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文化》课程标准(共5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旅游文化》课程标准(共5页).doc(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旅游文化课程标准一、课程名称:旅游文化二、对象:三年制中职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学生三、课时:144四、学分:8五、课程目标旅游文化是中等职业学校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酒店服务与管理方向)的一门核心课程,其主要任务是旨在帮助学生掌握与旅游相关的历史文化、民族文化、宗教文化等知识,理解旅游的内涵,发掘旅游文化的价值,从而为今后从事旅游服务工作打下良好的专业基础。通过活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理解旅游的基本概念,掌握与旅游相关的历史文化、民族文化、古代园林建筑文化、地理知识、饮食文化、宗教文化、旅游文学等知识,使学生具备旅游发展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旅游基本文化常识。职业能力培养目标:能
2、收集资料掌握各民族的民俗文化,具备探究学习的能力。能识别我国主要的古代建筑,具有必备的旅游历史、地理知识。熟练掌握宗教的基本知识,能辨别宗教供奉对象。能熟练运用诗词名句,具备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能通过各种研究活动加强动手能力。六、设计思路本课程整合了旅游概论、导游文化基础知识、旅游历史文化和旅游地理四门课程的相关内容,突破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框架,根据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学习要求,从岗位任务层面对服务人员所需掌握的旅游文化、知识、观念、行为进行分析,立足浙江旅游经济发展实际,按照专题进行内容的组织和设计,帮助学生全面了解旅游工作所需的旅游文化基础知识。七、内容纲要序号学习主题课程内容及教学要求活动
3、设计建议课时1走进“旅游”1.理解旅游的特点,掌握旅游的类型。2.理解旅游者的类型,掌握旅游者的需求特点。活动一:收集节假日旅游资讯,统计不同类型旅游活动的比例。活动二:采访旅游者,调查旅游需求。182博大深厚的历史文化1.掌握中国历史的脉络,了解重大历史事件、文化科技成就和古代历史文化名人。2.掌握我国古代的姓氏称谓、四时、二十四节气,理解天干地支与纪年法及阴阳五行八卦,了解我国古代的科举制度。3.了解世界和中国旅游的历史沿革。活动一:开展一次历史知识竞赛。活动二:结合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知识,寻访历迹。203纯朴自然的民风民俗1.掌握汉族的概况和传统节日。2.掌握维吾尔族的节日、服饰、美食等。
4、3.掌握藏族的节日、服饰、美食等。4.掌握蒙古族的节日、服饰、美食等。5.掌握回族的节日、服饰、建筑、美食等。6.掌握苗族的节日、服饰、工艺等。7.掌握傣族的节日、服饰、美食等。8.掌握纳西族的走婚制。活动一:传统节日旅游策划比赛。活动二:少数民族知识演示文稿设计及讲解。例:能歌善舞的民族维吾尔族离太阳最近的民族藏族马背上的民族蒙古族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回族浓墨重彩的民族苗族泸沽湖畔的女儿国摩梭人184多姿多彩的自然景观1.掌握具有代表性的山地景观。2.掌握具有代表性的水体景观。3.掌握具有代表性的生物景观。4.掌握具有代表性的天气、气候景观。活动一:收集各种自然景观资料,制作主题展板。活动二:
5、分享自己的旅游经历。185巧夺天工的园林建筑1.认识古代园林;2.认识中国四大园林;3.认识古代建筑;4.认识中国古代典型建筑。活动一:参观园林,举行园林摄影比赛。活动二:收集四大园林资料。活动三:参观古代建筑。186百菜百味的饮食文化1.掌握主要菜系的特点和名菜。2.掌握各地的点心。活动一:分组介绍主要菜系。活动二:收集特色小吃,举行小吃节活动。167神秘莫测的宗教文化1.了解佛教的起源与发展,了解佛教主要流派及重要人物,掌握佛教文化,掌握汉地佛教寺院和藏传佛教寺院。2.了解道教起源与发展,了解道教名胜知识,掌握道教文化。3.了解基督教起源与发展,掌握基督教文化。4.了解伊斯兰教产生与传播,
6、掌握伊斯兰教文化。活动一:参观讲解佛教寺院活动二:参观讲解道教宫观活动三:参观讲解基督教教堂活动四:参观讲解清真寺208韵致流溢的旅游诗文1.掌握与旅游相关的诗词名作。2.掌握与旅游相关的著名楹联。3.掌握与旅游相关的著名游记。活动一:旅游诗词朗诵比赛活动二:楹联书法比赛活动三:学写一篇游记16合计144八、教学方法与建议1旅游文化面广,但各部分都涉及不深。教师可以围绕教材内容,针对班级的不同情况,展开具有特色的教学。2教学生如何主动学习,突出学生主动“学”的过程。以每章节的活动为引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开展具有创造性的教学工作。3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安排一
7、些实地考察,帮助学生对所学内容有直观的了解。4在教学工作中,及时结合社会情况,融合新情况,新动态,新理念,培养学生热爱专业,关心社会,参与社会的能力。九、评价方法与建议1在教学中,采用以形成性评价为主的包括阶段性评价、过程性评价、目标评价、项目评价等评价方法,形成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方法,反映学生能力的评价结果。2教学评价内容向多元化发展,评价方式中注重学生平时学习过程。通过课堂表现、学生作业、考查测验等,综合评价学生的成绩。3教学评价以能力为核心,注重对学生知识运用的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考核,对学生在知识运用中的创新精神应予以鼓励。十、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应用1注重与旅游文化教学相关的
8、多媒体课件、视听光盘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开发和利用。2积极开发和利用网络课程资源,充分利用电子书籍、电子期刊、网站等网络资源,精选网站,注重相关知识点的知识链接,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充实学生的学习内容。3加强与本地和邻近地区旅游相关企业的联系,为学生开拓考察和实践的场所。十一、教材编写建议1建议依据本课程标准编写教材。2教材应结合实际,以提高能力为导向,设置有吸引力的课堂教学活动,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设计要新颖独特,具有可操作性。3教材体例应采用 “知识链接”、“考察活动”、“名胜欣赏”等多种学习栏目,提高教材的可读性与实效性。4教材应以学生为本,图文并茂,配合多媒体光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材表达必须精炼、准确、科学。5教材内容应体现先进性、通用性、综合性、发展性、创新性,既要将相关行业的新理念、新规范等及时纳入教材,使教材更贴近本专业的发展和实际需要。6教材在编写时应尽可能体现地方特色。专心-专注-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