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长亭送别》教学实录.doc

上传人:不*** 文档编号:1686961 上传时间:2019-10-2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长亭送别》教学实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长亭送别》教学实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长亭送别》教学实录.doc(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 1 页高中语文高中语文长亭送别长亭送别教学实录教学实录课前准备学生五人一组,分色朗读课文师:同学们,你们是否还记得江淹有关离别的名句?师:写离别以及涉及离别场面的文学作品,几乎历代都有名篇传世。比如生(齐答):唐代王维的诗渭城曲 ,宋代柳永的词雨霖铃(寒蝉凄切)。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运用了哪些意象诉说了怎样的离情别意?生 1:老师,我先背诵一遍。(背育)(掌声)雨霖铃写“清秋节”时“伤离别” ,写秋色秋思、别境别情,寒蝉凄切、骤雨潇潇、晓风习习,一片哽咽抽泣“肠断声” 。由冷清的字面、惨淡的景象、悲凉的氛围、凄恻的内心,共同熔铸为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以表达“多情

2、自古伤离别,更哪堪冷落清秋节”这一哲理性主题。师:这位同学说得真好!雨霖铃组合了最能触动离愁的秋景,酿造意境,渲染了难以割舍的离情别绪。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长亭送别则被称为写离情别意的绝唱。 长亭送别是西厢记最脍炙人口的精彩片段之一。随着剧情的发展,莺莺终于大胆地迈出了关键的一步与张生私订终身。老夫人知道后,以相国之门三辈不第 2 页招白衣女婿为由,威逼张生“上朝取应” ,并气势汹汹地扬言:“得官呵,来见我;驳落呵,休来见我。 ”无奈,张生只好启程赶考。课文就从这里开始。这场送别戏共有十九支曲词,由莺莺主唱。为了把握剧情、体味人物的内心世界,我们请几位同学分角色朗读课文,同学们在听的过程中把你最

3、喜欢的曲词画出来。(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掌声)师:刚才几位同学读得都很投入,大家来评一评,谁读得最好?生(齐答):师:好,我们请同学来为我们说说你为什么能读得那么真切。生 2:读剧本的时候,我感觉自己好像走上了舞台,在扮演这个角色,所以自然地就模仿人物的口吻,读出了一点感情。师:哦,进入角色了,可贵,可贵!大家知道,中国古代的戏剧都是诗剧,除了有剧情外,还有优美的诗句,所以我们要在读的过程中体会人物的心情,领悟作者的才情与风格。我们接着来欣赏、品评自己最喜欢的曲词。生 3:我最喜欢端正好。这支曲子以疏淡之笔,描绘了一幅动人的长亭送别图:蓝天白云,黄花遍地,西风凄第 3 页紧,北雁南飞作者如椽

4、之笔,由上而下,从耳边之风到眼中归雁,只捕捉了几种富有深秋时令特征的景物,稍加点染,就衬托出莺莺痛苦压抑的心情。师:剧情一展开,作者就把我们的心情带到了一种诗的意境里,与剧中人分享那一份凄凉的暮秋景致,体味莺莺的离愁别恨,写得储蓄细腻。生 4:最妙的是:“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你看,全篇句句是景,只这“泪”字是情,但一个“泪”字是情,但一个“泪”字,就使全篇景物都闪耀着别离的泪光。师:清代梁廷枏曲话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世传实甫作西厢记 ,至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构思甚苦,思竭扑地,遂死。 ”曲坛上这一逸闻,正好说明作者呕心沥血之苦,真是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有

5、人说这支曲子是剧曲中的“秋思这祖” ,这也是不过分的。生 5:不对,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 ,这几句是从宋代范仲淹的名作苏幕遮里抄来的。师:你能具体说说吗?生 5:(拿出笔记本,读)“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第 4 页倚。酒入愁肠。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师:这位同学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很可贵。不过,同学们注意到没有,它们是完全一样的吗?生(齐答):不一样!师:王实甫在这里是巧妙地化用了范仲淹的名句。作者以碧去、黄花、秋风、霜林点染出如画的暮秋景象,而写霜林之红则曰“醉”曰“

6、染” ,从而为眼前景注入了人物的心中情,使景与情浑然统一在短短二十五字的曲子里。有人曾这样写莺莺当时的离情别绪:“君不见满川红叶,尽是离人眼中血。 ”同学们比较一下,说说这两种写法有什么异同?生 6:“君不见满川红叶,尽是离人眼中血”也是写秋景,写离情,却另辟一个新的意境。作者抓住“满川红叶”的特点,说“满川红叶”是“离人眼中血” ,说明离别的极度痛苦。我觉得“泪”与“霜林”不如“红”与“血”来得具体可感。生 7:这两句也是情景交融的,但比较直白,不够美,大概是文学的味道不够浓吧!而课文中的唱词熟练地运用了为人们传诵的诗句,传达出莺莺深沉的心情和优雅的风格,说明莺莺和张生一样是有相当文学修养的

7、青年,也更切合莺莺相国小姐的身份。我想,年轻人都会喜欢这种曲词的。第 5 页生 8:莺莺是知书达理的大家闺秀,她的唱词应该是典雅蕴藉的。 “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写莺莺在长亭路上看到满树都是经霜的红叶,引起她的遐想,是谁把林叶染红的呢?那该是离人的血泪,但字面上不点明“红” ,却用“醉”把“红”藏了起来;泪红得像血,但字面上不点明“血” ,却用“泪”把“血”藏了起来。文词的含蓄,正是莺莺含蓄性格的写照。师:几位同学说得都很有见地。王实甫在这里是把诗和剧搀起手来,亦诗亦剧,达到了出神入化的艺术境界。可见一个好的词语,一种好的意境或一种好的表现方法,高明的艺术家可以从中受到启发,获得借鉴

8、,按自己的需要加以创新,这样的例子课文中还有吗?生 9:收尾:“四围山色中,一鞭残照里。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写离愁之重,小小车儿载不动。这个意思也不是王实甫创造的。师:回忆一下,哪里看到过。生 9:李清照的武陵春:“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只因王实甫是写莺莺的离愁别恨,因此易舟为车。师:但离愁之重,却是一样的。离愁沉重地压在她的心头,用“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作此,形象具体,意在言外。第 6 页生 10:我特别喜欢一煞。这支曲子以青山疏林、淡烟暮霭、夕阳古道、禾黍秋风,构成一幅深秋效外黄昏的画面。 “青山隔送行,疏林不作美,淡

9、烟暮霭相遮蔽” ,写莺莺怅然痴立,目送张生轩山坡,出疏林,在烟霭残照里杨鞭远去,最后视线所及,只有青山一抹,枯树数株,顿时流露出无限的惆怅和深挚的眷恋。最后她无可奈何地收回视线,失神地空对张生走过的古道:“夕阳古道无人语,禾黍秋风听马嘶” ,此时夕阳斜照,寂无人声,瑟瑟秋风中,传来远处马儿的悲鸣。它打破了夕阳古道上的沉寂,也撕裂了莺莺本来就破碎的心。马鸣之处,正是张生所在之地!听到马叫而见不到骑马远去的亲人,莺莺的心情可想而知。师:正如诗经所写“瞻望弗及,涕泪如雨” , “无人语”和“听马嘶” , “无声”和“有声”互相映衬,更加烘托出环境的凄凉和莺莺撕心裂肺的悲哀。这支曲子写景抒情和谐统一,生动展现了莺莺“离愁渐远无穷”的心境,极尽“曲终人渺,余味无穷”之妙。读到这里,同学们,我们不禁想起唐代大诗人的诗句生(齐答):“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师:是啊,景随人远,情随恨长。所以,我们看长亭送别 ,从头到尾不过写莺莺送别一件事,莺莺惜别一种情,但读起来不腻味厌烦,反而为那种浓郁的诗情画意所第 7 页感染。生 11:我比较喜欢滚绣球。这段曲词借途之景,传莺莺之情,从不同的侧面展示主人公复杂的内心世界:“柳丝长玉骢难寄,恨不倩疏林挂住斜晖” ,莺莺看到长长的柳丝就想到它系不住张生骑的马儿;看到疏朗的树林就希望树梢“挂住”残阳,让时间走得慢一点,真是寸阴可贵,离情难舍。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试题 > 习题库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