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道路三要素特性分析交通拥堵问题(共7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道路三要素特性分析交通拥堵问题(共7页).doc(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成 绩 土木工程与建筑系 课程论文 (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 2014年 06月 22日专心-专注-专业从道路三要素特性分析交通拥堵问题摘要 : 城市交通问题是本世纪以来发达国家一直为之困扰的问题。随着我国城市的经济高速发展,机动车数量的快速增长,城市人口密度的不断增加,城市交通发展问题日益凸显,城市交通发生了前所未有的迅速增长,传统的道路交通设施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而城市交通拥堵现象成为我国城市的普遍灾害。对此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也出台了不少相应的公共政策来,但至今这一问题也没有得到有效的缓解。造成城市交通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城市发展过程本身。经济
2、发展导致城市形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高度密集的城市逐步演变为在更大区域内日益分散和多极化的城市,居民的出行模式也随之发生急剧的变化,人口的不断增长、由经济引发的出行行为(交际、购物、文化活动和旅游等)的增长必然给城市交通带来越来越大的压力。关键词: 交通三要素特性;交通拥堵问题;解决方案;我认为通过交通三要素特性分析我国交通拥堵问题时略有不同,具体原因表现为:一、人的交通特性1、政府 1.1现阶段我国法律体系还不健全,而且法规不是很强制,更多的是要人们的自律,城市地区多酒驾、闯红灯、乱停乱占等违反交通法律规定的行为,对其引起的高发交通事故的行为处罚不规范; 1.2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速度远远跟
3、不上交通需求增长速度。道路交通拥堵从最直接、最表象上看,无疑是车辆和道路之间的矛盾。城市建设的步伐不断加快,人们对城市道路交通需求和道路实际通行能力之间的矛盾将会是越来越大,城市交通拥堵是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产物。车辆的快速增长、城市人口的扩张和城市有限的道路资源三者在城市道路交通拥堵中起着决定性、关键性作用。1.3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不合理。城市人口、车辆的急剧增加决定着城市道路必将拥堵的结果,城市不合理的建筑规划和布局加剧着城市道路交通拥堵结果的发生。 1.4城市公共客运发展滞后,加剧交通紧张。具体表现为: 公交线网布局不够合理,许多城市公交线网未能根据城市的发展而及时的调整 结构,
4、公交线路分布不均,使其客运能力下降。 公交车辆跟不上城市的发展。 公交车不能按季节、时节适时调整,运行效率低。 公交服务水平不高。2、交通参与者素质不高一是市民的交通安全意识比较淡薄,不按规定行走妨碍交通;二是驾驶员规范驾驶的意识不强,驾车随意性较大,部分驾驶员只求个人方便,甚至不服从交警指挥,交通违法现象突出。三是驾驶员的驾驶技术不过关,驾驶员培训学校只注重经济效益而不注重质量,对新驾驶员培训的标准不高,要求不严,造成部分新驾驶员驾驶技术达不到上路行驶的要求,加剧了交通拥堵。 常见人们开车容易引起交通事故有以下几种情况:1、酒后驾驶; 2、超速行驶; 3、超载行驶; 4、疲劳驾驶; 5、开车
5、时注意力不集中。二、车的交通特性 1、小汽车数量增长速度过快。目前我国城市机动车的年平均增长率已达15%,其中私人小汽车的增长速度超过平均水平。 2、车辆尺寸超标。我国对汽车的总高、总宽、总长有限制规定,但近些年,在利益的驱使下,出现车辆“大吨小标”和非法改装的情况。超标车辆不仅容易引起交通堵塞,而且极易引发交通事故,严重影响了市区交通。 三、路的交通特性 1、 路网规划不完善。许多城市的干道网尚未规划形成,使得大量车流只能拥挤在现有的几条干道上,不能形成合理分流。一些道路设计过窄,道路之间没有分叉路口,无法进行车辆分流; 2、 缺少快速、便捷的环城高速线路,使得很多往来个城区的机动车被迫需要
6、经过城市中心;3、 一些人流量很大的道路没有行人道路、地下通道或过街天桥,大量行人来往于机动车道之间,造成车辆通行缓慢;4、 沥青砼路面作为一种高级路面,在全国各地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由于沥青材质本身的差异,以及受施工水平的影响,沥青路面常常出现开裂、泛油、松散、坑槽等常见病害,这些病害的出现严重影响了行车速度、行车安全,加大了汽车磨损,缩短了沥青路面使用寿命,影响了道路投资效益。 5、 道路建设不合理,路面质量不高。一是大部分城市由于历史原因或多或少地存在城市建设规划先天性不足的问题,市区贯穿城市的主干道路少,交通压力大;二是道路建设重复施工次数多,路面质量不高,到处坑坑洼洼,大大降低了车辆
7、通行的单位流量,造成交通拥堵;三是交通设施不完善,城市中有的交通设施落后妨碍了整体交通功能的发挥,已严重滞后于社会的发展。 结合道路交通三要素特性,分析了交通拥堵的原因。交通拥堵不仅会导致经济社会诸项功能的衰退,而且还将引发城市生存环境的持续恶化,成为阻碍发展的“城市顽疾”。交通拥挤对社会生活最直接的影响是增加了居民的出行时间和成本。出行成本的增加不仅影响了工作效率,而且也会抑制人们的日常活动,城市活力大打折扣,居民的生活质量也随之下降。另外,交通拥挤也导致了事故的增多,事故增多又加剧了拥挤。第三,交通拥挤还破坏了城市环境。在机动车迅速增长的过程中,交通对环境的污染也在不断增加,并且逐步成为城
8、市环境质量恶化的主要污染源。针对我国城市交通拥堵的现状,可相应采取以下措施加以改善:一、人1、政府 (1)将城市交通规划与城市规划相结合 应当从城市布局方面来解决城市交通的可持续问题,寻求高可达性、低交通需求的土地利用交通系统发展模式。城市土地利用规划的思路从注重发展速度、用地规模和人均用地指标转向注重合理的空间结构和用地形态。以公共交通网络和道路网络共同作为城市布局的骨架,在总体规划上创造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土地开发模式。 (2)优化城市交通结构,大力发展城市公交 在进行城市交通规划的时候,应当着力提高公共交通系统在城市交通结构中的比重,合理确定各种车辆的发展比例和速度。同时根据城市发展的现状
9、,对城市公交线路进行优化,形成公交主干网与次级线路相互配合的网络体系,弥补许多新建小区和新发展地区无公交线路的空白,使线路布局合理,站点设置科学。建设快速公交系统是公交实现现代化的主要出路和选择,是一种运营成本低、服务质量好、效率高、易于实现的交通解决办法。(3)科学管理,缓解交通堵塞,向管理要效率。 1) 交通信号灯由点控制到线控制乃至平面控制,改变原来的一个路口一个信号灯的线性控制,从而提供最优的信号灯时间分配,使该路中驾驶员的总的时间延误和停车等待次数最小。 2)引进和开发先进的交通信号指挥系统,并将整个市区的交通指挥联网,合理调节交通红绿灯的通行能力;利用现代通信手段,建立一支疏导交通
10、的机动队伍,随时处理交通堵塞。3)坚决取缔非法占道,还路于交通。健全交通法规,依法加强交通管理。4)大力建造公共停车场。5)落实路面、路段、路口的优化工作。具体可采取单向通行、分时段通行、单双号通行、特定车型通行、禁左、禁右、强行隔离、设立港湾式停靠点等措施。 6)加快智能化交通建设步伐。向科技要效能是现代交通管理工作的发展方向。全面提升交通管理科学水平。 7)加强交通违法整治。对违法变更车道、违法超车、逆向行驶等严重影响交通秩序的违法行为,要加强整治力度,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努力减少因驾驶人、行人主观故意行为引发的交通拥堵现象。8) 落实交通管理勤务制度改革。科学安排勤务方案,做到勤务跟着流量
11、走,人员跟着勤务走,定责、定点、定任务,切实提高交通管理水平。 9)深化交通事故处理机制:制定出既能快速疏解交通又能方便实际操作的交通事故处理机制。 10)加大交通法规的宣传教育力度。二、车 1、在市内中心区路网较密但路面较窄的路段设置单行道;实施车牌号码为单、双号的车辆隔天分别出行的强制措施等。这些管制措施无疑会减小交通量,促进道路畅通。2、严格制定和执行车辆尺寸法规,依法对超标超限车辆制造商和持有者进行处罚,规范车辆交易。 三、路 1、 加快城市道路交通设施建设,完善路网规划。首先应从道路基础设施入手,通过新增或改造城市道路,改变城市路网稀、人多路少的局面,要加快旧城道路的拓宽改造力度,消
12、除断头路段。只有当道路建设方案整合各方意见后,才会发挥它最大的效能。所以说在完善路网结构服务交通上规划部门应对城市路网结构的合理性作分析论证、对城市人口、车辆对现有道路的影响作科学评估。道路交通管理部门应对城市交通情况尤其是早晚高峰交通进行统计、分析,找出城市交通流的主要结点和特点。2、加快市区道路建设管理。一是多建新路。要多修建贯通城市的主干道,贯通辅道,彻底缓解城市道路拥挤的问题;二是加强路面疏导。三是大力发展公共交通。牢固树立公交优先的观念,建立适合城市特点的交通发展战略。四是大胆探索交通管理的新方法。视情实施错时上下班;实施机动车单双号通行;对一些路段限制外地号牌车通行;在商业集中区实
13、行单行通行和限时通行等,以减轻中心区的交通拥堵。3、加快交通设施建设。一是建造立交桥,在中心交通枢纽建造立交桥,有效解决交通拥堵的现象;二是有条件的城市可以发展地铁、轻轨等,丰富交通方式;三是在交通事故多发点段及交通拥堵点段增设、完善信号灯、标志、标线、隔离护栏等交通设施,规范通行秩序,保障道路畅通。 4、 完善市区道路基础设施。一是在路桥建设改造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行人交通系统的建设,使市区行人交通系统规划合理、建设完善。二是规划改造城市道路,增加人行道、非机动车道及人行过街、照明等设施,开放现有的地下通道供行人通行,以满足交通参与者的不同交通需求,更好的解决城市交通拥堵。参考文献:(1)作者:刘治彦,岳晓燕,赵睿;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研究生院;城市发展研究18卷2011年11期。(2)作者:曹一鸣,男,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收稿日期:20120315,课题:城市交通拥堵原因及对策;文章编号:16723988(2012)0400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