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训结合、研训一体”校本研训模式(共7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训结合、研训一体”校本研训模式(共7页).doc(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管训结合、研训一体”校本研训模式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和教师培养成为推进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手段,受到学校和一线教师的普遍关注,并为之投入了极大的热情开展实践探索,但仔细审视与反思我们走过的历程,我们随时可以发现很多学校的校本教研和校本培训还存在着一些误区,如校本教研脱离实际、校本教研与校本培训分离、教师培训与学校管理两张皮等等。如何改变对校本教研与校本培训在认识、理解与实施上的误区呢?我在近两年的教研与培训管理实践中对“管训结合、研训一体”校本研训模式进行了探索,取得了较好的实践效果。 创新常规管理过程, 建立管训结合的管理机制 科学规范的专
2、业行为本身就是对教师专业发展的训练和强化,管理中先进的理念无疑对教师的专业实践与发展具有导向作用。为此,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师培训既要继承“实与细”的管理传统,又要增加有利于引领教师专业化成长的管理要素。 1.重建制度,为教师创造性实施新课程留下空间 新课改对教师的专业行为有新的要求,这必然要求我们对已有管理制度进行修改重建,既要继承传统管理的有效做法,更要增加适应新课改要求的制度条例,以制度和规范引领教师专业成长。如在教师教研常规教师教学一日常规教学“六认真”要求等制度中体现新理念、新要求、新技术,对教师的教学行为考核体现教师专业智慧作用,教学业绩考核增加课程实施过程的考核比重等,使常规管理过程
3、成为教师专业潜能发挥过程,成为专业能力提高的过程。 2.注重引领,让课程实施过程成为专业成长过程 在日常的管理过程中注重引领性的指导,是新课改对学校管理者提出的一项新的要求,我们在管理中应切实转变观念,在专业引领中促发展,求效益,在教师的专业引领中提高管理水平。例如备课改革,由于有大量备课参考,不少教师的备课只为应付检查而转抄,从而形成备课与上课分离,为此我们学校提出“集体备课、资源共享”的改革方案,其操作过程分五步进行:集体研读教材分任务拟订教案集体讨论共享个性化修改实施教学行为反思。强调教案的实用性和有效性,不追求文本的固定性,把教师从繁重的抄写中解脱出来,使其有更多的精力思考创新课程的实
4、施过程。又如课堂指导,我们推行“2224”的教师课堂指导,即行政领导一周深入班级指导2节课,市县骨干教师每周深入课堂指导2位教师,特聘专家每天指导2节课,教师个人每周相互听一节课,参加一次集体学习,听一节远程教育资源课,参加一次集体备课讨论。这样在管理中减少强制性要求,加强过程指导,增加过程引领,让教师体验专业实践与专业化成长的成功,激发其追求更高层次专业化成长的动力。 3.实施骨干教师培养工程 针对近几年年轻教师逐渐增多,一部分骨干教师步入老龄教师行列,加之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我校启动实施了骨干教师培养工程。一是从学校教师队伍实际出发制订骨干教师培养规划,通过“学校培训+专家引领+自主发展”三
5、位一体的培养模式,力争在三至五年内建设一支学科齐全、在县内外具有影响力的骨干教师队伍,培养35名在重庆市乃至更大范围内具有影响力的专家型教师;610名在县内知名的知名教师;2030名家长满意、学生喜欢、同行认可的校级骨干教师;并以骨干带动和辐射的方式,提升全校教师队伍整体水平,为把学校建成名副其实的渝东名校打下坚实的基础。二是指定落实骨干教师培养实施办法,从骨干教师的申报、骨干教师培养协议签订、骨干教师培养实施、骨干教师的考核奖惩等方面科学管理与实施,做到管理、培训与日常工作紧密结合。三是把骨干教师的培养过程变为全体教师的参与过程,通过骨干教师论坛、骨干教师献课、骨干教师竞赛等培训活动让全体教
6、师参与学习互动,既培养提高骨干教师,又影响带动其他教师。这样以骨干培养为突破,发挥骨干教师的辐射带动作用,使骨干培养成为教师整体专业化成长的动力引擎,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 丰富校本教研活动, 搭建以研促训的科研平台 学校教研的目的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解决教育教学实践和学校管理中的实际问题与困惑;二是在研究中培训教师,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为此我们把教学研究和教师培训融为一体,以常规教研为基础,以课题研究为突破,丰富校本教研活动,搭建以研促训的科研平台,在研究活动中培训教师,在培训活动中开展研究。 平台一:课例研究活动。以具体的实践课例为载体开展教学实践研究。一是磨课活动,从校级和年级学科组两
7、个层面开展了全员参与的磨课活动,打造成功课例、精品课例;二是定期分类别的献课、赛课活动,即行政领导献课活动、新进教师赛课活动、骨干教师献课活动、艺体教师教学技能竞赛活动、各年龄段的献课活动等,以这些课例为话题进行实践研究。 平台二:行为反思研究活动。开展以案例为载体的个体反思,定期在教研组内交流课堂案例、课后反思、教学随笔、教育故事、读书反思等。 平台三:教师论坛活动,以骨干教师为论坛主讲主体,全体教师参与,一月举办一次附小教师论坛,在交流中共享,在碰撞中提高。 平台四:课题研究活动,组织校内教师开展立项课题研究,在课题研究中对某一特定的领域系统学习,扩充专业知识,训练专业技能,提炼研究成果,
8、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如我们在近两年内先后开展了县级课题、市级课题、国家“十一五”重点规划课题子课题等课题的研究,取得了较好效果。 平台五:校际交流活动,与西大附小、奉师附小、江东小学、跳石村小、骡坪小学等县内外学校建立了交流联系机制,并开展了富有实效性的联谊交流活动。 建构校本教研模式, 丰富教师专业化成长途径 1.课题研究模式。在新课程小学语文教学模式研究关于小学语文反思性教学研究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整合研究小学数学教学情境创设研究等国家及市、县级课题的研究中既解决教师专业实践中的实际问题,又在对某一领域系统而全面的研究中扩充专业知识,训练专业技能,形成专业能力,促进参研教师专业素养全面提升。
9、2.专家引领模式。学校预算专项师资培训经费,聘请县内退休的知名特级教师常住学校指导培训,经常性地对全校教师的课堂教学和教育科研活动进行跟踪指导,导有潜质的教师,引领教师专业快速发展。 3.教师论坛模式。以骨干教师为主体,以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困惑为话题,定期举办教师论坛活动,对教师发展、课堂艺术、教学得失等职业生活中的事例进行交流,在同伴间的交流与借鉴中共同进步。 4.课例研究模式。以具体的课堂教学案例为载体,采用“一课多上”或“多上一课”的形式在年级组、教研组或全校乃至到校际之间开展研课、磨课活动,在资源共享、反思借鉴、取长补短的过程中共同进步。 5.行为反思模式。在学校备课改革方案确定的同年级
10、同学科集体备课、资源共享的背景下,在教学、教研常规管理中增加“人人定期结合教育教学实践过程撰写教学反思”的工作要求,并定期交流,促进教师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改进,在改进中提升。 培养研训成果意识, 促进学校与教师内涵发展 一所学校的发展要有质的提升除硬件获得基本的发展外,管理上特别是教师的培养必须要有同步的内涵发展,一所知名学校必需要有一定数量的特长学生、知名教师、高水平的办学与科研成果支撑。为实现打造渝东名校的目标,我们在校本教研、校本培训中采用多种方式培养教师的成果意识。一是引领,学校领导除在管理过程中引领培养教师成果意识外,还以自己的行为带动教师,及时推广教学研究成果,带头做科研型教师,做学者型领导;二是激励,采用多种形式激励教师多出成果,出好成果。如学校采用奖励激励制度、晋职晋级优先制度、外出学习优先制度、宣传激励制度等方面从经费投入、福利享受等多渠道倾斜于教师科研和教师培训。通过多方面的努力,学校教研与教师培训实施的理念、措施、过程增加了很多的发展内涵,也取得了丰富的成果。 “管训结合、研训一体”校本培训与教研模式的实施,要从学校实际出发,融管理、教研与培训为一体,在研究中发展,在发展中研究,从而促进学校与教师在内涵发展中解决新课程改革中的实际问题,提升学校办学水平。 (作者单位:重庆市巫山师范附属小学)专心-专注-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