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除储带仓安全技术措施(共9页).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16726520 上传时间:2022-05-1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拆除储带仓安全技术措施(共9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拆除储带仓安全技术措施(共9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拆除储带仓安全技术措施(共9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拆除储带仓安全技术措施(共9页).doc(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皮带机头拆除储带仓皮带架安全技术措施施 工 单 位: 编 制 人: 施工单位负责人: 主管工程师: 安监部主任工程师: 年 月 日一、 概述:工作面预留保护煤柱距主辅运联巷40米,根据采矿方要求需要对机头皮带架储带仓拆除6架。为保证施工期间的拆卸、运输工作的顺利进行,确保工作的安全,特制定本措施。二、施工前准备1、彻底清理顺槽皮带巷内杂物、煤泥、矸石等,给拆运皮带创造有利条件。提前将皮带架两侧浮煤清理干净,露出皮带架底座。将浮煤装皮带运走。2、将皮带架底座连接螺栓或纵梁,上托滚架对皮带机连接部位生锈螺丝要提前加上螺丝松动剂、除锈剂,以便拆卸。3、提前清理好运输路线内杂

2、物,保证运输畅通。4、准备好拉运大件的绞车,提前检查好绞车各部位完好情况,确保安全使用。三、施工方法及技术要求1、皮带拆运顺序:松开张紧绞车-断开皮带-收带-拆上托辊及上托滚架-拆3号电机减速机耦合器-拆H架-拆底座-前移张紧绞车-接带-紧张紧绞车2、皮带件拉运:小型件人工搬运至边眼辅运巷内指定位置,大型件利用绞车交替拉至边眼辅运巷指定位置。3、起吊装车: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选择合适位置打专用起吊锚杆或者利用单体支柱及工字钢梁做起吊抬梁起吊,然后装车外运。5、皮带拆卸要按正确顺序拆除,能人力拆除的不用气割损坏。皮带要从皮带扣处断,严禁随意断带,拆除的所有小件要及时集中存放,严防丢失。6、皮带件运到

3、边眼辅运巷要靠边分类码放,以便装车。7、所拆连接螺栓要装袋及连接板要及时外运。四、安全技术措施 : 1、组织有关人员对运输路线、拆卸硐室进行全面安全检查,并在选定的拆卸及装运巷道处的顶板打好专用起吊锚杆,经检查确认无问题后,方可进行拆卸、运输工作。 4、装运及拆卸工作使用的工具器材要提前运往施工地点。 5、拆卸时,对胶带要求必须每一条带盘一卷并用钢丝绳封牢固,用胶轮车运送。对每条胶带间的接头必须将串条抽出,严禁将胶带随意割断。6、在拆卸、装运过程中,必须有专人对所有设备使用的螺栓、螺母及其它零部件进行回收,防止浪费和丢失。 7、加强职工安全教育,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严禁违章作业。8、施工现

4、场必须有跟班队长或班长现场统一指挥协调,严禁各行其是。现场所有工作人员要做好自主保安和相互保安,首先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 9、皮带机开始拆除时,要提前对设备拉运经过的巷道高度、宽度,管路、电缆、其它设备等认真检查,确保拉运时不损坏其它设备,拉运路线畅通。 10、拆除皮带机及配接绞车电源时,严格执行停送电制度。严禁带电作业,遵守谁停电谁送电的原则,严禁约时送电。停电时必须悬挂“有人工作,严禁送电”停电牌,作业时要有专人进行监护,要严格按完好标准配接电,严防失爆。停送电必须由专职电工进行,并有专人站岗、挂牌。坚决杜绝鸡爪子、羊尾巴、明线接头。11、绞车安装应选在巷道顶板完好处,每

5、台绞车必须有四颗压柱两颗戗柱,所有单体支柱必须有防倒绳。使用绞车前对钢丝绳进行严格检查,确保绞车、绳、绳头完好,防护装置齐全。12、绞车使用前必须配接好信号,确保灵敏可靠。在拉运过程中所有操作人员严格遵守规定的联络信号:一停、二开、三倒车;严禁用口喊、晃灯、人接传递信号等方式联络,以防造成误操作。13、绞车开关必须配接在绞车后侧,以便司机在紧急情况下及时停电,以防绞车绳磨开关和线缆,严禁将控制开关放在绞车绳道区域。14、拆卸机件时要注意前后左右人员,严防拆卸过程中伤及人员。15、人员搬运、扛抬皮带件、过道必须畅通,如果有杂物阻挡时要清理畅通后再进行搬运。16、搬运、扛抬机件时,注意力要高度集中

6、,前后左右都有人同时搬运时必须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防止间距过小相互碰伤。17、多人合力扛抬同一机件时,抬起、放下时要同一口令,稳抬轻放,行走要相互兼顾,严防猛扔摔坏机件或弹伤人员。18、司机开车前必须认真检查好绞车完好,操作按钮、信号要灵敏可靠,如有问题必须处理好后方可使用。19、司机在操作过程中要集中精力听清信号,随时注意绞车的受力情况和绳道方向,绞车受力异常时,要及时停车查明原因,待原因搞清、处理好后方可开车。严禁生拉硬拽,时刻注意对方传来的开、停信号,做到开车、停车、倒车及时准确。20、现场所有在绳道范围人员听到开车信号后,立即躲到安全地带,坚持“拉件绳道不行人,绳道行人不拉件”,以防断

7、绳、绳头连接脱位时弹、抽伤人员或拉运大件刮、挤伤人员。21、摘挂绳头要专人负责,联接确保牢固可靠,经检查无误方可发出开车信号拉运。22、拉运机件过风门时,必须保证过一道关一道,严禁撞坏风门或两道风门同时敞开,以防造成通风隐患。23、拉运过程中若需要平轮导向时,平轮要悬挂牢靠并设专人看护,看护人员严禁站在绳道或三角区内,要站在安全地点。发现问题及时发出停车信号,严防平轮卡绳造成断绳现象。24、装运大件时,要有专人指挥,统一协调。起吊大件时,人员身体各部位严禁伸入重物下方或站在重物可能游动的方向,以防伤及人员。25、大件在车辆上要放平稳,固定要牢靠,严禁超长超宽,确保运输安全。26、用导链装卸时,

8、首先要检查好导链的完好情况,将导链固定在顶板完好、支护牢靠的地点。人员身体各部位严禁伸入驱动部和机头架下方;驱动部联接螺栓找正时,严禁将手直接伸入驱动部与机头架子之间,以防挤伤手臂。人员要相互叫应,严防造成挤伤现象 27、胶轮车司机必须由培训后取得合格证书的人担任,其他人不得随便乱开。装运物料卸载物料时司机严禁脱离工作岗位。 28、胶轮车运送物料前,必须将行走路线上的闲杂物料进行清理保证运输线路畅通无阻。胶轮车运送物料、设备时,必须封好车,严防物料滑落砸伤人员、设备。29、胶轮车司机必须在听清信号后开车,信号不清楚,不准开车。30、胶轮车每次开、停车时,必须逐渐增、减速度,不允许作急骤的开、停

9、车,以防车上物料掉下(特殊情况紧急停车例外)。 31、使用手拉葫芦起吊设备、重物前,必须对手拉葫芦进行检查。检查各部件是否齐全、灵活、可靠做到小链棘爪,护罩等齐全完好,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好后方可使用,严禁手拉葫芦带起吊设备重物使用不能自锁的手拉葫芦。 32、起吊设备、重物固定方法: (1)、在使用锚喷或锚网支护巷道顶板的专用起吊锚杆配合钢丝绳套起吊时,起吊用的钢丝绳套及连接构件的强度不少于设备的重量。 (2)、吊起地点的选择,必须是支护完好,安全可靠的地点,严禁选在巷道失修的地点。必须由区、队长或班、组长、经验丰富的老工人选定。在无可选择的情况下,必须将吊装地点前后10m的巷道进行修复,符合安全

10、标准,并且后退路畅通安全,否则不准安设吊装设备,重物。 (3)、吊装时必须由二人进行,一人检查指挥,一人操作,严禁一人吊装。重物下严禁有人。拉链(操作)人员,必须站在重物上坡侧,防止重物掉下砸伤人员。负责指挥,检查的人员,必须密切注视吊装过程中的安全情况,及时提醒、指挥操作人员,一旦发现险情,立即停止作业。排除险情后,再进行吊装。 (4)、操作时,手拉葫芦用力要均匀,应尽量避免冲击,松葫芦时要小心操作,严防葫芦倒链自锁失灵,而造成设备、重物突然下落。 (5)、起吊过程中如发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必须立即停止起吊,并放下起吊的设备、重物进行处理。 起重链打滑、松脱、手链、棘爪打滑; 起吊异常沉重、起

11、吊手拉葫芦工作声音异常; 所起吊的设备、重物不稳定、旋转、摇摆。 33、参加拆卸装运人员都必须熟悉现场实际情况及运输路线,达到心中有数,并且运输前确定设备运行方向。 34、各部件装车时,位置适当不超长、不超宽、每部件不少于两道封绳。并封绑牢固无松动现象。在运输过程中发现车盘封绳松动时必须重新封绑牢固后方可运输。 35、外露的轴头、轴孔都要加防护物,拆开的接头等都要堵好,严禁带入脏物。36、使用起吊锚杆起吊时,要使用两棵锚杆,并有专人观察顶板锚杆情况,若发现锚杆有被拉出或顶板破碎时,立即停止作业进行补打锚杆处理安全后方可继续进行工作。 37、起吊使用18mm以上的绳套或40t圆环链作为起吊链。起吊前对葫芦和起吊链进行详细检查,不合格者不准使用。 38、其它未尽事宜严格执行煤矿安全规程、煤矿工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和作业规程中的有关规定。安装队措施学习贯彻记录规程措施名称:贯彻学习日期: 年 月 日地点: 贯彻人:参加学习应到 人,实到 人。(其中休假 人,请假 人,旷工 人,工伤 人)。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