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担保的风险与防控(共16页).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16642241 上传时间:2022-05-18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用担保的风险与防控(共16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信用担保的风险与防控(共16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信用担保的风险与防控(共16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用担保的风险与防控(共16页).doc(1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信用担保的风险与防控一、担保的基本范畴所谓担保,又称为债的担保或者债权担保,是指为保障特定债权人利益的实现而由法律特别规定的措施,它是以债务人或者第三人的特定财产或者信用来确保债权实现的手段。根据我国担保法规定,担保的方式主要包括保证、抵押、质押、留置和定金五种。信用担保,是指由专门机构面向社会提供的制度化的保证。它除具有担保的一般功能以外还具有特殊功能,实际上是一种专业担保。专业担保可以提供集中的、系统的担保,从而引导资金和其他经济资源的配置,它主要是对资金融通和商品流通等提供保障。专业担保具有经济杠杆的属性,这种属性直接由信用担保的放大功能体现,放大倍数是担保机构

2、所提供的担保额与其承担担保风险的担保资金或担保财产的比例。一般地说,担保放大比例越高,其对社会做的贡献越大。同时,担保机构所承担的风险就越大,这就需要担保机构具备更高的风险控制和风险管理能力。二、信用担保机构的作用信用担保机构是以自身的信用为基础,利用自己的信用提升企业的信用,使其在金融机构获得融资。对于金融机构而言,信用担保机构承担了信贷风险,减少了对客户资信调查和赊账追讨的工作量,提高了信贷经营的效率。目前,信用担保机构的作用主要体现在降低中小企业在金融机构融资的门槛,使银行将资金贷给企业的时,相当一部分风险得以分散,从而扩大了中小企业融资渠道,促进了中小企业的发展。信用担保机构是联系银行

3、和企业的桥梁和纽带,它一方面解决了中小企业在融资过程中担保物不足的问题,提升中小企业的信用;另一方面承担了银行在对中小企业融资过程中因信息不对称产生的风险,增强了银行的贷款意愿。而在这整个贷款融资的过程中,信用担保机构事实上扮演了风险承担者的角色。由于信用担保机构承担了大部分甚至全部贷款的连带清偿责任,银行贷款前的企业经济状况调查和资信审查标准就会降低,担保机构承担了双重“逆向选择”的风险。企业在获得所需资金后,由于有担保机构的担保,还款压力和努力程度就会降低,银行相应的监管积极性和监管力度也会降低,担保机构同样承担双重“道德风险”带来的压力。因此,信用担保行业是一个公认的高风险行业。三、信用

4、担保的风险来源信用担保风险是指信用担保机构在担保业务运作过程中,由于各种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而遭受损失的可能性,担保风险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来自中小企业的风险中小企业风险,是指受保企业的违约风险,这种违约风险的大小可能与中小企业整体存在的问题有关系,也可能与单个受保企业的状况有关系,主要包括:1、企业经营者素质和竞争力风险我国大多数中小企业的经营者的文化层次普遍很低,经营思想有很大的局限性。经营者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企业市场竞争力的大小,经营者素质低下将导致中小企业脆弱的竞争力。在当前买方市场显现,市场竞争力升级为品牌竞争的情况下,低素质的中小企业发展便更难以为继,其所面临的竞争风险与

5、经营风险明显增大。2、市场风险中小企业所面对的市场是一个充满竞争的市场,不仅中小企业之间相互竭尽全力争夺有限的市场份额,而且大企业也随时关注着中小企业市场的变化,一有机会或一旦发现具有良好市场前景的产品,大企业便会毫不犹豫地利用自己的资金与技术优势介入中小企业之间的竞争。因此,对于中小企业而言,市场风险是不可忽视的,有时甚至就是经营失败的直接原因。3、技术风险技术创新对中小企业的生存至关重要,然而,中小企业科技人员缺乏,生产技术落后,技术创新和产品开发能力有限。由此带来的结果是中小企业技术含量低,缺乏市场竞争能力,即使具有某方面的技术,也往往由于后劲不足而元法形成长远的技术优势。4、财务风险财

6、务风险包括会计核算组织、财务人员水平、会计处理方法和资金运作所造成的风险。在现实的生产经营活动中企业如果不实事求是的进行会计核算和账务处理,将严重的影响企业财务数据的准确性,增加了判断风险的难度。5、关联风险企业与企业的关联,包括资本的关联、人员的关联和业务的关联。资本的关联是一企业与另一企业有投资与被投资、持股与被持股的关系;人员的关联是一人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企业担当重要职务;业务关联是一个企业在一种产品生产或经营中处于其中的一个环节,该企业的生产经营受到上一环节和下一环节的生产或经营的影响和制约。从资金的角度考虑,关联企业的资金很容易在关联企业之间流动,造成贷款企业的资金流失,到期无法偿还

7、贷款。同时,关联风险又是关联保险,贷款人是善意的话,可以从其他关联企业调剂资金,归还贷款。6、信用风险这是指在信用活动中存在的不确定性导致遭受损失的可能性。信用最基本特点是到期履约、还本付息。然而如果债务人经营不善或客观原因,如战争、自然灾害等,或有意欺诈,到期不履约,保证人将遭受相应的损失。7、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信息经济学认为,在经济运行的具体交易中,信息不对称就会引起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这在信用担保活动中也是存在的。一方面,受保企业由于得到了来自担保机构的保证,其所做出的经营决策及自身行为即使引起损失,也不必完全承担有可能产生的损失这便促使其倾向于做出风险更大的决策,以获得更大的利益。同时

8、为了获得更多的贷款与信用担保支持,受保企业还会通过采取提供虚假信息或隐瞒重要真实情况的手段骗取贷款与担保,或者在取得贷款以后,改变贷款合同与担保合同规定的贷款使用方向,使贷款风险增大,进而使担保风险增大。另一方面,由于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不规范,财务大权往往掌握在企业法人代表手中,其财务状况和现金流量的不确定因素较多,元论是贷款人还是信用担保机构都不容易把握。所以,担保过程中信息的不对称性,增加了信用担保机构的内在脆弱性。(二)来自银行的风险1、来自银行贷款操作的风险贷款银行对贷款对象选择是不是很合适和准确,贷款操作是否规范,也直接影响着信用担保资金的安全性,如果贷款银行出于转嫁贷款风险的动机而有

9、意放松贷款条件、企业的资信调查、贷款审查和审批,使本来不应该获得贷款担保的中小企业进入信贷程序,势必给信用担保机构留下巨大的潜在的风险隐患。同样,如果贷款银行将贷款安全性寄托在信用保证上,不如实履行信用担保关系中的义务与责任,信贷人员责任心不强,随意放贷,或者以贷谋私,违规操作,甚至银行与企业相互串通,提供虚假信息,共同骗取担保,则担保机构同样会遭受巨大损失2、来自银保关系中权利和义务不对等的风险这种风险主要表现在:一是在担保风险的分担上,协作银行往往只要求权利而不愿意承担义务,即要求担保机构承担100%的风险,这既不符合国际惯例,也使风险一边倒,加重了担保机构的风险;二是在保证方式的选择上,

10、协作银行往往是坚持有利于己的连带保证责任方式而不愿意甚至拒绝采用一般保证方式,担保机构则处于被动地位。(三)来自担保企业自身的风险1、资本风险担保行业属于高负债行业,按照国家规定,担保公司对外总担保额可以放大到其自有资本的10倍。因此,担保公司在降低银行贷款风险的同时增大了自身的风险。这就要求担保公司有较强的资本实力和抗风险能力。2.业务操作风险担保公司必须要有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按照金融企业制度健全内控机制,从风险管理出发拓展各项业务。然而由于担保公司属于新生事物,众多公司具有金融从业经验的人员较少,有些担保公司的经营者以前几乎从未涉足过金融行业,对担保公司的职能、业务定位、公司治理结构、组

11、织构架、风险管理等缺乏清醒的认识。而对担保公司进行审批的是工商管理部门而不是金融监管部门,存在着对管理者行为、信用记录等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审批把关难度较大。担保公司突破政策规制,个人、公司贷款担保业务齐头并进,大量开展动产、不动产、知识产权、股票等质押贷款担保业务,但由于缺乏专业的评估人员和风险评判人员,业务风险较大。 3、决策风险这是指担保企业在审议担保或投资项目时,如对受保企业的资信、还款能力、还款来源未审议落实,导致决策失误;在决策过程中,未注意担保及投资需要投向不同的行业及企业,当业务向某一行业或企业过度集中时,该行业及企业的衰退就会对公司经营业绩产生重大影响;公司决策层不能从项目实际

12、出发对担保及投资业务进行实事求是的评价,而是受外在因素的干预,做出不利于公司利益的决策等。4、内部控制风险这是指担保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不够完善、全面,存在漏洞;制度执行不力,如对担保业务不坚持双人调查、双人撰写调查报告、放松贷后检查等;授权和相互制约机制不健全,部门与部门、岗位与岗位、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协调与相互制约不够;考核指标体系不科学、奖罚机制不健全等。5、道德风险以权谋私,内部人员贪污受贿,提供人情担保。个别担保机构业务管理人员利用其特殊职权营私舞弊,进行权钱交易,办理人情担保,这种情况虽然是极少数,但给担保机构资金安全造成了极大威胁。(四)来自担保体系的风险长期以来,我国由于受计划经济

13、体制的影响和束缚,在经济发展中片面强调发展国有大企业忽视中小企业的发展,与此相适应,法制建设上也出现了跛行的状况,至今为止,尚无一部与中小企业相关的专门法律或法规。由于缺乏基本的法律制度保障,中小企业生存与发展的稳定性较差,内在风险也较大。更为突出的问题是,信用担保机构作为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信用中介组织,其设立程序、法人地位以及运作方式等一系列问题都缺乏基本的法律规范和法律保障,实际中操作起来十分困难。尽管我国已颁布实施了担保法,为信用担保机构的运作提供了基本的法律依据,但由于信用担保机构属于专业担保的范畴,对于其运作过程中涉及的担保行为当事人及其法律行为活动,现行担保法中的部分条款规定过于笼

14、统,不适应专业担保业务活动的需要,甚至某些条款在提法上值得商榷,在执行中存在自相矛盾,使信用担保活动无法可依,有法不依,信用担保机构的权利难以得到法律保障。比如,按照担保法之规定,保证方式可根据银保双方协商确定采用一般保证方式或连带保证责任方式,这在实际中很难行得通,因为几乎所有银行为了保全贷款债权,规定各分支机构一律采用连带保证责任方式。又比如,现行担保法侧重于保护债权人利益,对担保人的权益保护不够,担保范围较宽泛,包括主债权、利息、违约金、损害赔偿金和实现债权的费用,加上要求承担连带责任,风险一边倒,影响担保业的健康发展。四、担保机构的风险控制(一)内部风险控制1、规范风险评价体系评价体系

15、的科学性、系统性、正确性和适用性是建立内部风险防范机制的前提条件。没有一个能准确反映企业真实经营状况的评价系统作为评价的基础要件,任何分析判断都是没有说服力的。然而要制定出一套系统的、完整的评价体系,不但要有相当的理论功底,更重要的还要在工作实践中不断摸索,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地修正、调整使其在不失科学性、准确性的同时能尽可能地接近现实的企业状况。总之,要建立一套既科学又可行的评价体系是难度很大的。目前,国内很多担保机构已建立企业财务状况评价系统、企业非财务状况评价系统、企业领导人的能力及信用记录评价系统、反担保措施评价系统四个子系统,构成初步的评价体系,然后在实践中不断地检验、不断地提高、不断

16、地完善,使其与中小企业的现状相适应。这一体系的完善,将对内部风险控制机制的建立,奠定坚实的基础。2、建立健全内部控制机制(1)规范风险评审程序对企业进行担保的活动存在着一定的风险,所以,在担保之前,应对风险进行估计和判断。在评审报告中,也应对担保风险进行一定的说明,为是否进行担保及担保额度的确定提供一个佐证或参考值,以便担保组织或机构进行科学的担保决策,降低代偿风险。评审程序是担保的第一道关口,规范评审程序为后续的风险控制打下了基础。(2)建立审、保、偿分离制度为增强担保业务操作的客观性和公正性,提高操作的透明度,使各级管理人员既相互制约,又职责明确,有必要建立审、保、偿分离制度。其具体内容是

17、:调查人员负责对申保企业的资信调查与评估,对资信调查和评估结果的准确性承担责任;审核人员依据资信评估结果负责担保项目审核审查,承担审核失误的责任;审批人员负责担保项目的审批,承担审批失误的责任;检查人员负责担保项目的保后监测、代偿和追偿,承担监测、代偿失误和追偿不力的责任。(3)担保项目审查的三审制担保项目审查的三审制,是指担保项目的审查,需要经过项目的初步审核、项目的综合评审、项目的上会决策三个环节的制度。项目的初步审核由担保部门负责,实行项目负责人和协助调查人的AB角调查制度,对申请担保客户的技术水平、财务状况、经营状况 和个人资信状况等方面进行深入调研和分析,提出明确调查结论。项目调查结

18、束,项目负责人须出具担保项目调查报告。综合评审指综合评审部会同法律部共同对担保部门报审的调查合格的项目进行综合评审,并出具担保项目综合评审意见表;贷款担保项目决策按照担保公司投资担保决策委员会决策议事规程进行,并出具决策意见表。(4)担保项目实行集体审批制度和担保项目限额审批制度全部的担保项目,均须由担保公司投资担保决策委员会集体审批,按照公司投资担保决策委员会决策议事规程进行。对担保项目审批、担保金额代偿和追偿负全部责任。对符合条件的担保项目,在总量控制的前提下,依据申保企业资信情况及担保贷款的风险度大小、数额和性质确定担保项目审批限额。(5)建立担保业务报告制度担保部门和资本管理部门应定期

19、(如每月或每季度)将担保业务运作情况和后期监管情况向担保公司投资担保决策委员会报告,报告采取书面总结与当面陈述相结合的形式。报告内容主要包括受保企业资信状况、担保债务种类、金额、期限及使用状况、反担保措施等。(6)实行内部稽核制度稽核部门应定期(如每个季度)对担保部门、资本管理部门进行稽核,稽核人员既不参与对申保企业的检查与评估,也不参加担保部门和资本管理部门的日常担保工作。(7)建立离职审计制度担保项目的调查人员、审批人员在调离原工作岗位时,应由监事会对其履行现职情况进行审计,存在问题的,依责任轻重由有关部门依法依纪追究责任。3、建立风险分散机制风险分散策略是风险管理学中的一种基本而有效的策

20、略,它对于担保风险管理也是非常适用的。在担保业务中,若担保机构所担保的债务越分散意味着担保对象越多,根据独立事件的乘数法则,所有担保债务同时发生赔付的概率则越小,而且由于担保债务分散,使得每笔担保债务的金额减少,即使某笔担保债务发生代偿损失,对担保机构的冲击和影响也不会很大。通过控制担保项目之间的相关性和对总担保额进行适当的分散,能够实现担保项目的有效组合,极大地降低担保风险。从发达国家的信用担保发展和我国这几年担保机构的运行经验来看,分散担保债务实际上分散了担保风险,最终能起到控制风险的作用。分散担保风险的途径主要有:(1)增加担保中小企业数量,扩大担保面。 (2)增加担保品种,优化担保品种

21、组合。 (3)控制对单一客户担保债务比例。根据通行做法,中小企业的担保债务不能超过担保机构资本净额的一定百分比。(4)控制单一行业担保债务比例。根据通行做法,单一行业担保余额不能超过担保机构资本净额的一定百分比。(5)最大10家客户担保余额不能超过担保机构资本净额的一定百分比。(6)存续期在1年以上的担保余额不能超过全部担保余额的一定百分比。4、建立风险准备金制度提取担保风险准备金,指的是从担保收入和税后净利润中提取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代偿和坏账处理。按照财政部有关文件规定,担保机构可按照当年担保费的50%提取未到期责任准备金,按不超过当年年末担保责任余额1%的比例以及所得税后利润的一定比例提

22、取风险准备金,风险准备金累计达到担保责任余额的10%后,实行差额提取。由于担保收费过低,担保机构按规定能够提取的风险准备金,对于可能发生的赔付来说,犹如杯水车薪。因此,信用担保机构的风险准备资金,除了按财政部的规定执行外,还应通过充分吸纳社会其他渠道的资金,扩大风险准备金的数量,以增加担保机构的实力和抵御风险的能力。5、建立项目经理责任制,形成高素质的项目经理团队项目经理作为项目的经办人,对项目风险的控制负主要责任,要通过建立制度,使项目经理具有高度的责任心与敬业精神。应建立项目经理的AB制,由两名项目经理共同处理同一项目,共担责任,互相制约。为使项目经理具有工作热情,应建立完善的绩效考核制度

23、;同时,应建立项目经理的问责制,对项目经理的行为进行监督管理。对风险的认识与管理能力是需要大量业务积累的,因此,具有良好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的项目经理永远都是担保机构最宝贵的资源。担保机构的项目经理应该比银行客户经理有更好的风险意识、创新意识。(二)外部风险控制1、建立风险补偿机制风险补偿机制,一般包括内部风险补偿机制和外部风险补偿机制。内部风险补偿机制,是指担保风险准备金制度,前文已经提到;外部风险补偿机制是指财政有限补偿机制。建立财政有限补偿机制,即政府每年从财政预算中安排一定比例的资金,补偿政策性担保机构因赔付造成的担保基金的损失。对政府出资的担保机构来说,贯彻政府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意图并

24、不是权宜之计,而是一项长期的发展战略,因此,各级政府投入信用担保机构的资本金或担保基金不能是一次性的,而应该建立起累进增拨资本金和风险补偿机制,以保证担保机构有长期稳定的补充资金来源。从我国信用担保机构的具体实施情况来看,北京在建立财政补偿机制方面做得比较好。2001年2月,北京市财政局制定了中关村科技园区信用担保机构建立风险准备金和财政有限补偿担保代偿损失制度,规定了财政在预算安排的中关村科技园区发展专项资金中设立财政有限补偿担保代偿损失专项基金,当政府出资设立的信用担保机构发生贷款担保代偿损失时,可申请财政资金的补偿。市财政局根据宏观经济状况、信用担保机构的担保规模、资产结构以及经济效益和

25、社会效益情况,在每年的年初核定某个担保机构当年的代偿损失率,最高不超过6%(超过6%的财政不给予补偿,以激励担保机构的经营且可以避免道德风险)。对于这些担保机构发生的代偿损失,信用担保机构先用风险保证金和风险准备金抵补,不足部分,市财政给予资金补助。对超过核定担保代偿率的损失部分,由信用担保机构在税后收益中弥补或由各个出资方按出资比例抵减担保机构的资本金。另外,一旦发生代偿,信用担保机构取得被保证人的反担保物的代位求偿权后,应制定追偿措施。追偿债权所得资金中属于归还财政代偿资金的部分,信用担保机构将其中的70%单独记账,作为以后年度市财政补偿贷款担保代偿损失的资金来源;其余30%用于增加信用担

26、保机构的风险准备金。2、建立银保风险共担机制实践表明,中小企业贷款实行不足额担保(即银行承担部分贷款风险)模式较有利于信用风险的控制,因为它能更好地促进银行和担保机构实现合作博弈,从而达到双赢目标。假设双方协议约定,担保机构对借款人申请的贷款承担80%的责任,其余部分由银行来承担。从银行角度分析,由于有担保机构提供担保,极大地降低了银行的贷款风险,提高了贷款的安全性,如果一笔100万元的贷款失败,银行只承担20万元的损失。但是,银行毕竟要承担20%的贷款风险,因此银行在选择贷款对象时仍然十分小心,风险过大的小企业会被排除在外。当借款企业发生经营困难时,担保机构又会与银行合作,帮助改善经营管理、

27、注入流动资金、允许推迟还贷等,以帮助小企业渡过难关,这极大地降低了贷款失败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任何市场主体间的合作或责任划分,一定是建立在两者利益均衡的基础之上,要求任何一方承担所有风险是有违市场规律的。因此,作为担保机构分散信用风险的主要手段,与银行建立共担风险机制,具有客观必然性。信用担保的功能在于提升企业信用,为企业融资提供服务,但实质是风险的控制与分散。担保机构的风险控制可以通过规范管理、加强内控、积累经验来实现,而风险的分散需要通过建立社会机制才能完成,需要担保过程中各相关主体之间的理解、配合和大力支持。担保机构的风险分散主要依靠建立担保互助基金、构筑再担保体系以及建立和协作银行之间风险共担机制来实现。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