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初级中药师考试大纲最全(共16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年初级中药师考试大纲最全(共16页).doc(1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行为规范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行为,根据医疗卫生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结合医疗机构实际,制定本规范。第二条本规范适用于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内所有从业人员,包括:(一)管理人员。指在医疗机构及其内设各部门、科室从事计划、组织、协调、控制、决策等管理工作的人员。(二)医师。指依法取得资格或执业助理,经注册在医疗机构从事医疗、预防、保健及临床科研教学等工作的人员。(三)护士。指经执业注册取得护士执业证书,依法在医疗机构从事护理工作的人员。(四)医技人员。指医疗技术人员,主要包括医疗机构内各种检验检查科室技术人员、口腔技师、康复理疗师、医学物理工
2、程师和医疗器械检验、维护人员等。(五)药学技术人员。指依法取得药学专业技术职称,在医疗机构从事药学工作的药师及技术人员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六)其他人员。指除以上五类人员外,在医疗机构从业的其他人员,主要包括物资、总务、设备、信息、统计、财务、基本建设、后勤等部门工作人员。第三条医疗机构从业人员,既要遵守本文件所列基本行为规范,又要遵守与职业相对应的分类行为规范。第二章医疗机构从业人员基本行为规范第四条以人为本,践行宗旨。坚持救死扶伤、防病治病的宗旨,以病人为中心,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第五条遵纪守法,依法执业。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遵守医疗卫生行业规章和纪律,严格执行所在医疗机构各项制度规
3、定。第六条尊重患者,关爱生命。遵守医学伦理道德,尊重患者的知情同意权和隐私权,为患者保守医疗秘密,维护患者合法权益;尊重患者被救治的权利,不因种族、宗教、地域、贫富、地位、残疾、疾病等歧视患者。第七条优质服务,医患和谐。言语文明,举止端庄,认真践行医疗服务承诺,加强与患者的交流与沟通,自觉维护行业形象。第八条廉洁自律,恪守医德。弘扬高尚医德,严格自律,不索取和非法收受患者财物,不利用执业之便谋取不正当利益;不收受医疗器械、药品、试剂等生产、销售企业或人员以各种名义、形式给予的回扣、提成,不参与其提供的各类娱乐活动;不违规参与医疗广告宣传和药品医疗器械促销,不倒卖号源。第九条严谨求实,精益求精。
4、热爱学习,钻研业务,努力提高专业素养,抵制学术不端行为。第十条爱岗敬业,团结协作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忠诚职业,尽职尽责,正确处理同行同事间关系,互相尊重,互相配合,和谐共事。第十一条乐于奉献,热心公益。积极参加上级安排的指令性医疗任务和社会公益性的扶贫、义诊、助残、支农、援外等活动,主动开展公众健康教育。第三章管理人员行为规范第十二条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业绩观,坚持医疗机构的社会公益性,加强制度建设和文化建设,与时俱进,创新进取,努力提升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提高服务水平。第十三条认真履行管理职责,努力提高管理能力,依法承担管理责任,不断改进工作作风,切实服务临床一线。第十四条坚持依
5、法、科学、民主决策,正确行使权力,遵守决策程序,推进院务公开,自觉接受监督,尊重员工民主权利。第十五条遵循公平、公正、公开原则,严格人事招录、评审、聘任制度,不在人事工作中谋取不正当利益。第十六条严格落实医疗机构各项内控制度,加强财物管理,合理调配资源,遵守国家采购政策,不违反规定干预和插手药品、医疗器械采购和基本建设等工作。第十七条加强医疗质量管理,建立健全医疗风险管理机制。第十八条尊重人才,鼓励公平竞争和学术创新,建立完善科学的人员考核、激励、惩戒制度,不从事或包庇学术造假等违规违纪行为。第十九条恪尽职守,勤勉高效,严格自律,发挥表率作用。第四章医师行为规范第二十条遵循医学科学规律,不断更
6、新医学理念和知识,保证医疗技术应用的科学性、合理性。第二十一条规范行医,严格遵循临床诊疗规范和技术操作规范,使用适宜诊疗技术和药物,因病施治,合理医疗,不隐瞒、误导或夸大病情,不过度医疗。第二十二条认真执行医疗文书制度,规范书写、妥善保存病历材料,不隐匿、伪造或违规涂改、销毁医学文书及有关资料,不违规签署医学证明文件。第二十三条按规定履行医疗事故、传染病疫情和涉嫌伤害事件或非正常死亡报告职责。第二十四条认真履行医师职责,强化责任安全意识,积极防范和控制医疗责任差错事件。第二十五条开展医疗新技术时,保障患者及家属在充分知情条件下对诊疗决策的决定权,不违规进行试验性医疗。第五章护士行为规范第二十六
7、条提高综合素质,尊重关心爱护患者,为患者提供专业医学照顾,注重沟通,体现人文关怀。第二十七条全面履行护理职责,正确执行疾病护理常规和临床护理技术规范,严格落实各项规章制度,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第二十八条竭诚协助医生诊治,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发现患者病情危急,应立即通知医师;在紧急情况下为抢救垂危患者生命,应及时实施必要的紧急救护。第二十九条严格执行医嘱,发现医嘱违反法律、法规、规章或者诊疗技术规范,应及时与医师沟通。第三十条按照病历书写基本规范要求,及时准确、完整规范书写护理病历,认真管理,不伪造、隐匿或违规涂改、销毁护理病历。第六章医技人员行为规范第三十一条爱护仪器设备,遵守各类操作规范
8、,发现患者的检查项目不符合医学常规的,应及时与医师沟通。第三十二条正确运用医学术语,及时、准确出具检查、检验报告,不谎报数据,不伪造报告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发现检查检验结果达到危急值时,应及时提示医师注意。第三十三条指导和帮助患者配合检查,耐心帮助患者查询结果,对接触传染性物质或放射性物质的相关人员,进行告知并给予必要的防护。第三十四条合理采集、使用、保护、处置标本,不得违规买卖标本,谋取不正当利益。第七章药学技术人员行为规范第三十五条严格执行药品管理法律法规,科学指导用药,保障用药合理、安全。第三十六条认真履行处方审核调配职责,坚持查对制度,不得对处方所列药品擅自更改或代用。第三十七条配合医
9、师做好患者用药使用禁忌、不良反应、注意事项和使用方法的解释说明,详尽解答用药疑问。第三十八条严格执行药品采购、验收、保管、供应等各项制度规定,不得私自销售、使用非正常途径采购的药品。第三十九条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自觉执行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制度。第八章其他人员行为规范第四十条热爱本职工作,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增强为临床服务的意识,保障医疗机构正常运营。第四十一条刻苦学习,钻研技术,熟练掌握本职业务技能,认真执行各项具体工作制度和技术操作常规。第四十二条严格执行财务、物资、采购等管理制度,认真做好设备和物资的计划、采购、保管、报废等工作,廉洁奉公,不谋私利。第四十三条严格执行医疗废物处理规定,不得随
10、意丢弃、倾倒、堆放、使用、买卖医疗废物。第四十四条严格执行信息安全和医疗数据保密制度,不得随意泄露、买卖医学信息。第四十五条勤俭节约,爱护公物,保持环境卫生,为患者提供清洁整齐、舒适便捷、秩序良好的就医环境。第九章实施与监督第四十六条医疗机构行政领导班子负责本规范的贯彻实施。主要责任人要以身作则,模范遵守本规范,同时抓好本单位的贯彻实施。第四十七条医疗机构相关职能部门协助行政领导班子抓好本规范的落实,纪检监察纠风部门负责对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第四十八条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加强对辖区内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及其从业人员贯彻执行本规范的监督检查。第四十九条医疗机构及其从业人员实施和执行本规范的情况,应列
11、入医疗机构校验管理和医务人员年度考核、定期考核和医德考评的重要内容,作为医疗机构等级评审、医务人员职称晋升、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第五十条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违反本规范的,由所在单位视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通报批评、取消当年评优评职资格或缓聘、解职待聘、解聘。其中需要追究党纪、政纪责任的,由有关纪检监察部门按照党纪政纪案件的调查处理程序办理;需要给予行政处罚的,由有关卫生行政部门依法给予警告、暂停执业或吊销执业证书;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第十章附则第五十一条医疗机构内的实习人员、进修人员、签订劳动合同但尚未进行执业注册的人员等,根据其在医疗机构内从事的工作性质和职业类别,参照相应人员分
12、类执行本规范。第五十二条本规范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负责解释。第五十三条本规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临床中药初级师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大纲基础知识2012-12-18 19:22 【 】【】 考试学科单元细目要点考试科目中药学一、药性理论(一)四气1.四气所表示药物的作用12.四气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1(二)五味五味所表示药物的作用1(三)升降浮沉1.影响升降浮沉的因素12.升浮沉降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1(四)归经1.归经的理论基础和依据12.归经理论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1(五)毒性1.毒性的含义12.正确对待中药的毒性13.引起中药中毒的主要原因14.掌握药物毒性对指导临床用药的意义1二、中药的配伍
13、与用药禁忌(一)中药的配伍1.配伍的意义12.配伍的内容1(二)中药的用药禁忌1.配伍禁忌12.妊娠用药禁忌13.服药时的饮食禁忌1三、中药的剂量与用法(一)剂量确定中药剂量的因素1(二)用法1.特殊煎法12.服药法1四、解表药(一)概述1.解表药的性能特点12.解表药的功效13.解表药的适应范围14.解表药的使用注意事项15.各类解表药的性能特点16.各类解表药的功效17.各类解表药的适应范围1(二)发散风寒药麻黄、桂枝、紫苏、生姜、香薷、荆芥、防风、羌活、白芷、细辛、藁本、苍耳子、辛夷的功效、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1(三)发散风热药薄荷、牛蒡子、蝉蜕、桑叶、菊花、柴胡、葛根的功效、应用、
14、用法用量、使用注意1六、泻下药(一)概述1.泻下药的性能特点12.泻下药的功效13.泻下药的适应范围14.泻下药的使用注意事项15.各类泻下药的性能特点16.各类泻下药的功效17.各类泻下药的适应范围1(二)攻下药大黄、芒硝、番泻叶、芦荟的功效、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1(三)润下药火麻仁、郁李仁、松子仁的功效、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1(四)峻下逐水药甘遂、京大戟、芫花、商陆、牵牛子、巴豆的功效、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1七、祛风湿药(一)概述1.祛风湿药的性能特点12.祛风湿药的功效13.祛风湿药的适应范围14.祛风湿药的使用注意事项15.各类祛风湿药的性能特点16.各类祛风湿药的功效17
15、.各类祛风湿药的适应范围1(二)祛风寒湿药独活、威灵仙、川乌、蕲蛇、乌梢蛇、木瓜、伸筋草、海风藤的功效、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1(三)祛风湿热药秦艽、防己、豨莶草、雷公藤的功效、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1(四)祛风湿强筋骨药桑寄生、五加皮、狗脊的功效、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1八、化湿药(一)概述1.化湿药的性能特点12.化湿药的功效13.化湿药的适应范围14.化湿药的使用注意事项1(二)具体药物藿香、佩兰、苍术、厚朴、砂仁、白豆蔻的功效、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1九、利水渗湿药(一)概述1.利水渗湿药的性能特点12.利水渗湿药的功效13.利水渗湿药的适应范围14.利水渗湿药的使用注意事项1
16、5.各类利水渗湿药的性能特点16.各类利水渗湿药的功效17.各类利水渗湿药的适应范围1(二)利水消肿药茯苓、薏苡仁、猪苓、泽泻、香加皮的功效、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1(三)利尿通淋药车前子、滑石、木通、通草、瞿麦、萹蓄、地肤子、海金沙、石韦、萆薢的功效、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1(四)利湿退黄药茵陈、金钱草、虎杖、垂盆草的功效、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1十、温里药(一)概述1.温里药的性能特点12.温里药的功效13.温里药的适应范围14.温里药的使用注意事项1(二)具体药物附子、干姜、肉桂、吴茱萸、小茴香、丁香、高良姜的功效、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1十一、理气药(一)概述1.理气药的性能特
17、点12.理气药的功效13.理气药的适应范围14.理气药的使用注意事项1(二)具体药物陈皮、青皮、枳实、木香、沉香、檀香、川楝子、乌药、荔枝核、香附、薤白、大腹皮的功效、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1十二、消食药(一)概述1.消食药的性能特点12.消食药的功效13.消食药的适应范围14.消食药的使用注意事项1(二)具体药物山楂、神曲、麦芽、莱菔子、鸡内金的功效、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1十三、驱虫药(一)概述1.驱虫药的性能特点12.驱虫药的功效13.驱虫药的适应范围14.驱虫药的使用注意事项1(二)具体药物使君子、苦楝皮、槟榔、南瓜子的功效、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1十四、止血药(一)概述1.止血
18、药的性能特点12.止血药的功效13.止血药的适应范围14.止血药的使用注意事项15.各类止血药的性能特点16.各类止血药的功效17.各类止血药的适应范围1(二)凉血止血药小蓟、地榆、槐花、侧柏叶、白茅根、苎麻根的功效、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1(三)化瘀止血药三七、茜草、蒲黄的功效、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1(四)收敛止血药白及、仙鹤草、血余炭的功效、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1(五)温经止血药艾叶、炮姜的功效、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1十五、活血化瘀药(一)概述1.活血化瘀药的性能特点12.活血化瘀药的功效13.活血化瘀药的适应范围14.活血化瘀药的使用注意事项15.各类活血化瘀药的性能特点1
19、6.各类活血化瘀药的功效17.各类活血化瘀药的适应范围1(二)活血止痛药川芎、延胡索、郁金、乳香、没药、五灵脂的功效、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1(三)活血调经药丹参、红花、桃仁、益母草、牛膝的功效、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1(四)活血疗伤药土鳖虫、马钱子、骨碎补的功效、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1(五)破血消癥药莪术、三棱、水蛭、穿山甲的功效、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1十六、化痰止咳平喘药(一)概述1.化痰止咳平喘药的性能特点12.化痰止咳平喘药的功效13.化痰止咳平喘药的适应范围14.化痰止咳平喘药的使用注意事项15.各类化痰止咳平喘药的性能特点16.各类化痰止咳平喘药的功效17.各类化痰止咳
20、平喘药的适应范围1(二)温化寒痰药半夏、天南星、白附子、白芥子、旋覆花、皂荚、白前的功效、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1(三)清化热痰药川贝母、浙贝母、瓜蒌、竹茹、竹沥、天竺黄、前胡、桔梗、胖大海、海藻、昆布、黄药子、瓦楞子的功效、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1(四)止咳平喘药苦杏仁、紫苏子、百部、紫菀、款冬花、枇杷叶、桑白皮、葶苈子、白果的功效、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1十七、安神药(一)概述1.安神药的性能特点12.安神药的功效13.安神药的适应范围14.安神药的使用注意事项15.各类安神药的性能特点16.各类安神药的功效17.各类安神药的适应范围1(二)重镇安神药朱砂、磁石、龙骨、琥珀的功效、应
21、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1(三)养心安神药酸枣仁、柏子仁、首乌藤、合欢皮、远志的功效、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1十八、平肝息风药(一)概述1.平肝息风药的性能特点12.平肝息风药的功效13.平肝息风药的适应范围14.平肝息风药的使用注意事项15.各类平肝息风药的性能特点16.各类平肝息风药的功效17.各类平肝息风药的适应范围1(二)平抑肝阳药石决明、珍珠母、牡蛎、代赭石、罗布麻的功效、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1(三)息风止痉药羚羊角、牛黄、珍珠、钩藤、天麻、地龙、全蝎、蜈蚣、僵蚕的功效、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1十九、开窍药(一)概述1.开窍药的性能特点12.开窍药的功效13.开窍药的适应范围1
22、4.开窍药的使用注意事项1(二)具体药物麝香、冰片、苏合香、石菖蒲的功效、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1二十、补虚药(一)概述1.补虚药的性能特点12.补虚药的功效13.补虚药的适应范围14.补虚药的使用注意事项15.各类补虚药的性能特点16.各类补虚药的功效17.各类补虚药的适应范围1(二)补气药人参、西洋参、党参、太子参、黄芪、白术、山药、甘草、大枣、饴糖的功效、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1(三)补阳药鹿茸、紫河车、淫羊藿、巴戟天、仙茅、杜仲、续断、肉苁蓉、补骨脂、益智仁、菟丝子、沙苑子、蛤蚧、冬虫夏草的功效、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1(四)补血药当归、熟地黄、白芍、阿胶、何首乌.、龙眼肉的功效
23、、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1(五)补阴药北沙参、南沙参、百合、麦冬、天冬、石斛、玉竹、黄精、枸杞子、墨旱莲、女贞子、黑芝麻、龟甲、鳖甲的功效、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1二十一、收涩药(一)概述1.收涩药的性能特点12.收涩药的功效13.收涩药的适应范围14.收涩药的使用注意事项15.各类收涩药的性能特点16.各类收涩药的功效17.各类收涩药的适应范围1(二)固表止汗药麻黄根、浮小麦的功效、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1(三)敛肺涩肠药五味子、乌梅、五倍子、罂粟壳、诃子、肉豆蔻、赤石脂的功效、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1(四)固精缩尿止带药山茱萸、覆盆子、桑螵蛸、金樱子、海螵蛸、莲子、芡实的功效、应用
24、、用法用量、使用注意1二十二、攻毒杀虫止痒药(一)概述1.攻毒杀虫止痒药的性能特点12.攻毒杀虫止痒药的功效13.攻毒杀虫止痒药的适应范围14.攻毒杀虫止痒药的使用注意事项1(二)具体药物雄黄、硫黄、白矾、蛇床子、蟾酥、大蒜的功效、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1二十三、拔毒化腐生肌药(一)概述1.拔毒化腐生肌药的性能特点12.拔毒化腐生肌药的功效13.拔毒化腐生肌药的适应范围14.拔毒化腐生肌药的使用注意事项1(二)具体药物铅丹、炉甘石、硼砂的功效、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1续表(方剂学) 考试学科单元细目要点考试科目方剂学一、概述(一)方剂与治法1.方剂与治法的关系12.常用治法1(二)方剂的组
25、成与变化1.方剂配伍的目的12.方剂的组方原则13.方剂的变化形式1(三)常用剂型汤、丸、散、膏、酒、丹、栓、注射剂的特点及临床意义1二、解表剂(一)概述1.解表剂的适用范围12.解表剂的应用注意事项1(二)辛温解表1.桂枝汤的组方原理、加减化裁及其与麻黄汤的鉴别应用12.九味羌活汤的组方原理及加减化裁13.小青龙汤的组方原理及加减化裁1(三)辛凉解表1.银翘散的组方原理、加减化裁及其与桑菊饮的鉴别应用12.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的组方原理、加减化裁13.柴葛解肌汤的组方原理1(四)扶正解表败毒散的组方原理及加减化裁1三、泻下剂(一)概述1.泻下剂的适用范围12.泻下剂的应用注意事项1(二)寒下1
26、.大承气汤的组方原理及其与小承气汤、调胃承气汤的鉴别应用12.大黄牡丹汤的组方原理1(三)温下温脾汤的组方原理1(四)润下1.麻子仁丸的组方原理12.济川煎的组方原理及其与麻子仁丸的鉴别应用1(五)逐水十枣汤的组方原理及应用注意事项1(六)攻补兼施黄龙汤的组方原理1四、和解剂(一)概述1.和解剂的适用范围12.和解剂的应用注意事项1(二)和解少阳1.小柴胡汤的组方原理及加减化裁12.大柴胡汤的组方原理及其与小柴胡汤的鉴别应用13.蒿芩清胆汤的组方原理1(三)调和肝脾1.四逆散的组方原理12.逍遥散的组方原理、加减化裁及其与四逆散的鉴别应用13.痛泻要方的组方原理1(四)调和肠胃半夏泻心汤的组方
27、原理及加减化裁1五、清热剂(一)概述1.清热剂的适用范围12.清热剂的应用注意事项1(二)清气分热1.白虎汤的组方原理及加减化裁12.竹叶石膏汤的组方原理及其与白虎汤的鉴别应用1(三)清营凉血1.清营汤的组方原理12.犀角地黄汤的组方原理及其与清营汤的鉴别应用1(四)清热解毒1.黄连解毒汤的组方原理12.凉膈散的组方原理13.普济消毒饮的组方原理14.仙方活命饮的组方原理及其与五味消毒饮的鉴别应用1(五)清脏腑热1.导赤散的组方原理12.龙胆泻肝汤的组方原理13.清胃散的组方原理及加减化裁14.玉女煎的组方原理及其与清胃散的鉴别应用15.苇茎汤的组方原理16.葛根黄芩黄连汤的组方原理17.芍药
28、汤的组方原理及其与白头翁汤的鉴别应用1(六)清虚热1.青蒿鳖甲汤的组方原理12.当归六黄汤的组方原理1六、祛暑剂(一)概述1.祛暑剂的适用范围12.祛暑剂的应用注意事项1(二)祛暑解表香薷散的组方原理及加减化裁1(三)祛暑利湿六一散的组方原理及加减化裁1(四)清暑益气清暑益气汤的组方原理及其与竹叶石膏汤的鉴别应用1七、温里剂(一)概述1.温里剂的适用范围12.温里剂的应用注意事项1(二)温中祛寒1.理中丸的组方原理及加减化裁12.小建中汤的组方原理及加减化裁1(三)回阳救逆四逆汤的组方原理、加减化裁及其与参附汤的鉴别应用1(四)温经散寒1.当归四逆汤的组方原理及加减化裁12.黄芪桂枝五物汤的组
29、方原理及其与当归四逆汤的鉴别应用13.阳和汤的组方原理1八、补益剂(一)概述1.补益剂的适用范围及配伍规律12.补益剂的应用注意事项1(二)补气1.四君子汤的组方原理及加减化裁12.参苓白术散的组方原理及其与四君子汤的鉴别应用13.补中益气汤的组方原理14.生脉散的组方原理及其与竹叶石膏汤的鉴别应用15.完带汤的组方原理1(三)补血1.四物汤的组方原理及加减化裁12.当归补血汤的组方原理13.归脾汤的组方原理及加减化裁1(四)气血双补1.炙甘草汤的组方原理12.八珍汤的组方原理及其与十全大补汤、人参养荣汤的鉴别应用1(五)补阴1.六味地黄丸的组方原理及加减化裁12.大补阴丸的组方原理及加减化裁
30、13.一贯煎的组方原理及其与逍遥散的鉴别应用1(六)补阳肾气丸的组方原理及加减化裁1(七)阴阳双补1.地黄饮子的组方原理12.七宝美髯丹的组方原理1九、固涩剂(一)概述1.固涩剂的适用范围12.固涩剂的应用注意事项1(二)固表止汗牡蛎散的组方原理1(三)涩肠固脱1.真人养脏汤的组方原理12.四神丸的组方原理1(四)涩精止遗1.金锁固精丸的组方原理12.桑螵蛸散的组方原理1(五)固崩止带固冲汤的组方原理1十、安神剂(一)概述1.安神剂的适用范围12.安神剂的应用注意事项1(二)重镇安神朱砂安神丸的组方原理1(三)滋养安神1.酸枣仁汤的组方原理12.天王补心丹的组方原理1十一、开窍剂(一)概述1.
31、开窍剂的适用范围12.开窍剂的应用注意事项1(二)凉开1.安宫牛黄丸的组方原理及其与牛黄清心丸的鉴别应用12.至宝丹与安宫牛黄丸、紫雪的鉴别应用1(三)温开苏合香丸的组方原理1十四、治风剂(一)概述1.治风剂的适用范围12.治风剂的应用注意事项1(二)疏散外风1.川芎茶调散的组方原理12.大秦艽汤的组方原理13.小活络丹的组方原理14.消风散的组方原理及其与防风通圣散的鉴别应用1(三)平息内风1.羚角钩藤汤的组方原理12.镇肝熄风汤的组方原理13.天麻钩藤饮的组方原理及其与镇肝熄风汤的鉴别应用1十五、治燥剂(一)概述1.治燥剂的适用范围12.治燥剂的应用注意事项1(二)轻宣外燥1.杏苏散的组方
32、原理12.清燥救肺汤的组方原理1(三)滋阴润燥1.增液汤的组方原理及加减化裁12.麦门冬汤的组方原理及其与炙甘草汤、清燥救肺汤的鉴别应用13.百合固金汤的组方原理14.养阴清肺汤的组方原理1十六、祛湿剂(一)概述1.祛湿剂的适用范围12.祛湿剂的应用注意事项1(二)燥湿和胃1.平胃散的组方原理及加减化裁12.藿香正气散的组方原理1(三)清热祛湿1.茵陈蒿汤的组方原理及加减化裁12.八正散的组方原理及其与小蓟饮子的鉴别应用13.三仁汤的组方原理14.甘露消毒丹的组方原理15.二妙散的组方原理及加减化裁1(四)利水渗湿1.五苓散的组方原理、加减化裁及其与猪苓汤的鉴别应用12.防己黄芪汤的组方原理1
33、(五)温化寒湿1.苓桂术甘汤的组方原理12.真武汤的组方原理及加减化裁13.实脾散的组方原理及其与真武汤的鉴别应用14.萆薢分清饮的组方原理1(六)祛风胜湿1.羌活胜湿汤的组方原理12.独活寄生汤的组方原理及加减化裁1十七、祛痰剂(一)概述1.祛痰剂的适用范围及配伍规律12.祛痰剂的应用注意事项1(二)燥湿化痰1.二陈汤的组方原理及加减化裁12.温胆汤的组方原理、加减化裁及其与蒿芩清胆汤的鉴别应用1(三)清热化痰1.清气化痰丸的组方原理12.小陷胸汤的组方原理13.滚痰丸的组方原理1(四)润燥化痰贝母瓜蒌散的组方原理1(五)温化寒痰三子养亲汤的组方原理1(六)治风化痰1.止嗽散的组方原理12.半夏白术天麻汤的组方原理1十八、消食剂(一)概述1.消食剂的适用范围12.消食剂的应用注意事项1(二)消食化滞1.保和丸的组方原理12.枳实导滞丸的组方原理1(三)健脾消食1.健脾丸的组方原理及其与参苓白术散的鉴别应用12.枳实消痞丸的组方原理1十九、驱虫剂乌梅丸的组方原理1专心-专注-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