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自我效能感的调节作用(共8页).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16770355 上传时间:2022-05-1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创新自我效能感的调节作用(共8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创新自我效能感的调节作用(共8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创新自我效能感的调节作用(共8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新自我效能感的调节作用(共8页).doc(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高校创新文化对研究生创新行为的影响:创新自我效能感的调节作用基金项目:黑龙江省教育厅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高校青年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升的心理资本支撑体系构建与培育”(编号:JG)荆玲玲 姜 欢高校创新文化是一种具有自由创新、以人为本、开放包容和持续发展特性的文化境界1。高校创新文化如何影响研究生的创新行为?已有研究证明了组织创新文化对个体创新行为有显著影响,但是,少有关于组织创新文化影响个体创新行为机制的研究。而认知理论为解释这一机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并在研究中指出:对积极思维的微妙控制都能够影响行为。Bandura等人把这种积极思维命名为“自我效能感”2,3。T

2、ierney和Farmer结合创造力理论提出“创新自我效能感”4。Beghetto通过实验证明创新自我效能感对学术创造过程有影响5。基于以上分析,笔者认为:高校创新文化会影响研究生的创新行为,并且研究生个人的创新自我效能感对高校创新文化与研究生创新行为之间的关系起重要调节作用。一、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1.高校创新文化对研究生创新行为的影响创新文化是一种培育创新的文化,它能够引发个人不可估量的能量、热情和责任感,促进个体创新行为的产生并促使组织实现目标6。现有对创新文化的研究强调个体首先能够有效感知组织创新氛围,进而激发个体的创新行为。他们认为创新文化的要素主要包括价值观、领导支持、激励制度、自主

3、权等7-12。本文认为高校创新文化是具有创新价值观念、容忍失败、激励创新、资源支持等要素的文化环境。个体创新行为是指个体在组织中首创和引入有益的新观念、方法或流程的行为13。高校研究生创新行为是指在科研过程中,具有创新意识,提出创新构想并制定计划,寻求创新方法或技术等资源,并将新方法、技术应用于科研实践中,以实现科研创新的行为。国内外关于组织创新文化与个体创新行为关系的研究证实了组织创新文化能够促进个体的创新行为。国外学者指出创新性的组织环境影响个体创造力的发挥,组织创新氛围、组织资源支持等因素影响个体的创新行为,良好的创新氛围可以提高个体的创新行为14。我国学者运用实证方法检验了团队创新氛围

4、对成员的创新行为有显著影响15,16。基于以上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成果,本研究提出如下假设:假设1:高校创新文化与研究生创新行为正相关。即高校文化越有利于创新,研究生的创新行为表现就越显著。2.研究生创新自我效能感的调节作用由于研究生对高校创新文化的感知和个人创新行为都是动态的概念,在解释二者之间关系时,可以将研究生创新自我效能感的调节作用结合起来分析。以Bandura为代表的认知理论认为,自我效能感在指导个体行为的认知领域起重要作用,能够影响个体的思维变化与行为选择2。Tierney结合创造力理论提出了创新自我效能感的概念4,即个体对于自己能否取得创新成果的信念。国外关于自我效能感的实证研究成果

5、中,学者们认为,创新自我效能感在环境因素与个体创新行为之间起着中介或调节的作用。如Bandura指出,在指导个体行为的认知领域中自我效能感有调节作用17;Tierney 和Farmer研究表明在管理者支持与员工创新行为关系之间,创新自我效能感起中介作用。国内学者通过研究认为,创新自我效能感对研究生创造力的提升有重要作用18。综合上述分析,本文提出如下假设:假设2a:构建知识体系的效能感能够显著正向调节高校创新文化与研究生创新行为的关系。假设2b:选定创新方向的效能感能够显著正向调节高校创新文化与研究生创新行为的关系。假设2c:运用创新方法的效能感能够显著正向调节高校创新文化与研究生创新行为的关

6、系。假设2d:完成创新任务的效能感能够显著正向调节高校创新文化与研究生创新行为的关系。二、数据收集1.研究样本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通过电子邮件、微信、QQ以及现场发放等形式,对在校研究生发放问卷500份,实际回收问卷488份,剔除无效的样本后最终得到有效问卷476份,有效回收率是95.2%。其中,男生占53.3%,女生占46.6%;硕士研究生占58.4%,博士研究生占41.6%;人文社科类研究生占40.7%,理工类研究生占59.2%。2.研究工具为保证测量工具的信度和效度,本研究的初始问卷大部分是在已有文献的基础上,根据相关研究成果整理而成,并根据研究目的进行了调整与修改。高校创新文化量表主要

7、参考Hurley和Hult、Scott和Bruce的7个项目的单维量表10,13;研究生创新行为量表主要参考Kletsen和Street改编的6个项目的单维研究生个体创新行为问卷14;关于创新自我效能感的测量工具,国外较为常见的是Tierney和Farmer编制的包括产生构想、解决困难、改善他人看法三个维度的测量量表,但是结合我国研究生的特点,本文研究生创新自我效能感的测量工具主要参考何晓聪对创新自我效能感4个维度的测量问卷,并进一步对该量表进行验证19。原始问卷四个维度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907,表示量表具有良好的一致性,该量表可用。问卷采用Likert-5点量表形式。计分方式从“很不符合

8、”到“很符合”一次计1到5分。三、研究结果1.测量工具的信效度分析本研究运用SPSS22.0对数据进行分析,采用Cronbachs Alpha系数分析测量问卷的信效度,选用Churchill和Peter建议的信效度标准进行判定。探索性因子分析时,采用正交旋转后提取主成分的方法,并以因子载荷大于0.35为标准进行题项的筛选。结果显示,问卷的所有题项均符合信效度标准,三个量表探索性因子分析的KMO and Bartletts检验结果均大于0.7,同时与之相对应的显著性水平小于0.01。表明数据呈现较好的线性关系,说明问卷具有较好的信效度,具体见表1所示。表1测量量表信效度分析指标Cronbach

9、aKMO高校创新文化0.8330.913研究生创新行为0.8900.891研究生创新自我效能感构建知识体系效能感0.8960.824选定创新方向效能感0.8770.819运用创新方法效能感0.8310.831完成创新任务效能感0.7250.7252.假设检验结果根据理论模型与假设,首先对各个变量进行相关分析,相关系数均在0.001水平上显著,相关分析结果见表2。但是,相关关系只能验证各个变量之间是否存在关系,而无法说明变量之间以及变量的各个维度之间是否还存在中介或调节等其他关系。因此,本文在相关分析基础上采用线性回归分析检验高校创新文化对研究生创新行为的主效应,以及研究生创新自我效能感各个维度

10、对上述关系的调节效应。表2 研究变量描述统计和相关系数、区分效度变量 均值标准差 123456高校创新文化3.2900.779 1研究生创新行为3.4460.7490.560*1构建知识体系效能感3.4160.8200.389*0.549*1选定创新方向效能感3.3670.7380.279*0.504*0.538*1运用创新方法效能感3.3850.7800.418*0.539*0.543*0.489*1完成创新任务效能感3.5060.7990.284*0.593*0.511*0.473*0.544*1注:N=476 *.P0.001 *P0.01 *P0.05依照回归分析的程序,将中心化后的高

11、校创新文化与研究生创新自我效能感的四个维度变量分别相乘构造乘积项,然后在回归模型中依次带入控制变量、高校创新文化和构建知识体系效能感、选定创新方向效能感、运用创新方法效能感、完成创新任务效能感的四个乘积项,建立三个模型。通过对模型13的数据分析(如表3所示),可以得出以下检验结论:模型1中数据,仅加入控制变量进入回归方程,结果表明,只有学历对主效应显著。模型2中,在控制了性别、专业、学历的情况下,高校创新文化(=0.591,P0.001)正向影响研究生的创新行为,假设1得到验证,即高校创新文化氛围越有利于创新,创新制度奖励越完善,越能提升研究生创新行为。模型3中,高校创新文化与构建知识体系效能

12、感的交互项极其显著(=0.110,P0.001)假设2a得到验证;高校创新文化与选定创新方向效能感的交互项显著(=0.281,P0.01)假设2b得以验证;高校创新文化与完成创新任务效能感的交互项极其显著(=0.319,P0.001)假设2c得以验证;高校创新文化与完成创新任务效能感的交互性虽然显著,但是为负(=-0.090,P0.05)假设2d没有得到验证,即完成创新任务效能感不具有调节效应。但完成创新任务效能感对研究生创新行为有显著的直接正向影响(=0.049,P0.001)。表3 回归分析模型1模型2模型3性别-0.013-0.052-0.059专业-0.274-0.245-0.355学

13、历0.1030.0020.113高校创新文化0.591*0.591*构建知识体系效能感0.318选定创新方向效能感0.028运用创新方法效能感0.107完成创新任务效能感0.049*高校创新文化构建知识体系效能感0.110*高校创新文化选定创新方向效能感0.281*高校创新文化运用创新方法效能感0.319*高校创新文化完成创新任务效能感0.090R20.0640.04050.546F8.78768.876*38.014*R20.0640.3410.141F8.787222.122*14.733* 注:N=476 *.P0.001 *P0.01 *P0.05四、结论与讨论研究结果表明,高校创新文

14、化对研究生创新行为呈显著的正向影响,且研究生创新自我效能感不同维度对上述关系的调节作用存在差异。具体结论如下:1.高校创新文化正向影响研究生的创新行为关于高校创新文化与研究生创新行为关系的研究结果与以往有关创新文化与个体创新行为关系的研究结果一致,表明高校创新文化确实与研究生创新行为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它是激发研究生创新行为的关键情景因素。从本质上看,高校创新文化既是一种有利于研究生开展创新活动的氛围,又是研究生共享的一套价值观体系20。这套价值观体系是能被感知的、有具体内容的。研究生如果认为其所在高校的文化氛围是重视并鼓励创新活动、拥有充分的资源、开放自由的科研环境以及合理的奖励激励机制等

15、,那么他们会表现出更加积极的创新行为。可以说,高校创新文化是培养研究生创新活动的沃土,在研究生科研创新过程中发挥着根本性、基础性和关键性的作用。行动取向源自对价值的判断21。激发研究生创新行为,不仅仅要为其投入大量硬件设施,关键的着力点在于营造科研创新氛围。2.研究生创新自我效能感不同维度的调节作用存在差异高校创新文化对研究生创新行为的影响受到个体创新自我效能感的调节。这说明,创新情景与个体行为的关系受到个人主观能动性的调节。由于创新过程中存在很多不可控制的因素,在一定的情景下,个人的能动性对激发行为起调节作用,而自我效能感是个人效能感的基础。因此培养研究生创新自我效能感可以激发研究生的创新行

16、为。研究结果还表明,研究生创新自我效能感四个维度的调节作用不同。构建知识体系效能感的正向调节效应显著,研究生在开展创新活动中拥有良好的构建知识体系效能感作为前提时,高校创新文化对创新行为的影响更强,这说明对研究生创新行为的激发应以创新知识体系为基础;选定创新方向效能感的正向调节效应显著,如果研究生开展创新活动前能够准确把握创新方向,那么高校创新文化对创新行为的影响更明显,可以说,研究生越早选定稳定的研究方向,越有利于研究生科研创新活动的进行;运用创新方法效能感的正向调节效应极其显著,研究生掌握一定创新方法时,高校创新文化对创新行为的影响更强,也就是说,研究生能否有效解决研究中遇到的困难,从而达

17、到研究目的,掌握一定的研究方法是关键。完成创新任务效能感的调节效应不成立,但对研究生创新行为有直接的正向效应。对于创新自我效能感而言,完成创新任务效能感强的研究生,拥有较为强大的创新内在支持力,认为自己有能力完成创新任务,能经常提出有创新性观点的研究生,无论其感知所在高校创新文化氛围是否支持创新,有利于创新的资源是否丰富,或领导、导师是否支持等,其继续坚持创新的行为也不会减少或终止。反之,随着为创新投入时间和努力的增加,而结果却不明确,研究生完成创新任务效能感降低时,即便是研究生认为自己所在学校文化、制度环境等鼓励创新,其创新热情也不高,创新行为表现也不会增多。因此在培养过程中应特别注重培养研

18、究生完成创新任务的效能感。五、发展策略与建议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高校创新文化显著正向影响研究生创新行为,构建知识体系效能感、选定创新方向效能感、运用创新方法效能感均显著正向调节高校创新文化与研究生创新行为的关系。完成创新任务效能感虽然不存在调节作用,但是也直接正向影响研究生的创新行为。因此,高校和科研机构等研究生培养单位可以从创新文化和研究生创新自我效能感两方面激发研究生的创新行为。1.重视创新文化作用,积极推进高校创新文化环境建设推进高校创新文化建设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通过创新制度环境,营造鼓励创新的文化环境。建立相对灵活的、自由的、有弹性的创新文化氛围,减少对研究生创新行为的束缚,容忍创

19、新的失败和错误的发生,不惩罚创新失败。特别推进激励创新的保障机制建设,当研究生取得创新成果后,及时给予奖励。提供资源丰富的科研平台。运用数字技术建立移动图书馆,加快图书资料更新的速度,丰富国内外学术前沿信息。开展国际学术交流活动,促进学术交流与讨论,使研究生在思想碰撞中产生创新观点。科研团队带头人应成为革新者,培养一批高水平的、敢于打破传统观念、以身作则的导师队伍,鼓励导师出国访学,努力使导师站在学科发展的前沿,从而用自身的学术造诣和创新精神调动研究生的创新积极性。提倡研究生创新行为的主动性,给予并保障研究生创新自主权,鼓励研究生选择跨学科的研究项目,构建和谐、民主、自由的创新文化氛围。2.通

20、过优化课程结构,帮助研究生构建系统的知识体系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构建系统的知识体系是激发研究生创新行为的关键。构建系统的知识体系的目标是为了培养研究生系统性思维能力,使研究生在创新活动中运用系统性思维从整体与部分的辩证逻辑关系中,既全面又有重点地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为此,研究生培养单位可以从横和纵两个方向优化研究生课程结构:在横向方面,拓展各类课程资源以丰富研究生知识面。研究生培养单位应改变研究生专业限制过紧、课程结构单一的现状,促进文理结合,相互渗透。允许研究生跨专业选修交叉学科和新兴学科的课程,甚至允许研究生改变专业方向。组织开展经常性的学术研讨和交流活动,使跨年级、跨学科的研究

21、生可以相互交流,扩大知识面、拓展思维空间,借鉴其他领域的新技术、新方法、新成果进行科研创新。纵向方面,深化、细化专业方向课程,使研究生具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基础。培养单位可以通过编撰或精选专业范围内高质量研究生教材、建设重点课程、增开国际前沿的专业领域课程等手段,培养拔尖的、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精神的专业人才。3.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帮助研究生尽早确立科研方向研究生创新行为的激发要有明确的目的,研究生科研方向越明确,越有利于选择具有创造性的前沿课题进行科研创新活动。因此在研究生培养初期,培养单位和导师应该帮助研究生在其所在学科或邻近的交叉学科中选择有扎实理论基础的、具有发展前景的、又有深入研究兴趣的

22、科研主题作为今后长期的主攻方向。培养单位和导师可在研究生入学初始,甚至本科阶段就要注重研究生文献检索能力和阅读能力的培养,指导学生广泛、深入地阅读专业领域的经典文献,特别是国外的前沿文献。组织研究生开展经常性的学术文献阅读分享活动,在交流与讨论中深入了解文献的观点和结论。另外,导师要培养研究生在社会实践或实验观察过程中发掘新的科学材料的意识和敏锐度,根据这些现实材料提炼深层次的研究主题。一旦研究生确定了其研究方向,就要深入下去,避免出现朝秦暮楚、反复无常的情况,这样才能使研究生增强对自己科研方向的信心,进而达到激发研究生创新行为的目的。4.加强研究方法的培养和训练,提高研究生科研创新实力目前,

23、国内大部分高校都开设了关于方法论的课程,但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化发展,已有的注重思辨的方法论和导师的言传身教已经不能满足研究生开展科研创新的需求。培养研究方法的课程既要有必修的科研方法基础理论课程,如“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又要设置具有自身专业特色的研究方法类课程,重视学科自身研究方法体系的构建和运用,如社会学领域中的“问卷调查法”。此外,要求研究生选修一门相关学科领域中比较前沿的科研方法课程,如心理学的实验法、定性与定量分析的研究方法、案例研究方法等。只有研究生掌握了具体的、过硬的研究方法,其创新实力才能得到提升。5.采用引导式教育,提升研究生完成创新任务的效能感任何一种创新都存在一定风险。尽管研

24、究生在开展创新活动之前都期望成功,而一旦失败将承受一定的损失。这使得研究生惧怕创新,缺乏创新自信心。特别是当研究生遇到学术创新的瓶颈期或是创新失败时,导师可以采用引导式教育,运用聆听、提问、讨论等方式及时引导、挖掘学生潜能,帮助研究生意识到并打破条条框框,进而促使研究生主动想办法解决科研创新中遇到的问题。同时,管理人员和研究生导师应与研究生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这就要求导师参与研究生培养的全过程,了解学生学习的课程并定期给予学术指导。总之,导师和培养单位要为研究生学术创新提供最基础的保障,及时给予支持,促使研究生能够坚持完成创新任务。参考文献1 汤启萍. 从文化视角论我国研究生创新能力提升J.

25、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3(2):12-15.2 BANDURA A. Self-efficacy:toward a unifying theory of behavioral changeJ. Psychological Review,1977,84(2):191-215.3 WEST J A,BANDURA A,CLARK M,et al. Self-efficacy predicts adherence to dietary sodium limitation in patients with heart failureJ. Journal of Cardiac Failure,1999

26、,53:55-55.4 TIERNEY P,FARMER S. Creative-efficacy: its potential antecedents and relationship to creative performanceJ.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2002,45:1137-1148. 5 BEGHETTO A. Creative self-efficacy: correlates in middle and secondary studentJ. Creativity Research Journal,2006, 18(4):447-457.6

27、 AMABILE T M. The creative environment scales:the work environment inventoryJ. Creativity Research Journal,1989, 2(4):231-254. 7 OREILLY C A. Corporations,culture,and commitment: motivation and social control in organizationsJ. 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1989,31(4):9-25.8 AMABILE T M,CONTI R,CON H

28、,et al. Assessing the work environment for creativityJ.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1996,39(5):1154-1184.9 JAMES L R,BRETT J M. Mediators,moderators and test for mediationJ.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1984,69:307-321.10 HURLEY R,HULT G T M. Innovation,market orientation,and organizational learn

29、ing: an integration and empirical examinationJ. Journal of Marketing,1998,62(3):42-54.11 JASSAWALLA A R,SASHITTAL H C. Cultures that support product innovation processesJ. Academy of Management Executive,2002,16(3):42-53.12 孙建国,田宝,汪寿阳. 科研机构创新文化测评结构研究J. 科研管理,2006(3):28-35.13 SCOTT S G,BRUCE R A. Dete

30、rminants of innovative behavior: a path model of individual innovation in the workplaceJ.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1994,37:580-607.14 KLEYSEN R F,STREET C T. Towards a multi-dimensional measure of individual innovative behaviorJ. Journal of Intellectual Capital,2001(2):84-96.15 陈卫旗. 组织创新文化、组织文化

31、强度与个体员工创新行为:多层线性模型的分析J. 心理科学,2013(5):1187-1193.16 王璇. 团队创新氛围对团队创新行为的影响内在动机与团队效能感的中介作用J. 软科学,2012(3):105-109.17 BANDURA A,ADAMS N E. Analysis of self-efficacy theory of behavioral changeJ. Cognitive Therapy and Research,1977,14:287-310.18 肖扬. 研究生创新自我效能感提升的研究J. 人口与经济,2009(S1):103-104.19 何晓聪. 研究生创新自我效能感的结构与特征实证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4(12):90-93.20 周保平. 创新文化育人机制 引领学生成长成才J. 中国高等教育,2013(2):27-28.21 董云川. 发展大学创新文化的路径再探J. 中国高等教育,2007(9):24-26.(选自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5年第11期)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