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环境成本管理(共16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环境成本管理(共16页).docx(1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摘 要环境的持续恶化严重威胁到了人类的生存发展,可持续发展成为各国共识。为缓解环境污染,各国纷纷缔结盟约结成联盟,积极探索缓解环境恶化的有效措施。可持续发展的提出为有效应对环境污染,促进全人类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曙光。在以节能减排为主要手段、可持续发展成为全球主流经济形势的背景下,各国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怎样既保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发展又不加剧环境进一步污染,成为各国以及各国企业的重大研究课题。政府层面,各国对企业发展中存在的环境问题进行了强有力监管,对在经济发展中造成了环境破坏和资源滥用的企业做出相应惩罚。企业层面,由于环境破坏成本升高,企业不得不将企业的环
2、境成本管理纳入企业的核算体系,提高自身的环境成本管理能力,以应对新形势下的经济挑战,在可持续发展经济形势中获得一席之地。关键词:环境成本;成本管理;生态和谐AbstractEnvironmental degradation is a serious threat to the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of mankind. In order to alleviate the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ll countries have formed a covenant to form an alliance, and actively ex
3、plore effective measures to alleviate environmental degradation.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has brought the dawn for the effective response to the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nd the promotion of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of the whole mankind. In order to energy-saving emission reduction as t
4、he main means of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has become a theme of cooperati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has become the mainstream of the background of the global economic situation, the enterprise is facing the hitherto unknown challenge, how to maintain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and soci
5、al development and further aggravate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has become a major research topic and foreign enterprises. At the government level, there is a strong regulation on the factors of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that exist in the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s, which makes the corresponding punishm
6、ent to the enterprises which cause the environmental damage and the abuse of resources in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enterprise level, due to the environmental damage cost increases, enterprises have to be incorporated into the enterprise environmental cost management in enterprise accounting sys
7、tem, improve the environmental cost management ability, to deal with the new situation of the economic challenges, get a space for one person in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economy.Key words:Environmental cost;cost management; ecological harmony目 录1.一 、引言近年来,我国的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但与此同时,
8、我们周围的环境也日益恶化,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经济发展与环境恶化的负相关性越来越明显。在发达国家,每年用于环境治理上的费用是其GDP总值的3%到5%,开销是巨大的。随着近年来我国生态环境的恶化,环境问题也备受关注。据统计,环境问题每年给我国带来的经济损失有2000亿元之多。环境问题已经成全球性难题。环境的持续恶化严重威胁到了人类的生存发展,节能减排成为各国的共识。为缓解环境污染,各国纷纷缔结盟约结成联盟,积极探索缓解环境恶化的有效措施。可持续发展的提出为有效应对环境污染,促进全人类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曙光。在以节能减排为主要手段、环境治理成为各国携手合作的主题、可持续经济发展成为世界各国共识的
9、背景下,各国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怎样既保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发展又不加剧环境进一步污染,成为各国以及各国企业的重大研究课题。政府层面,各国对企业发展中存在的涉及到环境污染的因素进行了强有力监管,对在经济发展中造成了环境破坏和资源滥用的企业做出相应惩罚。企业层面,由于环境破坏成本升高,企业不得不将企业的环境成本管理纳入企业的核算体系,提高自身的环境成本管理能力,以应对新形势下的经济挑战,在可持续发展经济形势中获得一席之地。在可持续发展战略为指导的新型经济形势下,各国政府及企业都应该高度重视环境成本管理理念,积极探索符合自身实情的环境成本管理形式,建立健全自身的环境成本管理体系。这就意味着
10、它们必须与时俱进,改变传统的环境成本观念,站在企业、社会长远发展的高度,用战略性思维对自身的环境成本管理制度进行筹划、建立并逐步完善。实现在经济新形势下对自身环境成本的有效控制,增强自身在可持续发展经济中的核心竞争力。二、企业环境成本管理理论综述(一)企业环境成本管理的内涵根据1998年联合国公布的环境会计和报告的立场公告对环境成本的定义,环境成本是指基于对环境负责之原则,对企业在经济发展中导致的环境污染所采取的或被强制要求采取的环境治理成本,还有企业因为达到某种环境目标或者要求而付出的各项成本。企业环境成本管理的一般定义是,企业为达到环境成本与经济效益的最佳协调,在经济发展活动中对可能产生的
11、环境成本进行一系列分析、预算和控制等措施,使企业对成本进行有效的预测和管理,加强成本的可控性,以达到降低经济项目成本,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二)企业环境成本管理的目标从企业自身来讲,提高企业的环境管理成本是为了促进自身的发展,应对新的经济挑战,降低环境成本,用最低的环境成本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从而实现企业的经济目标。对整个人类社会而言,企业各类污染源的排放是环境污染的罪魁祸首,企业做好环境成本管理,实现环境成本与经济效益的最佳协调,能有效缓解环境污染,实现生态和谐。主要表现在下述方面1.经济效益最大化企业为应对新经济环境下的环境成本提高以及政府对企业环境影响因素的干预,企业
12、必须在经济效益跟环境成本之间找到一个最佳平衡点,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和环境成本最小化,环境成本管理体系能有效的帮助企业实现这一目标。企业经过环境成本预测预算,能有效规避不必要的环境风险,增强环境成本可控性。同时企业为增强自身核心竞争力,参照环境成本管理体系的预算结果,权衡利弊之后革新生产技术,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以及在生产过程中直接对污染源进行预防或者在污染源尚可控制之时主动进行治理。加强生产资源的循环利用,积极开发新型无公害生产资源。2.对社会和自然的危害最小化 绿色经济最显著的特点就在于他的环保理念,环境成本不同于以往的成本概念,以往从成本概念针对的企业的内部生产环节,企业的环境成本概念是
13、企业社会责任与义务的集中体现,环境成本控制的成败既决定了企业的发展与存亡,同时也直接作用于人类社会经济、生态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绿色经济要求企业将环境成本作为经济活动中的重点考量对象,积极减少因企业经济发展对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使企业生产对社会、自然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危害最小化。如,提高生产资源利用率,保证产品质量,避免消耗了生产资源但产品没有达到相应的使用价值从而造成资源浪费,避免商品的过度包装,优化产品及包装设计,积极寻找环保型替代资源。企业强化环境成本管理不仅出于环保需要,更是积极应对国际市场“绿色壁垒”的需要。在绿色经济时代,企业只有加强环境成本管理,以环保理念为指导,给自己的产
14、品或者服务注入更多的“绿色元素”减少产品或服务给人类社会和自然带来的不利影响,才能最终获得市场的青睐,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三)企业环境成本管理的重要意义1.有利于人类社会、自然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企业完善环境成本管理体系,实现生产资源的高效利用、环境成本与经济效益的高度协调,可以有效缓解环境污染,推动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促进人类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有利于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全面建设,有利于我国经济结构的优化,推动我国经济结构从人口密集型向资源密集型经济转型。总之,无论是对我国的环境问题还是和谐社会的建设还有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都有重大意义。2.有利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环境问题日益凸
15、显,政府对企业的环保要求越来越高,企业的环境成本也日益增加。加强企业环境成本管理一方面能有效降低产品生产总成本,提高产品利润,另一方面,企业的环境成本管理体系可以通过环境成本预测预算有效指导其经济活动,避免经济活动中产生不必要的环境成本开支,从而提高企业经济活动的经济效益。国际市场对商品的“绿色属性”越来越关注,这就要求企业以市场为导向提高产品的“绿色属性”,在产品的设计、生产技术以及原材料的开发上积极创新,环境成本管理体系在数据收集、决策制定、以及生产指导方面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3.有助于企业优化经济运行机制 在传统成本理念里,生产成本是不包含环境成本的,它对成本的计量仅仅是生产材料以及产
16、品所耗费的人工成本辅之以必要的外部成本,但这个外部成本并不包含环境成本,这样的计量方式存在严重问题。生态环境有不可逆性,一旦破坏暂且不论治理成本大小,即便施重金进行治理,治理之后也不可能达到原来的生态指标。故此,我们在处理生态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时需要十分谨慎,充分考虑经济行为可能给环境带来的危害,将环境成本作为一项重要指标纳入企业成本之中。唯有这样企业成本才能最准确的反映环境代价。这有利于生产资源的优化配置,企业迫于环境压力自然而言的会将经济活动转向环境成本低的领域或是积极提高企业的生产技术做好企业的环境成本控制。总之无论从哪个方向发展,都有利于企业经济运行机制的优化。4.有利于环境风险的控制虽
17、然当前人们对环境问题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但由于认识的阶段性、局限性、加之现在的科学发展水平有限,环境污染还存在许多现阶段未被清楚认识的潜在危害,这些一旦现在被忽视,将来等到恶化后再采取措施补救,治理成本将会无法估量,甚至可能根本无法挽回。如由于环境恶化导致的物种灭绝,三峡水利工程建设就存在对环境成本预算上的失误,导致现在库区生态环境严重失衡,并导致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如水土流失、稀有动物数量严重减少、水污染等一系列后果,相信这些后果在工程建设前至少是被低估的。经过这么多年的治理,投入大量治理费用仍收效甚微。又如我国的胜利油田,长期以来忽略了由于生产造成的环境污染,疏于治理,目前正面临上亿的治理费用
18、。环境成本管理能有效防止上述恶果的发生,产前预测、预防,产中指导、治理,从根本上杜绝了上述情况的发生。三、我国企业环境管理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一)企业方面1.实践与理论严重脱节在环境成本管理方面我国尚处起步阶段,但在国外不乏很多成熟的理论好成功的实践经验,我们可以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对他国的成功经验进行借鉴。在这方面,政府和企业都做了积极尝试,但其中也不乏问题的存在,尤其理论跟实践不同步的现象十分严重,过于注重理论而忽于实践,导致理论不能有效的作用于实践、指导实践,这样一方面导致了理论的正确性和适用性无法判断,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没经过实践检验的理论无异于纸上谈兵,没有实用性。另一方面使得我
19、国环境成本管理实践踌躇不前,纯粹理论的学习不利于企业管理者环境成本管理观念的形成、技巧的掌握以及环境成本控制能力的提高。 2.缺乏有效的内部环境评测机制 企业建立环境成本管理体系的主要目的是为应对政府对企业环境管理的干预。由于经济生产对环境的影响日益严重,为防止环境进一步恶化,政府对企业制定了一系列硬性指标,如限制企业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生产原料的可降解性要求等,但是,环境污染的渠道以及造成的后果具有多样性,不是这些指标能够涵括详尽的。与此同时,企业对自己的经济活动可能造成什么样的环境恶果也没有一个清楚的认识,究其原因,是因为企业没有一个内部的环境评测体系,这个体系在收集数据与决策指导以及环境后
20、果的预测上都发挥着重要作用,使企业的经济活动既能满足国家的环保政策又能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大量可靠参考资料,提高企业决策的科学性。 国际标准化组织于1996年开始颁布了工环境管理系列标准,强调企业要从管理着手预防环境污染。获得工环境管理系列标准认证,是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绿色身份。但是,调查结果显示,形势并不乐观。只有16.9%的企业已经获得了该标准的认证,正在申请的企业为22.5%,而有60.6%的企业还没有申请认证。在这方面企业应该与国际接轨,按照国际标准积极组建企业内部的环境评测体系。3.环境成本意识淡薄企业管理层环境成本意识淡薄企业迫于政府压力,也只是尽力在经济活动中不越环境污染黄线,进
21、行环境成本管理多是做表面文章,没有从根本上强化环境成本管理意识,对环境成本管理的作用、意义没有清楚的认识。这跟企业管理者的自身素质有很大关系。这一现象在一些大型国有企业表现得尤为突出。在这些企业,管理人是从其他岗位调任过来的不具备专业企业管理素质的公职人员,而非接受过专业教育的职业经理人。他们观念守旧,企业管理素质低下,且对政绩过度重视,不能适应市场需求,对新事物接受能力差,不具备战略领导眼光。有时为政绩或者短时间扭转盈亏甚至会因为眼前利益而损害企业的长远发展。我国自1993年起开始实施环境标志计划来促进企业的环境保护行为,符合条件的企业可以获得中国环境标志。但是,调查显示,只有14.6%的企
22、业“已经获得了中国环境标志”,34.4%的企业 “正在申请”,有49%的企业“还没有申请,以后会考虑申请中国环境标志”,另有2%的企业并“不打算申请”这一标志。这表明企业在环境保护方面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对调查结果进一步分析可见,企业环境标志计划实施情况在地区间不够平衡,东南沿海的企业实施情况较为理想,已经获得或正在申请的企业占该地区被调查企业总数的近80%,而中部地区只有39.7%的企业已经获得或正在申请中国环境标志,而且除东南沿海外的内陆地区已经获得中国环境标志的企业数均不足20%,中部地区最少,只有10.8%的企业已经获得了中国环境标志。4.环境绩效体系不健全 环境绩效评价不全面,没有对环
23、境绩效的综合反映体系,表现为:首先,企业的环境绩效评测不是企业的自觉主动行为,更别说严格的实施体制,而是为应对政府环境考核的无奈之举,没能从主观上加强对环境绩效考核的重要性认识。其次,从有关企业环境成本理论的宣传教育上来看,宣传内容的理论性偏重,没有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做具体研究,或者是宣传内容以及案例与我国实际相去甚远,对我国企业的环境考核以及环境成本管理没起到太大的指导作用。从而导致理论研究过多而实际操作停滞不前。最后,环境绩效指标介绍过多,缺乏对指标的具体量化方面的指导,这方面研究仍需加强。另外,绩效体系研究中的实证研究较少,故此导致企业环境绩效考核在实际应用中受到严重限制。王强(200
24、8)中国沿海城市企业环境成本管理现状中对沿海城市85家企业进行统计调查。对调查显示,有29.2%的特大型企业和23.1%的中型企业、18.7%的小型企业对环境保护和资源可持续利用持“制约论”观点,这些企业在环境绩效体系建设上都表现出强烈抵触。而大型企业中持这种观点的只有5.6%。这表明资源消耗型的特大型企业和资源加工型的中小型企业的发展对环境保护和资源短缺的制约比较敏感。故而在环境绩效考核体系建设方面做得较为出色。这表明我国企业总体开说环境绩效体系有待完善。(二)政府方面1.国家关于环保方面的宣传力度不够近年来,我国国民的环保意识有大幅度提高这与政府的宣传不无关系,但主要还是因为国民自身素质的
25、普遍提高决定的。并且这种提高更多的表现在消费主体上,作为生产主体的企业表现不明显。如国民对白色污染认识的提高,在消费过程中自觉抵制使用一次性产品,提倡绿色消费,绿色出行,减少白色垃圾及各类污染源。生活垃圾自觉分类,提高生活垃圾的可循环利用率等。国民环保意识的普遍提高固然对我国的环保事业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有效缓解了我国的环境问题。与此同时,作为生产主体的各个企业,各类污染源的大量排放者,导致环境污染的罪魁祸首,反而没能自觉履行对环保事业应尽的义务,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积极探索绿色生产的有效途径。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政府有关部门对企业的环保体系疏于管理,对企业进行环保宣传力度不够造成的。受传统
26、成本管理理念的影响,企业在产品生产、项目投资等活动中忽视甚至有意规避环境考核环节,以减少企业的经营成本和本应承担的环境责任,这就要求政府加大各企业的环保宣传力度,加上企业的环保意识,警钟长鸣,时刻提醒企业积极承担应尽的责任,在环保事业中贡献自己的力量。2.我国环境成本管理的法律制度、监督体系不健全环境成本管理法律不健全的原因要追溯到环境立法,环境保护法是我国的基本法,作为基本法,环境保护法的主要内容应该在于确定我们环境保护方面的基本原则,但环境保护法涵括了太多细节导致其实施效率大大降低,没有发挥其基本法应有的作用。环境保护法作为基本法的母法作用之一就是为其他的环境、资源法律提供立法依据。但由于
27、环境保护法的权威性不足,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受到严重影响。另外,在环境成本管理中至关重要的环境会计的地位十分尴尬,我国的会计法并未对环境会计以及其监督核算等做出相关定义,这一方面导致环境成本管理工作有主,另一方面也增加了企业管理者的侥幸心理。企业的环境成本信息不透明,政府对企业的环境成本信息缺乏实时公示,这不利于公众对企业环境成本管理进行监督。在公众的监督下,出于对自身企业形象的顾忌,出于品牌形象需要,企业不论愿意与否都必须参与到环境保护中来,积极承担起应尽的环保义务及社会责任。从政府监督来看,由于环境成本信息不透明和地方保护主义,政府机构有时出于本区域经济发展考虑,会对排量超标但经济贡献大
28、的本地企业放宽限制。纵容这些企业不计环境成本获得经济效益。这些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乱象,严重阻碍了政府机构对企业的环境成本管理监督。五、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德国企业环境管理经验及其启示德国在2003年制定了企业环境成本管理指南用来指导各企业进行环境成本管理。借鉴德国经验,对我国企业加强环境成本管理有重要指导作用。(一)环保数据统计环境数据统计是环境成本管理工作的基础,在这方面,德国做的非常好。在德国,企业会自觉的进行环境数据统计,政府机构只需要按期对资料进行收集、分析,并予以公示,让企业环境成本信息透明化。这样一方面节省了行政资源,减少了政府在数据收集方面的财政支出。另一方面让企业自觉的进行环境
29、数据统计能有效提高企业环境成本管理的自主性、积极性以及企业的环保意识,规范企业的环境成本管理行为。定期对大量企业的环境成本数据进行统一分析有助于对企业间数据进行横向和纵向对比,增强环保政策的针对性和适用性。我国在收集企业环境成本信息和信息透明化方面都做得远远不够。只有做好了资料收集,才能确保环境成本管理顺利展开。德国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让企业自觉定期进行环境成本数据统计是符合我国企业实际情况的。首先,企业环境成本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不是一蹴而就的,他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国现阶段的企业成本管理尚处起步阶段,要有步骤的进行环境成本管理体系建设第一步就是完善信息的收集和披露,这也是这阶段切实可行
30、的措施,不需要投入过多建设成本,是企业愿意接受的。信息收集和披露反过来又可以推动环境成本管理体系建设。信息统计可以提高企业的环保意识,信息披露使企业环境信息透明化有助于公众对企业进行环境监督,促使企业完善环境成本管理体系,提升环境成本管理能力。(二)引进物质流成本会计,提升企业生态效率德国在环境成本管理研究中提出了生态效率概念,指生产单位产品所消耗的资源量。又在该概念基础上提出了流量成本概念即物质流成本会计,把物质分成物料和能源,用流程衡量能源和物料的消耗。物质流成本会计是生态效应的重要衡量手段,把物料和能源分开计量有利于更精确的衡量生态效益,为企业在技术改进,生产资料控制方面提供更精确、全面
31、的参考数据,为企业的技术革新指明方向,提高企业生产决策的科学性。在新的经济形势下,企业要应对市场变化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就必须革新生产设备、提高生产效率,并积极朝绿色生产、绿色产品方向发展。这就要求企业在技术革新前对自己生产活动做统筹规划,以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生态影响最小化的改革目标。物质流会计的应用实施,对物质流做科学估算,能为企业提供重要的技术革新方向指导,提高改革效率及其科学性。(三)从生态效益视角评估企业经营活动从我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看,我国正处经济转型阶段,正由劳动力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型,应该把生态效率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考核指标。以环境破坏换取经济效益的做法是及其不可取的,伴随着经
32、济发展而来的是自然资源的严重枯竭,不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对子孙后代极其不负责任的行为。故此,将生态效率引入经济考核机制,以最小的环境成本换取最大的经济效益,不仅有益于生态环境的健康发展,还能促使企业积极改进生产技术,降低环境成本,从长远来看,更是对企业效益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有重大提升作用。绿色经济已然是全球经济的主流趋势,商品的绿色属性越来越受关注,不满足市场绿色需求的产品终将被市场淘汰。为提高企业对生态效率的认识,德国环境指南以真实案例阐明,传统的成本观念已经不适用于经济新形势。传统的成本管理容易忽视附加成本而导致对产品利润的高估。不利于企业的效益考核以及对企业生产技术的评估。环境指南提
33、出,企业经营应该结合自身实际,对企业成本进行全面核算,尤其企业的环境成本,应充分利用物质流数据,以原材料的使用情况为依据对企业成本进行核算,在经济效应最大化的同时达到生态效率最大化。近年来,我国成本管理体系逐年呈现出了一些变化,有将外部成本进行核算并将其逐渐作为成本核算常规指标的趋势,但就环境成本管理来说,离完善的企业环境成本管理体系还有相当大的距离。我们仍需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途径以及展开这方面研究。改变传统的环境成本观念,给予生态环境足够的重视,积极寻找生态经济共赢的经济发展模式。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环境指南,指导企业的环境成本管理体系建设。六、建议(一)政府层面完善建议 1.
34、加强立法,严格执法完善我国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当前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各国经济联系普遍加强。很多外资企业,由于本国环境执法力度强,或是出于保护本国生态环境等原因,将对环境污染严重的企业转向国外。我国招商引资过程中疏于对环境因素的考察,导致该类企业的引入。在目前的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的形势下我国政府应该加强对这类企业的法律管制。甚至在有必要的情况下对该类企业重新进行环境审核。在执法方面,坚决杜绝地方保护主义,地区各级政府应该严格按照法律制度一视同仁对待各企业的环境管理。2.加强对企业的宣传教育从社会公德以及环境成本管理的优越性方面加强对企业的宣传。首先,企业作为社会法人既享有一
35、定的权利也应承担一定的责任。应常怀感恩之心,积极回馈社会。其次,环境成本管理体系在德国的实践表现出了强大的优越性,积极引导企业加强对环境成本管理体系的认识,提高企业建立环境成本管理体系的主动性。3.通过税收影响企业的环境成本管理对企业征收环境税,通过税收表明政府态度,以商品的绿色属性为税收依据,环境友好型商品征收低税以资鼓励。环境破坏性产品征收重税以示惩戒。尤其对企业的环境破坏行为,政府应该予以重罚,增加企业环境违法成本。我国环境税征收方案已经审议通过,主要原则是“谁污染,谁治理,谁交税”。该方案的通过将使税收在推动企业的环境成本管理体系建设上发挥重要作用。(二)企业层面完善建议1.提高企业管
36、理者素质,强化环境成本管理意识实行现代化企业管理制度,聘请职业经理人对企业进行全面管理,提高企业管理者的管理素质,管理者的素质与态度直接决定环境成本管理体系在企业中的执行结果。由于传统成本观念的影响,一些企业管理者管理观念落后,对新事物新思想接受能力差,导致环境成本管理体系在推行过程中受到来自这方面的排斥、抵制,致使其根本无法实施。这要求企业管理者提高自身素质,强化环保意识,拜托传统成本管理理念的束缚,极力推进企业环境成本管理制度的实施。2.加强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先污染后治理无论是在治理效果还是在治理成本都会相对于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成倍增长。故而提高企业社会责任感以及环境保护的主动性尤为重要。这
37、要求企业管理者强化自身环保意识,把环境管理放在社会责任的高度予以履行,高度贯彻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和谐发展的理念,在经济活动中积极探索两者的共赢模式。3.完善企业预算管理体系预算管理是以企业战略规划为依据,集计划、控制、激励、协调、评价等作用为一体的,贯穿于企业供产销各环节、人财物各方面的现代企业管理系统,是被国内外众多企业实践证明的行之有效的科学管理方法。是企业在科学的对内部各因素进行分析和预测的基础上用价值量和实物量等多种形式将决策的目标具体的、系统的反映出来的企业未来一定时期经济活动一系列目标和规划,是企业控制生产经营的活动的重要依据。4.完善企业环境成本核算制度环境成本管理过程中一个至关
38、重要的环节就是成本核算,要保证对环境成本进行有效管理,必须完善这个环节。只有完善了核算制度才能形成完整的成本信息,这一点传统成本管理跟环境成本管理是一样的,只有完善了核算体系,才能保证环境成本管理体系的正常运行。但是,与传统成本核算不同,环境成本核算不仅需要财务部门更需要企业的所有部门、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积极配合才能实现。因为就环境成本而言,仅仅传统的财务数据已经无法完整的反映全部环境成本。5.建立环境成本管理中心管理中心,既把企业所有部门,包括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所有的环境成本集中管理,具体实施办法为,在现有部门基础上组建专门的环境成本管理部门,从各部门挑选成员,由总经理直接管理。企业内部一切
39、关乎环境的事宜均有该部门负责,包括资料收集、环境成本预算、环境风险规避以及环境成本目标的设定等。这样做有利于企业环境成本管理的统一部署,便于总经理及时掌握企业全面的环境成本信息,最大限度的发挥环境成本信息的作用,提高信息指导决策的效果。在企业内部实行环境成本责任制,把环境责任细化到各生产经营环节,各部门挑选的成员负责与原部门的对接,考核。该部门的组建给予环境成本管理足够的人力资源,保障了企业环境成本管理的正常运行。参 考 文 献1王爱华,丁东杰,武玉洁.企业环境成本审计主要理论框架思考J.审计月刊, 2008(1).2张霞.试论煤炭企业环境审计J.财会与审计, 2006(3).3阮渝生论企业环
40、境成本的管理阴北方经贸,2004,(7):774方时妓绿色经济视野下的低碳经济发展新论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5黎富兵,何华低碳经济对企业琢境成本控制的影响及对策中国注册会计师;2011,(11):1131156林靖巧企业碳排放成本的核算与管理研究集美大学,20127刘凯,陈花兰试析低碳经济环境下的企业成本管理商业会计,2011,(31):67-688魏春利企业巧境成本管理研究古林财经大学,2011 9徐恒论巧境成本管理在我国企业的应用西南财经大学,200710刘丽敏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下企业琢境成本控制北京:治金工业出版社,2010:99-10011马慧颖.低碳经济背景下环境成本研究的新
41、思路J.财会研究, 2013,(3).12闫晓红.试析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思路与对策J.经营管理者, 2013,(7).13何华.浅议环境成本管理与环境会计J. 经营管理者,2013,(7). 14林松池.企业环境成本审计:基于低碳经济视角J.商业会计, 2013,(8).15索芳萍.企业环境成本的核算与管理J. 财会研究 ,2010,(4).16黄丽娟:我国法治建设的困境及其出路,山东社会科学2006年第2期.17海子:建设法治中国必须提高立法质量,中国人大2013年第15期.18李培培:环境保护法修改的建议环境制度的完善,环境法治与建设和谐社会2007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2007812 15兰州) 论文集.19高莹、马凤萍等:加强环境立法 加大执法力度,环境科学与管理2009年第6期.20张式军:环境立法目的的批判、解析与重构,浙江学刊2011年第5期.21Newman W M, Sbroull R F. Principles of Interactive Computer GraphicsM. New York: McGraw Hill, 1979.10:10-2522Mastri A R. Neuropathy of diabetic neurogenic bladderJ. Ann Intern Med, 1980, 92(2):316-318专心-专注-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