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文言文知识点总结.doc

上传人:一*** 文档编号:16603382 上传时间:2022-05-18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文言文知识点总结.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新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文言文知识点总结.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文言文知识点总结.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文言文知识点总结.doc(1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新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文言文知识点总结新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文言文知识点总结世说新语两则1通假字尊君在不(“不”同“否”,句末语气词,表询问。)2一词多义元方时年七岁(当时)学而时习之(时常)3古今异义太丘舍去(古义:离开;今义:前往)与儿女讲论文义(古义:对子侄辈的统称;今义:儿子和女儿)陈太丘与友期行(古义:约定;今义:日期)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古义:玩耍;今义:戏剧,杂技)下车引之(古义:拉;今义:引导)元方入门不顾(古义:回头看;今义:照顾或顾客)4词类活用友人惭(形容词用作动词,感到惭愧)5文言句式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判断句)白雪纷纷何所似?(倒装句,宾语前置)过中

2、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省略句,省略主语)6字音字形谢太傅(f)谢道韫(yn)陈(sh)尊君在不(fu)7重难词语谢太傅寒雪日内集(家庭聚会)俄而雪骤(不久,一会儿)公欣然曰(愉快的样子)差可拟(差,大致、差不多;拟,相比)未若柳絮因风起(凭借)陈太丘与友期行(约定)太丘舍去(离开)去后乃至(乃,才;至,到)相委而去(丢下,舍弃)下车引之(拉)元方入门不顾(回头看)8文章主旨咏雪写了晋朝著名文学世家谢安家里的一个生活故事,表现了谢道韫的文学才华,勾画了古人家庭教育、家庭生活的画面。陈太丘与友期讲述了七岁儿童陈元方的故事,表现出陈元方小小年纪即明白事理、落落大方的品质,同时也侧面告诫人们做事

3、要讲诚信。9咏雪诗积累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唐】韩愈春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唐】李白北风行论语十二章1通假字不亦说乎(“说”通“悦”,愉快)吾十有五而志于学(“有”通“又”,用在整数与零数之间)2一词多义人不知而不愠(动词,了解)温故而知新(动词,得到)学而时习之(代词,学到的东西)知之者不如好之者(代词,它。这里指学问和事业)3词类活用学而时习之(名词作状语,按时)吾日三省吾身(名词作状语,每天)传不习乎(动词用作名词,老师传授的知识)温故而知新(形容词用作名词,旧的知识,新的理解与感悟)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4、形容词用作动词,喜欢,爱好)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乐趣)饭疏食饮水(名词用作动词,吃饭)4古今异义可以为师矣(古义:可以凭借;今义:表示许可或能够)5文言句式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省略句,“其不善者而改之”前省略了“择”)6字音字形论语(ln)不亦说乎(yu)愠(yn)三省(xng)传不习乎(chun)罔(wng)殆(di)箪(dn)好之者(ho)曲肱(gng)笃(d)7重难词语学而时习之(按一定的时间复习。时,按时)人不知而不愠(生气,发怒)吾日三省吾身(日,每天;三,泛指多次;省,自我检查,反省)为人谋而不忠乎(替)与朋友交而不信乎(真诚,诚实)传不习乎(老师传

5、授的知识)四十而不惑(迷惑,疑惑)不逾矩(越过,超过;规矩,规范)学而不思则罔(迷惑,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思而不学则殆(有害)人不堪其忧(忍受)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喜欢,爱好)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以为乐趣)于我如浮云(对,对于)择其善者而从之(好的方面,优点)逝者如斯夫(逝,流逝;斯,这,指河水)不舍昼夜(舍弃)博学而笃志(忠实,坚守)仁在其中矣(仁德)8成语归纳不亦乐乎温故知新择善而从三人行,必有我师9文章主旨本文所选的这十二章,阐述了求知的态度、学习的方法和修身做人的道理,启迪我们:学习要有端正的态度和良好的方法,做人要有仁爱之心,要心胸开阔,意志坚强,理想远大。虽有嘉肴1通假字兑命(“兑”通

6、“说”,指的是殷商时的贤相傅说yu)2古今异义是故学然后知不足(古义:指示代词,这;今义:判断动词,与“否”相对)教然后知困(古义:不通,理解不了;今义:陷在艰难痛苦中或受环境、条件的限制无法摆脱;疲乏想睡)3词类活用弗学,不知其善也(形容词用作名词,好处)4字音字形嘉肴(yo)弗食(f)然后能自强也(qing)教学相长(zhng)兑命(yu)学学半(xio)5重难词语虽有嘉肴(虽,即使;嘉,好、美;肴,用鱼、肉做的菜)不知其旨也(甘美)虽有至道(最好的道理。至,达到极点)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所以)教然后知困(不通,理解不了)然后能自反也(反省自己)然后能自强也(自我勉励。强,勉励)教学相长(教

7、和学互相促进,教别人,也能增长自己的学问)学学半(教人是学习的一半。第一个“学”是教的意思)其此之谓乎(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其,表示推测)6成语归纳教学相长7文章主旨虽有嘉肴一文在论述时先以“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作比,继而引入“至道弗学不知其善”,进而又以教与学两个方面加以说明,最后归结到“教学相长”这个结论。河中石兽1通假字不亦颠乎(“颠”通“癫”,疯狂)2古今异义渐沉渐深耳(古义:罢了;今义:五官之一,用来听声音)尔辈不能究物理(古义:事物的道理、规律;今义:一种学科)二石兽并沉焉(古义:一起;今义:并列)阅十余岁(古义:经历;今义:阅读)是非木(古义:指示代词,这;今义:判断动词,与“

8、否”相对)盖石性坚重(古义:句首语气词,表猜测;今义:有遮蔽作用的器物)但知其一(古义:只;今义:表转折,但是,却)3词类活用棹数小舟(名词用作动词,划船)岂能为暴涨携之去(动词用作名词,暴涨的洪水)4一词多义岂能为暴涨携之去(被)众服为确论(是)啮沙为坎穴(成为)一老河兵闻之(代词,代讲学家“求之地中”这件事)其反激之力(结构助词,的)5文言句式一讲学家设帐(于)寺中(省略句,省略“于”)求之(于)地中(省略句,省略“于”)6字音字形河干(gn)圮(p)棹(zho)曳(y)铁钯(p)木(fi)湮(yn)啮(ni)溯(s)臆(y)欤(y)7重难词语沧州南一寺临河干(河边)山门圮于河(倒塌)二石

9、兽并沉焉(一起)阅十余岁(经过,过了)竟不可得(终于,到底)棹数小舟(划船)一讲学家设帐寺中(讲学,教书)尔辈不能究物理(尔辈,你们;究,推究;物理,事物的道理、规律)是非木(这)湮于沙上(埋没)众服为确论(大家信服地认为是精当确切的言论)啮沙为坎穴(啮,侵蚀、冲刷;坎穴,坑洞)转转不已(停止)遂反溯流逆上矣(遂,于是;溯流,逆流)如其言(依照他的话)但知其一(只)据理臆断(根据某个道理就主观判断。臆断,主观地判断)8文章主旨这则故事用和尚、讲学家和老河兵推求沉在河里的石狮子的三种不同结论,来说明天下事物虽有共同的规律,但又有各自特殊的性质原理,切不可不加分析,拘泥于一般的道理主观臆断。这个故

10、事启发我们:遇事要动脑筋多想想,分析各方面的因素,尽可能少闹那个但知其一,不知其二的讲学家一样的笑话。寓言四则1古今异义马无故亡而入胡(古义:逃跑;今义:死亡,灭亡)居数月(古义:经过;今义:居住)2一词多义暮而果大亡其财(丢失)马无故亡而入胡(逃跑)其马将胡骏马而归(带领)但使龙城飞将在(大将)3词类活用甚智其子(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聪明)近塞上之人(形容词用作动词,靠近,接近)有善术者(形容词用作动词,擅长,精通)4字音字形天雨墙坏(y)邻人之父(f)何遽(j)髀(b)弦(xin)跛(b)5重难词语智子疑邻(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聪明)天雨墙坏(y下雨)不筑(修补)其邻人之父亦云(夫f,

11、对老年男子的尊称;亦云,也这样说)暮而果大亡其财(暮,晚上;果,果然;亡,丢失)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塞上,长城一带;善术者,精通术数的人)马无故亡而入胡(逃跑)人皆吊之(对其不幸表示安慰)何遽(怎么就,表示反问)居数月(经过)其马将胡骏马而归(带领)家富良马(多)堕而折其髀(大腿)丁壮者引弦而战(丁壮,壮年男子;引弦而战,拿起弓箭去打仗;引弦,拉开弓弦)死者十九(十分之九,意思是绝大部分)此独以跛之故(此,此人,这个人;跛,瘸腿)父子相保(保全)6文章主旨智子疑邻说明听意见只应听正确的,而不要看这意见是什么人提出的,对人不能持偏见。塞翁失马告诉我们事情都有正反两方面的可能,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以

12、互相转化的。扩展阅读:人教版新课标2022年最新修订版七年级上册文言文知识点归纳 2一对一语文教学案人教版新课标2022年最新修订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归纳通假字:“通”是通用,“假”是借用(“假”即“借”的意思。)古汉语中,有些字可以用声音相同或相近(有时形体也相近)的字来代替,这种现象叫做通假。通假字的形式:1、“本无其字”的假借字。古代文字少而所记事物多,文字常常不够用,想记一事而无其字,就只有借同音字代替。2、“本有其字”的通假字。古人写作时,不用原字或“仓促无其字”,而写成了另外一个音同或音近的字,这就是“本有其字”的通假字。一词多义:文言文中,一词多义的现象很普遍,有的能多达

13、十几个义项。一词多义是由词的本义引申和比喻而形成的,所以掌握一词多义的方法是:了解词的本义、引申义和比喻义。词类活用:古代汉语中的词类活用主要有:名词活用作动词,名词的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动词活用为名词,动词的使动用法和为动用法;形容词活用为名词或动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等。此外还有名词作状语的情况。古今异义: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有着继承和发展关系,有些词义一直沿用下来,古今词义相同,但很多词义已发生了变化。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1、词义的扩大。例如:中国,古代中中原地区,现在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再如“江”、“河”,古代专指长江、黄河,现在也不是专有名词,而成为普通名词,泛指一般的江

14、河了。一对一语文教学案2、词义的缩小。例如“金”,古代泛指一般的金属或兵器,现在则专指“金子”了。再如“妻子”古代指妻子和儿女,现在则只指男子的配偶了。3、词义的转移。例如“涕”古代指眼泪,现在指的是鼻涕。再如“池”古代指的是护城河,现在则是指水池子。4、感情色彩的变化。一些词语的感情色彩在发展演变过程中发生了改变。例如“卑鄙”在古代是两个单音词,是身份低微、见识短浅的意思,是表示谦虚的中性词语,如出师表中“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这里的“卑鄙”就是诸葛亮自谦的表达。现代汉语中的“卑鄙”就变成了一个双音节词,指频带恶劣、道德败坏的意思,变成了贬义词。5、名称说法改变。基本

15、上是古代的一个单音节词变成了现代的双音词。例如“日”表示太阳这一意思时,自唐宋以后人们在口语交际中就使用“太阳”一词而不用“日”了。文言特殊句式一、判断句1、“是”在古代汉语中是一个指示代词,常用作判断句的主语。2、“为”表肯定判断,可译为“是”。3、“乃”表肯定判断,可译为“是”。4、“即”表肯定判断,可译为“就是”。5、“则”表肯定判断,可译为“是”。6、“是”作动词,表肯定判断。如:对子骂父,则是无礼。7、“非”表否定判断,可译为“不是”。如:非人哉!8、“,也”例如: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一对一语文教学案9、“,者也”例如: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爱莲说)10

16、、“者,也”例如: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11、“者,”例如: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12、“,”。例如: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邹忌讽齐王纳谏)二、被动句1、没有标志性词语,意念上的被动。例如:帝感其诚,命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感其诚”即“被嗦感动”,这里指天地被愚公的诚心所感动。)2、有标志性词语。(1)“为”表被动。(2)“为所”(3)“于”表被动。三、省略句1、省略主语。2、省略谓语。3、省略宾语。四、倒装”句1、谓语前置。例如:甚矣,汝之不惠。(全句应是“汝之不惠甚矣”谓语前置,表强调的意味,可译为“你的不聪明太过分了。”即“你太不聪明了。”2、宾语前

17、置例如:何以战?(即是“以何战?”的倒装,把宾语“何”放在了前面。)3、定语后置。一对一语文教学案4、介宾短语后置。用介词“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文言文中大都后置;介词“以”组成的介宾短语后置。文言文翻译:翻译的的基本原则:“信”、“达”、“雅”。信:就是指译文的准确无误,不误解、不遗漏、不增译。达:就是指译文的通顺畅达,无语病,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及用语习惯,字通句畅。雅:就是指译文的优美自然,译文力求体现原文的语言特色,文笔优美,生动,富有表现力。翻译方法:1、留。专有名词、国名、年号、人名、物名、地名、职称、器具等,可照录不翻译。2、删。删去不译的词。例如:夫战,勇气也。(“夫”为发语词,翻

18、译是应删去)3、补。在翻译文言文时应补出省略成分。4、换。在翻译时应把古词换成现代词。5、调。在翻译时,有些句子的词序需要调整。6、选。选用恰当的词义翻译。文言文中一词多义的情况很常见,因此选用恰当的词义进行翻译,已成为文言文翻译的难点。7、译。译出实词、虚词、活用的词和通假字。8、意。意译。文言文中的比喻、借代、引申等意义,直接译会不明确,应用意译。例如:秋毫不敢有所近。(直译:连秋天里野兽的毫毛都不敢接近。意译:连最小的东西都不敢占有。)(鸿门宴)9、缩。文言文中有些句子,为了增强气势,故意用了繁笔,翻译时可将其意一对一语文教学案思凝缩。例如:(秦)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

19、八荒之心。(现代汉语中很难找到四种不同的说法来翻译“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并吞八荒”四个短语,可凝缩了“秦有并吞天下,统一四海的雄心”。(过秦论)10、扩。一是把文言文中的单音词扩为同义的双音词或多音词。二是对一些言简义丰的句子,翻译时,要扩展其内容,才能把意思表达清楚。练习设计一、给下列字注音愠()罔()殆()诲()碣()澹()凋()冥()肱()笃()睥()竦峙()坯()黯()棹()骤()遽()堕()髀()跛()二、文学常识:1、论语是记录表的一部书。孔子,名,字,时鲁国人,我国古代著名的家,家。2、世说新语是朝的组织人编写的。3、智子疑邻选自,作者是末期的著名家。一对一

20、语文教学案4、塞翁失马选自,作者是(朝)的。三、解释重点字词的意思:1果大亡其财()2、然后能自强也()3、差可拟()4、友人惭()5、入门不顾()6、人不知而不愠()7、学而不思则罔()8、思而不学则怠()9、下车引之()10、不筑()11、胡人大入塞()12、堕而折其髀()13、未若柳絮()14、因风起()15、太丘舍去()16、人皆吊之()17、此何遽不为福乎()18、吾日三省()19、天雨墙坏()20、君与家君期日中()()21、尊君在不()四、特殊字词:通假字:1、路转溪头忽见()通()义为()2、兑命曰()通()义为()3、不亦说乎()通()义为()4、吾十有五而志于学()通()义

21、为()5、曳铁耙()通()义为()6、尊君在不()通()义为()一对一语文教学案古今异义:1、与儿女讲论文义古义:()今义:()2、与友期行古义:()今义:()3、居十日古义:()今义:()4、相委而去古义:()今义;()5、去后乃至古义:()今义:();6、死者十九古义:()今义:();7、居一年古义:()今义:()8、尔辈不能究物理古义:()今义:()9、吾日三省吾身古义:()今义:()一词多义:1、其邻人之父()10、必将有盗()2、父子相保()11、其马将胡()3、大亡其财()12、去后乃至()4、亡而入胡()13、家祭勿忘告乃翁()5、有善术者()14、温故而知新()6、其不善者而改

22、之()15、学而不思则罔()7、独以跛之故()16、而二虫尽为所吞()8、以丛草为林()17、为人谋而不忠乎()9、可以为师矣()18、与朋友交而不信()19、则是无信()词类活用(请写出活用方式,并解释词语意思)一对一语文教学案1、天雨墙坏()2、饭疏食饮水()3、智子疑邻()4、棹数小船()5、传不习乎()6、家富良马()7、故而知新()8、岂能为暴涨携之去()9、近塞上之人()10、有善术者()五、请补充下列句中省略成分(可以是名词,也可以是介词,请审好题目)1、可以()为师矣。2、人不知()而不愠。3、()以为()顺流下矣。4、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5、()家富良马

23、。6、一讲学家设帐()寺中。7、求之()地中。8、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六、译句:注意文言翻译时语序的调整和省略成份的补充。1、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一对一语文教学案2、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3、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4、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5、故曰:“教学相长也。”6、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7、未若柳絮因风起。8、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9、其家甚智其子。七、理解课文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观沧海这首诗,通过描写什么来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一对一语文教学案2、次北固山下这首诗里面有两句包含了一定的生活哲理,它们是哪两句?3、天净沙秋思这首词,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4、塞翁失马这则寓言故事一共写了哪几件事?5、虽有佳肴这篇短文几种论述了什么和什么的关系问题,说明了什么样的道理?6咏雪一文营造了一种怎么样的家庭气氛?你对此有何感受?7为什么“公大笑乐”?你从中受到什么启发?8你认为元方这个孩子怎么样?他有哪些特点?你受到什么启发?9智子疑邻的寓意是一对一语文教学案10塞翁失马的寓意是:八、出自本册文言文的成语温故知新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善而从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智子疑邻教学相长第 14 页 共 14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汇报体会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