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通过财政措施防范和化解我国金融风险的措施(共9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通过财政措施防范和化解我国金融风险的措施(共9页).doc(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中央电大开放教育毕业论文(设计)论文题目:论通过财政措施防范和化解我国金融风险的措施学 生 谭 笑 指导教师 孙大莹 专 业 金 融 批 次 专 升 本 学 号 73工作单位 2012年 5 月 中央电大开放教育论通过财政措施防范和化解我国金融风险的措施:随着经济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金融越来越显示出“现代经济的核心”作用。金融渗透到整个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金融的健康平稳发展已成为保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但由于金融所特有的货币信用经济属性,决定着其中的不确定性与投机因素比其他任何一种资源配置机制都来得大。伴随着金融制度的建立与发展,金融风险
2、也随之产生并且发展。 金融风险即人们在从事金融和与金融有关的活动中存在的一种潜在的遭受经济损失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也是难以避免的。 与其他许多新兴国家想比,我国的金融政策是比较稳健的,金融市场的自由化发展程度也一直受到适当的控制,相应的管制也比较严格,因此我国经济特别是金融与国际经济的联系并不十分紧密,对国际投机金融活动有着较强的抵御能力,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对金融风险可以掉以轻心。因为近两年的研究表明:泡沫经济的影响、外债问题、外资流动的监管问题等只是产生金融风险的直接原因或导火线,并不是金融风险的发生机制或根本原因。金融风险的发生机制或根本原因,是本世纪以来各国所形
3、成的金融体制本身。也就是说,关键问题是内因,对于能引发金融风险甚至是金融危机的内因,我们应当未雨绸缪,及时化解。 :财政措施 金融风险 防范:金融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对外国际关系的核心内容,也是自从上世纪以来继原材料、产品市场竞争之后的第三次竞争焦点,因而,金融体系健全性及金融运行机制的有效性就显得至关重要。但由于金融所特有的货币信用经济属性,决定着其中的不确定性与投机因素比其他任何一种资源配置机制都来得大,即金融风险是伴随金融制度建立与发展过程的客观问题,能否正确认识并予以有效地防范与化解,是确保金融安全的关键,关系到金融制度及金融市场的效率。实际上,由于金融几乎是贯穿于整个社会经济生活的所有
4、方面,所以,以风险控制为基调的金融安全,已成为当今一国经济安全与国家安全的重要标志。一、我国金融风险的各种表现形式 我国的商业银行、信托投资公司、城市信用社和农村信用社的不良资产(逾期、呆滞和呆账贷款之和)的比例较高,这是我国金融风险的首要特征。目前全球经济的不景气,导致整个世界范围内的金融市场萧条,具体表现为贷款业务减少,存、贷款差额持续扩大,银行亏损严重。 商业银行存在着相当规模的不良资产。相当多的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负债过重、欠息不断增加,经营处于困境。致使商业银行的呆帐、坏帐逐年增加,银行信贷质量下降。 商业银行自有资本率低。80年代前期,银行体制进行改革,商业银行分设,但中国人民
5、银行在拨发资本金时就没有拨足,所以商业银行自有资本率低是与生俱来的。商业银行的自有资本对其正常运作是至关重要的,它在帐面上称作信贷基金,而这几年随着不良资产的逐渐累积,银行的自有资本的功能已经丧失。而财务制度将巨额的银行应收未收利息作为收入来反映,造成部分银行虚盈实亏。资本金比例过低和经营上的虚盈实亏,导致国有商业银行抗风险能力每况愈下。 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四大商业银行)1998年末的资本充足率大约是46,远达不到8的国际标准,信托投资公司、 城乡信用社的资本充足率更低。一些金融机构更是资本金不实,如借款注资、虚假增资、股东贷款返还资本、虚假股东等等。 金融机构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财务会计、统计数
6、据失真,金融机构的账外账和虚假报表较多,信息透明度不够等现象,这是很大的风险隐患。从外债统计上看,我国的外债数量、期限结构、偿债率等指标都不错。但有相当部分外债没有进入统计,例如,有些投资名义上是外商直接投资,但实际中,地方政府或部门(项目单位)却许诺每年给予固定收益率并在若干年后还本金。此外还有未经批准的信托投资公司国外借款、非居民在境内的人民币存款和有价证券、以对外贸易支付名义的境外融资等。1995年以前发行的地方企业债券在这两年已经逐步进入偿还期,在一些城市出现了企业无力兑付债券的情况。另外,某些国债代保管单不能兑付,这种情况主要发生在信托投资公司和证券公司的证券营业部,以及一些财政部门
7、办的国债服务部。这些机构利用国债代保管单的形式吸收了个人存款,但资金并没有购买国债,而是用于贷款、炒房地产和股票,结果导致到期兑付不了。这些所谓的“场外”股票交易在上市公司、市场监管、资金清算、证券托管等方面都不规范,容易引起内幕交易和价格操纵。这包括:第一,农村合作基金会问题严重。目前正在清理整顿之中,局部地区已出现支付危机。第二,非金融企事业单位乱集资、乱发各种债务凭证和乱办金融业务,引起兑付风险。第三,证券公司和信托投资公司挪用股民保证金从事股票自营和房地产投资引起支付风险。第四,大量金融诈骗犯罪以及账外账等金融机构内部违法行为引起的风险。第五,政策性银行的亏损和不良贷款较多。例如,中国
8、农业发展银行贷款中,粮食企业挂账;开发银行贷款项目可能没有充足还款能力。证券公司,作为新兴证券市场上的中介机构,证券公司的设置较为混乱,不但数量众多,与证券市场的实际发展状况很不适应,造成相互间的恶性竞争和对证券经营市场的垄断局面,影响了市场的效率。更为严重的是缺乏必要的证券业财务会计制度,监管落后,使这些机构经营存在着不少问题。比如,大量证券经营机构通过各种渠道从商业银行拆借巨额资金,申购新发股票和进行二级市场炒作,不仅使股票一、二级市场不公正交易严重,而且将资本市场风险传导到货币市场,危害商业银行的正常经营。还有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参与证券市场投资人数的增加,各家证券经营机构吸附大量支付保证
9、金,由于没有纳入统一的渠道进行监管,几乎没有一家证券经营机构不挪用这部分资金头寸用于自营业务的,其中隐含的风险是绝对不能忽视的。 保险公司,随着保险公司数量的增加,在各家公司片面追求保费收入的过程中,不乏随意利用保单圈套社会资金的较混乱现象。而由于法规制度和现实市场环境的限制,迅速聚集的保费资金没有适当正常的投资渠道,这其中的风险积累也值得重视。 信托投资公司,信托投资公司是由各级地方政府以及各家商业银行的总行与分支行建立的规模较为庞大的一类非银行金融机构。资产运用额仅次于国家银行与城市信用社。这类机构在发展中演化为“金融百货公司”,不但与商业银行一样从事存贷款与投资业务,也大量染指证券经营业
10、务。然而,由于种种因素导致金融信托机构资产质量下降,不良资产增加。据人民银行统计,许多公司的逾期待收贷款占贷款总额的50%以上,一些公司净资产为负数。这也成为当前金融风险主要隐患之一。 农村合作基金会,它是最基层的乡村经济组织,其资产存量具有相当规模。它实质上是最基层的财政系统,但它同时也是商业性金融,合作社的原则要求它的金融在参加合作社的人这个范围吸收,在合作社范围内使用,而现在6万多个农村合作基金会不少都是采用商业性利率,甚至高于商业性利率从外吸收存款,而资金的运用也像商业银行那样,向外贷款,贷给当地企业,有的甚至跨省、市贷款。一些农村合作基金会资金规模达几亿元,打着合作基金会之名,行商业
11、银行之实,严重分解和干扰了我国的信贷,而且金融风险也在快速增长。这是一种非法金融,应当采取措施予以解决。这里的问题是政策性金融的资源和使用安排不规范,财政拨款少,又往往不到位,于是政策性银行必须向外借款,1994、1995年主要是向商业银行发政策性金融债,余额达1700多亿元,其利率大概在同期银行贷款利率和同期国库券利率之间,成本很高。而作为政策性金融,对贷款单位就得有一定的优惠,利息不能太高,这就意味着要赔钱,开始财政给贴息,1996年就发现负担不了,于是只得依靠中央银行的贷款,使央行的负担沉重。实际上用金融性活动来做政策性的金融业务,是非常困难的,因为银行在组织和分配资金的同时,也把经济运
12、行中的相当一部分矛盾和风险积聚在自己的身上,而且越攒越多,这就埋下了引发金融风险的根子。现在世界各国的这块业务都在萎缩,而我国还在发展,造成不少潜在性风险。二、防范金融风险的财政性措施近两年以来,在防范金融风险方面,我国政府已经采取了积极的对策,其中财政性措施引人注目,主要有:(1)1998年上半年以来, 商业银行和其持股的证券公司、信托投资公司脱钩,其股权采取无偿划拨的方式。(2)1998年开始在广东实行新的贷款资产分类方法, 由原来的“一逾两呆”改为五项分类法,对不良贷款资产的定义由期限原则改为偿还性原则。这一方式于1999年下半年在全国推广,这对未来中央财政收入是有影响的。(3)1998
13、年3月,财政部发行特种国债2700亿元,用来补充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资本金。(4)1997 年开始加快国有商业银行的呆账冲销。1997年冲销了300亿元,1998年冲销了400亿元。与此同时改革了提取和冲销银行呆账准备金的方法。(5)1998年开始, 将商业银行应收未收利息的计收年限,由原来的两年改为一年。这意味着,贷款逾期一年以后,其应收未收利息不计入商业银行营业税税基。 (6)对农业发展银行逾期贷款的利息,由地方政府财政从1998年起在10年内偿还。(7)财政部已经禁止发行任何形式的国债代保管单, 并开始清理财政部门的国债服务部。我们既应对主要的金融风险隐患有明确足够的认识,又应在吸收他国经
14、验教训的过程中,发挥已有的优势,积极采取有力措施增强对金融风险的防范与化解能力。对上述各种主要金融风险隐患应予以高度重视,在继续充分发挥我国特有优势的同时,切实采取措施予以防范与化解。加快体制改革、盘活银行不良资产 加快企业与商业银行体制改革,理顺银企关系,盘活银行不良资产。1998年财政部发行了2700亿元特别国债,用于补充国有商业银行资本金,使其资本充足率达到国际标准,增强抵抗风险的能力。但最根本的还是应当加快商业银行体制改革,按商业银行法规定,切实落实分业经营、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强化约束机制等改革措施;在对银行信贷资产按风险标准分类并予以有效管理,加大对不良资产存量进行重组与清理的同时,
15、还应积极推进以制度创新为主要内容的国有企业改革,理顺银企关系。经过改革至少能够解除目前困扰银企关系的信息约束问题,使银行与产业企业真正成为市场上具有竞争意识的企业实体,从资产营运效益出发,银行努力寻找值得贷款的企业,企业也可自由选择能够给予贷款的银行,在这种基于效益基础上的相互寻求对象的过程中使信息畅通,以求信贷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加大对非银行金融机构的监管 对于问题较多的信托投资公司,在清理的基础上坚决与各级政府部门脱钩,杜绝经营资金的财政化;基于目前国际社会对中国金融机构问题关注较多,国际金融动荡尚未平息,为了避免引起过大的波动及对信心的消极影响,对信托投资公司的清理应慎重,主要应按金融信
16、托的应有原则积极进行改组,尽量实行平衡过渡。对于证券经营机构,应尽快建立健全有关证券业财务会计制度,完善有关会计帐户体系结构,充分发挥商业银行对证券投资清算资金的监督作用。优化金融资源的配置 提高银行信贷政策与资本市场政策对非国有经济的支持力度,优化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一是商业银行的信贷投放应以收益与风险的衡量为主要标准,扩大对发展前景较好的非国有企业的信贷支持,建议随着各家银行“中小企业信贷部”的成立,真正将以个体私营经济为主体的非国有经济的信贷支持列入各行的年度贷款计划中,作为中央银行起引导作用的“指导性贷款规模”中也应明确列出对非国有经济的信贷支持意见。二是向非国有经济开放证券融资市场,
17、特别是对于进入基础产业、高科技、制造业的非国有企业,允许并引导其根据现代股份制企业制度改制上市,进行股权融资,通过资本市场获得持续发展的资本。与此同时,对于符合条件的非国有企业,也应允许按一定程序与要求发行债券融资,经过市场自律组织的审查,也可上市交易,以改善企业资本结构。加强金融管理、增强风险防范能力 在继续推进对外开放的过程中,加强金融管理、增强风险防范能力。当今世界已不可避免地朝着全球化方向迈进,继续坚定不移地贯彻对外开放政策是我国顺应历史潮流的要求,也是确保我国经济持续稳步发展的关键。20年的对外开放实践,外资流入已不同于当初纯粹工业资本的引进,我们看到,越来越多地以银行、保险、基金、
18、证券等为内容的金融资本开始流入中国,这无论对保持海外工商资本持续投资我国并保障其稳定性,还是对加快我国金融体制改革,都是必要的。但是,金融资本相比工商业资本的流入,附带着更大的风险因素。因此,今后在继续吸引科技含量高的工业资本流入的同时,应当视经济现实需要,加快金融监管标准与体制的建设,在总量控制的原则下,积极稳妥地吸引金融资本的流入,并重点从外汇管理制度与行业、企业准入的程度上予以严格监控。积极推进财政改革,增强财力 积极推进财政改革,增强财政实力,为金融市场的稳健运行与风险化解能力的提高奠定坚实可靠的基础。就当前来说,应根据经济发展情况,积极推进已经确定的以“费改税”为重点的新一轮财税改革
19、,并加强财政管理,提高效率,将现行税制范围内应收的税收及时足额地收缴国库;通过编制“国有资本预算”,加强对国有资本营运的监控,确保国有企业改制过程中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特别是当涉及到国有资产变现时,能够保证政府财政的应有收入;在节约的原则下,调整财政公共投资方向,重点转向非盈利性公共工程项目投资,等等。以此促进财政机制的完善与财力的充盈,使其成为防范与化解金融风险的坚强后盾。推进国企股改,优化股权结构 在推进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的过程中,优化股权结构,通过市场逐步明晰产权,借此为我国证券市场的健康运行与发展奠定可靠合理的制度基础,减少由过份投机行为所带来的潜在风险。健全金融法规,强化金融执法与监
20、管力度 健全金融立法,强化金融执法与监管力度。金融经营活动应在严格明确的法律法规制度界定下进行,为此,应当针对我国已开始运行的证券、期货、信托业加快相关法律的立法进度;对于已有法律法规,在健全监管体系的同时,强化执法力度,严厉打击金融犯罪行为,确保健康的金融秩序。以上是我对金融风险防范与化解的一点看法和体会,为此做以总结,由于本人能力所限,一管之见,难免会有不足之处,但古人说的好“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希望上述浅薄之见能够对金融风险防范与化解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三、金融机构重组方面的财政性措施有关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方面的金融监管,是目前我国金融监管中最难的问题,而难点就在于偿付资金的来源。这几
21、年我国在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方面的案例有:中银信托整顿(1995年,先是由中国人民银行责令停业整顿,1年后由广东发展银行收购其债务和分支机构), 中农信公司关闭(1997年1月关闭, 由中国建设银行托管其债权债务和分支机构),申银万国证券公司合并(1996年,合并新设),光大国际信托公司转让(1996年,债权转股权),永安保险公司重组(1996年,人民银行托管、重组,增资扩股),海口的33家城市信用社被收购(1997年,关闭并由海南发展银行收购并承付债务),中创信托投资公司关闭(1998年1月关闭,人民银行托管,正在清算中), 海南发展银行关闭(1998年1月关闭,中国工商银行托管,正在清算中),
22、 君安证券公司合并(1998年内部整顿和合并,与国泰证券公司合并),广东国际信托投资公司破产(1998年10月关闭,1999年1月进入破产程序), 中国投资银行收购(1999年2月由国家开发银行收购,1999年3月其分支机构由光大银行收购)。其他的还有,广西北海的城市信用社关闭、广东恩平县的农村信用社重组等等。四、加强财政对国有商业银行的监管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是我国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重点,正因为它们是国有独资企业,财政部就必须加强对它们的监督。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金融监管总的来说是一种外部监管,并不能解决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一些内部机制问题。目前我国的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也得了“国有企业病”,如所有
23、制缺位、预算软约束、委托代理链条过长、局部利益极大化、效益递减,等等。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之所以不像国有工商企业那样困难,是因为银行的特殊业务,即存款业务,不会产生现金流量困难。因此,财政部作为出资者,要真正行使“老板”的职能,加强对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监管:(1 )强化对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利润约束和预算约束。不能因为国有商业银行在我国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外部性)和上交税收量大而忽视了它们的企业性质。如果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不以利润为经营目标,就不可能真正建立起现代商业银行的管理机制,就不可能具备市场竞争能力,在WTO之后这个问题会更加突出。(2)要尽快建立一套科学的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应能够全面科学地衡
24、量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业绩,以此作为考核银行领导层的基础。(3 )降低成本与费用。精简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机构和人员,停止自身固定资产投资,减少成本支出。(4 )按国际标准建立我国商业银行的审慎会计准则和审计规则。这可以保证商业银行会计统计数据的真实性,有利于建立商业银行信息披露制度。(5)尽快组建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监事会。 监事会代表出资者监督商业银行领导层的工作,这有利于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内部机制的完善。:杨琨:商业银行客户经理制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年第1版徐福春:商业银行客户经理使用手册远方出版社2003年第1版吴钦春:国有商业银行战略缺失现象透视金融理论与实践2005年第3期窦武江:论宏观调控中的金融系统性风险金融理论与实践2005年第4期郭德松,刘海燕,著.金融会计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08). 郑建娜,刘海燕,著.金融会计实训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09). 王晓枫,著.金融企业会计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01).专心-专注-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