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财务分析基础(共10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财务分析基础(共10页).doc(1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企业财务分析基础一基础指标类:偿债能力指标(一) 短期偿债能力指标1、=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标准值小于等于2)2、=(流动资产-存货-其他流动资产)流动负债(标准值小于等于1)(二) 长期偿债能力指标1、(或负债比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一般不超过70%)2、=息税前利润利息费用(标准值等于2.5)(三) 营运能力指标(一)流动资产周转情况指标1、应收账款(1)(次)=营业收入净额平均应收账款(2)(平均应收账款回收期)=360应收账款周转率(平均应收账款360)营业收入净额2、存货(1)(次)=营业成本平均存货(2)=360存货周转率=(平均存货360)营业成本3、
2、流动资产(1)(次)=营业收入净额平均流动资产(2)=360流动资产周转率=(平均流动资产360)营业收入净额(二)固定资产周转情况指标1、(次)=营业收入净额平均固定资产(三)总资产周转情况指标1、(次)=营业收入净额平均固定资产盈利能力指标(一)=主营业务利润主营业务收入100(二)=利润总额企业成本费用总额100(三)=(利润总额利息支出)平均资产总额100(四)=(净利润平均净资产)100%(五)=社会贡献总额平均资产总额100%其中:社会贡献总额包括工资、劳保退休统筹及其他社会福利支出、利息支出净额、应交或已交的各项税款;(六)=上交国家财政总额企业社会贡献总额100%发展能力指标(
3、一)=本年营业收入增长额上年营业收入总额100%(二)=(本期总资产增长额年初资产总额)100%(三)=(平均固定资产净值平均固定资产原值)100%杜邦财务分析体系(一)(自有资金利润率)总资产净利率权益乘数(二)销售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三)1(1资产负债率)财务分析指标体系-六、上市公司的市场价值分析(一)市盈率(倍数) 市盈率(倍数)每股市价每股收益 净利润/年末普通股股数(二)股利收益率每股股利每股市价股利总额/年末普通股股数(三)市净率(倍数)(倍数)每股市价每股净资产期末所有者权益/年末普通股股数二现金流量分析:(一)偿债能力分析 在分析企业偿债能力时,首先要看企业当期取得的现金收入
4、在满足生产经营所需现金支出后,是否有足够的现金用于偿还到期债务。在拥有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基础上,可以用以下两个比率来分析: 1.短期偿债能力=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流动负债。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与流动负债之比,这个指标是债权人非常关心的指标,它反映企业偿还短期债务的能力,是衡量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动态指标。其值越大,表明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越好,反之,则表示企业短期偿债能力差。 2.长期偿债能力=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总负债。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与企业总债务之比,反映企业用经营活动中所获现金偿还全部债务的能力,比率越高,说明偿还全部债务的能力越强。 以上两个比率值越大,表明企业偿还债务的能力
5、越强。但是并非这两个比率值越大越好,这是因为现金的收益性较差,若现金流量表中“现金增加额”项目数额过大,则可能是企业现在的生产能力不能充分吸收现有资产,使资产过多地停留在盈利能力较低的现金上,从而降低了企业的获利能力。 这需要说明一点,就是在这里分析偿债能力时,没有考虑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因为企业是以经营活动为主,投资活动与筹资活动作为不经常发生的辅助理财活动,其产生的现金流量占总现金流量的比例较低,而且如果企业经营活动所取得的现金在满足了维持经营活动正常运转所必须发生的支出后,其节余不能偿还债务,还必须向外筹措资金来偿债的话,这说明企业已经陷入了财务困境,很难筹措到新的资金。即
6、使企业向外筹措到新的资金,但债务本金的偿还最终还取决于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 (二)支付能力分析 1.支付股利的能力=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流通在外的普通股股数。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与流通在外的普通股股数之比,反映企业支付股利的能力。如每股现金流量=(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优先股股利)/流通在外的普通股加权平均股数,反映企业在维持期初现金存量的情况下,有能力发给股东的最高现金股利金额。 2.支付现金股利的能力=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现金股利。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与现金股利之比,反映企业年度内支付现金股利的能力。他们之间的比例大,就证明企业支付现金的能力强,反之,就会形成支付风险。 3.综合支付
7、能力=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股本。 这一指标反映企业的支付能力大小。该比率越高,企业综合支付能力也就越强。 当企业当期经营活动的现金收入和投资活动取得的现金收入足以支付本期的债务和日常经营活动支出时,可以有一部分余额用于投资和分派股利;反之则无法用于投资活动和分派股利。如果这种状况持续下去,得不到扭转,则说明企业面临支付风险。所以,无论是企业的投资者还是经营者,都非常关心企业的支付能力,都需要通过分析现金流量表了解企业的支付能力。 (三)盈利能力分析 通过现金流量,可以把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与净利润、资本支出进行比较,揭示企业保持现有经营水平、创造未来利润的能力。 1.销售现金比率=经营现
8、金净收入/同期销售额。 它能够准确反映每元销售额所能得到的现金。 2.每股营业现金净流量=经营现金净流入/普通股股数。 它反映的是企业对现金股利的最大限度的分派能力。 3.全部资产现金的回收率=经营现金净流量/全部资产。 它表示的是企业资产在多大程度上能够产生现金,或者说,企业资产生产现金的能力有多大。 4.创造现金的能力=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净资产。 这一比率反映投资者投入资本创造现金的能力,比率越高,创现能力越强。 5.每股现金流量总资产现金报酬率=支付利息和所得税前的经营净流量/平均资产总额。 这一比率是对现行财务分析中总资产报酬率的进一步分析,用以衡量总资产产生现金的能力,它表明企业使
9、用资源创造现金的能力,也是投资评价的关键之一。对于一个企业来说,评价其获利能力最终要落实到现金流入能力的保证上,即通过对现金流量的分析来对企业的获利能力进行客观分析。 (四)未来发展潜力分析 企业要实现自身规模的不断扩大,就必须追加大量的长期资产,反映在现金流量表中即投资活动中的现金流出量要大幅度提高。无论是对内投资的现金流出量,还是对外投资的现金流出量,它们的大幅度提高,往往意味着一个新的投资机会和发展机遇的到来。除此之外,也可以将投资活动与筹资活动所产生的现金流量联系起来,对企业未来发展状况进行分析和考察。当投资活动中的现金净流出量与筹资活动中现金净流入量在本期的数额都相当大时,说明该企业
10、在保持内部经营稳定进行的前提下,能够从外界筹集大笔资金用以扩大生产经营规模。 (五)多表并看,将现金流量与其他报表的有关项目结合进行分析 由于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有内在逻辑关系,可以从另外两张报表各项目的变动中寻找公司经营性现金流量增减的实质。因此,阅读报表时应检查现金流量表中的“销售商品收到的现金”项目和利润表中主营业务收入以及资产负债表中应收账款、应收票据、预收账款等项目的对应关系;检查现金流量表中“购买商品支付的现金”与利润表中的主营业务成本,资产负债表中存货、应付账款、应付票据、预付账款等项目的对应关系;重视“构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所支付的现金”、“投资所支付的
11、现金”与资产负债表中固定资产、在建工程、长期投资的对应关系研究。同时也可以阅读财务报表附注,了解行业情况及公司相关背景,加深对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的理解,进一步了解企业的整体经营素质和管理水平。 对现金流量进行财务分析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第一,要注意从过程和结果的结合中来分析现金流量的变化。 在对现金流量进行分析的过程中,总是会遇到当期内的期末与期初在现金净变化量方面确定问题。但是,对于任何一个企业来说,在确定当期期末与期初的现金净变化量的时候,无非会遇到这样三种情况,即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净增加额或者大于零,或者小于零,或者等于零。不过,不论是哪种情况,都不能从期末与期初数量的简单对比中来判断企
12、业现金流动状况是出现“好转”,还是“恶化”,或是维持不变。而要揭示现金状况变化的原因,就必须对影响现金流量的各种因素进行全面分析,区分出预算或计划中安排的与因偶发性原因而引起的不同情况,并对由此产生的实际与预算的差异展开分析。从这种意义上说,分析现金流量的变化过程,甚至比对现金流量变化结果进行分析更为重要。 第二,现金流量表虽然按经营活动、投资活动、筹资活动反映了各项活动现金净流量,但并不能据此判断各项活动的效果好坏。 因为各项活动的当期现金流入并不与当期的现金流出相配比,尤其是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其当期现金流入和当期现金流出基本不相关。当期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入是以前投资现金支出的结果,而当
13、期筹资活动的现金流出则是以前筹资现金流入的还本和付息额。 第三,对不同企业、或同一企业不同时期的现金流量表进行比较分析时,要注意其可比性。 几个不相同的企业,其资产负债和损益状况可能比较相近,但现金流量的差别却可能很大,这与企业不同的财务政策、理财方针有关。即使同一企业在不同时期现金流量的变化也不能说明其财务状况的变化趋势。如在筹建期或投产期,经营活动现金流量较少,筹资活动的现金流量较多,而在成熟期,则相反。三、流动资金贷款需求量的测算流动资金贷款需求量应基于借款人日常生产经营所需营运资金与现有流动资金的差额(即流动资金缺口)确定。一般来讲,影响流动资金需求的关键因素为存货(原材料、半成品、产
14、成品)、现金、应收账款和应付账款。同时,还会受到借款人所属行业、经营规模、发展阶段、谈判地位等重要因素的影响。银行业金融机构根据借款人当期财务报告和业务发展预测,按以下方法测算其流动资金贷款需求量:一、估算借款人营运资金量借款人营运资金量影响因素主要包括现金、存货、应收账款、应付账款、预收账款、预付账款等。在调查基础上,预测各项资金周转时间变化,合理估算借款人营运资金量。在实际测算中,借款人营运资金需求可参考如下公式:营运资金量上年度销售收入(1上年度销售利润率)(1预计销售收入年增长率)/营运资金周转次数其中:营运资金周转次数360/(存货周转天数+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应付账款周转天数预付账款周
15、转天数预收账款周转天数)周转天数=360/周转次数应收账款周转次数销售收入/平均应收账款余额预收账款周转次数销售收入/平均预收账款余额存货周转次数销售成本/平均存货余额预付账款周转次数销售成本/平均预付账款余额应付账款周转次数销售成本/平均应付账款余额二、估算新增流动资金贷款额度将估算出的借款人营运资金需求量扣除借款人自有资金、现有流动资金贷款以及其他融资,即可估算出新增流动资金贷款额度。新增流动资金贷款额度=营运资金量借款人自有资金现有流动资金贷款其他渠道提供的营运资金三、需要考虑的其他因素(一)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应根据实际情况和未来发展情况(如借款人所属行业、规模、发展阶段、谈判地位等)分别合理预测借款人应收账款、存货和应付账款的周转天数,并可考虑一定的保险系数。(二)对集团关联客户,可采用合并报表估算流动资金贷款额度,原则上纳入合并报表范围内的成员企业流动资金贷款总和不能超过估算值。(三)对小企业融资、订单融资、预付租金或者临时大额债项融资等情况,可在交易真实性的基础上,确保有效控制用途和回款情况下,根据实际交易需求确定流动资金额度。(四)对季节性生产借款人,可按每年的连续生产时段作为计算周期估算流动资金需求,贷款期限应根据回款周期合理确定。专心-专注-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