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年4月“社会心理学”北大版串讲(共23页).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16793442 上传时间:2022-05-18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6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06年4月“社会心理学”北大版串讲(共23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06年4月“社会心理学”北大版串讲(共23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06年4月“社会心理学”北大版串讲(共23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6年4月“社会心理学”北大版串讲(共23页).doc(2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第一章 社会心理学的一般问题 第1节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心理学研究的是心理现象,带有主观性。社会心理现象:指在周围社会情境下,在他人或人群影响下你的心理上的主观感觉与变化。社会心理现象的主体离不开个体,这个个体指处在周围社会情境下,受他人或人群影响下的个体。群体不等于若干个体相加的总和。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及其规律的一门学科。第2节 社会心理学的性质和类别心理学大致上可有两种归类:一种是归为心理学的基础学科的性质或归为心理学的应用学科的性质;另一种是归为自然科学的性质或归为社会科学的性质。不能把社会心理学视为一门单纯的应用科学,应归属于心

2、理学分支中的基础性学科,它与生理心理学一起应该构成心理学两个基础与支柱,分别从生物自然属性与社会制约性来阐明人的心理所依据的基础与基本原理。人们对心理学学科性质的一般看法认为,它属于中间学科或边缘学科,介乎于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兼有两类科学的性质。简述:SSP与PSP的区别?答:1.SSP指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PSP指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2.SSP更着重定性分析;PSP着重在定量分析基础上再进行定性分析。3.在研究着眼点上,SSP的着重点似乎是面向社会结构的,从宏观方面着重研究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对社会组织所具有的功能与意义;而PSP的着重点似乎是面向个体的,从微观方面研究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

3、在个体身上产生发展的过程与条件。第3节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变量:指一个具有不同数值的量,其量的大小可以观察和测量。科学研究就是要找出各种变量之间的关系。变量通常分为自变量和因变量。在年龄和学习能力的研究上,年龄是自变量,学习能力是因变量。自变量既可以是研究者控制之下的,也可是被试者影响心理或行为的特征,如性别;因变量是被试者在实验中的行为反应。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既可能是相关关系,又可能是因果关系。信度指测量本身的一贯性,如果测得的分数是可重复的、一贯的,则测得的分数是可信的。效度指当研究者所测量的正是他要测量的东西,发现的正是他要发现的东西时,研究就有了效度。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观察法、

4、实验法、调查法、档案研究法。其中,观察法是最常用的方法。观察法:观察在心理学中即指人们对特定现象或事件有目的、有计划、周密而系统的知知。优点:现实性(自然性);缺点:对自变量缺乏控制,难于得出因果关系的结论。实验法:实验指研究者有意安排的一套程序,它使研究者在控制的条件下取得能揭示因果关系的经验,因而能使这种经验得到重复或验证,而不带有偶然性。对实验情境的控制程度高,因而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比较清楚、明确,但在实验安排上也不同于心理学实验的特点。优点:提高了效率;缺点:不可随意迁移到社会情境中去,不易于推广。调查法:在社会心理学中,常用的调查法有访谈法和问卷法。优点:直截了当,针对性强

5、,问卷法比访谈法更经济,更省时,可以同时收集到大量的信息,结果也有较大的概括性。缺点:主要问题在准确性上,被试者回答问题可能发生有意无意的偏差。档案研究法:指对现存档案材料的内容进行调查分析,可使研究者在较广阔的时间空间范围内考虑假设。物理痕迹研究:是利用残留在物体上的印记来研究有关的社会心理现象。现代心理学始建于1879年,以德国教授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心理学实验室为重要里程碑。德国冯特的个体心理学与美国现代心理学的发展构成了西方社会心理学尔后发展的基本特征。西方社会心理学一般定位由1908年开始,这一年,出版了两本社会心理学的书,一本是罗斯写的,另一本是麦独孤写的社会心理学绪论,他用的心理

6、学理论是本能论。第5节 学习社会心理学的意义论述:学习社会心理学的意义:1.学习社会心理学的理论意义: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于阐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足以提供丰富的科学理论与实际资料,使它更加充实,更加具体化,因而使人们能更好地理解它,掌握它,有助于提高人们的理论认识和哲学水平。2.学习社会心理学的实践意义:社会心理学研究人们对人的知觉、对自我的知觉和人际交往。它所揭示的规律,对于理解他人、认识自我和正确地与人交往提供了分析的理论、评价的标准和相处的原则,是个人提高自我修养,加强自我教育,协调人际关系,改进社会风气的有益的帮助。社会心理学还着重研究人们的社会态度及其形成与改变的规律,这对于处在社

7、会改革今天的我们说来,尤其具有指导实践的现实意义。第二章 个体的社会化 第一节 什么是个体的社会化个体社会化:个指的是个体在社会环境影响下认识和掌握社会事物、社会标准的过程,通过这个过程,个体得以独立地参加社会生活。每个人降生到人间后,就面临着 物质环境 和 社会环境。论述:什么是个体社会化,有那些特点?(个体社会化概念),有如下特点:1.长期性。a-因为人不同于动物,初生儿吸取食物以维持营养,披衣盖被以维持体温,总之,在生存生长方面,有个特别长的生活依赖期。b-初生儿面临的社会环境极端复杂,他逐渐长大起来,要掌握的社会事务和道理很多。总之人不同于动物,有一个特别长的学习时期,所以个体实现社会

8、化是个特别长的过程。2.发展性。个体从不认识和不掌握社会事务、社会标准到认识和掌握它们,是个发展过程:a-这种发展是随个体身体的发育、年龄、智力和经验的增长而发展的。所以个体社会化的发展过程是与个体生理、心理的成熟发展过程相适应的。不到一定年龄阶段,不能认识和掌握复杂的社会生活的要点和准则。b-个体社会化应该理解为一个贯穿个体一生自始至终的过程,所谓“活到老,学到老”就是这个过程的写照。个体实现社会化过程不是一个简单的、被动的、机械的过程。第二节 个体社会化的机制实现个体社会化最初是从机械地模仿开始的。依从,是出于父母的“威严”、“权力”,是薄弱的。个体接受社会影响的机制或根据,社会心理学上称

9、作“认同”或叫“自居作用”。“认同”或“自居”是个体实现社会化的一种更为有效的机制。个体社会化的进一步实现则是凭借“内化”机制,使个体社会化完完全全实现了一种由外在转向内在、由被动转向主动的历程。依从、认同和内化三种机制在个体社会化过程中往往综合地重叠地起着作用,成人甚至老年人在培养良好行为习惯方面同样有这三种机制的表现。重要阶段是从出生到青年。第三节 个体社会化的内容个体从出生到青年成熟期的重要内容:个体从出生到青年成熟期,称之为社会化的初步形成阶段;首先是要求个体掌握作为社会成员应具备的生活基本知识与技能,使个体学会独立自理,为参加社会生活做必要准备;其次,是要求其掌握有关行为规范、准则,

10、根据个体所处的周围的社会环境,学习相应的礼貌、公德以及与人交往应遵循的原则;第三,是培养个体的社会责任,懂得做一个孩子、学生或少先队员等的不同社会责任;第四,树立面向未来的生活目标,要求个体明确自己“长大了干什么?”。个体从成人一直到老年时期趋于定型。个体社会化还存在改造和重建的问题。它指个体从一种思想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或工作方式向另一种方式迅速转变与适应的过程中遇到的社会化问题,或可称为丙社会化问题。它不同于个体社会化的继续发展。第一,它不是在个体原有社会化基础上按照同一个方向进一步发展,而要求实现改向转变;第二,这种转变又是非常迅速的一种转变,而使个体在实现这一社会化转变过程中显得特

11、别难于适应。第四节 个体社会化的结果社会角色的获得社会角色的获得既是社会化的目的,又是社会化的结果。社会角色指个体在现实的社会关系和生活环境中所处的地位、身份,而根据这种社会地位、身份、规定了这个个体应该具有的心理和行为。人们正是根据个体的社会角色对他抱一定的期望,称之为角色期望。个体所担任的多种多样的丛杂的社会角色构成了网络,被称为角色网络或角色丛。性别角色是指社会认为适合于男性或女性的一套行为、兴趣和思想方式。性别角色的社会分工除了生理的自然方面 原因之外,主要是由文化的、社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第五节 老年人的个体社会化老年人个体社会化的特点:表现在个体社会化的方向与目标上。为了使个体得以

12、保持健康,延缓衰老,过好幸福的晚年生活。在个体社会化的结果方面,在扮演社会角色上也表现出老人的特点。在个体社会化的内容方面,老年人也有自己的特点。老年人个体社会化的实现途径:要明确认识到个体社会化是一个长期的、必然的过程,人到老年但社会化还要继续进行。应顺应形势的发展,认识到离退休作为一种社会制度是必要的。搞好家庭、邻里关系,开展人际交往活动。正确对待疾病、丧偶以及其他突发的不幸变故。第六节 逆反心理与青少年的个体社会化问题发展心理学讲到青少年青春期时,常常把这个时期看作个体发展的“危险”阶段;从心理学上说,表现出“非理性”倾向的,属于一种心理上的适应困难,或称“顺应不良”。心理的适应是一种根

13、源于生物进化的机能,表现为有机体某种应变的能力,起到对行为的调节作用。青少年的适应不良(逆反心理)的表现:与环境的矛盾:青少年独立自主的意识很快增强了,要求摆脱对成人的依赖,大人的管教使青少年感到委曲,难于承受。与家长的矛盾:社会责任感与经验有限的矛盾。容易出现逆反心理的原因:在于心理上的不成熟、不适应,根源在于整个心理生活正处于一个动荡不安的时期,它是以心理上受到挫折、创伤,心理适应机能的发挥受到阻碍,因而降低了适应机能水平为基础,受盲目的、非理性的支配为其行为的特征。第三章 自我自我意识 第1节 什么是自我、自我意识,它是怎样形成发展的自我:在心理学中就是指个体对自己存在的察觉。这里所说自

14、己的一切指包括我们的躯体,我们的生理与心理活动,别人对自己的关系。三个层次:觉察到生理的自我、社会的自我和心理的自我。个体对躯体的自我意识是靠通过活动、接触,通过大脑神经活动的分化抑制过程才逐步形成发展起来的。表明“自我”观念、自我意识是形成发展得更晚,更慢的,正是在与外界事物或他人交往中,通过与他人打交道,孩子通过建立联系,建立分化,才逐渐形成了自我身体的意识。心理的自我是自我发展的第三阶段,从青春期开始,个体确立起自我意识。自我意识表现为高度的自我觉察,个体关注于自己的思想、情感,别人对自己的反应,处于这种状态时,个体得以更多更好地处理有关自己的信息,使自己能更妥善地协调个体与他人、个体与

15、社会、个体与整个周围情境的关系,由于加强了自我监控,工作更有效,与他人相处更融洽,也更能学习他人所长,改进自己的不足。第二节 自我及自我意识的表现并非所有的行为都表现为自我意识,还受环境他人态度的影响。自我及自我意识总是在与别人相处时表现出来,特别是表现在一个人的态度与行为上。在对人关系中自我与自我意识的表现又常常是比较复杂的。格京1965年实验说明,在对人关系中对方的特点与情况常常成为你的自我表现的参照点。另外,个人所属群体、团体组织,也常常成为自我表现的参照点。第三节 自我评价及其研究自我评价:指个体对他自己的判断,是一个人自我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自我评价是通过个体对自己心理活动的分析来实

16、现的。自我评价也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家长)个体主要是从自己的身体、衣着、物品、以及家庭和父母对自己的态度来作自我判断,从而表现出自豪或自卑的情绪。第二阶段(同伴)主要从自己的名誉、地位,社会中他人对自己的态度等方面来作自我评价和判断,表露出自尊或自卑的自我体验。第三阶段(行为结果)主要表现为对自己智慧、才干、自己的道德水平的方面的评价和判断,从而产生如自我优越感等自我体验,追求政治上的、事业上、道德上的上进和发挥自己的才智。心理的自我阶段是自我意识发展的最高阶段。第四节 正确认识并实现自我个体要认识自我、实现自我必须遵循的原则是什么?答:思想方法。首先得有明确的指导思想,用辩证唯物主义和

17、科学社会主义武装自己,否则,就会不能正确认识社会从而不能正确认识自我,就会使自我实现成为一句空话,甚至迷失方向,走上邪路。把目标化为实际行动。而自我实现除了方向正确之外,重要的问题在于认真实践,所以为了正确认识并实现自我,必须大处着眼又能小处着手,要使千里之行落实到能够始于足下,在不断实践中总结自我,提高自我。第四章 社会动机 第1节 社会动机的研究在心理学体系中的地位与意义社会动机是推动个体具有某种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的原因和力量。传统的个体心理学把个体理解为自然人、生理的人,即使在谈论人的动机问题时,也多半只从人的生理需要方面来谈论人的动机。第2节 需要、动机和个体的行为需要是个体在生活中缺

18、乏某种东西在人脑中的反映。需求是客观的,需要则是主观的,是对客观需求的一种主观现象,一种主观意识。需要是人的活动积极性的基础和根源,动机则是推动个体活动的直接原因。目的是个体活动所要达到的结果,而动机则是推动个体去达到目的的心理活动。动机必有目的,而没有动机所引起的和维持的个体活动,也达不到目的。可以出于不同动机而具有相同目的;也可以出于相同动机而去达到不同目的。动机和行为的关系:动机推动个体行为,而行为的结果又能使动机得到加强、减弱或消失。动机是内在的心理,动机的产生与对个体的影响都是个体之外的别人所看不见的,凡能见的只是个体的行为。但动机与行为密切不可分,所以可据行为来追溯、窥察动机;而对

19、某个个体的动机有相当认识之后,也可据以了解和预测人的行为。第3节 动机的分类动机分类的标准按照四个方面来确定:(1)按照动机的性质来归类,分为自然动机与社会动机。自然动机:也称为物质性动机,是由人的自然属性引起的,以个体的生理需要为基础。社会动机:也称为精神性动机,是由人的社会属性引起的,它是人类所特有的,在一定生活条件下形成并发展起来的。社会动机比自然动机更重要。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人类有五种不同层次的需要:生理的、安全的、归属与爱、尊重的、自我实现的需要。生理需要是基础的自然动机,其它几种为社会动机,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人类最高的社会动机。(2)按照动机的作用来归类,分为主导动机

20、与一般动机。最强烈最稳定的动机是主导动机,也可叫优势动机,它对个体行为起着支配的作用;其它对个体行为不起支配作用的动机为一般动机,也称辅助动机,或非主导动机。(3)按照动机的范围来归类,分为广泛动机与局部动机。广泛动机:指个体的行为由多种动机所推动,并且能长期坚持一贯的方向,也称概括动机。局部动机:指对人的行为直接起作用的动机,也称具体动机。(4)按照动机与活动本身的关系来归类,分为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内部动机:指人们对活动本身感兴趣,由于活动能使人们获得满足,活动本身就是人们自己的奖励与报酬,无需外加的奖赏。外部动机:指那种不是由活动本身引起而是由与活动没有内在联系的外部刺激或原因诱发出来的

21、动机。第4节 动机的特征简答:动机的特征:(1)动机强度是动机的第一特征;它表明动机在强度上有强弱之分;对动机强弱的观察测量可以从动机的持续性上来加以判定。(2)动机清晰度是动机的另一个特征;它表明动机指向的目标在意识程度上有高低之分。(3)动机转换是动机的第三个特征,它指一个动机为另一个动机所替代,也称动机更替,它对改变个体的行为有直接的影响。一般说来,被取代的动机常常是动机强度较弱的。挫折:是一种主观感觉,它是在个体动机不能获得满足时,在个体通向目标的道路上遇到障碍而感到灰心丧气的一种消极的情绪状态。第5节 侵犯侵犯:亦称侵犯行为,指有意图的伤害或危害他人的行为。侵犯动机:是决定侵犯行为的

22、性质的;而侵犯行为的效果,不能改变侵犯行为的性质。侵犯行为一般说来总是不好的,但也不能对它作绝对化、抽象化的理解。侵犯的几种理论:(1)本能论。这是早期心理学家看法,认为人天生带来一种侵犯冲动、好斗的本能。人类在战争中互相残杀只是这种本能的表现,这种把本能看作人的侵犯行为根源的观点,显然是心理学上的一种自然观、生物观。(2)挫折论。这是另一种有影响的侵犯理论,一些西方社会心理学家认为挫折这种消极的主观状态总会引起侵犯行为。现时西方挫折论由原先挫折情绪侵犯这一公式转向挫折情绪理解侵犯消除这一公式。(3)学习论。这是与本能论在观点上正好相反的一种侵犯理论。 论述:学习论是怎样解释侵犯行为的?答:学

23、习论认为个体的社会行为,包括个人的侵犯行为都是后天习得的,是环境影响造成的。这种理论认为只要改变外界的环境条件,就能改变人的社会行为,改变个体的侵犯行为。本能论是一种先天论、生物决定论,学习论则是一种后天论,环境决定论。学习论代表人物有:a斯金纳强调学习的强化机制,以为对侵犯行为直接给予奖赏、鼓励,个体的侵犯行为就会得到巩固、强化。学习强化机制过于死板与简化。b班社拉提出学习模仿机制,认为个体不一定要亲身受到奖惩,而只需通过观察别人受到奖罚,同样可以形成或消除侵犯行为。如何控制以避免侵犯?答:(1)宣泄,即精神发泄,这是精神分析学派弗洛伊德最早在精神病治疗中使用过的一种方法,让患者将自己痛楚或

24、精神创伤的经验诉说出来,像把满肚子的脏东西从内心深处倾吐、排除出去,没有了压抑之感,病也就好了。西方学者运用宣泄原则来理解和处理侵犯问题。以为侵犯多半由遭受挫折引起,就认为应提供机会与场合让怒不可遏或积有怨愤的个体把胸中的不平说出来,气消了,可能引发的侵犯行为也就减免了。但单纯依靠发泄,也可能越发泄,旧恨未消,又添新愤。(2)惩罚:惩罚可以抑制一些人的侵犯行为,但不是唯一的与根本的办法。惩罚可能减少明显的侵犯行为,却会导致出现隐蔽的侵犯行为,使人无法抓获。惩罚必须与教育改造相结合,并以教育改造为主,才能起作用。(3)自我控制:对侵犯行为重要的是学会自我约束与控制。发挥自我意识的积极能动作用。要

25、对侵犯行为的后果具有明确意识,设身处地地想象受害者的不幸与痛苦。而且从道理上说服自己,感到它的不对,产生内疚之感,这才不只是对后果产生忧虑不安而已,而会有抑自己产生侵犯行为的强烈愿望。第6节 青少年犯罪与利他教育利他:恰好与侵犯相反,是为了使别人获得方便与利益,而不图报的助人为乐的行为。犯罪动机是可以克服的。教师的表扬与同学们的好感,大众传播媒介。第五章 社会知觉 第1节 知觉与社会知觉社会知觉:专指具有社会意义的那种知觉。而社会意义是离不开人的,所以社会知觉也称人知觉、对人知觉、人际知觉。也包括个体对自我的知觉,对群体成员和群体本身的知觉。感觉被认为专指人对外物现象个别属性的认识,知觉则是整

26、体性的认识。知觉的整体性和理解性是知觉的两大重要特征。社会知觉也称社会认知,社会知觉的具体对象是人,当然应该包括自我这个人在内。自我知觉:自己对自己的认识,也是社会知觉、人际知觉的一个方面。第2节 社会认知的范围社会认知:主要指对他人表情的认知,对他人性格的认知,对人与人关系的认知,对人的行为原因的认知。印象形成:是把一个人若干有意义的特性进行综合、概括,形成一个具有结论意义的特征。阿希对性格的印象形成进行研究。对于印象形成中的特征,分为中心特征和边缘特征。以“热情”、“冷淡”为中心特征,以“文雅”、“粗俗”为边缘特征。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认知,包括认识自己与他人的关系以及他人与他人的关系,研究

27、者塔旧里(1955)。社会认知的范围:对他人表情的认知;对他人性格的认知;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认知;对行为原因的认知。对他人表情的认知通过哪些线索?(1)面部表情。人的面部表情是一种重要的社会刺激,它既有先天遗传的成分,也有后天习得的成分。在面部表情中,目光接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2)身段表情。身体姿势和姿态传递着信息,人们可以通过身段表情,来判别认知他人的情感和意图。(3)言语表情。我们对他人的认知,不仅取决于他说话的内容,也取决于他怎么说,如说话的音调、速度、节奏等等。言语的音调、速度等特征统称言语表情。对他人的性格的真正认知,必须通过长期的共同生活才有可能

28、,这正如中国有句老话所说的:“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第3节 社会知觉的特点社会知觉的总的特点:复杂性、主观性、易出偏差。第4节 社会知觉的若干效应首因效应:当与人接触,进行认知的时候,首先被反应的信息,对于形成人的印象起主要作用。这种比较重视最先得到的信息,据此对别人下判断,而在最初的印象形成之后,人对后来的信息较不重视的现象,称为首因效应。根据间隔段后面的材料形成印象,这种现象称近因效应。鲁钦斯1957年用实验方法来研究人们的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第一印象并非总是正确的,但却总是最鲜明、最牢固的,并且决定着以后双方交往的过程。晕轮效应:也称光环效应,指对他人知觉的一种偏差倾向。当一个人对另

29、一个人的某些主要品质有个良好的印象之后,就会认为这个人的一切都好;反之也一样,如果被认定是坏的,那么他就被消极的光环所笼罩,这种效应称为晕轮效应。狄恩、柏斯切德、沃尔斯特的研究说明了晕轮效应。定势:是指以前的心理活动会对以后的心理活动形成一种准备状态或心理倾向,从而影响到以后心理活动的进行。社会刻板印象:对人类持有的一套固定的看法,并以此作为判断评价其人格的依据,称为社会刻板印象。社会刻板印象是对社会集团最简单的认识,它有利于对某一群人做概括的了解,但也容易产生偏差,造成“先入为主”的成见,容易阻碍人与人之间的正常认识和交往。职业、地区、性别、年龄、民族都可以成为各种刻板印象形成的基础。第5节

30、 影响社会认知的主客观因素论述:影响社会认知的心理因素:(1)兴趣与动机;(2)需要与价值;(3)过去的经验;(4)认知者的性格;(5)情绪影响;(6)期待的影响。第6节 归因理论及其评价归因:就是根据人的外部特征对其内部的心理状态或行为的原因所做的解释和推论。海德是归因问题研究的创始人。1958年他在人际关系的心理学一书中从朴素心理学的角度提出了归因理论。他把行为的原因基本分为两类:内因与外因;他认为人们归因往往使用两个原则:共变原则和排除原则。共变原则:如果在许多情况下,一个原因总是与一个结果相联系,而且没有这个原因时,这个结果不发生,那么我们把这个结果归于这个原因。排除原则:如果情境原因

31、足以引起行为,就排除个人归因,反之亦然。维纳1972年提出了他的归因理论,是在海德的归因理论和阿特金森成就动机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基本观点认为:内因-外因方面只是归因判断的一个方面,还应增加另一方面,即暂时-稳定方面,两方面都很重要,是彼此独立的。凯利的三度理论:凯利吸收了海德的共变原则,并发展了海德的归因理论,于1967年提出三度理论:(1)说明行为的原因可以使用三种不同的解释。归因于从事该行为的人;归因于行动者的对方,即行为者知觉的对象;归因于行为产生的环境。(2)要找出真正原因,主要使用三种信息:一致性、一贯性、特异性。(3)有了上述三种信息,就可以进行归因判断。琼斯与戴维斯的对应推

32、论理论:(1)一个人的行为不符合社会期望,或不为社会所公认,即是行为的非期望性与非顺从性。(2)如果我们知道,某人从事某个行为是自由选择的,而并非受外在强大的压力才作的,我们也会认为这个行为与内部品质相对应。贝姆于1972年提出自我知觉理论。前面的几种归因理论都没有明确涉及到自我归因,贝姆的自我知觉理论是对前面几种理论的补充。基本(主要)归因错误:在个人行为的归因上,人们倾向于低估情境的作用,高估个人或内因的作用。引起归因错误的原因:(1)基本(主要)归因错误产生原因。原因可能是:我们有一种信念,相信人们对自己的活动结果负责,所以多从内因去评价结果,而忽略外因对结果的影响。情境中的行动者比情境

33、中的其它因素往往更突出,我们注重行动者,而忽略背景因素和社会背景。(2)行动者与观察者之间的差别。行动者倾向于作情境归因,强调情境的作用;观察者倾向于作内部归因,强调行动者的特点的作用。(3)自我服务倾向。自我服务倾向就是在归因时人们愿意把积极的结果归因于自己,把消极结果归因于情境。(4)自我损害偏向。第六章 社会态度 第一节 态度概念态度:是社会心理学中一个定义最多的概念。目前最为流行的是弗里德曼的定义,他吸收了认知认与学习论的要素,认为态度是个体对某一特定事物、观念或他人稳固的、由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个成分组成的心理倾向。态度的心理成分: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成分。情感成分是态度的核心。态

34、度的三个成分之间的关系:态度的三个成分是相互依赖、协调一致的。情感成分是态度的核心与关键。态度与实际行为只有在某种情况下才有联系,它们之间的关系并不是一一对应的。态度的一般特征包括:态度的社会性、态度的具体性、态度的稳定性和协调性。态度的内在特征包括:认知的复杂性和评价的单纯性。评价的单纯性,如你对一个人了解多少,你在评价的时候都是十分简单的:要么喜欢、要么不喜欢。第二节 态度的形成态度形成的条件:态度是在满足个人社会性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态度的形成离不开外界环境。态度是经验作用的结果。针对一个具体事物的态度,凯尔曼认为态度的形成过程要经过三个阶段:依从、认同和内化。依从:指人们为了获得奖励和

35、避免惩罚而采取的与他人要求在面上相一致的行为。认同:是个体自愿地接受心目中榜样人物的观点、信念,使自己的态度与他们相一致。内化:是态度形成中最重要的阶段。态度的形成是学习过程中经验积累的结果,其具体过程是从依从到认同再到内化。影响态度形成的因素:(1)个人因素,包括知识、需要和个性。(2)人际因素。家庭、同伴和社会群体都在态度的形成与发展中起着作用。纽科姆1935年做了一项有关女大学生态度的研究。霍夫兰德提出态度的学习论,学习论的基本假设是:态度与其它习惯一样,都是后天习得的。学习论中,态度学习的主要机制有:联想、强化、模仿;因此,有关态度形成的研究主要受学习论支配。诱因论把态度的形成看成是对

36、利益或损失的衡量过程,并在衡量的基础上选择最佳方案。诱因论的具体形式有:认知反应论和预期价值论。认知反应的主要假设是:人们是信息的主动处理者,他对信息产生认知反应,而不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预期价值论强调人们的主观效用,而这种效用由两方面因素所决定:每种结果的价值和采取这种立场时对各个结果的预期。关于态度的理论主要有:学习论、诱因论和认知一致性理论。认知一致性论又包含:平衡理论、认知-情感一致性理论、失调理论、归因理论。平衡理论:海德1958年提出的的平衡理论的假设主要有两个强调我们的认知结构中存在着“趋向平衡的压力”,这一观点源于格式塔的“完形原则”。不平衡结构趋向于转变成平衡结构,这个假设是

37、平衡理论的核心。失调理论中最重要的理论为认知失调理论,失调理论最早由费斯汀格1957年提出。认知失调理论的重点在于讨论态度与行为不一致的两种来源:决策及从事违反态度的行为。归因理论由贝姆(1965,1972)提出,他指出:人们并不是通过检查或反省自己的内部来了解自己的态度,而是从自己的行为及对当时情境的知觉推论出自己的态度。第三节 态度改变的说服模型态度改变既存在着可能性,也存在着必要性。霍夫兰德提出一个态度改变的说服模型,西尔斯对这和模型进行了简化与补充,整个说服模型由4部分组成:外部刺激、目标对象、作用过程及结果。伊格列等人(1972)得出了差距与态度改变量之间关系的结论:在某一限度内,态

38、度改变随着差距的增加而增加,超过这一限度后,如果差距继续啬,态度的改变反而减少。贾尼斯对信息唤起的恐惧感研究结果认为:被唤起的恐惧程度处于中等水平时,恐惧越高所产生的态度改变愈大,超过某一限度后,由于唤起的恐惧太强烈反而会引起防卫作用,因此所产生的态度改变反而变小。它们之间的关系实际上是一个倒U形曲线关系。第四节 态度与行为论述:费斯汀格的认知失调理论及减少失调的方法。认知失调理论首先是由费斯汀格提出,并成为以后许多理论的基础。他指出如果一个认知与另一个认知相对立,这两个认知的关系就叫做失调。认知失调理论认为:一般情况下,个体的态度与行为是相协调的,因此不需要改变态度与行为。假如两者出现了不一

39、致,比如做了一些与态度相违背的事,或没做想做的事,这时就产生了认知失调。认知失调会产生一种心理紧张,个体会力图解除这种紧张,以重新恢复平衡。减少认知失调的方法通常有4种:(1)改变认知。如果两个认知相互矛盾,我们可以改变其中一个认知,使它与另一个相一致。(2)增加新的认知。如果两个不一致的认知导致了失调,那么失调程度可由增加更多的协调认知来减少。(3)改变认知的相对重要性。因为一致和不一致的认知必须根据其重要性来加权,因此可以通过改变认知的重要性来减少失调。(4)改变行为。认知失调也可通过改变行为来减少,但一般情况下,行为比态度更难改变。决策后失调 当决策后失调与购买行为相联系时,又称为购买后

40、失调。怎样减小像这种购买后失调呢?人们在决事常倾各于增加对所选事物的喜爱程度,而减少对没选择事物的喜爱;人们认为被自己选中的方案更加具有吸引力,而没有被选择的方案更缺乏吸引力。第七章 人际关系 第一节 人际关系概念人际关系:指人们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所结成的心理关系,它反映了个人或群体寻求满足需要的心理状态。这种关系的变化与发展取决于交往双方需要的满足程度。需要的满足与否是人际关系的基础。社会测量法:是由心理学家莫里诺提出的一种测量团体(特别是小团体)内成员之间人际关系和人际相互作用模式的方法。社会测量法的重要特点:社会测量法涉及社会性变量;社会测量法容易引起被测人的较强的兴趣与动机;测量结果的应

41、用性强,特别适合于团体研究。社会测量法只是测量团体人际关系的方法。前苏联心理学家在些基础上还提出了参照测量法和分层测量法。社会测量结果的分析主要有三种形式:矩阵分析;图解分析;指数分析。社会测量指数分析公式:个人社会测量指数=j列中被选数目/(n-1)(:被选数目之和,n:团体成员人数)。团体社会测量指数=相互选择数目之和/所有可能的相互选择总数(可作团体内聚力指标)例:团体10人,互选共15,团体社会测量指数为:0.3 (互选之和:C2 10=10x9/2=45)第二节 人际吸引吸引:指的是一个人对于其他人所抱的积极态度。人们为什么会相互吸引?社会心理学家认为原因:(1)人类具有亲和倾向。魏

42、斯提出了亲和对人的六种价值:依附社会整合价值的保证可靠的同盟感得到指导教育他人的机会。(2)为了克服寂寞。寂寞:当我们的社会关系缺少某些重要的特色时引起的一种主观上的不愉快感。寂寞是个人的内部感受,它无法由人的外在表现加以判断。魏斯以个人所缺乏的特殊社会关系为基础把寂寞分为两类:情绪性寂寞和社会性寂寞。情绪性寂寞:由于没有任何亲密的人可以依附所引起的寂寞。社会性寂寞:个体缺乏社会整合感或缺乏团体归属感时所引起的寂寞。 寂寞常和焦虑联系在一起。人际吸引的基本原则:(1)强化原则:强化是学习论的一项基本原则,运用到人际吸引中就是我们喜欢能给予我们奖励的人。(2)联结原则:联结是经典条件反射中的一个

43、极其重要学习原则。我们喜欢那些与美好经验联结在一起的人,而厌恶那些与不愉快经验联结在一起的人。(3)社会交换原则:这一观点认为,我们对于一个人的喜欢与否,是基于对成本及利益所做的评价。根据社会交换理论,当我们认识到从人际交往中得到的报酬超过成本时,便会喜欢和我们交往的人。影响人际吸引的四个因素:个人特质、相似性、熟悉性及接近性(接近性是空间上的)。与吸引有关的三个个人特质:温暖、能力和外表吸引力。曝光效应:我们把这种只要经常出现就能增加喜欢程度的现象叫做曝光效应。亲和倾向起源于婴儿期,主要与婴儿的依附有关。第三节 亲密关系关系:两个人彼此能互相影响对方,并且互相依赖。(凯利1983)亲密关系:

44、当两个人彼此间的依赖性很大时,我们把这种关系称为亲密关系。酬赏:个体从人际关系中所获得的任何有价值的东西,比如被爱的感觉或得到经济上的援助。霍氏(1974)区分出了六类基本的酬赏:爱、金钱、地位、知识、物质及服务。成本:人际关系中所产生负性结果。自我揭露:指一个人向别人说心里话,与他人共享内心的感受及信息。自我揭露是增进亲密关系发展的有效途径,让他人在一定程度上了解自己是一个人心理健康的标志。自我揭露可以是描述性的,也可以是评估性的。描述性揭露指我们向他人透露有关自己的一些事实。如职业、住址等。评估性揭露指透露个人的意见及感受。如自己喜欢某人、讨厌早起等。德勒加和格列拦克(1979)提出自我揭

45、露的五方面作用:发泄、自我澄清、社会认可、社会控制、促进关系的发展。只有当自我揭露以适当的速度与形式逐步进行时,它才能使人产生喜欢的感觉。爱:又叫爱情,它是比人际吸引更复杂更高层的概念,包括审美、激情等心理因素及生理唤起和共同生活愿望在内的一种强烈的情感状态。鲁宾认为,恋爱时的想法包括三个方面:依附,关怀,信任及自我揭露。凯宁研究发现恋爱时的感受:有强烈的幸福感(79%)及注意力难以集中(37%)。爱的依恋过程理论:哈扎恩认为爱情中的依恋是幼年期对父母依恋的持续。当情侣间的关系发生问题时,有四种主要处理方式:向对方说明:说出问题,尽力去协调,努力改善彼此的关系。忠诚等待:被动地等待,盼望关系随

46、时间自然改善。置之不理:与伴侣在一起的时间减少,不搭理对方,任凭关系继续恶化。分手:离开情侣而结束关系。弗洛姆认为爱的基本要素有:关心、责任、尊重和认识。沃尔斯特把爱情分为两类:狂热式爱情和友谊式爱情。第四节 冲突与合作最基本的人际作用方式:冲突和合作。人际冲突:指两个或更多社会成员间由于反应或希望的互不相容性而产生的紧张状态。“竞争”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冲突目标的互不相容。人际冲突有两种主要的形式:“零总和”冲突和“非零-总和”冲突。“零-总和”冲突:指的是一方的收益是对方的损失。(这种形式的冲突完全是竞争性的。)“非零-总和”冲突:这种冲突又称“混合动机情景”,指的是一方的收益不一定是对方损失。决定使用威胁的因素:人格特性、挽回面子、冲突的强度、沟通。如何运用协商减少冲突?答:(1)在协商中最有利的是最初立场,采取极端的立场比较好。在协商中较佳的策略是开始时就提出有很大差距或非常强硬的要求,这样能使他从对方那儿获得更大的让步。但是,最初的强硬立场未必总是有利。它有时会激起对方的愤怒,使对方也采取相应的强硬立场,从而使协商中止。(2)让步。协商的最佳策略是开头采取强硬立场,然后只做出小小的让步,对让步的研究表明,回报对方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