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SS软件应用》课程教学大纲.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SPSS软件应用》课程教学大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SPSS软件应用》课程教学大纲.doc(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高级社会工作统计高级社会工作统计基于基于 SPSSSPSS 的数据分析的数据分析课程教学课程教学大纲大纲课程编号: 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基本信息 1.1. 课程名称(代码)课程名称(代码): : 高级社会工作统计高级社会工作统计 2.2. 课程类型:课程类型:专业选修(学位通识、专业必修、专业选修) 3.3. 适应专业及课程性质适应专业及课程性质 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研究生 专业选修 4.4. 课程目的课程目的 (1)使学生学会将不同研究手段所得的信息转化为可供统计软件处理的量 化数据; (2)通过对量化数据的正确分析获得对社会或心理等现象更深层次的认识;(3)通过上机操作,使学生动手实践课堂的
2、知识和理论,掌握必要的操作 技能,能够针对研究数据进行初步的统计分析,并能够对分析结果做出合理和 科学的解释和撰写调查研究报告。5.5. 学时与学分:学时与学分:40 学时, 2 学分。 6.6. 建议先修课程建议先修课程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计算机基础、统计学基础。7.7. 教学方式:教学方式:讲授、实验、讨论、实践(讲授、讨论、实验、实践、分享、项目设计等)8.8. 考核方式:考查考核方式:考查(课程论文)闭卷考试、开卷考试、实验设计、课程论文、课题设计、服务项目设计、案例等9.9. 开课学期:开课学期:第2学期(请填阿拉伯数字)1010 授课教师:授课教师: 张德乾 教授(副教授、讲师) 、
3、xx 教授(副教授、讲师)二、课程简介二、课程简介简要介绍课程的主要内容(200-400 字)SPSS 概述,数据文件的建立与编辑,描述统计,统计图,t检验,方差分 析,相关分析,回归分析,非参数检验,主成分因子分析与信度分析,聚类分 析。三、教学目标及要求三、教学目标及要求2说明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主要让研究生学到什么知识、锻炼什么能力(不少于 300 字)(1)使学生学会将不同研究手段所得的信息转化为可供统计软件处理的量化数据;(2)通过对量化数据的正确分析获得对社会或心理等现象更深层次的认识;(3)通过上机操作,使学生动手实践课堂的知识和理论,掌握必要的操作技能,能够针对研究数据进行初步的统
4、计分析,并能够对分析结果做出合理和科学的解释和撰写调查研究报告。四、课程教学基本内容及要求第一章第一章 SPSSSPSS 在社会调查研究中的应用概述在社会调查研究中的应用概述 计划学时:2 学时 教学目标和要求: (1)理解 SPSS 在社会调查研究中的应用概况。 (2)掌握 SPSS 软件的安装、启动与退出操作。 (3)掌握 SPSS 窗口菜单栏各个菜单的功能。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SPSS 软件的安装、启动与退出操作;SPSS 窗口菜单栏各个菜 单的功能。 (2)教学难点:SPSS 窗口菜单栏各个菜单的功能。 主要教学内容: (1)SPSS 软件简介。 (2)SPSS 的发展
5、概况。 (3)SPSS 的运行环境。 (4)SPSS 的安装步骤。 (5)SPSS 的窗口功能介绍。 配套实践环节:上机操作实验,内容见实践环节表。 思考题: (1)什么是 SPSS?可以不学习统计只学习 SPSS 软件应用吗? (2)请你自己实际安装一次 SPSS 软件。第二章第二章 社会调查研究的数据、变量与社会调查研究的数据、变量与 SPSSSPSS 编辑编辑 计划学时:4 学时 教学目标和要求: (1)理解对数据变量的定义。3(2)掌握在 SPSS 中进行数据录入。 (3)掌握在 SPSS 中对数据进行编辑与整理。 (4)掌握数据的保存与打开以及从其它格式的数据文件中读取数据。 教学重
6、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数据的录入;数据的整理与编辑;如何从其它格式的数据文件 中读取数据。 (2)教学难点:数据的编辑。 主要教学内容: (1)数据的录入。 (2)数据文件的保存与打开。 (3)数据文件的扩展与缩减。 (4)变量的重新赋值。 (5)选取个案子集。 (6)数据的分类汇总。 (7)对变量的操作:增加或删除变量;根据已有变量产生新变量;产生计数变 量;产生分组变量;变量的重新赋值。 (8)从其他格式的数据文件中读取数据。 配套实践环节:上机操作实验,内容见实践环节表。 思考题: (1)在对变量进行定义时有哪些注意事项? (2)尝试建立一个数据文件,使得能够运用 SPSS 对其进
7、行统计分析。第三章第三章 描述统计描述统计 计划学时:4 学时 教学目标和要求: (1)理解标准分数、平均数、中数、中数、百分数等相关的统计指标的统计学 意义。 (2)运用 SPSS 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 (3)运用 SPSS 对数据进行探索分析。 (4)理解 SPSS 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后所得出的结果。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运用 SPSS 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对数据的探索性性分 析。 (2)教学难点:数据分析结果的解释;相关统计指标的统计学意义。 主要教学内容: (1)求数据文件的平均数与标准误。 (2)求数据文件的中位数、众数与全距。 (3)求数据文件的四分位数、
8、十分位数与百分位数。 (4)求数据文件的频数、峰度与偏度。 (5)完成数据文件标准分数的线性转换。4(6)求数据文件的方差与标准差。 (7)对数据文件进行探索性分析。 配套实践环节:上机操作实验,内容见实践环节表。 思考题: (1)怎样用 SPSS 完成对数据文件标准分数的线性转换? (2)怎样用 SPSS 完成数据文件常见描述性统计量的计算? (3)怎样用 SPSS 对数据文件进行探索性分析?第四章第四章 统计图统计图 计划学时:4 学时 教学目标和要求: (1)理解各种统计分析图的统计学原理。 (2)掌握运用 SPSS 制作各种统计分析图。 (3)理解各种统计分析图表示的结果。 教学重点与
9、难点: (1)教学重点:学会运用 SPSS 制作各种统计分析图。 (2)教学难点:各种统计分析图的统计学意义。 主要教学内容: (1)条形图的制作。 (2)线图的制作。 (3)面积图的制作。 (4)圆图的制作。 (5)高低图的制作。 (6)箱图的制作。 (7)误差条形图的制作。 (8)散点图的制作。 (9)直方图的制作。 配套实践环节:上机操作实验,内容见实践环节表。 思考题: (1)怎样运用 SPSS 来制作各种统计图表? (2)各种统计图表的统计学意义。第五章第五章 t t 检验检验 计划学时:4 学时 教学目标和要求: (1)理解单样本 T 检验、两独立样本 T 检验、两配对样本 T 检
10、验的统计学原理。(2)掌握单样本 T 检验的 SPSS 分析过程。 (3)掌握两独立样本 T 检验的 SPSS 分析过程。 (4)掌握两配对样本 T 检验的 SPSS 分析过程。5(5)理解各种统计分析的结果。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运用 SPSS 完成单样本 T 检验、两独立样本 T 检验、两配对样 本 T 检验。 (2)教学难点:根据实际情况选取合适的 t 检验方法。 主要教学内容: (1)相应统计知识的介绍。 (2)单一样本 T 检验。 (3)两独立样本 T 检验。 (4)两配对样本 T 检验。 配套实践环节:上机操作实验,内容见实践环节表。 思考题: (1)本章介绍了三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spss 软件 应用 利用 运用 课程 教学大纲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