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拌和站标准化施工管理办法(共8页).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16716616 上传时间:2022-05-1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混凝土拌和站标准化施工管理办法(共8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混凝土拌和站标准化施工管理办法(共8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混凝土拌和站标准化施工管理办法(共8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混凝土拌和站标准化施工管理办法(共8页).doc(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混凝土拌和站标准化施工管理办法 为深入推进标准化管理工作,进一步规范混凝土拌和站管理,推进我单位混凝土拌和站建设和管理工作走向标准化、规范化、程序化,确保混凝土拌和站建设安全适用、经济合理,制定本管理办法。 一、拌和站前期规划 1、拌和站的场地根据拌和站生产数量确定规模,生产的混凝土其运输距离不宜大于10公里。 2、拌和站选址选择在建设项目用地界内。 3、拌和站设置在地势较平坦,具有良好施工水源的地带。排水、排污良好。4、拌和站设计体现节约用地、节省投资、环保节能、永临结合、合理实用的原则。 5、拌和站设计综合考虑施工生产情况,合理划分生产作业区、材料计量区、材料堆放

2、区及运输车辆停放区、清洗区等。生活设施和办公设施应与生产区分离。 6、拌和站的位置和规模根据运输和工程条件、混凝土最大月施工任务量和高峰强度、拌和物使用时间要求(供应半径不宜大于10km),经技术经济比选确定。 二、拌和站场地设施建设1、根据施工组织安排、工程特点、地形条件等合理规划拌和站。 2、拌和站采取围墙封闭式管理,有围墙,有大门,门口有标识,场区有环形通道。场地硬化,整洁无扬尘,有排水明沟、沉淀池和污水池,配备消防设施,悬挂各种安全警示标牌,场区道路标识清晰。 3、拌和站设置工地试验室;生产作业区、材料计量区、材料存放区、运输车辆停放区、办公生活区,分区设置并设置明显的区位标志牌。 4

3、、砂石料仓的大小、数量根据砂石料级配、拌和站生产能力合理设置,其存储能力需满足最大生产需要,且满足连续35天生产的需求。砂石料仓设置牢固的棚架、设置侧面封闭围挡进行防雨遮阳,料仓之间应砌墙体隔开,并采用水泥砂浆抹面;仓内地面设排水坡,不得积水,仓外设置排水沟,排水沟宽度不小于20cm,深度不小于40cm,沟上宜用格栅覆盖。 5、搅拌机及计量设备需搭设防雨棚,雨棚高度以满足装载机作业为宜。 6、拌和站内应根据地形条件合理设置排水系统,严禁将站内废水直接排放。7、拌和站设置场地平面布置图、拌和站组织机构及负责人公示牌、生产工艺流程牌、拌和站管理制度牌。 8、在生产实施过程中,坚持“先审核,后实施;

4、先检查,后出厂”的原则。 三、设备配置 1、搅拌机组的配备:2、拌和站用电利用当地电网的电源,设置拌和站用供电变压器和配电房,其容量应能满足拌和站的使用。同时为防止外电停电造成混凝土生产中断,酿成质量事故,每个拌和站必须配备与生产机组相匹配的发电机,其容量一般不应小于315KW。3、为防止水泥和粉煤灰进料车把料打错仓,水泥仓和粉煤灰仓进料管应加锁,并有专人看管。水泥仓粉煤灰仓等原材料均应有填写规范的标识牌。4、拌和站配备自动计量设备。计量设备按规定已进行检定并符合要求。5、仪器设备符合项目要求并通过有资质单位的检验、标定。 四、人员设备配置要求1、拌和站人员配备需满足拌和站生产和管理需求。主要

5、管理人员:技术负责人、试验员、材料员、安全员。 2、拌合站技术负责人是拌合站质量第一责任人,全面主持拌合站工作,全力支持监督材料员、试验员及其他相关人员的工作,对进场材料质量负行政管理责任。3、材料员负责混凝土当日、月及年度统计。4、拌和站试验员、材料员、安全员、电工、电焊工、装载机司机、搅拌车司机、搅拌设备操作人员均应持证上岗,严禁无证或持无效证件人员上岗作业。 5、制定有关管理制度,明确技术、试验、设备管理、操作手等责任人,并挂牌公示。 6、建立质量保证、安全、环保组织机构及框图,明确混凝土生产规程。 五、拌和站试验和质量管理1、建立原材料、混凝土异常情况记录。内容有质量情况描述、相关的人

6、、数量和日期等,要及时通报工地试验室和有关领导,有结果处理情况记录等内容,如果已经发生,要有对质量影响结果的预评和建议或措施; 2、建立开盘前的检查复核制度, 开盘前及时对原材料质量与标准和理论配合比通知单进行复核,混凝土配合比填写项目齐全、数据准确、字迹清晰;3、及时准确建立混凝土制件台帐;4、试验员按要求取样送检。六、原材料管理 1、散装水泥、粉煤灰使用储存罐储存,不同厂家、品种、标号、批次分罐保存,严禁混装罐。散装水泥、掺和料储存罐应按规定要求安装避雷设施。 2、 砂石料分不同粒径、不同品种分仓存放,不得混堆或交叉堆放。砂石料应按规定进行材料的质量检验状态标识,标识包括材料名称、产地、规

7、格、数量、进料时间、检验状态、试验报告号、检验批次等。 3、液态外加剂需搭棚储存,粉状外加剂需设库房储存。受潮、过期的水泥及掺和料,过期、变质的外加剂不得随意丢弃,应运送到指定地点集中处理。4、建立各种原材料进场检验台帐,并有不合格材料控制程序及记录。同时要建立试验检测台帐,生产记录台帐和设备运行台帐,台帐之间要互相对应,要有可追溯性。 5、拌和站材料员要及时关注库存料的情况,并要有预见性及忧患意识,积极组织备料,避免出现停工待料,特别要关注散装水泥的结存。对库存的物资要挂牌标识,随时保证现场材料的堆码,严格按分仓进行原材料的存放。 七、混凝土生产管理1、根据搅拌站生产流程。项目工程部门根据现

8、场施工生产,需提前24小时通知拌和站混凝土使用计划,混凝土使用计划必须有拌和站技术负责人的签字,试验员收到工程部提供的砼使用计划后,签字确认交给拌和站,具体砼供应时间由拌和站材料员负责与现场技术员联系,因计划不足需要补方的,拌和站材料员直接通知搅拌楼具体补方数量,不再填报砼使用计划,但必须确认补方砼的使用部位和标号。 2、混凝土工程施工应有申请通知单,现场技术员在浇筑前提前2-3小时填写混凝土浇筑申请单。3、试验室接到“混凝土浇筑申请单”后,严格测定粗细骨料的含水率,并根据测试结果结合环境条件、工作性能等综合因素换算施工配合比。试验室必须按规定测定骨料的含水率,当含水率有显著变化时,应增加测定

9、次数,依据检测结果,及时调整水灰比。4、混凝土的搅拌1) 拌和站严格按照试验室的配合比进行生产,控制好混凝土坍落度,并在料斗上加装滤网,防止大块料石进入搅拌机。第一盘混凝土搅拌时,司机必须到主机上观察配料及搅拌情况,无问题后方可转入自动配料。 2) 加料时宜先向搅拌机加细骨料、水泥和矿物掺和料,拌匀后加水并将其拌成砂浆,再向搅拌机投入粗骨料,充分搅拌后再投入外加剂,并搅拌均匀。试验人员每次必须现场把握砼质量。 3) 试验人员及时检查混凝土的工作性、和易性,坍落度偏差不宜大于20mm,每50m3不得少于1次,以校验混凝土的稠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并能满足施工需要,要做好记录。 4) 试验人员应随时

10、检查各种原材料是否同配合比指定材料相符。试验员负责拌合站混凝土的和易性检测并作好记录,和易性包括坍落度、坍落流动度、含气量和温度。5、混凝土的运输与浇筑1) 在装运混凝土前,认真检查运输设备内是否存有积水或内壁粘附的混凝土是否清除干净。 2) 混凝土的运输能力应与搅拌、浇筑能力相适应,并以最少的运转次数,最短的时间将混凝土从拌合站运至浇筑地点,以保证拌合物于浇筑时仍具有施工所需要的和易性要求,并保持良好的工作性。 3) 混凝土运输车司机应根据拌合站的统一安排,负责将混凝土在规时间内安全运至使用地点,严禁擅自加水。4) 保证混凝土浇筑过程连续进行,不宜积压和断缺。运输到浇筑地点的混凝土应保持均匀

11、和规定的坍落度。 5) 混凝土浇筑因故间歇时,其间歇时间应小于前层混凝土的初凝时间或能重塑的时间。 7、砼的质量管理1) 拌和站严格按照有关文件要求,加强对拌和站程序管理。2) 拌和站配备试验人员加强质量控制。3) 混凝土生产前,需对计量装置自校标定并记录,清除地坑中积水。 4) 拌和站配合比标识牌悬挂于操作间前醒目位置,规格统一。5) 进入生产区的人员需戴安全帽,搅拌作业时料斗下严禁站人,拌和楼出料口需设专职安全员(要求佩戴袖标)进行防护。 6) 拌和站车辆运输做到不洒、不漏,运输车辆在拌和站内统一指挥,定点停放。 7) 拌和站机械操作人员严格遵守作业安全规范要求。拌和站使用后及时对场地进行

12、清理。8) 机械设备悬挂安全操作规程。8、原材料的核算 1) 拌和站各种原材料实行出入库过磅制度。设材料员(兼管司磅及有关帐务处理)一名。2) 进场物资的计量:通过过磅,确定毛重、皮重、净重。3) 大堆料收方单双签。拌和站材料收方工作及过磅工作由两人完成,试验员负责对材料的质量进行把关,材料员负责对材料的数量进行把关。4) 砼发车单到施工现场后由现场的管理人员(领工员或带班人员)、外部劳务队伍共同签认。 5) 台帐登记时间要求。材料员根据当天的大堆料收方单,填写入库材料验收登记薄,同时根据司机于搅拌楼签认的发车单以及司机从施工现场签认回来的出库单填写出库材料验证登记薄,当天发生的业务当天记录,

13、便于财务部门核对并及时开展成本核算。 6) 拌和站核算要做到月度有核算,季度有分析,财务部门依据各部门提供资料,对当月拌和站的盈亏情况进行系统分析,一旦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向部门领导报告,针对存在的问题立即组织召开专项分析会,同时针对存在的问题制定可行的整改方案,拌和站技术负责人落实整改到位。 九、拌和站验收 1、拌和站建成后,应按下列程序组织验收: 1) 由施工单位进行自验,自验合格后报监理单位初验。2) 由监理单位组织初步验收,初步验收合格后报指挥部。 3) 由建设指挥部组织正式验收。 正式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2、拌和站验收分场地设施建设、人员设备配置、原材料质量控制、生产过程控制及环境保护五个方面进行。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