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第-1季度医院感染监测(共5页).docx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16740824 上传时间:2022-05-18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第-1季度医院感染监测(共5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7年第-1季度医院感染监测(共5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年第-1季度医院感染监测(共5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第-1季度医院感染监测(共5页).docx(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2017年第 1季度医院感染监测、控制效果与评价我院于1至3月份对医院重点部门空气、使用中消毒液、医务人员手、无菌物品、等进行了细菌学监测及医院感染病例监测,并就各临床科室及工作人员执行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措施、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情况及抗生素合理使用情况进行检查,现总结如下: 一、医院感染监测资料汇总: 1、微生物学监测结果如下:监测项目标本份数合格份数合格率(%)不合格率(%)消毒后空气19191000使用中消毒液13131000医务人员手18181000物体表面18181000无菌物品18181000透析用水、反渗水30301000合计1161161000 2、本季度供

2、应室、口腔科及手术室压力蒸汽灭菌器各项灭菌参数、生物监测均合格,合格率100%。 3、医院感染病例发病情况: (1)1至3月份总出院病人数 1475例,医院感染病例4例,医院感染发病率为 0.3%。感染科室:针灸科3例;内二科1例。感染部位:下呼吸道感染3例;皮肤及软组织感染1例。本季度我院I类切口手术共130例,手术部位感染0例,I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率0%。 (2)1至3月份共抽查出院病历1198例,发现医院感染漏报病例0例,漏报率为0%。 4、抗生素应用情况: (1)1至3月份抗生素使用情况,总出院病人数1475例,抗生素使用人数543例,使用率36.8%。 (2)围手术期病人抗生素使用,

3、第一季度围手术期出院人数391例,抗生素使用人数205例,使用率52.4%。I类切口手术130例,预防性应用抗生素10例,预防性应用抗生素使用率7.7%;类切口手术201例,预防性应用抗生素184例,预防性抗生素使用率91.5%。5、 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及消毒剂监测:本季度抽查次氯酸钠消毒液、一次性使用导尿包、一次性使用无菌配药注射器(20ML)等物品,结果发现一次性使用无菌配药注射器(20ML)授权委托书不全,已向药库相关人员反映存在问题,电话联系销售人员追要合格的有效证件。6、 多重耐药菌监测:出院患者治疗性使用抗菌药物人数349人,抗菌药物治疗使用前微生物送检人数62人,内二科49人

4、,内一科13人,抗菌药物治疗性使用前微生物送检率为17.8%;出院患者治疗性使用限制级抗菌药物人数274人,限制级抗菌药物治疗使用前微生物送检率19.7%;特殊级抗菌药物使用人数1人,特殊级抗菌药物治疗使用前微生物送检率100%。本季度未发现多重耐药菌株。7、 手卫生监测:本季度感染科随机跟随医护人员工作过程,现场观察工作人员每个手卫生时机实施手卫生情况,记录调查表每项内容,汇总调查表,计算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率。调查结果如下:医务人员手卫生应做次数150次,实做次数100次,正确次数66次,手卫生依从性66.7%,手卫生正确率66%。8、 三管监测情况:根据市感染质控指导中心要求,我科定期对内

5、科、外科、骨科、针灸科、肛肠科、产科等科室三管使用情况进行监测。结果如下:第一季度我院监测科室出院患者总住院日数8526日,留置导尿管234例次,留置导尿管日数356日,留置导尿管使用率4.2%。发生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0例,留置导尿管相关尿路发病率0。 二、监测资料分析: 1、我科在对临床科室进行日常督导检查时发现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不达标,个别科室存在洗手液无开启日期,手消毒凝胶过期使用等现象。在天津市医疗机构手卫生和安全注射专项工作实施方案(2016年-2018年)文件中,提出了清洁的手呵护健康及阻断院感注射传播、让注射更安全的行动主题,再次强调了手卫生与安全注射在医院防控措施中的重要性。

6、科主任及科室感染管理小组应充分发挥管理职能,从关键环节入手,依据感染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及规范要求,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安全注射理念和无菌操作水平,从而全面提升医疗机构医院感染防控能力和水平,保证医疗安全。 2、本季度我院发生3例下呼吸道感染病例,一例男性,61岁,急性脑梗死入院,;一例男性,75岁,急性脑梗死入院,反应迟钝;一例男性,79岁,冠心病入院,长期卧床。三例患者均年龄较大,且存在基础疾病,属医院感染高危人群。当患者发生院内下呼吸道感染不仅延长病人住院时间,增加住院费用,甚至导致死亡。而且随着广谱抗感染药的使用,耐药菌株的增加更会成为临床治疗棘手的问题。科室应引起足够的重视,严格落实预

7、防和控制院内下呼吸道感染的防控措施,必须加强基础护理及手卫生、注重病人周围环境的消毒隔离、合理用药、改善机体防御功能、加强监控预防意识,使院内感染得到有效控制,提高医疗质量。 3、我院抗菌药物使用仍不规范,部分患者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术前未按使用时机应用,术后使用时间超时,治疗性应用抗生素病原学送检率低,且个别科室上报数据不准确。近年来,细菌耐药性已成为世界抗感染治疗领域面临的严峻问题。随着抗生素在临床上应用广泛、日益增多,而因不合理使用出现的细菌耐药、不良反应、二重感染等问题也日趋严重,使抗感染治疗失败,对人类健康造成极大威胁。因此,控制细菌耐药性已是刻不容缓。医疗机构应落实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分

8、级管理制度,正确执行抗菌药物遴选、采购、临床使用、监测和预警、干预与退出全流程工作机制,建立细菌耐药监测网及加强实验室内质控,以达到控制细菌耐药性、提高抗菌药的效果。 三、为进一步落实国家卫计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医疗安全管理和风险防范工作的通知中有关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发展目标的各项要求,市卫计委医政处和市医院感染质量控制中心组织专家于2.20日对我院开展医院感染管理专项督查工作,专家到院后立即对我院血透室、内镜室、手术室等重点科室的医院感染防控工作进行认真地督导及检查,对我院的感控工作给予了一定的肯定,同时指出我们存在的不足,并提出宝贵的整改意见。院领导针对此次检查及存在问题高度重视,立即组织

9、相关科室人员连夜进行研究整改,制定整改措施,在检查第二天将90%以上问题整改到位。通过此次检查,院领导及全院职工进一步加强了感控意识,让感控工作为医疗安全保驾护航。 四、根据市卫计委统一要求,为认真落实我院H7N9卫生应急演练工作,医务科、感染管理科、应急办立即开展医务人员就近期H7N9禽流感疫情形势分析、治疗、防控措施、处置原则、工作流程等内容展开培训工作,并于3月8日举行人感染H7N9禽流感防控卫生应急演练。通过此次应急演练,大大提高了我院卫生应急管理的应急意识、政策理论和管理水平,提高我院应对突发H7N9疫情的应对处置能力,建立健全了能满足我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工作需要的卫生应急演

10、练体系。 五、院感管理检查小组不定期对各科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进行检查,发现以下存在问题: 1、本季度我科在科室抽查无菌包发现无菌包外包装破损,不能保证无菌包的严密性。无菌敷料包有湿包现象,包内治疗巾纱布潮湿。手机、牙锤清洗不彻底,器械表面有锈渍。 2、中医技术操作部分医务人员感控意识不强,仍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认为针灸、拔罐不会造成院内感染。 3、供应室一次性生物测试包未一次性使用,有重复使用的现象。 4、个别科室一次性无菌物品使用不规范,使用后一次性注射器放在治疗车抽屉内,并且与无菌物品混放一起,无菌物品(鼻泪管支架)过期仍放在无菌柜抽屉内。换药室内无菌包有过期现象。 七、整改措施: 1、科室人

11、员严格按照标准操作规程规范诊疗护理行为,认真进行器械、无菌包外包皮及敷料的清洗消毒灭菌工作,查找湿包原因,强化职责,认真执行工作制度,加强质量把关,对不合格物品不得发放到临床科室或使用。2、临床科室感染管理小组应加强科室感控措施制度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工作,定期组织相关知识学习,加强观念的转变,高度认识感控的意义 。 3、护士长应加强科室人员感染控制意识,严格按照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灭菌效果监测标准要求对无菌物品灭菌效果进行物理监测、化学监测和生物监测,对监测材料应定期进行质量检查,一次性物品一次性使用,杜绝重复使用,检查结果应符合要求方可发放无菌物品。4、科室加强一次性使用无菌物品管理,统一存放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无菌物品存放区或柜内,每天定期做好清洁消毒工作,并检查无菌物品的失效期限,按照灭菌日期顺序摆放,先进先出,对过期物品及时取出重新清洗、消毒、灭菌,用后必须按照医疗废物管理规定及时收集、处置和转运。 感染管理科 2017.4.17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