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建筑史复习提纲(共11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外国建筑史复习提纲(共11页).doc(1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一 古希腊柱式决定希腊建筑形式的柱子格式。柱式由柱子(柱础、柱身、柱头)和檐部(额枋、檐壁、檐口)两大部分组成,各部分之间和柱距均以柱身底部直径为模数形成一定的比例关系。古希腊柱式主要为:1多立克柱式(Ordine Dorico) 柱子比例粗壮,高度约为底径的46倍。柱身有凹园槽,槽背呈尖形,没有柱础,直接立在三级台阶上,檐部高度约为整个柱式高度的1/4,柱距约为柱径的1.21.5倍。2爱奥尼克柱式(Ordine Ionico) 柱子比例修长,高度约为底径的910倍。柱身有凹园槽,槽背呈带状,檐部高度约为整个柱式高度的1/5,柱距约为柱径的2倍。3科林斯柱式(Ordi
2、ne Corintio) 除了柱头如盛满卷草的花篮外,其他各部分与爱奥尼克柱式相同。古希腊柱式后来被古罗马继承与发展。西方古典柱式包括古希腊的三柱式和古罗马的五柱式。古罗马建筑成就1结构方面:券拱技术-古罗马建筑最大的特色,最大的成就。发展了综合东西方大全的梁柱与拱券结合的体系。筒形拱交叉拱-由两个筒形拱直角相交而成,相交处形成凌沟,又称凌拱。十字拱-凌拱因所相交的两拱跨度相同,凌沟的投影为正十字形,称为十字拱。 肋架拱2建筑材料:除了砖、木、石外,运用地方特产火山灰制成的天然混凝土。3施工方面:创造了许多施工奇迹,施工速度快,建造大型建筑如直径为40多米的大穹顶。4空间创造方面:重视空间层次
3、,型体与组合,并使之达到宏伟与富于纪念性的效果。5把古希腊柱式发展为五柱式,多立克柱式、塔司干柱式、爱奥尼柱式、科林斯柱式和组合柱式,并创造了券柱式。6建筑理论方面:维特鲁威著作建筑十书理论卓越、资料丰富,成为自文艺复兴以后三百余年建筑学的基本教材。一 古罗马的柱式1古罗马的柱式多立克柱式、塔司干柱式、爱奥尼柱式、科林斯柱式和组合柱式。2 创造了券柱式-解决柱式同拱券结构的矛盾,是罗马建筑艺术与技术上一成就。两券之间的墙或柱墩上贴装饰性的柱式,从住础到檐口,把券洞套在柱式的开间里,柱子突出墙面约3/4柱径。券脚直接落在柱式或柱子上,中间垫一小段檐部,称连续券,适用于很轻的结构。3将希腊晚期的叠
4、柱式向前推进-解决柱式与多层建筑的矛盾 底层为塔司干柱式或罗马多立克柱式 二层为爱奥尼柱式 三层为科林斯柱式 四层为科林斯壁柱4巨柱式-柱式贯穿二层或三层,突破水平划分的限制,突出重点但尺度失真。5柱式华丽,细密,装饰过多,失去古希腊柱式的典雅、端庄。巴西利卡(Basilica):古罗马的巴西利卡是一种综合用作法庭、交易所与会场的大厅性建筑。平面一般为长方形,两端或一端有半圆形的龛,大厅常被两排或四排柱子纵分为三或五部分,当中部分宽且高,称为中厅(又译中央通廊),两侧部分狭而且低,称为侧廊,侧廊上面常有夹层。图拉真巴西利卡(Basilica of Trajan 98112年)及君士坦丁巴西利卡
5、是古罗马巴西利卡的典型例子。拜占庭建筑的特点1是古西亚的砖石拱券、古希腊的古典柱式和古罗马的宏大规模的别具特色的综合。在拱、券、穹窿方面,小料厚缝的砌筑方法使他们形式灵活多样。2教堂格局:巴西利卡式、集中式(平面圆形或多边形,中央有穹窿)、十字式(平面十字形,中央有穹窿,有时四翼也有)。在流行正教的东欧,教堂的基本形制都是集中式。穹顶与帆拱 集中式教堂的决定因素是穹顶,拜占庭地穹顶技术和集中式形制是在波斯和西亚的经验上发展起来的。帆拱(pendentive)(又成抹角拱squinch)-使穹窿得以覆盖在立方体空间上。希腊十字式 中央的穹顶和它四面的筒形拱成等臂的十字。3彩色云石琉璃砖镶嵌和彩色
6、面砖装饰建筑。玻璃马赛克和粉画石雕哥特式教堂的形制及结构1)教堂形制 拉丁十字式2)结构特点骨架券作为拱顶的承重构件,十字拱成了框架式的。骨架券把拱顶货载集中到每间十字拱的四角,用独立的飞券在两侧凌空越过侧廊上方,在中厅每间十字拱四角的起脚处抵住它的侧推力,飞券落脚在侧廊外侧一片片横向的墙垛上。全部使用二圆心的尖券和尖拱。佛罗伦萨 主教堂的穹顶(The Dome of S.Maria del Fiore 14201434年)标志着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的开始。平面大致是拉丁十字式,歌坛设计为集中式,穹顶建造教堂始建于1296年,1420年通过设计竞赛选用伯鲁乃列斯基的方案并由他督建。穹顶结构及造型
7、设计综合了古罗马形式、哥特结构并借鉴了拜占廷鼓座的处理手法加以创新。佛罗伦萨是早期文艺复兴运动的中心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主要建筑师 建筑师的产生,城市建筑活动的越来越频繁,使一些手艺高超与善于体现业主意图的手工业匠人,分化出来成为专门主持设计与建造的建筑师。1 伯鲁乃列斯基(Filippo Brunelleschi,13771446年) 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的奠基人; 主要作品:佛罗伦萨主教堂穹顶(The Dome of S.Maria del Fiore 14201434年)育婴院(Foundling Hospital, 14211445年)巴齐礼拜堂(Pazzi Chapel, 142914
8、46年) 建筑风格:创造性,第一个完全的集中式穹顶建筑物的设计者。2 伯拉孟特(Donato Bramante, 14441514年) 盛期文艺复兴建筑的奠基人;主要作品:坦比哀多(Tempietto in S.Pietro in Montorio,15021510年)梵蒂冈宫改建; 建筑风格:早期风格平和秀丽,后追求庄严宏伟,刚健有力。3 米卡朗琪罗(Michelangelo Buonarroti,14751564年) 盛期文艺复兴重要建筑师、雕刻家及画家; 主要作品:佛罗伦萨美狄奇家庙(Medici Chapel,15201534年)、劳伦齐阿图书馆(Biblioteca Laurenzi
9、ana,1523-1526年)罗马卡比多市政广场(The Capitol,1540-1644年)及两侧的博物馆与档馆。罗马圣彼得大教堂(S.Peter,1506-1626年)穹顶。 建筑风格:将建筑视为雕刻,喜好雄伟的巨柱式,多用园雕作装饰,强调建筑的体积感。4 拉斐尔(Raphael Sabti,14831520年) 主要作品:佛罗伦萨潘道尼府邸(Palazzo Pandolfini,15201527年)罗马马丹别墅(Villa Madama,1516-1520年)。 建筑风格:温柔雅秀,如同其绘画一般。5 龙巴都(Pietro Lombardo14351515年) 15世纪后半叶威尼斯建筑
10、的代表人物; 主要作品:文特拉米尼府邸(Palazzo Venderamini, 1481年)、圣马可学校(Scuola di S.Marco,14851495年); 建筑风格:善于运用古典的及中世纪的设计手法。6 珊索维诺(Jacopo Sansovino,14861570年) 16世纪中叶威尼斯建筑的代表人物; 主要作品:圣马可图书馆(Libreri S.Marco,1536-1553年)、考乃尔府邸(Palazzo Corner della CaGrande,1532年); 建筑风格:追求庄严雄伟,喜欢雕刻装饰。7 维尼奥拉(Giacomo Barozzida Vignola ,1507
11、1573年) 意大利文艺复兴晚期的主要建筑师,欧洲学院派古典主义建筑的肇始人; 1562年五种柱式规范;主要作品:罗马教皇尤利亚三世的别墅(Villa of Pope Julius15501555年) 建筑风格:创作风格变化大。8 帕拉第奥(Andrea Palladio,15081580年) 意大利文艺复兴晚期的主要建筑师,欧洲学院派古典主义建筑的肇始人;1554年古建筑测绘图集,1570年建筑四书;主要作品:维琴察巴西利卡(The Basilica,Vicenza, 15491614年) 帕拉第奥母题(Palladian Motif)-柱式构图的重要创造。维琴察园厅别墅(Rotunda,1
12、552年始)奥林比克剧场(Teatro Olimpico,15801584年)建筑风格:创作风格变化大,少束缚。9 帕鲁齐(Baldassare Peruzzi,1481-1536年) 主要作品:罗马麦西米府邸(Palazzo Massimi,1535年)10 阿利西(Galeazzo Alessi,1500-1572年)16世纪下半叶,阿利西及他的学生将府邸的设计提高到了意大利文艺复兴的最高水平。主要作品:道利亚府邸(Palazzo Doria,1564)巴洛克建筑风格善于运用矫揉造作的手法来产生特殊效果:1) 利用透视的幻觉与增加层次来夸大距离之深远或探前;2) 采用波浪形曲线与曲面,断折
13、的檐部与山花,柱子的疏密排列来助长立面与空间的凹凸起伏和运动感;3) 运用光影变化,形体的不稳定组合来产生虚幻与动荡的气氛等;4) 堆砌装饰和喜欢使用大面积的壁画与姿态做作的雕像来制造脱离现实的感觉等均为它的特点。巴洛克建筑讲究视感效果,为研究建筑设计手法开辟了新领域,影响较大,尤其是对王宫府邸。11 巴洛克风格的代表性建筑物-天主教堂12 巴洛克建筑实例1) 罗马 耶稣会教堂(The Gesu,15681602年) 第一座巴洛克建筑;2) 罗马 圣卡罗教堂(San Carlo alle Quattro Fontane,16381667年)晚期巴洛克教堂的代表作。2) 罗马 圣玛利亚教堂(S.
14、Maria in Campitelli,16631667年)5城市广场1)罗马 波波罗广场(Piazza del Popolo,17世纪) 建筑师 法拉弟亚2)罗马 西班牙大阶梯(Scala di Spagna,17211725年) 建筑师 斯帕奇3)圣彼得大广场(16551667年) 建筑师 伯尼尼 巴洛克式广场的代表 由一个梯形及一个长圆形广场复合而成。6巴洛克建筑的影响开拓了建筑造型的领域,活跃了形象思维,积累了大量独创性的手法。发端于罗马城,由于耶稣会的大力提倡,传遍意大利、西班牙、以及美洲殖地。巴洛克式的城市设计,街道、广场、园林等对欧洲各国有较广泛的影响。法国古典主义建筑风格1、
15、古典主义建筑风格排斥民族传统与地方特点,崇尚古典柱式,强调柱式必须遵守古罗马规范;2、 在总体布局、建筑平面与立面造型中强调轴线对称,主从关系,突出中心和规则的几何体,提倡富于统一性与稳定感的横三段和纵三段构图手法;3、 古典主义强调外形的端庄和雄伟,内部奢侈与豪华,在空间效果与装饰上有强烈的巴洛克特征。1 洛可可风格-主要表现在室内装饰上。 18世纪上半叶,流行于法国宫廷的室内装饰中,脂粉味很浓。 在室内装饰中排斥一切建筑母题。 装饰题材有自然主义的倾向。 实用娇艳的颜色,如嫩绿、粉红、猩红等。喜爱闪烁的光泽。凡尔赛宫总体布局特点及其影响:宫殿之东,以大理石院为中心,有三条林荫大道笔直地辐射
16、出去。中央一条通向巴黎市区,其他两条通向另外两座离宫。三条大道分歧点夹着一对御马厩。这种格局借鉴了罗马的波波洛广场。它是欧洲最宏大、最辉煌的宫殿,代表着当时欧洲最强大的国家、最权威的国王,最先进的文化。宫殿的轴线,向东循中央林荫道穿过凡尔赛镇,成为镇的中轴,象征王权对城市的统治;向西成为园林的中轴,象征对农村的统治。一 建筑创作中的复古思潮建筑创作中的复古主义思潮是指从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末在欧美流行的古典复兴、浪漫主义与折衷主义。1 古典复兴(CLASSICAL REVIVAL)在建筑史上指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末欧美盛行的古典建筑形式。法国是古典复兴运动的中心,以罗马复兴为主。如
17、:巴黎万神庙(Pantheon,17551792)巴黎星形广场凯旋们(18081836) 帝国式风格(Empire Style):拿破仑帝国时代,在巴黎建造了许多国家纪念建筑,它们几乎是罗马帝国建筑式样的翻版,追求外观上的雄伟、壮丽,内部常常吸取东方的各种装饰或洛可可的手法。 英国希腊复兴占有重要地位。 如:不列颠博物馆(The British Museum ,London,18231847)德国以希腊复兴为主。如:柏林宫廷剧院(18181821) “殖民时期风格”(Colonial Style):美国独立之前,建筑造型采用欧洲式样,形成不同国家的建筑风格,以英国式为主。 如:美国国会大厦(1
18、7931867)罗马复兴的代表作。2 浪漫主义(ROMANTICISM)18世纪下半叶到19世纪上半叶活跃在欧洲文学艺术领域中的另一种主要思潮,在建筑上有一定反映,但影响较小。先浪漫主义时期,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30年代,建筑上表现为模仿中世纪的寨堡或哥特风格,或追求非凡的趣味和异国情调。哥特复兴(Gothic Revival)19世纪30年代到70年代,是浪漫主义的第二阶段,这时期浪漫主义建筑常常以哥特风格出现。 如:英国国会大厦(Houses of Parliament,18361868)哥特复兴的代表作,是亨利第五时期的垂直哥特式。3 折衷主义(ECLECTICISM) 是19世纪
19、上半叶兴起的另一种创作思潮,于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在欧美盛极一时。任意模仿历史上的各种风格,或自由组合各种式样,也被称为“集仿主义”。 折衷主义建筑没有固定的风格,但他讲究比例的推敲,沉醉于“纯形式”的美。折衷主义在欧美的影响非常深刻,持续时间较长,19世纪中叶以法国为典型,19世纪末与20世纪初美国较突出。 如:巴黎歌剧院(18611874)是折衷主义的代表作。1艺术与工艺运动19世纪50年代出现于英国,以拉斯金和莫里斯为首,热衷于手工艺的效果与自然材料的美,在建筑上主张建造“田园式”住宅来摆脱古典建筑形式的羁绊。代表作“红屋”(Red House at Bexley Heath,Kent
20、,18591861)建筑师魏布(Philip Webb)设计,莫里斯的住宅。 2.新艺术运动19世纪80年代开始于比利时布鲁塞尔,随后向法国、德国、荷兰、西班牙及意大利等扩展。新艺术运动的目的是要解决建筑和工艺品的艺术风格问题,建筑师极力反对历史的样式,革新思想表现在用新的装饰纹样取代旧的程式化的图案,并主要从植物形象中提取造型素材。代表作 霍尔塔设计布鲁塞尔都灵路12号住宅(1893年)布鲁塞尔人民之家会堂(18971899年)3奥地利、荷兰与芬兰的探索(1)维也纳:瓦格纳与分离派在新艺术运动的影响下,奥地利形成以瓦格纳(Otto Wagner)为首的维也纳学派。瓦格纳主张坦率地运用工业提供
21、的建筑材料,认为从时代的功能与结构形象中产生的净化的风格具有强大的表现力。代表作 维也纳邮政储金银行(Post Office Saving Bank,Vienna,19041906年)分离派(Secession):1897年瓦格纳的学生奥别列去(Joseph M.Olbrich)、霍夫曼(Josef Hoffmann)、与画家克里木特(Gustav Klimt)等一批30岁左右的艺术家组成名为“分离派”的团体,要与传统的和正统的艺术分手。代表作 维也纳分离派会馆(Secession Building,Vienna,1898年)奥别列去(Joseph M.Olbrich)设计 达姆斯塔特路德维希
22、银婚纪念塔和展览馆(1908年)奥别列(JosephM.Olbrich)设计 布鲁塞尔斯托克莱公馆(Palais Stoclet ,Brussels,19051910年)霍夫曼(Josef Hoffmann)设计维也纳建筑师路斯 对建筑理论有独到的见解,他反对装饰,反对把建筑列入艺术范畴,主张建筑以实用为主,认为建筑“不是依靠装饰而是以形体自身之美为美”,甚至认为“装饰是罪恶”。代表作 维也纳斯坦纳住宅(Steiner House,1910年)(2)荷兰建筑师贝尔拉格贝尔拉格(Hendrik Petrus Berlage)在建筑设计中注重理性和真实性。提倡“净化”建筑,主张建筑造型应简洁明快及
23、表现材料的质感,声明要寻找一种真实的,能够表达时代的建筑。 1905年出版建筑风格的思考,1908年出版建筑的原理与演变代表作 阿姆斯特丹证券交易所18971903年(3)芬兰著名建筑师老沙里宁(Eliel Saarinen),为芬兰现代建筑的发展开辟了道路。代表作 赫尔辛基火车站(19061916年)美国的芝加哥学派芝加哥学派(Chicago School)-现代建筑在美国的奠基者19世纪70年代在芝加哥出现的一个建筑工程师和建筑师群体,他们当时主要从事高层商业建筑的设计与建造工作。工程技术上的重要贡献创造“满堂红”的筏形基础;首先使用铁的全框架结构。 代表作品芝加哥第一拉埃特大厦(Firs
24、t Leiter Building,W.L.B.Jenny,1879)芝加哥瑞莱斯大楼(Reliance Building, Burnham & Co 18901895)芝加哥窗-宽度大于高度的横向窗子。建筑工程师詹尼是芝加哥学派的创始人(William Le Baron Jenny)。芝加哥学派最著名的建筑师是沙利文(Louis Sullivan),提出建筑应是“形式跟从功能”(Form follows function)的论点。 沙利文代表作品: 芝加哥C.P.S百货公司大楼(Carson,Pirie, Scott & Co18991904) 圣路易斯城温莱特大楼(Wainwright B
25、uilding,18901891)德意志制造联盟 1907年有企业家、艺术家等组成的德国制造联盟 (Deutscher Werkbund) 宣告成立。 德意志制造联盟的宗旨是促进企业界、贸易界同美术家、建筑师之间的共同协作,以推动设计改革,从而提高工业制品的质量以求达到国际水平。 代表作品 柏林通用电气公司透平机工厂(19081909年)贝伦斯设计。 阿尔费尔德,法古斯工厂(19111916年)格罗皮乌斯和梅耶设计。 科隆德国制造联盟展览会办公楼1914年。德国制造联盟的目标是改进设计提高产品和建筑质量。德国制造联盟的活动从1907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几年中,产生了较为广泛的影响,奥地利、
26、瑞士、瑞典和英国相继出现了类似组织。培养和影响了一批年轻的建筑师和设计家,其中著名的有格罗皮乌斯、密斯凡德罗、和B陶特等人。1927年德国制造联盟在斯图加特举办住宅建筑展览,是现代建筑史上一次重要的事件。1933年,德国制造联盟宣告解散。欧美对新建筑探求的目的:在建筑设计上创时代之新,使功能、技术与艺术有机结合,满足当代社会的需求。战后初期的建筑流派 1古典复兴、浪漫主义、折衷主义仍然流行。如:斯德哥尔摩市政厅(The City Hall of Stockholm,1923)奥斯特伯格(Ragnar Ostberg)设计。 2坚持探新的建筑流派(1)表现主义派(Expressionism)20
27、世纪初,欧洲出现了名为“表现主义”的绘画、音乐和戏剧等艺术流派。表现主义艺术家认为艺术的任务是表现个人的感受。19051925年间,建筑领域出现表现主义的作品,特点是通过夸张的造型和构图手法,塑造超常的、强调动感的建筑形象,以引起观者和使用着不同一般的联想和心理效果。代表作 波茨坦爱因斯坦天文台(Einstain Tower,Potsdam,19171921)孟德尔松(Eric Mendelsohn)设计。汉堡智利大厦(Chile House,Hamburg,1923)霍格(Fritsz Hoger)设计 (2)未来主义派(Futurism)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在意大利出现的一个文学艺术流派。创
28、始人为意大利作家马里内蒂(F.T.Marinetti, 1876-1944年)。1914年,意大利未来主义者圣伊里亚(Antonio SantsElia, 1888-1916年)举办未来主义展览,展出未来城市和建筑的设想图,发表“未来主义建筑宣言”。无实际的建筑作品,但他们的观点以及对建筑形式的设想对于20实际20-30年代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先锋派建筑师产生较大的影响。(3)风格派(De Stijl)荷兰画家蒙德里安、凡杜埃斯堡、雕刻家范顿吉罗、建筑师里特维尔德等人形成的一个艺术流派。1917年出版风格(De Stijl)期刊。1920年蒙德里安出版新造型主义(Plasticism)。又
29、被称为“新造型主义派”(Neo Plasticism)或“要素主义派”(Elementarism)。风格派提倡“排除自然现象”的“纯粹艺术表现”,主张国际化的艺术。风格派艺术家在他们的绘画和雕塑艺术作品中,通过“抽象和简化”寻求“纯洁性、必然性和规律性”。绘画成了几何图形和色块的组合,成了抽象的几何构图,风格派艺术家发挥了几何形体组合的审美价值。代表作荷兰乌特勒支斯罗德住宅(1924年),里特维尔德设计。(4)构成派(Constructivism)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一批俄国年轻艺术家将雕塑作品做成抽象的结构或构造物模样,被称为构成主义(constructivism)。以俄国艺术家塔特林等为代
30、表。构成派的雕塑作品以木、金属、玻璃、塑料等材料制作成抽象的空间构成, 以表现力、运动、空间和物质结构的观念。将构成主义的美学观念贯彻于建筑领域中:有的着重从构成主义的建筑形式入手进行试验研究,如舍尔尼科夫;有的将构成主义的形势和美学观点同房屋建筑的实际条件和要求结合起来,形成全面的构成主义的建筑设计和创作理论,如金兹堡。1924年金兹堡出版风格与时代,论述了建筑风格的演变规律,强调建筑风格的时代性和社会性是风格演变的前提,论及技术和机器美学对现代艺术的影响,特别论述了结构与建筑形式的关系。代表作第三国际纪念碑模型(19191920)塔特林设计。真理报大厦建筑方案(1924)维斯宁兄弟设计。(
31、5)立体主义与建筑立体主义绘画打破传统的形势和技法,把对象转变为各种几何形体,(立方体、棱柱、角锥等)的组合。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法国和捷克的一些建筑师,曾经把立体主义绘画和雕刻中的若干形式直接用于建筑物的装饰之中。如布拉格某别墅(1913年)他们称要在常见的水平和垂直两种板面的体系中增加倾斜的板面,以此增加新奇性。雅典宪章1933年,CIAM举行第四次会议,主题为“功能城市”,指出现代应解决好居住、工作、游息和交通四大功能,应该科学地制定城市总体规划,会议提出一个城市规划大纲,即“雅典宪章”。雅典宪章认识到城市及其周围区域之间存在着基本的统性。分区 概 念 雅典宪章设想,城市规划的目的是综合四项基本的社会功能生活、工作、休憩和交通而规划就是为了解决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发展。这就引出了把城市划分为各种分区或组成部分的做法专心-专注-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