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检验基础知识点整理.docx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16765326 上传时间:2022-05-18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8.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临床检验基础知识点整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临床检验基础知识点整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临床检验基础知识点整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床检验基础知识点整理.docx(1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血液样本采集和血涂片制备1血液由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和血浆组成。2离体后的血液自然凝固,分离出来的淡黄色透明液体称为血清3血清与血浆的区别是血清缺少某些凝血因子4血清适用于临床化学和临床免疫学检查5正常人血量约为(70土10ml)/kg体重,成人45L,占体重的6%8%,其中血浆占55%,血细胞占45%6血液的红色来自红细胞内血红蛋白,动脉血氧合血红蛋白含量较高,呈鲜红色,静脉血还原血红蛋白含量高,呈暗红色7严重一氧化碳中毒或氰化物中毒者血液呈樱红色8正常人血液ph值的波动范围是7.357.459正常男性的血液比密为1.0551.063,女性为1.0511.060,

2、相对黏度为45,血浆比密为1.0251.030,血细胞比密为1.090。血液比密与红细胞含量,红细胞内血红蛋白含量有关。血浆比密和血浆内蛋白浓度有关10血液具有红细胞的悬浮稳定性,粘滞性,凝固性这三种特性11正常人的血浆黏度约为生理盐水黏度的1.6倍12血液黏度与血细胞比容,血浆黏度有关13血液生理功能包括:运输功能,协调功能,维护集体内环境稳定和防御功能14静脉血通常使用的采血部位是肘部静脉,手背静脉,内踝静脉,股静脉15在静脉采血时为了避免血小板激活,常使用塑料注射器和硅化处理后的试管或者塑料管16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采集左手无名指指端内侧血液,婴幼儿可采集拇趾或足跟内外侧缘血液,严

3、重烧伤患者可选择皮肤完整处采血17彩色真空定量采血用于葡萄糖,糖耐量测试,添加的抗凝剂是氟化钠18彩色真空管定量采血用于血培养,应添加的抗凝剂是多聚茴香脑硫酸钠19皮肤采血法的缺点是易于溶血,凝血,混入组织液,而且局部皮肤揉擦,针刺深度不一,个体皮肤厚度差异等都影响检查结果,所以,皮肤采血检查结果重复性差,准确性不好20采血方法应在患者,采血,溶血,样本处理,实验结果分析等方面进行质量控制21乙二胺四乙酸盐能与血液中钙离子结合成螯合物,使钙离子失去凝血作用,组织血液凝固22 EDTA盐对血细胞形态,血小板计数影响很小,适用于血液学检查,尤其是血小板计数23草酸盐的优点是溶解度好,价廉24肝素可

4、加强抗凝血酶灭活丝氨酸蛋白酶作用,阻止凝血酶的形成,并阻止血小板聚集等作用,从而阻止血液凝固25枸橼酸钠能与血液中钙离子结合成螯合物,枸橼酸钠与血液的抗凝比例为1:9或1:426采用手工推片法制备血涂片时,通常推片与载玻片保持2530度角27采用厚血膜涂片法制备血涂片时,载玻片中央置血1滴,用推片将血由内向外旋转涂成厚薄均匀,直径约1.5cm的圆形血膜,待干后,加蒸馏水使红细胞溶解,再干后染色镜检28将适量伊红,亚甲基蓝溶解在甲醇中,即为瑞氏染料29瑞氏染色法是最经典,最常用的染色法,尤其对于细胞质成分,中性颗粒等可获很好的染色效果,但对细胞核的着色能力略差30血液制备涂片时,血滴越大,角度越

5、大,推片速度越快,血膜越厚,反之则越薄红细胞检查1血液中数量最多的有形成分是红细胞,起源于骨髓造血干细胞2晚幼红细胞通过脱核成为网织红细胞,这一过程在骨髓中进行,约需72h3网织红细胞经约48h成完全成熟的红细胞,释放入血液,平均寿命120d,衰老红细胞主要在脾破坏,分解为铁,珠蛋白和胆红素4红细胞生理功能是通过胞内的血红蛋白来实现的,红细胞有交换和携带气体的功能5血红蛋白分子由亚铁血红素和珠蛋白构成6血红蛋白分子是一种微红色的胶体物质,是一种呼吸载体,每克血红蛋白可携带1.34ml氧7新生儿由于出生前处于生理性缺氧状态,故红细胞明显增高,较成人约增加35%,出生2周后逐渐下降,2个月婴儿约减

6、少30%8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良性家族性红细胞增多症等能引起原发性红细胞增多9房室间隔缺损,法洛四联症等先天性心血管疾病可引起继发性红细胞增多10呕吐,严重腹泻,多汗,多尿,大面积烧伤,晚期消化道肿瘤而长期不能进食等均可引起相对性红细胞增多11改良牛鲍计数板用优质厚玻璃制成,每块计数板分为两个计数池,计数池两侧各有一条支持柱,将特制的专用盖玻片覆盖其上,形成高0.10mm的计数池12红细胞计数采用的盖玻片是专用的玻璃盖片,要求表面平整光滑,两面平整度在0.002mm以内,盖玻片规格是24mm*20mm*0.6mm13红细胞计数时需遵循一定方向逐格进行,以免重复或遗漏,对压线细胞采用数左不数右,数

7、上不数下的原则14Heyem红细胞稀释液中,Nacl具有调节渗透压的作用15枸橼酸钠稀释液中,枸橼酸钠具有抗凝和维持渗透压的作用16枸橼酸钠稀释液中,甲醛具有防腐和固定红细胞的作用17血液中血红蛋白采用比色法测定18血液中除硫化血红蛋白外的各种血红蛋白均可被高铁氰化钾氧化为高铁血红蛋白。19正常成年男性Hb含量参考值为120170g/L,女性为110150g/L,新生儿170200g/L20正常情况下,红细胞和血红蛋白量有日内波动,上午7时达高峰,随后下降21发生大细胞性贫血或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时,红细胞计数与血红蛋白浓度不成比例。大细胞性贫血的血红蛋白浓度相对偏高22小红细胞低色素贫血时血红

8、蛋白减低23红细胞形态检查与血红蛋白测定,红细胞计数结果相结合可粗略推断贫血原因、24小红细胞见于缺铁性贫血,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25巨红细胞见于叶酸及维生素B12缺乏所致的巨幼细胞性贫血26高色素性红细胞见于巨幼细胞性贫血27同一血涂片同时出现低色素,正常色素性两种细胞,又称双形性贫血,见于铁粒幼红细胞性贫血28球形红细胞中央着色深,体积小,直径与厚度比小于2.4:1.见于遗传性和获得性球形细胞增多症和小儿29靶形红细胞见于各种低色素性贫血,阻塞性黄疸,脾切除后30口形红细胞见于口形红细胞增多症,小儿消化系统疾患引起的贫血,酒精中毒,某些溶血性贫血,肝病和正常人31瑞氏

9、染色后,胞质内出现形态不一的蓝色颗粒(变行RNA),属于未完全成熟红细胞,颗粒大小不一,多少不等,称嗜碱性点彩红细胞,见于铅中毒,正常人32成熟性红细胞或幼红细胞胞质内含有一个或多个暗紫红色圆形小体,称为聚焦小体,为核碎裂,溶解后的残余部分33英文缩写HCT表示血细胞比容,也可以写作Hct,Ht,PCV34血细胞比容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经离心沉淀压紧的红细胞在全血样本中所占比值35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是指每个红细胞内平均所含血红蛋白的量,以皮克(pg)为单位36 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即平均每升红细胞中所含血红蛋白的浓度,以g/l为单位37红细胞凝集,严重高血糖症可使M

10、CV假性增高38魏氏法测定血沉,抗凝剂(枸橼酸钠)与血液的比例是1:4白细胞检查1粒细胞起源于造血干细胞,在高浓度集落刺激因子作用下粒系祖母细胞分化为原粒细胞,经数次有丝分裂,依次发育为早幼粒,中幼粒,晚幼粒,杆状核和分叶核粒细胞2一个原粒细胞经过增殖发育,最终生成832个分叶核粒细胞。此过程在骨髓中约需10d,成熟粒细胞进入血液后仅存610h,然后逸出血管进入组织或体腔内3粒细胞在组织中可行驶防御功能12d,衰老的粒细胞主要在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破坏,其余从口腔,气管,消化道,泌尿生殖道排出,同时,骨髓释放新生的粒细胞补充周围血而保持白细胞数量相对稳定4分裂池包括原粒细胞,早幼粒细胞和中幼粒细

11、胞,能合成DNA,具有分裂能力5进入外周血的成熟粒细胞有一半随血液而循环,白细胞计数值就是循环池的粒细胞计数6嗜酸性粒细胞能释放组胺酶7嗜碱性粒细胞内的颗粒含有组胺,肝素,过敏性慢反应物质,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血小板活化因子8嗜碱性粒细胞在整个生理功能中突出的特点是参与过敏反应9单核-巨噬细胞具有吞噬病原体功能,吞噬和清理功能,吞噬抗原传递免疫信息功能,还参与杀菌,免疫和抗肿瘤作用10淋巴细胞源于骨髓造血干细胞/祖细胞,是人体主要免疫活性细胞,约占白细胞总数的1/411 B淋巴细胞可经抗原激活后分化为浆细胞,产生特异抗体,参与体液免疫12在胸腺,脾,淋巴结和其他淋巴组织,依赖胸腺素发育成熟者

12、称为T淋巴细胞13正常情况下,外周血中不会出现有核红细胞,若出现大量该细胞,其不能被白细胞稀释液破坏14血液检验中,白细胞计数指标参考值无性别差异15正常人外周血涂片白细胞分类中,中性粒细胞所占比例为50%70%,其增高和减低直接影响白细胞总数变化16采用显微镜计数法进行白细胞计数时,通常吸取白细胞稀释液0.38ml于小试管中17正常血涂片白细胞分类计数,嗜酸性粒细胞占1.5%5%18正常中性分叶核粒细胞中以3叶核居多19感染,理化损伤,血液病,脾功能亢进,免疫性疾病可见中性粒细胞减低20中性粒细胞核左移是指外周血杆状核粒细胞增多,出现晚幼粒,中幼粒,早幼粒,原幼粒等细胞21再生性左移是指核左

13、移伴有白细胞总数增高者,表示机体反应性强,骨髓造血功能旺盛,见于感染,急性中毒,急性溶血,急性失血等22退行性左移是指核左移而白细胞总数不增高,甚至减低者,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细胞减低症,严重感染23中性粒细胞核分叶5叶以上者超过3%则称为核右移24中性粒细胞核右移形成的原因是造血物质缺乏,脱氧核糖核酸减低,骨髓造血功能减退25淋巴细胞数量减低常见于接触放射线,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严重化脓性感染26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浓度在1d内有波动,白天低,夜间高,上午波动大,下午较恒定,与糖皮质激素脉冲式分泌有关27Dohle小体是中性粒细胞胞质因毒性变而保留的嗜碱性区域,呈圆形,梨形

14、或云雾状,界限不清,染成灰蓝色,直径12um,亦可见于单核细胞28巨多分叶核中性粒细胞的细胞体积较大,直径1625um,核分叶常在5叶以上,甚至在10叶以上,核染色质疏松29瑞氏染色中性分叶核粒细胞胞质呈浅紫红色30瑞氏染色嗜碱性粒细胞胞质呈蓝黑色31外周血小淋巴一般无颗粒,大淋巴细胞可有少量粗大,不均匀,深紫红色颗粒32瑞氏染色单核细胞,直径1020um,为外周血中最大的细胞33异型淋巴细胞按其形态学特征分为3型:1型(空泡型,浆细胞型),2型(不规则型,单核细胞型)3型(幼稚型)34淋巴细胞受电离辐射后出现形态学改变:核固缩,核破碎,双核,卫星核淋巴细胞(胞质中主核旁出现小核)35火焰状浆

15、细胞见于IgA型骨髓瘤血液分析仪及其临床应用1电阻抗法血液分析仪检测原理包括血细胞计数原理(库尔特原理),白细胞分类计数原理,血红蛋白测定原理三种2根据电阻抗法原理,经溶血剂处理,脱水,不同体积的白细胞通过小孔时,脉冲大小不同,将体积为35450fl白细胞,分为256个通道3电阻抗法分析血液时,位于90160fl单个核细胞区的细胞称为中间型细胞4血液分析仪血红蛋白测定原理中,应在波长530550nm下比色5白细胞经过氧化物酶染色后,胞质内显示细胞化学反应,过氧化物酶活性为嗜酸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核嗜碱性粒细胞无过氧化物酶活性,这是血液分析仪白细胞分类的基础6正常白细胞直方图,在

16、35450fl范围内将白细胞分为三群,左侧峰又高又陡为淋巴细胞峰7正常白细胞直方图中,左右两峰间的谷较平坦,为单个核细胞峰8在白细胞直方图中,淋巴细胞峰左侧区域异常的主要原因是有核红细胞,血小板凝集,巨大血小板,未溶解红细胞,疟原虫,冷凝集蛋白,脂类颗粒,异形淋巴细胞9在白细胞直方图中,淋巴细胞峰右移,与单个核细胞峰左侧相连并抬高,主要原因是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异形淋巴细胞10在白细胞直方图中,单个核细胞峰与中性粒细胞峰之间区域异常,主要原因是未成熟的中性粒细胞,异常细胞亚群,嗜酸性粒细胞增多11正常红细胞直方图,在36360fl范围内分布两个细胞群体,从50125fl区域

17、有一个两侧对称,较狭窄的曲线,为正常大小的细胞,从125200fl区域有另一个低而宽的曲线,为大红细胞,网织红细胞,当红细胞体积大小发生变化时,峰可左移或右移,或出现双峰12正常血小板直方图,在230fl范围内分布,呈左偏态分布,集中分布于215fl内,当有大血小板或小红细胞,聚集血小板时,直方图显示异常13ICSH分布的血液分析仪评价方案包括:可比性,准确性,总重复性,精密度,线性范围,携带污染14精密度分为批内,批间两种精度。批内精度是对同一批样本重复测定结果的评价,批间精度是对两批或两批以上样本重复测定结果的评价15红细胞血红蛋白分布宽度(HDW)是反映红细胞内Hb含量异质性的参数,用单

18、个红细胞Hb含量的标准表示,正常参考范围2434g/l16血小板分布宽度是仪器测量一定数量血小板体积后,计算所得外周血血小板体积大小异质性参数17血小板分布宽度减低见于反应性血小板增多症18小细胞性贫血,当RDW正常时,红细胞主峰左移,分布在55100fl,波峰在75fl处,基底较窄,为小细胞低色素均一性图形,见于轻型地中海贫血19小细胞性贫血,当RDW轻度增高时,红细胞主峰左移,分布在55100fl,波峰在65fl处,为小细胞低色素和细胞不均一性图形,见于缺铁性贫血20正常细胞性贫血,当RDW轻度增高时,红细胞分布在44120fl,波峰在80fl处,为红细胞不均一性图形,见于血红蛋白异常,骨

19、髓纤维化21正常细胞性贫血,当RDW明显增高时,红细胞分布在40150fl,波峰在90fl处,为红细胞不均一性图形,见于早期或混合性营养不良22患者,女,32岁,因乏力,面色苍白就诊,实验室全血细胞检查:RBC3.12,Hb88,WBC4.3,PLT100,RDW27.3%,MCV77,MCH35.5,MCHC338,红细胞直方图显示:红细胞主峰左移,分布在55100fl,波峰在65fl,血涂片红细胞体积小,大小不均,初步诊断为贫血,则最可能患缺铁性贫血尿液生成和标本采集及处理1尿是血液流经肾脏时,经肾小球的滤过,肾小管和肾集合管的重吸收与分泌后生成,再流经输尿管,在膀胱内暂时贮存,最终排出体

20、外2肾单位是肾脏生成尿的基本功能单位,由肾小体和肾小管组成3肾小球滤过膜的毛细血管内皮细胞间缝隙为直径50100nm,是阻止血细胞通过的屏障,称为细胞屏障4正常情况下,肾小球滤过膜只允许相对分子质量小于1.5万的小分子物质自由通过,而相对分子质量大于7万的物质几乎不能通过5电荷屏障指肾小球滤过膜的内皮细胞层与上皮细胞层带负电荷的结构,可阻止那些带负电荷较多的大分子物质滤过6原尿除了无血细胞及含极少蛋白质外,其他物质如葡萄糖,氯化物,无机磷酸盐,尿素,肌酐和尿酸等的浓度,以及渗透压及酸碱度几乎与血浆相同7在近曲小管,肌酐几乎不被重吸收而随尿排出体外8尿检验是临床上最常用的重要检测项目之一,主要用

21、于:泌尿系统疾病诊断和治疗监测,其他系统疾病诊断,安全用药监测,职业病辅助诊断,健康状况评估9尿标本容器一般应能容纳50ml以上尿的容积10首次晨尿标本较为浓缩,可用于肾脏浓缩能力评价11晨尿的特点是偏酸性,有形成分浓度较高12患者,女性,23岁,停经40d就诊,考虑为妊娠,HCG检查的最佳标本是晨尿13 3h尿多用于检查尿有形成分,如1h尿排泄率检查等14餐后尿通常收集午餐后至下午2时的尿,这种尿标本有利于检出病理性糖尿,蛋白尿或尿胆原15收集中段尿时,留尿前先清洗外阴,在不间断排尿过程中,弃去前后时段尿,以无菌容器只接留中间时段的尿16尿标本采集后,一般应在2h内及时送检,最好在30min

22、内完成检验,若不能及时检查,多保存在28摄氏度冰箱内,或保存于冰浴箱内17甲醛对尿细胞,管型等有形成分的形态结构有较好的固定作用18常用于尿糖,尿蛋白等化学成分定性或定量检查的防腐剂是甲苯19最适合于尿浓缩结核杆菌检查的防腐剂是麝香草酚20肾上腺素,儿茶酚胺,钙离子等物质测定时,尿标本防腐应选用浓盐酸21用于尿沉淀物的固定和防腐的防腐剂是戊二醛22冷藏保存尿液的时间不应超过6h尿理学检验1尿量,一般指24h内排出体外的尿总量,有时也指每小时排出的尿量,尿量的多少主要取决于肾脏生成尿的能力,肾脏的浓缩与稀释功能2正常成年人24h排尿量为10002000ml3 24h总尿量超过2500ml者为多尿

23、4糖尿病引起的多尿,主要机制是渗透性利尿所致,患者尿比密,尿渗透压均增高5肾性多尿常具有昼夜尿量的比例失常,夜尿量增多的特点6少尿是指24h尿量少于400ml,或每小时尿量持续小于17ml(儿童小于0.8ml/kg)7肾前性少尿是由于各种原因造成肾血流量不足,肾小球滤过率减低所致8肾后性少尿是由于各种原因所致尿路梗阻所引起9肾性少尿是由于肾实质病变导致肾小球和肾小管功能损害所致10尿量小于100ml/24h或小于17ml/h称为无尿11通过肉眼观察判断尿外观,透明度可分为清晰透明,轻度混浊,混浊,明显混浊12尿液长期放置导致混浊的原因为细菌生长13生理情况下影响尿颜色的主要是尿色素,尿胆原,尿

24、胆素14当每升尿含血量达到或者超过1.0ml时,尿呈淡红色,洗肉水样,雾状或云雾状,混浊外观,称为肉眼血尿15镜下血尿是指尿经离心沉淀镜检时发现红细胞数3/HP16引起血尿最常见的原因是泌尿生殖系统疾病17某男性患者做尿三杯试验,3杯均为血尿,则其出血部位最可能是肾脏或者输尿管18某心肌梗死患者,排出尿液为粉红色,经离心后上清仍为红色,尿隐血试验阳性,镜下无红细胞,能溶于80%的饱和硫酸铵,该尿液最可能为肌红蛋白尿19血尿和肌红蛋白尿溶解性的区别是Mb能溶于80%饱和度的硫酸铵溶液中,而Hb则不能20外观尿液深黄,震荡后产生的泡沫亦呈黄色的是胆红素尿21乳糜液或淋巴液进入尿中,尿呈乳白色混浊称

25、乳糜尿22乳糜尿多为丝虫病所致,少数为腹膜结核,肿瘤,胸腹部创伤或手术,先天性淋巴管畸形及肾病综合症等23磷酸盐,碳酸盐可使尿呈淡灰色,白色混浊24结晶尿标本经加热后混浊可消失25患者,男性,46岁,因尿液混浊就诊,实验室检查,尿液外观混浊,淡黄色,镜检有大量结晶,无红细胞和白细胞,尿液加热后不变清,而加酸后变清且有气泡,其最可能的结晶是碳酸盐结晶26不受高浓度葡萄糖,蛋白质或放射造影影响的尿比密测定方法是化学试带法27具有易于标准化,标本用量少等优点,且被美国临床检验标准委员会(NCCLS)和中国临床检验标准委员会(CCCLS)建议作为尿比密测定参考方法的是折射计法28晨尿或通常饮食条件下尿

26、比密的参考值为1.0151.02529低比密尿或低张尿是指尿比密常1.015,尿崩症患者尿比密5/hp18肾盂肾炎由细菌感染所致,尿细菌培养为阳性,有些肾盂肾炎首发症状为血尿,或镜下血尿,在急性期尿白细胞明显增多,还可贱小圆上皮细胞,闪光细胞等,多数有白细胞管型19尿白细胞增多常伴有脓尿,用尿三杯试验可区分脓尿的部位,如脓尿出现于第三杯,提示为膀胱颈炎,膀胱三角区炎症20女性阴道炎,宫颈炎和附件炎患者的尿液可出现的细胞是大量白细胞,伴有大量鳞状上皮细胞21肾移植后排异反应患者的尿中可出现的细胞是大量淋巴细胞及单核细胞22尿液中的肾小管上皮细胞的胞质中科有小空泡,分布不规则,有时可见数量不等的含

27、铁血黄素颗粒或脂肪小滴,此时,又称复粒细胞23尿液中的尾形上皮细胞多来自于肾盂,为中层移形上皮细胞,体积大小不一24尿液中的小圆上皮细胞为底层移形上皮细胞,形态较圆,较肾小管上皮细胞略大,但细胞核较小25正常情况下,尿液上皮细胞中最大的是鳞状上皮细胞26尿中出现大量移形上皮细胞时,提示有相应部位的炎症或坏死性病变27正常尿中,一般无柱状上皮细胞,如出现较多,提示慢性尿道炎,慢性腺性膀胱炎的可能28一般认为,多核细胞来源于尿道移形上皮细胞。正常尿中无此细胞,多见于麻疹,水痘,腮腺炎,流行性出血热等病毒感染29尿沉渣镜检时,鳞状上皮细胞参考范围是少见30尿管型中呈规则圆柱体状,但大小,长短很不一致的管型是透明管型31正常人剧烈运动后,尿液中可出现透明管型32提示肾小球疾病的肾单位内有出血的管型是红细胞管型33肾小管病变时出现神上皮细胞管型34肾小管上皮细胞脂肪变性后形成的管型是脂肪管型35宽大管型又称为肾衰管型36提示慢性肾炎晚期尿毒症预后不良的管型是宽大管型37胆红素管型见于严重阻塞性黄疸患者38尿液中最多见的生理结晶是草酸钙结晶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