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性质(共4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交通运输性质(共4页).doc(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1、 交通运输性质、地位及作用。交通运输是人类社会生产、经济、生活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交通运输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部门之一,它在整个社会机制中起着纽带的作用。交通运输既是衔接生产和消费的一个重要环节,又是保证人们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联系交往的手段。2、 要求掌握现代五种交通运输方式基本特征,熟悉交通运输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各种运输方式的技术经济特征及其评价,了解交通运输的发展趋势。铁路运输的特征:优点:巨大色运送能力;廉价的大宗运输;较少受气候,季节等自然条件的影响,能保证运行的经常性和持续性;计划性强,运输能力可靠,比较安全,一般情况下准时性强;
2、收益随运输业务量的增加而增长。缺点:始建投资大,建设时间长;受轨道线路限制,灵活性差;直接“门到门”的运输量小,必须有其他运输方式为其集散、接运客货;始发与终到作业时间长,不利运距较短的运输业务;运输总成本中固定费用所占的比重大,大量资金、物资用于建筑工程,如路基、站场等;一旦停止营运,不易转让或回收,损失较大。公路运输的特征:最显著的特点是在技术上和经济上的灵活性。技术上的灵活性:1,空间上的灵活性,可以实现“门到门”运输;2,时间上的灵活性,通常是可实现即时运输;3批量上的灵活性,可接受的启运批量最小;4运行条件的灵活性,运输服务范围不仅在等级公路上,还可延伸到等级外的公路,甚至许多乡村便
3、道的辐射范围,普通货物装卸队场地、设备没有专门的要求,客运站点设置灵活,有的只设置一个停靠点即可;5服务上的灵活性,其具体表现为能够根据货主或旅客的具体要求提供个性化的服务,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性质的货物运送与不同层次旅客的需求。经济上的灵活性:1运输投资起点很低,且从业者完全可以根据运输需求和自身的条件灵活选择;2运输生产固定结构低,选择空间大,经营者可根据市场环境和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选择合适的投资固定结构,属于低风险发展的运输方式。水路运输的特征:具有点多、面广、线长。航空运输的特征:1速度快。2机动性大。3舒适、安全。4基本建设周期短、投资少。管道运输的特征:1运输量大。3运费低,能耗少。
4、3较安全可靠,队环境污染小。4建设投资相对较小,占地面积少,受地理条件限制少。5劳动生产率搞。6受气候环境的影响小,便与长期稳定运行。7对一定直径的管道,有一经济合理的输送范围。8对于一定的输送量,有经济合理的最远输送距离。9有极限输量的限制。交通运输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交通运输的发展直接为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服务,是国土资源开发的先锋,是国防建设的组成部分,是一系列支柱产业的市场和支撑。各种运输方式的技术经济特征及其评价1送达速度。2投资方面。3运输成本。这三个方面叙述。交通运输的发展趋势:高速化、重载化、智能化、和环保化。 2、智能运输系统。要求掌握ITS基本框架,熟悉ITS涉及的有关
5、技术手段,了解ITS应用领域。基本框架:1服务领域,2逻辑框架,3物理框架,4,ITS评价,5,ITS标准。在ITS体系结构中相关的几个名词解释。用户服务:在体系结构中,某一层向接近于最终用户的相邻层提供的服务功能。用户主体:服务面对的主要用户,反过来也是在某服务领域指定需求的主体。服务主体:服务的提供者,与用户主体是服务、被服务的关系。系统功能:ITS为完成用户服务必须具有的处理能力。逻辑框架:定义了为提供各种ITS用户服务,ITS必须拥有的功能和必须遵从的规范,以及各功能之间交换的信息和数据流。物理框架:将逻辑框架中的功能实体化、模型化,把功能结构相近的实体归结成直观的系统和子系统。设施:
6、在ITS中除了人和信息之外的所有实体,包括移动的设施和固定的设施。我国ITS体系结构中,共分为8大服务领域,1交通管理与规划2电子收费3出行者信息4车辆安全与辅助驾驶5紧急事件和安全6运营管理7综合运输8自动公路。ITS涉及包括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控制技术。ITS应用领域1广泛应用管理信息系统、决策支持系统、地理信息系统2运用于无线通讯和有线通讯,应用的无线通信技术主要有全球移动通信系统、码分多址技术、蜂窝式数字分组数据等移动通信技术、卫星通信技术以及短程通信技术;有线通信技术有internet、综合业务数字网、异步传输模式、光纤分布式数据接口。3利用管理信息系统对道路
7、信息、交通状态信息、交通管制信息、交通事故信息加以管理和控制;应用决策支持系统(DSS),利用交通静态信息,交通动态信息,还有应用全球定位系统(GP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4广泛应用于现代交通监控体统、智能化的电子收费系统、违章识别管理系统、车型分类、车牌号识别。5在ITS中广泛应用高灵敏度、高精度的智能化、集成化的新型传感器,可以改善交通检测与监控的有效程度,提高运行效率。还广泛应用变结构控制、最优控制、模糊控制、神经元网络控制以及人工智能领域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交通管理与控制。 3、综合运输体系。要求掌握综合运输布局的程序和方法,熟悉综合运输系统的组织与管理方法,了解各种运输方式合理配
8、置与协调原则。所谓综合运输体系,是各种运输方式在社会化的运输范围内和统一的运输过程中,按其技术经济特点组成分工协作、有机结合、连接贯通、布局合理的交通运输综合体。综合运输布局指铁路、公路、水运、航空和管道等五种运输方式的线路、港站枢纽(包括公路客货运站、铁路车站、河港、海港、航空港等)的土木建筑物及相关技术设备和交通运输工具组成综合运输网的地区分布。综合运输布局取决于工农业生产的特点、水平和布局,当地的自然条件,各种运输方式的技术经济特征,城镇居民点分布,国防要求,以及生产过程的延续、社会生产和再生产的条件。综合运输布局也要因时、因地、因部门而异。综合运输布局的原则:1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
9、促进国民经济各部门及对外贸易的发展作用,并与工农业布局和人口分布相适应。2以科学的客、货运量预测为基础。3因地制宜,充分考虑各地区的地形、地质、气候、水文等自然条件及其特点对交通线站的位置、走向和技术标准的影响。4综合利用各种运输方式,加速综合运输网的形成,保证运输枢纽有规律、步调一致地组织运营。5重视交通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保护,特别是要尽量做到少占土地,节约用地。6与城市规划相结合。7综合运输布局要适合巩固国防和加强战备的需要。综合运输的组织管理不但要有各运输方式自身的管理体系,而且必须有综合的管理机制,各种运输方式的组织管理和结合部的组织管理和运输协作。各种运输方式合理配置的原则1自然地
10、理条件2社会经济条件3空间布局条件4运输结构条件5运输技术条件6经济效益条件7国家运输政策。各种运输方式协调发展1货物流向流量和运输线路的协调2地区间各种运输方式的协调3各种运输方式设备能力的协调4各种运输方式运输组织工作的协调5运价和运输费用的协调。 4、道路交通。要求掌握交通流的流密速关系分析基本理论,理解交通流基本特性,掌握各种特性的内涵、相互关系以及应用;理解交通设施服务(通行)能力 的基本概念、通行能力的影响因素及其分析方法、计算信号交叉口通行能力基本原理与方法等;了解交通系统的基本问题(交通阻塞、交通事故、交通环境污染、交 通不便性等)及其基本关系、交通问题的主要成因、交通问题的基
11、本对策等;了解交通事故、交通冲突基本概念,事故致因分析,设施安全评价,交通安全改善的基 本措施,交通参与者行为分析;了解交通事故、交通冲突基本概念,事故致因分析,设施安全评价,交通安全改善的基本措施,交通参与者行为分析等。交通流基本特征:交通量:指单位时间通过某道路断面交通体的数量,单位通常为辆/h。交通密度:指在单位长度道路区段上的车辆数量。单位通常为辆/km。交通密度与交通量不同,交通量表示的是车辆通过道路断面的频繁程度,而交通密度表示的是道路空间上的车辆密集程度。速度:指区间平均车速km/h。关系式Q=Kv Q交通量,v区间平均速度,K密度相互关系以及应用见书97页到100页。交通通行能
12、力也称道路容量,指道路的某一断面在单位时间内所能通过的最大车辆数。道路通行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道路条件、交通条件、控制条件、交通环境以及人为的度量标准。分析方法:129交通堵塞:是指一种车多拥挤且车速缓慢的现象。交通事故:指车辆在道路上因过错或者意外造成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事件。交通环境污染:汽车、电车、摩托车等机动车辆在道路上运行时排放废气、产生噪声和振动所造成的环境污染。交通不便性:交通冲突:通冲突是在可观测条件下,两个或两个以上道路使用者在同一时间、空间上相互接近,如果其中一方采取非正常交通行为,如转换方向、改变车速、突然停车等,除非另一方也相应采取避险行为,否则,会发生碰撞。这一现象就是交通冲突。事故致因分析:。设施安全评价: 5、城市轨道交通。了解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概念、特点,主要技术经济特性;理解轨道交通线路分类,线路的平面及纵断面的概念及组成要素;掌握轨道的组 成及各部分的作用,限界的概念及分类;了解车辆的组成及主要技术参数;了解轨道交通信号的分类、显示含义及作用,闭塞的涵义、种类及原理,列车自动控制系 统的组成及其功能;重点掌握轨道交通运营计划(全日行车计划、交路计划、车辆运用计划等)编制的内容和方法。专心-专注-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