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第6章 连锁配送成本管理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职)第6章 连锁配送成本管理ppt课件.ppt(4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高职)第6章 连锁配送成本管理ppt课件连锁配送实务 主讲人:刘宝 博士 教授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 6.1 配送成本分析 6.2 配送服务与配送成本 6.3 配送成本的控制第6章 连锁配送成本管理 学习目标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配送成本的含义与特征,学会分析配送成本的构成,掌握连锁企业配送成本的核算及影响配送成本的因素,理解配送服务与配送成本之间的关系,掌握连锁企业控制配送成本的策略第6章 连锁配送成本管理 苏宁的物流配送流程以财务为中心,将营销、物流和采购等统一在一个平台之下。在这个平台下,POS机的收款信息能立刻传到配送中心,由配送中心作出反应,产生配送指令。在先进的信息系统支撑下,苏宁
2、对商品的流向进行了精准的控制。在仓库,配送单经过仓管员的仔细核对后,家电产品由库房搬运、装卸至车辆上,由于全程机械化,装运的效率非常高,装满一辆车只需十几分钟引例 位于南京雨花区的区域配送中心,作为苏宁“5315服务工程”的一部分,是15个第二代大型物流基地中的一个,其作为苏宁电器在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物流基地,为半径在100公里范围内的门店提供物流服务。南京区域配送中心比原有的分散式、纯人工物流模式先进了很多。这种先进不仅体现在其取代了原来在各个地区存在的分散的后台服务体系,将分散型的管理架构转变成了集中型,使得周边100公里范围以内的城市可以共享一个仓库,减少了重复库存,加快了货物销售的速度,
3、也加快了资金的流转速度,另一方面区域库存的数量大于各个城市小库库存,也降低了缺货对销售的影响,提升了服务质量 第二代物流配送中心的先进更在于其依托于SAP/ERP信息平台,对各个环节的业务流程实行了再造和优化,通过与门店、呼叫服务中心等业务单元以及上游供货商的信息共享,实现信息流畅通无阻,使得苏宁的反应能力、送货能力都得到大幅度提高。WMS库存管理系统的自动管理也使得进货和出货的差错率几乎为零。由于实现了机械化、自动化作业,减少了物流工作人员的数量,效率大为提高。第二代物流配送中心的启用让苏宁整体的物流成本大幅度下降,服务质量得到显著提升 6.1配送成本分析 6.1.1 配送成本的含义 配送成
4、本是指在配送活动的备货、储存、分拣、配货、送货、送达服务及配送加工等环节所发生的各项费用的总和,是配送过程中所消耗的各种活劳动和物化劳动的货币表现 6.1.2 配送成本的特性 1)配送成本具有隐蔽性 2)配送成本与服务水平的背反 3)配送系统各功能活动的效益背反 4)配送成本的不可控性 6.1.3 配送成本的构成 配送成本虽然发生范围广泛,内容复杂,但为便于对物流配送成本进行有效的管理,企业可以根据核算和管理的不同需要,采用不同的分类 1)按配送功能分类 (1)运输成本 在企业所有物流配送活动中,运输配送活动实现商品的空间价值,是重要的物流配送功能,而且也是最主要的物流配送成本之一 主要包括:
5、 人工费用,加工资、奖金费用、福利费用、补贴 运营费用,如运输车辆的折旧费、维护费、养路费、过路过 桥费、保险费、油料费、车辆配件费 其他费用,如咨询费、市场信息费、有关的罚款支出 (2)储存成本 在企业所有物流配送活动中,储存活动实现商品的时间价值,也是重要的物流配送功能,而且也是最主要的物流配送成本之一 商品储存成本主要包括: 储存设施设备成本 储存商品的持有成本 储存商品的维护费 (3)流通加工成本 流通加工设备成本 流通加工的人工成本 流通加工材料成本 其他加工成本 (4)包装成本 包装材料成本 包装机械成本 包装技术成本 包装人工成本 (5)装卸搬运成本 人工费用 营运费用 装卸搬运
6、合理损耗费用 其他费用 2)按配送费用支付形态分类 (1)材料费 (2)人工费 (3)固定资产折旧费 (4)管理费 (5)公益费 (6)财务费用 (7)委托物流配送 3)按配送活动发生过程分类 (1)采购过程中发生的成本费用 (2)分拣整理费 (3)储存费用 (4)包装费 (5)配装费用 (6)流通加工费 (7)送货费 4)按配送成本的发生额与配送业务量的关系分类(1)固定成本 固定成本是指业务量在一定限度内发生增减变动,总数额始终保持不变的有关成本 (2)变动成本 变动成本是指随着物流配送业务量的增减变动,总数额也将发生相应的正比例变动的有关成本 变动成本发生总额直接受到业务量变动的影响 单
7、位变动成本不因业务量变动而发生相应的变动,其数额将始终保持在某一特定的水平上 (3)混合成本 混合成本是指随着业务量的增减变动,其总数额将发生同方向,但不成比例的变动。如企业所发生的设备维修费、检验人员工资等。混合成本可以进一步分为“半固定成本”和“半变动成本” 6.1.4 配送成本的核算 配送成本核算是指通过会计方法对物流配送过程中发生的成本费用,进行确认、计量、记录,确定其总成本和单位成本的一项价值管理活动。 1)配送成本核算的重要意义 通过配送成本的核算,可以了解企业配送成本发生及形成过程,有利于企业有针对性地开展配送成本的控制 通过配送成本的核算,可以了解配送成本的构成情况,便于企业进
8、行配送成本的分析 通过配送成本的核算,有利于企业掌握总配送成本和单位配送成本,便于企业合理、科学地制定配送服务价格 2)配送成本的核算对象 (1)以某一客户作为核算对象 (2)以配送商品作为核算对象 (3)以某一配送服务业务部门为核算对象 (4)以某个服务区域为核算对象 (5)以某一主要设施设备为核算对象 (6)以支付形态为核算对象 3)配送成本核算方法 (1)会计方式物流配送成本核算 会计方式物流配送成本核算是采用财务会计的基本方法、基本体系,通过设置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编制会计报表等手段,对企业在物流配送活动中所发生的各项费用,进行连续的、系统的、全面的反映和监督的一种会计核算方法 (
9、2)统计方法的物流配送成本核算 不要求设置完整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会计报表体系,而主要是通过对企业现行成本核算资料进行解剖分析,从中分离出物流配送的成本部分,再加上一部分现行成本核算没有包括进去,但应该作为物流配送成本的成本部分 (3)会计方式与统计方式相结合的物流配送成本核算方式 这种物流配送成本的核算方法是吸取会计方法和统计方法各自的优点,即一部分物流配送成本来用会计核算方法进行,另一部分物流配送成本采用统计方法进行核算 6.1.5 影响配送成本的因素 1)与产品相关的因素 (1)货物的数量和重量 (2)货物的种类及作业过程 (3)外部成本 2)与市场相关的因素 (1)时间 (2)距离
10、6.2.1 配送服务与成本之间的二律背反6.2 配送服务与配送成本配送成本配送服务 6.2.2 配送成本与配送服务的分析 1)配送系统的产出物流服务 配送作为物流系统的终端,直接面对服务对象,其服务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了整个物流系统的效益 第一,服务的可靠性。可靠的服务内容包括:商品品种齐全,数量充足,保证供应;接到客户订货后,按照要求的内容迅速提供商品;在规定的时间内把商品送到需要的地点;商品送到时,保证数量难确,质量完好。 第二,缺货比率 第三,订货周期的长短 第四,运输工具及运输方式的选择 第五,特殊服务项目的提供 第六,免费服务 配送活动通过提供高水平、高标准的服务,可以满足企业销售需要
11、,争取更多的顾客,从而扩大企业的销售,但同时也产生了较高的成本 2)配送服务与配送成本的关系 (1)在配送服务不变的情况下,考虑降低成本 配送成本配送服务 (2)在成本不变的情况下提高服务质量,这是种追求效益的办法,也是一种有效地利用配送成本特性的办法 配送成本配送服务 (3)为提高配送服务,不惜增加成本,这是企业在面向特定顾客或其特定商品面临竞争时,所采取的具有战略意义的做法 配送成本配送服务 4)用较低的配送成本,实现较高的配送服务,这是增加销售、增加效益、具有战略意义的办法 配送成本配送服务 企业用来确定配送服务水平的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 (1)采用销售竞争所需要的服务水平 (2)在增
12、加成本与销售额之间进行权衡抉择,抉择的原则是保证最大限度的利润 (3)随着配送服务水平的提高,配送成本中有一部分随着上升,也有一部分不受服务水平提高的影响 6.3配送成本的控制 对配送成本的控制就是在配送的目标即满足一定的顾客服务水平与配送成本之间寻求平衡,在一定的配送成本下尽量提高顾客服务水平,或在一定的顾客服务水平下使配送成本最小 6.3.1 导入目标成本管理 1)这些目标之间存在“二律背反“现象 2)实现这些目标时,要以总目标“经济效益”为基准 3)把目标管理的重点放在控制影响成本降低的“瓶颈”因素 6.3.2 利用标准成本法控制配送成本 1)制定控制标准 成本控制标准是控制成本费用的重
13、要依据,物流配送的成本标准的制定,应按实际的配送环节分项制定 2)揭示成本差异 成本的控制标准制定后要与实际费用比较,及时揭示成本差异。差异的计算与分析也要与所制定的成本项目进行比较 3)成本信息反馈 成本控制中,成本差异的情况要及时反馈到有关部门,以便及时控制与纠正 6.3.3 利用作业成本法控制配送成本 1)作业成本法在配送成本核算中的应用 第一,界定企业配送系统中的具体作业 第二,确定企业配送系统中涉及的资源 第三,确认资源动因,建立作业成本库 第四,确认作业动因,将发生的成本分配给成本对象 作业成本分配率的计算式为: 某项作业成本分配率=该作业成本总额该作业的成本动因量化总和 某成本对
14、象应承担的某项作业成本分配额计算式为: 某成本对象应承担的某项作业成本分配额=该成本对象消耗某作业量总和该项作业成本分配率 6.3.2 利用标准成本法控制配送成本 2)配送成本分析及控制方式 应用作业成本法核算配送成本结果较为真实合理,同时,通过对配送系统中的所有成本对象及作业活动进行追踪分析,可以尽可能消除“不增值作业”,改进“增值作业”,优化“作业链”,促使损失、浪费减少到最低限度,最终达到提高企业盈利能力和增加作业价值的目的 企业配送成本也是配送系统各作业成本额之和,把作业作为成本对象进行配送成本分析,可以帮助了解哪些作业更耗成本,能够进一步找出阻碍物流实现物流合理化症结所在,然后设定合
15、理的作业物流成本目标,并通过改进作业管理,使配送成本更加合理化 6.3.4 合理选择配送策略 1)混合策略 混合策略是指配送业务一部分内企业自身完成,另一部分则外包给第三方物流公司完成,即采用混合作业 2)差异化策略 差异化策略的指导思想是:产品特征不同,顾客服务水平也不同。按照产品的特点、销售水平,来设置不同的配送作业,即设置不同的库存、不同的配送方式以及不同的储存地点 3)合并策略 合并策略包含两个层次,一是配送方法上的合并,另一个则是共同配送。 4)延迟策略 (1)产品特征 (2)生产技术特征 (3)市场特征 5)标准化策略 标准化策略就是尽量减少因品种多变而导致附加配送成本,尽可能多地采用标准零部件、模块化产品 6.3.5 提高配送作业效率 1)进货、发货时商品检验的效率化 2)保管、装卸作业的效率化 3)备货作业的效率化 4)分拣作业的效率化 5)推广使用现代化信息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