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酒店管理专业认同感的影响因素分析(共8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职酒店管理专业认同感的影响因素分析(共8页).doc(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浅谈在社会实践中提高专业认同感(南海信息技术学校政治科组 任军 )摘 要:为了促进饭店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发展,从专业认同感角度入手,探讨了学生社会实践过程中的专业认同感。本专业认同感的影响因素。经过分析,认为影响中职酒店管理专业认同感的因素包括:心理因素(社会心理因素、个人心理因素)、社会从业环境、专业内在教育质量。在此基础上,初步提出了增强学生专业认同感的途径与策略,以期能够提高学生的专业认同感,推动专业发展。关键词:饭店服务与管理;专业认同感;社会实践专业认同感的定义是,“个人因为想要同另一个人或一群人或维持一种令人满意的关系而接受影响时发生的。”也就是说,由于喜欢
2、某人或某个群体而自愿接受它。还有学者认为,“认同是某种事物本身包含的给人们带来利益的价值,得到它所在的社会环境(包括人、制度、文化)的认可、接受、赞同,并鼓励、支持其存在和发展”。基于此本文认为,专业认同感是指学生对其所学专业认可、接受的程度,它包涵对未来就业、事业发展、及收益的预期。 近年来,因酒店业的蓬勃发展,酒店管理专业教育也得到了充分的发展。中职教育强调学生的动手能力,为了培养学生形成更高的专业素养,开展阶段性的专业实践是很好的途径之一。本文首先界定了专业社会实践的范围,分析了中职酒店管理专业认同感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了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提高专业认同度的对策。一、专业社会实践的界定何为专业
3、社会实践?本文认为,在假期或常规教学时间内开展的,所有学生必须参加的行业实习活动。酒店专业社会实践指的是本专业的学生根据学校的安排,以酒店为实习单位统一参加的阶段性实习活动。1、实习岗位实习岗位一般界定为酒店三大部门的一线服务员:客房服务员、餐饮服务员、前厅服务员。2、实习时间由学校自主规定,但一般不应低于一个月。3、实习管理采用酒店管理为主,学校管理为辅的管理模式,共同管理。其中应制定明确的管理制度,学习制度,定期总结。4、实习内容 由酒店安排,但不应安排学生从事与专业内容无关的工作。5、实习模式 学生作为酒店的一员,与正式员工一样共同参与酒店工作。二、影响中职酒店管理专业认同感的因素分析1
4、、心理因素 学生是教育教学活动的主体之一,对教学目的的和教育教学过程的实现起着重要作用。而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的认同程度,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习的效果,因此,明确影响专业认同感的各种心理因素,对于提高学习效率和教学效果,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影响中职酒店管理专业认同的心理因素主要包括两个方面。(1)社会心理因素社会各方面影响学生对酒店管理专业的认同程度: 专业工作满意度专业工作满意度是指中职酒店管理专业从业人员(不包括其他三个学历层次毕业生)对于报酬、工作本身、同事关系、管理等方面的满意度。而本专业从业人员满意度的高低会在社会上形成一种意识,是影响专业认同感高低的一个基本的社会心理因素。 社会支
5、持度任何一名中职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将来都必将成为社会工作的个体。社会对于从事酒店工作的理解和支持程度,是影响本专业认同感因素之一。一般情况下,高的社会支持度引起的专业认同感较高,而低社会支持度引起的专业认同感则低。高社会支持度会使学生感觉到自己的将来所从事的工作具有很大的价值和意义,得到社会的赞许和支持,从而喜欢自己的职业,认可自己所从学的专业。就本学校所处的地域来看,本专业的社会支持度很低。 社会尊重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提出了人具有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的需要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这些需要之间是逐级递进的关系。其中尊重需要不但包括自我尊重方面,还包括社会尊重方面的需要
6、,即社会的认可、被其他人尊敬等。这些需要被满足可以增强人们的工作自信心,反之则会出现消极的工作情绪。在这些需要中,酒店从业者最缺乏的就有尊重的需要,希望被社会认可、被其他人尊重。这些内心的需要是否被满足,直接影响到本专业学习者对自己专业的肯定或怀疑。从教育实际来看,多数家长反对自己的子女从事酒店行业,其中社会尊重因素影响很大,而这反过来又影响到学生的专业认同感,形成恶性循环。(2)个体心理因素 性格特征个体本身所具有的性格特征会影响到专业认同感。研究表明,性格特征与职业匹配程度将会影响到个体工作动机。酒店行业多与人打交道,相应地要求本行业从业人员的性格特征是外向的,积极的。如果学生自身所体现出
7、来的性格特征与要求不符,则会使学生产生消极的学习态度,认知程度,进而影响专业认同感。 职业态度态度是一个人对一定对象相对稳定,内部制约化的心理反应倾向。态度塑造了我们的社会认知和社会行为。学生对本专业的职业态度认识,势必影响到其专业认同感。一般来说,如果学生认识到职业态度在行为上应该热情、真诚、耐心、有责任心,在知觉上觉得自己工作的重要性,能够获得自我满足,那么其专业认同感高。 如果学生在经过教育,专业学习后仍不能体会本专业的职业态度,那么其专业认同感低。 自尊社会尊重来自外部,而自尊指的是对自己的整体评价,反映了自己对自己是否满意。 具有较高自尊水平的学生在面对专业相关问题时,积极性高,反之
8、则不然。因此,学生的自尊水平与其专业认同感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互影响关系,高自尊水平的学生能够以自我提高的心态来利用反馈,能够成功的应对学习中的困难情境,增强工作信心,对自己的专业能够从内心产生认同感,喜爱并以从事本行业感到光荣。2、酒店工作的职业化程度低,学生缺乏良好的从业环境 因为行业本身所具有的特点,酒店工作的职业化程度较低,表现为:从业门槛不高,非本专业人员和学历较低人员都可以轻易地进入本行业工作;酒店行业职业资格认证制度在行业内部不受重视,学生的职业资格证书不能与其职位、薪酬挂钩,专业身份不明确;酒店业仍处在发展的初期阶段,良好的从业环境暂未形成,这必然导致学生对专业怀疑和学习兴趣的降
9、低。3、中职酒店管理专业教育的内在质量还有待提高虽然酒店管理专业教育质量取得了很大进步,但从总体上看还存在着许多不尽人意之处 ,这些问题主要表现为:教师专业技能、行业实务经验、专业研究的缺乏;教学内容脱离本土实际;实习环节设计简单、薄弱,缺乏系统多层次的实习环节;专业意识与专业认同感教育的缺失;价值观教育的缺失。教育质量低,并且在教育过程中缺乏系统的专业意识教育势必会影响到本专业学生的专业认同感。三、通过专业社会实践增强学生专业认同感的对策一个专业认同感的高低与社会对本专业认同程度密切相关。而社会对某个专业或者某个行业认同程度的高低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改变的,有待于社会大环境的变化。故本文仅从
10、学生参与专业社会实践的角度提出增强学生专业认同感的对策。1 利用良好的企业文化感染学生1开展以员工为本的酒店文化建设,尊重员工,让员工感到“我是酒店的主人”。酒店员工长期以来在管理的链条中处在最末一环,他们的薪水最低,在管理中他们的想法和意见最不受重视。我们要尊重员工,其实并没有要求我们的员工尊重客人那么困难,因为管理者始终处于强势地位。当然,要实现以人为本,关键是要求管理者身体力行地创造出一种气氛和环境,让员工有归属感。 给员工更多的发言权,花出一点时间去倾听,及时回应员工关注的问题开始,员工就会很满足。酒店还可以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增加员工表现自己的机会,并给员工提供晋级的途径。2 用
11、人本管理思想影响学生2人本主义的管理思想是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思想,如何尊重员工,发挥员工主观能动性是人本管理思想的具体体现,人本管理的实质就是实行以员工为中心的人性化管理。要求酒店管理高层关爱员工、理解员工、尊重员工,维护员工的权益,实行“员工第一,宾客至上”的管理理念,把员工当作是企业最宝贵的资源,解放员工思想包袱,让员工了解酒店的经营情况,参与酒店决策,从酒店的“执行者”转换为决策经营的“参与者”,为员工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条件和氛围,使员工真正成为酒店的主人,提高员工对酒店的忠诚度。因此,人本主义的管理思想是有效提高学生专业认同感的武器。3 注重精神激励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分为尊重、自
12、我实现的 需要等五个层次。因此,酒店管理者必须重视精神激励,将员工的希望、梦想和企业的目标联系在一起,使员工真心实意地为自己、同事和酒店的成功而努力。必须注重感情投入,创造和谐的气氛,使工作成为乐趣,最大限度的激发员工的潜能,在给员工带来欢乐的同时,为企业创造财富。4 制定合理的薪酬制度3薪酬的高低已代表个人的地位、成就和价值。酒店从业人员的薪酬过低时,员工会离职意向会增加。作为酒店企业,完全杜绝员工流失是不可能的,其扭转员工流失的主要措施是如何提高员工的薪酬和福利待遇。6 注重长期发展与培训不能仅仅将眼光放在眼前利益,酒店应发展员工实现员工的忠诚。发展员工包括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氛围、培训计划、
13、学习机会、晋升和发展个人能力等。塑造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就要教育和发展员工,使员工在最适合他的工作职位发挥才能,提升能力,并提供前景光明的发展空间,协助员工作好职业生涯计划。员工在这样的环境中才会对企业忠诚。7 实习指导老师有效的指导 实习指导老师应结合酒店与学校的安排,利用酒店的企业氛围与企业文化,适时组织学生总结,帮助学生解决专业上的困惑与问题,给学生灌输专业意识,提高学生的专业认同感。参考文献:1 高源鸿.论星级酒店员工流失的原因及对策.今日财富,2009(3).2 崔毅.人力资源管理.上海人民出版社.3 陈辉.饭店员工高流失率成因分析与对策研究.西南交通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专心-专注-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