讲座、参观考察、举办培训班等多种形式积极开展学习教育活动帮助团员青年进一步领会科学发展观、执政能力建设等理论实质认清自身肩负的历史使命。各单位团组织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学用相长有力地推动了团的各项工作。2、抓好基础建设。一是开展争创“五四红旗团委”活动。按照“班
6、子建设好主题活动好支部建设好活动阵地建设好工作环境好”标准在市直先进团委中开展“五四红旗团委”创建活动。市财税团委争创全国“五四红旗团委”。二是抓好团干部的培训工作。组织市直机关优秀团干部参加培训班学习收到了很好的学习效果。部分单位团组织也按照分级培训的原则抓好本单位团干部的培训有力促进团干部队伍建设。特别是汶川地震各团委积极缴纳特殊团委团干部、团员积极参加自愿者活动甚至到地震发生地经行救灾、重建工作。三是指导基层团委及团支部做好换届工作。今年市直机关8家团委召开团代会和团员大会顺利进行了换届选举工作。新增市直机关团支部2家。3、成立了市直机关团工委五个协作区促进了机关团工委系统内各团组织之间的联系与交往进一步增进友谊经常组织开展活动做到“人人都参与季季有活动”。以抓好团员青年的学风、思想作风、工作作风、生活作风和领导作风建设为重点通过论坛等形式引导青年勤于学习善于创造甘于奉献努力成长为社会主义“四有”新人。 第 4 页 共 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