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地质矿产调查工作细则(共78页).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16695134 上传时间:2022-05-18 格式:DOC 页数:78 大小:38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区域地质矿产调查工作细则(共78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8页
区域地质矿产调查工作细则(共78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区域地质矿产调查工作细则(共78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区域地质矿产调查工作细则(共78页).doc(7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区域地质矿产调查工作细则15000015万龚滩等10幅区域地质矿产联测项目组二一年一月专心-专注-专业目 录前 言为了促进15万龚滩等10幅区域地质矿产联测项目工作能够规范、有序地实施,保正其研究深度和精度,力求做到各项地质工作统一方法、统一标准,提高野外原始地质资料及成果质量,依据有关规范,参照有关区域地质调查细则,结合调查区的实际情况,特汇编了本工作细则。供项目所有技术人员参考执行。本工作细则内容包括:设计、地质调查、矿产调查、地球化学调查、重砂测量、放射性测量、探矿工程、室内资料整理研究、区调成果图件编制、区调报告编写、验收与出版等方面的工作步骤、方法和要求以及

2、各种样品的采集方法。本细则引用的标准和有关规范主要有:DZ/T0001-91区域地质调查总则(150000)DD2007-XX区域地质调查技术要求(150000)DD2006- 区域地质调查数字填图技术要求DD-2004-04战略性矿产远景调查技术要求DZ/T0151-95区域地质调查中遥感技术规定(1:50000)DZ/T0011-91地球化学普查规范(150000)GB 958-89区域地质图图例(150000)DZ/T0078-93固体矿产勘查原始地质编录规定GB/T13687-92固体矿产普查总则GB/T13908-2002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DZ/T0079固体矿产勘查地质资料综

3、合整理研究规定GB13923国土基础信息数据分类与代码GB/T2260-1995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GB/T9649-88地质矿产术语分类代码GB/T7408-94数据元交换格式 信息交换 日期和时间表示方法DZ/T0127-94固体矿产矿点(床)地质数据文件格式DZ/T0179-1997地质图用色标准及用色原则(1:50000)GB/T14498-93工程地质术语、ZBD/0002物化探测量规范 15万龚滩等10幅区域地质矿产联测项目组 二一年一月第一章 设 计15万区调工作设计,是根据上级下达的任务书及DZ/T0001-91区域地质调查总则(150000)、DD2007-XX区域地质

4、调查技术要求(150000)、DD2006- 区域地质调查数字填图技术要求、DD-2004-04战略性矿产远景调查技术要求、DZ/T0151-95区域地质调查中遥感技术规定(1:50000)、DZ/T0011-91地球化学普查规范(150000)、GB 958-89区域地质图图例(150000)、DZ/T0078-93地质图用色标准及用色原则(1:50000)等规范的原则,结合调查区的实际情况编制的。批准后的设计书是衡量工作质量和审查验收工作成果的依据。设计书应当是任务明确、重点突出、技术经济论证合理,工作部署恰当,文字简明扼要。第一节 资料的收集、研究一、资料的收集收集资料的目的是:了解调查

5、区地质、矿产研究现状,掌握已有的主要地质、矿产资料,为进一步野外踏勘,剖面测制等工作和编制设计书,提供地质依据。资料收集工作应由项目统一布置,以避免重复和地质、矿产脱节。搜集资料必须用统一规定的“搜集资料保密纸或保密记录本。收集到的每份资料应成为一份独立的地质矿产参考资料,供项目各组使用。15区调工作区的地质、矿产研究程度较高,资料较多,全部摘抄既不可能也不需要,应摘抄对1:5万区调有用的资料,重点搜集较新资料和区域性资料。(一)图件方面应收集1、1:20万区调提交的地质图、矿产图等成果图件。2、1:20万区调中与测区有关的地质剖面图、柱状图、地质素描图、矿床(点)地质报告附图、重砂及化探工作

6、报告附图等。3、1:20万区调所使用的野外手图及1:5万野外清图。它是编制设计所附1:5万地质矿产草图的主要依据。4、在调查区内工作过各地质单位编制的地质、矿产图件。5、与矿区开采有关的地质、矿产图件。6、有意义的邻区地质、矿产图件。7、不同比例尺的航片及不同波段的卫片。(二)文字资料应收集1、1:20万区域地质调查报告。2、1:20万区调与测区有关的实测剖面记录,及测试结果;各矿床(点)文字报告、矿产卡片、重砂及物化探异常卡片等。3、各地质单位在测区内工作后编写的矿产普查勘探报告。4、群众报矿资料及矿区开采资料。5、航片解译标志及有关资料 。6、与调查区有关的各类地质、矿产专题研究报告。对于

7、上述资料,应全部浏览,重点摘抄。摘抄精度以能满足编制地质矿产草图及填写各种卡片为原则。二、资料的综合研究和相应图件与卡片的编制对搜集的资料,应安排一定的时间,认真阅读、分析研究,以了解调查区地质矿产概况,存在的主要问题,使踏勘路线、地层剖面的测制等野外工作,从布置到实地都“胸中有数”,同时又不能以前人的认识缚住自己的思想。(一)1:5万地质矿产草图的编制以1:20万区调填图时所做1:5万野外地质总图和野外手图为基础并参考搜集到的各种地质矿产图件及航片地质解译成果,进行修改补充即成地质草图。在地质草图上加上矿点及物化探异常即成地质矿产草图。(二)地质矿产研究程度图的编制以水系图为底图,比例尺一般

8、小于1:5万。方法是:将前人资料列表,表中项目在致为工作时间、工作单位、资料名称、工作范围、简评(包括精度、参考价值)。然后设计出表示不同研究区的边界花纹图例,再在底图上按图例花纹框出各工作单位的工作范围即成地质矿产、研究程度图。(三)地层、岩浆岩划分对比表的编制地层划分对比表:表的横栏上方,为各地层单位名称(时间),表的左侧为地层时代(下老、上新),在各地层单位名称之下,依据地层时代摘抄岩性、化石、同位素年龄值及其他地层划分的主要依据,并以符号注明各地层之接触关系。岩浆岩划分对比表的编制与地层划分对比表相似,不同之处是表的左侧为岩浆活动期次(下早、上晚),在各单位名称之下摘抄岩性、结构、同位

9、素年龄值及其他划分时代的接触关系资料。通过划分对比表,了解各家在划分、对比上的观点及对调查区地层、岩浆岩研究的深度,以及各家在划分、对比上的优缺点,为正确划分地层、岩浆岩打下基础。(四)矿产卡片、构造卡片、接触关系卡片的编制各种卡片均应重点突出、要素齐全。在填写过程中,二份资料往往难于满足卡片要求,而应综合有关资料,尽量填写齐全。如果提供的实际资料互相矛盾,则应以最新、研究程度高的为准。如果对同一现象的认识不同则以一种为主,并将不同意见在卡片上注明。以上各种卡片是编制地质矿产草图及以后野外调查工作的重要参考资料。卡片的填写也可以在搜集资料时,就直接将前人资料摘抄在卡片上。(五)调查区统一图式图

10、例的编制根据GB 958-89区域地质图图例(150000)及有关图例,结合调查区地质特征,拟编制本项目工作中统一的图式、图例。经项目技术负责审查后复制,做到人手一册并在工作中严格遵照执行。三、地形底图和航空照片的收集(一)地形底图的收集与准备为了确保野外调查时各种实际材料的标绘精度和成果图精度要求,必须收集合乎精度要求的地形图作地质调查底图。1:5万区调野外用图采用国家正规出版的1:2.5万地形图作底图。在无1:2.5万地形图的情况下,也可以将国家正规出版的1:5万地形图,复照放大修编成1:2.5万地形图使用,但必须保证复照放大质量。1:5万区调需准备约20套地形图。四周邻幅地形图需准备2-

11、3套。其中用8-10套地形图作野外手图(填图组2-3套,矿产组1-2套,重砂、化探、物探工作各1-2套)。为了野外使用方便,避免图被损坏,应将每幅1:2.5万地形图切割成4-6小块(便于携带),并裱糊在卷宗纸或马粪纸上,在其上附一张透明纸,统一编号即可使用。此外,再用1-2套作地质填图的野外总图。为了便于携带可切成4小块裱糊同一张白纸上,小块之间留出0.5厘米的空隙,便于折迭。1:5万区调最终提交的地质图、矿产图,其底图为简化地形图。因此还应拿出一套地形图作简化工作用图。(二)航空照片的收集及航片镶嵌略图的制作航空照片是地貌的缩影是一种很好的地形、地质资料,利用它可开阔我们的视野并帮助我们在野

12、外准确标定地质界线。对它进行地质解译,可以提高调查精度和质量。1:5万区域地质调查使用1:2.5万至1:1万航片较为合适,如无上述航片,也可采用1:5万航片。(一般3-4套航片,填图组1-2套,矿产组一套,另一套作镶嵌图用)。1、航片的收集及对其质量的鉴定单张航空像片:有原始接触晒印像片和经过纠正的像片两种。前者比例尺不严格,后者有固定比例尺。都有使用价值,我们应尽可能收集后一种像片。收集到航片后,必须了解航片质量,确定其利用程度。航片质量主要表现为:清晰度、航向旁向重迭度、洗印技术等。并以1:2.5万图幅为一单元,在航片的背面按图幅及航片进行编号,在航片正面应附上透明纸,透绘上“井”字框的有

13、效范围,主要水系,并标注上主要居民点位置,以便固定透明纸同航片的对应位置和便于使用。航片镶嵌略图和像片平面图:前者是用接触晒印航片概略拼贴的镶嵌略图;后者是用经过纠正的航片拼贴成的平面图,显然后者的使用价值较大,但因成本高尚未普及。以上图件均可提供给我们作地质解译,研究大范围和全图幅的地质、构造。2、航片镶嵌略图的制作航片镶嵌略图的制作,有多种方法,各具优缺点。其中以“中心航带法”的镶嵌精度较高,手续较为简便,具体做法是:将航片按图幅号。(一般是按1:2.5万图幅制作镶嵌略图)镶嵌时,每幅均从中间航带的中心航片开始,对照地形图,找出航片上的相应地形地物,用桃胶将中心航片的中间部位粘贴在铝板(或

14、三合板)上,接着向东西两边依次拼接、切割、粘贴,再向南北依次镶嵌,然后沿上下航片带的中心航片向两侧按顺序镶嵌。拼接切割时,用平缓波状曲线,使之与线性影像(如断层、河流、道路)直交,并避开重要地形、地物,切割线应通过色调一致的部位,且偏离重迭中心的距离不应大于一厘米。镶嵌过程中,应随时注意“平差”,但由于地形起伏和航片为中心投影的原因,拼贴后难免出现影像重复和“天窗”,一但出现影像重复,应将重复部分裁掉再行拼接,若出现天窗则应在残片中找出相应部分将“天窗”补上,每航带镶嵌完毕后,应将残片编号装回原袋保存,最后作图面整饰,(包括地形、地物注记,图名、图幅编号及比例尺等),即成航片镶嵌略图。第二节

15、区域性(面积性)重砂、物探及化探测量区域性重砂、物、化探测量工作的开展,应早于其它工作,最好是调查区确定后,立即组织此项工作,并以其成果为设计的编写及找矿工作提供依据。区域性重砂、物、化探测量的目的、方法、要求详见第四章重砂测量,第五章地球化学调查,第六章放射性测量,各章相应的面积性测量部分。第三节 野外踏勘及主要地层剖面的测量野外踏勘及主要地层剖面的测量,必须在搜集研究前人资料的基础上进行,也是熟悉了解调查区地层层序、构造轮廓,主要问题及前人资料可信度的重要手段,也是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唯一方式,应当认真对待。一、野外踏勘(见第二章地质调查,第一节野外踏勘)二、地层剖面的测制(见第二章地质调查第

16、二节地层剖面的测制)第四节 设计书的编制一、基本要求设计编写必须在搜集资料,野外踏勘,测制剖面,并对所获资料综合整理,分析研究的基础上进行。设计书是完成上级下达区调任务的具体措施,也是衡量工作质量和审查验收工作成果的依据,在区调的全过程中均有指导意义。因此它必须符合部颁DZ/T0001-91区域地质调查总则(150000)、DD2007-XX区域地质调查技术要求(150000)、DD-2004-04战略性矿产远景调查技术要求的基本原则及调查区的实际情况,并做到任务明确、重点突出、技术经济合理、工作部署恰当、文字简明扼要。设计书编写好后应组织项目地质人员认真讨论,定稿后复制,送交上级审批。二、设

17、计书的基本内容、图件及附表 设计书的基本内容1、绪言:应叙述目的、任务、位置交通、自然地理、工作条件、研究程度。编制设计阶段开展的野外工作及完成的工作量。2、地质矿产概况及存在的主要地质问题及解决途径设计依据。3、区域重砂、化探、物探特征。4、工作方法及精度要求:叙述地质矿产、物、化探等工作方法(如地质观测点、线的布置方法和密度),选择的依据和工作要求。5、总体工作部署:根据调查区地质特征和分队的具体情况,制定人员组织计划,财务计划和材料设备计划。合理划分工作阶段。根据地质矿产、交通及前人工作程度对图幅划分工作区。按工作区布置各项工作,制定工作程序和各组具体工作计划,并作时间和实物工作量的安排

18、。6、预期地质矿产、物、化探等成果(包括计划内的专题研究成果)。7、经费预算。 主要图件、附表及其编制1、主要图件及附表1:5万地质、矿产草图。研究程度图和交通位置图。(比例尺一般小于1:5万)。物、化探和重砂异常图(内容少时可与地质矿产草图合编)。矿床(点)、异常(点)登记表。工作布置及工作进展表。进行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地貌、第四纪地质等调查项目的地区,应补充或调整相应的内容和有关附图。2、主要图件及附表的编制1:5万地质、矿产草图。(见第九章第三节1:5万矿产图的编制)工作布置图。以1:5万地质矿产草图为底图、用不同的符号或线条划分出工作区,在各工作区内,作工作布置(包括各主要工作地区(

19、点)位置及精度要求,完成的时间)。 矿床(点)、异常区(点)登记表据搜集(室内及野外的各类矿产,重砂、物化探异常)资料,进行全面的综合整理,统一编号、造册,以表格的形式简要列出分布位置、地质特点、工作程序及进一步工作意见。附:1:5万区域地质调查工作程序表为了使区域地质调查工作安排紧凑、配合妥当,提出区域地质调查工程程序表,供参考,(表1-1)。1:5万区域地质调查工作程序表 表1-1组 别工作阶段地质组矿产组普查组(重砂、物化探组)综合组设 计搜集资料搜集资料取样试验分别参加地质组、矿产组及物化探组工作野外踏勘野外扫面工作测剖面发动群众报矿及矿点踏勘资料整理编写设计编写设计编写设计野外工作野

20、外填图矿点踏勘检查和综合普查异常处理综合资料、重点研究矿产分布律资料整理资料综合整理编制野外地质图资料综合整理编制野外矿产图资料综合整理编制野外成果图综合研究编制成矿规律草图野外验收编写野外地质矿产简报,参加野外验收野外复查野外地质调查补充野外工作或进一步开展矿产普查工作最终资料编录及验收资料整理及综合研究综合研究编制编稿原图地质图及区域地质调查报告(上册)编制矿产图、物化探综合平面图及区域地质调查报告(下册)编制成矿规律图及有关文字报告参加最终成果验收出版准备补充、修改成果图件及区域地质调查报告资料归档上交。编稿原图、报告转入出版工作第二章 地质调查 第一节 野外地质踏勘一、地质踏勘的目的、

21、任务地质踏勘是设计阶段必作的野外工作,应在充分研究已有资料的基础上进行。通过踏勘,应当了解调查区地层岩石的基本特征和主要构造轮廓;了解航空照片的解译程度、收集航空照片解译判读的标志;初步研究地层划分标志,统一岩石命名和野外工作方法。通过踏勘还应当了解工作区地质矿产的复杂程度,确定实测剖面线的大致位置及工作量。二、地质踏勘的方法 应组织全项目主要地质人员踏勘1-2条路线,构造复杂或变质岩区可适当增加,踏勘路线应尽可能通过主要地层、构造、岩体及矿床(点)的位置,以便统一认识、统一工作方法。以后再由地质组组织部分人员对一些控制不够的地方、典型的或关键的地质现象以及准备测剖面的地段进行踏勘。 踏勘路线

22、的布置以穿越法为主,参加人员在全面观察的同时应有分工,如:记录、样品采集等。 路线踏勘,基本上按照地质填图的要求进行,在作好观察记录、勾绘路线地质图的同时,需绘制踏勘剖面图(比例尺一般采用1:5000-1:10000),沿路线可适当采集一些岩矿标本、薄片、化石及岩石光谱样,同时必须十分注意认真收集航片解译标志。 路线踏勘结束后,参加人员应认真讨论做到统一认识、统一方法、统一地质语言,并做好路线小结,为设计的编制打好基础,如果没有达到预期目的,可以进一步组织踏勘。 第二节 剖面测制一、剖面研究剖面测制是区域地质调查的基础工作,应当认真做好。在区调工作中,对剖面的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是确定填图

23、单元,建立图幅地层柱状的首要途径。野外地质调查工作必须从剖面研究开始,剖面的研究是填图工作的基础,填图工作又可以进一步为研究剖面提供依据。常采用的剖面有实测剖面及路线剖面两类。路线剖面一般适用于对构造、侵入体等的研究。实则剖面一般用于详细研究某一地层时代(填图单元)的(划分对比)以及含矿性等。 1、地层剖面研究的目的对地层剖面的研究,应阐明地层层序、分层标志、接触关系、时代、岩石组合、岩相、沉积建造、古生物特征及组合关系、含矿性及厚度。依据这些要求、统一岩石命名,确定测区的地层系统和填图单元。含矿剖面的研究:应详细划分岩性层,研究其组合的特点,采集不同成分、结构、构造的各类岩石样品,了解有益、

24、微量元素含量(或有益及副矿物含量)及富集部位及趋势,研究有益物质的分布富集与地质背景的关系。2 、构造剖面研究的目的构造剖面着重研究调查区内地层及岩石在外力作用下产生的“变形”,如褶皱、断裂、节理、劈理的特征、类型、规模、产状、力学性质和生成序次,组合及复合关系,及其与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和成矿作用之间的联系。对研究区域构造的剖面一般较长、剖面线要通过主干构造典型的构造单元。二、面选择和布置原则1、地层剖面的选取剖面线应尽量垂直地层走向,剖面与地层走向的夹角一般不应小于60度,若地层产状平缓,其剖面线宜布置在陡坡处。调查区内的同一地层单位,在不同构造区或不同变质相带,至少应有12条代表性剖面控制

25、,地层剖面应择在地层层序完整处,且露头连续性好,接触关系和标志清楚、化石丰富、构造简单地段。如有可能最好通过矿区。对于浮土覆盖或露头不清楚的关键性地段应布置工程揭露(如接触关系或矿化地段),或在主剖面线两侧布置短剖面加以弥补,但必须要有标志层控制。当露头孤立无法连续,测制长剖面时,可以布置一些短剖面沿走向拼接成一完整的剖面,但要注意层位及拼接的准确性,防止遗漏或重复地层。2、构造剖面的选取剖面线尽量垂直主干构造线,所通过的构造类型应较齐全,且露头良好,如可能应尽量通过主要矿区,以研究构造与矿产的关系,对于一些被掩盖的重要地段(如接触关系、矿层及矿化地段)应布置山地工程给予揭露。三、 剖面的测制

26、方法剖面线选定后,应先沿线进行踏勘,按剖面测制的目的和要求,确定总导线方位、剖面的起点和终点及沿线经过的地方:如果需要平移时,应以一定标志层(指一定区域内比较稳定的层位)或实地的顺追索为依据,平移前后,均应测透标志层位或追索的层位。通常情况下,平移距离不应大于500米,否则得分开测制剖面;必须揭露的地段(如有可能,应尽早进行揭露,但在剖面两侧各100米范围内,有基岩出露,且能代表覆盖地段岩性特征者,可以不布置工程揭露,重要接触关系处例外,在记录中予以交代),乃至工作过程中搬迁的地点都应确定下来。实测剖面,野外工作一般需8人左右。大致分工如下:地质观察、分层兼作记录1人,作自然剖面1人,填表及后

27、测手1人,前测手及拿地形航片作地质平面图(兼作航片解译标志记录)1人,光谱采样1人,标本、样品采集1人,放射性测量1人,测制生物地层剖面最好有岩矿鉴定人员参加;专业人员重点作分层、岩石定名及指导化石、薄片等样品的采集工作。实测剖面一般是地形、地质同时测制,运用半仪器法,即用罗盘测方向、倾角,用皮尺或测绳量距离。1、实测剖面图的编绘实测剖面图有展开法和投影法两种,当导线方位比较稳定多用展开法,当导线方位多变,转折较多时则宜用投影法。投影法是当前应用的最普遍的。其作图方法:计算水平距和高差。作导线平面图和选定导线总方向。作剖面图。剖面图、柱状图的格式、岩石花纹和具体要求,参照有关规范。作柱状图。A

28、 柱状图的内容应和剖面图相吻合。B重要的矿产层、标志层、化石层可适当放大表示。C岩性描述要简练,重点突出。D 化石应填写正式鉴定的全名。先动物后植物的顺序填写。先列标准化石后列一般化石。E 剖面图、柱状图中的岩性命名在野外作图时暂时以野外定名为准,回到室内应根据室内鉴定结果进行补充修正,并参考野外观察记录核定。原始记录表中岩石定名,应加批注,以使之与剖面和柱状图吻合一致。F经过地层对比,或年度资料整理阶段、或最终资料整理后,剖面图应及时上墨,以便保存。2、实测地层剖面图图式责任表格式见1:5万图式图例。导线平面图,表示内容为:导线、导线点、地质点、产状(可选择表示)、地质界线、地层代号、矿层含

29、矿层及断层等。导线的长度以平距表示。剖面上应表示岩性、产状、地质点、导线点、样品代号、层号、地层代号、断层及居民点等;分层界线可适当划长。若导线方向与地层走向夹角大于80度,一般以真倾角表示。若夹角小于80度则应换算成视倾角表示。产状指引线与地表线相交的位置应是量取产状的实际位置。产状的倾向、倾角表示:倾向采用方位角。岩性花纹一律以统一的图式图例表示。剖面的摆法:剖面的左端应表示西、北西、南西或南;相应在右端为东、南东、北东、北;导线平面图,用箭头表示总导线方向(总导线方向为剖面始、终两点的连线方向,在地形图上直接量取),总导线方向应与剖面的水平面方向一致以利作图。如剖面经平移,则导线平面图上

30、按平移的方向的距离,另作起点。而剖面图仅按两点的高差,决定起点的标高,水平方向酌情断开1-2厘米,以作图方便互相不重迭为原则。3、测制剖面的注意事项沿剖面线用定地质点的方法控制剖面起点、转折处、重要的地质界线、接触关系、构造的关键部位和矿化有利的地段等。地质点和分层层号应用红漆在露头上标写清楚或打木桩标出,以利查找。剖面上的所有地质点包括起点和终点,剖面上的地质界线、产状及同位素年龄、硅酸盐、孢粉等重要样品和主要化石采集地都应标绘在野外手图上或航片上,力求清晰准确。实测剖面,岩层的最小划分厚度,随比例尺而定,原则上是:图上一毫米所代表的厚度为实际最小分层厚度。如1:1000的剖面,最小分层厚度

31、为一米。但矿层、标志层等到特殊层,在图上不足一毫米者,应夸大表示。不论测制何种剖面都必须十分注意找矿。如测制地层剖面,一般应带盐酸、钼酸铵、硝酸等化学药品进行点滴试验,注意找磷、白云岩、菱铁矿等沉积矿产。测构造剖面时,必须观察研究构造与成矿的关系。测第四系剖面时,注意寻找砂矿。剖面测制时,必须认真采取各种样品。应采集的样品主要有标本、薄片、化石、光谱、化学样(包括岩石化学样和矿石样),同位素年龄样、物性试验样等。主要根据不同地质情况、存在问题、工作目的有侧重的进行样品采集工作。如测生物地层剖面,应注意多采集化石,薄片一般不必多采;测岩体和变质地层剖面时则应系统采集一些薄片。野外工作中必须按统一

32、的实测剖面登记表,逐项认真填写,并及时绘制剖面图和导线平面图,如有辅助短剖面,可将短剖面图画在主剖面图或导线图的两侧。无论测制何种剖面都应按不同的目的与要求,详细观察记录,对于重要的接触关系、矿层、断裂、标志层等都必须作适当追索,以决定其延伸方向及规模。除文字描述外,还应对重要地质构造现象进行素描和拍照。同时,还必须按岩性及地层单位搜集航片解译标志并作野外记录。内容一般不与剖面登记内容重复。对于产状的量取以能控制地质构造形态的变化为原则。如地层呈斜产出,要求在相应比例尺的图上每2厘米有一代表性产状。一般情况下,图上出露宽度1毫米的脉岩不必抛去其影响;超过1毫米时,则应抛去,采用岩脉两侧分别计算

33、厚度。但应注意:如岩脉虽小,但较发育,且对某一地段厚度影响较大,此时可根据具体情况予以剔除;还有沿断裂充填的脉岩,厚度计算时应断层处理。同一背、向斜两翼完整岩层同时出露剖面时,厚度采用较发育的一翼(柱状图中可表示岩性相变或说明厚度变化),但不得分别采用两翼岩层中较大的单层建立柱状。剖面资料要求经常对口、整理,必要时重点进行野外复查工作。测制完毕后,应进行系统整理,及时编绘剖面图,并对其作文字小结;对所采集的各类标本、样品作全面核对,按照各类样品听要求分别填送样单、作附图、装箱送样。4、文字小结提纲:完成工作量:剖面长度公里;槽探米3;浅井米;薄片块;光谱块;地化土壤测量或地化岩石测量样个;化石

34、块:。地质成果:地层:以地层单元或分层简述岩性岩相特征、厚度、时代论证,特别要综合单元划分依据及其相互之间接触关系。岩浆活动:包括侵入岩、脉岩等。构造:断裂活动的规模、性质和褶皱形态等,特别对影响层序的断裂要加以注意。矿产:根据有无矿化进行安排。 解决的主要地质问题和新的见解。存在问题。上述提纲对不同类型剖面在内容叙述上,应分别对待各有侧重。5、剖面记录格式时间: 年 月 日 气候 图幅号剖面名称:重庆市县地区组组实测剖面。剖面起止地点:(详细说明剖面线起点,经过地段至终点地名和座标)。比例尺:测制者:层号:1。导线号:01 方位角坡角斜距。地质描述:一般说来分为基本描述和补充描述两种。基本描

35、述的程序和内容是;颜色;矿物成分;岩石名称。如:浅灰色(颜色)厚层(原生构造)粗粒(结构)条带状(构造)云母砂岩(岩石名称);又如深灰色块状粗粒角闪花岗岩。通常岩石都或多或少的受了风化,所以在基本描述后面应当注明风化情况和其他特点。如风化后作黄褐色呈蜂窝状。基本描述太简单,不足描述岩石的全部特征,故需要“补充描述”。补充描述的项目和基本描述相同,不过更详细更充实,把所有观察到的特点都要描述出来。例如:浅灰色厚层粗粒条带状云母砂岩,风化后为黄褐色(基本描述),有时为深灰色或灰绿色;厚层中往往夹薄层,每层约10厘米左右,层理不规则,有清晰的波纹;砂粒均匀,直径1毫米,呈多棱角状;黑云母片在薄层中特

36、别多,间有白色高岭土夹杂其中;风化后薄层部分成薄片状脱落,使厚层部分悬空(补充描述)。除岩石本身外,对含矿岩石应确切详细描述,如上述砂岩中有菱铁矿一层可描述为:薄层砂岩中有菱铁矿一层,厚20厘米,矿层由大小不等的、长20-30厘米椭圆形结核组成,结核是中空的,且为白色方解石充填。描述岩性时,对岩石风化后所成的地形、地貌也应提及。要特别注意新鲜颜色和风化后颜色之差别很大,也易混淆,因此应该将原生颜色与风化后的颜色区别说明。此外,对于含古生物化石的地层,应将古生物发育情况及古生态进行详细描述。总之,详细描述各种岩性、岩相、接触关系、构造等。产状要素:如NE200350 (0-1导线米)标本及样品:

37、DS-/8-B1 (名称) (0-1导线米) 薄 片:DS-/8-b1 (名称) (0-1导线米) 光 谱:DS-/8-Y1 (名称) (0-1导线米) 化 学 样:DS-/8-H1 (名称) (0-1导线米) 人 工 重砂:DS-/8-Rz1 (名称) (0-1导线米) 化 石:DS-/8-1HB (名称) (0-1导线米) 像片号;镜头朝向。 (名称) (0-1导线米) 如DS-/8-B1:编号中“DS”表示丁市幅的图幅代号,“”表示剖面线号,“8”表示层号,“B1”表示样品编号。即:丁市幅,线剖面,第8层,第1块标本(同一剖面样品序号必须连续,如B1、B2、B3)。6、 实测剖面的野外整

38、理剖面的野外整理包括下列内容:校对:每天回驻地后,担负不同工作的人员在一起逐导线、逐层进行校对,使记录、登记表、平面图、标本、样品等互相吻合。补充、整饰:如记录不全可以根据手标本、样品追记补充;图上岩石花纹未上的应填上。上墨:即在上述校对、补充、整饰工作完成后,实测剖面图应上墨,野外记录本上的产状、点号、素描图应上墨,路线地质图上所画的全部内容应上墨。有赖薄片鉴定结果才能确定的岩性,可暂不上墨(保留铅笔花纹,待鉴定结果到后再作更正)。标本整理:标本、样品校对无误后,应及时分类整理、包装、填写送样单。以上资料齐全后再装箱钉牢,送有关鉴定分析单位。厚度计算:一般在室内进行,厚度计算公式如下:L(s

39、incossincossin)ML:岩石真厚度;M:斜距;:岩层倾角;:地形坡度角:岩层走向与导线夹角。如岩层倾向与地形坡向相同则减,相反则加。剖面测定后要进行质量检查。要求地质观察记录准确,符合客观情况。地层划分精度符合比例尺要求,样品标本的采集合乎要求,野外测量的斜距误差不超过5%,地形坡度角误差不超过10,点位误差不超过0.5毫米(图上距离)。剖面小结:测完剖面应及时组织讨论,做好剖面小结。其内容大致为:地质矿产概况,主要成果及存在问题等。成果中应列出对地层划分的意见,岩浆岩分相及主要构造特征以及各地质单位的解译标志。对存在问题应指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如存在意见分歧,应以一种意见为主进行小

40、结,但在存在问题中应指出不同意见及其依据。四、数字实测剖面工作数字实测剖面工作流程见图3-4,有关图件制作具体可参考数字化填图指南。1、野外数据采集方法(1)准备工作:在实测剖面相应图幅PRB库中设计一条剖面辅助路线,便于野外GPS定点信息数据采集。(2)初始化操作:在掌上机上运行PCRGSECTION数字剖面野外数据采集系统,新建剖面工程,编辑剖面信息库内容,选择剖面并打开野外数据采集系统界面。(3)野外数据采集:首先在剖面起始位置,利用剖面辅助路线和GPS进行剖面起始点坐标信息数据的采集,然后进行剖面地质数据采集。剖面地质数据采集和记录主要包括导线测量库和分层数据库地质数据的采集和记录,在

41、相应的导线及层位采集和记录照片库、产状库、素描库、采样库、化石库等野外地质数据。(4)在野外数据采集工作中需注意以下几个事项:注意各记录项属性术语的规范、统一,避免出现同义多形词的现象,给室内数据整理和检索创造条件;注意各项编号的统一性,分类性。如对产状的编号可以根据产状类型依次顺序编号,对于样品与化石的编号最好加上剖面号;注意对采集数据进行定时的备份。2、室内数字剖面数据整理与编图(1)采集数据导入桌面系统:将野外剖面采集数据经初步检查后直接导入数字剖面桌面系统库中,以便对数据进行编辑、厚度计算和图件的绘制。数据导入包括测量描述数据、素描图及照片的导入,由程序自动完成。(2)照片导入:将野外

42、采集的剖面照片通过照片导入功能直接导入到数字剖面库中。(3)采集数据整理:对导线测量库、分层数据库中的记录数据进行校对和完整性检查,并对分层数据进行室内归并整理和真厚度计算,编写剖面小结,并对产状化石采样库、照片库、素描库、地质点库等库中的记录数据进行整理。(4)坐标录入:从剖面辅助路线中查阅剖面起始点的X和Y坐标录入剖面信息库中。(5)群组段和岩石花纹的录入:在群组段信息框中对分层数据进行群组段的划分和编辑,并在花纹库中对各层进行岩石花纹代码的编辑和录入。(6)剖面图及柱状图的生成:利用数字剖面桌面系统自动生成实测地层剖面图框架、导线平面图及地层柱状图框架,通过系统提供的交互式编辑工具进行编

43、辑与修饰。(7)记录输出:输出剖面原始记录,对输出的记录文档进行编辑和完善。五、各类样品的采集方法及分析要求在野外实测地质剖面和路线地质填图中,应系统采集岩石标本(薄片、定向薄片)、人工重砂样、微量元素定量分析样、光谱分析样、化石样及微古化石、孢粉样、碎屑岩粒度分析样、化探样、矿石化学分析样等。各类样品采集要求为:1、标本、薄片样主要采自地质剖面测量、矿(化)点检查和填图工作中,要求在区内采集一套具有代表性的地层、岩石、矿物、矿石的标本样,以统一认识、野外对比联图、划分填图单元等。标本采集应分布广,要求新鲜、具有代表性,一般规格不小于369cm。如用于区域构造研究的定向标本,需标出水平线、走向

44、、倾向及倾角,在走向线两端要划上铅垂线,以便室内恢复原貌。光薄片鉴定样,用于鉴定其岩矿石结构、构造、矿物组分、含量及其蚀变现象特征、岩矿石命名等,其规格应保证能切出55mm大小的磨片。具体要求是:应分布广,具有代表性,一般规格不小于369cm,组成岩石矿物粒度较粗时,可适当增大采样规格。剖面上每一岩性层12件薄片样,较厚岩性层34件薄片样;对区内各地层单元内的正常碎屑沉积岩,每个组级单元中应多采集砂岩类薄片样,样品数量要求每个组不少于30件,以便对各组砂岩中的长石、石英砂屑及岩屑含量进行统计,利用迪克森三角投影图解,分析判断其物源区的大地构造环境。对含矿(化)岩石采取适量光片样。2、硅酸盐分析样硅酸盐分析样用于研究岩石常量化学组份特征,主要在地质剖面上采集能代表所研究对象地质特征的新鲜岩石,其分析测试项目有:SiO2、Al2O3、Fe2O3、FeO、TiO2、MnO 、CaO、MgO、Na2O、 K2O 、P2O5、+H2O、Loss等。根据需要适当采集。3、微量元素样样品采集方法:样品应选择具代表性的基岩露头上,以拣块法采集。所采样品要求新鲜、无蚀变和矿化。微量元素样重量3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