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陕西招教考试复习题复习资料(共6页).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16638822 上传时间:2022-05-1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陕西招教考试复习题复习资料(共6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2-陕西招教考试复习题复习资料(共6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2-陕西招教考试复习题复习资料(共6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陕西招教考试复习题复习资料(共6页).doc(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2012陕西省教师招聘考试(中学)专业知识模拟题答案及解析1、B。【解析】早在4000多年前的夏代就有了学校教育的形态,西周以后,学校教育发展到了比较完备的形式。2、A。【解析】赫尔巴特、孔德、涂尔干、孔子是教育目的社会本位的代表人物,主张教育目的应根据社会需要来确定。3、B【解析】教育的本体功能就是教育本身对培养人所具有的作用和价值,它从根本上决定着教育之为教育,是教育本质特点的体现。4、B【解析】中学生处于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阶段(1218岁),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培养自我同一感。5、 A【解析】经典性条件作用论的提出者是巴金,操作性条件作用论的提出者是斯金纳。6

2、、D【解析】先行组织者,是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的抽象、概括和综合水平高于学习任务,并且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相关联。7、B【解析】学科课程也称分科课程,是一种主张以学科为中心来编定的课程。主张课程要分科设置,分别从相应科学领域中选取知识,根据教育教学需要分科编排课程,进行教学。8、C【解析】遗忘的进程是先快后慢,遗忘的材料是先多后少。9、C【解析】学习效率和动机水平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又称为耶克斯-多德森定律。10、D【解析】操作技能也叫动作技能、运动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法则的操作活动方式,具有客观性、外显性和展开性。11. A.【解析】美国学者傅乐(F

3、uller)将教师的发展分为教学前关注阶段、早期生存关注阶段、教学情境关注阶段和关注学生阶段四个阶段12. B.【解析】教育目的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确定之后的教学方法和 实施体制等的前提,也是教育评价的重要依据。13 .B.【解析】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组织和培养班集体。组织和培养班集体是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也是班主任工作的目的与结果。14. B.【解析】把两个或两个以上年级的学生编成一班,由一位教师用不同的教材,在同一节课里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教师给一个年级讲课,让其他年级学生做作业或复习,并有计划地交替进行;同单式教学(即把同一年级的学生合成一班,在一个教室内由一

4、位教师教学)相对。此题需要特别注意是不同年级几个关键字。15.D. 【解析】教师自觉地利用环境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使其在耳濡目染中受到感化的方法为陶冶教育。说服教育法的内涵说服教育法是指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进行德育。榜样示范是通过伟人典范、教师示范或者学生样板等潜移默化对学生德育的方法。品德评价主要是赞扬表扬或者批评等行为主义的方式。16.B. 【解析】信度系指测验结果的一致性、稳定性及可靠性,一般多以内部一致性来加以表示该测验信度的高低。信度系数愈高即表示该测验的结果愈一致、稳定与可靠。效度即有效性,它是指测量工具或手段能够准确测出所需测量的事物的程度。区分度是指一道题能

5、多大程度上把不同水平的人区分开来,也即题目的鉴别力。17B【解析】师生关系不可一概而论。新型师生关系在人格上是平等关系,在教学上是授受关系,道德上是相互促进关系。18. A【解析】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既是新课改的基本理念,也是核心理念。19. D【解析】学校有对未成年人教育、管理和保护的义务,因此发生的学校的事故,学校应承担一定的民事赔偿责任20. D【解析】教育行政复议,是指教育管理相对人认为教育行政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向作出该行为的机关的上一级教育行政机关或该机关所属的本级人民政府提出申请,受理申请的行政机关对发生争议的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复查并作出决定的活动。二、判断

6、题1.答案:。解析: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三结合。 2. 答案:。解析:“揠苗助长”、“陵节而施”违背了顺序性和阶段性。3.答案:。解析:遗忘的规律是先快后慢。4.答案:。5.答案:。解析:生理自我在3岁左右基本成熟;社会自我在少年期基本成熟;心理自我在青年初期开始发展和形成。6.答案:。解析:按评价功能分类,教学评价可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诊断性评价一般是在某项活动开始之前,为使计划更有效地实施而进行的评价。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进行过程中,为引导教学前进或使教学更为完善而进行的对学生学习结果的确定。总结性评价又称事后评价,一般是在教学活动告一段落时为把握最终的活动成果而进行的

7、评价。7.答案:。解析:班主任了解学生的基本方法是观察法。8.答案:。解析:科尔伯格将儿童的道德发展阶段分为前习俗水平、习俗水平和后习俗水平。9.答案:。解析:在泰勒的课程原理和评价原理基础上涉及的课程评价模式是目标评价模式。目的游离评价模式是美国学者斯克里文针对目标评价模式的弊病提出的。10.答案:认知内驱力是一种要求理解事物、掌握知识、系统地阐述并解决问题的需要,它以求知作为目标,从知识的获得中得到满足,是学习的内部动机。自我提高内驱力是指个体由自己的学业成就而获得相应的地位和威望的需要。附属内驱力是指个体为了获得长者(如教师、家长等)的赞许和同伴的接纳而表现出来的把工作、学习搞好的一种需

8、要。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5分)1. 教学过程设计的基本要求。(1)要有充分的学情分析,(2)要有科学的教材分析:(3)要有先进的教学理念:(4)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5)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活动:(6)要选择科学的教学方法和现代教学手段:2. 教学过程的规律。(1)教学过程中学生认识的简约型规律;(2)教师主体作用和学生主体地位辩证统一规律;(3)教学与发展相互促进规律;(4)知识学习与品德形成相统一规律。3. 学校德育的原则。(1)客观真实性原则(2)整体系统性原则(3)辩证发展性原则(4)正面教育性原则(5)知行一致原则(6)尊重平等原则4. 什么是“肯定性训练法”?肯定性训

9、练,也叫自信训练、决断训练,适用于不能表达自己愤怒或苦闷的人、很难对人说“不”的人和那些很难表达自己积极情感的人,其目的在于促进个人在人际关系中公开表达自己真实情感和观点,学会请求他人满足自己的合理需要及拒绝他人的无理要求,维护自己权益也尊重别人权益,发展人的自我肯定行为。肯定性训练的具体步骤是:确认需要进行决断训练的问题;提高来访者进行决断训练的动机;定义适当的行为;通过角色扮演进行决断行为的训练。5. 问题解决的一般过程。(1)理解并表征问题(2)寻求解答策略(3)尝试使用某种解答策略(4)评价结果四、论述题(每题10分,共20分)(一) 如何运用强化原理塑造学生的良好行为?1、强化或者惩

10、罚都要聚焦于学生的行为,与其个人品质无关。老师要关注那些需要培养的良好行为,忽视行为中出现 的问题,因为教师的关注很多时候就是强化。2、正强化的使用能够呈现学生需要满意刺激,使学生对于学习有愉悦感和满足感,更能够促进学习。负强化的使用则可锻炼学生自我控制的能力,但由于负强化实施时要求学生要先处于一种适度的不愉快状态,因此使用时要谨慎。3、纠正不良行为时,尽量使用负强化而非惩罚。惩罚虽然时程短见效快,但若长期使用则可能诱发学生的攻击行为,使学生产生焦虑,导致学生出现心理问题或因习以为常而使惩罚失败,因此并不提倡使用。4、不同年龄阶段的个体,其行为的强化物是不同的。教师在选择强化物时要考虑学生的年

11、龄与个体特征,选择对其行为真正有效的强化物。5、太多物质奖励容易使学习动机由内部转移到外部,所以教师应尽量使用精神鼓励,以让学生最终达到自我强化的目的。6、在学习新任务的初始阶段,要对学生的每一个相关行为进行强化,使反应迅速建立。由于持续强化消退速度快,在反应初步建立之后,应该将连续强化逐渐变更为间隔式强化,不预期地给予强化来鼓励行为。意外的惊喜往往能够使行为持续的更久7、变化比率强化是四类强化程式中能最长时间维持行为的方式,在行为基本建立后,使用变化比率强化,使行为最终形成。(二)试述建构主义的知识观和学习观。1、知识观建构主义者认为,知识不是对现实和客观规律的唯一准确的表征,只是人们对世界

12、的一种解释,或者是对问题解决的一种假设,这种解释和假设不一定是正确的、确定的、而是猜测性的、可证伪的。一切知识包括科学知识在内,也只不过是一种假设或解释,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会随着人类的进步而不断地被革新,并随之出现新的知识假设。已有的知识、理论和假说,总是会被更新的理论和假说所代替。学生学习的书本知识就是一种对现实世界较可靠的假设,是以一定的社会现实为依据的。知识不可能以实体的形式存在于主体之外,它必须依赖于具体的认知个体,具有个体性。知识必须依存于具体情境,具有情境性。知识不可能脱离活动情境而抽象地存在,是存在于具体的,意境的,可感知的活动之中的,知识不是一系列独立于情境的符号,它只有通过

13、实际应用才能真正被人所理解。2、学习观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不单纯是知识由外到内的转移和传递,而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自己知识经验的过程,即通过新旧经验双向的相互作用来充实、丰富和改造自己的知识经验。学习不是学习者被动地接受现成的结论,而是其主动建构信息意义的过程。意义的建构不能脱离具体的情境,而是在真实,具体的情境中进行的。建构主义在学习观上更强调学习的主动建构性、意义性、社会互动性、情境性以及知识学习的内隐性和默会性。五、案例分析题答:(1)自主性、灵活性、参与性。(2)班主任工作艺术是班主任教育思想、教育能力、教育素养、教育风格和教育机智等方面素质的综合反映与体现。班主任工作艺术包括语言艺术、管理艺术、情感艺术和身体艺术等。班主任工作艺术通常是班主任在教育实践中所表现出来的精湛、娴熟、巧妙、显效并带有鲜明个性化特点的教育教学技艺,是一项在长期教育实践过程中锻炼造就的一种能力,是借鉴他人教育经验,融会贯通领悟于心,升华外显于行的教育活动。班主任工作艺术是充分显示班主任人格魅力的综合艺术。(3)结合自己的经验与体会,提出自己的主张,自圆其说。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