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高校中专校新教师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心理学(共26页).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16700703 上传时间:2022-05-18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1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高校中专校新教师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心理学(共26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江苏省高校中专校新教师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心理学(共26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高校中专校新教师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心理学(共26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高校中专校新教师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心理学(共26页).doc(2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2001年江苏省高校、中专校新教师岗前培训一、单项选择题:(20题,计20分)1、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 )在莱比锡大学创建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心理学开始成为一们独立的学科。A、马斯洛 B、冯特 C、华生 D、詹姆士2、“知之深,爱之切”说明了( )A、认知过程对情感过程的依赖B、情感过程对认知过程的依赖C、意志过程对情感过程的依赖D、情感过程对意志过程的依赖3、教师教学监控能力的发展趋势为:( )A、敏感性逐渐减弱B、迁移性逐渐提高C、从自律到他律D、从他控到自控4、遗忘曲线表明,遗忘的进程是:( )A、先快后慢 B、均衡的 C、先慢后快 D、不快不慢5、日常生

2、活中“随大流”现象,心理学中称为:A、从众 B、服从 C、社会惰化 D、去个性化6、态度中最主要的成分是:( )、认知 、意志 C、情感 D、行为倾向7、个人在群体中不出全力的现象称为:( )、从众 、去个体化 C、流行 D、社会惰化作用8、人们以其它事物为中介反映客观对象的思维特点称为( )、概括性 、间接性 C、抽象性 D、具体性9、“杀鸡警猴”最适宜用( )理论来解释、强化原理 、从众说 C、认知失调说 D、观察学习说10、有效教学测验的基本要求,有效度、信度、难度和( )、区分度 、统一度 C、深度 D、信任度11、1948年WHO在其宣言中指出,健康应包括生理、心理和( )等方面、社

3、会适应 、人际协调 C、情绪正常 D、人格统一12、站在别人的立场上,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用别人的眼睛来看这个世界,用别人的心来理解这个世界,这在心理学上称为( )、情境控制 、社会交往 C、自我价值保护 D、移情13、( )是集体对成员的一种吸引力,也是集体成员愿意留在集体中间的倾向。、集体凝聚力 、集体规范 C、集体舆论 D、士气14、( )是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与他人相接近。、模仿 、感染 C认同、 D、内化15、通过阅读有关英雄人物光辉事迹的作品而产生的情感体验是:( )A、直觉的道德情感B、想象的道德情感C、伦理的道德情感D、道德感16、(

4、 )是个体道德品德的核心部分。、道德认识 、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17、自我意识的最高级表现是( )、自我教育 、自我肯定 C、自我否定 D、自我扩张18、一题多解属于( )思维。发散、 、 辐合 C、直觉 D、分析19、根据红楼梦文字描述,设计大观园施工图纸是( )、再造想象 、创造想象 C、空想 D、理想20、“冒险转移”是心理学研究较多的一种( )现象。、群体极化 、模仿 C、 从众 D、服从二、双项选择(10题,计20分)1、意志过程往往与克服困难相联系,并体现在对行为的( )和( )方面。、发动 、兴奋 C、制止 D、抑制2、思维的两大特性为( )、直接性 、间接性 C

5、、内在性 D、概括性3、教学反思的方法有( )、实际讨论 、详细描述 C、理论研究 D、参观观摩4、所谓意义学习,奥苏伯尔认为就是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 )和( )的联系。、字面的 、非人为的 C、社会意义的 D、实质性的5、成就动机主要由交往内驱力、( )和( )组成。、安全内驱力 、认知内驱力 C、生理内驱力 D、自我提高内驱力6、学习动机的两个基本成分为( )、学习需要 、学习信念 C、学习理想 D、学习期待7、在教材的组织方面,应遵循两方面原则,即( )、不断抽象 、融会贯通 C、不断分化 D、综合贯通8、就直观的对象而言,可以把直观分为实物直观和(

6、 )。、图片直观 、言语直观 C、模象直观 D、模型直观9、从自我观念来看,自我意识可分为现实自我和( )。、生理自我 、社会自我 C、投射自我 D、理想自我10、遵从包括两种情况( )。、内化 、模仿 C、从众 D、服从三、判断题(10题,计10分)1、动物不具有学习现象。( )2、负强化即为惩罚。( )3、短时记忆的容量很有限,一般只能储存七个左右的数字。( )4、根据归因理论,能力被看作为一种稳定的、内在的原因。( )5、“大考大耍,小考小耍,不考不耍”这句话是不符合心理学原理的。( )6、“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是一种正迁移。( )7、大学生的思维发展处于形式逻辑思维向辩证逻辑思维过

7、渡的阶段。( )8、识记课文比识记散句效果差。( )9、过度学习影响学习效果,不值得提倡。( )10、动机的强度与解决问题的效率成正比关系。( )四、简答题(5题,计30分)1、提高教师教学监督能力的技术有哪些?2、简述加涅关于学习结果的分类。3、如何促进学习的有效迁移?4、大学生应进行自我教育。5、简述大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的主要策略。五、论述题(3选1,计20分)1、根据学习的信息加工模式,试论述学习阶段及其教学设计。2、试论述如何有效地激发学习动机?3、试论述如何有效地改变态度与品德。2002年江苏省高校、中专校新教师岗前培训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 )

8、A教师教学 B教师教育 C学生学习 D学生学习与教师教育2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著名代表是( ) A弗洛伊德 B布鲁纳 C马斯洛 D布卢姆3当学生取得好的成绩后,老师、家长给予表扬和鼓励,这符合桑代克学习规律中的( ) A准备律 B练习律 C效果律 D动机律4发现学习理论的提出者是( ) A苛勒 B加涅 C奥苏伯尔 D布鲁纳5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运刚多媒体教育手段模拟实物的形象,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感性材料,这被称为( ) A实物直观 B模象直观 C言语直观 D想象直观6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让学生掌握知识的本质意义,需要变换知识的呈现方式,其中本质属性保持恒在,而非本质属性可有可无,这在心理学中称为(

9、) A变式 B比较 C概括 D抽象7某学生具有外向、直爽、精力旺盛、反应迅速、情绪发生快而多变、急躁容易冲动等特点。据此,可以初步判定该生的气质类型属( ) A胆汁质 B粘液质 C抑郁质 D多血质8个性中具有核心意义的、表现一个人对现实稳定的态度和相应的行为方式的心理特征叫( ) A、能力 B气质 C性格 D习惯9主张学生的学习不是从不知到知的过程,而是在学习者原由知识经验的基础上不断“生长”出新的知识意义的过程,这种学习理论所属学派为( ) A人本主义 B。行为主义 C建构主义 D认知派10个体由于群体的舆论压力,在认知和行动上不由自主地趋向于跟多数人一样的现象称( ) A凝聚性 B从众 C

10、社会助长作用 D士气l1研究表明,学习动机强度与学习效率之间的关系一般表现为( ) A正相关 B负相关 C无相关 D动机强度适中,学习效率最高12群体中占优势的言论与意见称为( ) A规范 B舆论 C群体气氛 D凝聚性13心理学中首创两难故事法研究人的道德发展阶段的心理学家是( ) A科尔伯格 B皮亚杰 C斯金纳 D巴甫洛夫14有这样一列数字:,如果孤立地记忆,则有18个记忆单位,难度很大,但如将它们看成1,2,3,4,5,6,7,8,9,10的平方,则有10个有规律的记忆单位,提高了记忆的成效,这是利用了记忆编码中的哪种策略( ) A系统化 B联想 C替换 D组块化15个体在解决问题时往往只

11、看到某种事物的通常功能,而看不到它其他方面的功能,从而影响问题的解决,这种现象称为( )A定势作用 B功能固着C变式 D迁移二、填空题:(每题1分,共10分)1人的心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感过程和 三个方面。2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经过记忆实验所绘制出的“遗忘曲线”,反映了遗忘进程先快后慢的基本趋势,从而揭示了 的必要性。3在识记一些无意义的材料时,人为地赋予其意义并加以一定的联想和想象,以提高记忆的效果,这种做法被称为 。4学生知识的应用(或解题)过程一般包括审题、 、重现有关知识和解题(求解)等几个基本环节。5元认知指学习者对自己认知(过程及其结果)的认知,一般认为它包括元认知

12、知识、 、元认知监控三个主要方面。6奥苏伯尔认为,学生的学习动机主要由认知的内驱力、 和附属的内驱力三个方面构成。7有人在场或多人一起学习或工作,可以提高个人活动的效率,出现增质或增量,这种现象被称为 。8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过程包括自我意识的分化、矛盾、 和转化与稳定等几个阶段。9学生学习了m(a+b)=ma+mb后,错误地得出lg(a+b)=lga+lgb,这在迁移心理学中称 。10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健康应包括生理的、心理的和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健康,1989年,又在健康的涵义中增加了 的健康。三、简答题(每题6分,共30分)1简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2加德纳多元智力包含哪些内容

13、?3简述大学生学习的基本特点。4品德形成过程包含哪些环节?5简述创造性教学的基本要求。四、论述题(选做二题,每题15分,共30分)1试述激发大学生学习动机的主要措施。2教师的教学怎样才能促进学生的学习迁移?3举例说明感知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2003年江苏省高校、中专校新教师岗前培训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l、某学生具有活泼好动、反应敏捷、兴趣容易转移、情绪发生快而多变、善于交际等特点,据此,可以初步判定该生的气质类型属( )A.胆汁质B粘液质c.抑郁质D.多血质2个性中具有

14、核心意义的、表现一个人对现实稳定的态度和相应的行为方式的心理特征叫( )A. 能力B.性格c.气质D.习惯.3、有种学习理论认为;学习不是从不知到知的过程,而是学习者在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不断生长也新知识意义的过程.这种学习理论被称为( )A人本主义B建构主义c.行为主义D.认知学派4、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飞这种现象在社会心理学中称为( )A从众B社会懈怠作用c.模仿D.社会促进作用5、有一种动机理论认为动机激励力量的大小取决于目标的价值与实现目标的可能性两个因素的乘积.这种动机理论被称为( )A自我实现理论B归因理论c.期望理论D成就动机理论6、群体中占优势的言论与

15、意见称为( )A规范B.凝聚性C群体气氛D.舆论7、心理学中首创两难故事法研究人的道德发展阶段的心理学家是 ( )A.科尔伯格B.皮亚杰c.斯金纳 D巴甫洛夫8、将没有意义的材料人为地赋予一定的意义,以促进记忆效果的提高,这在记忆心理学中被称为( )A.记忆术B.联想C替换 D系统化9、如果说一个人的智力超常,则其智商必须超过 ( )A. 80 B. 130 C. 100 D. 9510、个人的自我感受、自尊、自爱、自卑、自信、内疚、优越感、成就感、自我效能感等,属于自我意识中的( )A.自我认识B.自我调节C.自我体验D.自我控制11、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 ) A.教师的教学B.教师的教

16、育C.学生的学习D.学生学习与教师教育12、教育心理学创始人桑代克在实验的基础上提出的学习理论是( )A尝试错误说B.社会学习理论问悟C发现学习理论D掌握学习理论13、教师如果能与学生打成一片,则容易使学生接受老师的观点,这种现象在宣传教育心理学中被称为( )A.皮格马利翁效应B. 自己人效应C. 古信效应D. 名片效应14、一个人在心理活动的强度、灵活性、稳定性等动力方面所表现出的特征称为. ( ) A意志B.动机 C.气质。能力15、个体在解决问题时往往只看到某种事物的通常功能,而看不到它其它方面的功能,从而影响问题的解决,这种现象称为( ) A定势作用B.迁移c变式。D.功能固着16、在

17、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多媒体教育手段模拟实物的形象,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感性材料,这称为( )A.实物直观B.言语直观C.模象直观D.想象直观17、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让学生掌握知识的本质意义,需要交换知识的呈现方式,其中本质属性保持恒在,而非本质属性可有可无,这在心理学中称为( ) A.变式B.比较bC概括D.抽象18、先于所要学习的新材料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是对新学习材料的简化与概括,在新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观念之间起认知桥梁作用,这种学习内容的组织技术或教学策叫( )A.比较性组织者B.先行组织者C.认知结构D固定点19、精神分析学派心理学的著名代表人物是( )A马斯洛B布鲁纳c.弗洛伊

18、德D布卢姆20、区分短时记忆与长时记忆的时间标志是( )A. 25秒B. 30秒C. 2分钟D.1分钟二、填空题答案填写在题中横线上。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学习者对自己认知(过程及其结果)的认知,称为( )2、根据信息加工心理学的观点,记忆可以( )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三个系统。3、个体自我意识从其内容上可分为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和( )等方面4、一个人的性格特征,主要表现在性格( )、理智朝正、情绪特征和意志特征四个方面5、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力求使知党的对象与背景在颜色色调、剌激零度等方面有明显的差异,这样才能保证知觉效果的提高。这是利用了知觉规律中的( )6、有人在场或多

19、人一起学习或工作,可以提高个人活动的效率,出现增质或增量,这种现象称为( )7、韦克斯勒智力测验量表是目前影响较大、运用较广的智力测验量表,它由在操作量表和( )两个分量表构成.8、如识的学习过程-般经历知识学习的准备、知识的感知、理解、保持、迁移和( )等几个阶段9、我国心理学工作者通常将学生的学习分为知识的学习、( )的学习、能力的学习和道德品质或行为规范的学习四大类.10、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经过记忆实验研究所绘制出的遗忘曲线,反映了遗忘进程( )的基本趋势,从而揭示了及时复习的必要性。11、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过程包括自我意识的分化.矛盾、( )和转化与稳定等几个阶段12、心理健康教育包括

20、针对心理疾患而进行的( )心理健康教育和针对心理潜能开发而进行的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两大类13、教育心理学的创始人桑代克通过实验提出了学习的准备律、练习律和( )三大学习规律。14、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所产生的促进作用称为( )15、解题过程一般包括( )、课题归类、重现有关知伊和解题(求解)等几个基本环节6、奥苏伯尔认为,学生的学习动机主要由( )自我提高的内驱力和附属的内驱力三个方面构成.17、揭示动机强度与学习效率之间关系的定律是( )18、需要层次理论的提出者是( )19、心理学家阿特金森将个体的成就动机分为两种倾向,即力求成功的倾向和().20、学习者为有效地达到学习目标,在认知与元认

21、知的基础上对学习方法与学习心态的选择与调控,被称为()。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B分,共40分)1、简述教师教学的三种水平.2、在教学中如何促进学生的学习迁移? 3、大学生常见的心理矛盾有哪些?4、简述学生品德形成的基本过程?5、著名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力包含哪些内容?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结合实例说明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主要措施。2、试述布鲁纳发现学习理论的基本内容及其对当今教育改革的意义.2004年江苏省高校、中专校新教师岗前培训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字每填在括号内。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

22、1分,共10分)1.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A教师教学B教师教育c.学生学习D.学生学习与教师教育2.精神分析学派心理学家的著名代表是( )A弗洛伊德B布鲁纳C马斯洛D.布卢姆3.当学生取得好的成绩后,老师家长给予表扬和鼓励,这符合桑代克学习规位中的 ( )A.准备律B练习律号悍C效果律D.动机律4发现学习理论的提出者是( ) A.苛勒 B加涅C奥苏伯尔D.布鲁纳5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多媒体教育手段模拟实物的形象,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感性较饵,这称为 ( )A.实物直观 B.模象直观C言语直观D想象直观6.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让学生掌握知识的本质意义,需要变换知识的呈现方式,三中本质属性保

23、持恒在,而非本质属性可有可无,这在心理学中称为 ( ) A变式 B比较C概括D抽象7某学生具有外向、直爽、精力旺盛、反应迅淫、情绪发生快而多变、急躁容易冲动等特点。据此,可以初步判定该生的气质类型属( )A.胆汁质B.粘液质c.抑郁质D多血质8.个体由于群体的舆论压力,在认知和行动上不由自主地趋向于跟多数人样的现象称( )A凝聚力B.从众c.社会助长作用D.士气9.心理学中首创两难故事法研究人的道德发展阶段的心理学家是 ( )A科尔伯格B皮亚杰c.斯金纳口,巴甫洛夫10根据学习的结果探寻导致结果成败原因的动机理论叫归因理论,其著名的代表人物是 ()A维纳B.斯金纳C阿特金森D.皮亚杰二、判断题

24、(对的打-I.错的打X。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过度学习的程度越高,记忆效果越好。( )2.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经过记忆实验所绘制出的遗忘曲线,反映了遗忘进程先慢后快的基本趋势( ) 3.一般认为,条件反射形成后如果得不到强化就会消退,这种消退是一次完成的。( )4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稳定性、指向性等方面的动力特征,反映了一个人的气质。 ( )5区分短时记忆与长时记忆的时间标志是10分钟。( )6.在动作技能的形成过程中,通常表现为动觉控制的增强和视觉控制的减弱。 ( )7.心理学家布鲁纳将学生的学习动机分为认知的动机、自我提高的动机和附属的动机兰种类型( )8.有人在场

25、或多人一起学习或工作,既可能出现增质或增量,也可能出现减质或减量的情况。( )9世界卫生组织所指的健康,包括生理的健康、心理的健康和社会适应三个方面。( )10.如果一个人的智商达到100.则可以认为这个人的智力非常优秀。( )三、筒答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6分,共60分1.简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2简述最近发展区理论的基本内容。3简述学生学习动机水平与学习效率之间的关系。4.简述影响解决问题的主要心理因素。5.简述人际吸引的主要因素6.简述性格结构的特征。7.简述感知规律。8.简述品德形成的基本过程。9简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10.简述促进学生学习迁移的主要措施。四、论述题(

26、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部分)l试述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力的基本内容及其教育意义。2.教师威信对教育效果有重要的影响,这对我们教师从事教育工作有何启示。2005年江苏省高校、中专校新教师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心理学试卷(A)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括号内。本大题共10分,每小题1分,共10分)1、个性中具有核心意义的、表现一个人对现实稳定的态度和相应的行为方式的心理特征叫 A、能力 B、性格C、气质 D、习惯2、有种学习理论认为,学习不是从不知到知的过程,而是学习者在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不断“生长”出新知识意义的过程,这种学习理论被称为

27、 A、人文主义 B、建构主义C、行为主义 D、认知学派3、“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这种现象在社会心理学中称为 A、从众 B、社会懈怠作用C、模仿 D、社会促进作用4、心理学中首创两难故事法研究人的道德发展阶段的心理学家是 A、科尔伯格 B、皮亚杰C、斯金纳 D、巴甫洛夫5、将没有意义的材料人为地赋予一定的意义,以促进记忆效果的提高,这在记忆心理学中被称为 A、记忆术 B、联想C、替换 D系统化6、如果说一个人的智力超常,则其智商必须超过 A、80 B、130C、100 D、957、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 A、教师的教学 B、教师的教育C、学生的学习 D、学生学习与教

28、师教育8、教育心理学创始人桑代克在实验的基础上提出的学习理论是 A、尝试错误说 B、社会学习理论C、发现学习理论 D、掌握学习理论9、一个人在心理活动的强度、灵活性、稳定性等动力方面所表现出的特征称为 A、意志 B、动机C、气质 D、能力10、先于所要学习的新材料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是对新学习材料的简化与概括,在新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观念之间起认知桥梁作用,这种学习内容的组织技术或教学策略叫 A、比较性组织者 B、先行组织者C、认知结构 D、固定点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学习者对自己认知(过程及其结果)的认知,称为_。2、一个人的性格特征,主要表现在性格的_

29、特征、理智特征、情绪特征和意志特征四个方面。3、有人在场或多人一起学习或工作,可以提高个人活动的效率,出现增质或增量,这种现象称为_。4、“韦克斯勒智力测验量表”是目前影响较大、运用较广的智力测验量表,它由操作量表和_两个分量表构成。5、知识的学习过程一般经历知识学习的准备、知识的感知、理解、保持、迁移和_等几个阶段。6、我国心理学工作者通常将学生的学习分为知识的学习、_的学习、能力的学习和道德品质或行为规范的学习四大类。7、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经过记忆实验研究所绘制出的“遗忘曲线”,反映料遗忘进程_的基本趋势,从而揭示了及时复习的必要性。8、心理健康教育包括针对心理疾患而进行的_心理健康教育和针

30、对心理潜能开发而进行的发掌性心理健康教育两大类。9、教育心理学的创始人桑代克通过实验提出了学习的准备律、练习律和_三大学习规律。10、奥苏伯尔认为,学生的学习动机主要由_、自我提高的内驱力和附属的内驱力三个方面构成。三、简答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6分,共60分)1、 简述教师教学的三种水平。2、 教学如何促进学生的学习迁移?。3、 简述大学生常见的心理矛盾。4、 简述学生品德形成的基本过程。5、 著名心理学家加德纳所提出的“多元智力”包含哪些内容?6、 简述耶尔克斯道德森定律的基本内容。7、 简述大学生学习的基本特点。8、 简述感知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9、 简述创造性(力)与智的关系。1

31、0、简述影响解决问题的主要心理因素。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 结合实例说明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主要措施2、 试述布鲁纳发现学习理论的基本内容?2006年江苏省高校、中专校新教师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心理学试卷(A)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括号内。本大题共10分,每小题1分,共10分)1、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 A、教师的教学心理学规律 B、教师的教育心理学规律C、学生的学习心理学规律 D、学生学习与教师教育心理学规律2、有种学习理论认为,学习不是从不知到知的过程,而是学习者在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不断“生长”出新知

32、识意义的过程,这种学习理论被称为 A、人文主义 B、建构主义C、行为主义 D、认知学派3、某学生具有活泼好动、反应敏捷、兴趣容易转移、情绪发生快而多变,善于交际等特点。据此,可以初步判定该生的气质类型属 A、胆汁质 B、粘液质C、抑郁质 D、多血质4、群体中占优势的言论与意见称为 A、规范 B、凝聚性C、群体气氛 D、舆论5、将没有意义的材料人为地赋予一定的意义,以促进记忆效果的提高,这在记忆心理学中被称为 A、记忆术 B、联想C、替换 D系统化6、个人的自我感受、自尊、自爱、自卑、自信、内疚、优越感、成就感、自我效能感的,属于自我意识重点 A、自我认识 B、自我调节C、自我体验 D、自我控制

33、7、个体在解决问题时往往只看到某种十五的通常功能,而看不到它其它方面的功能,从而影响问题的解决,这种想象称为 A、定势作用 B、迁移C、变式 D、功能固着8、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多媒体教育手段模拟实物形象,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感性材料,着称为 A、实物直观 B、言语直观C、模象直观 D、想象直观9、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让学生掌握知识的本质意义,需要变换知识的呈现方式,其中本质属性保持恒在,而非本质属性可有可无,这在心理学中称为 A、变式 B、比较C、概括 D、抽象10、先于所要学习的新材料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是对新学习材料的简化与概括,在新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观念之间起认知桥梁作用,这种学

34、习内容的组织技术或教学策略叫 A、比较性组织者 B、先行组织者C、认知结构 D、固定点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根据信息夹攻心理学的观点,记忆可以分为_、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三个系统。2、一个人的性格特征,主要表现在性格的_特征、理智特征、情绪特征和意志特征四个方面。3、有人在场或多人一起学习或工作,可以提高个人活动的效率,出现增质或增量,这种现象称为_。4、“韦克斯勒智力测验量表”是目前影响较大、运用较广的智力测验量表,它由操作量表和_两个分量表构成。5、知识的学习过程一般经历知识学习的准备、知识的感知、理解、保持、迁移和_等几个阶段。6、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过程

35、包括自我意识的分化、矛盾、_和转化与稳定等几个阶段。7、教育心理学的创始人桑代克通过实验提出了学习的准备律、练习律和_三大学习规律。8、解题过程一般包括_、课题归类、重视有关知识和解题(求解)等几个基本环节。9、奥苏伯尔认为,学生的学习动机主要由_、自我提高的内驱力和附属的内驱力三个方面构成。10、学习这为有效地达到学习目标,在认知与元认的基础上对学习方法与学习心态的选择与调控,被称为_。三、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本大题共10小,每小题1分,共10分)1、在技能练习过程中表现出的基本特征之一是动作的有意识控制逐步增强 2、心理学家阿特金森将个体的成就动机分为两种倾向,即力求成功的倾向和避免失

36、败的倾向。力求成功者往往选择中等难度的学习任务。 3、道德情感有不同的种类,伦理的道德情感主要通过创设具体的道德清静加以培养。 4、动机的期望理论认为,动机激励力量的大小取决于目标的价值与实现目标的可能性两个因素。 5、根据学习动机的成败归因理论,学习者的能力被视为不可控制的稳定因素。 6、区分短时记忆与长时记忆的保持时间标志是1分钟。 7、心理健康教育就是针对已经产生心理疾患的对象而进行的矫正性心理健康教育。 8、“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这种现象在社会心理学中称为社会懈怠作用。 9、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力求使知觉的对象与背景在颜色色调、刺激强度等方面有明显的差异

37、,这样才能保证知觉效果的提高。这是利用了知觉规律中的差异律。 10、从活动的调节看,动作技能的形成一般表现为视觉控制的减弱和动觉控制的增强。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简述知识应用的基本过程。2、简述影响解决问题的主要心理因素。3、简述人际吸引的主要因素。4、简述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的基本内容。5、简述认知自我的基本方法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3、 结合自己学习与教学的实例阐明击发学生学习动机的主要措施4、 试述加德纳多元智力理论的基本内容及其当今教育改革的意义?2007年江苏省高校、中专校新教师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心理学试卷(A)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括号内。本大题共10分,每小题1分,共10分)1、强调心理学应该研究人的无意识现象的心里学流派是 A、认知学派 B、行为主义C、精神分析 D、人本主义2、学生为了获得师长的赞许和表扬而努力学习的动机或内驱力称为 A、认知的内驱力 B、自我提高的内驱力C、附属的内驱力 D、胜任的内驱力3、个体想象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形象,想象他人对自己的评价,从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