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工程经济分析的基本原理(自考工程经济复习串讲)(共11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章工程经济分析的基本原理(自考工程经济复习串讲)(共11页).doc(1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第二章 工程经济分析的基本原理第一节 经济效益的概念一、经济效益经济效益是指指实践方案的“所得”同“所费”的比较,或者说是“产出”与“投入”的比较。一般有两种表达形式:(单选)l 经济效益=有用成果/劳动耗费 (相对值)(单选)l 经济效益=有用成果-劳动耗费 (绝对值)(单选)劳动耗费:在生产过程中消耗和占用的活劳动和物化劳动。(单选)活劳动消耗:生产过程中具有一定的科学知识和生产经验,并掌握一定生产技能的人的有目的的脑力和体力消耗。物化劳动消耗包括:一指原材料、燃料、动力、辅助材料在投入生产过程中一次被消耗掉,失去原有形态,改变物理和化学性能,转化另一种形态和性能
2、使用的过程;另一方面指厂房、机器设备技术装备等生产工具的投入生产过程中循环使用,逐渐磨损或失效,把凝结在其中的社会平均劳动量,逐步以价值形式转移到它所产生的新产品中去,成为新产品的一部分。物化劳动占用:指生产工具和原资料、燃料、动力等在生产使用前有相当一段时间处于被占用(储备),形成物化劳动占用。劳动力占用:指在一定生产周期内所占用的全部劳动力的数量。有用成果:在生产活动中消耗与占用劳动后创造出来的对社会有用的成果。例题5:劳动耗费是指生产过程中( )。A消耗的活劳动和物化劳动B占用的活劳动和物化劳动C消耗和占用的活劳动和物化劳动D消耗和占用的物化劳动【答案】C【解析】劳动耗费:在生产过程中消
3、耗和占用的活劳动和物化劳动。第二节 经济效益评价的指标体系经济效益指标体系: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相互配合,较全面地反映或说明与特定技术方案相联系的特定对象的经济效益的一系列有机整体性指标。反映收益的指标有产量、质量、品种、利润;反映劳动耗费的指标有投资、产品成本和时间等;反映收益和劳动耗费指标有劳动生产率、材料利用率、流动资金周转次数、固定资金利用率;综合性指标有:静态投资收益率、静态差额投资回收期等。一、反映收益类的指标(一)数量指标1商品产值企业在计划期内生产可供外销的产品、半成品以及工业性作业的价值。计算公式:商品=供外销的成品半成品数量出厂价格+来料加工+工业收入2总产值总产值=商品产
4、值+订货者来料加工的来料价值+(期末在制成品余额-期初在制成品结余额)3净产值(1)生产法:工业净产值=总产值-各种物质消耗价值(2)分配法:工业净产值=工资+税金+利润+其他属于国民收入初次分配的费用。(二)品种指标品种数、新产品增加和代替老产品百分数、产品配套率和产品自给率。(三)质量指标产品的质量:指产品性能、功用和满足使用者要求的程度产品质量特性:适用性、可靠性、经济性生产工作质量的统计指标:产品合格率、等级品率、废品率(四)利益指标利润总额、利润率二、反映劳动耗费类的指标(一)年总成本费用指标总成本费用是在一定时期内为生产和销售产品而花费的全部成本和费用。(二)投资指标投资指标的两种
5、形式:1投资总额;2单位产品投资额;(三)时间指标产品研制同期、项目寿命周期、工程建设周期、产品生产周期、新建或扩建、改建企业投产后达到设计能力的时间等。三、反映收益和劳动耗费类的综合指标(一)绝对的经济效益指标1劳动生产率全员劳动生产率=总产值/全部职工平均人数生产工人劳动生产率=总产量/生产平均人数2材料利用率材料利用率=产品产量/材料总消耗100%3设备利用率设备利用率=生产实际使用的机器设备数/企业拥有全部机器设备数100%设备利用率=设备实际使用的时数/机器设备日历时数100%4固定资产盈利率固定资产盈利率=全年盈利总额/年平均占用的固定资产总额5流动资金周转次数流动资金周转次数=年
6、商品销售收入/年流动资金平均占用总额(二)相对的经济效益指标1静态差额收益率(具体见第三章)2静态差额投资回收期四、领会总产值和净产值的区别。总产值是由已消耗的生产资料的转移价值、劳动者为自己创造的价值和劳动者为社会创造的价值三部分组成。(单选)净产值是指企业在计划期内新创造的价值量的总和。它和总产值的区别就在于净产值不包括生产资料的转移价值。第三节 工程经济分析的比较原理要对可实现某一预定目标的多种工程技术方案进行比较选优,就要对各方案进行分析,使他们具有可比的基础和条件,工程经济分析的比较原理就是要遵循四个可比原则,它们是满足需要可比原则、消耗费用可比原则、价格可比原则、时间因素可比原则(
7、识记)(填空)一、满足需要可比原则(1) 满足需要可比原则,是指相比较的各个技术方案满足同样的社会实际需要。它包括产量可比、质量可比和品种可比几方面。(单选)对于产量可比是指各技术方案实际满足社会需要的产品产量相等,当产量不等且差别不显著时,可用单位产品投资额和单位产品经营成本相比较。(单选)当产量不等且差别显著时,可重复建设一个方案再进行比较。(填空)(一)产量可比1产量相等时,其投资和经营成本直接比较。2产量不等且差别不显著时,可用单位产品投资额和单位产品经营成本相比较。3产量不等且差别显著时,可重复建设一个方案,再用上述方法比较。(二)质量可比1符合国家规定的质量标准;2当某一技术程序设
8、计案的产品质量很大提高,对方案的比较有显暑影响时,应作质量可比的修正运算:(三)品种可比产品品种是企业在计划期产品品种的名称、规格和数量。二、消耗费用可比原则消耗费用可比原则,是指在计算和比较费用指标时,不仅要计算和比较方案本身的各种费用,还应考虑相关费用,并且应采用统一的地计算原则和方法来计算各种费用。三、价格可比原则价格可比原则:是指在对技术方案进行经济计算时,必须采用合理的一致的价格(单选)。l “合理价格”:价格必须正确反映产品价值,各种产品之间的比价必须合理。l “一致价格”:价格种类的一致。分析近景技术方案时,应统一使用现行价格,而在分析远景技术方案,则应统一使用远景价格。四、时间
9、因素可比原则时间因素可比原则:一是经济寿命不同的技术方案进行比较时,应采用相同的计算期作为基础;二是技术方案在不同时期内发生的效益与费用,不能直接相加,必须考虑时间因素。(一)经济寿命不同的技术方案作经济效益比较时,必须采用相同的计算期。1寿命周期有倍数关系时取最小公倍数;2没有倍数关系,取20年为计算期;3投入期、服务期、退役期不一致导致寿命周期不同,应采用相同的计算期。(二)不同时期发生的费用必须考虑时间价值例题6:根据价格可比的要求,在分析近期技术方案时,应统一使用( )。A现行价格B批发价格C远景价格D出厂价格【答案】A【解析】分析近景技术方案时,应统一使用现行价格,而在分析远景技术方
10、案,则应统一使用远景价格。第四节 资金的时间价值(问答)p31概念:将资金作为某项投资,由于资金的运动(流通-生产-流通)可得到一定的收益或利润,即资金增了值,资金在这段时间内所产生的增值就是资金的时间价值。资金时间价值的重要性(领会):利息和利润是资金时间价值的两种表现形式。资金的时间价值表明,技术方案在不同时间费用以及产出的收益是不同的。(单选)(填空)资金的时间价值是客观存在的,因此在商品经济中,为了提高整个社会的经济效益,应充分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自觉利用资金只有运动才能增值的规律,促进经济和生产的发展。(问答)一、资金等值计算(应用)等值:在同一投资系统中,处于不同时刻的数额不同的两
11、笔或两笔以上的相关资金,按一定利率和计息方式,折算到某一相同时刻所得的资金数额是相等的。折现:将未来某一点的金额折算成与现在时点相等值的金额。现值:未来时点上的资金折到现在时点上的价值。未来值(或终值):资金现值按照一定利率,经过一段时间间隔后的资金新值。资金等值的三个因素:资金的金额大小;资金金额发生的时间;利率的大小。表2-1名称已知未知公式资金流量图整付终值公式PF整付现值公式FP等额分付终值公式AF等额分付偿债基金FA等额分付现值公式AP等额分付资本回收PA注:PF对应的系数为(F/P, i, n);FP对应在系数为(P/F, i, n);未知的值在前,已知在后。分析与计算过程:先画出
12、资金流量图,对比已知公式,找出关系再计算。工程经济分析的一般程序(识记) p36(问答)1、 确定目标2、 调查研究收集资料3、选择对比方案4、 把比较方案可比化5、 建立经济数学模型6、 模型求解7、 综合分析论证8、 与既定目标和评价标准比较例题7:一企业拟从银行一次性贷款投资新项目,年利率为8%,分两次偿还。第一次在贷款后第5年年末偿还300万元,第二次在第10年年末偿还600万元。(1)该企业一次性贷款为多少万元?(2)如果改为10年内每年年末等额偿还,每年又应偿还多少万元?【答案】(1) (2)例题8:某企业投资一开发项目,一次性投资100万元,项目的经济寿命为10年,前5年年平均收
13、入为45万元,后5年年平均收入90万元,年利率为8,试计算:(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1)当不考虑偿还投资时,该项目10年末的总收入是多少?(2)10年末一次性偿还投资是多少?【答案】(1) (2) (F/P,8%,5)=1.469 (P/F,8%,5)=0.6806 (F/A,8%,5)=5.867 (A/F,8%,5)=0.17046(A/P,8%,5)=0.25046 (P/A,8%,5)=3.993 (F/P,8%,10)=2.159 (P/F,8%,10)=0.4632(F/A,8%,10)=14.487 (A/F,8%,10)=0.06903 (A/P,8%,10)=0.14903
14、 (P/A,8%,10)=6.710(F/P,8%,1)=1.080 (P/F,8%,1)=0.9259 (F/A,8%,1)=1.000 (A/F,8%,1)=1.000。第三章工程经济分析的基本原理计算题。2006下列系数供考生解题时参考: ( A /P , 0.5% , 50 ) =0.02265 ,( P /A , 0.5% , 24 ) =22.563 ,( P /A , 0.5% , 25 ) =23.446 (F/P , 0.5% , 1)=1.005 ,( F /P , 0.5% , 24 ) =1.127 ,( F /P , 0.5% , 26 ) =1.138 (F/A ,
15、 0.5% , 25)=26.559 40 某人借款 100 000 元,贷款人要求从借款当月开始按月末支付分期还款,月利率 0.5% ,按月计息一次,该借款人将在50 个月中等额还清,在归还 25 次后,与贷款人协商,借款人一次(第 26 次)支付余额。问借款人最后一次支付多少钱?(计算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两位)P36解:借款人计划每月还款为100 000 ( A /P , 0.5% , 50 )100 0000.022652265元 以第25月未为基点,余下25次还款的时值P2265( P /A , 0.5% , 25 )226523.44653 105.19元 第26月一次不款为53 10
16、5.19(F/P , 0.5% , 1)53 370.72元2007下列系数供考生解题时参考:(P/A,10%,5)=3.791,(P/A,10%,6)=4.355(P/A,10%,8)=5.335,(P/F,10%,3)=0.751340.(本题10分)某企业贷款建设某工程,期初贷款300万元,年利率10%,第4年起投产,投产后自当年起每年净收益为80万元。(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P34问:(1)投产后8年能否还清本息?(2)如要求投产后5年还清本息,则每年等额净收益应为多少?解:(1)投资8年后的净收益为:NPV80(P/A,10%,8)(P/F,10%,3)805.3350.75133
17、20.65万元因为NPV320.65 P300所以88年后能还清本息。(2)设投产后每年净收益为,则有 P(P/A,10%,5)(P/F,10%,3)300 5年后现值系数 前3年整付现值系数 3.7910.7513300 105,33万元即投产后每年净收益至少为105,33万元,才可以在投产5后还清本息。2008(F/P,8%,5)=1.469 (P/F,8%,5)=0.6806 (F/A,8%,5)=5.867 (A/F,8%,5)=0.17046(A/P,8%,5)=0.25046 (P/A,8%,5)=3.993 (F/P,8%,10)=2.159 (P/F,8%,10)=0.4632
18、(F/A,8%,10)=14.487 (A/F,8%,10)=0.06903(A/P,8%,10)=0.14903 (P/A,8%,10)=6.710(F/P,8%,1)=1.080 (P/F,8%,1)=0.9259 (F/A,8%,1)=1.000 (A/F,8%,1)=1.00036.(本题6分)一企业拟从银行一次性贷款投资新项目,年利率为8%,分两次偿还。第一次在贷款后第5年年末偿还300万元,第二次在第10年年末偿还600万元。P35(1)该企业一次性贷款为多少万元?(2)如果改为10年内每年年末等额偿还,每年又应偿还多少万元? 解;(1)企业一次性贷款为 P300(P/F,8%,5
19、)600 (P/F,8%,10)3000.6806600 0.4632482.10(万元) 每年等额偿还贷款为 A482.10(F/A,8%,10) 482.100.1490371.85(万元)2009下列系数供考生解题时参考:P32-33(FP,10,9)=2.358;(PF,10,9)=0.4241(FA,10,9)=l3.579;(AF,10,9)=0.0736436.(本题6分)某公司目前已有基金20万元,准备以后每年末从收益中留5万元作基金,以备扩大再生产,并把全部基金存入银行,年利率为10,那么第9年末该公司共能获取多少扩大再生产的资金?(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两位)P32-33解:1F=P(FP,i,n)+A(FA,i,n)=20(FP,10,9)+5(F/A,10,9) 整付终值系数 等额分付偿债基金系数=202.358+513.579=115.06(万元)所以,公司9年后共能取得115.06万元。专心-专注-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