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地质学复习要点(共14页).docx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16735185 上传时间:2022-05-18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0.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普通地质学复习要点(共14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普通地质学复习要点(共14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普通地质学复习要点(共14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普通地质学复习要点(共14页).docx(1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普通地质学名词解释:1. 内力地质作用:以地球内热为能源并主要发生在固体地球内部,包括岩浆作用、构造作用、地震作用、变质作用、地球各层圈互相作用。2. 外力地质作用:以太阳能及日月引力能为能源并通过大气、谁、生物因素引起,包括地质体的风化作用、重力滑动作用以及各种地壳表层载体的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固结成岩作用。3. 克拉克值:各种元素在地壳中的平均含量之百分数。4. 解理:指晶体受到外力打击时能够沿着一定结晶方向分裂成为平面(即解理面)的能力。5. 岩浆:地下高温熔融物质。6. 侵入作用:深部岩浆向上运移,侵入周围岩石,在地下冷凝、结晶、固结成岩的过程。7.

2、 科里奥利效应:地球上一切物体的运动,包括水的运动,同样都会受到地球自转的影响而发生偏转,其偏转方向在北半球者向右,在南半球者向左。8. 波痕:波痕是由风、水流或波浪等介质的运动在沉积物表面所形成的一种波状起伏的层面构造。按成因可分为浪成、流水成因和风成波痕三种类型。9. 搬运作用:指风化、剥蚀的产物被搬运到他处的作用。10. 沉积作用:指搬运物在条件适宜的地方发生沉积的作用。11. 变质作用:岩石基本处于固体状态下,受到温度、压力和化学活动性流体的作用,发生矿物成分、化学成分、岩石结构构造的变化,形成新的结构、构造或新的矿物与岩石的地质作用。12. 接触交代变质作用:从岩浆中分泌的挥发性物质

3、,对围岩进行作用,导致围岩化学成分发生显著变化,产生大量新矿物,形成新的岩石和结构构造。13. 标准化石:对于确定地质年代有决定意义的化石,应该是在地质历史中具有演化快、延续时间短、特征显著、数量多、分布广等特点,这种化石称为标准化石。14. 地质年代表:按年代先后把地质历史进行系统性编年列表。15. 震源:引发地震、释放深部能量的源区。16. 震中:震源在地面的垂直投影点,是接受震动最早的部位。17. 地震烈度:地震对地面的破坏程度。18. 莫霍面:地壳同地幔间的分界面,位于地表以下数千米到30-40千米深度。19. 康拉德面:地球大陆地壳内玄武岩层和花岗岩层之间的界面。20. 古登堡面:是

4、地幔与地核的分界面,位于地下2900千米深度。21. 岩石圈:软流圈以上的部分,均为固态物质,具有较强的刚性,称为岩石圈。22. 洋脊:是绵延全球各大洋底的巨大山脉,是地球最为突出的地貌现象。23. 地质构造:岩石变形和变位的产物。24. 正断层:上盘向下滑动,两侧相当的岩层相互分离。25. 逆断层:上盘向上滑动,可掩覆于下盘之上。26. 走滑/平移断层:被断的岩块沿陡立的断层面做水平滑动。27. 背斜:原始水平岩层受力后向上凸曲者,称为背斜。28. 向斜:原始水平岩层受力后向下凹曲者,称为向斜。29. 地堑:是倾斜面相背的两个正断层所夹持的共同下盘岩块,常为山岭。30. 地垒:是倾斜面相向的

5、两个正断层所夹持的共同上盘岩块,常为谷地。31. 物理风化:又称机械风化,是地表岩石通过机械作用发生破碎,形成较细的碎屑物,但不改变其化学成分,也不会形成新矿物的作用。32. 化学风化:是地表岩石在水、氧及二氧化碳等作用下发生化学成分变化,使其成分分解,易溶解者流失,难溶解者残留原地,并产生新矿物的作用。33. 风化壳:指风化产物的覆盖层,包括残积物及其上覆的土壤。34. 根劈作用:生长在岩石裂隙中的植物,随着根系不断地长大,对裂隙壁产生挤压,使岩石裂隙扩大,从而引起岩石破坏,这种作用称根劈作用 。35. 冲积扇:洪积物往往呈扇状分布,扇顶在沟口,扇形向山前低平地带展开,称为冲积扇。36. 河

6、床:河谷经常有流水的部分。37. 横向环流:因离心力作用引起的垂直于主流向的横向水流运动,其表层水流流向凹岸,底部水流流向凸岸。38. 溯源侵蚀:是指河流向其源头方向侵蚀而加长的作用。39. 牛轭湖:在平原地区流淌的河流,河曲发育,随着流水对河面的冲刷与侵蚀,河流愈来愈曲,最后导致河流自然截弯取直,河水由取直部位径直流去,原来弯曲的河道被废弃,形成湖泊,因这种湖泊的形状恰似牛轭,故称之为牛轭湖。40. 三角洲:即河口冲积平原,是一种常见的地表形貌。江河奔流中所裹挟的泥沙等杂质,在入海口处遇到含盐量较淡水高得多的海水,凝絮淤积,逐渐成为河口岸边新的湿地,继而形成三角洲平原。(由河口部位的沉积体所

7、构成的形态。)41. 侵蚀基准面:海平面及由海平面向大陆方向引伸的平面。42. 冰川:在重力作用下由雪源向外缓慢移动着的冰体。43. 雪线:常年积雪区范围的下界,称为雪线。44. 大陆冰川:又称“冰被”、“大陆冰盖”。指面积很大,冰层很厚,不受地形限制,覆盖着整个岛屿或大陆的巨大冰体。呈盾形,中部凸起,厚度大,向边缘减薄。45. 山岳冰川:指地表上长期存在并能自行运动的天然冰体。由大气固体降水经多年积累而成,是地表重要的淡水资源。46. 刨蚀作用:由冰川所挟带的碎屑物在冰川滑动过程中象磨石一样不断锉磨冰床。47. 羊背石:凸起于冰床上的坚硬基岩遭受刨蚀后,变成低缓的椭圆形小丘,其长轴方向与冰川

8、流动方向一致,且迎流向一侧的坡较平缓,坡面上有冰川擦痕或磨光面,背流向一侧的坡陡。48. 冰斗冰川:发育在山坡或谷源呈围椅状洼地冰斗中的冰川。49. 地下水:指赋存于地面以下岩石空隙中的水,狭义上是指地下水面以下饱和含水层中的水。50. 透水层:岩石空隙粗大并相互连通,水能自由透过的岩层。51. 含水层:饱含地下水的透水层。52. 隔水层:岩石空隙细微,其空隙数量虽多,水却难以甚至无法透过的岩层。53. 潜水:地面以下第一个稳定隔水层上面的饱和水。54. 承压水:充满于上、下两个稳定隔水层间的含水层的水。55. 浊流:是一种含大量碎屑物质因而密度大并以较高速度向下流动的水体。56. 浪基面:又

9、称浪底,是指波浪作用能波及的海、湖水深度,在此深度以下波浪的作用不再影响到沉积物表面颗粒的运动。57. 潮汐:在日月引力的作用下,海平面发生周期性升降的现象。58. 海啸:是由海底地震、火山爆发、海底滑坡或气象变化产生的破坏性海浪。59. 潟湖(x h):沙嘴或沙坝把近路的一部分水域与外海隔开,使其转变成的湖泊。60. 荒漠:气候干旱、雨量稀少、年降雨量小鱼250mm或蒸发量大于降雨量的地区。61. 吹扬:风将地表砂粒和尘土扬起吹走。62. 雅丹地貌:泛指干燥地区一种风蚀地貌,河湖相土状沉积物所形成的地面,经风化作用、间歇性流水冲刷和风蚀作用,形成与盛行风向平行、相间排列的风蚀土墩和风蚀凹地(

10、沟槽)地貌组合。63. 崩塌:斜坡上被陡倾破裂面分割的岩土体块,经强烈风化,在重力或地震作用下突然而快速坠落的现象。64. 滑坡:块体在重力、水压力、地震震动或其他外力作用下沿斜坡向下滑移的现象。65. 泥石流:发育在山区沟谷、由暴雨、冰雪融水等水源激发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66. 沼泽:陆地上潮湿积水、喜湿性植物大量生长并有泥炭堆积的地方。67. 荒漠化:由非荒漠化向荒漠转变,或使荒漠范围扩大的过程。简答题:1.何谓地质作用?地质作用有何特点? P3答:地质作用就是形成和改变地球的物质组成、外部形态特征与内部构造的各种自然作用。它分为外力地质和内力地质作用两大类。 地质作用的特点:

11、地质作用的地域特色地质现象的复杂性地质作用过程的漫长性。2.沉积岩的形成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包含哪些基本内容?答:沉积岩形成的五个阶段:1.风化作用:是外动力使岩石在原地遭受破碎分解的过程。2.剥蚀作用:是外动力把风化产物剥离原地的过程。3.搬运作用:是把风化剥蚀产物经一定距离搬运到沉积区的作用,包括机械搬运、化学搬运、生物搬运。4.沉积作用:是被搬运的物质脱离搬运介质形成松散沉积物的过程,包括机械沉积作用化学沉积作用生物沉积作用生物化学沉积作用5.固结成岩作用:由松散沉积物转变成坚硬岩石的过程,包括:(1)压固作用(2)胶结作用(3)重结晶作用(4)新矿物的生长作用。3.简述三大类岩石的形成和

12、演化关系。P67答:形成和演化关系:原已形成的岩石(火成岩、沉积岩、变质岩)通过风华、剥蚀而破坏,破坏产物经过搬运、沉积成岩而形成沉积岩;沉积岩、变质岩经过高温熔融而转变为岩浆,冷凝后形成火成岩;火成岩、沉积岩遭受变质作用转变为变质岩。4.生物层序律主要内容。P71答:生物的演变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不断发展的过程。一般来说,年代越老的地层所含生物越原始、越简单、越低级;年代越新的地层所含生物越进步、越复杂、越高级。 另一方面,不同时期的地层中含有不同类型的化石及其组合,而在相同时期且在相同地理环境下所形成的地层,只要原先的海洋或陆地相通,都含有相同的化石及其组合。5.何谓标准化石?有何

13、地质意义? P71答:对于确定地质年代有决定意义的化石,应该是在地质历史中具有演化快、延续时间短、特征显著、数量多、分布广等特点,这种化石称为标准化石。地质意义:对鉴定地层的年代最有价值。6.地球内部有哪几个主要层圈?其物质状态如何? 答:地球内部有三个圈层:地壳(地表莫霍面,平均厚度16公里,固体);地幔(莫霍面古登堡面,分为上地幔和下地幔,总体为固体,但在上地幔中平均160公里深处有一软流圈);地核(古登堡面地心,分为外核(液态),过渡层(固态液态混合体),内核(固态)。7.简述威尔逊旋回主要内容。 答:从大陆分裂到大洋形成,然后到大洋收缩、关闭和消失,是一个连续演变的过程。这一过程可以划

14、分为以下六个阶段:.萌芽期以东非大裂谷为代表。大陆板块在下部地幔对流的作用下发生解体,形成一个长轴状的线性裂谷,裂谷中火山作用比较强烈。.幼年期以红海、亚丁湾为代表。大陆继续被拉张,岩石圈进一步边薄,分熔的地幔物质大规模上涌,原先的大陆裂谷变成海湾式的狭窄洋盆。.成熟期以大西洋为代表。先前形成的狭窄洋盆进一步扩张,形成广阔的大洋。但此时仍以洋壳增生为主,未出现俯冲消减作用。.收缩期以西太平洋为代表。大洋的增生与消减并存,但俯冲消减的速度大于增生的速度。.结束期以地中海为代表。这一阶段大洋已不再增生,在俯冲的作用下,大洋的规模急剧缩小,成为狭窄的残留洋盆。在俯冲带附近,继续形成增生楔,继续伴有强

15、烈火山作用和地震活动。.大陆碰撞期以青藏高原和喜马拉雅山为代表。海洋消失,大陆相碰,使大陆边缘原有的沉积物发生强烈褶皱和变质变形,隆起成山,并出现强烈的地震带,大规模的花岗岩带。8.简述板块构造的基本内容。P133 答:板块构造说认为,岩石圈相对于软流圈来说是刚性的,其下面是粘滞性很低的软流圈。岩石圈并非是一个整体,它具有侧向的不均一性。其次岩石圈板块是活动的。板块构造学说把全球岩石圈板块划分为六大板块,即太平洋板块、欧亚板块、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作为岩石圈活动带的板块边界可以归纳为三种类型,即离散型边界、聚敛型边界和剪切边界。9.简述角度不整合的形成过程及其地质意义。

16、P116 答:当下伏地层形成以后,由于受到地壳运动而产生褶皱、断裂、弯曲作用、岩浆侵入等造成地壳上升,遭受风化剥蚀。当地壳再次下沉接受沉积后,形成上覆的新时代地层。上覆新地层和下伏老地层产状完全不同,其间有明显的地层缺失和风化剥蚀现象。 地质意义:这种接触关系的特征是:上、下两套地层的产状不一致以一定的角度相交;两套地层的时代不连续,两者之间有代表长期风化剥蚀与沉积间断的剥蚀面存在。10.简述平行不整合的形成过程及其地质意义。P115 答:在沉积过程中,受到剥蚀,沉积作用间断,后来又下沉接受沉积,故其间缺失部分地层。因上、下两套地层相互平行,其间存在一个假整合面。这种接触关系称为假整合或平行不

17、整合。 地质意义:其特点是上、下两套地层的产状基本保持平行,但两套地层的时代不连续,其间有反映长期沉积间断和风化剥蚀的剥蚀面存在。11.识别断层存在的标志有哪些。 答:断层的识别标志主要有:(1)相当层(地层、矿层)错开(2)地层的重复或缺失(不对称重复,区别于褶皱)(3)擦痕、镜面:岩块相互运动时,由于摩擦而在断层面上形成的痕迹。(4)拖曳褶曲、牵引构造:断层使两侧岩层发生变薄和弯曲,弧形突出的方向指示本盘动向。(5)断层角砾岩、断层泥 角砾为棱角状碎块,其大小不等,常呈无序排列,多见于正断层。角砾碎块圆滑,常定向排列,多见于逆断层或平移断层。 在断层破碎带中,断层两侧岩石由于断层活动相互摩

18、擦而形成的泥状物质,一般未胶结。(6)阶步、反阶步(7)地形证据:断层崖、断层三角面山、断层悬谷(8)泉水出露及矿化现象12.简述物理风化作用的主要类型。P146答:岩石、矿物的热胀冷缩; 岩石释重引起层裂(卸载作用); 岩石空隙中水的冻结与融化引起的冰劈作用; 岩石空隙中盐的结晶与潮解引起的撑裂作用。13.物理风化与化学风化的类型有哪些?P147答:物理风化:热胀冷缩、冰劈作用、层裂、盐分解的撑裂作用。 化学风化:溶解作用、水化作用、水解作用、碳酸化作用、氧化作用以及生物分泌的酸类物质对岩石的破坏。14.如果两个山区都由花岗岩组成,一个位于黑龙江,另一个位于海南岛,它们风化的特点有何不同?答

19、: 黑龙江,年均平均气温低,主要表现为物理风化作用,包括温差风化、冰劈作用等。而相比较而言,化学风化和生物风化作用则不显著。风化作用相对弱。 海南岛,全年高温,主要表现为化学风化,包括溶解作用、氧化作用、水化作用、水解作用等。生物风化作用也比较强。物理风化则居于次要地位。风化作用强烈。15.简述河流搬运的方式及其特点。P165答:底运 又称牵引搬运,是指河床中的砂与砾等较粗物质,以滚动、滑动、拖移等方式沿河床底部的搬运; 悬运 黏土、粉砂等细小颗粒,由于流水的紊流作用而呈悬浮状态进行搬运。它是河流搬运物质的主体;溶运 易溶岩石及矿物溶解于河水中,以离子状态进行搬运。16.不同河段下蚀和旁蚀的关

20、系怎样?旁蚀和溯源侵蚀的原因及结果如何?答:河流下蚀和旁蚀的关系:河流下蚀主要发生在上游,旁蚀主要发生在中游和下游;下蚀主要发生在河流发育初期,旁蚀发生在中期和后期。旁蚀的原因:(1)河流出现弯曲后,流水音惯性而产生离心力,对河床一侧发生侵蚀;下一个弯道又对另一侧河床发生侵蚀。(2)在科氏力的作用下,水体运动的方向要发生偏移。这样在离心力和科氏力的共同作用下,河流对河床一侧的侵蚀加强了。河流侧蚀作用的结果:谷坡后退,河谷加宽;河床弯曲,长度加长。溯源侵蚀的原因:这种作用主要发生在河谷的沟头,因为沟透回水击中,流量和流速增加,侵蚀能力强,而且沟头大都在跌水阶段,下饰作用强,导致跌水不断后退消失,

21、最后河谷逐渐向源头方向延伸。溯源侵蚀的结果:(1)分水岭迁移现象(2)河流袭夺现象17.比较河流与冰川在成因和搬运作用方面的异同。 答:相同点:搬运的都为碎屑物。 不同点:冰川底部和边部的碎屑物可以和冰床基岩发生摩擦以外,绝大多数搬运物在冰川体内不能自由转动和位移,不能相互作用,因而在搬运过程中难以受到改造,而河流搬运作用与之相反。18.滨海带(外滨、前滨、后滨)有哪些沉积特征。 P210 滨海为波浪及潮汐强烈活动的近岸区,可达数公里宽。可分为外滨(潮水下限带)、前滨(潮间带)、后滨(潮水上限带)三个带。 外滨(潮水下限带)、前滨(潮间带)特征: a.水浅、动荡、氧气足、阳光充沛;b.生物有绿

22、藻、兰绿藻及海洋底栖生物;c.沉积物分选性好、磨圆度好如砂、砾;d.具交错层、波痕、干裂纹、雨痕、虫迹等原生构造。e.动荡的海水导致竹叶状灰岩、鳊状灰岩的形成。后滨带(潮水上限带):近岸,水不畅,潮湿,适宜植物生长,易形成泥炭,最后转变成煤。19.比较风力搬运与河流搬运的异同。 答:相同点:搬运方式相似,都由碎屑的重量不同而分类,风力搬运方式有悬浮搬运、跳跃搬运、蠕动搬运,河水搬运方式有推移式、跃移式、悬移式;搬运方式都具有显著的分选性和磨圆度。不同点:风只能搬运固体颗粒;在搬运过程中能对细粒物质进行磨蚀。流水能搬运固体颗粒和溶解物质,只能对粗的颗粒进行磨蚀。20.简述泥石流形成条件。P245 答:泥石流的形成条件有三:一是陡峭的、便于集水、集物的地形地貌;二是有丰富的松散物质;三是短时间内暴增的水源。三者缺一不可。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