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原理模拟试卷1汇总(共13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学原理模拟试卷1汇总(共13页).doc(1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管理学原理模拟试卷(一)一、选择题(每题2分,合计30分)1、下列对管理概念的定义,是采取“属概念+种差”方式的是( )A、管理就是实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B、管理是通过组织、领导等诸多过程来协调各种资源达到既定的目标;C、管理就是由一个或者多个人来协调他人的活动,以便达到比个人单独行动更好的效果而进行的各种活动;D、管理就是计划、组织、控制的活动过程;管理者可以将人、机器、材料、金钱、时间、场地等各种资源转变成一个有用的企业。2、管理的必要性在于管理的( )A、精确性;B、及时性;C、组织性;D、有限性;3、( )是现代社会人们从事各种社会活动的载体。A、
2、系统;B、机构;C、组织;D、社区;4、所谓外部环境是指组织( )的一切事物A、界限以内;B、界限以外;C、制度以内;D、制度以外;5、( )的思想所处的年代属于科学管理的时代,但她的管理思想却属于人际关系学说,所以我们把她的思想称为两个时代的桥梁,A、西蒙;B、玛丽.派克.福莱特;C、法约尔;D、孔茨;6、下列管理学者中, ( )是通过具体罗列管理活动的内容来给管理这个概念下定义的。A、卡斯特;B、唐纳利;C、法约尔;D、孔茨;7、管理者所从事的管理活动取得的成效高低,受非工作环境因素和工作环境因素的影响;下列因素中,( )属于工作环境因素。A、人际关系;B、管理工具;C、部门分工;D、管理
3、手段;8、马克思的管理二重性理论,是指管理具有( )A、自然属性;B、社会属性;C、阶级属性;D、国家属性;9、组织本身是一种工具,一种手段,它是组织的创造者为了实现一定的目标而设立的;因此,组织目标的确定要考虑( )A、所有者的利益;B、组织中成员个人的目标;C、组织的社会责任;D、国家的利益;10、按外部环境对组织影响的程度不同,可以把外部环境分为( )A、自然环境;B、社会环境;C、一般环境;D、具体环境;11、下列属于利益相关者的是( )A、股东;B、政府部门;C、媒体;D、人类后代;12、尼古拉.马基雅维利的管理四原则是指( )A、群众认可;B、凝聚力;C、讲究领导方法;D、生存意志
4、;13、科学管理的四大基本原则是( )A、建立一门严格的科学;B、科学的挑选工人;C、对工人进行科学的教育、训练和培养;D、管理部门和工人之间进行亲密无间的友好合作;14、在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中,管理的基本职能是( )A、计划;B、组织;C、指挥;D、检查;E、协调;F、控制;15、管理学的核心知识包括( )A、管理过程理论;B、管理职能理论;C、管理决策理论;D、管理关系理论;二、辨析题(每题6分,合计30分)1、高的管理成效有可能导致低的组织成效,而低的管理成效却有可能导致高的组织成效。2、管理者就是领导者。3、组织是人们有意识地形成的各种职务或职位的系统。4、利益相关者就是股东。5、马
5、斯洛的关于人的需求层次理论是不需要假设的。三、简答题(每题8分,合计40分)1、什么是管理?2、简述德鲁克的观点对管理者从事管理活动有什么意义?3、简述现代管理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4、如何提高管理者的管理道德?5、简述科学管理理论的内容四、论述题(第1小题20分,第2小题30分,合计50分)1、试论马克思管理二重性理论的现实意义。2、试用现代管理学原理谈一谈如何做好贵州的精准扶贫工作答案:一、选择题1、C;2、D;3、C;4、B;5、B;6、AC;7、BCD;8、AB;9、ABC;10、CD;11、ABCD;12、ABCD;13、ABCD;14、ABCEF;15、ABC;二、辨析题1、高的管理
6、成效有可能导致低的组织成效,而低的管理成效却有可能导致高的组织成效。答:此观点是对的;管理成效是指管理活动的效果,组织成效是指组织目标实现的程度,二者之间不存在必然的线性关系;因为,管理成效与组织成效的高低首先取决于管理者的个人因素,因此管理者作为个人从事管理活动要受到组织目标的约束和个人特点的影响;其次,管理者所从事的管理活动取得的成效高低,受非工作环境因素和工作环境因素的影响;再者,管理者的管理活动通过作用于被管理者的业务活动而对组织的成效产生影响,而在这个影响当中,同样有两个因素需要考虑,一个是被管理者所处的工作环境;另一个是被管理者所处的非工作方面的环境因素。因此,高的管理成效有可能导
7、致低的组织成效,而低的管理成效却有可能导致高的组织成效。2、管理者就是领导者。答:这个观点是错的。领导者是实施领导行为的人,管理者是管理行为的主体。领导者是与权力及在组织中的地位联系起来的,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是上下级关系,同时领导者还应以个人的能力和素质为基础从事领导活动;管理者是与组织的分工不同联系在一起的,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是组织中因分工不同的协作劳动关系,管理者从事的活动是组织的各种专业化活动中的一种,除了要以管理者本人的能力和素质为基础外,还要以其所拥有的各种合法的奖惩权力为基础。因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领导者必然是管理者,而管理者未必就是领导者。3、组织是人们有意识地形成的各
8、种职务或职位的系统。答:这个观点是对的;作为一个实体的组织,组织是“人们有意识地形成的各种职务或职位的系统“;在这个定义中,我们要注意两点:、组织是由各种职务或职位所形成的系统;、组织系统是人们为了实现某一个目标而有意识地形成的。4、利益相关者就是股东。答:这个观点是错的;所谓利益相关者,虽然这个词是从股东一词套用而来的概念,但我们不能简单就说利益相关者就是股东。我们把利益相关者定义为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企业活动或被企业活动所影响的人或团体。那么,哪些是利益相关者呢?股东、债权人、雇员、消费者、供应商、政府部门、本地居民、当地社区、媒体、环境保护主义等压力集团、自然环境、人类后代、非人物种等受到
9、企业经营活动直接或者间接影响的客体,这些都是利益相关者,所以这个观点是以偏概全,是错的。5、马斯洛的关于人的需求层次理论是不需要假设的。答:这个观点是错误的;马斯洛提出的人的需要层次理论,要有四个假设,其内容是“1、一种需要如果已经得到满足,就会被另一种需要所代替,原来的需要就不再是激励因素;2、大多数人的需要是很复杂的,因此,在任何时候都有许多需要对人的行为产生影响;3、在一般情况下,只有在较低层次的需要满足之后,才会产生较高层次的需要激励人们去从事某种行为;4、满足较高层次需要的途径会比满足较低层次需要的途径多。”三、简答题1、什么是管理?答:管理是一种在正式组织内由一个或更多的人来协调他
10、人活动的活动过程。对这个概念的理解要关注四个关键点:、管理存在于正式的组织内;、管理工作的中心是管理他人的工作;、管理工作是通过协调其他人的活动来进行的;、管理人员必须同时考虑两个方面:一是被管理者的工作;二是被管理者。2、简述德鲁克的观点对管理者从事管理活动有什么意义?答:德鲁克的观点对管理者从事管理活动有很大的启发意义,从更一般的角度讲,要成为一个有效的管理者应该把握两个方面:一是要研究管理活动的规律性,学习管理的科学理论,掌握新的管理方法;二是要在管理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管理艺术水平。3、简述现代管理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答:现代管理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是:战后资源积累的重新完成又提出了提高
11、效率的要求;科学技术的发展对管理提出了新的问题,同时也为管理理论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想、方法和手段;人们对“人”的本性认识的不断深化促进了管理理论的发展。4、如何提高管理者的管理道德?答:提高管理者的管理道德可以用以下方式来提高。1、加强组织文化建设,尤其是道德规范建设;2、选拨合适的管理者;3、加强道德示范;4、进行道德培训;5、制定合理的工作目标;6、建立综合绩效评价。5、简述科学管理理论的内容答:科学管理理论的内容是:1、对工时进行研究,制定了科学的工作标准;2、把工人的操作方法,使用的工具、机器、材料及作业的环境标准化;3、实行有差别的计件工资制,即制定科学的日工作标准、按照工人完成定额
12、的不同情况实行不同的工资率、把工资给人而不是给职位;4、实行职能工长制;5、实行管理的例外原则;6、把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分开。四、论述题1、试论马克思管理二重性理论的现实意义。答:马克思管理二重性理论是指管理具有与生产力相联系的自然属性和与生产关系相联系的社会属性。管理的自然属性是与生产力的发展相联系的。它反映了社会化大生产要求生产过程中的各个方面能配合协调,以提高生产的效率的客观要求。不管是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还是社会主义的生产过程,都是社会化大生产,都要求能以少的投入获得更多的产出。因此,从管理的自然属性来看,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管理具有共性,二者可以借鉴。管理的社会属性是与生产关系相联系的
13、。它要维护一定的阶级利益,反映一定社会制度中的一定阶级的利益要求。因此,从管理的社会属性来看,社会主义的管理与资本主义的管理有着本质的区别。学习和理解管理的二重性理论有两点重要的现实意义。第一,它是我们正确对待西方管理理论的理论依据。根据管理的二重性理论,资本主义的管理与社会主义的管理既有个性又有共性,因此,对于西方的管理理论和实践,我们既不能全部否定也不能全盘吸收,而是应该根据中国的具体情况批判的学习和借鉴,以我为主、博采众长、融合提炼、自成一家;第二,管理的二重性理论为我们的管理实践提供了基本的行为准则;在管理过程中,既不能强调管理的自然属性而忽视了管理的社会属性,也不能强调管理的社会属性
14、而忽视了管理的自然属性。2、试用现代管理学原理谈一谈如何做好贵州的精准扶贫工作答题规则:1、讲清楚贵州精准扶贫的概念,比如10项举措,1+10文件的解读;2、分析这项工作贵州提出来的时代背景和意义,这个内容可以借用马哲论述题中的部分材料;3、运用管理学原理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四个层面去结合实际谈方法、举措和现实意义;4、结束语。参考答题如下:“精准扶贫”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来的,最早是出现在2013年10月,习总书记在湖南湘西考察时,首次提出了精准扶贫的概念,2015年6月,习总书记在贵州考察时,又讲了精准扶贫的六个精准,即“对象要精准、项目安排要精准、资金使用要精准、措施到位要精准、因村派
15、人要精准、脱贫成效要精准”;当前,我国已经进入了扶贫攻坚的伟大时刻,如何确保7000万贫困人口到2020年如期脱贫,这对“十三五”时期的扶贫开发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习总书记提出的扶贫开发工作“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的思想对各省的扶贫工作都有指导作用,这将是今后一段时期扶贫工作的核心思想,精准扶贫不仅仅成为一个热播的词汇,更是贵州做好扶贫工作的正确指引。那么,贵州的精准扶贫工作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况呢?十三五期间,贵州要减贫多少人?到2020年要减贫623万人,一个都不能少。从管理学的角度来讲,这就是计划,我们还可以把这个计划再做细一点。对贵州而言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就是“
16、33668”脱贫攻坚计划,具体含义是,“33”是指“从2015年到2017年,用3年时间减少300万贫困人口”;“66”是“深入实施精准扶贫六个到村到户,完成六个小康建设任务”;“8”是实现贫困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000元以上。第二个阶段就是深入落实发展生产、异地搬迁、生态保护、加强教育、社会保障兜底等“五个一批”扶持措施。计划有了,如何组织呢?我们可以举个例子,比如扶贫对象要精准,那么我们的扶贫干部就要实地去调查、去摸情况,在这些实践过程中,他们总结了一些经验,比如扶贫对象如何识别,他们总结了四看法“一看房、二看粮、三看劳动力强不强、四看家中有没有读书郎”。举这个例子是想说明,只要精心
17、的去组织就会有成效,全省组织了5.6万人的同步小康驻村干部,扶贫工作一定会在各地市凸显积极的作用。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光喊口号是不行,一定要有具体的举措,这就是我们贵州省精准扶贫的十大举措。具体来讲就是,一、实施农村公路建设三年会战、水利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及贫困地区农村水电开发;二、扶持贫困县乡镇建设农业示范园区,发展农产品加工;实施乡镇旅游扶贫计划,实施电商扶贫;实施“雁归兴贵”行动计划;三、到2020年,把深山区、石山区和生态脆弱地区142万人口全部迁出;四、推进“四项突破”工程和教育“9+3”计划,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基本普及十五年教育;继续压缩每年6%的行政经费支持教育;五、构筑
18、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道保险屏障”;加强贫困地区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标准化建设;六、省级财政一般性转移支付资金、各类涉及民生的转移支付资金和基建投资进一步向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倾斜;设立扶贫产业发展基金和县级扶贫贷款风险补偿基金;实施“精准扶贫特惠贷”;七、到2020年农村低保和扶贫两个标准实现统一,完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八、聚合各类资源实现与全省9000个贫困村“一对一”帮扶全覆盖;九、实现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实施麻山、瑶山、月亮山专项扶贫行动计划;出台人口较少民族整体脱贫扶持政策,健全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人和残疾人关爱服务体系和制度;十、深入推进
19、同步小康驻村工作,加强乡镇领导班子和村支“两委”建设,选好配好贫困村“第一书记”;健全贫困村以财政投入为主的经费稳定保障制度。扶贫工作的领导工作又该怎么落实呢?为按期实现总体目标,贵州建立了省委省政府负总责的组织领导机制。按照“省负总责、市州协调、县抓落实”的管理体制和“工作到村、扶持到户”的工作机制,建立省委省政府负总责、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统筹协调、省分管领导牵头负责、有关省直部门各司其职、市州县狠抓落实、群众主体参与的“33668”扶贫攻坚行动计划责任制。在整个扶贫工作中如何进行控制呢?贵州省出台关于坚决打赢扶贫攻坚战确保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等10个配套文件,这些文件将全面部署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全省扶贫攻坚工作计划,以及在实施过程中如何评估的一些细则和标准。总而言之,贵州精准扶贫工作任重道远,从管理学的角度出发,只有抓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这四个方面的有机联系,将工作扎扎实实的落地与当地,整个工作的推进才会有成效,最终的目标才会实现。专心-专注-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